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
简述动车组的安全管理制度
![简述动车组的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c56037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5.png)
一、组织机构1. 设立动车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动车组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工作。
2. 各铁路局设立动车组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动车组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
3. 动车组司机、乘务员、检车员等岗位均设立安全责任岗位,明确安全职责。
二、安全责任制1. 铁路局、动车段、动车组司机、乘务员、检车员等各级人员均应明确安全职责,落实安全责任制。
2. 动车组司机对动车组的安全运行负直接责任,确保动车组在运行过程中安全、平稳、正点。
3. 乘务员负责动车组旅客的安全和服务,确保旅客在旅行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4. 检车员负责动车组的技术状态检查,确保动车组在运行前、运行中、运行后处于良好状态。
三、安全管理制度1. 动车组司机、乘务员、检车员等岗位人员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2. 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司机应严格遵守运行规程,确保动车组安全、平稳、正点运行。
3. 动车组乘务员应加强旅客服务,及时处理旅客突发状况,确保旅客安全。
4. 动车组检车员应严格执行技术检查制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确保动车组技术状态良好。
5. 动车组运行过程中,严禁驾驶员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等违法行为。
6. 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加强通信联络,确保信息畅通,遇有突发事件及时处置。
四、安全检查与考核1. 定期对动车组进行安全检查,包括动车组技术状态、运行规程执行、安全责任制落实等方面。
2. 对动车组司机、乘务员、检车员等岗位人员进行安全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奖惩依据。
3. 对动车组安全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
五、应急预案1. 制定动车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自然灾害、设备故障、旅客紧急情况等。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确保应急物资充足。
总之,动车组安全管理制度是我国高速铁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安全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检查与考核、应急预案等方面的措施,确保动车组安全、平稳、正点运行,为旅客提供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动车组乘降安全管理制度
![动车组乘降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a1fce1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7.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动车组乘降安全,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运输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结合动车组运行特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动车组乘降作业,包括动车组始发、终到、折返、通过及中途停靠站点的乘降作业。
第三条动车组乘降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乘降作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动车组乘降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动车组乘降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和协调。
第五条动车组乘降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 制定动车组乘降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 组织实施动车组乘降安全检查和考核;3. 处理动车组乘降安全事故,提出整改措施;4. 对动车组乘降安全工作进行宣传教育。
第六条动车组乘降安全管理人员职责:1. 负责动车组乘降安全工作的日常管理;2. 组织动车组乘降人员的安全培训和考核;3. 监督动车组乘降作业的规范执行;4. 及时报告和处置动车组乘降安全异常情况。
第三章乘降作业规范第七条动车组乘降作业前,乘务员应进行车厢内外的安全巡视,确保车厢内无障碍物,车门、窗、扶手等设施完好。
第八条动车组乘降作业时,乘务员应按照操作规程,做好以下工作:1. 严格按照时间表进行乘降作业,确保列车准点;2. 乘客上下车时,乘务员应站在车门一侧,引导乘客有序乘降;3. 对老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乘客提供帮助;4. 监督乘客携带的行李物品,防止遗失或损坏;5. 在动车组运行过程中,不得擅自开启车门、车窗。
第九条动车组乘降作业结束后,乘务员应进行车厢内外的安全检查,确认无乘客遗留后,方可关闭车门。
第四章安全教育与培训第十条定期对动车组乘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一条安全教育和培训内容应包括:1. 动车组乘降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 动车组乘降作业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3. 应急处理程序和技能;4.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动车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动车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5ea207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e.png)
一、总则为保障动车组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确保旅客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动车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动车组车辆、牵引供电系统、制动系统、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等。
三、安全管理制度1. 设备安全管理组织(1)成立动车组设备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动车组设备安全管理的全面工作。
(2)设立动车组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动车组设备安全管理的日常事务。
2. 安全操作规程(1)动车组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2)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设备操作程序。
(3)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了解设备维护保养知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设备检查与维护(1)定期对动车组设备进行例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处理。
(2)设备维护保养应按照规定周期进行,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
4. 安全隐患排查(1)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2)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应按照“三定”原则(定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期限)进行整改。
5. 事故处理与报告(1)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蔓延。
