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体育教育中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育中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育中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研究【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与目的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意识和兴趣爱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现实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不高,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等。

本研究旨在探讨体育教育中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方法,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帮助学校体育课高级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重点研究以下内容:1. 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程度;2. 影响学生兴趣爱好培养的因素;3. 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方面的策略和方法;4. 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效果评估。

三、研究方法1. 调查问卷:设计一个问卷调查,以全面了解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的兴趣程度。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若干所中小学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并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2. 访谈:选择一些体育兴趣较高的学生进行深度访谈,探讨他们对体育项目的喜好原因以及对体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3. 观察:通过实地观察学生参与体育课活动的情况,收集与学生兴趣爱好相关的信息。

四、方案实施1. 整理研究材料: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了解已有研究成果,为本次研究提供依据。

2. 设计调查问卷: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设计一份能够全面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问卷,并对问卷进行试题分析和修订。

3. 实施调查和访谈:根据抽样方法,选取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调查和访谈,确保结果具有代表性。

4. 数据采集:针对问卷和访谈的结果,收集数据并进行录入和整理。

5. 数据分析:利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初步结论。

6. 结果讨论: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研究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提出相应建议和策略。

五、数据采集和分析1. 数据采集:根据问卷、访谈和观察的数据,对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进行统计。

2. 数据分析:采用SPSS或Excel等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

【方案实施】本研究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阶段一:准备阶段1. 收集相关文献,了解已有研究成果。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研究》课题结题汇报课件ppt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研究》课题结题汇报课件ppt
(2)师资力量明显缺乏。虽然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城 市和地区,小学已经有了完善的教师配备体制,然而仍有相 当一部分学校体育师资力量明显缺乏,还是由其他老师兼任 。由于这些老师并非专业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不足 或者抱着应付的态度,很容易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丧失兴趣。
(一)、分析影响小学生运动兴趣的因素


田径队高效训练的方法探究 -------------------------------------------------
1、在教学中对研究出符合我校学生
实际,对学生体育兴趣培养有帮助的方
研 法途径。

2、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采用更为
目 科学合理的手段与方法,提高学生的体
标 育兴趣。
3、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对体育产 生浓厚的兴趣,喜欢上体育课,使学生 由“要我学”改为“我要学”。
(二)、提高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解决办法与措施
1、设立良好的设备设施。
学校必须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可供学生进行 体育学习活动的体育场地以及足够多的体育器材。只有拥有 了充足的体育活动场地、完备的运动器材设施、足够多的体 育器材,学生才能拥有自主活动的空间,从而尽情地去参与 喜爱的体育活动,选择喜爱的体育项目,学生们的体育学习 兴趣也才能逐渐培养起来。
2、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
b.思想观念的因素 (1)对体育课认识不足。由于小学生接触体育课的时间较短,掌握
体育知识有限,无法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意义,往往认为体育不过 是跑步、跳绳等娱乐活动,因此上体育课时也就马马虎虎应付了事
(2)个人素质能力不同。每名小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运动技术和
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别,一些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较弱,体育课 上的规定动作无法顺利完成,不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因此精神上存在较 大压力,甚至感到自卑,导致心理上产生了对体育课的抵触情绪。

体育(心得)之《如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课题总结

体育(心得)之《如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课题总结

体育论文之《如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课题总结结合实际教学开展了体育工作,总结这学期研究的课题。

2012年9月研究《站立式起跑》、10月研究《蹲踞式跳远》、11月研究《攀爬跳箱》、12月研究《体育课吸引学生》等。

在体育教学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体育教师应具备这种能力,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由无趣到有趣,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的更高认识兴趣是动力的源泉,要想使学生爱上体育课、上好体育课。

必须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体育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内在力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刻苦学习,探求新知。

体育学习兴趣也是学生学习技术动作、掌握锻炼方法的动力。

学生从事感兴趣的身体练习活动,就会情绪高昂,精神饱满,课堂气氛活跃,从而加速教学进程,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从而说明两千多年前,古人就已认识到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了。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当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时,才能主动动而愉快地去学习。

