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效应等各种效应
15大心理学效应记住就有分
15⼤⼼理学效应记住就有分⼀、刻板效应对⼀群⼈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个⼈,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视团体的个体差异。
⽐如:我们⼀般认为⼥⽣细⼼、胆⼦⼩,⽽男⽣粗⼼、胆⼦⼤就属于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有种以偏概全的意思,是由于⼈的定势思维所致,但是并不存在对于某⼀团体的歧视。
⼆、晕轮效应当我们认为某⼈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
⽐如:⼀好百好,⼀坏百坏。
三、投⾝效应个体具有某种特性⽽推断他⼈也具有与⾃⼰相同特性的社会⼼理现象,即“以⼰度⼈”、“将⼼⽐⼼”,认为⾃⼰的⾔⾏和需要,⽐⼈也⼀定会有类似的⾔⾏和需要。
四、⾸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的现象,也叫最初效应。
五、近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的现象,也叫最初效应。
六、教师期待效应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学⽣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向来塑造⾃⼰的⾏为。
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者⽪格马利翁效应。
七、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从积极的⽅⾯来说,⼀个⼈只要努⼒,让⾃⼰变强,就会在变强的过程中受到⿎舞,从⽽越来越强。
从消极的⽅⾯来说,这社会上⼤多数⼈并不具有⾜以变强的毅⼒,马太效应就会成为逃避现实拒绝努⼒的借⼝。
在学校教育中,“马太效应”的作⽤是消极的。
⽐如:优等⽣越来越优秀,后进⽣越来越差。
⼋、扇贝效应在固定时隔强化程式中,个体的⾏为效率呈现出扇贝形曲线的变化趋势,这种现象称为扇贝效应。
美国⼼理学家斯⾦纳在他的⽩⿏实验中发现,如果每隔20秒就对⽩⿏强化⼀次,在强化后,⽩⿏的反应就会停顿,然后反应速度增加,在下次强化到来之前反应率达到⾼峰,说明它学会了根据强化的时间进⾏反应。
⽩⿏的⾏为效率趋势就如扇贝⼀样,因此,我们称之为扇贝效应。
扇贝效应启发我们:根据奖励强化的固定时间形成⼯作⾼峰、低峰,对策是变化奖励的品种、时间,从⽽形成间隔奖励。
四大类效应定律
四大类效应定律作文素材丰富多样,名人名言自不必说。
科学定律也非常值得用一用!别再抓着“蝴蝶效应”不放,今天给大家整理了四大类效应定律,范文必备!01心理学1.贝勃定律原本1块的报纸变成了10元一份,你定会感到无法接受;相比较而言,原本5000元的电脑涨了50元,你一定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贝勃规律表明,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贝勃定律告诉我们,给予方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少做锦上添花的事,尽量不做画蛇添足的事;而受予方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点滴所得,善待身边的人。
【适用主题】适度;珍惜2.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
比如有的老年人对青年人的个别缺点,或衣着打扮、生活习惯看不顺眼,就认为他们一定没出息;有的青年人由于倾慕朋友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他看得处处可爱,真所谓“一俊遮百丑”。
【适用主题】第一印象;以貌取人3.狄德罗效应狄德罗效应,是由18世纪法国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发现。
狄德罗效应是一种常见的“愈得愈不足效应”,即在没有得到某种东西时,心里很平稳,而一旦得到了,却不满足。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
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
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走来走去时,总觉得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
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就把这种感觉写成一篇文章叫《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
200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狄德罗效应”,或“配套效应”,专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
最著名的54个效应
最著名的54个效应1、蝴蝶效应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这是一种混沌现象。
