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管理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实践

合集下载

德鲁克论管理的本质

德鲁克论管理的本质

德鲁克论管理的本质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德鲁克管理学的真谛“管理是一门学科,这首先就意味着,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

无论是经济学、计量方法还是行为科学都只是管理人员的工具。

但是,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经济学,正好像一个医生付诸实践的并不是验血那样。

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行为科学,正好像一位生物学家付诸实践的并不是显微镜那样。

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计量方法,正好像一位律师付诸实践的并不是判例那样。

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

”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有90%是共同的德鲁克认为:管理在不同的组织里会有一些差异。

因为使命决定远景,远景决定结构。

管理沃尔玛(Wal-Mart)和管理罗马天主教堂当然有所不同,其差异在于,各组织所使用的名词(语言)有所不同。

其他的差异主要是在应用上而不是在原则上。

所有组织的管理者,都要面对决策,要做人事决策,而人的问题几乎是一样的。

所有组织的管理者都面对沟通问题,管理者要花大量的时间与上司和下属进行沟通。

在所有组织中,90%左右的问题是共同的,不同的只有10%。

只有这10%需要适应这个组织特定的使命、特定的文化和特定语言。

换言之,一个成功的企业领导人同样能领导好一家非营利机构,反之亦然。

培养经理人的重要性德鲁克认为:经理人是企业中最昂贵的资源,而且也是折旧最快、最需要经常补充的一种资源。

建立一支管理队伍需要多年的时间和极大的投入,但彻底搞垮它可能不用费多大劲儿。

21世纪,经理人的人数必将不断增加;培养一位经理人所需的投资也必将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企业对其经理人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

企业的目标能否达到,取决于经理人管理的好坏,也取决于如何管理经理人。

而且,企业对其员工的管理如何,对其工作的管理如何,主要也取决于经理人的管理及如何管理经理人。

企业员工的态度所反映的,首先是其管理层的态度。

德鲁克《管理的实践》名句

德鲁克《管理的实践》名句

德鲁克《管理的实践》名句
1.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2. 管理的对象是人。

管理的任务是让人们能够共同做出贡献,使工作更富有成效,使员工有所成就。

因此,管理必须要涉及人的本性,这是人所共知的,也无需赘言。

但管理以人为本,还是一种管理哲学,而不只是一种管理技巧。

3. 最后,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

这并不是说管理人员就不再是企业家了,或企业家就不再从事管理了。

不过,管理人员的第一任务,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创造出一个能让员工做出贡献的环境。

这意味着,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员工的人性面。

4. 管理是一项工作,它有自己的技巧、工具和方法。

管理人员在运用这些技巧、工具和方法时,必须得到管理科学理论的指导,才能发挥出它们的最大效果。

5. 管理人员的工作不是去改变人,而是运用每个人的才干。

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使这些才干转化为成果。

6. 管理是一种实践。

管理人员必须使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

要想卓有成效,就必须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应该取得什么样的成果。

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

7. 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因此,管理人员的责任是要使企业组织和个人取得成就。

管理人员的工作包括:制定目标、组织人员、激励员工、沟通信息、衡量绩效和培养人才。

这些工作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和使命。

这些名句强调了管理的重要性、管理的本质、管理的任务、管理的对象、管理的实践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管理者和企业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德鲁克:管理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实践

德鲁克:管理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实践

德鲁克:管理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实践作者:未知来源:《金融时报》时间:2004-11-23他关节虽已僵硬,但头脑依旧灵活。

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周五步入95岁高龄,但谈起实际的管理工作,他还是比任何人都更有见地。

“管理者在商学院中学过,关系不是上升就是下降,但当今最重要的关系却是侧面的,”他说道,带着随年龄增长而越来越重的澳大利亚口音。

“如果有件事是我所认识的大多数管理人士都必须要学的,那就是在没有权威也没有命令的场合下该如何处理关系。

现在,你还剩下什么?”我提前一小时来到德鲁克教授的住所,那是位于南加州近郊的一座平房,离以他名字命名的那所管理学研究生院不远。

屋子整洁且朴素。

我按响门铃,他的看护打开了门。

一个有点虚弱但非常急切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是《金融时报》来的先生吗?没错?承蒙光临,伦敦先生,请进,请进。

”因为年龄的关系,德鲁克教授的听觉越来越差。

今年早些时候,他摔了一跤,导致髋骨骨折。

在其它方面,他还是会如过去60年那样,被人描述成公众知识分子:结合了旧世界的谦恭有礼和新世界的直言不讳。

他在谈话中会先引经据典,涵盖历史、经济学、科技和社会,然后再切中要害。

老话说,对管理学作者而言,挑战就是找到彼得·德鲁克说得还不够好的地方。

这种说法一点也不夸张,从1946出版的《公司概念》(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到1999年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第一次读他的书就会发现这一点。

“德鲁克最主要的贡献并不单是一种思想,而是一个有着巨大优势的完整作品集:其中的一切几乎都是基本正确的,”另一位大名鼎鼎的思想家吉姆·科林斯(Jim Collins)在《平日里的德鲁克》(The Daily Drucker)一书的前言中写道。

这是一本集这位伟人见解之大成的新著作。

《管理的实践》读后感(精选5篇)

