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202x年七年级上册语文 月亮上的足迹
初中语文《月亮上的足迹》课文原文及教案
初中语文《月亮上的足迹》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初中语文《月亮上的足迹》课文原文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然而,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这一年的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火箭发射架上,“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它将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进入太空。
地面服务人员已经为它的三级燃料罐加满了燃料,第一级火箭加进了煤油,第二级和第三级加进了液氧液氢。
飞船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科林斯和登月舱驾驶员奥尔德林在宇航中心的食堂里吃了早饭,穿上了宇航服。
一个伟大的时刻就要来到了,他们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
他们同前来送行的人们一一道别。
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为遥远的一次旅行。
他们健步来到发射架下,乘上电梯,来到指令舱前,进入狭小的指令舱。
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为仔细的检查,情况一切正常。
指挥中心发出点火指令,计算机开始自动工作。
自动点火装置点燃了点火器,“土星5号”发出隆隆的声音,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火箭缓缓上升,不断加速。
三位宇航员躺在舱内,观察着各种仪表的读数。
此时,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是由于火箭的加速而引起的超重力。
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二三两级火箭继续上升。
达到182公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自动脱落,速度达到每秒68公里。
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
此刻,“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为每秒767公里。
飞船进入预定的轨道后,先绕着地球飞行,以便检测飞船是否正常,能否向月球飞行。
根据飞行状况的测定,休斯敦地面指挥中心发出了向月球进军的指令。
于是,第三级火箭再次发动,使速度达到每秒105公里,进入登月轨道,向着月球奔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为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单元,共分为三个部分:阅读课文、学习课文、提高课文,其中我们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课文阶段中的《月亮上的足迹》一文。
该文主要讲述了“月亮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文章通过描写事件现象和人物心理来表现主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科学的实验方法和人类不断向前的精神状态,同时也能启示学生要勇于探索未知世界和追求真理的态度。
二、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实验方法,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
2.熟悉新词语,理解生词的意思以及正确书写。
3.理解文章主旨,领悟文章阐述的思想。
4.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熟悉并掌握新词语的意思。
2.了解科学实验方法,并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
3.理解博士对实验的态度,从中领悟勇于探索未知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难点1.理解文章主旨,领悟文章阐述的思想。
2.运用已有知识和生活实际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询问学生们对科学实验和勇于探索未知的看法来引出课题。
例如:你们有没有参加过什么有趣的实验活动?对于未知的事物你们有没有想过要去探索?你们知道为什么科学家会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吗?2. 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逐段理解难点和重点内容,并标记生词。
3.初步理解文章主旨。
4.分组研究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形成小组报告并展示。
3. 深入学习1.师生讨论实验是否成功,并分析原因。
2.围绕文章中的标点符号和语言表达进行研究,并拓展语言知识。
3.进一步探讨实验方法和可能产生的误差。
4. 整体理解1.进一步讨论文章阐释的科学观点及对生活的影响。
2.分组进行课文分角色阅读,并模拟对话。
3.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排名投票形式综合评价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5. 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并回顾重点内容。
2.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七年级语文教案《月亮上足迹》
七年级语文教案《月亮上足迹》教案标题:《月亮上的足迹》教学目标:1. 了解月亮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2. 掌握文中的重要词汇,并能正确运用。
3. 通过阅读理解《月亮上的足迹》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辨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月亮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2. 掌握文中的重要词汇,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理解《月亮上的足迹》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
2. 录音机或多媒体设备。
3. 幻灯片或挂图。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图片或课件展示不同的天体(地球、月亮、太阳等),激发学生对月亮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Step 2: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播放录音或朗读课文《月亮上的足迹》,学生跟读或自主阅读。
随后提问学生,确保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问题1:月亮是怎么形成的?问题2:月亮上有足迹吗?是谁留下来的?Step 3:课文解读(10分钟)通过幻灯片或挂图的形式,介绍月亮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特征。
解释文中相关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如“月壤”、“太空舱”等。
Step 4:词汇学习(10分钟)教师为学生介绍新词汇,并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
Step 5:小组活动(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到月亮上留下足迹,你希望做什么?为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告诉他们需要给出理由来支持自己的答案。
Step 6:展示和总结(5分钟)请几个学生分享他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并进行总结。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感受和思考。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阅读并整理《月亮上的足迹》相关知识的作业。
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发现和思考更多有关月亮的奇妙之处。
教学延伸:1. 邀请一位专业人士或科学家来学校进行讲座,介绍更深入的月亮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月亮观察活动,记录观察结果,并从中总结月亮的不同形态和特征。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月亮上的足迹》选自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解析、主题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2. 分析课文结构,领会作者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描绘月亮景象的技巧。
3. 感受作者对月亮的赞美之情,培养热爱自然、探索未知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培养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球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月亮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课本上标注,加强记忆。