(2)及时上报事故情况,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3)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安全教育与培训1. 定期对动车组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对新入职的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确保其掌握设备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3. 组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等活动,增强安全文化氛围。
五、奖惩与责任1. 对严格遵守本制度,为安全生产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
![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1a81bb4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f.png)
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
是指国家对高速动车组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进行规范和要求的一系列措施和法规。
以下是关于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的一些重点要求:
1. 动车组列车的安全性能和技术要求:包括列车的制动、传动、车体结构、供电系统、通信系统等的设计和制造要求,确保列车的安全性能达到国家标准。
2. 动车组列车的驾驶员要求:动车组驾驶员必须具备相关的驾驶技能和经验,且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
3. 动车组列车的车辆运行安全:包括列车的车辆检修、保养、维修和故障处理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可靠。
4. 动车组列车的应急处理:对于列车出现紧急情况,如火灾、碰撞等应该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5. 动车组列车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对动车组驾驶员、乘务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6. 动车组列车的事故调查和安全报告:对发生的事故和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制定安全报告并进行事故责任追究。
总之,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旨在确保动车组列车在运营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和相关人员具备合格的技能和素质,从而保障旅客的人身安全和列车的正常运行。
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
![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14ee71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d.png)
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动车组运行安全管理,确保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提高动车组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制定本安全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动车组运行活动。
第三条动车组运行安全是指对动车组运行过程中的乘客人身财产安全、动车组列车设备安全以及运行环境安全进行管理的工作。
第四条动车组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全面管理、依法合规、科学技术支撑、责任落实、风险控制。
第二章动车组运行安全组织第五条国家铁路管理部门应当依据职责,对动车组运行安全进行组织和管理。
第六条动车组运行安全管理的组织体系由国家铁路管理部门、地方铁路运输管理部门、动车组运营企业组成。
第七条国家铁路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动车组运行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标准。
第八条地方铁路运输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本辖区内动车组运行安全工作。
第九条动车组运营企业负责组织实施动车组运行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条动车组运营企业应当设立安全管理岗位,并负责动车组运行安全的监督、检查和事故处理工作。
第三章动车组列车设备安全第十一条动车组列车设备应当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十二条动车组列车设备的日常检修工作应当按照规定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动车组列车设备的定期检修工作应当依据设备使用情况和维修要求进行,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功能正常。
第十四条动车组列车设备的临时维修工作应当按照规定进行,确保设备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修复。
第十五条动车组列车设备的更新和改造工作应当按照技术要求进行,确保设备质量和性能的提升。
第十六条动车组列车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当及时报修,并按照要求进行维修和处理。
第四章乘客人身财产安全第十七条动车组乘客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维护动车组乘车秩序,确保乘车的安全。
第十八条动车组乘客应当妥善保管自己的行李物品,防止丢失或者被盗。
第十九条动车组乘客在乘车过程中应当耐心等待发车,不得私自强行进入车厢。
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2篇)
![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ece83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0.png)
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动车组的安全管理,确保运营安全,防范事故风险,保障乘客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类动车组安全管理活动。
第三条动车组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全员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动车组安全管理应坚持科学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风险防控措施,保障乘客安全出行。
第五条铁路企业应建立健全动车组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合作,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
第六条动车组的安全管理工作应有计划、有针对性、有持续性。
第七条动车组安全管理应加强与相关部门、单位和乘客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协同治理、共同维护安全的工作格局。
第二章管理机构第八条动车组安全管理机构由铁路企业设立,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组织、管理、监督、执法的职能。
第九条动车组安全管理机构应具备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条件,配备专业人员,担负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第十条动车组安全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档案,规范安全管理流程和操作程序。
第十一条动车组安全管理机构应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十二条动车组安全管理机构应做好安全生产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报表,及时掌握安全隐患和事故信息。
第三章安全设施第十三条动车组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设施,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第十四条动车组应配备自动防护装置,能自动报警、切断电源等应急措施。
第十五条动车组应配备紧急救援装置,能实施紧急救护、灭火等应急措施。
第十六条动车组应配备紧急疏散设施,能实施紧急疏散、安全撤离等应急措施。
第十七条动车组应配备安全照明设备,确保列车内部及外部安全工作环境的照明需求。
第十八条动车组应配备安全通信设备,确保与其他车辆、车站等沟通的安全需求。
第四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十九条动车组安全生产管理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第二十条动车组安全生产管理应有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规范化运营和操作规程。