《管理的实践》读后感(精选5篇)

《管理的实践》读后感(精选5篇)《管理的实践》读后感1《管理的实践》是彼得.德鲁克先生于1954年出版的一本管理学著作,用他自我在序言中所介绍的,他认为“这是第一本真正的‘管理著作’,是第一本视管理为整体,率先说明管理是企业的特殊功能、管理者肩负了明确职责的管理书籍”。

并认为“这是那些准备只读一本管理书籍人士的选择”。

德鲁克先生在本书中,首先介绍了管理的本质,之后针对企业、管理者、员工和工作这三个企业管理的资料重点介绍了管理的结构,最终归结到“当一名管理者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样一个问题。

德鲁克先生在书中强调了“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企业的主要功能是营销和创新”这样一个观点,这同通常情景下我们所认为的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利润比较起来,的确大相径庭。

德鲁克先生认为,“利润只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约束条件,远远不构成企业存在的目的“。

但他同时承认“企业必须有足够的利润才能经营,这是企业最重要的社会职责,也是企业对自我和员工的首要义务”。

虽然我还不能充分理解他这一观点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可是我很喜欢他的这一说法,因为这让我感受到企业的存在具有了蓬勃的朝气和精神层面的追求,而不仅仅是冰冷的数据和经济价值。

彼得.德鲁克先生在本书中阐述的另外一个与我日常工作切实相关的资料是企业对员工和工作的管理。

他认为“人类在精神和心理方面都需要工作,如果不工作,大多数人都会面临精神和身体的崩溃瓦解。

所以管理层的任务是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和参与感,唤起他们的工作欲望”。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企业需要的绝不仅仅是还过得去的绩效,企业需要员工充分发挥潜能,达成绩效。

员工需要的也不仅仅是能有所表现的职务,他需要的工作必须能为他的本事和才华供给的发挥空间,给予他的机会持续成长和表现卓越”。

所以,他主张“员工能做的规划越多,就能为自我的工作承担越大的职责,所以生产力也就会越高。

如果员工总是听命行事,那么只会对工作造成伤害”。

彼得.德鲁克先生经过这种角度说明了企业经过这种管理方式,即让员工在工作中具有更多发挥自我主观本事的机会,并且让员工能够看得到自我的工作与企业发展的目标之间产生实际的联系,实现企业和员工以及员工的工作之间在工作目标和切身利益上的统一,最终就能够实现企业管理的目的。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三本经典管理著作推荐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三本经典管理著作推荐

管理学⼤师彼得·德鲁克的三本经典管理著作推荐
推荐⼤家阅读美国管理学⼤师彼得•德鲁克教授的三本经典管理著作:
1.《管理的实践》
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学作为⼀门学科诞⽣。

德鲁克把管理学界定为⼀门应⽤科学,是为了解决复杂的企业管理中的现实问题。

这⾥包含了管理学的精髓:管理⽆模式,管理要从实际出发,管理要与时俱进。

他强调,“管理是⼀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在于‘⾏’,其验证不是在于逻辑,⽽在于成果,唯⼀权威就是成就。


2.《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这本书主要讲了六个⽅⾯的内容:卓有成效可以学会、时间管理、注重贡献、发挥长处、要事优先、有效决策。

3.《21世纪的管理挑战》
在这本书中,德鲁克指出,未来的管理将特别涉及新信息技术和⾃我管理艺术的影响。

德鲁克认为⾃我管理艺术是必要的,因为未来的员⼯将在他们的公司或组织中⽣存下来,对⼤多数⼈来说,终⽣学习新技能和新职业将成为规则: “管理⾃⼰是⼈类事务中的⼀场⾰命。


【彼得•德鲁克简介】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1909~2005),现代管理学之⽗,其著作影响了数代追求创新以及最佳管理实践的学者和企业家们,各类商业管理课程也都深受彼得·德鲁克思想的影响。

他1909年⽣于维也纳,祖籍为荷兰,后移居美国。

德鲁克从⼩⽣长在富裕的⽂化环境之中,其1979年所著的⾃传体⼩说《旁观者》对其成长历程作了详细⽽⽣动的描述。

《管理的实践》读后感

《管理的实践》读后感

《管理的实践》读后感《管理的实践》读后感1一11月11日,被誉为当代管理之父的彼得德鲁克在走过95年的岁月后与世长辞。

作为管理学这门学科的开创者,德鲁克对当代管理学研究和管理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德鲁克始终把自己当作一名旁观者,以冷静、深邃的目光来洞察管理之道。

除了留给世人近40部著作和100多篇论文以外,德鲁克还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警醒所有从事管理工作和管理研究的人。

《管理的实践》是德鲁克先生在1954年写成的一本具有经典意义的管理学著作,也就是这本著作奠定了德鲁克在现代管理学学术史上的奠基人地位,现在还有人把它作为至宝来阅读。

《管理的实践》是第一本将管理视为整体的管理书籍。

更具创新意义的是,德鲁克视社会和企业为有机体。

德鲁克指出: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

管理作为企业的具体器官,具有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和管理员工和工作三个功能。

该书具有思想一脉相承、高度洞察性、前瞻性和启发性的优点。

现代大部分流行的管理思想和实践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根源。

无论是目标管理、参与管理、知识员工管理、客户导向的营销、业绩考核、职业生涯管理、事业部制分权管理、企业文化、自我管理团队,还是最近非常流行的平衡记分卡,我们都可以在该书中论述中找到源头。