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
2、鳄鱼法则这是经济学交易技术法则之一,也叫“鳄鱼效应”,它的意思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
越挣扎越会被咬。
所以,万一鳄鱼咬了你的脚,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牺牲一只脚,这有点像老虎的暴怒。
因为人性固有的弱点,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操作。
一次大亏就足以赔掉之前99的利润。
因此,严格遵守止损纪律成为保证投资者在风险市场生存的唯一法则。
3、鲶鱼效应鲶鱼效应是指鲶鱼不仅搅动了小鱼的生存环境,也激活了小鱼的生存能力。
鲶鱼效应是指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变得活跃起来,参与市场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同行业的企业。
其本质是一种消极激励,是激活员工的秘诀。
需要强调的是,在一些企业中,由于一些官僚长期不作为或无力承担新的任务和责任,鲶鱼人才成为企业积极推进的动力。
4、羊群效应“羊群效应”是指管理学上一些企业的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
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
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
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5、刺猬法则刺猬法则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如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亲密有间”的关系,是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
南风效应 扇贝效应 巴纳姆效应
南风效应扇贝效应巴纳姆效应南风效应:南风效应是人们在描述风向时出现的心理现象。
在我国北方,因为冬季南风寒冷刺骨,而夏季南风暖和宜人,因此,人们在描述南风时,会根据不同的季节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
例如,当人们在冬季描述南风时,会产生一种寒冷、刺骨的感觉,而当人们在夏季描述南风时,会产生一种温暖、宜人的感觉。
这样一种心理现象就被称为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在生活中很常见。
比如,当我们看到一片绿树成荫的景象时,会产生一种凉爽、舒适的感觉;而当我们看到一片枯黄的景象时,会产生一种干燥、炎热的感觉。
这种心理现象就是南风效应。
扇贝效应:扇贝效应是一种经济学现象。
扇贝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当市场需求出现变动时,扇贝生产厂家往往无法立即调整生产计划。
如果市场需求增加,生产厂家会感到损失,因为他们无法立即增加扇贝的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如果市场需求下降,生产厂家会感到损失,因为他们无法立即减少扇贝的生产,以避免库存积压。
扇贝效应常常出现在各种商品市场中。
例如,某款产品爆红后,市场需求会急剧上升,但生产厂家并不能立即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市场上往往出现供需矛盾,价格飙升等情况。
反之,如果某款产品突然失去市场认可度,市场需求急剧下降,生产厂家却无法立即调整生产计划,导致库存积压等问题。
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效应是指人们往往会接受一些普遍适用的描述,即使这些描述并不完全适合自己。
例如,心理学家巴纳姆曾经进行过一项实验:他给每个参与者一份同样的个性分析报告,然而这份报告实际上是一份含糊不清的文本,其中的描述几乎适用于任何人。
事后,参与者都表示报告内容十分准确,因为他们认为这份报告是根据个人情况撰写的。
巴纳姆效应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
例如,有些心理测验、星座运势等,都采用了含糊不清的描述方式,让人们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共鸣点,产生认同感。
这种效应在商业广告、政治演讲等领域也很常见,人们往往会被一些虚张声势的言辞所吸引。
心理效应解读
1、认知地图效应老马识途所利用的经验看上去平淡无奇,但实际上是有科学道理的.这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认知地图.认知地图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对行为的目标,取得目标的手段,达到目标的途径和获得目标的结果的认知,就是期待或认知观念的获得.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学习的中介过程,即认知过程的研究,强调学习的认知性和目的性.2、法厄同行为3、投射作用4、习得性无助行为5、霍桑效应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情况我们称之为“霍桑效应”。