动车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动车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408a26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3.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动车组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铁路动车组设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铁路动车组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包括动车组车辆、牵引供电、通信信号、制动系统、车辆制动装置、空调系统等。
第三条动车组设备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成立动车组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动车组设备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工作。
第五条动车组设备安全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一)制定动车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负责动车组设备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整改落实;(三)组织开展动车组设备安全教育培训;(四)监督动车组设备维修保养、改造升级等工作;(五)协调处理动车组设备安全事件;(六)收集、整理、分析动车组设备安全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
第三章设备安全管理要求第六条动车组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状态良好。
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一)车辆外观检查,确保无损伤、变形;(二)牵引供电设备检查,确保供电稳定、无异常;(三)通信信号设备检查,确保通信畅通、信号准确;(四)制动系统检查,确保制动效果良好;(五)空调系统检查,确保温度适宜、无异常;(六)车辆制动装置检查,确保制动性能稳定。
第七条发现设备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对不能立即处理的隐患,应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措施。
第八条动车组设备维修保养工作应严格执行国家铁路部门的相关规定,确保维修保养质量。
第四章安全教育培训第九条对动车组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等,应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条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一)动车组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二)动车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三)安全防范知识和应急处置技能;(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
![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ef7ce06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14.png)
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动车组运行安全,保障乘客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铁路运输安全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动车组列车(以下简称动车组)的运营、维护、检修、安全管理等工作。
第三条动车组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企业负责、部门监管、社会监督的原则。
第四条动车组运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安全技术规范,加强动车组安全管理,确保动车组运行安全。
第五条动车组运营企业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第二章安全管理职责第六条动车组运营企业负责本企业动车组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制定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规范;(二)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三)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四)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五)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六)及时报告和处理安全事故。
第七条铁路监管部门负责对动车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制定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规范;(二)对动车组运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三)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进行指导和监督;(四)对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五)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应急演练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六)及时处理安全事故,依法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理。
第三章安全技术管理第八条动车组运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安全技术规范,确保动车组安全运行。
第九条动车组运营企业应当定期对动车组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动车组处于良好状态。
第十条动车组运营企业应当加强对动车组司机、乘务人员的安全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安全操作技能。
第十一条动车组运营企业应当加强对动车组乘客的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
动车组的安全管理制度
![动车组的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628937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e.png)
一、总则1. 为了加强动车组安全管理,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动车组实际运行情况,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动车组的安全管理。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铁路总公司设立动车组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动车组安全管理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协调。
2. 动车段设立动车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动车组日常安全管理、事故调查处理等工作。
3. 动车组司机、乘务员、车辆维修人员等,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动车组的安全管理工作。
三、动车组安全管理内容1. 动车组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确保动车组设施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发现隐患及时排除。
2. 动车组运行安全管理:严格执行运行规程,确保动车组运行安全。
加强列车运行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 动车组消防安全管理: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提高消防设施设备完好率和应急处理能力。
4. 动车组旅客安全管理:加强旅客安全教育,提高旅客安全意识。
做好旅客行李检查,防止危险品、违禁品上车。
5. 动车组应急处理: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动车组安全管理制度执行1. 动车组安全管理部门要定期对动车组设施设备、运行安全、消防安全、旅客安全等方面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2. 动车组司机、乘务员、车辆维修人员等要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操作,确保动车组安全运行。
