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吉弩斯《论崇高》的美学内涵及历史意义

合集下载

崇高的美学概念

崇高的美学概念

2016/10崇高的美学概念文/张钰【摘要】崇高的美学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在哲学辩论之中是相当重要的辩论主题。

公元1世纪的朗吉努斯的《论崇高》这本书对于18世纪的作家们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

在《论崇高》之中,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

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庄严而伟大的思想、慷慨而激昂的感情、高雅的措辞、尊严的结构以及辞格的藻饰,然后用海洋、尼罗河、多瑙河、莱茵河进行了阐述。

英国的博克则是西方美学史上将崇高和美进行严格区分的人,在英国还有另外的一些美学家并不承认崇高体验中的恐惧与痛苦所能够产生的作用。

为了能够对崇高的美学概念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在文中从朗吉努斯出发,就欧洲哲学家与美学家们对于崇高的美学概念的论述进行了阐述,对这些巨人们的思想进行阐述,然我们可以更好地对崇高的美学概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相信崇高的美学概念将会一直是美学与哲学范畴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崇高;美学;哲学崇高的美学概念,起源于古希腊,这是非常重要的哲学辩论的主题。

在18世纪与20世纪末的欧洲,都曾作为美学研究的核心因素。

《论崇高》通常被看作是朗吉努斯所著,这本书对18世纪的作家们影响巨大。

实质上,朗基努斯将崇高的定义区别于通过美丽的事物和运用浩瀚气势的手段去唤起人们内心强烈的情感,并激发敬畏品质的“美”的艺术。

因为美可能是琐碎的、有轮廓的、清晰的和日常的,而崇高则是巨大的、不规则的、模糊的和超出人力范围的。

“崇高”这个词出现在18世纪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之中,如约翰·丹尼斯的《诗歌评论的基础》和约瑟夫·阿狄生的一篇众所周知的文章《想象中的快乐》。

它很快被应用到视觉艺术之中,其中,老乔纳森·理查森在一篇关于批评艺术和绘画的文章中说恐怖时期画家们更适合写作“它(崇高)给予我们想法去考虑我们自身的安全”。

这一概念,常用在作家写崇高内容的文章之中,在埃德蒙·伯克的《论崇高与美丽概念起源的哲学探究》中得到全面的阐述。

论李白诗歌中的崇高美——以朗吉弩斯的《论崇高》为观照

论李白诗歌中的崇高美——以朗吉弩斯的《论崇高》为观照
21 0 2年 第 1 期 ( 第 6 总 5期 )
桂林 航 天工 业高 等专科 学 校 学报
J OUR NAL O UI I O L G F AE OS AC CHNO OG F G L N C L E E O R P ETE L Y 英 语 园 地
论 李 白诗歌 中的崇 高美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09 0 32 1) 1 1—3 10— 3 (020— 3 1 1 0
在 繁 星 璀 璨 , 士 辈 出 的 唐 代 诗 坛 , 白依 然 是 最 熠 熠 文 学 崇 高 的 基 础 , 者 是 完 全 统 一 的 。 因为 “ 伟 的 风 格 乃 名 李 二 雄 崇 生辉 的 巨 星 。其 诗 作 气 概 豪 迈 奔 放 , 感 激 昂充 沛 , 象 雄 是 重 大 的 思 想 之 自然 结 果 , 高 的 谈 吐 往 往 出 自胸 襟 旷 达 情 意 奇 瑰 丽 , 式 不 拘 常 律 , 唐 时 就 为 时人 所 称 颂 。杜 甫 对 其 志 气 远 大 的 人 。 _ 形 在 ”1 诗 歌有“ 落惊风雨 , 成泣鬼 神”《 李 十二 白二十 韵 》 笔 诗 (寄 ) 崇 高 的语 言 有 五个 条 件 : 一 是 要 有 庄 严 伟 大 的 思 想 ; 第 第 之评 , 愈 称 “ 杜 文 章 在 , 芒 万 丈 长 ” 《 张籍 》 。北 宋 第 二 是 要 有 强 烈 的受 激 动 的感 情 ; 三 是 运 用 修 辞 的技 巧 ; 韩 李 光 (调 ) 第 徐 积 在《 太 白杂 言 》 : 盖 自有 诗 人 以 来 , 未 尝 见 大 泽 第 四 是 运 用 高 雅 的措 辞 ; 五 是 整 个 篇 章 结 构 融 为 一 体 时 李 云 “ 我
以 朗吉弩 斯 的《 崇 高 》 论 为观 照

朗吉努斯与崇高理论对法国古典主义的影响

朗吉努斯与崇高理论对法国古典主义的影响

朗吉努斯与崇高理论对法国古典主义的影响马昭蓉在西方美学史上,《论崇高》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

它的作者,朗吉努斯是古希腊杰出的文艺理论家。

这部著作是他和他的朋友(或弟子)特伦天研究了凯齐留斯的论文《论崇高》之后,不满于他的观点,于是将自己对崇高的理解辑录起来的一篇论文。

《论崇高》曾长期埋没于世,从未被人提起。

直到1554年,由巴塞尔的人文主义者罗伯特洛(Robortello)首次刊行,才引起人们的注意。

一个世纪以后,布瓦洛将此译成近代语言而以《论崇高与奇迹》为书名的译本出版问世以后,才得以闻名并得到传播。

对当时的美学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17、18世纪新古典主义者奉为至宝。

“其影响之大甚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朗吉努斯也被认为是‘亚里士多德以后最伟大的希腊批评家’”。