这在学校教育中极为普遍。
有一所国外的学校,在入学的时候会对每个学生进行智力测验,以智力测验的结果将学生分为优秀班和普通班。
结果有一次在例行检查时发现,一年之前入学的一批学生的测验结果由于某种失误被颠倒了,也就是说现在的优秀班其实是普通的孩子,而真正聪明的孩子却在普通班。
但是这一年的课程成绩却如同往年一样,优秀班明显高于普通班,并未出现异常。
原本普通的孩子被当作优等生关注,他们自己也就认为自己是优秀的,额外的关注加上心理暗示使得丑小鸭真的成了白天鹅。
基于霍桑效应的心理暗示还可以治疗抑郁、自卑、紧张等各种心理疾病,霍桑效应在企业管理应用和领导行为上也卓有成效。
霍桑效应告诉我们:从旁人的角度,善意的谎言和夸奖真的可以造就一个人;从自我的角度,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陈哲)6、虚假一致偏差7、视网膜效应8、延迟满足9、叶克斯—道森定律10、归因偏差11、巴纳姆效应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12、狄德罗效应狄德罗效应是一种常见的“愈得愈不足效应”,在没有得到某种东西时,心里很平稳,而一旦得到了,却不满足。
13、心理帐户14、直觉决策15、卡尼曼风险定律16、小数法则17、定势理论18、杰奎斯法则19、津巴多实验20、补偿作用21、睡眠效应22、反馈效应23、补偿效应24、培哥效应25、迁移效应26、酝酿效应27、罗森塔尔效应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这个实验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设计完成的。
175个常用心理效应,建议收藏
175个常用心理效应,建议收藏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具有普遍意义;认识、了解和掌握一些心理效应,你就多了一双洞察人心的眼睛,减少生活中的一些困惑和迷茫。
(由于互联网的方便性,我仅提供线索,想了解某个效应,请利用引擎搜索)1.首因效应2.近因效应3.光环效应4.刻板效应5.从众效应6.暗示效应7.名片效应8.角色效应9.奖惩效应10.皮格马利翁效应11.门槛效应12.拆屋效应13.链状效应14.花盆效应15.蝴蝶效应16.手表效应17.禁果效应18.超限效应19.旁观效应20.配套效应21.马太效应22.詹森效应23.鲶鱼效应24.瓶颈效应25月曜(yao)效应26.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27.外溢效应28.认知地图效应29.棘轮效应1.30.迁移效应31.典型效应32.酝酿效应33.阿伦森效应34.安泰效应35.增减效应36.安慰剂效应37巴纳姆效应38.巴霖效应39.半途效应40.贝尔效应41.贝尔纳效应42.贝勃规律43.彼得原理44.边际效应45.反馈效应46.递减效应47.色彩效应48.波纹效应49.布里丹毛驴效应50.不值得定律51.财富效应52.蔡格尼克效应53.长尾效应54.触摸心理效应55.成败效应56.重叠效应57.刺猬法则58.从众效应59.淬火效应60.达维多定律61.搭便车效应62.答布效应63.德西效应64.得寸进尺效应65.等待效应66.定势效应67.多看效应68.多米诺骨牌效应69.范畴效应70.凡勃伦效应71.非零和效应72.飞去来器效应73.改宗效应74.共生效应75.古烈治效应76.关系场效应77.乐队花车效应78.过度理由效应79.海潮效应80.海格力斯效应81.赫洛克效应82.黑暗效应83.华盛顿合作规律84.环境效应85.霍布森选择效应86.霍桑效应87.缄默效应88.结伴效应89.金鱼缸法则90.竞争优势效应91.酒与污水定律92.约翰逊效应93.空白效应94.库里肖夫效应95.冷热水效应96.连带效应97.邻近效应98.零和游戏原理99.留面子效应100.流言心理效应101.罗森塔尔的负效应102.蚂蚁效应103.毛毛虫效应104.美女效应105.免疫效应106.名人效应107.莫扎特效应108.墨菲定律109.摩西奶奶效应110.木桶法则111.南风效应112.鸟笼效应113.牛鞭效应114.拍球效应115.自己人效应116.泡菜效应117.培哥效应118.奋起效应119.破窗效应120.瀑布心理效应121.齐加尼克效应122.期望效应123.青蛙效应124.情绪效应125.权威效应126.热手效应127.热炉法则128.人耳遮蔽效应129.人际吸引律130.人际邻近律131.人际相似律132.人际互补律133.人际相悦律134.人际互动效应135.软化效应136.锐化效应137.社会惰化效应138.狮羊效应139.食盐效应140.视网膜效应141.收入效应142.邮票效应143.睡眠效应144.顺序效应145. 斯特鲁普效应146.态度效应147.替代效应148.停滞效应149.通感效应150.投射效应151.同体效应152.洼地效应153.瓦拉赫效应154.翁格玛丽效应155.武器效应156.系列位置效应157.心理定势158.心理摆效应159.迟延满足效应160.优势效应161.易感效应162.异性效应163.植物心理学和巴克斯特效应164.紫格尼克效应165.自我参照效应166.自我选择效应167.触摸心理效应168. “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169.责任分散效应170.糖果效应171.蘑菇效应172.飞轮效应173.三明治效应174.暴光效应175.野马效应。
扇贝效应
你知道什么是扇贝效应?
