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 按摩基本手法
按摩类手法——推法
实习报告
姓名:
班级:
指导教师:
实习题目:摩擦类手法——推法
实习地点:呼中
实习时间:2012年11月
实习目的:掌握用指、掌、拳、肘着力于人体的被按摩部位做单方向直线移动的手法
实习任务及要求:熟练掌握指推法、掌推法、拳推法和肘推法的应用
实习内容、方法和步骤:
1、指推法(1)拇指推法:按摩师用拇指指面着力于一定的按摩部位或穴位上,其余四指
分开助力,做拇指内收运动
(2)屈拇指推法:用拇指指骨间关节背部着力于一定的按摩部位或穴位,做单方向直线推动
(3)屈食指推法:用食指第1节指骨间关节背部着力于一定的按摩部位或穴位,做单方向直线推动
2、掌推法:用手掌或掌根着力于一定的按摩部位或穴位上,以掌根为重点,运用前臂力量
向一定方向推进
3、拳推法:手握拳,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的指骨间关节背部突起处着力,向
一定方向推进
4、肘推法:按摩师屈肘关节,用尺骨鹰嘴突起处着力于一定的按摩部位,向一定方向推进实习总结体会:着力面要紧贴体表的按摩部位,用力应深沉、平稳,呈直线运动,不可歪斜实习中存在问题:单方向推动时着力面没有全部接触按摩部位,产生冲击力,往往容易破皮改进意见与建议:推法操作时,着力面要始终接触按摩部位,不可提起离开。
保健推拿实验
保健推拿实验课教案实验一推拿常用手法操作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对按摩手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按摩常用手法的操作、作用和应用,为在运动实践中应用打下基础;实验原理:舒筋活络,解痉止痛;理筋正骨,整形复位;松解粘连,疏通狭窄;实验对象:体育专业学生;实验器材:按摩床、按摩介质;实验方法和步骤:一、按法1.双指对按法;2.双掌对按法;3.掌按法;4.肘按法用手指螺纹面、手掌面、掌根、鱼际或掌面相对、手掌重叠和屈肘等,在患者身体的有关部位或压痛点处,均匀地来回直线形成圆形,有节奏地一起一落的手法,叫做按法。
通过这种手法,能通郁闭、助消化、消肿止痛、平衡阴阳。
二、摩法手掌面或掌面重叠放于患者身体的有关部位或压痛处,在臂和腕关节的带动下,有节奏地抚摸,叫做掌法。
通过这种方法,能和中理气、调节脾胃。
三、推法1.掌推法;2.指推法;用手掌或手指向下,向外或向前推挤患者肌肉,叫做推法。
通过这种手法,能调和脾胃、舒筋理肌。
四、拿法1.单手拿法;2.双手拿法;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其它四指对合呈钳形,施以夹力于患部,拿起放下,反复交替进行叫做拿法。
这种方法能顺气活血、消除疲劳。
五、揉法1.指揉法;2.掌揉法。
用手指或手掌,贴在患者皮肤等有关部位、压痛点或穴位处不移开,进行前后左右的内旋或外旋的揉动,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着施治的指或掌转动的方法叫做揉法。
六、捏法用手拇指和其他四指的合力,夹住患者身体的肌肉、韧带组织等有关部位,上下手指辗转捏前进叫做捏法。
这种手法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肌肉酸胀。
七、滚法用手掌尺侧面的背部及掌指关节背侧突起处,在操作部位来回翻掌,旋转动作的手法。
有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肌肉疲劳、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缓解疼痛的功效。
八、抖法用双手或单手紧握伤损肢体之远端受伤部位,用力拔伸之同时,进行向上向下,向左向右或向前向后之颤抖动作,操作要轻柔,动作要适度,不可强行超生理范围之抖动,使患者僵硬之肌肉宽松,关节滑利。
按摩手法实验报告小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亚健康状态逐渐成为普遍现象。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按摩这一传统养生方法。
本实验旨在通过学习和实践按摩手法,了解其操作技巧和适用范围,为日常生活保健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常用按摩手法的基本操作技巧;2. 了解不同按摩手法的作用和适用范围;3.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学习了以下按摩手法:1. 按法:通过手指、手掌或肘部按压穴位或肌肉,达到缓解疲劳、消除疼痛的效果;2. 摩法:用手指、手掌或肘部在皮肤表面做环形、螺旋形或直线形的按摩动作,促进血液循环;3. 拿法:用手指或手掌拿住肌肉,通过手指的抓、捏、提等动作,达到舒筋活络、缓解肌肉紧张的效果;4. 掐法:用手指或手掌对穴位进行强烈的按压,达到疏通经络、缓解疼痛的效果;5. 拨法:用手指或手掌对穴位或肌肉进行快速、连续的拨动,达到疏通经络、缓解肌肉紧张的效果;6. 擦法:用手指或手掌对穴位或肌肉进行快速、连续的摩擦,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的效果。
四、实验过程1. 理论学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按摩手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2. 观摩示范:观看专业按摩师的操作示范,学习正确的按摩手法;3. 实践操作:在指导下,进行自我按摩和他人按摩,熟悉各种按摩手法的操作;4. 反馈与改进:根据实际操作情况,总结经验,改进操作技巧。
五、实验结果1. 成功掌握了常用按摩手法的基本操作技巧;2. 了解不同按摩手法的作用和适用范围;3. 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六、实验体会1. 按摩手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艺,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2. 在学习按摩手法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保健;3. 在操作按摩手法时,要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技巧,确保安全有效;4. 按摩手法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可以缓解多种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推拿按摩实验报告