①自布瓦洛以近代语言将之译为《论崇高与奇迹》之后,便“被看作是美学的专著了”。

因此“这种看法首创始于布瓦洛,并在启蒙运动时代保留下来。

这也扩大了这部著作的意义。

此书将崇高的概念带到美学中来,并且使崇高的美学带来了一种修辞学的味道”。

②“崇高的概念形成在古代的修辞学中,但是,正如秀美的概念一样,这个概念也有着一个实际的演变过程。

崇高或被认为是雄辩术三种风格之中最高雅的一种,而秀美则被认为是最低等的一种。

这种风格也被称作是雄浑(grandis)和庄重(gravis),而这些同义词则表明,崇高在古代曾被认为就是雄浑与庄重。

”③在“朗吉努斯之所谓‘崇高’,其涵义比现代的崇高概念为广。

他所说的‘伟大’,‘雄伟’,‘壮丽’,‘尊严’,‘高远’,‘高雅’,‘古雅’,‘遒劲’,都与‘崇高’一词同义,一句话,他指的主要是美学上的刚性美。

‘崇高’的涵义之众多,正好说明了这个概念是朗吉努斯新创的”。

④所谓“古典主义”,就其基本特征而言,“是指提倡学习古代作品和发扬古代理论。

自从贺拉斯和朗吉努斯提出向古代借鉴的原则,后世文学史家便制定‘古典主义’这名词以表示这种思想。

精选]第七章审美的范畴——崇高论

精选]第七章审美的范畴——崇高论

这段话表明,崇高的效果是能 够唤起人的尊严和自信。人天生 就有追求伟大、渴望神圣的愿望 。在崇高的对象面前,人感到自 身的平庸和渺小,人奋起追赶对 象、征服对象、超过对象,从而 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在这个过 程中体会到一种自豪。
朗吉弩斯关于崇高效果的观点对后人产生很大
的影响。例如,18-19世纪德国美学家黑格 尔写道:“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 、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 他自己底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 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
朗吉弩斯的“崇高”范畴的 提出以及对崇高效果——“狂喜 ”的强调,在美学史上具有重大 的意义。它标志着一种转变,这 种转变在艺术创作中是由理智向 情感的转变,由规范法则向精神 实质的转变,对艺术作品的分析 由抽象的理论探讨转变为具体作 品的分析和比较,在创作方法上 则由平易清浅的现实主义转变为 追求宏伟的精神气魄的浪漫主义
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
,把崇高分为两种:数量的崇高主要涉及体 积,比如暴风雨中的大海、荒野的崇山峻岭 、埃及的金字塔和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等等 。力量的崇高指巨大的威力,同时我们心中 有足够的抵抗力和这种威力抗争。康德这里 说的“另一种抵抗力”,是指人的勇气和尊 严,因此,是一种道德情操。对于康德的崇 高在于体积巨大的观点,受到后人的批评。
自然界中的崇高对象比如狂风暴雨电闪雷鸣高山大海等它们的崇高不仅在于体积形态和色彩等自然性质还因为它们曾经对人类构成严重的威胁和挑战人类与它们做过长期激烈的斗争它们的崇高表现了人类与之相冲突相抗衡的痕迹它们以惊人的自然威力摧毁一切的气势和某种神秘气氛构成崇高而与此不同朱先生以移情说解释崇高
第七章 审美的范畴—“崇高”论
高的事物有共 同的特点,就 是可怖。

论崇高,郎加纳斯

论崇高,郎加纳斯

《论崇高》的美学思想一、“崇高”的美学意义朗吉纳斯不是在修辞学范畴而是在美学范畴上论述崇高。

所谓崇高,与伟大雄浑、高远、壮丽是同义语,是指伟大不平凡的对象所唤起的高亢强烈的情绪,不可抗拒的威力和尊严感。

朗加纳斯的崇高涉及两个方面:客观自然界;主体心灵世界。

“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朗吉弩斯和贺拉斯有很大不不同,这说明他的独创性和风气的转变——这可以说是从现实主义倾向到浪漫主义倾向的转变。

贺拉斯虽然也提到文艺的情感效果,但是他的文艺思想的基调却是侧重传统法则和理智判断的。

他提出了文艺的两重功用:教益和娱乐。

当时修词学家又特别对散文提出了“说服”一个功用。

朗吉弩斯不满意这种传统看法,对文艺提出了更高的朗吉弩斯的看法往往是辩证的,他虽然把情感抬得极高,却也并不抹煞理智,这在第三十九章所作的音乐与文学的比较中可以见出。

他认为音乐的和谐只借本身无意义的声音造成一种节奏的运动,“迫使听众跟着这节奏运动,使自己和乐音相应”。

因此,它的“极大的迷人力量”“不是由人的心思产生出来的”,即不是通过理智而只通过感官的。

文学则较高一层,“它的和谐不只是由声音而是由文字意义组成的,而文字对于人是自然的,不仅能打动听觉,而且能打动整个的心灵”;“通过由文词建筑起来的巨构,作者能把我们的心灵完全控制住,使我们心醉神迷地受到文章所写出的那种崇高、庄严、雄伟以及其它一切品质的潜移默化”,总之,文学比音乐具有更大的感动力,因为它不仅诉诸感官和情感,尤其重要的是通过文字意义而诉诸理智。

朗吉弩斯认为音乐只关感性而语文艺术更关理性。

朗吉弩斯对美学的更重要的贡献还在于把“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提出一派以为朗吉弩斯所说的“崇高”与后来美学家博克和康德等人所说的“崇高”是一回事,同是一个审美范畴二、“崇高”的特点。

郎吉纳斯说:“一切使人惊叹的东西无往而不使仅仅讲得有理、说得悦耳的东西黯然失色。

相信或不相信,惯常可以自己作主;而崇高却起着横扫千军、不可抗拒的作用;它会操纵一切读者,不论其愿从与否。

论崇高

论崇高

论述朗加纳斯的崇高及其当下意义【摘要】《论崇高》是公元一世纪古罗马时期的文论著作,其在西方文论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朗吉弩斯的《论崇高》是公元一世纪古罗马时期的文论著作,它不但第一次比较详尽地论述了文学作品崇高风格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而且阐明了崇高的风格与崇高的灵魂和伟大的人格的相互依存性, 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在本次课程小论文中,我将从的本质、审美范畴、现实意义等方面对《论崇高》进行浅析【关键词】朗加纳斯;崇高;意义;崇高是一种审美境界,也是一种精神境界。

在生命主体身上,它是一种精神和人格品质,是一种高尚情怀和精神境界,是人生应该努力追求的极高的价值指标。

从根本上说,崇高就是人追求民主、创造人生价值的人文精神,而第一次从真正意义上解释崇高的是朗加纳斯。

在本次课程小论文中,我将从本质,构成要素,审美范畴及它在当下的意义几方面论述朗加纳斯的崇高。

一、崇高的本质 1朗加纳斯是古罗马时代的希腊人,他的主要著作是《论崇高》。

朗加纳斯认为:“崇高的风格是一颗伟大心灵的回声”,也就是说,人格低下、卑琐的人,绝不会创造出崇高的作品来,就像是一个真正的演说家绝不应有卑鄙龌龊的心灵,一个终生墨守着狭隘的、奴从的思想和习惯的人,决不能说出令人击节称赏和永垂不朽的言辞一样。

雄伟的风格乃是重大的思想之自然结果,而崇高的谈吐往往出自胸襟旷达志气远大的人。

2朗加纳斯把崇高看作真正作品必须具有的风格,它主要是指与“优美”相对的“壮美”或“阳刚之美”的范畴,它包括伟大、雄浑、壮丽、庄严、高远及遒劲等。

3在著作《论崇高》中,朗加纳斯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解构其理论内涵,即崇高的内质构成,心理效应和产生土壤,他把崇高当成客体的对象加以描述,揭示了它的内质,又从心理效应上揭示崇高的外质,同时他又论述了崇高产生存在的外部环境和条件,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不同层次又浑然一体的“崇高论”,而成为一部“人类崇高论”崇高内质构成是崇高的本质。