3. 对违反动车组安全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铁路总公司负责解释。
3. 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制度,并报铁路总公司备案。
通过以上动车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动车组安全运行,为旅客提供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动车班组管理制度
![动车班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005a58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1.png)
动车班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动车班组管理工作,提高动车服务质量,保障运行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动车班组,具体实施需遵循本制度内容。
第三条动车班组应当按照本制度要求,加强对班组成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动车运行安全和乘客服务质量。
第四条动车班组应当根据本制度制定具体管理细则,并及时更新。
第二章动车班组组建第五条动车班组应当按照铁路公司的要求编制,人数不少于5人。
第六条动车班组应当有一个正式班长,负责班组的管理和运行工作。
第七条动车班组成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八条动车班组应当建立健全的班组内部协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第三章动车班组管理第九条动车班组应当严格遵守列车运行规程和相关规定,确保列车安全运行。
第十条动车班组应当加强对班组成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整体素质和能力。
第十一条动车班组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第十二条动车班组应当建立健全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客户满意度。
第四章动车班组考核第十三条动车班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定期组织考核,评选出优秀班组和个人。
第十四条考核内容包括列车安全运行情况、服务质量、工作态度等方面。
第十五条考核结果作为奖惩依据,对考核不合格的班组和个人进行处罚。
第五章动车班组表彰第十六条动车班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表彰先进班组和个人。
第十七条表彰形式包括奖金、荣誉称号、奖状等。
第十八条表彰结果对提高班组士气和工作积极性起到重要作用。
第六章动车班组监督第十九条动车班组应当接受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工作合规。
第二十条动车班组应当主动接受客户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改进工作。
第二十一条监督部门应当及时处理投诉和纠纷,保障客户权益。
第七章动车班组奖惩第二十二条动车班组应当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对工作表现好坏予以奖惩。
第二十三条奖励可以是奖金、荣誉称号等形式,惩罚可以是警告、记过或处分等措施。
第二十四条奖惩原则要公平、公正,并要在规定范围内执行。
动车组安全监控管理制度
![动车组安全监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661214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1.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动车组运行安全,提高动车组安全监控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动车组运行特点,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动车组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监控工作,包括动车组运行前、运行中、运行后的监控管理。
第三条动车组安全监控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动车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第二章监控内容第四条动车组安全监控内容主要包括:1. 动车组运行部件的实时监测,如牵引电机、制动系统、转向架等;2. 动车组功能系统的实时监测,如列车控制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等;3. 动车组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如速度、加速度、温度等;4. 动车组运行环境的实时监测,如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5. 驾驶员操作行为的实时监控。
第五条对动车组运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和记录,包括:1. 运行部件故障;2. 功能系统异常;3. 运行参数异常;4. 运行环境异常;5. 驾驶员操作违规。
第三章监控措施第六条建立动车组安全监控平台,实现对动车组运行安全的有效监控。
第七条对动车组运行部件和功能系统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第八条建立动车组安全监控信息传输系统,将监控信息及时传输至机务段、动车所等相关部门。
第九条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规范驾驶员操作行为。
第十条定期对动车组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动车组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第十一条建立安全监控档案,对监控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存档。
第四章责任与奖惩第十二条各相关部门应明确安全监控职责,确保安全监控工作落实到位。
第十三条对在安全监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四条对违反安全监控规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个人和单位,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由动车组安全监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实施本制度,旨在提高动车组安全监控水平,确保动车组运行安全,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2024年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三篇)
![2024年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e4558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77.png)
2024年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1安全规则1.1列车乘务组人员(列车员、保洁员、配餐师、服务员、车辆机械师、乘警)应当接受列车长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在确保旅客安全的情况下,质量良好地完成本岗位工作。
特殊情况下,按规定也要服从司机统一指挥。
1.2客运乘务组人员上岗前必须通过路局培训,段劳动安全考试合格后,由路局统一颁发上岗证后,方能上岗。
1.3列车长、列车员主要承担服务旅客、查验车票、处理票务、危险品卡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工作。
发生影响旅客安全问题时,客运乘务组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旅客生命和财产安全。
1.4旅客乘降按照前门下,后门上分工,特殊情况可通报车站具体变更组织方案。
中间站到达前,列车通过列车广播组织旅客在各车厢运行方向前端车门等候下车。
车站开车前提前5分钟停止检票,始发站提前20分钟检票放客,列车长提前20分钟(折返站10分钟)按规定通知司机、司机通知机械师开门。
到站为低站台时,到站前由列车长组织提前打开车门翻板,并提示附近旅客安全注意事项,开车后及时放平、扣锁翻板;到站为高站台时,车门翻板免开。
发车前,由列车长确认旅客乘降完毕后,通知司机关闭车门(哈站始发为开车前2分钟);用语为动车xx次司机,旅客乘降完毕,请关闭车门,司机听到后回答动车xx次司机明白,如自动开关门装置故障时,由司机通知随车机械师和列车长;列车长负责组织手动开关车门,随车机械师负责处理相关故障。
动车组到站停稳后,司机负责开启车门。
按钮不在司机操作台的,由司机通知机械师开关车门。
动车组重联运行时,两列车长同时确认旅客乘降完毕,二组列车长和一组列车长呼应乘降完毕,用语为xx次后部旅客乘降完毕,由运行前方列车长第一组的列车长负责确认旅客乘降情况并通知司机,呼叫用语同发车呼叫用语。
