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完整版)文言语句翻译专项练习(含答案)

文言语句翻译专项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征和二年,卫太子为江充所败,而燕王旦、广陵王胥皆多过失.是时上年老,宠姬赵婕妤有男,上心欲以为嗣,命大臣辅之。
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
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后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宫,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
”(《汉书·霍光传》)译文: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划线的两个句子.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①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②(《资治通鉴·卷二一五》)①②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划线的两个句子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
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
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
”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解马而与之.(选自《吕氏春秋》)①有鄙人始事孔子者②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4.把下面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魏源《海国图志》)(1)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译文:(2)不如樵夫之一足。
译文:5.将下面一段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
解(郭解)出入,人皆避之。
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
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1]曰:“是人,吾所急[2]也,至践更[3]时脱之。
"(《史记·游侠列传》)注释:[1]尉史,县尉手下的书吏,古代管户口的小官。
[2]急,重也.[3]践更,按期轮番服役。
译文:6.将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未画线的句子已译出):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高中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一)1、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
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
”仁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仁座趋出。
次问翟璜,对曰:“仁君。
”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
向者仁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文候悦,使翟璜召仁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译文:魏文侯派乐羊子攻打中山,攻破了它;魏文侯把中山封给他的儿子击。
魏文侯向群臣问道:“我是怎样的君主?”群臣都说“您是仁爱的君主。
”仁座说:“您得到中山,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怎么能说是仁君?”问候发怒了,仁座跑了出去。
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君。
”文侯问道:“您凭什么知道的?”翟璜回答道:“臣听说国君仁爱臣子就直率。
刚才仁座的话直率,我因此知道您仁爱。
”文侯高兴了,就让翟璜叫仁座回来,他亲自下堂迎接仁座,把他当作上等客人。
2、子思言苟变于卫侯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
”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
”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
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
”公再拜曰:“谨受教矣!”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
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
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已,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
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
若此不已,国无类矣!”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焉。
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
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诗》曰:‘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抑亦似君之君臣乎!”译文:子思向卫国国君提起苟变说:“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车。
【文言文专题训练】9 文言文句子翻译-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练9:文言文句子翻译练习一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杨沛字孔渠,冯翊万年人也。
初平中,为公府令史,以牒除为新郑长。
兴平末,人多饥穷,沛课民益畜干椹,阅其有余以补不足,如此积得千余斛,藏在小仓。
会太祖为兖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将千余人皆无粮。
过新郑,沛谒见,乃皆进干椹。
太祖甚喜。
及太祖辅政,迁沛为长社令。
黄初中,儒雅并进,而沛本以事能见用,遂以议郎冗散里巷。
(选自《三国志》)(1)牒()除()会()将()谒()及()(2)兴平末,人多饥穷,沛课民益畜干椹,阅其有余以补不足。
(3)黄初中,儒雅并进,而沛本以事能见用,遂以议郎冗散里巷。
2.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袁公可立字礼卿。
公以英年成进士,理苏郡报最,召入西台,抗疏归。
二十六载,仗钺治登莱军。
及在登莱,方元宵宴客,有传辽将李性忠与张尔心谋叛者,诸监司怖甚。
公徐命小队阿殿过沈帅,问曰:“李性忠固公所用人,令何状?”沈帅百口保其无他。
公曰:“吾固知其无他,但且令释兵柄安坐耳。
”于是公之整暇再见之矣。
公既用,久踬复起。
当事者冀其少艾,公自谓老当愈辣。
一日,请权贵祗候乾清门,出声无律,公引咫尺之义折之。
虽无所匡挽,而义形之意再见之矣。
凡公精神著于为司李、御史时,即不跻台辅,其精神亦有以自见。
(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1)抗疏()归()仗钺()治()徐()过()固()百口()祗()折()匡挽()再见()著()跻()见()(2)公曰:“吾固知其无他,但且令释兵柄安坐耳。
”于是公之整暇再见之矣。
(3)公既用,久踬复起。
当事者冀其少艾,公自谓老当愈辣。
1.(1)牒(簿册)、除(被任命官职)、会(恰逢)、将(率领)、谒(拜见)、及(等到)(2)兴平末年,百姓多饥饿穷困,杨沛督促百姓多蓄积干椹,并进行检查,凡蓄积有多余的干椹交给官府来补充(官仓)的不足。
关键词:课(督促)益(增加)畜(积蓄)阅(检查、察看)(3)黄初年间,儒雅之士都能得到升迁和重用,而杨沛本来就是凭借做事能力强被重用,这时他竟然只以议郎一类的闲职赋闲在里巷中。
高三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及检测2

高三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及检测2古典诗文01-11 0617高三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及检测2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选自《管子(1)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2.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元] 虞集(1)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2)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
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选自[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九(1)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
(2)今吾与足下并生今世。
(3)皆汲汲于名,而唯恐人之不吾知也。
4.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①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
②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公弼传苏轼⑴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⑵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⑶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节选自《新唐书·张文瓘传》)(1)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2)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