朗吉纳斯《论崇高》文艺观初探朗吉弩斯 论崇高.doc

朗吉纳斯《论崇高》文艺观初探朗吉弩斯 论崇高.doc

朗吉纳斯《论崇高》文艺观初探朗吉弩斯论崇高摘要:古罗马时期,朗吉纳斯以独特视角重新审视“崇高”这个概念。

他将“崇高”纳入美学领域内进行思考,超越了传统修辞学定义,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由“崇高”的界定出发,探讨了朗吉纳斯心中“崇高”的内容及其来源,在对达到“崇高”所需技巧的梳理过程中,得出朗吉纳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点——开启了主情的文艺批评观,对全面认识《论崇高》所含朗氏文艺观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崇高;思想;热情;技巧古罗马时期著名的学者、文论家、修辞学家朗吉纳斯(Longinus,约213—273),著有《论崇高》[1](因该书普遍被认为成书于公元一世纪,故其实际作者存疑)一文。

此书虽为修辞学著作(现存为残本),但它早已超越文章风格论而进入美学范畴,是继贺拉斯《诗艺》之后另一部伟大的文论作品。

全书共六篇四十四章,从绪论到思想论,再到辞格、措辞、结构,最后由感情论升华。

可以说,《论崇高》一文,由古典向浪漫演进,重视想象、感情,开启了主情的文艺批评标准。

一、崇高的定义(一)崇高的内涵其实,崇高这个概念“形成在古代的修辞学中,但是,正如秀美的概念一样,这个概念也有着一个实际的演变过程。

崇高被认为是雄辩术三种风格之中最高雅的一种,而秀美则被认为是最低等的一种。

这种风格也被称作是雄浑(grandis)和庄重(gravis)。

”[2]朗吉纳斯赋予了“崇高”不同于修辞学的美学概念,他认为,崇高是由伟大的不平凡对象唤起的强烈情感,“他所说的‘伟大’,‘雄伟’,‘壮丽’,‘尊严’,‘高远’,‘高雅’,‘古雅’,‘遒劲’,都与‘崇高’一词同义,一句话,他指的主要是美学上的刚性美。

”[3]他提出了崇高的文艺价值,认为“真正崇高的文章自然能使我们扬举,襟怀磊落,慷慨激昂,充满了快乐的自豪感”,若“一个颇有见识而又熟识文艺的人再三听取一篇文章,但觉得它不能使人心胸豁达,意志昂扬,或者听过后不能留下一点思想,值得低徊寻味,而愈仔细研究,愈觉得它无甚可取,那末,那就未必是真正的崇高”。

郎吉努斯《论崇高》及其美学史意义探析

郎吉努斯《论崇高》及其美学史意义探析

【 内容提要】本文从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状况两方面对 《 论崇高》 诞生的历史
背景进行 了简要 说 明 ,并以此 为 出发 点 详细 分析 了这 一 美 学专著 的 主要 思 想。
提 出作 品的 美学 史意 义在 于 的对 古典 主 义 的继承 与 发展 以及 对 后 期探 讨 “ 崇
病 ”这 一 审美范畴 的启示作 用。
如作者在?它一开始就在我们的灵魂中植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对于一切伟大的事物一切比我们自己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和?一切有用的事物是人们易于获得的而他们的景仰却是留给惊心动魄的事情的中提及的?伟大?神圣以及?惊心动魄的事物正是美学所要研究的?崇高的对象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 ( 社会科学版 ) 第3 第3 0卷 期 J U N LO H R D A E V L 0N3 O R A FT E G A U T S O .3 o
郎吉 努 斯 《 崇 高 》 及 其 美 学 史 意 义探 析 论
二 、作 品产 生 的 历 史 背 景
文艺 作 品的创 作都 离 不 开 特 定 的社 会 历 史 条件 。某 一 时代 的历 史 背 景 ,如社 会 环 境 ,政治 经济 条件 ,思 想领 域 的发展 状况 等都会 在一定 程度 上影 响作 品的 主题 ,结 构 以

两 百年 间 ,虽 然社 会 阶级 矛盾 没有减 弱 的趋 势 ,但统 一 的国家 和高度 集 权 的帝 国体 制
有利 于奴隶 主 阶级维 持其 统 治秩序 。罗马逐 步实现 了社会 的安 定 与和平 。公元 三世 纪 开 始 ,罗马 走 向衰 落 。总 的来说 ,这 是一 个奴隶 制度 逐渐走 向衰 落 和瓦解 的 时期 。 关 于 罗马时 代 的文化 发展 状况 ,鲍 桑葵有 一段很 好 的论述 :在 这个 时 期 ,哲学 在很

论崇高及其审美内涵的现实意义

论崇高及其审美内涵的现实意义

【内容摘要】“崇高”作为西方美学重要的审美范畴,从郎吉努斯到博克,再到康德和席勒,经历了不断的变革和重构,也被不断诠释着新的含义。

在当今看似拒绝崇高、解构崇高的时代,重新审视和回味“崇高”的审美内涵,弘扬人性道德并助推审美教育,有着更深刻的现实性意义。

【关键词】崇高道德审美教育超越性主体性中图分类号:B83-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9)12-0079-042019年12月社科纵横Dec ,2019总第34卷第12期SOCIAL SCIENCES REVIEW VOL.34NO.12·文化研究·崇高作为西方美学审美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崇尚崇高”到“拒绝崇高”再到“解构崇高”,崇高经历了许多波折和风雨而最终似乎被渐渐遗忘。

我们之所以在当下回顾崇高的发展历程,重提崇高的思想,有其深刻的内在含义和积极的醒世作用。

一、“崇高”作为审美范畴的历史回溯最早将“崇高”作为审美范畴的是古罗马的郎吉努斯,他在《论崇高》中具体分析了各种具有崇高风格的作品和对象,作者在广泛涉猎各种材料和文学体裁的基础上来寻求崇高的真正本质。

不仅讨论了艺术的崇高和自然现象的崇高,还分析了崇高的客观属性,涉及了崇高的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问题。