举个栗子→考试
考试大家都经历过吧,学霸可以绕道了,不用我说你都会知道啥叫扇贝效应的,学渣看过来!作为学渣中的一员,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共鸣,就是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或者挂柯南?是不是自己的学习效率在考试前的一个晚上贼高,感觉自己就是个学霸呢?
没错啦,这种在一定的强化物的作用下,比如临时抱佛脚的例子中的强化物就是考试,自己的工作效率变得贼高的效应就叫做扇贝效应。
比如在快要发工资的前一个星期和发了工资后几天内,是不是大家的表现都很好,搓着小手奋力地敲打着键盘等待工资打入银行卡呢!
这下懂什么是扇贝效应了吧。
各种效应的解释
各种效应及其解释效应:拼音xiàoyìng,是指由某种动因或原因所产生的一种特定的科学现象,通常以其发现者的名字来命名。
如法拉第效应成效。
效应(Effect),在有限环境下,一些因素和一些结果而构成的一种因果现象,多用于对一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描述,效应一词使用的范围较广,并不一定指严格的科学定理、定律中的因果关系。
例子如温室效应、蝴蝶效应、毛毛虫效应、音叉效应、木桶效应、完形崩溃效应等等。
以下详细列举常用各种效应及其解释:1. 蝴蝶效应: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这是一种混沌现象,说明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证实了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
2. 聚光灯效应:又称焦点效应,是指当一个人出现在众人视线交点中且被持续关注时,他会感觉自己像站在舞台聚光灯下一样被关注,从而产生紧张或不自在的心理现象。
3. 马太效应: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
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
4. 鲶鱼效应: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
这种效应在企业管理中也被广泛应用,通过引入外部竞争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5. 破窗效应: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忽视,会诱使人们效仿,甚至变本加厉。
比如一栋建筑如果有几个破窗不修复,可能就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
6. 鸟笼效应:假如一个人买了一只空鸟笼放在家里,那么一段时间后,他一般会为了用这只笼子再买一只鸟回来养而不会把笼子丢掉,也就是这个人反而被笼子给异化掉了,成为笼子的俘虏。
7. 木桶效应: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一个组织的效率往往不是由最优秀的人员决定的,而是由最差的成员决定的。
印象及常见的印象形成效应
印象及常见的印象形成效应一、印象形成概述一般来说,印象就是我们对他人特性如能力、性格、品质的总体看法和评价。
印象形成是指个体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的旧经验为基础进行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形成有关他人或事物概念的过程。
二、印象形成效应1.扇贝效应(强化理论)在固定时间间隔强化程式中,个体的行为效率呈现出扇贝形曲线的变化趋势,这种现象称为扇贝效应。
心理学家斯金纳在白鼠实验中发现,每隔20秒就对白鼠强化一次,在强化后,白鼠的反应就会停顿,然后反应速度增加,在下次强化到来之前反应率到达高峰,说明它学会了根据强化的时间进行反应。
白鼠的行为效率趋势就如扇贝一样,因此,被称为扇贝效应。
扇贝效应告诉我们,固定时间的奖励不能维持新的行为,所以教育工作者要注意以新颖的奖励方式激起学生获得奖励的渴望,从而保持积极持久的态度。
2.霍桑效应霍桑效应是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
3.马太效应(两极分化现象)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4.破窗效应破窗效应具体是指,如果有人弄坏了一幢建筑物窗户上的玻璃,而这块破损的玻璃又没有得到及时的修补,那么其他人就有可能受到某种示范性的影响,去弄坏这幢建筑物上市名的窗户。
时间长了,这些破损的窗户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没有秩序的感觉。
这样,人们就会陷入麻木不仁的气氛中,从而导致犯罪的滋生与猖獗。
5.角色效应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地确定学生的角色,通过采取角色扮演、角色创造等形式实现学生的角色行为。
6.登门槛效应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重大的要求。
7.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是由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的,一只南美热带雨林中的蝴蝶扇扇翅膀,可能会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即著名的蝴蝶效应。
心理学中常见的18种常见效应
心理学中常见的18种常见效应心理学中有很多常见的效应,它们很多时候是大众表现,也是生活、工作、社会发展的定律。
这些定律、效应如果能够提前得知,定会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起到意向不到的帮助。
【蝴蝶效应】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今天的企业,其命运同样受“蝴蝶效应”的影响。
消费者越来越相信感觉,所以品牌消费、购物环境、服务态度……这些无形的价值都会成为他们选择的因素。
所以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就不难看到,一些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公司在他们的公司理念中都会出现这样的句子:“在你的统计中,对待100名客户里,只有一位不满意,因此你可骄称只有1%的不合格,但对于该客户而言,他得到的却是100%的不满意。
”“你一朝对客户不善,公司就需要10倍甚至更多的努力去补救。
”“在客户眼里,你代表公司”。
今天,能够让企业命运发生改变的“蝴蝶”已远不止“计划之手”,随着中国联通加入电信竞争,私营企业承包铁路专列、南京市外资企业参与公交车竞争等新闻的出现,企业坐而无忧的垄断地位日渐势微,开放式的竞争让企业不得不考虑各种影响发展的潜在因素。