4.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讲解修辞手法,如对比、衬托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反馈。
7. 主题探讨:讨论课文中作者对月亮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未知的精神。
六、板书设计1. 《月亮上的足迹》2. 生字词:月球、神秘、皎洁、静谧等。
3. 课文结构:引子、描述、对比、衬托、结尾。
4. 修辞手法:对比、衬托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以“我眼中的月亮”为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描述,画出你心中的月亮。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效果,加强师生互动。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关于月亮的诗歌、故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月亮文化,培养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
3. 作业设计中的作文题目和绘画题目。
七年级上册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案设计范文3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案设计范文3篇每年中秋我们都会赏月,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七年级上册语文中《月亮上的足迹》的教案设计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上册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范文一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 了解记叙语言的平实准确2) 把握文章记叙的主体内容3) 分析人类登月的现实意义2、技能目标1) 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大意2) 准确概括文章各节要点3) 网上迅速搜索相关资料3、情感目标1) 正确理解登月的意义2) 了解人类伟大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4、媒体目标1) 展示图片和录像片段,创设课文情境,激发学生兴趣2) 安排学生利用手提电脑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组织概括并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准确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网上迅速搜索相关资料的能力难点:迅速准确概括文章要点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5`)1、情景导入(背景midi音乐:《城里的月光》或《但愿人长久》)展示美丽的嫦娥奔月神话图,简述人类最早的登月向往。
展示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书影,简介凡尔纳作品。
2、引入课文(展示登上月球的三位宇航员的照片)时至1969年,人类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月亮。
让我们记住这三个人的名字,并一起来看看,当时宇宙飞船是如何飞上太空的。
(播放火箭升空瞬间以及空中一级、二级火箭脱落的录像片段)(二)学习新课 (25`)1、速读课文思考问题:登月过程可以分成哪几个阶段?明确:1)飞船升空前的准备2)飞离地球,飞向月球3)登月成功,开始工作4)胜利返航,畅谈感想2、细读课文,1)完成表格时间事情进展1 1969年7月16日上午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2 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脱落3 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4 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宇航员进入梦乡5 19日晚8点33分6 19日晚9点32分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7 20日上午7点32分8 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9 21日上午ll时39分登月舱打开舱门10 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11 7月21日11点56分20秒12 22日0点15分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13 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14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登月全过程图片文字资料展示,学生自由讨论,概括要点)(2)宇航员踏上月球后做了几件事?1) 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2) 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3) 树立登月纪念碑4) 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5) 插上美国国旗6) 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三)课文小结(5`)1、登月意义如何理解阿姆斯特朗说的: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月亮上的足迹》选自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探讨,写作特色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重点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科学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球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月亮的了解和想象,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
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3.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讲解重点字词,巩固记忆。
4.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句子含义,体会作者情感。
5. 主题探讨:小组讨论课文主题,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性,培养科学精神。
6. 写作特色分析:讲解课文写作特色,指导学生借鉴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7.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月亮上的足迹》2. 生字词:月球、神秘、探索、足迹、遥望、梦想3. 重点句子解析:分析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4. 课文主题: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永不停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
(2)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关于月亮的描述。
2. 答案:(1)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遥望月亮→实现登月→继续探索(2)例:月亮如同一枚洁白的玉盘,高悬在夜空中,照亮了黑暗的夜色,为大地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亮上的足迹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亮上的足迹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和分析《月亮上的足迹》这篇文章,使学生了解人类登月的历史和科学家在月球上留下的足迹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教育他们要有探索未知、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解人类登月的历史和科学家在月球上留下的足迹的意义。
2.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科学家在月球上留下的足迹的意义。
2. 如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寻找答案。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科学家在月球上留下的足迹的意义。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人类登月的历史,引发学生对《月亮上的足迹》这篇文章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回答相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
3. 案例分析:分析科学家在月球上留下的足迹的意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5. 总结: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回顾学生们的收获和成长。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文章内容、问题引导、案例分析等。