正是郎吉努斯的这些努力,才使得崇高从一个简单的修辞学概念上升为一个具有普遍性和历史意义的审美范畴。

郎吉努斯在文章中所讲的崇高涵义非常广泛,既有伦理道德的意义,又有刚性美和柔性美的审美意义,它泛指社会政治伦理、自然界和精神世界的崇高。

在讨论到崇高的五个真正源泉时,郎吉努斯说道:“在这全部五种崇高的条件之中,最重要的是第一种,一种高尚的心性。

……崇高可以说就是灵魂伟大的反映……思想充满了庄严的人,言语就会充满崇高;这是很自然的。

因此,崇高的思想是当然属于崇高的心灵的。

”[1](P119-120)崇高的风格是一颗伟大心灵的回声,这正是郎吉努斯整个理论的核心。

平凡背后的不凡——从朗吉弩斯的《论崇高》看《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崇高美

平凡背后的不凡——从朗吉弩斯的《论崇高》看《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崇高美

严 伟 大 的思 想 和慷 慨 激 昂 的热 情 主 要 是 依 赖 天 赋 的 , 中 的 崇 高 美 的 阐述
三 者 则 来 自技 巧 。可 以说 , 崇 高 由两 大部 分组 成 , 即 诗 人
作者 ) 的精 神 ( 心灵 或 品 质 ) 和 他 的修 辞技 巧 ” _ 3 ] 9 。 《 论 崇高》 是 朗吉 弩 斯 的 名 著 。朗 吉 弩 斯 不 是 在 修 辞 学 ( 朗吉 弩 斯 也 探 讨 了 崇 高 的 作 用 。他 认 为 , 崇 高 的 思 想 范 畴 而 是 在 美 学 范 畴 上 论 述 崇 高 。所 谓 崇 高是 指 伟 大 不 平 作品有了崇高的思想感情 , 就 能 凡 的对 象 所 唤起 的 高 亢 强 烈 的情 绪 , 不 可 抗 拒 的 威 力 和 尊 感 情 造 就 一 个 崇 高 的作 家 , 产 生 强 烈 的 感 染 效 果 。而 崇 高 的 感 情 是 对 壮 丽 、 严 感 。 朗吉 弩 斯 的崇 高 涉 及 两 个 方 面 : 客 观 的 自然 界 和 主 打 动 读 者 , 崇 高 事 物 的 向往 和 追 求 , 而 不是 那 种 追 逐 钱 财 和荣 华 观 的心 灵 世 界 ( 主 要 体 现 在 社 会 和 艺 术 中) 。首先 , 朗吉 弩 尊 严 、 崇 高 的感 情 不 是 浮 夸 矫 饰 的 感 斯 认 为 崇 高 存 在 于 自然 界 。正 如 他 所 说 , “ 在 本 能 的 指 导 富贵 的卑 微 感 情 。他 还 说 , 下, 我 们 决 不 会 赞 叹 小 小 的溪 流 , 哪 怕 它 们 是 多 么 的 清 澈 而 且有用 , 我们 要 赞 叹 尼 罗河 、 多瑙河、 莱茵河, 甚 或海 洋 。
灵 。海 明 威 在 《 山》 中 反 映 的 主 题 思 想 和 运 用 的 写 备 的 五个 要 素 。第 一 而 且 首 要 的 是 有 庄 严 伟 大 的 思 想 ; 第

朗吉弩斯论崇高美学思想新释

朗吉弩斯论崇高美学思想新释

朗吉弩斯《论崇高》的美学思想新释罗中起(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 辽宁沈阳 110036)[关键词]朗吉弩斯;崇高;人性经验;崇高修辞学[摘要]文章对朗吉弩斯的《论崇高》作了全新的阐释,认为其学术理路是清晰的,其中显在的是修辞学理路,隐在的是美学理路;而“崇高”之所以由此而成为真正的美学范畴,主要是因朗吉弩斯依循美学理路,把崇高的探讨纳入了人性经验的分析,从而为崇高找到了人性的根据和经验的来源;其崇高修辞学思想既承袭了贺拉斯的“合式”理性,又有所突破,表现就是对崇高修辞的特殊性的强调,其意有似于中国文论“文以气为主”的说法。

古罗马美学对后世影响较大者,除了贺拉斯《论诗艺》之外,就是《论崇高》这部著作。

关于这部著作的作者,至今存有争议。

发现于公元十世纪的《论崇高》抄本通常被看作是最原初的文本,其署明作者为“狄奥尼修斯或朗吉弩斯”。

由此,有两种关于这部著作作者的说法:一种认为作者是三世纪罗马的修辞学家达乌尼锡斯•朗吉弩斯(Cassius Longinus of Palmyra,213~273),另一种认为作者是公元一世纪的另一位朗吉弩斯。

两种说法,都缺乏必要的证据。

根据作品看,朗吉弩斯略晚于贺拉斯,是生活在罗马的希腊人,社会地位并不太高,但学识渊博。

《论崇高》是一部修辞学著作,可能是写给一个名叫特伦天的罗马贵族的讨论文学修辞的信。

特伦天不见史传,根据作品判断,可能是朗吉弩斯的朋友或师友。

《论崇高》曾长期埋没于世,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被意大利人刊印出来,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大师布瓦洛把它译成法文才引起广泛注意。

据[波]符·塔达基维奇讲,此前,人们一直“将这部著作看作是修辞学的专著”,自布瓦洛以近代语言将之译为《论崇高与奇迹》(Traitèdu sublime et du mervéilleux)之后,便“被看作是美学的专著了”。

所以说,“这种看法首创于布瓦罗,并在启蒙运动时代保留了下来。

论朗吉努斯《论崇高》中的“天才说”

论朗吉努斯《论崇高》中的“天才说”

论朗吉努斯《论崇高》中的“天才说”提要:古罗马时期朗吉弩斯的天才观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

本文试图从天才的崇高思想、民主精神、想象与激情三个方面来阐释朗吉努斯天才观的内涵。

关键词:天才;崇高;想象;激情;民主“天才”是西方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话题。

从历史的角度看,古希腊文艺思想的“迷狂”、“酒神凭附”、“天启”都是讨论人的天才,他们所讲的天才主要是指艺术中的灵感问题的。

到了浪漫主义诗论中,“天才”一词则指一种天赋之才、一种超越一般艺匠的能力,是所有技艺、训练所没办法达到的高度,但却又符合文学传统的规则,并且能够自然而然地达到伟大的标准。