那么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体育课更加精彩呢?一、在教师自身素养方面1、热爱和关心自己的学生敬业、爱岗、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热爱学生、关心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要保护学生身心健康,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一个体育教师发挥独创性,激情奔走在跑道上的精神动力。

爱学生了才会百般的为学生考虑,我们准备一堂好课,展现自己最精神的面貌,做一最漂亮的示范动作,仅仅是为了学生更开心的投入课堂。

爱心是责任的源泉,又是一切动机的力量。

2、教师应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各方面的才能。

首先,必须精通教育学的基本知识,熟悉体育课学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也是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些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关注和引导,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降低。

此外,一些教师的授课方式和语言表达也存在问题,过于死板和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影响了学生的研究积极性。

二、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与度:1、针对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限制,可以通过分组教学、个性化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范围内进行体育锻炼,慢慢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自信心。

2、针对有过不好的运动史的学生,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和个性化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重新建立对体育的信心和兴趣。

3、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向家长宣传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和进取精神,提高学生的研究积极性。

4、针对教材的内容和课时安排上的问题,可以通过改革教材和调整课时安排等方式,使教学内容更加新颖、有趣,同时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5、针对教师因素,可以通过教师培训和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让教师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同时注重授课方式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体育兴趣和参与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学校、家长、教师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让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可以说是一种无意识的反应。

因此,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非常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惯。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细节,例如教学前的热身、注意安全、规范动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体育惯。

针对不同学生的体育水平和兴趣爱好,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调整难度和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自身能力范围内的练内容。

中学体育兴趣调查报告

中学体育兴趣调查报告

中学体育兴趣调查报告一、引言体育作为学生在中学时期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为了了解中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并将结果汇总整理为以下报告。

二、调查目的1.了解中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程度;2.了解中学生对于不同体育项目的兴趣程度;3.分析中学生对于体育兴趣的影响因素。

三、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00份,有效回收率为90%。

四、调查结果1.对体育的兴趣程度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4%的学生表示对体育有兴趣,其中有兴趣程度较高的学生占比为39%,兴趣一般的学生占比为45%。

2.对不同体育项目的兴趣程度针对不同的体育项目,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下为调查结果:篮球:兴趣较高的学生占比为49%;足球:兴趣较高的学生占比为37%;排球:兴趣较高的学生占比为32%;乒乓球:兴趣较高的学生占比为24%;羽毛球:兴趣较高的学生占比为28%;田径:兴趣较高的学生占比为35%;游泳:兴趣较高的学生占比为42%。

3.影响体育兴趣的因素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影响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教师的指导和引导;(2)对于体育项目的认知和了解;(3)体育成绩的影响;(4)家长的支持和鼓励;(5)同伴的影响和榜样效应。

五、调查结论通过以上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大部分中学生对体育具有一定的兴趣,但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对体育有较高的兴趣;2.篮球、足球和游泳是中学生最感兴趣的体育项目;3.教师、家长和同伴对于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有重要影响。

六、建议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和结论,我们针对中学体育兴趣的培养提出以下建议:1.学校可通过举办体育比赛和活动,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2.教师应注重指导和引导,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3.家长应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和鼓励,积极参与孩子的体育活动;4.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于体育项目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的认知和了解。

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研究

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研究

《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我国的学校体育通过十五年来的改革,已经走出了传统的教学体制,正走向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新教学体制,我们拓展了学校体育的目标,丰富了学校体育的内容,改进了学校体育的方法,为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开辟了新的天地,使我国学校体育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通过改革,传统的教育体制已经向开放的新体制过渡,新的过渡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正在实施之中。

然而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出现的学生爱体育但不爱上体育课的问题却依然存在。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设立了三个层次的递进目标:一是课程目标,其中第二点指出:“要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二是领域目标,其中运动参与目标的第一点指出:“要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这也就是要求学生对体育要有一定的爱好和兴趣;三是水平目标,它指出“学生要对体育与健康课表现出学习兴趣”。