隋监未远,不可不察。
(4分)7把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节选自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隐逸》)⑴一日,携褚币谐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
⑵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非吕徽之乎?”8.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
(2)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
(3)则余亦迂甚矣哉!9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节选自《明史·熊鼎传》)(1)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2)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试题

智才艺州攀枝花市创界学校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望洋向假设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假设’者,我之谓也。
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5、HY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7、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8、橘生那么为橘,生于那么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9、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0、是故学然后知缺乏,教然后知困。
知缺乏,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第二册文言文翻译训练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者师焉,或者否焉,而大遗。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5、后事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6、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尉。
7、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8、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
9、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10、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第三册文言文翻译训练1、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3、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4、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5、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6、不所怙,惟兄嫂是依。
7、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也。
8、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假设也。
9、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HY,羽化而登仙。
10、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第四册文言文翻译训练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那么其负大舟也无力。
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二:常见虚词译到位

教你答题 虚词的译法较为复杂,通常有以下情况: ①必须译出的 a.有实词义项的则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 “之”“其”等。 b .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 “之”“而”“以”“于”等。 ②不必译出的,如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 末助词等。 总之,虚词翻译时,能译出的要尽量译出,不须译出 的切不可强行译出。
特殊 句式
省略句:友 点拨 谦舍
译到位
人舆送(于) ①“舆 ”,动词, “抬” ,不要错误地译为 “用车子拉”;“厅事 ” 译为“ 厅堂” ②“者 ”表句中停顿,不 译;“ 所”这里应解释为 名词“ 地方”;“以” , 连词,表目的“来”
语气
教你审题 翻译句子的重要虚词不难辨出: ①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 18 个虚词是十分重要的得分 点。只要句中出现,就要格外留心。 ②虚词主要指副词、连词、介词。
“这是一个许诺了金钱却不兑现的人。”
解析 (1)向,刚才,先前。无乃„„乎,固定结构, 表推测。(2)判断句。几何,多少。骤,突然。(3)盍, 何不。诸,之乎。
(四) 江天一传 汪 琬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年 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 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 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已而清师攻绩溪, 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 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于是清师以少骑缀天一于 绩溪,而别从新岭入,守岭者先溃,城遂陷。
大帅购天一甚急。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属其 母于天表,出门大呼: “我江天一也。 ”遂被执。有 知天一者,欲释之。天一曰:“若以我畏死邪?我不 死,祸且族矣。”遇佥事公于营门,公目之曰:“文 石!女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 “焉有与人共 事而逃其难者乎?公幸勿为我母虑也。 ”至江宁,总 督者欲不问,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 我;我不死,必复起兵。”遂牵诣通济门。既至,大 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观者无不叹 息泣下。越数日,天表往收其尸,瘗之。
届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真题训练答案

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答案(一)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转镇东将,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①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
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译文:②帝以芝清忠稷正,素无居宅,使君兵为作屋五十间。
译文:①诸葛亮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②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
①重点字:以、以为、先驱,句意。
②清忠、履正、素,句意。
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今年文言翻译不难,只有“履正”的意思稍显陌生,意思是“躬行正道”,只要学生按照句意理解翻译下来就可以。
2.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
自涣卒后,连诏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
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
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
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①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译文:②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译文:①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
②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
声威超过王涣,而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
①“为立祠安阳亭西”省略介词“于”,是状语后置,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辄,就;弦歌:奏乐歌咏;荐:祭祀。
②狱:案件;威风:声威;文理:条理。
3.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由是一切以宽处之。
中旨鞠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主如何?”遂为匠擒。
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
以不应为杖之,足矣。
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ppt课件

评分标准往往体现在句子的几个关键得分点
.