然而,早在古罗马时期的朗吉弩斯《论崇高》中,我们便可以看到“天才”的原型论述。

虽然,在《论崇高》中,我们很难找出“天才”这一概念的定义,但文中对“天才”的论述却随处可见。

朗吉努斯在《论崇高》中将崇高的来源归纳为庄严伟大的思想、慷慨激昂的热情、构想辞格的藻饰、高雅的措词以及尊严和高雅的结构等五个方面。

这五个方面构成的有机系统,恰好正是天才的素质。

灵魂的庄严、思想的伟大是最重要的,也正是天才思想的实质。

从天才的崇高思想、思维内涵,即民主精神、想象与激情三个方面,来论述朗吉努斯的“天才”观。

一、天才的崇高思想朗吉努斯认为天才就是具有崇高伟大思想的创造者,即“崇高的天才”。

他认为在崇高的五个来源中,“第一而且首要的是能作庄严伟大的思想”,意即没有“庄严伟大”的思想便没有崇高。

而“能作庄严伟大的思想”的人,则是“崇高的天才”:“崇高的天才(译者注:就是‘能作庄严伟大的思想’,崇高的第一个因素)……虽然这是天生而非学来的能力,我们也要努力陶冶我们的性情,使之达到高远的意境,仿佛使之孕育着高尚的灵感。

……我在别处写过这句话:‘崇高的风格是一颗伟大心灵的回声。

’……首先指出崇高的来源是绝对必要的,我们说,一个真正的演讲家绝不应有卑鄙龌龊的心灵。

因为,一个终生墨守着狭隘的、奴从的思想和习惯的人,绝不可能说出令人击节称赏和永垂不朽的言词。

朗吉弩斯《论崇高》的美学思想新释

朗吉弩斯《论崇高》的美学思想新释

《论崇高》中达到崇高的方式分析汉语言文学2班李妮2010101016《论崇高》是一部修辞学著作,是写给一个名叫特伦天的罗马贵族的讨论文学修辞的信。

《论崇高》曾长期埋没于世,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被意大利人刊印出来,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大师布瓦洛把它译成法文才引起广泛注意。

据符·塔达基维奇讲,此前,人们一直“将这部著作看作是修辞学的专著”,自布瓦洛以近代语言将之译为《论崇高与奇迹》之后,便“被看作是美学的专著了”。

所以说,“这种看法首创于布瓦罗,并在启蒙运动时代保留了下来。

这也扩大了这部著作的意义。

此书将崇高的概念带到美学中来,并且使崇高的美学带了一种修辞学的味道。

”在西方历史上,最早提出或使用“崇高”概念的并不是朗吉弩斯。

“崇高”的希腊文原意为“高度”,是希腊罗马时流行的术语之一。

朗吉弩斯写作《论崇高》的目的是要“整理出”自己的“关于这崇高的扎记”以回答这些问题,用他的话说,一是要解决“真正的崇高的明确的理论和标准”,二是要解决“究竟有没有一种技术可以传授文章中的崇高或高超”。

此外,他还有一个现实的动机。

在现实的诗文写作中,根本问题是崇高的缺失。

面对这种缺失有两种倾向性主张,一种倾向认为崇高完全来自于天性,而“冷水冰的技术”只会“剥夺掉”崇高,因而完全否定修辞对崇高的意义;再一种倾向认为专制制度有如强迫奴隶只会沉默而不会成为演说家一样,因而把崇高的缺失归咎于专制制度。

朗吉弩斯可谓是关注现实又富于理想,他不同意这些主张,另有所虑,力图找到崇高缺失的症结所在,实际地解决崇高的创造问题。

这就是他写作《论崇高》的现实动机。

显然,两种动机的逻辑理路上是一致的。

在这些动机支配下,朗吉弩斯提出了一整套的解决方案。

它包括崇高的五种来源,即⑴庄严伟大的思想;⑵强烈而激动的情感;⑶运用藻饰的技术;⑷高雅的措辞;⑸整个结构的堂皇。

其中,前两条,即思想与情感“主要是依靠天赋”,后三条,即藻饰、措辞和结构主要靠技术。

朗基努斯 论崇高 原文

朗基努斯 论崇高 原文

朗基努斯(Longinus)是公元2世纪古希腊修辞学家,他的著作《论崇高》(On the Sublime)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研究崇高的专著。

在这部著作中,朗基努斯对崇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崇高的理论观点。

首先,朗基努斯认为崇高是一种审美效果,它源于人们对伟大、庄严、恐怖等事物的感知。

他指出,崇高与美是不同的审美范畴,美主要体现在和谐、优雅、平衡等方面,而崇高则体现在力量、激情、无法抗拒的力量等方面。

崇高的审美效果往往让人产生敬畏、惊叹之情,使人们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

其次,朗基努斯将崇高分为两类:数学的崇高和动力学的崇高。

数学的崇高主要体现在体积、数量、距离等方面,如高山、大海等自然界的巨大景观。

动力学的崇高则主要体现在力量、速度、激情等方面,如狂风暴雨、雷电交加等自然现象。

这两种崇高都是通过对感官的刺激,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

朗基努斯还提出了崇高的五个基本原则:1. 伟大的事物;2. 无法抗拒的力量;3. 庄严;4. 恐怖;5. 惊奇。

他认为,当一个作品或现象具备这些原则时,就能产生崇高的效果。

同时,他还强调了修辞手法在创造崇高效果中的重要作用,如夸张、对比、排比等。

此外,朗基努斯还对崇高的起源进行了探讨。

他认为,崇高起源于人类对未知的恐惧和对超越自己能力的事物的追求。

人们在面对自然界的巨大力量时,既感到恐惧,又充满好奇,这种矛盾的情感驱使人们去追求崇高。

因此,崇高是人类精神的一种表现,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追求。

总之,朗基努斯的《论崇高》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著作,它为后世研究崇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朗基努斯关于崇高的理论观点,不仅对西方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后世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启示作用。

阐述朗吉弩斯美学思想

阐述朗吉弩斯美学思想

阐述朗吉弩斯美学思想1.朗吉弩斯美的本体依据朗吉弩斯(Casius Longinus ,213—273)活跃于古罗马社会由强盛逐渐步入衰落的过渡时期,处在以借鉴、继承古希腊文明的风气中,以地缘为基础的海洋文明环境下。

朗吉弩斯《论崇高》是一部具有批判精神的修辞学著作,且渗透到了美学范畴,这在美学史上具有开创性。

朗吉弩斯美的本体思想也主要体现在《论崇高》一书中,涉及了崇高的心理形式、根源及技巧等方面的问题。

“崇高的风格是一颗伟大心灵的回声。

” [1]这是贯穿朗吉弩斯《论崇高》的核心思想,指具有崇高人格和思想的人才能创造出崇高的作品,并具有瞬间征服观者的惊叹力量。

他认为崇高有五种源泉,即“第一而且首要的是能作庄严伟大的思想……第二是具有慷慨激昂的热情……第三构想辞格的藻饰……此外,是使用高雅的措词……第五崇高因素包括上述四者,就是尊严和高雅的结构。