2. 准备相关视频资料,如人类登月的视频,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七、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本教案共计2课时。
2. 第一课时:阅读理解与案例分析。
3. 第二课时:小组讨论与总结。
八、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阅读能力、小组讨论的参与度等。
九、课后作业:1. 根据文章内容,写一篇关于人类登月的历史及科学家在月球上留下的足迹意义的短文。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文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具体章节为《月亮上的足迹》。
文章通过描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的足迹,以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过程,表达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和追求。
详细内容包括:文章背景介绍、生词学习、课文解析、主题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类探月的历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未知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掌握,探索精神的培养。
难点: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如何引导学生将探索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讨论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美。
同时,展示月球探测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宇宙探索。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然后进行交流分享。
(2)解析课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一名宇航员,描述在月球上的所见所感。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句式、词语等方面的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进行写作练习。
6.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联系实际生活,培养探索精神。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2. 生字词:按照课文顺序,列出重要生字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人类探月的历史。
(3)结合课文,谈谈你对探索宇宙的看法。
2. 答案:(1)略。
(2)人类探月历史: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类的足迹。
2024年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语文原文及教案
2024年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语文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对月亮足迹的描绘及其象征意义。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讨课文主题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2.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究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3.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自豪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生字词。
1.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2.教学难点:2.1课文主题的深入挖掘。
2.2课文象征手法的理解与应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1利用多媒体展示月亮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月亮的特点。
1.2学生分享对月亮的印象和了解。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2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3.1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哪些月亮上的足迹?4.分析课文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4.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月亮足迹的描绘及其象征意义。
5.课堂小结5.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和课文内容的掌握。
1.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深入分析2.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2.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
3.拓展延伸3.1教师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3.2学生交流分享,表达自己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自豪。
4.课堂练习4.1教师设计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2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反馈。
5.课堂小结5.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1.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文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为《月亮上的足迹》。
该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的足迹,以及这一历史时刻背后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类首次登月的历史意义。
2. 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对航天事业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长句,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重点: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登月历程和航天员的足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阿波罗11号登月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月球的了解和向往。
2. 自主阅读: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航天员在月球上的足迹。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词和长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结构,梳理文章脉络。
(3)解读作者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主题。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航天员,描述在月球上的感受。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精彩描写,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细节表达情感。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心中的月球。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2. 课文结构:引言:阿波罗11号登月主体:航天员在月球上的足迹结尾:历史意义及启示3. 生词和短语:飞跃、寂静、小心翼翼、无垠、荣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简述航天员在月球上的足迹。
(2)结合课文,谈谈你对航天事业的看法。
2. 答案:(1)航天员在月球上的足迹包括:小心翼翼地踏上月球、留下清晰的脚印、采集月壤和岩石样本、插上美国国旗等。
(2)航天事业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它代表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为人类的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对航天员在月球上的足迹有了深入了解,但对课文情感表达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亮上的足迹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亮上的足迹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探月的历史,掌握相关科学知识。