22
展示选择高含有考关翻键译词题语命、题特规殊律句式的
句子
多义实词 常见虚词 古今异义 偏义复词 通假字 词类活用
省略句 被动句 倒装句 判断句 固定句式
因为:(1)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别
(2)是考题设置. 的关键得分点
将字词 古换类 词成活 换本用 作字词 现,换 代将成 词单活 。音用
词后 换的 成词 双, 音通 词14假
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
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按现代汉语
要求调整过来汝。之不惠甚矣
主谓
➢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
倒装
➢何陋之有?
有何陋 ?
有什么简陋呢?
宾语 前置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 之。
山北面有个名叫愚公的,年纪将近九十
岁了,向着山居住。
.
13
换:军队
攻打
词他换 翻的言 译都之
十年春,齐
师
伐
我。
的是, 重“留
点换的
愚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 大小,悉悉以咨咨 之。
我 都 商量
所”留 在的下 。对,
象删 了的
率妻妻子子 邑人来此绝绝境境。 , 删
这去
妻子儿女
与世隔绝.的地方
是 字
, 其
(换) (留) (换) (补)(换)(换)
(换)
思考:以下句子中哪些词语是得分点?
①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 (3分)
“为…所…”,被…怎么样,1分;啮,咬,咬破,1分
②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 (3分)
“见”1分,表被动;“是以”宾语前置1分;
2024文言文专题训练文言翻译练习(含解析)

文言文专题训练•一一文言翻译练习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宋初,拜殿中侍御史,改屯田员外郎、判大理寺。
其官属与堂吏附会宰相赵普,擅增刑名,因上言,欲求见太祖以白其事。
未引对,直诣讲武殿奏之,辞气俱厉。
帝怒,令左右戋出,诏置极典,俄怒解,鼬为商州司户参军,刺史知德寝旧为省郎,以客礼之。
及莫屿知州,希宰相旨,至则倨受庭参。
德廉不能堪,出怨言,屿衔之。
适有言德晓至郡为文讪上者,崎召德球与语,潜遣吏给其家人取得之,即械系德短,具状以闻0太祖贷其菲,削籍优灵武。
淳化二年,其婿如京副使卫濯讼有邻于秘书省校书邨孝先内乱,帝素怜德仁,恐暴扬其丑,不以孝先属吏,止除名配均州。
德赚坐失教,责投感德军行军司马,并其子少府少监有终责投衡州团练副使。
德麒因惭情成疾,三年,卒,年七十五。
(节选自《宋史•常德魂传》,有删改)(1)适有言德骥至郡为文讪上者,屿召德骥与语,潜遣吏绐其家人取得之。
(2)帝素怜德骥,恐暴扬其丑,不以孝先属吏,止除名配均州。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委宿率叛将折可求众号十万来攻,分其军为十,以正月旦为始,日轮一军攻城,聚十军并攻,期以三旬必拔。
唐仙意气如平常,登■谯门,大作技乐。
港使人一而出,焚其攻具,金人存而却•食尽,武豆以啖其下,而取汁自饮。
娄宿雅寺彦仙才,妻啖以河南兵马元帅,彦仙斩其使。
金益兵急攻,城陷,彦仙率众巷战,矢集身如狠,左臂中刃不断,战愈力。
金人情其才,以重赏募人生致之,唐仙易敝衣走渡河。
至城陷,民无贰心,虽妇女亦升屋以瓦掷金人,金人怒,房其城,全陕遂没。
(选自《宋史•李彦仙传》,有删改)(1)潜使人缱而出,焚其攻具,金人愕而却。
(2)金人惜其才,以重赏募人生致之,彦仙易敝衣走渡河。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永和末,多疾疫。
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比。
至是,百官多列家疾,不入。
彪之又言:“疾疫之年,家无不染。
若以之不复入宫,则直侍顿阙,王者宫省空矣。
”朝廷从之。
文言文翻译与概括专题训练(解析版)

文言文翻译与概括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世力农。
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
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
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
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不幸相继以死。
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
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
善以少击众。
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
猝遇敌不动。
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选自《宋史•岳飞传》,有删节)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
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其财者不责偿。
(2)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2.岳家军攻无不克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3分)【解析】1..(1)其父岳和,常节省粮食周济穷人。
乡人耕种侵占他家土地,他便割地让给人家;向他借钱的人,他从不去强迫人家还债。
(“济”“侵”“与”“责”,每点1分,句意1分)(2)这是(因为)它们肚量大却不随便贪食,精力充沛却不逞一时之勇。
它们是跑远路的良马啊!(“受大”“苟取”“裕”、判断句式,每点1分,句意1分)2.①注重日常训练(让士兵着厚重铠甲训练)。
②军纪严明(儿子违反军纪照样处罚)。
③善于谋定后动。
(招集将领谋划后再战斗)(简要概括即可。
1点1分)【译文】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代务农。
其父岳和,常节省粮食周济穷人。
乡人耕种侵占他家土地,他便割地让给人家;邻居向他借钱,他从不去强迫人家还债。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训练之文言文翻译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训练之文言文翻译1. 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先用“/”断句)[知识点]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断句[答案](1)读书人(有学识的人)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断句)安阳的韩性听说(这件事),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使他成了精通儒学的人。
[解析]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即,就;更,另,另外;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何,为什么;见事,知晓事情。
(2)句重点词语:闻,听说;异,对……感到诧异(惊异);通儒,精通儒学的人。
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意思是安阳的韩性听说(这件事),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使他成了精通儒学的人。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是说韩性对这件事感到诧异,应断开;“录为弟子”,是指把他(王冕)收作学生,应断开;“学遂为通儒”是说他(王冕)的学习成就,应断开;故划分为: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其不知丘亦甚矣。
[知识点]文言文翻译[答案](1)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
(2)他太不了解我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独:只,只是。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练习

文言文专题训练-------文言翻译练习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