实验一:推拿常用手法一实验目的:通过互相进行推拿手法的练习能熟练地掌握所学手法的手形;实验器材:按摩床、按摩递质:爽身粉、舒活酒实验内容与步骤:一抚摩:五指自然分开并伸直,用手掌或指腹贴放于皮肤上,轻轻地作来回直线或圆形或螺旋形的轻缓抚摸运动;多用单手操作;二揉:以全掌,掌根或指腹紧贴于皮肤上,作直线来回或圆形回旋的揉动;可用单手或重叠双手操作 ;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掌揉法和指揉法;三捏:手掌自然分开,四指并拢,拇指外展和四指成钳形,对合用力挤按肢体肌肉或其它组织,间断或不间断用力;可循肢体纵轴方向运动或固定在一处操作;四揉捏:揉捏法是揉法和捏法的协同动作,其手法是四指并拢,拇指外展,手成钳形,将大小鱼际,掌根及各指指腹紧贴于皮肤上,拇指和四指一起用力作揉和捏的动作,或拇指多作揉的动作;四指多作捏的动作,不移动或作直线向前的运动,在移动到一定距离后,手掌不离开皮肤迅速返回,如此反复进行;五搓:两手自然伸直,五指并拢,两手夹住肢体对称部位,相向用力,方向相反,来回搓动肌肉或和肢体,并往返来回运动;搓法操作必须双手进行;六摩擦:手掌自然伸开,五指伸直并拢,全掌紧紧贴于皮肤上,作直线或回旋形的摩擦;也可用拇指指腹操作;七推压:手掌自然伸开,四指并拢,拇指外展,以掌根和小鱼际紧贴于皮肤上,作直线向前的单向推压动作;也可以单用拇指作单纯的推动;在脊柱上操作时两手伸开呈“八”字形,沿脊柱两侧推压;八摇晃:一手握关节近端,另一手握关节远端肢体,使关节远端作被动的回旋转动或外展内收或和屈伸运动;摇晃是关节被动运动的一种手法,其操作方法随部位而异;九抖动:用手握住患者肢体远端,在向远端拉伸的基础上,将肢体用力作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或左右的颤动;十提弹:根据部位的不同,用拇,食,中三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将肌肉或肌腱提起,然后当放开时用手指弹动肌肉或肌腱;实验结论:实验二:推拿常用手法二实验目的:通过互相进行推拿手法的练习能熟练地掌握所学手法的手形;实验器材:按摩床、按摩递质:爽身粉、舒活酒实验内容与步骤:十一振动:一手掌贴于皮肤上,另一手握空拳有节奏地击打置于皮肤上的手背;十二叩击:用手指指腹,指尖或握空拳,双手交替或单手击打身体;根据手形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六种;1 空拳盖击:各指屈曲,呈空拳状,以各指中节指背和掌根部叩击肌肉;2 空拳竖击:手握成空拳状,与盖击手法相似,但在叩击时,是以手的小指侧锤击,接触面较空拳盖击小,振动力量较深而重;3 指尖叩击:各指略为分开,并微屈手指指关节,用指尖叩击;4 掌侧击:两手各指伸直,并自然微微分开,以手的小指侧交替叩击肌肉;5 拍击:以手指或手掌在肢体上作有节律的轻轻拍击动作,单手或双手操作均可;6 拍打: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以全掌周缘平稳而有节奏地拍打肌肉;注意力量掌握,不宜过重;十三按压:用掌根或掌心紧紧贴在皮肤上,用较大的力量向下按压,单手或双手重叠操作;十四滚法:用手背近小指侧或小指,无名指,中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和小鱼际,贴于治疗部位上,掌指关节略为屈曲,通过腕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的协同动作,产生轻重交替,持续不断的力作用于治疗部位;十五拨法:以拇指或四指指端按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再对肌束作横向拨动,称为拨法; 十六扳法:用双手作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扳动肢体的方法,是关节被动运动的一种手法;两手或两人配合进行,即一手或一人扶握固定关节近端,另一手或另一人扳动关节远端肢体,作适当幅度的单一屈曲,伸展,旋转,内收或外展等活动,并常在关节活动到一定程度后,施加一个短促的相同运动方向的有力快速的继续运动;常用于颈,胸背和腰背部;十七拉法:固定肢体或关节的近端,牵拉肢体远端的方法,称为拉法,又称拔伸;实验结论:实验三:推拿手法的练习和运用一实验目的:掌握推拿手法的基本操作基础上,利用示范教学方式掌握推拿在身体各个部位上的操作技能;实验器材:按摩床、按摩递质:爽身粉、舒活酒实验内容与步骤:一、“持久”的训练所谓“持久”,一方面是每个手法除个别手法外能按要求持续运用一定的时间,不宜频繁更换手法;另一方面是整个手法施术过程要持续一定的时间,如15分钟至1小时不等,否则难产生预期的效果;二、“有力”的训练所谓“有力”,是指手法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力度和功力,使手法具有一定的刺激量;手法有力是手法操作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有力是一种技巧力;根据治疗对象、施术部位、手法性质和病证虚实以及患者的体质而变化应用;用力的基本原则是既保持治疗效果,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三、“均匀”的训练所谓“均匀”,是指手法动作要有节奏性,速度、压力、作用范围都必须保持相对的一致,不要时快时慢、时轻时重,也不要作用范围时大时小;四、“柔和”的训练所谓“柔和”,是指手法给受术者的感觉非常柔和、舒适;这要求手法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变换动作要自然、协调;需注意,柔和并不是软弱无力,而是用力在于和缓,不可生硬粗暴或用蛮力;五、“深透”的训练所谓“深透”,是指病人对手法刺激的感应和手法对疾病的治疗;要求手法刺激,不仅作用于体表,而且使效应有一定的穿透力,转之于内,深入到组织、器官甚至体腔深部,产生良好的治疗作用;“深透”效应的产生,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综合作用的结果;以上几方面是有机联系着的;持续运用的手法可以逐渐降低患者肌肉的张力和组织的粘滞度,使手法的功力能够逐渐渗透组织深部;均匀协调的动作,能使手法更趋柔和;在临床运用时,力量是基础,手法技巧是关键,两者必须兼而有之,缺一不可;因此,必须勤学苦练,熟而生巧,方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实验结论:手法的基本要求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因此,几方面的训练要始终贯穿于手法操作训练过程中;实验结论:实验四:经穴按摩实验目的:通过互相进行手法的练习能熟练地掌握经穴按摩手法的手形实验器材:按摩床、按摩递质:爽身粉、舒活酒实验内容与步骤:1.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从胸走手,主要循行在上肢内侧的前缘;肺经上的腧穴主要分布于肺经循行所过的胸部、上肢内侧前缘、鱼际及手部;2、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从胸走手,主要循行在上肢内侧中间;心包经上的腧穴主要分布于心包经循行所过的胸部、上肢内侧的中间、掌中及指尖;3、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从胸走手,主要循行在上肢内侧后缘;心经上的腧穴主要分布于心经循行所过的腋窝、上肢内侧的后缘、掌中及手部;4、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从手走头,主要循行在上肢外侧前缘;大肠经上的腧穴主要分布于大肠经循行所过的手部、上肢外侧前缘、肩前、颈部及面部;5、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从手走头,主要循行在上肢外侧中间;三焦经上的腧穴主要分布于三焦经循行所过的手部、上肢外侧中间、肩、颈部、侧头部及面部;6、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从手走头,主要循行在上肢外侧的后缘;小肠经上的腧穴分布于小肠经循行所过的手部,上肢外侧后缘、肩胛部、颈部、面部;7、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从头走足,主要循行在下肢外侧前缘;胃经上的腧穴主要分布于胃经循行所过的头面部、颈部、胸腹第二侧线、下肢外侧前缘、足部;8、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