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文章中的论据和论证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1. 人类探月的历史和科学知识。
2. 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3. 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人类探月的历史和科学知识。
2. 分析文章中的论据和论证过程。
教学准备:1. 教材《月亮上的足迹》2. 相关资料:人类探月的历史和科学知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你对月亮有什么了解?你认为人类能否登上月亮?2. 教师简要介绍人类探月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月亮上的足迹》,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学生根据问题提示,自主学习人类探月的历史和科学知识。
三、合作学习(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疑问。
2. 各小组共同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如:制作人类探月的历史时间轴,展示探月的重要事件和科学成果。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对人类探月的历史和科学知识的掌握。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人类探月的历史和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人类为什么要探索月亮?探索月亮有什么意义?二、深入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论据和论证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如举例、引用等,并评价其有效性。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 月亮上的足迹-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学内容本课在教材第93—99页。
这是一篇纪实报道,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1.准备一些相关的教学课件,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本文时间线索很明晰,学生完全看得出事件发展的阶段,因此教师不必花费精力去分段,而应该在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上下功夫。
3.教给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全文,全面而正确地概括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1.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2.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难点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教学突破1.教给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全文,全面而准确地理解课文大意。
2.制作并使用教学课件,展示相关知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意兴昂然地学习本文,从而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
2.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了解有关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识。
3.上网查询有关月球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
2.阅读有关的书籍,如《航天时代》、《宇宙奥秘》、《十万个为什么》等等。
3.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
教学步骤(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1.根据情景,进入新课。
2.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
2.做练习,巩固生字词。
3.整体感知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
4.学习课文语言。
4.学习课文语言。
三、整体感知课文(约分钟)四、体会本文的语言(约分钟)本课总结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月亮上的足迹
19日晚上9点32分,地面指挥中心发来呼(喊、救、叫)。
三个人急忙起身。
这一天,他们应该按计划登上月球。
飞船开始作(均速、减速、加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的月亮上空了。
三个宇航员紧张地工作着,他们手握操纵杆,以防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用到神往已久
....
手工操纵。
还好,计算机发着正常的指令,飞船减慢到一定速度时,就自动作了停火的指令。
7月20日上午7点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并与地面指挥中心通了话。
不久,登月舱和飞船脱离,飞船继续绕月轨道上飞行,登月舱则开始降落,在椭圆形轨道上缓缓下降。
5点17分40秒,登月舱(安稳、平稳、很稳)地降落在月球上。
登月的宇航员7月21日凌晨
..
兴奋地向休斯敦地面中心报告:他们已经胜利着陆。
休斯敦地面中心也高兴地祝贺他们的成功。
1.按照原文在短线上选词填空。
2.解释加短线的词语。
(1)凌晨:。
(2)神往已久:。
3.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主要写了登月前夕哪几个工作程序:
4.这段文字交待了三个关键数字,分别标识三个关键的工程程序,请把两者用连线标出。
7月29日晚上9点23分登月舱平稳降落月面上
7月20日上午7点32分从飞船换乘登月舱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中心发来呼叫准备登月
5.“7月21日5点17分40秒”和“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是本文中两个精确到秒的时间数据,这是为什么?
6.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感受,请实话实说。
(二)
一到月球表面, A 和 B 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他们的任务很多,但是供给他们呼吸的氧气却很有限,只够使用4个小时。
因此,每分每秒都得抓紧。
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发现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竖)立在月球上。
纪念碑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
然后, B 从登月舱申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
他们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
他们又取出美国的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球上。
这一些工作完成后,他们(舒、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接通了电话,进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
总统热情地祝贺他们登月成功。
1.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语。
2.为A和B选择正确的人物。
美国宇航员共有三个人,他们分别是: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文中A指___________,B 指____________。
3.列举出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所做的事情有哪些?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这次伟大的探险来回共经过76公里,历时195个小时。
B.两位宇航员共同完成了一次到另一个星球的探索。
C.踏上月球的“一小步”对整个人类而言,是巨大的飞跃。
D.这一伟大的时刻的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第十九课《月亮上的足迹》答案:
(一)1.呼减速平稳2.(1)天快亮的时候。
(2)内心向往已久。
3.时间地面指挥中心发出登月指令,两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执行登月计划,登月舱平稳降落月面、登月成功。
4.略5.这两个数字特别重要,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6.略。
(二)1.树舒2.A指阿姆斯特朗;B指奥尔德林3.他们共做了九件事:(1)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2)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3)立纪念碑;(4)安装摄像机;(5)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6)安装测距激光仪;(7)安装测定月震的月震仪;(8)插美国国旗;(9)与总统通电话。
4.B。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