可见本次体育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但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还没有实际的、可供操作的东西。

为此,如何采用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就非常值得研究了。

二、课题的界定体育兴趣:体育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

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全力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

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着人们体育参与的具体活动方向和强度。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着不同的意义。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此发生兴趣、爱好,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成为生活节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的重要部分。

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结题报告

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结题报告

《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结题报告贾汪区工业园南庄中学赵海伦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学校体育如何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人才,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服务?如何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最终达到终生体育,是值得我们的每位体育教学工作者为此总结、反思、寻求、探索,努力解决的问题。

体育需要强调人们亲自参加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好习惯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志。

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锻炼意识、全民健康意识与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满足学生的需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体育真正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本课题研究的宗旨。

通过对体育教学的不断创新,对课堂及课外学习活动的整合,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体育教学中各个时段学习兴趣为突破口,培养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的研究,探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兴趣的方法,从而提高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效性,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1.课题研究的内容(1)调查分析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的原因(2)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培养。

(3)培养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分析、综合有关体育课堂各个阶段学生生理,心里活动的科研文献资料,获取所需利用的信息。

(2)根据实验计划,运用一定教学手段,通过课堂教学实施。

(3)实验对比法:采用实验班与对照班级以及实验班前后进行对比。

(4)调查询问法:对部分学生和家长进行访谈,了解学生锻炼情况并记录。

(5)统计分析法:对回收的资料进行访谈记录进行统计和计算机处理为研究提供科学根据(6)课堂观察法: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分析,取得预期的效果。

《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结题报告

《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结题报告

《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通过有效的体育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丰富学生的运动情感和体验,重视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

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能,增强体能,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体验运动乐趣,逐步养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中怎样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值得我们体育老师认真探索。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通过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进一步挖掘整理,以及项目D的有效开展。

引导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研究过程(一)研究对象: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4年级学生(二)研究时间: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三)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调查法、比较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四)大致阶段1、收集文献资料:收集近年来比较优秀的论文和发表的有关文章进行整理加工。

2、借鉴已有的教学经验和素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是指练习者通过多次主动的并在科学锻炼方法与合理锻炼原理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在体育教师合理的建议下,积极调整自己的锻炼行为和方法,并逐步发展成为个体需要的自动化的、自然性和定型性的行为方式。

它能有效地培养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愉悦情感,是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稳定的行为定势和模式。

它包括: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了解体育锻炼的作用与对人的影响、懂得身体锻炼的规律、掌握身体锻炼的原理和科学方法等。

(五)主要环节及措施1、教学内容要因人制宜,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实践证明,在一堂体育教学课中,教学内容的合理搭配并且适合于学生身体发展的特征,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

初中体育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体育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体育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第一篇范文:初中体育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本文以我国初中体育课程为研究对象,旨在设计一套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运动项目,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提高体育课程质量。

文章首先分析了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性,接着阐述了课程设计的原则,最后提出了具体的运动项目设计方案。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程设计;运动兴趣;学生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初中体育课程逐渐呈现出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趋势。

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课程设计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成为提高体育课程质量的关键。

本文从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角度出发,对初中体育课程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实际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二、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性1.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运动兴趣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从而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同时,运动还有助于调节心理状态,缓解学习压力,提高睡眠质量。

2.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素养:运动兴趣可以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运动技能和体育道德,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运动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勇敢拼搏、自律自强的品质,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运动兴趣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三、课程设计原则1.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课程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发育状况和心理需求,确保运动项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2.注重个体差异:课程设计应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运动项目。

3.融入体育文化:课程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4.强调实践性:课程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5.注重安全性:课程设计应充分考虑运动项目的安全性,避免发生运动损伤。

四、运动项目设计方案1.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排球等,通过竞技比赛、趣味游戏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研究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研究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研究发表时间:2020-12-10T12:07:39.187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5期作者:丁振华[导读] 长期以来,由于体育课程教学一直处于边缘的位置,丁振华湖南省衡阳县英南学校,湖南衡阳 421236摘要:长期以来,由于体育课程教学一直处于边缘的位置,人们对初中体育课程的认知仍停留在僵化的层面,存在着思维上的偏差,以致影响初中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对培养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对于初中体育课程而言更应当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等,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充分迎接这一机遇与挑战。