1.5列车乘务人员应当配备无线对讲机,及时通报各种信息,但不得用对讲机从事与工作无关事情。
动车组列车配备二支长度1.5M杆把为绝缘材料的钩具,定位放置,及时协助旅客捡拾掉入站台下的行李物品。
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安全管理
![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安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9084e78ccbff121dc36830e.png)
学习目标
(1)熟悉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 (2)了解动车组列车电气化区段安全注意事项。 (3)认知动车组列车电气设备安全管理。
学习重点
(1)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 (2)动车组列车电气设备安全管理。Leabharlann 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安全管理
动车组列车安全 管理的基本内容
想一想:保证客运乘务人员人身安全的意义 是什么?
1.1 动车组列车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
1.客运乘务人员人身安全管理
(5)在车体调车作业和列车运行时,严禁登高作业。 (6)高站台时列车员站立位置必须与站台边缘保持30 cm以上的安全 距离。 (7)乘务员在库内和列车运行中,严禁用水冲刷通过台和用水擦抹电 气设备设施。 (8)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司机室、机械室或触碰与本岗位作业无关的电 气设备设施,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需要调整时,必须通知随车机械师到 场处理。
1.1 动车组列车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
2.动车组列车车门安全管理
②如车门已关闭,车门绿色显示灯亮时,监控人员立即通知随车机械师, 机械师通知司机开车;车门红色显示灯亮时,监控人员立即通知随车机 械师告知司机开车,同时认真查找故障,确保车门运行安全。 ③如车门未关闭且采用手动措施不能关闭,监控人员立即通知列车长和 机械师,由机械师负责采取措施关门,通知司机开车和确认车门状态, 确保车门运行安全。 ④如机械师采取手动、机械强制或隔离措施后,车门仍不能关闭,由机 械师负责立即进行处理,在确认车门关闭前不得开车。
1.1 动车组列车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
2.动车组列车车门安全管理
(3)开车后,监控人员立即按分工对车门进行一次检查,确保车门锁闭作用良好、 安全。操纵端司机室侧门由随车机械师负责检查。 (4)动车组到达停车站前,列车工作人员需根据停车站的站台高低,按分工正确设 置侧门及踏板(翻板)、车梯状态,并按分工监控车门开启状态。若车门未开启,监 控人员立即检查开门机构是否处于正确位置,采用手动开门措施,同时向列车长或机 械师、司机通报有关情况,保证旅客下车安全。 (5)塞拉门故障及停电后的手动开关门。 ①动车组到站停稳后,司机操纵控制开关,打开站台一侧塞拉门,自动开关门装置故 障(停车超过5 s,塞拉门仍未激活)时,由司机使用对讲机通知随车机械师和列车 长,列车长负责组织乘务人员手动开关塞拉门,随车机械师负责处理相关故障。
动车组的安全管理制度
![动车组的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55c309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9.png)
动车组的安全管理制度一、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为了保障动车组的运行安全,避免事故发生,保护乘客和员工的安全,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通过明确动车组的安全管理责任和要求,加强对动车组的安全管理,提高动车组的运行安全水平。
二、安全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本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动车组的单位,包括动车组的运行、维护、保养和管理等各个环节。
三、安全管理责任1.单位负责人要对本单位动车组的安全管理负总责,确保动车组运行安全。
2.动车组的各级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本制度,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
3.动车组的驾乘人员要认真履行安全管理的职责,严格遵守运行规程,保障动车组的运行安全。
四、动车组的安全管理制度1. 动车组的驾乘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动车组的维护保养人员要按照规定的保养周期,对动车组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确保车辆运行安全。
3. 动车组的运行人员和乘务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遇险自救能力。
4. 动车组的车辆设施要进行定期的检查,保证车辆设施的完好。
5. 动车组的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对驾乘人员的安全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六、安全管理制度的责任追究对于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要进行严肃的追究责任,包括通报批评、记过、记大过、降职、解职等处理。
七、本安全管理制度的解释权本安全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单位负责人所有。
对于本制度的修改和新建,应该经过本单位负责人的审批。
综上所述,动车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保障动车组运行安全和保护乘客和员工的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希望广大单位能严格遵守本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动车组的安全管理,保障动车组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范文(二篇)
![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e54923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7.png)
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动车组的安全管理,防范事故的发生,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安全管理办法。
第二条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包括动车组的日常运营管理、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理等。
第三条动车组安全管理的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综合治理。
第二章动车组运营管理第四条动车组的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运营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和工作分工。
运营管理机构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动车组的运营管理工作。
第五条动车组运营单位应当依法取得动车组运输经营许可证,按照运输许可证的规定进行运营活动。
第六条动车组的运营单位应当定期对动车组进行技术检查和维护,确保动车组的安全运营。
第七条动车组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动车组运营安全档案,记录动车组的运营情况、管理措施以及安全事故的处理情况。
第三章安全风险评估第八条动车组运营单位应当定期进行动车组运营安全风险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动车组设备、技术、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安全风险。
第九条动车组运营单位应当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动车组的安全运营。
第十条动车组运营单位应当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一条动车组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动车组安全信誉评价制度,对安全管理工作达到一定水平的单位给予奖励,对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纠正。
第四章应急处理第十二条动车组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在发生事故或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