精简机构、官员下岗、取消福利房等措施,让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传统的保障,随之而来的是依靠自己来决定命运。
而组织和个人自由组合的结果就是:谁能捕捉到对生命有益的“蝴蝶”,谁就不会被社会抛弃。
----------------------------------------------------------------------------------------------------【青蛙现象】青蛙现象: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
世界著名的十大效应,你全都知道吗
世界著名的十大效应,你全都知道吗1、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人们把这种现象形象的称为“蝴蝶效应”,意指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非常敏感的依赖性,而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都可能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0.99的365次方约等于0.0261.01的365次方约等于37.781.02的365次方约等于1377.41别人明明一天只比你多学了一点点,这点儿极小的偏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一年后你会看到差距那真的是天壤之别。
2、蘑菇效应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会开始被人关注,可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
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蘑菇效应”。
从传统观念上来讲,人经历“蘑菇效应”是一件好事,其是人才脱颖而出前的一种磨练,对人的意志力和耐力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所以,如果你长得还不够高,不够结实的时候,不妨好好扎根,等自己足够强大的时候,自然会引起别人的关注。
3、鸟笼效应如果一个人家里有一个空的鸟笼,过了一段时间,他一般会丢掉这个鸟笼或者买一只鸟回来养。
即使这个主人长期对着空鸟笼并不别扭,但每次来访的客人都会很惊讶地问他这个空鸟笼是怎么回事儿,或者把怪异的目光投向空鸟笼,每次如此。
终于他不愿意忍受每次都要进行解释的麻烦,只能选择丢掉鸟笼或者买只鸟回来相配。
经济学家解释说,这是因为买一只鸟比解释为什么有一只空鸟笼要简便的多。
即使没有人来问,或者不需要加以解释,“鸟笼效应”也会给人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促使其主动买来一只鸟与笼子相配套。
这就是著名的“鸟笼效应”,是人类难以抗拒的十大心理之一。
与之相类似的一个例子,如果有人送你一个花瓶,那么过几天你必定会买一束花回来。
4、马太效应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我们把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称为“马太效应”。
个体:45种心理效应
个体:45种心理效应心理效应在组织行为学的讨论中有着不小的影响。
为使大家谙熟这些心理效应的特性,又不浪费较多的宝贵时间,在此摘编一个小词典——作一个概括性的说明。
1.光环效应: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对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深刻、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它品质或特点的印象。
2.刻板效应:用老眼光看人所造成的影响。
3.成见效应:平素积累起来的对某人某事的看法直接影响往后的评价的心理现象。
4.首因效应:由初次见面所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
5.马太效应:“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
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福音20章)6.爆米花效应:一遇温度气压变化,就成倍地膨胀起来(对自己估计过高)7.近因效应:指在人与人交往中,往往最后的一句话决定了整句话的调子。
8.进门槛效应: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9.讨好效应:用拍马讨好,打小报告,赢得对方对自己的良好印象或牟取对方对自己的信任。
10.接种效应:威廉.麦克格里和同事在研究态度变化是否会出自人们过去对某个问题的体验时,用医学术语来描述的。
又称“免疫效应”11.禁果效应:来源于《圣经》,即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
(法国巴蒙蒂埃)12.暗示效应:心理学中,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企望的相符合。
13.睡眠者效应:管理学中,威信不太高的管理者所提出的观点在当时影响并不大,然而随着时间流逝,这种影响在不再提及这个管理者时反而逐步变大。
14.超限效应:刺激过多、过强且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度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马克吐温)15.德西效应:在某种情况下,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时,不但不会使工作的动机力量倍增,积极性更高,反而其效果降低,变成是二者之差,外加报酬(主要是奖励)反而会抵消内感报酬的作用。
扇贝效应
扇贝效应(一)扇贝效应内涵兔王带领小兔们共同生活。
一次,兔王发现外出寻找食物的兔子带回来的食物越来越少。
原因是一部分兔子偷懒。
于是,兔王规定,按照采集的食物的数量给予奖励。
一时之间,兔子们的工作效率大增。
过了一段时间,库存量已经很充足了。
于是,兔王取消了奖励制度。
马上,兔子们谁也不愿意去找食物,库存量骤减,无奈之下,兔王恢复了奖励制度。
某天,小白兔淘淘没能完成当天的任务,他的朋友豆豆主动把自己采集的蘑菇送给他。
兔王对豆豆的行为非常赞赏,于是,给了豆豆双倍的奖励。
此例一开,兔子们有很大的意见。
这样一来,没有高额的奖励,谁也不愿意去采集食物。
于是,兔王宣布凡是愿意为兔群作出贡献的志愿者,可以立即得到一大筐胡萝卜。
兔子们积极踊跃的报名。
谁料,报名的兔子之中居然没有一个能够如期完成任务。
在兔王的责备下,兔子们说了实话:既然胡萝卜已经到手了,谁还有心思去干活啊!在心理学上,胡萝卜就是强化物,是对兔子们做出某一期望行为的奖励。
奖励某一行为,这一行为就频繁出现,这就叫作强化。
强化分为多种方式。