从头走足,主要循行在下肢外侧中间;胆经上的腧穴主要分布于胆经循行所过的侧头部、耳后、颈项、侧胸、侧腹部、下肢内中间、足部;9、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从头走足,主要循行在下肢外侧后缘;膀胱经上的腧穴主要分布于膀胱经循行所过的头面部、背腰部、下肢外侧后缘、足外侧;10、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从足走腹到胸,踝上8寸以下的部位主要循行在下肢内侧的中间,踝上8寸以上的部位主要循行在下肢内侧的前缘;11、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从足走腹到胸,踝上8寸以下的部位主要循行在下肢内侧的前缘,踝上8寸以上的部位主要循行在下肢内侧的中间;12、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从足走腹到胸,主要循行在下肢内侧的后缘;肾经上的腧穴分布于肾经循行所过的足部,下肢内侧后缘,腹胸部的第一侧线;13、督脉督脉主要循行在人体的后正中线和头正中线上;督脉腧穴分布于督脉循行所过的骶腰背后正中线上,头部,面部;14、任脉任脉主要循行在人体的前正中线上;任脉腧穴分布于任脉循行所过的会阴部、腹胸前正中线、颈部、颏部;实验五:肩部伤病按摩实验目的:通过互相进行肩部伤科疾病的模拟推拿治疗的练习,能对推拿伤科疾病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和熟悉伤科推拿的操作流程实验器材:按摩床、按摩递质:爽身粉、舒活酒实验内容与步骤:一、治疗方法:温筋散寒,疏筋通络,活血止痛;1、治疗原则:1早期:舒筋活血,通络止痛;2后期:拨离粘连,滑利关节;2、手法;一指禅、滚、点按、拿拨、扳、拔伸、摇、搓抖;3、时间:15~20分钟;4、步骤:1轻拿或揉,然后用滚或一指禅用滚法时应配合肩关节活动3~5遍;2点穴:肩瘐、肩瘳、肩贞、肩井、肩前、天宗、缺盆、曲池、合谷;3弹拨4托肘摇肩,症状轻者可用大幅度摇肩;5各方向扳肩;6牵拉:斜上牵拉;背后牵拉;7搓抖;二、辨证加减:1、受凉重者,可加搓、抹、擦、推等温热手法;2、麻木重者:可加弹拨、拍法;腕指部:可加揉、捻、钳;3、肌萎缩重者:可用击点、捏拿、弹拨极泉;三、功能锻炼与热敷:1、热敷法:1毛巾浸热水;2毛巾浸中药汁;2、功能锻炼法:1双手托天2爬墙3体后拉手4梳头5弯腰晃膀;实验结论:实验六:肘、前臂伤病按摩实验目的:通过互相进行肘、前臂伤科疾病的模拟推拿治疗的练习,能对推拿伤科疾病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和熟悉伤科推拿的操作流程;实验器材:按摩床、按摩递质:爽身粉、舒活酒实验内容与步骤:临床诊断:网球肘按摩治疗1、病史:多有急慢性损伤史,但多不明显,以右侧多见男女发病率之比为3比1;2、症状多出现肘外侧疼痛,多以酸痛或刺痛为主,劳累加重,晨起或夜眠时加重,疼痛严重时可向前臂扩散,甚至腕手无力;3、检查:1压痛点:位于肱桡间隙,肱骨外上髁的后侧,桡骨小头外缘,伸腕肌压痛,从前臂往下广泛压痛;2肱骨外上髁炎试验:密尔氏试验阳性;3抗阻力伸腕试验和抗阻力前臂外旋试验均阳性;4X线检查:有骨膜不规则和少量钙化点;三治疗:1、原则;舒筋活血,拨离粘连、止痛;2、取穴:阿是穴、曲池、手三里、肘瘳,合谷、外关;3、步骤:1用鱼际滚、按揉肱骨外上髁及伸肌周围;2弹拨静态、点穴;3动态弹拨:一手按压压痛点,另一手握腕作前臂旋转;4大鱼际擦,须用介质;四其他疗法:1、局部封闭:可用当归、红花、川芎注射液;2、中药:内服舒筋汤,外敷定痛膏;3、针灸:肘后三针,曲池、肘瘳、手三里;梅花针透刺外加拔炎罐;实验结论:实验七、腕、手伤病按摩实验目的:通过互相进行腕、手伤科疾病的模拟推拿治疗的练习,能对推拿伤科疾病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和熟悉伤科推拿的操作流程;实验器材:按摩床、按摩递质:爽身粉、舒活酒实验内容与步骤:腕关节扭伤:治疗:1、原则:舒筋、活血、止痛;2、取穴:阿是穴,随经取穴;3、步骤:急性扭伤冷敷后沟疗,手法宜轻柔;1点按腧穴:可起到通经止痛作用;2揉周围及局部,可起到解痉作用,并弹筋或弹拨;3摇腕,以拔伸为前提;4擦法,以透热为度;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治疗:效果不大理想,但有一定疗效;1、原则:疏通狭窄、活血化瘀、止痛;2、取穴:阳溪、列缺、曲池、合谷;4、步骤:1用滚法,滚前臂伸肌;2点穴:阳溪、曲池、合谷、列缺以及阿是穴,重点在桡骨茎突的上下方;3在拔伸的前提下进行活动;4经典手法:推按阳溪穴:以右手为例:术者左手拇指置于患者的桡骨茎突部, 右手食、中指挟持患者拇指,拇指及食指握住其余四指向下牵移,同时向尺侧尽力屈曲,然后术者用左拇指捏紧桡骨茎突处,用力向掌侧挤按,同时用右手用力将患者腕掌屈再背伸,反复3—4次;5大鱼际擦;腱鞘囊肿:治疗:1、原则:使囊壁破裂,消肿止痛;2、手法:揉法和挤压法;揉周围而挤压局部;实验结论:实验八:髋、大腿、膝关节伤病按摩实验目的:通过互相进行髋、大腿、膝关节伤科疾病的模拟推拿治疗的练习,能对推拿伤科疾病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和熟悉伤科推拿的操作流程;实验器材:按摩床、按摩递质:爽身粉、舒活酒实验内容与步骤: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推拿治疗:一治疗原则:舒筋活血,解痉止痛;二取穴:环跳、阿是穴、承扶、委中、阳陵或取八瘳穴;取八瘳可起到解痉作用; 三手法步骤:1、针对急性梨状肌损伤:手法宜轻柔应于24小时后治疗,按揉、弹拨、理顺肌纤维,点按阿是穴及其它穴;2、针对慢性梨状肌损伤:1滚、揉臀部及下肢掌根;2按揉诸穴及麻木区;3弹拨阿穴及条索状物,肘运用;4抖拉摇转一般先摇后抖拉;5按揉、轻滚或搓抖接受治疗;大腿内收肌损伤:推拿治疗:急性:先休息或冷敷后再治疗;一急性期:手法轻柔、缓和,应用按劳取酬揉、推、弹拨;二急性迁延:1、应用点按、揉、推、弹拨等;2、被动运动手法:大腿的被动活动;3、外展,外旋位的抖拉;用推法时,应从运端向近端推从而血海推至痛点处,之后再揉、弹拨、拿揉;大腿内收肌损伤推拿治疗效果较好;过度运动时,由于乳酸分泌过多可导致下肢酸胀、痛感,一般不用手法治疗,常可自行恢复;膝关节损伤:推拿治疗:一原则: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二手法步骤:1、轻柔缓和的手法,如揉、推用于膝关节周围或疼痛局部周围;2、患者仰卧,膝关节处于外展,外旋伸直位,点按血海、阳陵、阴陵、三阴交,还可加用梁丘、足三里等;3、轻揉局部,点按压痛点,同时配合膝关节的运动;4、擦法局部擦,以透热为度;三1、如果位置较局限,可采用局部封闭疗法:2、对于撕裂严重或完全撕裂也可用保守疗法;在膝关节屈曲30度时用石膏固定6—10周;3、积极治疗:手术;4、针灸:局部取穴,刺血拔罐,局部艾灸;实验结论:实验九:足踝部、颈部按摩实验目的:通过互相进行足踝部、颈部伤科疾病的模拟推拿治疗的练习,能对推拿伤科疾病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和熟悉伤科推拿的操作流程;实验器材:按摩床、按摩递质:爽身粉、舒活酒实验内容与步骤:落枕:推拿治疗:1、原则:解痉止痛,舒筋活血;2、取穴:阿是穴、风池、项根、肩井、肩中俞、肩外俞、天宗;在临床上,天完全是解除颈肩背腰部肌痉挛的要穴;3、步骤:1部拿、揉、滚、其中拿、揉可配合应用;2点穴;3弹拨阿是穴,胸锁乳突肌可用弹筋法;4、摇、扳:扳法的应用范围:①肌肉损伤;②劳损;③神经根受压;以下损伤不宜用扳法:1中重度骨质增生;2椎动脉及脊髓型颈椎病;3腰突症伴椎管狭窄;4骨质疏松症以及骨病;5韧带损伤;韧带损伤可采用以下疗法:韧带点刺放血、拔火罐、推拿手法应运用摩擦等温性手法;落枕主要是肌肉损伤,而颈型颈椎病多颈椎病变;踝关节扭伤:推拿治疗:一治疗原则: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二取穴:以局部阿是穴为主,配以阳陵、足三里、风市、太冲等腧穴;三步骤:1、点穴,除阿是穴外其他多用三穴各1 