”这五种因素并非并列关系,前两种因素起决定作用,依赖于先天的才能,后三种属于辅助的不可或缺的,依赖于技艺,是后天可以培养的。

从美学方面看,朗吉弩斯对崇高的看法也显得过于主观化,忽略了客体因素,但特定时期下,把崇高突破出修辞学领域,是一个标志性的创举。

2.朗吉弩斯美的形式:“崇高之美”《论崇高》通过显性的修辞学论述和隐形的美学思想的融合,满足了社会对崇高之美的需求。

“崇高”之美体现在主客观统一。

朗吉弩斯认为崇高的客观对象在于“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就像“尼罗河,多瑙河,莱茵河,尤其是海洋……天上的星星,埃特纳火山口”,这些雄伟的、奇特的事物揭示了崇高忠于现实的客观性。

同时崇高也要真实的情感和灵魂,朗吉弩斯认为主观的、伟大的思想异常重要,这种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崇高所追求的最高范畴。

“崇高”之美又体现在内容与形式上。

崇高的五个来源都属于主观方面,但前两个因素,思想与情感属于内容,其他三个藻饰、措词和结构属于形式技巧。

“庄严而伟大的思想”明确的指出了文艺创作中内心思想感情的重要性,而这些都来源于创作者本身,思想的高低、品德的优劣都会反映在作品中,在这里可以认为朗吉弩斯是赞成内容优于形式。

朗吉弩斯与崇高辨析

朗吉弩斯与崇高辨析

朗吉弩斯与崇高辨析
朗吉弩斯与崇高辨析
<论崇高>作为美学史上的一颗明珠,其作者并非1世纪的朗吉弩斯,而是3世纪的朗吉弩斯.其"崇高"不是纯修辞学的含义,也不是纯美学的含义,而是蕴含了从修辞学向美学的过渡及二者的统一.人们对<论崇高>的判断,不是求真的逻辑判断,不是对文本质的规定性的理性开掘,而是一种价值判断,也是对文本意义的情感体验与感悟.因此,我们应该从<论崇高>全篇整体的角度出发,从西方美学发展史特别是美学范畴、概念的演变史出发,全面、系统、完整的理解和判断朗吉弩斯"崇高"的含义.
作者:薛永武 XUE Yong-wu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曲阜,273165 刊名: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001 11(6) 分类号: B83 关键词:朗吉弩斯崇高修辞学美学求真价值。

透视朗吉弩斯《论崇高》所显示的浪漫主义及现实意义

透视朗吉弩斯《论崇高》所显示的浪漫主义及现实意义

透视朗吉弩斯《论崇高》所显示的浪漫主义及现实意义
刘霞
【期刊名称】《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6(014)001
【摘要】本文通过对天才、激情、想象和追求强烈艺术效果的论述和突出宣传,透视了朗吉弩斯的<论崇高>所显示的浪漫主义及其崇高的现实意义.
【总页数】3页(P41-43)
【作者】刘霞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6
【相关文献】
1.论李白诗歌中的崇高美——以朗吉弩斯的《论崇高》为观照 [J], 张芳
2.论崇高的审美特征——兼对朗吉弩斯、柏克、康德关于崇高的考察 [J], 顾荣佳;马国柱
3.平凡背后的不凡--从朗吉弩斯的«论崇高»看«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崇高美 [J], 莫丽娜
4.平凡背后的不凡——从朗吉弩斯的《论崇高》看《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崇高美[J], 莫丽娜;
5.浅析崇高——从朗吉弩斯《论崇高》出发 [J], 赵美玲;赵以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崇高,郎加纳斯

论崇高,郎加纳斯

《论崇高》的美学思想一、“崇高”的美学意义朗吉纳斯不是在修辞学范畴而是在美学范畴上论述崇高。

所谓崇高,与伟大雄浑、高远、壮丽是同义语,是指伟大不平凡的对象所唤起的高亢强烈的情绪,不可抗拒的威力和尊严感。

朗加纳斯的崇高涉及两个方面:客观自然界;主体心灵世界。

“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朗吉弩斯和贺拉斯有很大不不同,这说明他的独创性和风气的转变——这可以说是从现实主义倾向到浪漫主义倾向的转变。

贺拉斯虽然也提到文艺的情感效果,但是他的文艺思想的基调却是侧重传统法则和理智判断的。

他提出了文艺的两重功用:教益和娱乐。

当时修词学家又特别对散文提出了“说服”一个功用。

朗吉弩斯不满意这种传统看法,对文艺提出了更高的朗吉弩斯的看法往往是辩证的,他虽然把情感抬得极高,却也并不抹煞理智,这在第三十九章所作的音乐与文学的比较中可以见出。

他认为音乐的和谐只借本身无意义的声音造成一种节奏的运动,“迫使听众跟着这节奏运动,使自己和乐音相应”。

因此,它的“极大的迷人力量”“不是由人的心思产生出来的”,即不是通过理智而只通过感官的。

文学则较高一层,“它的和谐不只是由声音而是由文字意义组成的,而文字对于人是自然的,不仅能打动听觉,而且能打动整个的心灵”;“通过由文词建筑起来的巨构,作者能把我们的心灵完全控制住,使我们心醉神迷地受到文章所写出的那种崇高、庄严、雄伟以及其它一切品质的潜移默化”,总之,文学比音乐具有更大的感动力,因为它不仅诉诸感官和情感,尤其重要的是通过文字意义而诉诸理智。

朗吉弩斯认为音乐只关感性而语文艺术更关理性。

朗吉弩斯对美学的更重要的贡献还在于把“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提出一派以为朗吉弩斯所说的“崇高”与后来美学家博克和康德等人所说的“崇高”是一回事,同是一个审美范畴二、“崇高”的特点。