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固定时间的强化,即每隔一定的时间,就提供强化物,强化做出的行为。
心理学家斯金纳在白鼠实验中发现,如果每隔20秒就对白鼠强化一次,在强化后,白鼠的反应就会停顿,然后反应速度增加,在下次强化到来之前反应率达到高峰,说明它学会了根据强化的时间进行反应。
白鼠的行为效率趋势就如扇贝一样,因此,被称之为扇贝效应。
扇贝效应告诉教育者,固定时间的奖励不能维持新的行为,没有奖励时,个体就会热情尽失,得到奖励之后,个体就没有心思工作了,直到下一个奖励的到来。
(二)扇贝效应的应用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如何运用强化策略,发挥强化物的奖励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斯金纳提出了强化的基本原则,教育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
第一,强化的时间安排。
长时间的应用连续的、固定的强化会产生扇贝效应,但是,在新知识、新行为、新习惯的初始学习阶段,连续的、固定的强化是必要的,这能够让学生很容易地完成要求的任务,尽快地得到奖励;当学生的学习或者行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要不断延长强化的间隔时间,直到最后撤销强化。
常识积累:常用的20个原理效应
常识积累:常用的20个原理效应01、毛毛虫效应将毛毛虫们首尾相接,围一圈放在花盆边缘,在离花盆不远的地方再撒一些松叶,毛毛虫会夜以继日地绕着花盆转圈,最终因饥饿和筋疲力尽相继死去。
产生这种悲剧的原因就在于毛毛虫习惯于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先例和经验。
人类也难逃这种效应的影响。
比如,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对于那些“轻车熟路”的问题,人们会下意识地重复既有的思考过程和行为方式,而不愿意转换角度思考问题。
因而启示我们在生活和工作遭遇挫折或陷入停顿时,不能再像毛毛虫那样做毫无意义的努力,而是应该善于转变思路、另辟蹊径。
02、鳄鱼法则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
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
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当危害到来时,必须学会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要存有任何侥幸的心理。
“壮士断腕”就是这个意思。
03、鲶鱼效应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
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想办法带活沙丁鱼回港。
虽经种种努力,可大部分沙丁鱼还是会在中途窒息而死。
后来,有人在装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
沙丁鱼见了鲶鱼四处躲避,这样一来缺氧的问题得到解决,大多数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鲶鱼效应是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
04、羊群效应领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一味的模仿只能带来毁灭。
因此我们要学会创新,懂得突破,从而应对未来的竞争。
05、刺猬法则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
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会彼此保持一段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35种神奇心理效应
35种神奇心理效应心理效应,是指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它具有普遍性,也具有差异。
心理效应既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又可以运用到实际中达到某种期望。
以下是35种神奇的心理效应:【1.瓦拉赫效应】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
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
”此后,父母让他改学油画,可他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全班倒数第一。
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终于获得了成功。
【2.门坎效应】所谓门坎效应,是指一个人接受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
该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在做无压力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
【3.共生效应】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
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
事实上,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
英国“卡迪文实验室”从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现了25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共生效应”一个杰出的典型。
【4.刻板效应】社会心理学认为,那种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应”。
在学校经常可见到这种现象,教师对那些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脸上往往流露出喜爱的神色,并受到器重和青睐。
而天资愚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往往受到歧视,教师表现出急躁、厌烦的情绪,令人沮丧的话常挂在嘴边。
实践证明,经常受到这种“待遇”的学生,会顿觉凉水浇身,丧失了学习信心,失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以至产生颓废情绪。
【5.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有时又称为第一印象的作用,指的是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