第十三条动车组运营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设备,参与事故现场救援和应急处理工作。
第十四条动车组运营单位应当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职责分工,加强事前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五条动车组运营单位发生事故或突发事件后,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和设备到达现场,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救援和处置。
第十六条动车组运营单位应当及时报告事故或突发事件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
![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39f7cf8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4.png)
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概述随着铁路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动车组成为了铁路客运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然而,动车组在运营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安全风险,如碰撞、脱轨和火灾等。
为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和运营的正常开展,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应运而生。
动车组安全管理规定1.操作人员需符合资格认证负责驾驶动车组的操作人员需要通过相关证书考试,并获得资格认证。
同时,在接受培训期间,操作人员应当规范操作,并且遵守相关交通法规和企业制度的规定。
2.检查、维护和保养制度动车组需要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
检查、维护和保养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应当由相关人员制定,并以书面形式通知。
3.安全预防和控制措施为确保动车组操作和乘客安全,应严格执行以下安全预防和控制措施:•动车组驾驶员需严格遵守安全驾驶规定,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动车组需要配备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和事故调查工作。
•动车组内应设置应急照明、灭火设备等应急设备,以及疏散信号、应急通讯设备等安全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4.安全培训和教育动车组运营企业应当为所有员工,包括驾驶员和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培训和教育的内容应涵盖动车组的安全操作、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等。
5.事故处理和调查动车组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理和调查程序。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详细记录事故原因、过程和结果,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总结以上就是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对于动车组运营企业而言,必须严格执行相关安全管理规定,确保动车组运营的安全,保障旅客的安全出行。
同时,动车组驾驶员和管理人员也应当认真贯彻安全管理办法,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安全意识。
最终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
动车组管理制度
![动车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5def20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6.png)
动车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动车组的管理,提高动车组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动车组管理制度适用于全线范围内的动车组运行管理。
第三条动车组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执行相关的运行标准和规定。
第四条动车组管理应遵循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原则,不断提高运营维护水平和服务品质。
第五条动车组管理应强化全员责任意识,确保动车组运行安全和乘客的舒适。
第六条动车组管理应完善相关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运行管理体系。
第七条动车组管理应建立健全相关的运行管理和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动车组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第八条动车组的管理应强化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第九条动车组管理应强化技术创新,提高动车组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第十条动车组管理应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动车组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第十一条动车组管理应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第十二条动车组管理应加强对动车组的运行质量和乘客服务的管理,提高动车组的服务品质。
第十三条动车组管理应加强对动车组的运行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提高运行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第十四条动车组管理应强化对动车组的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管理,提高动车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十五条动车组管理应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动车组的安全运行和服务品质。
第十六条动车组管理应建立健全相关的运行质量和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制度,确保动车组的安全运行和服务品质。
第十七条动车组管理应建立健全相关的现场检查和交接班制度,确保动车组的安全运行和服务品质。
第十八条动车组管理应建立健全相关的值班记录和保养记录制度,确保动车组的安全运行和服务品质。
第十九条动车组管理应建立健全对动车组的故障和异常情况的处理制度,确保动车组的安全运行和服务品质。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二十条动车组管理应依法设立,组织架构合理,职责明确。
第二十一条动车组管理应设立运行管理、安全管理、技术支持和维护保养等部门,配备专业人员。
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范文(二篇)
![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1ef62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7.png)
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范文1. 引言动车组作为现代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障旅客和人员的安全,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办法。
本文旨在探讨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以确保动车组运行期间的安全和有效性。
2. 车辆维护与检修为了确保动车组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加强对车辆的维护与检修工作。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维护与检修制度,明确各项维护任务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其次,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车辆检查,对车辆的机械、电气和控制系统进行全面检测和维护,以及紧急故障的处理。
此外,还要加强对动车组车体、制动系统、供电系统等关键部件的检查,确保其完好和正常工作。
3. 驾驶员培训与考核驾驶员是动车组运行过程中的核心人员,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和严格考核至关重要。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培训计划和课程体系,包括理论知识培训、操作技能培训和应急处置培训等。