郎吉纳斯说:“一切使人惊叹的东西无往而不使仅仅讲得有理、说得悦耳的东西黯然失色。

相信或不相信,惯常可以自己作主;而崇高却起着横扫千军、不可抗拒的作用;它会操纵一切读者,不论其愿从与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吉弩斯《论崇高》的美学内涵及历史意义2006年5月第28卷第3期三峡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ofChinaThreeGorgesUniversity(Humanities&amp;SocialSciences)Mav.2006V oL28No.3朗吉弩斯《论崇高》的美学内涵及历史意义宋雄华(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朗吉弩斯的《论崇高》是西方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篇论文,它不但第一次比较详尽地论述了文学作品崇高风格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而且阐明了崇高的风格与崇高的灵魂和伟大的人格的相互依存性,特别是敏锐地发现了崇高的对象对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高度的深远意义.因此,在这篇论文中,崇高已经远远超越了它最初的修辞学层面,而成为了一个内蕴丰富的审美范畴,直接启发了后世崇高理论的发展.关键词:崇高;文章风格;崇高的思想;伟大的人格;超越中国分类号:Io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219(2006)03—0030一o3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接触到有关崇高问题的可能是古希腊美学家毕达哥拉斯.他曾根据音乐家精神气质或品性的不同,把音乐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勇敢尚武的,粗犷而又令人振奋的;另一类是文雅的,悦耳的,柔软的."论述音乐的'精神气质'(ethos)或品性的这种毕达哥拉斯学说,区别了音乐的两种不同类型:表示勇敢尚武气质的粗犷,振奋精神的调式,表示温文尔雅气质特征的悦耳,柔软的调式."[1](P20)古罗马时期的思想家西塞罗在《论义务》中,进一步把美分为"秀美"和"威严"两种:"我们可以看到,美有两种.一种美在于秀美,另一种美在于威严;我们必须把秀美看做是女性美,把威严看做是男性美."[2](P138)这种明确地将美划分为"秀美"和"威严"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吉尔伯特和库恩对这一思想做出了高度评价:"西塞罗最为独创的美学见解之一,就是他把美分成阳性的和阴性的,威严的和优雅的.在西塞罗之前,曾经有人用过同样的术语区分美,但仅是狭隘地用于艺术风格中.西塞罗的进步在于普遍地区分美."[1](P136137)毕达哥拉斯和西塞罗的崇高思想虽然还没有形成理论体系,但它们粗略地奠定了后世西方美学家对崇高的大体看法.自此而后,西方美学家对崇高的理论兴趣长盛不衰.因此,他们的开创之功是不可磨灭的.崇高作为一个重要的范畴兴盛于古罗马时期,与当时发达的修辞学和雄辩术密不可分.塔达基维奇指出:"崇高的范畴出现在罗马,这又特别是出自一位修辞学家和一个较高级的概念,即雄辩之才(subli- mis)."[3](P209)"崇高的概念形成在古代的修辞学之中,但是,正如秀美的概念一样,这个概念也有着一个实际的演变过程.崇高的或被认为是雄辩术三种风格之中最高雅的一种,而秀美则被认为是最低等的一种.这种风格也被称作是雄浑(grandis)和庄重(gra- vis),而这些同义词则表明,崇高在古代曾被认为就是雄浑与庄重.""古代的修辞学,文体学与诗学经常讨论到雄浑的风格.而塞西留斯的着作则专门讨论过这种风格,而且也值得称道,但很可惜,这部着作却未能流传下来.而另外一部回答塞西留斯的着作倒流传下来丁."[3](P231)这部流传下来的着作,就是我们现在一般认为作者是古罗马时期的朗吉弩斯的《论崇高》,它正式提出了"崇高"这一范畴,并对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朗吉弩斯的《论崇高》,是他和他的朋友或弟子特伦天研究了塞西留斯的论文《论崇高》之后,不满意于这篇论文,将自己关于崇高感的意见辑录起来的一篇论文.虽然塞西留斯《论崇高》的具体内容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由此看出,早在朗吉弩斯之前,就有人写过专门论述崇高的论文,只是因为它已失传,我们才将朗吉弩斯看作是最早的专门论述崇高问题的学者.朗吉弩斯是一位修辞学家,"他基本上是教授演说者用来说服或鼓动(根据其类型)其听众的方法.从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和昆提利安以来,演说收稿日期:2006—02—15作者简介:宋雄华(1973一),男,湖北武穴人,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文艺美学和比较诗学研究.艺术的教学法一直是传统式的.它和共和体制相关联.在议会或法庭上应该能言善辩.""朗吉弩斯的文本遵循了由这种传统留下的箴言和原则."[4](P106)朗吉弩斯指出:"一篇学术论文须有两个必要之点:首先,作者应当阐明当前的主题;其次,而这点是更重要的,他必须指出,我们要凭甚么方法来达到目的."[5](P79)朗吉弩斯认为,塞西留斯《论崇高》在这两点上都做得不好,"无甚高论".基于此种学术观念,朗吉弩斯特别注意阐明崇高的主题,并详细论述了我们如何达到崇高境界的种种方法.朗吉弩斯的崇高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朗吉弩斯的崇高理论的论述对象是文学作品的风格,他论述了文学作品崇高风格的五个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崇高一词直译就是高度,是希腊——罗马时代流行的美学批评或修词批评的术语之一.[2](P139)朗吉弩斯首先指出:"崇高在于措词的高明和美妙."[5](P80)进而指出,崇高的风格有五个真正的源泉:第一而且首要的是能作庄严伟大的思想,第二是具有慷慨激昂的热情,第三是构想辞格的藻饰,第四是使用高雅的措词,第五个崇高因素包括上述四者,即尊严和高雅的结构.其中,前两个因素主要依赖天赋,后三个因素来自技巧,庄严而伟大的思想是最重要的.[5](t~86)因此,朗吉弩斯说:"一个崇高的思想,在恰到好处时出现,便宛若电光一闪, 照彻长空,显出雄辩家的全部威力."[5](p8o)可见,朗吉弩斯已经敏锐地指明了崇高的思想在崇高风格中的首要地位,以及它对雄辩家的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出神入化的提升意义.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对此,吉尔伯特和库恩高度评价道,朗吉弩斯"似乎要把诗人和演说家的注意力从文学的表面形式召回到内在意义上去."他"扞卫心灵的伟大,反对只求形式的正确和外表的悦人."[1](P138)其次,朗吉弩斯认识到了崇高的文学作品的风格来源于崇高的人格和伟大的灵魂.朗吉弩斯说:"一个终生墨守着狭隘的,奴从的思想和习惯的人,决不可能说出令人击节称赏和永垂不朽的言词.是的,雄伟的风格乃是重大的思想之自然结果,崇高的谈吐往往出自胸襟旷达志气远大的人."[5](1:)87—88)因此, 要想创造出值得人类永久尊敬的崇高作品,作家就必须运用高尚的语言,这就要求作家必须具有庄严的思想和崇高的心灵.他还指出:"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森罗万象的宇宙中来,仿佛引我们去参加盛会,要我们做造化万物的观光者,做追求荣誉的竞赛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的心灵中植下一种不可抵抗的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所以,对于人类的观照和思想所及的范围,整个宇宙也不够宽广,我们的思想往往超过周围的界限.