分钟;2、鱼际揉局部;3、先指揉阿是穴2—3分钟,然后加用动态弹拨,点住阿是公安部时活动踝关节;4、大鱼际擦或平的的推法;5、出现滑膜嵌顿时可用牵引;6、摇法;以上适用于慢性延展期;注意事项:1、急性期:前24小时禁推,24小时肿胀无消失,可在周围施术,手法轻柔;2、恢复期:肿胀基本消失,疼痛有所减轻,功能障碍较明显,可加重手法,若有粘连,可加用拨法与扳法,可加强关节运动;实验结论:实验十:腰背痛伤病按摩实验目的:通过互相进行腰背痛伤科疾病的模拟推拿治疗的练习,能对推拿伤科疾病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和熟悉伤科推拿的操作流程;实验器材:按摩床、按摩递质:爽身粉、舒活酒实验内容与步骤:临床表现腰、骶酸痛,劳累加剧,休息减轻,兼风湿者,喜热怕冷,与天气变化有关;治疗手法1、揉按,先轻后重、2、点,环跳委中承山昆仑、3、摇晃、4、斜扳5、按压、6、拍击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三部三种体位八法八种基本方法;1、俯卧位:1滚或一指禅在腰骶下肢部操作;2点按诸穴,主穴1—2分钟,配穴半分钟左右;3拿法:拿下肢,拨法:拨腰肌腰三横突、骶棘肌;4震法:震腰;5扳法:腰部扣伸扳法;2、侧卧位:腰椎斜扳法;3、仰卧位:1强制肢体抬高,针对直腿抬高阳性;2抖拉法:①下肢的抖拉;②腰部的抖拉——腰部抖法;加用手法:1、揉法;掌根、肘、拇指揉;2、理筋法:针对夹脊穴、八瘳穴,可用拇指、肘;;3、推擦法:包括推和擦法、掌、掌根、肘、在八瘳做推法时可用拇指与小鱼际;4、定位扳法:在扳法基础上应用的;5、摇法:包括环转、屈伸;6、拨伸:1背法;2助手协助;3牵引床;7、肘运法:可用于是腰部及臀部;九、注意事项:1、治疗期间要卧硬板麻休息;2、保暖,腰部保暖;3、中央型腰突引起马尾麻痹者不宜推拿;4、治疗前排除骨质病变如骨质疏松、骨腩增生等忌用;实验结论:实验十一:运动前、后按摩实验目的:模拟体育运动的环境互相进行推拿练习,熟悉和了解运动按摩的作用和应用;实验器材:按摩床、按摩递质:爽身粉、舒活酒实验内容与步骤:赛前和训练前按摩:一般在比赛或训练课的前,把按摩作为准备活动的一部分,以改善肌肉、韧带的机能状态,使之适应高难强动作的要求;按摩的部位是全身和主要运动部位相结合,一般用作用较深、刺激较强的手法,以引起兴奋反应,如拍打胸背,滚动腰腿,捏动肢体,随后用捶法等;一次按摩时间约10~30分钟;运动后按摩:运动后按摩所采用的手法、用力的大小、时间的长短等,均应根据运动员的体质、性别、运动项目的特点,特别是要求根据运动后反应出来的情况如头昏胀、欲呕、四肢乏力、、失眠等来决定;需要遵守个别对待的原则,不可千篇一律;我们通常采用的手法,有抚摩、揉捏、推压、振动和抖动等;对强壮,肌肉戚丰满者,按摩力量应当重些,时间应当长些;反之,用力则要轻些,时间应当短些;运动员在十分疲劳的情况下,常采用经穴按摩,其手法是按、压、分、揉、掐、推等,以疏通气血,内外通达,平衡阴阳,使运动能力得到较快的恢复,并有所提高;运动后的全身按摩:通常是一周一次的进行;在训练后休息 1 — 2 小时或更长的时间后进行;最好是在温水浴后,在温暖、清静的室内进行;运动员舒适地躺在床上,裸露被按摩的部位,依照胸、腹、上肢、下肢的次序;顺血液和淋巴回流的方向进行按摩;使用揉捏、推压、摇晃、抖动等手法,用力是由重到轻;同时根据各个部位的疲劳情况,循经取穴;施行揉、捻、推、掐等手法,以调和气血,更快地消除疲劳;如按摩进行到运动员快要入睡,应停止按摩,给被按摩者轻轻盖上被子,以防止感冒;运动员睡醒之后,便会精神饱满,全身舒适实验结论:实验十二:几种常见异常情况按摩处理实验目的:模拟体育运动的环境互相进行推拿练习,熟悉和了解运动按摩的作用和应用;要求:操作体位正确,手法选择正确,取穴准确,操作过程合理实验器材:按摩床、按摩递质:爽身粉、舒活酒实验内容与步骤:一晕厥晕厥是一种突发性、短暂性、一过性的意识丧失和昏倒,系由于广泛性脑缺血致大脑皮层由原来常态供氧情况下,迅速陷入缺氧状态而引起,在短时间可自然恢复;在推拿过程中,如果病人突然感到头晕、恶心,继而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出冷汗,神呆目定,甚至意识丧失而昏倒,可判断为病人发生晕厥;推拿时发生晕厥,主要可能是病人过于紧张、体质虚弱、疲劳或饥饿的情况下,因推拿手法过重或时间过长而引起;一旦病人出现晕厥,应立即停止推拿,让病人平卧于空气流通处,头部保持低位,经过休息后,一般就会自然恢复;如果病人严重晕厥,可采取掐人中、拿肩井、合谷、按涌泉等方法,促使其苏醒,也可配合针刺等方法;如属于低血糖引起的晕厥,可让受术者喝些糖水;二破皮在使用擦法时,因操作不当有时可导致受术者皮肤破损,此时应做一些外科处理,且避免在破损处操作,并防止感染;不使用擦法时,不可硬性磨擦;三皮下出血按摩一般不会出现皮下出血,若病人局部皮肤出现青紫现象,可能是由于推拿手法太重或病人有易出血的疾患;出现皮下出血,应立即停止推拿,一般出血会自行停止,2—3天后,可在局部进行推拿,也可配合湿敷,使其逐渐消散;四骨折推拿手法过重或粗暴,病人易发生骨折,对怀疑有骨折的病人,就立即诊治;对小孩、老人推拿时手法不能过重;做关节活动时,手法要由轻到重,活动范围应由小到大不能超过正常生理幅度,并要注意病人的耐受情况,以免引起骨折;实验结论:。
按摩的基本手法
按摩的基本手法按摩,是一种通过手部按压、揉捏、推拿等手法,来达到改善身体结构、消除疲劳和促进血液循环的健康理疗方法。
它能够舒缓紧张的神经,缓解肌肉的酸痛,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以及增强免疫力等。
而按摩中的基本手法,是按摩过程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按摩的基本手法。
1. 揉捏法:揉捏法是通过手掌或指尖等,用一定的压力在肌肉表面交替揉捏,来促进肌肉的松弛和舒展,增强肌肉弹性,以及清理淤滞经络的手法。
在按摩中,揉捏法的具体操作方式,可以分为轻柔揉捏和深层揉捏两种。
轻柔揉捏主要是为了放松肌肉,而深层揉捏则主要是为了疏通经络和深层肌肉组织。
2. 推拿法:推拿法是指按摩师通过指腹、掌心、肘部等进行节律性按摩,形成点、线、面的刺激,来刺激全身经脉,调节人体内部环境的一种手法。
推拿法的重点是通过按摩操作加强经络通道疏通及组织的弹性,刺激经络系统,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身体各器官的血液供应。
3. 按摩敲打法:按摩敲打法是以手沿身体表面,在不同力度下进行快速的敲击和振动,以促进经络畅通和促进血液循环的手法。
按摩敲打虽然是在身上强力地敲打,但它可以使肌肉放松,骨骼更加灵活,从而增强肌肉的张力。
且通过调节心肺功能,能够舒缓神经和减轻疼痛,是一种全身放松的方式。
4. 摩擦法:摩擦法是以手掌或指尖等,在一定的力度下在身体表面上做摩擦,来疏通经络,增强整个身体的血液循环的手法。
操作时,可以使用深力或浅力不同的手势进行,既能够放松肌肉,又能增强肌肉组织弹性,从而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和调节身体状态的效果。
综上所述,按摩的基本手法是揉捏法,推拿法,按摩敲打法和摩擦法,这些手法可以为身体提供放松和愉悦的感受,也能够缓解疼痛和改善身体机能。
但是,使用这些手法要注意力度、频率和位置的合理,以避免损伤身体。
在进行按摩之前,最好咨询专业的按摩师,选择最合适的按摩方式和手法。
保健按摩基本技能