全世界的管理者都应该该感谢这个人彼得·德鲁克,因为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来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我认为彼得·德鲁克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

这是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

韦尔奇对德鲁克的评价。

在所有的管理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的影响最深。

这是比尔。

盖茨对德鲁克的评价。

安迪。

格鲁夫这样评价德鲁克:德鲁克是我心中的英雄。

他的著作和思想非常清晰,在那些狂热追求时髦思想的人群中独树一帜。

美国管理协会也给了他很高的赞誉:如果说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管理的话,那么彼得·德鲁克无疑是最伟大的发明家。

《管理的实践》读后感(精选10篇)

《管理的实践》读后感(精选10篇)

《管理的实践》读后感(精选10篇)《管理的实践》读后感(篇1)《管理的实践》是德鲁克先生在1954年写成的一本具有经典意义的管理学着作,是"第一本"将管理视为整体的管理书籍,今天读来依然感到耳目一新,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该书自问世50余年来,一直颇受众多读者的追捧,影响了全世界无数经理人和管理学者,不愧为一部"管理的圣经",难怪有人说"如果只读一个管理作者,那就读德鲁克;如果只读一本管理着作,那就读《管理的实践》"。

刚拿到这本书时还有些不以为然,觉得半个世纪以前写的管理书籍还能有什么新意和深奥的地方,即使有也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了。

然而,当我仔细阅读完之后,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肤浅。

的确,在今天看来它的内容并不深奥,但在50多年前,能够对管理有如此深刻理解和认知的人是多么的了不起。

一般的管理"大师",大多专注于管理的某一领域,比如战略、营销、人力资源等,而只有德鲁克先生视社会和企业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系统、全面的来看待管理,可以说字里行间闪烁着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智慧的光芒,真不愧为"管理的教父"、"大师中的大师"。

正是《管理的实践》一书的出版,使管理真正成为了一门学科。

当代仍在流行的许多管理思想和实践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根源,比如:目标管理、参与管理、知识员工管理、客户导向的营销、业绩考核、职业生涯管理、事业部制分权管理、企业文化、自我管理团队等等,即使近些年非常流行的平衡记分卡,也可以在该书中的论述中找到源头。

因篇幅所限,简单罗列一下自己感受较深的几点主要体会,与大家共享。

1、管理的本质: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衡量和检验管理的唯一权威是绩效和成果。

"企业管理层只能以所创造的经济成果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权威。

"2、管理者的职责:管理者和员工在本质上没有差别,只有责任上的差别。

管理的实践

管理的实践

管理的实践管理的定义:管理有很多定义,管理学泰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描述,管理是一种实践,本质在于行而不是知。

而我们给出的定义,管理是存在于宇宙中的一种朝着熵减方向努力的典型性运动。

这个定义有三层含义:1管理在宇宙中本来就客观存在,它不是人类首先创造或者独有的。

2管理一定是在对抗熵增,目的是做熵减运动。

3管理的方式方法不断地被人类发掘和整理利用,最终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方法论,应用于组织管理,科学研究以及其他人类社会活动等方面。

管理的本质:管理的本质是主体调动主观能动性克服熵增的一种带有目的性活动所采用的方法。

如果想要达到这种目的,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

而这个方法是在生物界长期的进化中优胜劣汰长生出来的。

人类聪明的地方在于将这种散布在各个角落里的方法,经过搜集、试错、加工、实践最终总结出了一套方法论。

利用这套方法论,可以更加有效的抵抗熵增,按照人类的想象去改变现有的世界。

如此说来人类也可能是一个神仙打败另外一个神仙所创作出的一个有力的攻击手。

管理的实践:管理的实践就是在找寻、试验、验证、总结,创新管理方法论的持续性活动。

由于他人总结出的方法论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局限性和前置定义,自身不通过实践就不知道这种方法适用的范围,场景和条件。

这也就是为什么没有任何一个理论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包括治国的理论)。

这也就告诉我们,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自身必须在知的基础上去行去实践。

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结果是否达到目标。

很多变味的管理者把管理矮化了,甚至认为管理跟权力直接挂上了勾。

根本就没弄清楚管理的本质是什么?之于企业管理也是一样,浩瀚的管理学书籍汗牛充栋,满腹经纶的管理学专家多如牛毛,学了点管理知识的皮毛就侃侃而谈的所谓企业管理者更是如过江之鲫。

然而又有多少企业管理者看到了管理的本质,愿意去真正体验管理的实践呢?管理的实践本身也是一种科学实践。

真正参与企业管理的实践者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并无本质的差异。

只不过他们研究的对象不同罢了。

德鲁克管理的本质心得体会(精选6篇)

德鲁克管理的本质心得体会(精选6篇)