笔者作为一名体育教学课程的一线教师,为了更好的提升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将结合自身经验,并阅读文献等方法收集相关资料,客观分析学生们对初中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状况及影响因素,探究激发学生对初中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进而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现状;措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人们的学习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

然而在中考的压力下,对于一些学校,初中体育课程无形的被视为了一门边缘性学科,从而忽视了体育课程对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能力和综合发展的重要作用,挫伤了初中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导致初中体育课教学趋于僵化的模式,教学质量亟待提高。

本文通过剖析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状况,探索优化体育课程的措施,提高初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度,转变他们对体育课程的错误认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不仅具备良好的知识与技能,而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力,进而更好的成为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现状(一)初中生学习动机较为单一导致体育锻炼兴趣不足在初中阶段,由于在中考的压力下,学生们学习的动机目的都是为了提升中考成绩而做准备,因而在这样的心理下,则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导致体育锻炼的兴趣不足。

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新课标实施过程中体育课评价使第一线教师感到迷惘和困惑,在操作层面上,习惯于九年义务教学大纲中体育评价标准,有内容,有标准。

可是新的课标只是纲领性的框架,具体的操作还要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条件安排内容,操作的内容上过于微观,不符合学科特点,过于宏观,容易走形式,不利于对教学结果的检验、反馈、评价,记录的内容过繁,不易操作,内容过简不翔实,不客观。

通过一张记录表记载学生体育与健康成绩信息,两个学期,一个学年及学段成绩,将学生情况如实反映,一目了然,这是我们的评价目的。

本人结合对新课标的理解,及工作实践经验,设计方案分为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形式,本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激励、反馈作用,探索出一套具有体育特色的评价方案。

对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探析1、自身身体素质的限制由于身体素质不好,导致上体育课时,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标准完成锻炼任务,在学习中被其他同学逐渐落下,使其自信心受到打击,从而引起体育兴趣的降低。

这类学生主要是一些自身身体素质比较低的学生,如身体的别胖的学生,身体和智力有缺陷的学生。

2、有过不好的运动史很多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锻炼中受到过身体上或精神上的伤害,自信心很低,不敢进行许多类似的体育运动,造成体育兴趣不高。

3、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封建社会对中国的影响根深蒂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广泛流传的是重文轻武的思想。

这种思想的存在直接或间接束缚现代教育,很多家长认为体育学好学坏无所谓只要文化科学好就行。

导致许多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家长剥夺同时向学生传授这这方面的思想,使学生在上体育课是不思进取,赞同了家长的意见,不完成学习任务时缺乏应有的耻辱感。

导致体育教师的上课任务无法及时完成。

4、教材的内容和课时安排上存在着问题在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教材新颖性,在小学学的东西在初中还有太多的重复,在新授内容上,现有教材的课时安排不能让大多数学真正掌握教学内容,造成学生完不成学习任务,逐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渐渐失去学好体育的信心,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策略探讨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策略探讨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策略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初中体育教学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习惯的关键阶段。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导致他们对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旷课、逃课的现象。

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也影响了他们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态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通过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和激发学生参与的方式来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

还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注重体育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体育课上能够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本文将围绕着以上问题展开讨论,旨在探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他们的体育参与度,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1.2 问题提出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对他们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实中许多学生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甚至存在着厌倦和抵触的情况。

这引发了一个问题: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这不仅是教师们需要面对的挑战,也是教育工作者们需要共同探讨和解决的课题。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现状和问题,并探讨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以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2. 正文2.1 了解学生兴趣了解学生兴趣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关键一环。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和特点,在体育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兴趣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选择适合他们的体育项目和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和反应来了解他们的兴趣。