你试环视你四周的生活,看见万物的丰富,雄伟,美丽是多么惊人,你便立刻明白人生的目的究竟何在.所以,在本能的指导下,我们决不会赞叹小小的溪流,哪怕它们是多么清澈而且有用,我们要赞叹尼罗河,多瑙河,莱茵河,甚或海洋."[5](P123124)朗吉弩斯从人的生命和价值出发,说明人不应当叹赏小溪小涧的美,而要赞赏尼罗河等体积巨大的,空间广阔的,宏伟的事物; 不能满足于当一种卑微的动物,而应当做一个灵魂渴望伟大的,神圣的事物的野心勃勃的竞争者.这些思想,类于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文如其人"的思想.在此之前,西方人着重强调摹仿说,对作家创作过程中心灵和思想的作用不够重视.朗吉弩斯的这些观念, 对于提升艺术作品的思想深度和人文价值,以及促进作家提高人生历练和人格修养,具有极大的引导作用.这是对艺术风格与创作主体的思想,灵魂,精神境界,人格风范等之间的紧密联系的深刻体认,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重大的创新意义.因此,"我们也要努力陶冶我们的性情,使之达到高远的意境,仿佛使之具有高尚的灵感."[5](P87)这样,朗吉弩斯就把崇高的范畴从对文学作品的风格的评价,拓展到了对创作主体的人格的评价,成为了现代审美意义上的崇高理论的先声.再次,朗吉弩斯不但指出了崇高的审美意义,而且认识到了崇高的审美意义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高度.朗吉弩斯指出:"真正伟大的作品,是百读不厌的,很难甚且不可能抵抗它的魅力,它留给你牢固的,不可磨灭的印象."[5](P85~86)"一个素朴不文的思想,即使不形之于言,也往往仅凭它本身固有的崇高精神而使人赞叹."[5](P87)崇高的文章让人听过后"心胸豁达,意志昂扬","留下一点思想,值得低徊寻味".[5](P85)在指出崇高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让人难以抵抗的感染力,净化读者心灵等审美特点的基础上,朗吉弩斯还深刻体认到崇高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高度的意义.如他指出:"真正崇高的文章自然能使我们扬举,襟怀磊落,慷慨激昂,充满了快乐的自豪感."[5](P85)"在别的方面可以证明这些天才(指文学上的崇高天才——引者)无异于常人,但崇高却把他们提到近乎神的伟大tb灵的境界."[5](P124) 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高度,是文学艺术的审美功能之一,但最能发挥这种功能的莫过于崇高的文艺作品.人类正是在崇高的审美对象的不断牵引和提升下,不断超越渺小的平凡的自我,而逐渐接近和达到31崇高境界的.从根本上说,朗吉弩斯的基本论点是"崇高的风格是一颗伟大心灵的回声."[5](P87)崇高的作品来自伟大的心灵,这是贯穿朗吉弩斯《论崇高》始终的核心精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鲍桑葵指出:"作者差不多快要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崇高有赖于心灵作出努力或反应来同气派宏大或力量无穷的气象展开某种竞争.在这种努力或反应中,主体觉得自身肯定有了比通常经历的更深刻的精神力量."[2](P140)"这篇论文在哲学上的重要性倒不在于它对崇高的性质作了任何有系统的洞察,而在于它证明心灵在这方面已经变得敏感起来."[2](P139)这里的"心灵"自然还包括灵魂,思想和伟大的人格等精神性的要素,这正是崇高的精神内核.尽管朗吉弩斯的《论崇高》象一般的开创之作一样,还有很多有待深入的地方,遭到了一些批评.如有的学者认为,"这部小书割断了修辞学与文学的联系,尤其注意把崇高的目的与雄辩术的目的相区别,把诗学意象与修辞学意象相对立:'在诗中,它们的目的是引起惊奇,言语中的目的则在于阐明(enarge- ia).'它对辞格的分析向着它们所引发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发展,其具体程度实不多见."[6](P202—203)即便这样,他也不得不承认这篇论文的价值:"它至少于l6 世纪下半叶为意大利的思考提供了信息,有助于更好地捕捉演说术(oratio)之宗旨——即说服对方——与'崇高'言语之宗旨的区别,后者不管是在散文中还是诗中,都追求心醉神迷,追求令人惊愕(1estupor)的效果."[6](P203)虽然,吉尔伯特和库恩对《论崇高》进行了近乎苛求的批评:"他(指朗吉弩斯——引者)的论着似乎是激情的产物,因为文中所表达的观点,并未构成一个合理的体系.郎吉弩斯未能从基本的原由中演绎出他的论题的本质,似乎只是提出了高尚风格的~系列特征."[1](P139)然而面对这篇论文的伟大价值,他们又客观地指出:"但是,在古希腊罗马,在辨证地论述外在技巧的欣赏和批评与内在的感情,机智,想象力,狂喜之间的关系方面,在辨证地论述堕落成矫揉造作的艺术与一种几乎同非理性和超自然的32东西合一的自然之间的关系方面,郎吉弩斯却是一个重要人物."[1](P139—140)然而,作为西方美学史上全面系统地论述崇高问题的第一篇专门性论文,朗吉弩斯的《论崇高》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正如塔达基维奇所指出的那样:"此书将崇高的概念带到美学中来,并且使崇高的美学带了一种修辞学的味道.而且,这种美学还提出了离奇问题,雄浑问题,奇特问题."[3] (P232)这部着作在当时是一篇修辞学论文,"古代人曾经将这部着作看作是修辞学的专着,而在这时(指l7世纪——引者),这部着作却已被看作是美学的专着了."[3](P232)它还直接启迪了后来的美学思想,如康德将崇高与文化精神和道德情操联系起来,黑格尔将崇高与神性联系起来,都或明或显,或多或少受到了它的启发.因此,鲍桑葵说:"这部着作不管从哲学上说多么不完备,却给经验在美的范围内所揭示出的范畴,又增添了一个新的范畴,而关于崇高的理论所以在近代思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大概也应归因于这部着作."[2](PI41)这可能是对这部备受争议的着作的最简洁而有最中肯的评价.我们认为,朗吉弩斯的《论崇高》单是将崇高这一重要范畴引入美学研究, 就是一个划时代的功绩.何况,它还深入讨论了崇高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阐明了崇高与心灵,人格,精神境界,思想高度的深刻联系,引发了崇高在近代美学中的大发展.参考文献:[1][美]凯-埃-吉尔伯特,[联邦德国]赫?库恩.美学史:上卷[M].夏乾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i989.【2][英]鲍桑葵.美学史[M].张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波]符?塔达基维奇.西方美学概念史[M].褚朔维,译.北京: 学苑出版社,1990.[4][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非人——时间漫谈[M].罗国祥,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罗马]朗吉弩斯.论崇高[A].章安棋.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一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6][法]让?贝西埃,等.诗学史:上册[M].史忠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责任编辑:杨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