其次,要加强对驾驶员技能的考核,设置科目和标准,通过理论和实际考试来评估驾驶员的能力。
此外,还要建立健全驾驶员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责任事故进行严肃处理,以倒逼驾驶员加强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
4. 紧急情况应急处置在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紧急情况,如火灾、设备故障等,需要及时进行应急处置。
首先,要建立专门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紧急情况的处理流程和责任人。
其次,要加强对驾驶员和乘务人员的应急处置培训,提高其应对各类紧急情况的能力。
此外,还要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器材,以便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及时展开救援工作。
5. 安全宣传与督促检查安全宣传与督促检查是动车组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加强安全宣传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向驾驶员、乘务人员和乘客宣传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要加强对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督促检查,确保其有效执行。
此外,还要建立舆情监测机制,及时掌握动车组安全相关的社会反馈和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安全管理措施。
6. 数据分析与风险评估数据分析与风险评估是动车组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动车组安全管理规定
![动车组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6653c268195f312b3069a508.png)
动车组安全管理规定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3 安全管理办法安全规则3.1.1列车乘务组人员(列车员、保洁员、配餐师、服务员、车辆机械师、乘警)应当接受列车长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在确保旅客安全的情况下,质量良好地完成本岗位工作。
特殊情况下,按规定也要服从司机统一指挥。
3.1.2客运乘务组人员上岗前必须通过路局培训,段劳动安全考试合格后,由路局统一颁发上岗证后,方能上岗。
3.1.3列车长、列车员主要承担服务旅客、查验车票、处理票务、危险品卡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工作。
发生影响旅客安全问题时,客运乘务组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旅客生命和财产安全。
3.1.4旅客乘降按照“前门下,后门上”分工,特殊情况可通报车站具体变更组织方案。
中间站到达前,列车通过列车广播组织旅客在各车厢运行方向前端车门等候下车。
车站开车前提前5分钟停止检票,始发站提前20分钟检票放客,列车长提前20分钟(折返站10分钟)按规定通知司机、司机通知机械师开门。
到站为低站台时,到站前由列车长组织提前打开车门翻板,并提示附近旅客安全注意事项,开车后及时放平、扣锁翻板;到站为高站台时,车门翻板免开。
发车前,由列车长确认旅客乘降完毕后,通知司机关闭车门(哈站始发为开车前2分钟);用语为“动车XX次司机,旅客乘降完毕,请关闭车门”,司机听到后回答“动车XX次司机明白”,如自动开关门装置故障时,由司机通知随车机械师和列车长;列车长负责组织手动开关车门,随车机械师负责处理相关故障。
动车组到站停稳后,司机负责开启车门。
按钮不在司机操作台的,由司机通知机械师开关车门。
动车组重联运行时,两列车长同时确认旅客乘降完毕,二组列车长和一组列车长呼应乘降完毕,用语为“XX次后部旅客乘降完毕”,由运行前方列车长第一组的列车长负责确认旅客乘降情况并通知司机,呼叫用语同发车呼叫用语。
3.1.5列车乘务人员应当配备无线对讲机,及时通报各种信息,但不得用对讲机从事与工作无关事情。
动车安全管理制度
![动车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1e8dd4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04.png)
一、总则为确保动车组安全运行,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动车组运营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所有动车组运营企业、动车组驾驶员、动车组乘务员及相关工作人员。
三、安全管理制度1. 组织机构(1)成立动车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动车组安全管理的全面工作。
(2)设立动车安全办公室,负责动车组安全管理的日常事务。
2. 安全教育培训(1)动车组驾驶员、乘务员等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2)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动车组维护保养(1)严格执行动车组维护保养规程,确保动车组技术状态良好。
(2)定期进行动车组检修,发现故障及时排除。
4. 机车车辆运行安全(1)动车组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行车规程,确保行车安全。
(2)加强动车组运行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5. 旅客服务安全(1)动车组乘务员必须按照服务规范,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
(2)加强旅客安全教育,提高旅客安全意识。
6. 应急处理(1)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7. 安全检查与考核(1)定期对动车组安全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建立健全安全考核制度,对动车组安全工作进行考核。
四、责任追究1. 动车组运营企业应承担动车组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对动车组安全管理工作不力,造成事故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2. 动车组驾驶员、乘务员等工作人员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事故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3. 对动车组安全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行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动车安全办公室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安全管理办法安全规则3.1.1列车乘务组人员(列车员、保洁员、配餐师、服务员、车辆机械师、乘警)应当接受列车长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在确保旅客安全的情况下,质量良好地完成本岗位工作。
特殊情况下,按规定也要服从司机统一指挥。
3.1.2客运乘务组人员上岗前必须通过路局培训,段劳动安全考试合格后,由路局统一颁发上岗证后,方能上岗。
3.1.3列车长、列车员主要承担服务旅客、查验车票、处理票务、危险品卡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工作。
发生影响旅客安全问题时,客运乘务组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旅客生命和财产安全。
3.1.4旅客乘降按照“前门下,后门上”分工,特殊情况可通报车站具体变更组织方案。
中间站到达前,列车通过列车广播组织旅客在各车厢运行方向前端车门等候下车。
车站开车前提前5分钟停止检票,始发站提前20分钟检票放客,列车长提前20分钟(折返站10分钟)按规定通知司机、司机通知机械师开门。
到站为低站台时,到站前由列车长组织提前打开车门翻板,并提示附近旅客安全注意事项,开车后及时放平、扣锁翻板;到站为高站台时,车门翻板免开。
发车前,由列车长确认旅客乘降完毕后,通知司机关闭车门(哈站始发为开车前2分钟);用语为“动车XX次司机,旅客乘降完毕,请关闭车门”,司机听到后回答“动车XX次司机明白”,如自动开关门装置故障时,由司机通知随车机械师和列车长;列车长负责组织手动开关车门,随车机械师负责处理相关故障。
动车组到站停稳后,司机负责开启车门。
按钮不在司机操作台的,由司机通知机械师开关车门。
动车组重联运行时,两列车长同时确认旅客乘降完毕,二组列车长和一组列车长呼应乘降完毕,用语为“XX次后部旅客乘降完毕”,由运行前方列车长第一组的列车长负责确认旅客乘降情况并通知司机,呼叫用语同发车呼叫用语。
3.1.5列车乘务人员应当配备无线对讲机,及时通报各种信息,但不得用对讲机从事与工作无关事情。
动车组列车配备二支长度1.5M杆把为绝缘材料的钩具,定位放置,及时协助旅客捡拾掉入站台下的行李物品。
3.1.6 CRH5动车组列车乘务室只能用于放置班组资料和办公用品,不得储物或改作他用。
3.1.7全列车除指定车厢吸烟处外,其他车厢一律禁止吸烟。
列车乘务员要加强宣传,对吸烟的旅客做好解释引导工作。