有些学生可能喜欢参与团体运动,如篮球、足球,而有些学生可能更喜欢个人项目,如游泳、跑步等。

通过观察学生在不同项目中的表现,教师可以初步了解学生的兴趣偏好。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调查或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兴趣。

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一)

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一)

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一)初中体育教学是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起点,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是当前需要探讨的问题之一。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培养策略的实践研究,探讨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

一、课题开题报告本课题选取中山市某初中五年级学生进行实践研究,通过教师实验课、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获取数据,分析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策略。

1.背景及意义随着生活节奏加速和家长教育观念日趋多元化,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越来越弱化,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来说,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2.目标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的兴趣培养策略,以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和身体素质。

3.研究方法通过采取实验课、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从而确认体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兴趣的策略,并进行反思总结。

4.预期结果期望探讨出一些有效的策略,促进学生去参与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二、中期报告中期报告主要重点在整理前期获取的数据,并初步归纳出培养学生兴趣的常见策略。

1.数据整理通过实验课、访谈调查等方式,获取了大量的数据,包括学生学习体育的态度、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化策略的情况、教师对体育教学中兴趣培养的看法等,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整理,以便后期深入分析。

2.常见策略归纳通过整理数据,初步发现以下常见的兴趣培养策略:运动场馆的创设、游戏化策略的运用、亲子活动、比赛和表彰等,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讨论和分析,以便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结题报告结题报告主要是根据中期报告的数据分析和策略归纳,深入探讨如何有效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

1.游戏化策略的应用通过游戏化策略的应用,可以将传统的体育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

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采用身体认知训练、趣味性游戏、亲师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进行优秀的体育教育。

体育兴趣的研修总结

体育兴趣的研修总结

体育兴趣的研修总结
我们需要明确体育研修的目标。

这不仅仅是提高某项运动技能,更包括理解体育运动的科学原理、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以及增强体育精神。

一个全面的研修计划,应当围绕这些目标展开。

我们来谈谈具体的研修内容。

研修的第一步是理论学习。

这包括对所选体育项目的历史、规则、技术要点等进行深入了解。

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基础,只有充分理解了背后的逻辑,才能在实践中有的放矢。

对于运动的生理学、营养学等相关学科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能帮助我们更科学地训练和恢复。

实践操作是研修的核心部分。

在教练的指导下,我们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这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反复的纠正动作。

同时,我们应该学会记录训练日志,详细记载每次训练的内容、强度、感受等,以便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除了个人技能的提升,团队合作能力也是体育研修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无论是团队运动还是个人项目,合作与竞争总是相伴相生。

通过团队训练和比赛,我们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这些都是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修过程中的自我管理同样重要。

这包括时间管理、情绪控制、伤病预防等方面。

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不仅要在场上表现出色,更要在场下做好自我管理,确保自己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我们要谈到的是研修效果的评估。

这不仅仅是通过比赛成绩来衡量,更应该包括个人技能的提升、理论知识的增长、心理素质的锻炼等多个方面。

通过定期的评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也可以发现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训练指明方向。

《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前言体育课堂标准规定,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体育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对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有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不高,主动参与率低,总是在老师的催促下进行活动,课堂显得没有趣味。

怎样改善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现状呢?这个问题一直困绕着我,为了能让中学生对体育充满兴趣,我从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模式,通过亲身实践,特意对《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策略研究》这个课题进行立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二、课题的研究背景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兴趣则是学习施展素质教育的主要动力。

学习兴趣的产生能诱发学生学练的动机,从而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

学习兴趣的形成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当今社会,终身教育已得到人们的认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也对学生进行终身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已经开始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但方法不够灵活多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依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体育教师都知道,学生有无兴趣对上好体育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爱玩好动是孩子们自然天性的真情流露,在多年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不少学生对待上体育课不是无精打采, 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就是怕苦怕累,借故请假的多,更有甚者感到厌倦、感到枯燥等,所有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因此,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就成了体育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兴趣是产生动力的源泉,是推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直接动力。