保健按摩基本技能(一)呼吸按腹法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全身放松。
双手置于腹部两侧,上身微微后倾约30度,用鼻子缓缓吸入新鲜空气,并意念引导至丹田。
双手轻轻按压腹部约5秒后,缓慢弯腰至约90度,同时双手扶膝,用口呼出浊气,呈圆形呼气。
重复此动作5至10次。
注意思想集中,动作协调。
(二)捻摩头面法双手拇指轻轻捻揉面部两侧及太阳穴,先顺时针方向旋转,再逆时针方向旋转,各捻10至20次。
接着,用双掌摩擦头面部,如同干洗头发一般,重复10至20次。
最后,重点摩擦鼻部周围,直至发热。
手法需轻柔,避免过重。
(三)揉颈拍肩法双掌上下前后揉动颈部约两分钟,然后双肘弯曲,双掌交替拍打双肩部,各拍20次。
手法应先轻后重,以促进血液循环。
(四)拿揉擦臂法先用右手拿揉左手臂,再用左手拿揉右手臂,从上到下各5次。
然后,用掌擦法从肩至手进行摩擦,先左后右,各做5至10次。
最后,双手握拳,双臂做旋转和屈伸活动。
(五)搓胸摩腹法双掌紧贴胸胁两侧,做前后上下往返搓动,快速有力,双手动作协调,直至搓热。
接着,用双掌重叠摩动脐腹部,直至透热。
注意顺时针方向摩动。
(六)揉腰捶击法双手握拳,用拇指关节凸起部紧贴两侧腰眼做旋转揉动,直至出现酸胀发热感。
然后,用双拳虎口平面部捶击腰部,左右各10次。
用力均匀,交替进行。
(七)摩擦腰臀法双掌分别置于腰部两侧,用摩法从腰至臀进行摩擦,重复10次。
接着,用双掌自腰擦至臀部,再重复10次。
动作协调,频率由慢至快。
(八)拿揉擦腿法用双手先拿揉左腿,再拿揉右腿,从髋至踝部各5次。
然后,用双掌擦法从腿上部至下部进行摩擦,先左后右,各做5至10次。
最后,双腿分别做旋转和屈伸活动。
(九)掌摩擦足法取坐位,放松腿部肌肉。
先屈左膝关节,内收小腿,足心向上。
用右手掌摩擦左足心,直至透热后改用掌擦法从足心至足趾擦10至30次。
然后,按同样方法施于右足心部。
(十)呼吸托天法站立,双脚与肩同宽。
双手手指相交叉,掌心向上置于丹田穴下方。
常用推拿手法及运用实验报告
常用推拿手法及运用实验报告第一篇:常用推拿手法及运用实验报告常用推拿手法及运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和要求】:在掌握推拿学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贯彻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推拿手法的操作和要领,并结合在人体各部位的具体运用,为使用推拿疗法常见病提供技能上的保证。
【实验原理】:推拿的作用原理(推拿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研究推拿的理论、手法及其作用于穴位上防治疾病的学科)一.疏通经络(推拿手法可以直接刺激穴位或作用于筋络,激发和推动经气运行)二.行气活血(通过机械刺激直接作用于体表特定地位或腧穴行气运血,或通过经络系统调整脏腑推动气血运行)三.舒筋缓急(常用衮法、按压法、拿法)四.调利关节(常用衮法、抖法)五.补肾益气(常用摩法、擦法)六.调理肠胃(常用一指禅推法、顺时针摩法)七.养颜美容(抹面之法可用于面部美容)八.养生保健(具有除老去烦防治疾病功效)【实验内容】一.摆动类手法练习[目的要求]在老师示范手法的基础上,通过实习,掌握摆动类手法的基本操作技术,在操作中正确掌握各种摆动类手法的要领,并能在人体进行操作。
1.一指禅推法(其接触面积小,深透度较大,具有舒筋活络,调和营卫,理气消积,健脾和胃的作用):a指峰推b指面推c偏锋推2.衮法(接触面大,具有舒筋活络,滑利关节,缓解肌肉,韧带筋挛,促进血液循环及消除肌肉疲劳的作用)3.柔法(动作轻柔,具有宽中理气,消积导滞,舒筋活络,温通气血的作用):a大鱼际揉法b小鱼际揉法c掌根揉法d掌揉法e单指揉法f双指揉法g三指柔法h肘揉法j前臂揉法k屈指揉法二.摩擦类手法练习[目的要求]在老师示范手法的基础上,通过实习,掌握摆动类手法的基本操作技术,在操作中正确掌握各种摩擦类手法的要领,并能在人体进行操作。
1.推法(单方向的直线推,能舒筋活络,行气止痛,能增高肌肉兴奋性,促进血液循环)2.摩法(环形有节律的抚摸,理气止痛,消积导滞,健脾和胃,调理肠胃蠕动)3.擦法(直线往返摩擦,能温通筋络,祛风散寒,止痛,调理脾胃,行气活血,消肿散结)4.抹法(动作轻柔,能清醒头目,疏肝理气,消食导滞,解除痉挛)5.搓法(动作轻快,能舒筋活络,调和气血,疏肝理气,放松肌肉)三.挤压类手法练习[目的要求]在老师示范手法的基础上,通过实习,掌握振动类手法的基本操作技术,在操作中正确掌握各种振动类手法的要领,并能在人体进行操作。
常用的按摩基本手法
常用的按摩基本手法文章目录*一、常用的按摩基本手法*二、按摩的注意事项*三、按摩的作用常用的按摩基本手法1、常用的按摩基本手法有抹法、搓法和按法1.1、抹法:沉肩,垂肘,单手或双手掌面、拇指指面紧贴皮肤;上臂发力,以肩关节为支点,带动前臂手掌或拇指指面作左右、上下或弧形曲线往返移动。
用力要均匀柔和,平稳着实,不可忽轻忽重,不可用力按压。
1.2、搓法:沉肩,垂肘,悬腕,用双手掌面或掌指部挟持施治部位;前背发力,通过腕部带动双手作快速盘旋搓揉,同时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缓慢移动。
用力宜均匀柔和,由轻渐重,速度由慢到快。
动作轻快协调,连贯有节律,快搓慢移,上下来回3~5遍。
1.3、按法:用指、掌、肘或肢体的其他部分着力,由轻到重地逐渐用力按压在穴位上,停留一段时间(约30秒),再由重到轻地缓缓放松。
2、常用的按摩基本手法有揉法、揉捏法和刮法2.1、揉法:用手的不同部位,着力于一定的部位上,作圆形或螺旋形的揉动,以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或掌的揉动而滑动。
2.2、揉捏法:拇指外展,其余四指并拢,手成钳形,将全掌及各指紧贴于皮肤上,作环形旋转的揉捏动作,边揉边捏边作螺旋形的推进。
2.3、刮法:拇指屈曲,用指甲(也可用硬币、匙等代替)在病变部位作单方向的匀速刮动。
3、常用的按摩基本手法有掐法、擦法和推法3.1、掐法:用拇指指端或指甲缘着力,选取一定的部位或穴位,用持续或间断的力垂直向下按压。
3.2、擦法:用手的不同部位着力,紧贴在皮肤上,作来回直线的摩动。
3.3、推法:用手或掌等部分着力于被按摩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
按摩的注意事项1、按摩前按摩者要修剪指甲,不带戒指、手链、手表等硬物,以免划破被按摩者皮肤,并注意按摩前后个人的卫生清洁。
2、按摩前被按摩者要排空大、小便,穿好舒适的衣服,需要时可裸露部分皮肤,以利于按摩。
3、按摩时要随时调整姿势,使按摩者和被按摩者处在一个合适松弛的体位上,从而有利于发力和持久操作。
按摩常用手法
一、摩擦类 以掌指或肘粘附在体表作直线或环绕移动, 摩擦类手法是以与被按摩者肌肤表面摩擦的方式作用 于机体,产生热度较高,应用广泛。
分为: 1、推法 用指、掌或肘着力于体表的 一定部位,作单方向的直线 移动。包括(拇指推、多指推 、掌推、肘推)
2、抹法 用拇指罗纹面或手掌在体表做上下左右或弧线推动。
特点:上肢需放松、腕和前臂的动作要协调、 渗透力强,面小,适合全身各部位。
1、揉法 用指、掌或前臂附着于一定部位,做轻柔缓和的 环转运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 分为:(指揉、掌揉、前臂揉) 2、一指禅推法 用拇指着力于一定部位,运用腕部的往返 摆动,使所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经络穴位。
3、滚法
3)用肘关节屈曲,用肘尖着力进行按压,称
肘按法
2、点法
用指端、肘尖或屈曲的指关节突起部分着 力,点压一定部位。分为(拇指指端点、 屈拇指点、屈食指点)
本法与按法的区别是:点法接触面积小,用 力更集中,刺激量更大。
3、拨法:
用指端、掌根或肘尖做与肌纤维、肌腱、韧 带呈垂直方向拨动。 分为:(拇指拨、掌根拨、肘尖拨)
决定手法补泻作用的因素
1)经络循行方向 2)血液运行方向 3)手法的刺激强度 4)手法的频率快慢 5)手法旋转 补泻手的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灵活应 用
按摩的注意事项
按摩师亲切和蔼
按摩师保持手部卫生
手部保持温暖 避免暴力按摩 有晕推现象,立即采取手法急救 孕妇避免肩井、合谷、三阴交、昆仑、小腹
2、振法
以指或掌着力于一定部位做强烈的振颤 分为: 指振法:中指伸直,着力于经络和穴位, 食指加压于中指指背,肘微屈,运用手 臂的静止性用力,使肌肉强力收缩,发 生快速而强烈的震颤,集功力于中指并 传递到受术者体内。 掌振法:掌面着力。
实验五、按摩的基本手法(修改)
一、实验目的
1、能正确掌握按摩的基本手法,体会 手法的功力,即持久、有力、均匀、 柔和、深透。
2、了解运动按摩和治疗按摩的手法。
二、实验器材
录像、人体经络模型、按摩床。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推法、擦法、揉法、揉捏法、搓
、掐
法、弹筋法、拨筋法和理筋法等。
按摩时的注意事项
1、操作者要清洁手,指甲要剪短,手指不带饰物。 2、按摩者与被按摩者体位与姿势既要使被按摩者的肌 肉得到充分的放松,并感到舒适,又要便于按摩者的 操作。 3、身体各部位按摩时手法应有先后顺序、用力要符合 先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等要求。 4、要随时观察被按摩者反应,讯问其感觉,以便及时 调整手法强度。
5、按摩的方向一般来说应按淋巴流动的方向进行。淋
巴结所在部位不宜按摩。
四、结果与分析
1、写出每种手法的定义 2、写出手法学习中的体会(指出手 法的重点和难点)
按摩技术的基本手法
按摩技术的基本手法
按摩技术的基本手法包括以下几种:
1. 揉捏:用双手或指尖轻轻揉捏肌肉,力度适中,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放松。
2. 推拿:用手指、手掌或掌根进行叩击、拍打或轻轻敲打的方式,刺激肌肉和穴位,起到刺激循经活络的作用。
3. 摩擦:用手掌或手指以适当的力度在肌肉上进行快速的来回移动,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神经末梢。
4. 推拿:用指腹或掌根按压肌肉,以感到局部组织的轻微酸胀感为宜,有助于消除疲劳和促进血液循环。
5. 按压:使用手指、拇指等大范围的力度来按摩身体,同时在穴位上适当施加力度,可以起到舒缓疼痛、促进能量流动的作用。
6. 推拿:用手掌或手指以适度的力量按压、抻拉肌肉,同时进行涂抹、推拿,可以起到舒筋活络、增强肌肉弹性的作用。
以上是按摩技术的基本手法,不同的按摩手法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和目的进行组合运用,以达到理疗、放松、舒缓筋骨、促进血液循环等效果。
但在使用这些手法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伤害。
如果有特殊身体状况或疾病,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按摩。
按摩手法中的基本手法之擦摩与揉法,讲解操作方法,作用及应用
按摩手法中的基本手法之擦摩与揉法,讲解操作方法,作用及
应用
擦摩
用拇指或四指指腹、大鱼际、小鱼际、手掌、掌根贴于皮肤上,作来回直线形往返摩动,称为擦摩。
要求动作柔和,力量均匀,速度稍快。
作用力主要在皮肤上,亦可达皮下组织。
1、操作方法
拇指指腹和大鱼际擦摩:用两手拇指腹和大鱼际平行地放在皮肤上进行往返地擦摩,其余四指托住被按摩的部位(如下图所示)。
指腹擦摩:用拇指和四指相对,成钳形,钳住被按摩部位.以拇指为支点,用其它四指进行擦摩;或以四指为支点,用拇指进行擦摩(如下图所示)。
手掌或掌根擦摩:腕关节稍背伸,将手掌或掌根放在被按摩的部位上,进行往返重复的擦摩(如下图所示)。
2、作用
加强局部血液循环和提高皮肤的温度。
3、应用
多用于膝关节、肘关节、指间关节、背、腰、下肢等部位。
揉法
用手指或手掌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作揉动的手法,称为揉法。
1、操作方法
指揉法:用拇指指腹紧贴皮肤回旋地揉动。
适用于狭小部位或穴位处。
掌揉法:用手掌、掌根,大鱼际、小鱼际贴于皮肤上,作圆形或螺旋形的揉动。
揉动时手掌不移开接触的皮肤,揉动皮下组织(如下图所示)。
轻揉时,力达皮下或浅层肌肉;重揉时,力达深层肌肉或深部组织。
2、作用
轻揉可缓和强手法的刺激,并有镇静、止痛作用。
重揉有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重揉还有松解粘连、软化疤痕组织的作用。
3、应用
适用于身体各部位。
按摩的基本手法
按摩的基本手法
按摩是一种古老的治疗技术,是一种通过运用手和手指、肘、膝等刺激人体皮肤、肌肉、筋膜、淋巴血管和神经等,以改变人体内部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下面介绍按摩的一些基本手法。
1. 拉伸:拉伸手法是按摩中非常常见和基础的手法。
拉伸手法可以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进行。
在拉伸的时候,按摩师需要轻柔的拉伸肌肉,而不是采用力量拉伸,这样可以避免肌肉疼痛和拉伤。
2. 揉捏:揉捏手法是一种常用的按摩手法。
通过双手揉捏皮肤和肌肉,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疲劳。
在揉捏的过程中,按摩师需要注意掌握力度和时间,不要过量揉捏。
3. 点按:点按手法是一种局部刺激穴位的手法。
穴位是人体经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点按穴位,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按摩师需要根据不同的穴位选择适当的力度和时间进行点按。
4. 揉圈:揉圈手法是一种比较明显的刺激手法,通过双手围绕某个地方的组织进行揉圈运动,可以刺激局部神经和循环系统,有利于血液循环和代谢。
6. 摩擦:摩擦手法是一种着重于表皮层的手法。
利用双手交替摩擦身体表面,可以提高表皮温度,扩张微血管,增加血液循环,促进身体代谢。
通过上述6种基本按摩手法的组合和运用,可以针对不同的病症和保健目的,制定出适合个体的按摩方案,并实现相应的疗效和效果。
按摩的基础手法
按摩的基础手法按摩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身体疗法,通过手法的运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按摩的基础手法包括揉捏、推拿、按压、推动等,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手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和作用。
1. 揉捏:揉捏是指用手指、掌心或拇指对肌肉进行持续的揉捏和压迫,以刺激局部的血液循环。
操作时,可以先用手指轻轻揉捏,然后逐渐加大力度,以达到舒缓肌肉的效果。
揉捏可以消除疲劳,放松肌肉,促进新陈代谢,有效改善身体状况。
2. 推拿:推拿是指用手掌或掌根按摩身体的特定部位,通过推动、按压、挤压等手法,刺激经络和穴位,达到调整气血流通的效果。
操作时,可以利用手掌的力量,配合适当的摩擦和揉动,按摩背部、腰部、颈部等局部,以舒缓肌肉紧张和疼痛。
3. 按压:按压是指用手指或拇指对身体特定的穴位进行按压,以达到调整身体功能的作用。