德鲁克管理的本质心得体会(精选6篇)德鲁克管理的本质心得体会(精选6篇)1前一段时间读了《管理的实践》一书,让我对管理有了与以往不同的理解。

书中作者指出,“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

”管理作为企业的器官,具有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和管理员工及工作的功能。

初次接触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就被他书中阐述的管理思想所吸引。

德鲁克以其深厚的人文素养,强调人的理想性、价值观及判断力,形成了组织绩效表现的关键资源。

他指出,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能动、动态的器官。

我最欣赏他的一句话: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惟一权威就是成就。

他的管理思想深深的影响了我整个管理学的思想基础,可以说他的思想已经扎根在我的思想中。

他在管理的各个方面阐述了他独特的观点,形成了一整套的思想体系,从而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

《管理的实践》中将管理的内容描述为三部分,即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三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管理企业从企业需要的组织架构上考虑,全面诠释了职能分权制和联邦分权制,而且指出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联邦分权制为最优构架,也是责权利同位,最有积极性及效果的架构。

管理管理者从人才的引进、培训、安排、提升等程序中,道明了企业员工的管理目的:尽一切可能使每一位员工都成为管理者,也道明只能当每个员工都成为管理者时,企业人才才能正常接替,员工绩效才能最大发挥;管理员工和工作指明了决策的过程和分析决策工具的重要,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工具来为管理员工和工作做好的决策向导。

管理的每一个动作和行为都要同时涉及到管理的三个部分,因此在决策每一个行为时,都要考虑对每一个方面的影响,找最影响小、最涉及面窄、最有绩效的角度来进行。

企业是社会的公民,服务于并丰富了社会的各种功能,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创造顾客。

(以前经常听到推销员上非洲卖鞋的故事,而故事中那个看到当地居民光脚行走而大呼鞋可卖的才具有经营企业的战略眼光)企业的两项基本职能:营销和创新。

《管理的实践》读后感

《管理的实践》读后感

《管理的实践》读后感•相关推荐《管理的实践》读后感(精选21篇)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管理的实践》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管理的实践》读后感篇1德鲁克说: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提出了三个经典的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就应是什么?这三个问题经过改编完全能够应用于此刻的我们:我们学习的是什么?我们学习的将是什么?我们学习的究竟就应是什么?经典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往往在于其超强的预见性。

多年之后依然闪耀者夺目的思想光辉,熠熠发光,为处在黑暗中的人们知音了前进的方向与道路。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在于思想的高度,作品能够让人们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大事记是肉身已逝,但精神依然长存。

德鲁克先生《管理的实践》已面世半个多世纪了,在这五十多年中,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籍能够用浩如烟海来形容。

但能禁得住时间考验的的书籍还是《管理的实践》一书,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管理的实践》是一本值得认真阅读的好书。

最后读完了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仿佛自己游荡在上个世纪中期的企业中。

这本书构筑了完整的对人的管理思想。

如:1、人是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富潜力的资源。

德鲁克认为人的资源――整个的人,是自然赋予的所有资源中最丰富、最有才能,最有潜力的资源。

这是因为在企业能够得到的所有资源中,认识唯一能够增长和发展的资源,亦即人要贡献出什么务必由他自己决定,只要他们愿意进行有目标的、集中和联合的努力,就能够产生出真正完整的东西来。

2、务必对人进行管理,挖掘出人的潜力。

德鲁克明确的提出利润并不是企业活动的目的,利润不就应成为企业决策的理由、原因和依据,他只是对企业是否起作用的一种测验,他说道:企业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力。

管理十大定律读后感

管理十大定律读后感

管理十大定律读后感首先,我想谈谈这本书对管理者素质的要求。

在《管理十大定律》一书中,德鲁克提到,“管理不是一种科学,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实践。

”这句话深刻表明了管理者需要具备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管理者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备独到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同时,管理者还需要具备优秀的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善于团结和激励员工,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而这些素质,则需要管理者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积累才能够达到。

正如书中所言:“管理的本质就是行动,行动就是责任。

”其次,我想谈谈管理的目标和方法。

在《管理十大定律》一书中,德鲁克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他认为,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要善于发现和激励员工的潜力,有效地分配资源和任务,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使员工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健康发展,员工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满足。

同时,德鲁克还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自我管理、时间管理等,这些方法无疑对管理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我看来,这些方法是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再次,我想谈谈管理的原则和定律。

在《管理十大定律》一书中,德鲁克提出了十大管理定律,这些定律不仅是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管理经验,更是一种普适的管理原则和规律。

这些定律包括:管理的第一原则是以结果为导向,管理的第二原则是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管理的第三原则是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管理的第四原则是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管理的第五原则是持续创新和变革等。

这些定律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无论是战略管理、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还是营销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这些定律也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规范和引导自己的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

在我看来,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它需要管理者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不断地实践和总结,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和多变的管理环境。