三、课题的研究意义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

因此,教学过程必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建立在自觉主动求知的基础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说,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探究获奖科研报告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探究获奖科研报告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探究获奖科研报告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体育课应该注重“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相应的提升,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决定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参与体育课的学习。

所以体育教师应该掌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本文首先分析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培养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某一学科拥有兴趣的学生最容易学好这一学科,尤其是小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太成熟,兴趣对其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小学体育课,作为学生体育素质培养过程中的基础,更应该承担重任,教育者必须给予重视,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为其日后体育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今的体育课上的教学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有些学生回避体育课。

因此必须探索解决的办法,教育者首先要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探索出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法。

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分析1.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特点教学方法的探究是在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的基础上,设计各类能被小学生所承受的体育活动。

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在课上的力量练习中,让他们练习负荷较轻,练习频率较高,因为这样能够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运动单位的动员能力,肌肉协调工作的能力能够得到相应的改善,体育教学者应该把握好练习的时间及强度,以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

除了力量的锻炼之外,体育教学者还要注重小学生耐力的培养,教学者应制定逐渐增加强度的耐力训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而小学生处于柔韧力最容易训练的年龄,教育者应该注重学生柔韧力发展的练习。

2.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小学生的心智还处于发展阶段,注意力不能得到充分的集中,对各方面的刺激极快速地做出反应,同时渴望表现自己,也希望得到他人的赞扬,而且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付出较多的精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前言体育课堂标准规定,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体育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对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有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不高,主动参与率低,总是在老师的催促下进行活动,课堂显得没有趣味。

怎样改善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现状呢这个问题一直困绕着我,为了能让中学生对体育充满兴趣,我从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模式,通过亲身实践,特意对《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策略研究》这个课题进行立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二、课题的研究背景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兴趣则是学习施展素质教育的主要动力。

学习兴趣的产生能诱发学生学练的动机,从而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

学习兴趣的形成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当今社会,终身教育已得到人们的认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也对学生进行终身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已经开始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但方法不够灵活多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依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体育教师都知道,学生有无兴趣对上好体育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爱玩好动是孩子们自然天性的真情流露,在多年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不少学生对待上体育课不是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就是怕苦怕累,借故请假的多,更有甚者感到厌倦、感到枯燥等,所有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因此,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就成了体育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兴趣是产生动力的源泉,是推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直接动力。

三、课题的研究意义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

因此,教学过程必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建立在自觉主动求知的基础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说,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

总的来说,学生是喜欢体育的,但有的不喜欢上体育课,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的苦恼,都会有部分学生因没有“兴趣”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一堂体育课的好坏直接体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所以,要想改变学生对上体育课不感兴趣的现状,就需要在体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利用自身的业务知识、专业能力和道德素养,来帮助和引导学生对体育形成正确的、规范的认知体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新颖的教学内容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新课标指出:“学校体育是快乐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四、研究范围本课题是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策略研究,学生上体育课没有兴趣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表现在:体能差、运动能力弱;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交往;学习态度消极、缺少动力。

其他原因:家长的“过度保护、溺爱”,养成怕苦怕累习气;体育教师的教法和内容单一、枯燥,态度不好等;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体育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误解,导致学生上体育课态度不端正,认为体育课可上可不上在心里滋生。

所有的这些原因致使学生对上体育课没有兴趣。

兴趣,也可以说是天然的启蒙者;即可以引导,又可以培养。

在体育课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且能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研究对象:本校七-九年级的学生。

每个年级选一个班作为实验研究班,与其他班级进行比较,取得经验后推广全校。

五、研究内容(一)、1、教师方面:根据《体育新课程标准》,深入学习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与实质。

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改变以往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以正面教育为主,不讽刺、挖苦,甚至是侮辱与体罚学生,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逐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

2、学生方面:(1)、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喜欢上体育课,并能持续的保持下去。

(2)、通过课题研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效果的分析和总结,从而不断调整、控制学习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时,还要强化师生间、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

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素质发展达到或超过教学目标的要求,使学生由“要我学”改为“我要学”。

(3)、通过课题研究,发展学生的体能,使学生的体育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台阶,加强学生体育兴趣的养成。