操作时,可以用适当的力量,对穴位进行持续的按压,每次约30秒至1分钟,可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
4. 推动:推动是指用手臂或手掌对身体的肌肉进行推动,以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操作时,可以用手臂的力量,配合适当的摩擦和推动,沿着肌肉纹理的方向进行推动,可以起到舒缓肌肉紧张和疼痛的效果。
按摩的基础手法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
在进行按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环境舒适:按摩时要选择安静、温暖、通风的环境,营造舒适的氛围,有助于放松身心。
2. 姿势正确:按摩师和受按摩者的姿势要正确,保持身体的舒适和稳定,避免受伤或不适。
3. 适度用力:按摩时要注意用力的适度,避免过度用力或过轻用力,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或效果不佳。
4. 气氛轻松:按摩时可以播放柔和的音乐,创造放松的氛围,有助于身心放松。
5. 饮食调理:按摩后要注意饮食的调理,避免过饱或过饿,适当补充水分,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健康。
按摩的基础手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身体疗法,通过揉捏、推拿、按压、推动等手法的运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改善身体健康。
按摩手法—完整技术
按摩手法—完整技术近来很多人提问关于按摩方法,整理了一份按摩手法的完整技术干货给大家,字数较多,建议大家认真研读并实践,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本文共约11830字,约需12分钟可读完。
第一节保健按摩基本手法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位,按各种特定的技术和规范化动作,在宾客体表进行操作来防治疾病、保健强身的一种技巧,称为按摩手法。
手法是按摩强身的主要手段,其熟练程度及适当地应用,对治疗和保健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要提高保健和治疗效果,在适当的穴位或部位上运用相宜的手法,是按摩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保健按摩手法的要求是:柔和、均匀、持久、有力,从而达到深透的目的。
所谓“柔和”是指动作要稳、柔、灵活,用力要适宜使手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均匀”是指手法动作的幅度、速度和压力必须保持一致,既平稳又有节奏。
“持久”是指操作手法要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持续运用,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并维持一定的时间,以使手法的刺激积累而能产生良好的作用。
“有力”是指手法刺激必须具有一定的力度。
所谓“力”不是指单纯的力量,而是一种功力或技巧力,而且这种力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对象、部位、手法性质以及季节变化而变化。
“深透”是指手法作用于体表,其刺激能透达至深层的筋脉、骨肉,甚至脏腑。
应该指出的是,柔和、均匀、持久、有力、深透五方面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
持续运用的手法逐渐降低肌肉的张力,使手法功力能够渗透到组织深部,均匀协调的动作使手法更趋柔和,而力量与技巧相结合,则使手法既有力又柔和,达到“刚柔相济”的境界。
只有这样才能使手法具有良好的“深透”作用。
按摩手法的种类很多,手法名称也不统一。
根据手法的动作形态,按摩手法可归纳为:摩擦类、挤压类、摆动类、振动类、叩击类、运动关节类六类手法。
如果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手法结合起来应用,就组成了复合手法。
常用的复合手法有:按揉、点揉、拿揉、牵抖、压颤、叩击等。
(一)摩擦类手法以指、掌或肢体的其他部位在体表做直线或环形移动称为摩擦类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微用力作连续小幅度的快速抖动(上肢 可做上下左右的抖动,下肢一般可做上下抖 动)。 • 2.用肌肉抖法时,用手轻轻抓住肌肉,进行 短时间的左右快速抖动。
(二)动作要领
• 动作要连续、均匀,频率由慢到快,再由
快到慢;抖动的幅度要小,频率一般较快, 用力不要过大。
三、揉法
• 用手的不同部位,着力于一定的部位上,作
圆形或螺旋形的揉动,以带动该处的皮下组 织随手指或掌的揉动而滑动的手法为揉法。 具有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新陈代 谢、活血散瘀、缓解痉挛、软化瘢痕、缓和 强手法刺激和减轻疼痛的作用。全掌或掌根 揉,多用于腰背部和肌肉肥厚部位。拇指揉 法多用于关节、肌腱部。拇、中指端揉是穴 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于皮肤上。
• 2.根据力量大小选择轻重手法作来回直线
的摩动。
(二)动作要领
• 1.操作时腕关节要伸直,使前臂与手接近相
平,以肩关节为支点,带动手掌作前后或 左右直线往返擦动,不可歪斜。 • 2.按摩者手掌向下的压力要均匀适中,在擦 动时以不使皮肤褶叠为宜。 • 3.擦法的速度一般较快,往返擦动的距离要 长,动作要均匀而连贯,但不宜久擦,以 局部皮肤充血潮红为度,防止擦损皮肤。
•
(二)动作要领
• 1.揉捏要求全掌着力均匀,必须有意识地减
少食指与拇指尖习惯性的对掌用力,以加 强拇指与其他三指的掌根对掌用力。
• 2.要求腕部柔和放松。
五、搓法
• 用双手挟住被按摩的部位,相对用力,方向
相反,作来回快速地搓动的手法为搓法。具 有疏经通络,调和气血,松弛组织,缓解痉 挛,加速疲劳消除,提高肌肉工作能力等作 用。适用于腰背和四肢部,以上肢部和肩、 膝关节处最为常用,常在每次按摩的后阶段 使用。
实验六
按摩基本手法
【实验目的】
• 通过本实验正确掌握按摩的基本手法,体会
手法的功力有力,即均匀,柔和,持久,深 透。
【实验原理】
按摩主要是凭借术者的双手(或身体的其他 部位,或器械)刺激人体体表部位或穴位, 以达到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和防治疾病的作 用。
【实验器材】
• 按摩床、爽身粉、按摩油等
【实验内容】
(二)动作要领
• 1.拍打时,肩、肘、腕要放松,以手腕发力,
着力轻巧而有弹性;动作要协调灵活,频 率要均匀。 • 2.叩击和切击时,以肘为支点进行发力。叩 击时肩、肘、腕要放松;切击时肩、肘、 腕较为紧张,力达组织深部。动作要协调、 连续、灵活。
九、抖法
• 分肢体抖动法和肌肉抖动法两种。肢体抖动
四、揉捏法
• 拇指外展,其余四指并拢,手成钳形,将全
掌及各指紧贴于皮肤上,作环形旋转的揉捏 动作,边揉边捏边作螺旋形地向心方向推进 的手法为揉捏法。具有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 循环和新陈代谢,能增加肌力和防治肌肉萎 缩,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肌肉疲劳和活血散 瘀止痛等作用。多用于四肢、臀部等肌肉肥 厚处,常与揉法交替使用。