3.1.8列车销售的食品、饮品必须为全国名优产品,并实行统一采购、统一进价、统一销售价格,严把食品、饮品进货渠道,防止旅客食物中毒。
3.1.9列车乘务人员在列车运行中应当注意对列车安全设备的管理,制止旅客搬动、触碰安全设备等不安全行为。
严禁任何人在列车运行中打开气密窗。
除工作需要列车长或列车长指定的工作人员准许进入司机室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司机室。
电气化线路上,接触网的各导线相连部件,通常均带有高压电,禁止直接或间接(通过任何物件如:棒条、导线、水流)与上述设备接触。
为保证人身安全,除专业人员按规定作业外,任何人员所携带的物品(包括长杆、导线等)与接触网设备的带电部分必须保持两米以上距离。
CRH5动车组需要外皮洗刷作业时,必须在接触网断电区域进行。
严禁保洁人员用水冲洗车顶受电弓、高压电缆头连接器,上述部位的清洁应采用湿抹布擦抹方式。
同时登高作业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内部保洁严禁用水冲洗地板、墙板和车辆连接处。
全列车门的开启和关闭由司机操控。
列车乘务人员在车门关闭后,不得随意开启车门;遇特殊情况必须开启车门时,须先由列车长确认列车未启动,得到司机同意后方可开启车门;再次关闭后,由列车长逐辆确认车门状态,通知司机已关闭车门,由司机确认车门状态后方可动车。
列车运行中如车门发生故障,危及人身安全时,现场发现人员应立即采取临时安全防护措施,并通知机械师处理。
列车停车时车门发生故障,列车乘务人员可采取手动开关车门。
列车运行中发生影响列车正常运行时,列车长应向司机询问原因,并应按照晚点处置有关规定向旅客说明情况,做好安全宣传,稳定旅客情绪。
防止旅客擅自开启车门。
因接触网临时停电或列车故障造成列车途中停车或中断行车时,列车长应组织列车乘务人员启动《哈客CRH5旅客列车发生行车中断应急处置预案》,各岗位乘务员要坚守工作岗位,加强车内巡视,照顾好重点旅客,并向旅客做好宣传解释,不得擅自开启车门,防止发生意外。
列车运行中遇有旅客因伤、病必须临时停车抢救时,列车长应通过司机向所在局列车调度员报告情况请求临时停车。
列车长应组织列车乘务人员启动《哈客CRH5旅客列车旅客人身伤害或急病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及时编制客运记录并做好交接准备。
列车长应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段调度室及所在车队负责人。
列车乘务人员不得下车参与处理。
如需补充证明材料时,由受理站通知我段于2日内补送。
列车运行中发生火灾爆炸时,列车长应组织列车乘务人员启动《哈客CRH5旅客列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列车乘务人员应当立即按动报警按钮和紧急停车按钮,将旅客疏散到安全车厢,有防火隔断门的,应当关闭防火隔断门,及时将情况通报司机及列车长。
并及时将现场情况向段调度室报告。
列车运行及途中作业安全.1客车运行中工作人员严禁向车下扔、扫垃圾;列车运行中严禁旅客向车下扔东西或杂物;餐车防护栏必须入槽加锁牢固;列车方向牌必须入槽加锁牢固;餐桌、茶桌空酒水饮料瓶必须及时清理;果皮盘及其它垃圾必须及时清理。
.2 运行在提速区段的列车方向牌必须具有锁闭装置,悬挂方向牌前要进行安全状态检查,锁闭装置失灵的严禁悬挂,挂牢方向牌后,必须确认处于锁闭状态。
.3 提级对列车垃圾管理的处理。
客车运行中工作人员往车下扔、扫垃圾(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转岗培训6个月,直接责任班组长撤职转岗培训6个月,领导责任班组长转岗培训3个月,直接责任干部记过,领导责任干部警告;列车运行中旅客向车下扔东西或杂物,责任人转岗培训3个月,直接责任班组长转岗培训3个月,领导责任班组长A类考核,直接责任干部B类考核,领导责任干部C类考核;餐车防护栏不入槽加锁,责任人转岗培训6个月,直接责任班组长撤职转岗培训6个月,领导责任班组长转岗培训3个月,直接责任干部A类考核,领导责任干部B类考核;列车方向牌不入槽加锁,责任人转岗培训3个月,直接责任班组长转岗培训3个月,领导责任班组长A类考核,直接责任干部B类考核,领导责任干部C类考核;餐桌、茶桌空酒水饮料瓶不及时清理,责任人A类考核;餐桌、茶桌硬状垃圾不及时清理,责任人B类考核;果皮盘及其它垃圾不及时清理,责任人C类考核。
列车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和职责3.2.1适用范围3.2.1.1 CRH5旅客列车发生火灾爆炸;3.2.1.2 CRH5旅客列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3.2.1.3 CRH5旅客列车发生行车中断事故;3.2.1.4 CRH5旅客列车发生旅客人身伤害或急病事件;3.2.2 组织机构及职责3.2.2.1段成立应急处置领导组。
组长:段长党委书记组员:段党政班子其他成员工作职责:(1)制定CRH5旅客列车应急处置的方针、政策、制度、办法。
(2)指挥、指导、监督应急处置指挥组启动应急预案,全面掌握应急预案的实施。
(3)听取应急处置指挥组汇报,对应急处置指挥组的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4)需要应急处置领导组解决、协调的其他重大事宜。
3.2.2.2应急处置指挥组3.2.2.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组组长:主管安全副段长组员:安全科、乘务科、路风科科长,办公室主任,各车队、车间负责人。
工作职责:(1)CRH5旅客列车发生火灾、爆炸、灾害、事故危及旅客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时,组织启动实施旅客列车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2)负责制定旅客列车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实施。
(3)指挥现场启动安全应急预案,对安全预案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
(4)需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组解决、协调的其他问题。
3.2.2.乘务组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组组长:主管乘务副段长组员:乘务科、安全科、路风科科长、办公室主任、各车队、车间负责人。
工作职责:(1)CRH5旅客列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及旅客人身伤害或急病、死亡等突发事件时,组织启动旅客列车乘务组织应急处置预案。
(2)负责制定旅客列车乘务组织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实施。
(3)针对预案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
(4)需要乘务组织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组解决、协调的其它问题。
3.2.2.现场应急处置组组长:列车长副组长:乘警长车辆机械师司机组员:列车员乘警配餐师服务员工作职责:(1)现场应急处置组组长负责所有应急预案的启动、报告、组织、指挥、实施。
(2)各副组长在列车长的统一指挥下,按照应急处置预案中的职责分工,带领应急处置小组组织实施预案。
(3)应急处置组成员按照预案具体分组的职责,实施预案。
3.2.3 应急处置原则3.2.3.1 快速反应、正确处置;3.2.3.2先行扑救、统一指挥;3.2.3.3站车协同、以站保车;3.2.3.4依靠科学、减少损失。
3.2.4 应急处置要求3.2.4.1成立现场处置组;3.2.4.2现场反应迅速、信息传递准确、善后处理妥当;3.2.4.3分工明确、步调一致、统一指挥。
3.2.4.4强化培训,提高救治技能。
3.2.5 参考依据3.2.5.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3.2.5.2《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3.2.5.3《铁路旅客运输规程》3.2.5.4《铁路旅客运输办理细则》3.2.5.5《铁路旅客列车晚点处置办法》3.2.5.6《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3.2.5.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3.2.5.8《铁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办法》3.2.5.9《铁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3.2.5.10《铁路车站、旅客列车卫生监督管理办法》3.2.5.11《铁路食物中断调查处理技术规程(试行)》3.2.6 信息传递一、各铁路局客调电话:二、哈尔滨客运段电话1、主管乘务副段长:路电:033-391022、安全科科长:路电:033-36929 市电:93、乘务科科长:路电:033-219593、路风科科长:路电:033-34761市电:14、段生产调度室:调度长:路电:033-339745、(昼夜)综合调度:路电:033-34537生产调度:路电:033-344226、车队电话:路电: 市电:7、车队电话:路电: 市电:8、车队电话:路电: 市电:三、相关单位电话:站段调度(值班室)电话:站(车务段)路电市电站(车务段)路电市电站(车务段)路电市电站(车务段)路电市电站(车务段)路电市电卫生部门电话:路电市电:路电市电:路电市电:路电市电注:市电、路电均要填写长途区号。
3.2.7 旅客列车应急处置预案信息流程图员应立即关闭电源,使用灭火器灭火。
同时应当立即按动报警按钮和紧急停车按钮,并立即使用无线对讲机通知列车长及全体乘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