并树立终生体育的观点。

(二)、(1)分析影响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各种原因。

(2)研究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3)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有效策略。

六、课题研究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确定研究课题。

结合体育教育自身特点找到与课题方案基本吻合的切入口,通过分析伪证确定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的实施阶段()加强理论学习,进行课题实验教学,收集研究资料,掌握实验根据。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分析整理资料,数据撰写结题报告,申请课题验收。

七、研究方法课题组成员在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变换教学手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围绕研究目标,开展阶段性调研活动,听取各方面意见,探索新的策略,定期总结调整实验方案,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主要采用的方法有:1、文献资料法:收集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60多篇并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对这些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可借鉴的经验,以课题实践加以验证、补充完善。

2、实践对比法:对本校七-九年级三个班进行实践对比。

对更新观念、创造兴趣代间、形成良性循环,区别对待,发展学生的个性及培养创新精神和终身体育观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

通过实践对比,与以前有无显着差异。

3、调查研究法:所有学生都确定为课题研究的学生,通过调研、问卷、座谈、实践进行研究,得出关于学生对上课反应情况。

4、观察法通过体育课观察学生上课情况,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表现做详细记录。

八、研究结果和分析(一)研究的要点(1)更新观念。

美国着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校最大的浪费在于学生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

”在体育教学中目前仍有不少教师在追求学生服从命令、步调一致的机械操练。

这种“齐步走”、“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导致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吃不饱”,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吃不了”,大大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以上情况,首先体育教师更新了自身的教学观念,同时也更新了学生的学习观念,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了学生自主锻炼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自主学练的认识和兴趣,使学生在自我追求中,借助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加大了“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化力度。

(2)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空间在体育教学中,能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得到充分的满足,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了一种以创新的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

帮助学生创造性地应对环境的变化,创设了一种师生心理相触,民主交往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体育,提高了教学效率。

(3)课上课下形成了良性循环在体育课上,教师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自我学练中掌握和改革学习方法参课下,能使学生把课上所学,所练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情况,运用到了课外体育活动中去。

(4)加强区别对待在教学中,避免了“齐步走”和“一刀切”的做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锻炼的能力,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区别对待。

(5)把培养锻炼能力与发展学生的个性结合起来。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克服了依附思想,加强了对学生的领、扶、放,有利地促进了学生自主锻炼能力和个性的发展。

(6)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主动学习环节,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体育教学中,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知识、技术、技能、发展能力和受到教育,主要取决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水平,而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只有在主动学习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得到形成和发展。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尽量多设计一些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锻炼,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集体思考,造成一个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环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分层教学法,在技术细节和具体要求上不要求一致。

教师可把学生分成几个不同小组,根据分层教学法,让学生轮流担任小组长、记时员、裁判员等职责,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领会运动技术,提高能力。

教师一方面尊重学生的自我创造,另一方面又对动作的规律和如何运用连接性动作进行指导,使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融为一体,相辅相成。

(7)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进行创造性学习斐娣娜教授认为,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

胡锦涛同志一再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

而学生的创新精神,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来培养的。

然而,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的现象,却比比皆是,丝毫不给学生留有思考和创造的余地。

其实,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体育就是在创造中产生和发展的,没有创造就没有体育。

在体育教学中,同一目标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手段来实现,而同一方法、手段又可以实现不同的目标。

体育教师应该充分把握这一特点,创设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的体育目标,指导学生进行创造学习。

必须指出的是,学生的创新不一定每次都是成功的,稀奇古怪乃至荒诞不经的现象必然经常发生,教师千万不要随意批评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要多加鼓励,并给予必要的启发及创新方法的指导。

2、研究的措施(1)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性格、爱好、特长,又考虑到学生的自身要求,尽量安排实用性、趣味性较强的健身体育、娱乐体育和生活体育的内容,使学生在体验体育乐趣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和锻炼。

(2)教学方法活泼有趣教师通过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兴趣因素,运用体育特有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所有感官都能充分发挥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