管理学原理完整

管理学原理完整

三、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系统分析法 (二)归纳演绎法 (三)比较研究法 (四)案例调查法 (五)定性定量法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产业革命以前的管理思想
时间跨度:18世纪中叶前 时代:农业时代
背景
时代特征:信息的流动方式 生产方式、国际关系
管理思想:比较丰富,但未进行系统研究
一、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1840年鸦片战争前) (一)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
二、管理的特征 (一)复杂性
(二)综合性
课堂讨论:
肯德基炸鸡店进入中国市场的秘诀 《孙子兵法》书中指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己,每战必殆”。 这说明了对敌我双方情况了解与战争胜负之间的关 系,揭示了战争的一般规律,这个规律在企业管理 中也同样适用。 肯德基炸鸡店决定打入中国之前, 曾先后派出两位执行董事到北京考察。第一位考察 者下了飞机,来到北京街头,看到川流不息的人流, 穿着都不怎么讲究,就回去报告说:炸鸡在中国有 大量消费者,但无大利可图,因为中国消费水平低, 想吃的多,真正掏钱买的就少了。由于他没有进行 具体详细的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 仅仅是凭着直 观的感觉和经验做出的判断,被总公司以不称职之 由降职处分。
第三节 管理理论的形成
时间:20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背景
时代:工业化中期
、电报已普遍使用
信息流动方式:民航事业迅速发展
汽车、铁路已经出现
生产方式:电动化、机械化
国际政治经济局势:殖民地经济逐渐瓦 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一、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泰罗
二、泰罗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
课堂讨论:形同虚设的总经理助理

《管理的实践》读书笔记

《管理的实践》读书笔记

《管理的实践》读书笔记作为一名习管理学的学生,听到提得最多有关管理”一字的名人就是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

他对管理所做的研究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尊称为“现代管理之文”。

德鲁克的著作《管理的实践》是第一部把管理涉及到各个领域进行系统性论述的书。

在书中,德鲁克对管理原则和概念有了清晰的提出,精辟地阐述了管理的本质,提出了目标管理(MBD)的概念以及对责任这一概念进行了诠释。

关于企业管理彼得·德鲁克视“最大限度”理论为一种谬论,他认为利润是经济活动的客观条件,而不是专门的活动。

他给企业做了一个正确而有效的定义:创造顾客。

而谁是顾客?德鲁克认为“顾客即一种产品和服务的最终使用者”。

对企业的定义,作者认为企业的唯一职能便是创造客户(价值)以及创新,利润是结果而不是目的。

从企业的角度,我们要了解客户的认知价值是什么,而现实中,我们又需要什么样的企业。

关于企业管理的经理人员,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相当于其心脏,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团队甚至企业的能力。

作为一个经理人,他必须承担两项特殊任务:懂得挖掘和发挥人力资源中整合的一切力量和在每一个决定和行动中协调眼前和长远的要求。

而关于经管理论,则要将有关环境、使命和核心能力的假识都要符合实际。

经典如同有内涵的女人,它不一定秀色可餐,但肯定会让人百读不厌。

《管理的实践》读后几点感悟:1、各门学科重要人物的重要著作值得认真学习与研读。

2、管理是一种实践,管理是一种需要有目标、有理论指导的实践。

3、管理中规划与执行的通则与概念同样适用于生活。

4、管理者需要通才教育。

一、学习无论作为一种技能,还是一种手段,本质上和管理没有什么不同。

“管理需要有目标,有规划,有执行,有评估,有改进““管理的唯一的价值就是创造外部价值“,学习何尝不是如此。

学习的目的其实就是在自身之外创造价值,学习也应是一种实践。

学习不是闭门造车,自娱自乐的事情,而是要通过内部的积累创造外部的价值。

《管理的实践》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

《管理的实践》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

《管理的实践》读书笔记范⽂(精选5篇)《管理的实践》读书笔记范⽂(精选5篇) 读完⼀本名著以后,⼤家⼀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你想好怎么写读书笔记了吗?以下是⼩编帮⼤家整理的《管理的实践》读书笔记范⽂(精选5篇),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管理的实践》读书笔记1 终于开始下决⼼读⼀些管理类的书籍,第⼀本,就是这本赫赫有名的《管理的实践》,⽽德鲁克(⼜名杜拉克)的名头也早有⽿闻。

公司有⼀位副总以研究管理学著名,每每谈及⼀些引⽤时,都提到德鲁克。

这本书的光环太多,管理学的⼊门经典,成本于1954年,60年过去了,仍依然经久不衰,像穿越了时空的限制,告诉我们经典的魅⼒。

但是在看书时,你依然会觉得它对今天依然有那么多指导意义。

于是,每每谈到精彩、精妙之处,真是令⼈拍案叫绝,不得不佩服⼤师敏锐的洞察⼒和深远的眼光和预见能⼒。

于是,在严肃和安静中开始阅读,我得承认我读得很慢,因为要静下⼼来思考。

很多常见的论点、观点在⼤师笔下上升到了理论。

于是禁不住不断地和现在所在的公司对⽐。

《管理的实践》就像⼀⾯镜⼦,来评判每⼀个企业的管理⽔平。

书中⼏乎每个论点,都能从我现在的公司⾥找到正⾯或反⾯的例⼦,于是每每读到这些地⽅,就像理想和现实的⽆情对⽐,让我屏住呼吸去思考,或如获⾄宝,或扼腕长叹,不断地发现我们企业的管理之谬误弊端,及最终造成的不良后果。

管理是⼀门科学,却⼜闪耀着⼈性的光辉,于是它⼜是弹性的,同样都叫管理,在两个单位可能完全不⼀样,产⽣出完全不同的绩效来。

请跟我来,去对⽐这些经典管理语句和我在现实中碰到的例⼦。

1、衡量⼀个管理制度是否有效的标准就在于该制度能否将管理者个⼈特征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也许这样的管理才是永续的,在领导层变动时不经过太多震荡的。