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
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
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
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
不如直捣南昌。
贼精锐悉出,守备虚。
我军新集气锐,攻必破。
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
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宸濠果自安庆还兵,联舟为方阵。
官军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
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
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当是时,谗邪构煽,祸变叵测,微守仁,东南事几殆。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1)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2)当是时,谗邪构煽,祸变叵测,微守仁,东南事几殆。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并使以节使印告召京。
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帅人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
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弃疾时年二十三。
迁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
遂奏疏曰:“今朝廷清明,比年李金、赖文政等继窃发,皆能一呼啸聚千百,杀掠吏民,至烦大兵翦灭。
良由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吏有残民害物之状,而州不敢问,县以并缘科敛为急,吏有残民害物之状,而县不敢问。
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县以科率害之,吏以乞取害之,豪民以兼并害之,盗贼以剽夺害之,民不为盗,去将安之?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
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
”诏奖谕之。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列传》)(1)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2)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必修一》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必修一》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班级:姓名:翻译下列各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一、劝学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子墨子曰:“盍①学乎?”对曰:“吾族人无学者。
”子墨子曰:“不然。
夫好美者,岂曰吾族人莫之好,故不好哉?夫欲富贵者,岂曰我族人莫之欲,故不欲哉?好美、欲富贵者,不视人②,犹强③为之。
夫义,天下之大器④也,何以视人,不强为之?”《墨子》[注释]①盍:何不。
②不视人:不用看别人行事。
③强:奋力。
④大器:宝物,用以比喻“义”的珍贵。
二、楚人学齐语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
……一齐人傅①之,众楚人咻②之,虽日挞③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引而置之庄岳④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孟子·滕文公下》[注释]①傅:作动词用,指教。
②咻:吵闹,喧哗。
③挞:打。
④庄岳:庄是街名,岳是里名,这里指齐国的街市、村镇。
三、学弈①弈之为数②,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③弓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④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注释]①弈:下棋。
②数:技艺。
③援:引,拉。
④为:谓,说。
四、屠龙术朱评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①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列御寇》[注释]①单:同“殚”。
五、蒙鸠为巢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以苇苕。
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①也,所系者然也!《荀子·劝学》[注释]①完:完美,完善。
六、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①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逮臣②,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道③争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在于臣,是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韩非子·喻老》[注释]①调:协调,指调度,驾御。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十大常见典型错误 (共22张)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严格遵守“对译”的方法,将单音节词语双 音化,有效避免漏译文言词,也就从根本上避 免了文白夹杂。“对译”过程中,不采用方言、 俚语、口语化的词语。 2.检查有无夹杂在译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 以及方言、俚语、口语词等。
.
误区二:词类活用分析错误 例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
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为动词, 应译为“穿”;“袖”,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袖子 里藏着”。一般情况下,“名词+名词”的结构,第一个 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正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
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
考生以今义释古义,原因是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不 同。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积累古今异义词。 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烛之武退秦师》中 “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 二是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 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 三是借助复习资料上的《古今异义词简表》识记古义。 2、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 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 是否相符等。
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十大常见典型错误
.