人类无法抗拒的七大心理效应
门徒卖石头的故事
黄金市场
售价 ¥5
售价 ¥1000
售价 ¥50万
菜市场 珠宝市场
凡勃伦效应之炫耀性消费
原理:
这种消费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与享受,而在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一种社会心理上的满足。由于 某些商品对别人具有炫耀性的效果,如购买高级轿车显示地位的高贵,收集名画显示雅致的爱好等等,这类商品的价格定 得越高,需求者反而越愿意购买,因为只有商品的高价,才能显示出购买者的富有和地位。 由于消费者可能是想要通过使用价格高昂、优质的产品来引人注目,具有一定的炫耀性,因而这种现象又被称为"炫耀 性消费"。
被董事长训斥。
3.销售经理儿子
被爸爸无缘无故骂一顿。
4.猫
被狠狠的踢了一脚。
踢猫效应的原因
原因分析
生活节 奏加快
压力 增大
踢猫 效应
心理承受 能力低下
启发
合理控制情绪
勇于面对挫折
06
登门槛效应
登门槛效应(Foot In The Door Effect)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 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 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 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 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登门槛效应分析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拒绝难以做到的或违反意愿的请求 是很自然的;但是他一旦对于某种小请求找不到拒绝的 理由,就会增加同意这种要求的倾向;而当他卷入了这 项活动的一小部分以后,便会产生自己是关心社会福利 者的知觉、自我概念或态度。这时如果他拒绝后来的更 大要求,就会出现认知上的不协调,于是恢复协调的内 部压力就会支使他继续干下去或做出更多的帮助。
扇贝效应是什么意思
扇贝效应是什么意思扇贝效应是近年来在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个概念。
所谓扇贝效应,即指个体在面对事物时,会受到他人看法或行为的影响而做出与自身初始判断不同的决策。
这种效应常常表现为在群体中,个体的决策被他人的看法所左右,从而偏离了原本的立场。
扇贝效应最早被发现于实验心理学中。
实验中,研究者让被试者观察一段视频或图片,并让他们对其中的内容做出评价。
而后,研究者在被试者表明自己看法后,安排一些“同伴”观看相同的视频或图片并给出不同的评价。
结果表明,被试者在再次做出评价时,往往会受到“同伴”的影响,更倾向于改变自己的初始意见,以与群体保持一致。
扇贝效应的原因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社会引导和心理压力等因素。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个体会更倾向于相信他人的信息,认为他人可能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真相。
而社会引导则是指个体在社交过程中被他人的行为所影响,产生一种从众心态。
心理压力则是指个体在与他人意见不一致时,出于避免冲突或希望被认同的心理,选择改变自己的决策。
扇贝效应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
比如,在消费决策中,社交媒体上的推荐、口碑对于消费者的选择起到关键作用;在工作环境中,同事的态度和行为会影响员工的决策和态度;在投资领域,市场情绪和其他投资者的决策也会影响个体的投资行为。
为了减少扇贝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个体需要保持理性思考,独立判断,不盲从群体,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决策。
同时,教育个体如何辨别信息真伪、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是减少扇贝效应的重要手段。
只有在个体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明确自己的立场时,才能更好地抵制扇贝效应的诱惑,做出更加理性和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
总的来说,扇贝效应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对个体的决策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理解和认识扇贝效应,对于个体更好地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决策至关重要。
扇贝效应的例子
扇贝效应(Scallops Effect)是一种认知偏差,指的是人们倾向于在目标周围的
区域找到更多的信息,而忽视目标本身。
这种效应得名于扇贝的外形,扇贝的眼睛位于壳的边缘,导致扇贝看到周围更多的东西,而无法直接看到自己。
以下是一个扇贝效应的例子:
假设你是一位寻找新工作的求职者。
你的目标是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岗位,但你发现自己陷入了扇贝效应。
你开始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研究和了解目标公司的背景信息、文化和团队结构。
你查阅了许多关于该公司的新闻报道、员工的社交媒体信息以及相关行业的分析报告。
你还参加了该公司举办的一些活动和职业展会,与公司的员工进行了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忽视了自己的简历和求职信。
你可能没有充分准备面试,或者没有关注到其他潜在的工作机会,因为你过度专注于一个特定的目标公司。
最终,你可能发现,尽管你在了解目标公司方面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你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
你错过了其他可能适合你的机会,因为你的关注点过于狭窄,过度专注于目标公司周围的信息,而忽视了更广泛的就业市场。
这个例子展示了扇贝效应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
它提醒我们要保持全局视野,不要过度专注于目标周围的细节,而忽视了更广泛的可能性。
在追求目标的同时,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留意其他潜在的机会和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扇贝效应,英文名称:Scallop effect