但想想我们中国常见的企业领导层更替,领导们都喜欢⽤⾃⼰的⼈,于是产⽣了“⼼腹”⼀说,⼀朝天⼦⼀朝⾂。

企业本是个⼈的平台,反倒成了企业成为个⼈恩惠经经营的载体。

德鲁克关于管理概念的观点

德鲁克关于管理概念的观点

德鲁克关于管理概念的观点
德鲁克关于管理概念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德鲁克认为,管理不是一种权利或特权,而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管理的核心是提高绩效,即通过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等方式,实现组织的目标和愿景。

同时,管理者还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确保组织的正常运转和目标的实现。

2.管理是一种实践。

德鲁克认为,管理不是一种理论或学说,而是一种实践。

管理实践需要在具体情境中进行,需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和目标,采取适当的策略和方法进行管理。

3.管理需要关注人的因素。

德鲁克认为,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效率。

在管理中,需要关注人的需求、动机和行为,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以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

4.管理需要不断创新和学习。

德鲁克认为,管理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或方法,而是一种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

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思考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5.管理需要与企业的目的和使命相结合。

德鲁克认为,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目的和使命,即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实现组织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因此,管理者需要将管理的实践与企业的目的和使命相结合,确保组织的战略和决策与市场和客户
需求相适应。

总之,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需要关注人的因素,不断创新和学习,并与企业的目的和使命相结合。

这些观点对于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管理的实践》66条读书笔记

《管理的实践》66条读书笔记

前后用两个月读完了德鲁克的这本管理学奠基之作。

《管理的实践》出版于1954年,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

所谓经典,就是即便过去半个世纪,仍然让人受用。

读德鲁克的几个关键词:绩效(即结果、目标导向),实践(重在行动,管理可以学会),贡献(我能为别人做什么,别人能为我做什么),责任(我承担了了什么责任,要为之努力),人(人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财富和资源),品格(诚实正直是最重要的品格)。

下面是66条读书笔记。

1. 管理层必须以经济绩效作为首要尺度。

… 在指定任何决策、采取任何行动时,管理层必须把经济绩效放在首位。

管理层只能一所创造的经济成果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权威。

企业活动可能会产生大量的非经济性成果:为员工带来幸福、对社区的福利和文化有所贡献等,但是,如果未能创造经济成果,就是管理的失败。

P.62. 最终检验管理的是企业的绩效。

… 唯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成就而不是知识。

换言之,管理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科学或一种专业,虽然他包含这两方面的因素。

P.83. 新技术将不会造成管理者过剩,或是被纯技术人员取代,相反,未来会需要更多的管理者。

管理的领域将会大幅扩大,许多现在被视为基层员工的人未来将必须有能力负担起管理工作。

绝大多数的技术人员都必须了解管理工作的内容,并且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事情和思考。

P.19 (每个人都应懂管理)4.市场是由企业家创造的。

企业家必须设法满足顾客的需求,而在它们满足顾客的需求之前,顾客也许感觉到那种需求,但是,在企业家采取行动满足这些需求之后,这些需求才真的存在,市场也才真的诞生,否则之前的需求只是理论上的需求。

顾客可能根本没有觉察到这样的需求,也可能在企业家采取行动——通过广告、推销或发明新东西,创造需求之前,需求根本不存在。

每一次都是企业的行动创造了顾客。

P.30 (企业的目的:创造顾客)是顾客决定了企业是什么。

企业认为自己的产品是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对于企业的前途和成功尤其不是那么重要。

管理的实践 德鲁克读后感

管理的实践 德鲁克读后感

管理的实践德鲁克读后感读了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我仿佛被打开了一扇通往管理世界的新大门。

这本书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堆砌,而是用实实在在的例子和深入浅出的语言,让我对管理有了全新的认识。

书中提到的很多观点,都让我联想到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就拿我曾经参与的一次社团活动组织来说吧。

那时候,我所在的社团要举办一场大型的文艺晚会。

一开始,大家都热情高涨,充满了干劲儿。

可随着筹备工作的推进,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冒了出来。

我们没有明确的分工,谁都想发表意见,谁都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

这就导致了混乱,一会儿这个说舞台布置要这样,一会儿那个说节目安排要那样。

整个团队就像一群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

这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缺乏有效的管理吗?德鲁克在书中强调,管理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目标。

而我们连这场晚会的目标是什么都没有清晰地定义,是要追求精彩绝伦的演出效果?还是要注重观众的参与体验?还是要展示社团的实力和特色?不清楚目标,大家自然就朝着不同的方向使劲儿了。

于是,我和几个比较冷静的小伙伴坐下来,先确定了我们这次晚会的目标——要给观众带来一场既有高质量节目,又能充分互动,还能展现社团多元文化的晚会。

有了这个目标,接下来就是分工了。

我们按照每个人的特长和兴趣,把任务划分得清清楚楚。

比如,善于沟通协调的同学负责联系演员和工作人员,有创意的同学负责舞台设计,细心的同学负责道具和服装准备,而我因为对节目比较熟悉,就负责节目编排。

可这分工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负责道具的同学觉得自己的任务太重,负责联系演员的同学又抱怨演员太难搞定,各种小情绪、小矛盾不断。