误区一:混淆古今异义 例1、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
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行李”,古义为“使者”;今义是 “出行时带的箱子、包裹”等。“遗”的古义为“赠予 赠送的东西”,今义为“遗失、遗漏、遗留”等。
新教材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1.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谏太宗十思疏》译文:水源不深却希望水流得长远,根不牢固却要求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呢?(而况:可译为“何况,况且”。
)2.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鸿门宴》译文:刘邦说:“现在虽已出来了,但未向项王辞别,这可怎么办?”(奈何:可译为“怎么办、怎么、为什么”等)3.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译文: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起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部的山谷,越过古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府。
)(至于:可译为“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终究,到……结局,到……时候。
”)4.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秦论》译文:诸侯们很害怕,共同结盟来设法削弱秦国:他们不吝惜珍奇的器具、贵重的宝物、肥沃的土地,用以招纳普天下的才士,“合纵”结成同盟,相互联成一体。
(相与:可译为“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
”)5.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赤壁赋》译文:江水总是象这样不断地流去,但始终没有消失。
月亮有时圆有时缺,但最终没有消损和增长。
(未尝:可译为“从来没有,不曾”)6.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译文:巫医、音乐师和各种手工业者,是所谓上层人士所不与为伍的,现在他们的聪明智慧反而不如这些人,岂不是值得奇怪么!(其……欤?:兼表反问)7.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鸿门宴》译文:祝酒毕,说道:“大王与沛公饮酒,军中没什么用来助兴的,请允许臣作剑舞!”(无以、无从:可译为“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8.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七年级文言文专题训练含直译、答案解析

七年级文言文专题训练姓名成绩诸葛恪(kè)得驴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兄瑾①之长子也。
恪父瑾面长似驴②。
一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以纸题其面曰:诸葛子瑜。
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
”因听与笔。
恪续其下曰:“之驴。
”举坐欢笑。
权乃以驴赐恪。
【注解】①瑾:指诸葛瑾,字子瑜,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
②面长似驴:意为面孔狭长像驴子的面孔。
【补充注释】A.会:聚集,会合。
B.使:让。
C.以:相当于“用、把、拿”。
D.题:书写,题写。
E.益:增加。
F.因:于是。
G.听:听从。
H.与:给。
I.举:全部。
J.坐:同“座”,座位。
【译文】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的大儿子。
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
一天,孙权大规模聚集大臣们,让人牵一头驴进来,用笔在纸上写了“诸葛子瑜”,贴在驴的脸上。
诸葛恪跪下来说:“(我)乞求大王让我用笔增加两个字。
”(孙权)听了就从了他,给(他)笔。
诸葛恪接在上面的字下方写了:“的驴。
”在场的人都笑了。
孙权于是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简析】这是一篇文言文历史故事,说的是诸葛恪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父亲的窘迫转危为安的故事。
运用了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从侧面衬托出诸葛恪的聪明,可以看出诸葛恪是个才思敏捷、善于应对、聪明机智的人。
【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心烦气躁,换一种方法或方式,就会有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⑴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孙权大会.群臣聚会②以纸题.其面写③因听.与笔听从④举.坐欢笑全⑵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乞请笔益两字(我)请求用笔增加两个字黄香温席昔汉时黄香,江夏①人也。
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
每当夏日炎热,则扇父母之帷帐②,令枕席清凉,蚊蚋③远避,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
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注释】①江夏:古地名,在今湖北境内。
②帷帐:帐子。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句子得分点的设置。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3.能够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翻译句子。
高考翻译题命题规律: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关键词语:多义实词、常见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固定句式文言翻译评分的基本原则:1. 重点字词句: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特殊句式2. 句意通顺文言翻译的原则(一)翻译文言文的原则是:信达雅1.“信”:真实,准确。
实词虚词做到字字落实,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被攻破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恰当,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2.“达”:通顺,流畅。
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及语言表达习惯,没有语病,努力做到文从句顺。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凭借勇气闻名在诸侯国凭借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3.“雅”:生动、优美、有文采。
努力译出原文的风格。
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豺狼猛虎。
曹操是像豺狼猛虎一样的人。
曹操是一个凶狠残暴的人文言翻译的种类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直译: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
意译:意译为辅文从句顺,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文言翻译的方法一:留文言文中的专用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器物名、朝代名、年号、帝号以及一些典章制度等,可以保留原词,不作翻译。
特别提醒:通判、给事中是官名,不用翻译。
例: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译: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将领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他凭借勇气在各国诸侯间闻名。
(二)文言翻译的方法二: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语。
具体如:①句首发语词。
②句中停顿的词或结构倒装的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高考试题)
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
展示
小组互评
范氏 富, 盍
已
乎?