定义:根据奖励强化的固定时间形成工作高峰,低峰。
对策是变化奖励的品种,时间,从而形成间隔奖励。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他的白鼠实验中发现,如果每隔20秒就对白鼠强化一次,在强化后,白鼠的反应就会停顿,然后反应速度增加,在下次强化到来之前反应率达到高峰,说明它学会了根据强化的时间进行反应。
白鼠的行为效率趋势就如扇贝一样,因此,我们称之为扇贝效应。
虽然在长时间的过程中,持续地应用连续的、固定的强化会产生扇贝效应,但是,在新知识、新行为、新习惯的初始学习阶段,连续的、固定的强化是必要的,这能够让学生很容易地完成要求的任务,尽快地得到奖励;紧接着,当学生的学习或者行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要不断延长强化的间隔时间,直到最后撤销强化。
在延迟强化的过程中,可以变化间隔的时间,使学生不能找到变化的规律,避免他专心地等待强化。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温暖法则,
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
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南风法则要求管理者要尊重和关心下属,时刻以下属为本,多点“人情味”,多注意解决下属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下属真正感受到管理者给予的温暖。
这样,下属出于感激就会更加努力积极地为企业工作,维护企业利益。
同样,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
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在1966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研究变态心理学的人,可能为研究者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把研究结果“污染”了。
他设计了一些实验,试图证明实验者的偏见会影响研究结果。
其中有一项实验是这样按排的:他让大学生用两组大白鼠做实验,主持实验的人告诉大学生们说,这两种大白鼠品种不一样,一
组是十分聪明的,另一组特别笨。
事实上这两组大白鼠没有什麽差别,而大学生们都相信,实验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学生们让这两组大白鼠学习走迷宫,看看哪一组学得快。
结果他们发现,“聪明”的那一组大白鼠比“笨”的那一组学得快,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罗森塔尔对这种果怎样解释呢?他推测说,这有能是由于实验者对“聪明”的动物和蔼友好,对待“笨”的动物粗暴而造
成的。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
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
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
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挥了作用。
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后来,人们把像这种由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权威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又称“福勒效应”是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于1948年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保罗·米尔以著名的美国马戏团艺人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的名字将验结果命名为“巴纳姆效应”。
巴
纳姆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任何一流的马戏团应该有能力让每个人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
它主要表现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
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而要避免巴纳姆效应,就应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
下面一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你觉得是否也适合你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
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
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
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
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
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
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
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
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
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
在生活中,这种效应的典型反映是在算命过程中。
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
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
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
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
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
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