这时候,德鲁克的另一个观点提醒了我:管理者要善于激励员工,发挥他们的潜能。

我就找那些有情绪的同学一个个谈心,听他们倒苦水,然后给他们加油打气,告诉他们他们的工作有多么重要。

对于任务重的同学,我帮着一起想办法,找帮手。

慢慢地,大家的积极性又被调动起来了。

在筹备过程中,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预算超支。

德鲁克三大核心贡献

德鲁克三大核心贡献

众多分析人士皆认为,在过去的60年间,虽然管理理论风起云涌,管理学家也是英雄辈出,但几乎就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个可以在视野和框架上超越德鲁克思想的理论,也没有出现任何一位超越德鲁克本人的管理学家。

因此,毫不夸张地说,德鲁克的逝世,使得管理学界自此进入了一个只有偶像没有大师的时代。

而这不能不说,对管理学界是一个重大损失。

但是正如中国式管理的倡导者之一孙景华先生所言,他的逝世,将会使人更加怀念他留给我们的那些精辟的理论。

作为现代管理学理论的开创者,德鲁克的思想已经全面渗透到了管理学的各个领域:战略管理、营销管理、财务分析、劳工关系等等。

综合德鲁克的思想,业界一致认为,德鲁克对人类管理学界最核心的贡献还在于以下三点:管理是一门综合艺术“我创建了管理学科”,“我围绕着人与权力、价值观、结构和方式来研究这一学科;尤其是围绕着责任。

管理学科是把管理当作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

”这些都是德鲁克在其自传体《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一文中给自己下的一个定性结论。

而使之成为一个结论的关键则是德鲁克于1946年出版的《管理实践》一书。

该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在此之前,没有一部著作向经理人解释管理,更没有一部著作向经理人传播管理。

而在之前,在人们的意识当中,管理似乎只是天才们才能做的事情,凡人是无法做的。

德鲁克的《管理实践》的出版,打破了这一传统,把管理变成了一门学科,“使人们有可能学会如何去管理”。

德鲁克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用独特的类比阐述道:“管理是一门学科,这首先就意味着,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

无论是经济学、计量方法还是行为科学都只是管理人员的工具。

但是,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经济学,正好像一个医生付诸实践的并不是验血那样。

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行为科学,正好像一位生物学家付诸实践的并不是显微镜那样。

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计量方法,正好像一位律师付诸实践的并不是判例那样。

彼得·德鲁克 管理的实践

彼得·德鲁克 管理的实践

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
《管理的实践》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首版发行的一本具有经典意义的管理学著作。

该书是第一部系统性论述管理涉及的各个领域的书籍,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的管理见解,并从实践出发阐明了应用的途径,从而构筑了管理学科的架构。

书中将管理视为一个整体,从三个方面描绘企业:首先,作为一个机构,企业生存的目的是对外(在市场上为顾客)产出经济成果。

其次,彼得·德鲁克论述了管理的本质——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科学和专业。

此外,他还重点论述了管理的三项职能,即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以及管理员工和工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彼得·德鲁克在本书中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

这一概念对于后世的管理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被广大管理者所采纳和应用。

《管理的实践》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管理学巨著,无论是对于学术界还是实业界,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鲁克:管理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实践德鲁克关节虽已僵硬,但头脑依旧灵活。

他步入95岁高龄,但谈起实际的管理工作,还是比任何人都更有见地。

“管理者在商学院中学过,关系不是上升就是下降,但当今最重要的关系却是侧面的,”他说道,带着随年龄增长而越来越重的澳大利亚口音。

“如果有件事是我所认识的大多数管理人士都必须要学的,那就是在没有权威也没有命令的场合下该如何处理关系。

现在,你还剩下什么?”
我提前一小时来到德鲁克教授的住所,那是位于南加州近郊的一座平房,离以他名字命名的那所管理学研究生院不远。

屋子整洁且朴素。

我按响门铃,他的看护打开了门。

一个有点虚弱但非常急切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是《金融时报》来的先生吗?没错?承蒙光临,伦敦先生,请进,请进。


因为年龄的关系,德鲁克教授的听觉越来越差。

今年早些时候,他摔了一跤,导致髋骨骨折。

在其它方面,他还是会如过去60年那样,被人描述成公众知识分子:结合了旧世界的谦恭有礼和新世界的直言不讳。

他在谈话中会先引经据典,涵盖历史、经济学、科技和社会,然后再切中要害。

老话说,对管理学作者而言,挑战就是找到彼得〃德鲁克说得还不够好的地方。

这种说法一点也不夸张,从1946出版的《公司概念》(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到1999
年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第一次读他的书就会发现这一点。

“德鲁克最主要的贡献并不单是一种思想,而是一个有着巨大优势的完整作品集:其中的一切几乎都是基本正确的,”另一位大名鼎鼎的思想家吉姆〃科林斯(Jim Collins)在《平日里的德鲁克》(The Daily Drucker)一书的前言中写道。