八、拍击法
• 用手掌或手的尺侧面等拍击体表的手法为
拍击法。常用的有拍打法、叩击法和切击 法。3种手法均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舒展肌 筋,消除疲劳和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的作 用。多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肥厚 处。缓缓地拍打和叩击,常用于运动后加 速消除疲劳;用力较大,频率较快,持续 时间短的切击,常用于运动前提高神经肌 肉兴奋性。单指或多指的叩击是穴位按摩 常用的手法。
图8-10肩关节、髋关节运拉法
(一)方法与步骤
• 1.按摩者一手握住关节远端肢体,另一手握关节
• • • •
•
近端肢体。 2.在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内作被动性的运动。 3.常用的有肩、肘、腕、髋、膝、踝等关节的 运拉法。 (1)肩关节运拉法:按摩者一手握住腕部或托住 肘部,另一手按在肩部上方,然后使肩关节作外 展、内收、旋内、旋外及环转运动。 (2)肘关节运拉法:按摩者一手握住前臂远端, 另一手轻轻托住肘后,然后使肘关节屈伸及旋转 摇动。 (3)腕关节运拉法:按摩者一手握住腕关节上方, 另一手握住手掌中部,然后使腕关节作屈伸、内 收、外展及旋转运动。
图8-7 摩法
(一)方法与步骤
• 1.用食指、中、无名指面或手掌面着力,附
着于被按摩的部位。
• 2.肘关节要微屈,腕关节要放松,指掌关节
自然伸直,轻轻放在体表上;腕部要连同 前臂在皮肤上作缓和协调的环旋移动。
(二)动作要领
• 1.可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均匀往返的连贯
操作。 • 2.每分钟频率约为124次。 • 3.用力不可太重。
图8-11拿法
(一)方法与步骤
• 1.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
指与其他四指指面着力。
• 2.作相对用力,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进行
有节律的提拿。
(二)动作要领
• 1.操作时肩臂要放松,腕要灵活,以腕关节
和掌指关节活动为主,用指面相对用力提拿。 • 2.用力要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 • 3.拿法刺激强度较大,拿捏持续时间宜短, 次数宜少,拿后应配合使用轻揉法,以缓解 强刺激引起的不适。
图8-3掌根、大鱼际、指、全掌揉法
(一)方法与步骤
• 1.用手掌、掌根、大鱼际、小鱼际、拇指或
四指指腹部分着力于皮肤上。
• 2.作圆形或螺旋形的揉动,以带动该处的皮
下组织随手指或掌的揉动而滑动。
(二)动作要领
• 1.揉动时手指或掌要紧贴在皮肤上,不要在
皮肤上移动,手腕要放松,以腕关节连同 前臂或整个手臂作小幅度的回旋活动,不 要过分牵扯周围皮肤。
(一)方法与步骤
• 1.双手呈抱物形着力于肢体部位,挟住被按
摩的部位。
• 2.相对用力、方向相反,作来回快速地搓
动,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
(二)动作要领
• 1.操作时两手用力要对称,动作柔和而均匀,
搓动要快,移动要慢。
• 2.运动前,若采用压力大、频率快而持续时
间短的搓动,能提高肌肉的工作能力;运 动后,若采用压力小、频率缓慢而持续时 间较长的搓动,能加速消除肌肉的疲劳。
六、按法
• 用指、掌、肘或肢体的其他部分着力,由轻到重地
逐渐用力按压在被按摩的部位或穴位上,停留一段 时间(约30 s),再由重到轻地缓缓放松的手法为 按法。具有疏筋活络,放松肌肉,消除疲劳,活血 止痛,整形复位等作用。拇指按法适用于经络穴位, 临床上常与拇指揉法相结合,组成“按揉”复合手 法,以提高按摩效应及缓解用力按压后的不适感, 掌按法多用于腰背部、肩部及四肢肌肉僵硬或发紧 也用于关节处,如腕关节、踝关节等。用指端、肘 尖、足跟等点按穴位,是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推法。选定力度后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 一般推3~5次。
• (二)动作要领 • 1.轻推法时用的压力较轻;重推法时用的
压力较重。作全掌重推法时,四指并拢, 拇指分开,要求掌根着力,虎口稍抬起, 必要时可用另一手掌重叠按压于手背上, 欢手同时向下加压,沿着淋巴流动的方向 向前推动。 • 2.指、掌等着力部分要紧贴皮肤,用力要 稳,推进的速度要缓慢而均匀,但不要硬 用压力,以免损伤皮肤。
• (4)髋关节运拉法:被按摩者取仰卧位,
髋、膝屈曲。按摩者一手握住小腿下部, 另一手扶住膝部上方,然后作髋关节的屈、 伸、外展、内收和环转运动。 • (5)膝关节运拉法:被按摩者取仰卧位。 按摩者一手握住踝部,另一手按于膝关节 上,然后使膝关节作屈伸与旋内旋外等运 动。 • (6)踝关节运拉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或 仰卧位。按摩者一手握住小腿下部或托住 足跟部,另一手握住前足掌,然后作踝关 节的屈伸、内收、外展及旋转运动。
• 二、擦法
• 用手的不同部位着力,紧贴在皮肤上,作
来回直线的摩动为擦法。具有温经通络, 行气活血,镇静止痛,能提高皮肤温度, 增强关节韧带的柔韧性等作用。轻擦法多 用于按摩开始和结束时,以减轻疼痛或不 适感。重擦法多 • 插用于其他手法之间。
图8-2掌、小鱼际、大鱼际擦法
• (一)方法与步骤 • 1.用手掌、大鱼际、小鱼际或掌根部位着力
(二)动作要领.
• 1.按压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操
作时用力方向要与体表垂直,由轻逐重, 稳而持续,使力达组织深部。
• 2.拇指按穴位要准确,用力以病人有酸、胀、
热、麻等感觉为度。
七、摩法
• 用食指、中、无名指面或手掌面着力,附着
于被按摩的部位上。以腕部连同前臂作缓和 而有节奏的环形抚摩活动的手法为摩法。具 有和中理气,消积导滞,调节肠胃蠕动,活 血散瘀和镇静、解痉、止痛等作用。刺激轻 柔缓和舒适,常用于按摩的开始,以减轻疼 痛或不适,常配合揉法、推法、按法等手法, 治疗脘腹胀痛,消化不良,痛经等病症。
图8-4单手、双手揉捏法
(一)方法与步骤
• 1.拇指外展,其余四指并拢,手成钳形,将全掌及 •
各指紧贴于皮肤上。 2.作环形旋转的揉捏动作,边揉边捏边作螺旋形向 心方向推进。 3.操作时全掌要紧贴皮肤,以拇指指腹和大鱼际构 成钳形着力的一面,与四指指腹和小鱼际构成着力 的另一面、捏紧时前臂略作旋后,使拇指罗纹面由 外向后旋转,随着手的放松,拇指罗纹面继续向内 旋动,作完圆形揉动一周,接着全掌向前滑动约一 拇指宽的距离。如此周而复始地边揉边捏边螺旋形 向前推进。
十二、滚法
• 用手背近小指侧部分或小指、无名指、中
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分着力,附着于一定 部位上。通过腕关节伸屈和前臂旋转的复 合运动,持续不断地作用于被按摩的部位 上,此为滚法。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缓解肌肉痉挛,增强肌肉的活动能力和韧 带的柔韧性,促进血液循环及消除肌肉疲 劳等作用。本法压力较大、接触面积较广, 适用于肩背部、腰骶部及四肢部等肌肉较 肥厚的部位,常用于治疗运动损伤及消除 肌肉疲劳。
法时,用双手或单手握住肢体远端,微用力 作连续小幅度的上下快速抖动。肌肉抖动法 时,用手轻轻抓住肌肉,进行短时间的左右 快速抖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