范家 富贵,为什么不 停止(这门婚事)呢?
(留)(换)(换) (换) (补) (换)
献子
执而纺 于 庭 之 槐。
范献子(把董叔)抓来绑在庭院中 的 槐树上。 (留)(换、补)(删)(换)(换)(换)
后置
又窄的雕刻成的。
自扬州还。
我从扬州回来
状语 后置
即: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 语、谓语、宾语、介词等)
①沛公谓张良曰:“…… ( 汝) 度我 至军中,公乃入。” (省略主语) ②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 衰,三 (鼓) 而竭 。 (省略谓语) ③竖子,不足与 (之) 谋。(省略宾语)
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 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
译文:因此,当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的时候,忠 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经大乱 了,奸诈邪恶不让皇上知道,难道不可悲吗?
示标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技巧。 2.能够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翻译句子。
躬学一.授之以渔
借喻:喻指边疆
示例: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筑起长城来把守边疆。
合作探究一
读读下面文段,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 ?”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诉于范献 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 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 ,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
④今以钟磬置(于) 水中。(省略介词)
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 翻译。这往往指前五种方法都用上 了还不能解决问题时。
因为对文言文翻译而言,我们首先要“直译” (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 已才用“意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 译”。不过,这种情况在考试时,遇到的可能性 不大,所以大家不必太过担心。
思考:命题者为什么要选这三句作翻译题?有 什么命题规律?
思考:命题者为什么要选这三句作翻译 题?有什么命题规律?
词后 换的 成词 双, 音通 词假
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
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按现代汉语
要求调整过来汝。之不惠甚矣
主谓
➢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
倒装
➢何陋之有?
有何陋 ?
有什么简陋呢?
宾语 前置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 之。
➢还自扬州。
盖简修狭者桃核为之。 定语
原来是挑选桃核中又长
词
贯
知识呈现
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物名、 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 的词,皆保留不动。
示例1、德祜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 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示例2、和氏璧,天下所传宝也。 知识呈现
知识呈现
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对 象:仅起结构作用,没有具体意义的虚词。 对象:
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再回首
翻译文段中划线的句子
温故而知新
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 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 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 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 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拑口而
以变化。
知识呈现
文言翻译的原则:
知识呈现
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
意译为辅,文从句顺:明白通顺, 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 病。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 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高考一般考查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留
——六字法
删
换
调
补
欲 而 得 之, 又 何请 焉?
想要的而 得到 它了, 还 请求什么 呢?
(换)(留)(换)(换) (换)(调、换)(换)
躬学二.探寻规律
读读下面文段,翻译画横线的句子,指出用了“ 六字法”的哪些方法。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 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诉于 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 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 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 而得之,又何请焉?
• 结合以前所学思考以下问题:
• 1.正确的文言翻译有怎样的标准? • 2.文言翻译有哪两种形式?一般采用
哪种形式? • 3.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是“六字法”
,是哪六字?
展示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信 “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 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 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山北面有个名叫愚公的,年纪将近九十 岁了,向着山居住。
换:军队
攻打
词他换 翻的言 译都之
十年春,齐
师
伐
我。
的是, 重“留
点换的
愚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 大小,悉悉以咨咨 之。
我 都 商量
所”留 在的下 。对,
象删 了的
率妻妻子子 邑人来此绝绝境境。 , 删
这去
妻子儿女
与世隔绝的地方
是 字
, 其
将字词 古换类 词成活 换本用 作字词 现,换 代将成 词单活 。音用
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 生动、优美。 知识呈现
“雅”的要求是用简明、优美、富
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 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来。
这一点是把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的最 高要求。这对中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
同学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只要能做到“信” 和“达”就可以了。
知识呈现
文言翻译 的形式
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 和意译两种。
直译:即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
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 相对。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 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
意译:即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
符合原文的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
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
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
①句首发语词。 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词。 ③句末调节音节的词。 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删: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 出的衬词、虚词删去 发语词,没有
实在意义,翻
➢夫夫战,勇气也。
译时删去
打仗,是靠勇气的。
语助和连接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
把它作为自己的功劳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