这是一本集这位伟人见解之大成的新著作。

但即使这样的赞誉也不能充分说明此人的影响,他使管理学成了一门值得认真研究的学科。

当然,在德鲁克教授涉足之前,其他人也写过管理学的一些方面。

例如,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关于效率的著作,或玛丽?帕克?福莱特(Mary Parker Follet)关于激励的著作。

但彼得?德鲁克第一个把那些零散的思路整理成系统的理论。

《管理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首次出版是在1954年。

在该书1985年版的序言中,他把这本书称为第一部“将管理学作为一个整体,第一部尝试将管理学描述为一种独特功能、将管理描述为一项特殊工作、将担任管理者描述为一种独特责任”的书。

几乎没有人会对这样的评价提出异议。

这本管理学始创文本现在还是惊人地贴近时代。

比如,他警告说,只允许“有特殊学位的人”担任管理
职位将是个错误。

他提前50年预言了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的兴起,以及目前由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等商业思想家倡导的强烈反对立场。

德鲁克教授解释说:“把MBA课程教给23岁的人,这让我很吃惊,我认为这基本上是浪费时间。

他们缺少经验背景。

你可以教他们技能,比如会计和其它能提供的东西,但你不能教他们管理。


他的观点是,管理学既不是一门艺术也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实践,其成就是以管理结果来衡量,而不是以学术奖励。

《管理实践》中另一个非常有现代感的见解是,所有管理都涉及创新。

他写道,无论是“销售还是会计、质量控制还是人事管理,企业的每个部门都应该有清晰的责任和明确的创新目标。

”当今天的管理大师们提倡“业务流程创新”时,他们又一次重复了德鲁克的观点。

德鲁克教授的许多见解有待重新发现。

他早期的著作对“想象中的管理者与世隔绝”发出警告,即管理者往往过于投入工作,而对正在出现的机遇或威胁视而不见。

他认为信息科技(IT)让事情变得更好还是更糟了呢?
“更糟,糟糕得多,”他毫不犹豫地回答。

“经理们完
全淹没在内部数据之中,而无视外部数据。


每当德鲁克教授提供咨询时,他都会坚持让经理人每年至少花两周时间与他们的销售人员交换位臵。

他还要求经理们参与一个非盈利性组织。

他幽默地说:“大多数(管理人员)认为,如果他们和同行业另一家公司的副总裁一起打高尔夫,他们就与外界有了接触。


德鲁克经典理论中另一个被忽略的方面,是他对推动启迪式、参与式管理的兴趣。

在《公司概念》一书中,他详细描述了有关“自我管理型工厂群落”的思想,在这个群落中,工人们在确定优先事务和制定政策方面将扮演中心角色。

“在我有关管理的全部作品中……我认为自己有关自我管理型工厂群落的思想,以及有关负责任员工的思想,都是最重要、最原创的思想,”他在多年后所写的自传《旁观者》(Adventures of a Bystander)中这样写道。

那结果如何呢?为何这种无等级管理在制造业中还是不存在呢?
“劳工运动否决了自我管理的工厂群落,”他平淡地回答说,“不管在哪个成立了工会的企业,工会总是专注于代表工厂群落。

它试图阻止管理层和雇员之间的一切直接关系。

这是个美好的想法,但成了现实的牺牲品。


但德鲁克教授指出,知识工人的崛起改变了规则,超
越了工厂。

跨越公司界限的实践团体常常比某个企业内部的关系更为强势。

“知识工人”一词是德鲁克在1969年出版的《不连续的时代》(The Age of Discontinuity)一书中发明的。

“我认识一位妇女,她是一家大公司物理化学部门的资深人士。

她基本上既没有下属,也没有老板。

但每天早晨她通过电子邮件与世界各地同一行业、不同公司的七八个人保持联系。

这些人共有40个左右,每年在会议上见面两次。

那就是她的群落。

是的,她为一家企业工作,但她在这家公司几乎一个人也不认识。


这虽然是个极端的例子,但其意义是深远的。

正如德鲁克教授在1980年出版的《动荡时代的管理》(Managing in Turbulent Times)一书中所指出的,成功的组织必须学会把自己看成管弦乐团,而不是军队。

“过去,跨国公司就是有着外国分支机构的国内企业,通过所有权来进行控制。

今天,跨国公司就是一个制造、分销、科技等工作的联盟网络。

有时会有股份参与,表明了一种承诺而不是控制权。

这些公司通过战略和信息联合在一起,而不是通过所有权。


因此,经理们需要在没有什么权威,甚至控制权更小的关系中表现出色。

试试在阶梯教室里学习怎么做吧。

生日快乐,德鲁克教授。

泰然自若地宣告变革的来临
如果你见过的商业周期和彼得?德鲁克一样多,就不会有什么事让你觉得大惊小怪了。

虽然安然(Enron)、艾德尔斐(Adelphia)和其它一些在牛市期间欺骗投资者的公司崩溃后,人们感到极度不安,但这位管理大师却不为所动。

“到现在,我观察这一切已有近70年,它从未改变过。

在经济繁荣的顶峰,投资者会期望10%的收入增长和10%的利润增长,而只要经过简单的算术计算,我们就知道这永远不可能。

当这一切变得清楚时,管理层就开始在数字上捣鬼。

每个经济周期中都会出现这种状况。


当德鲁克教授1937年从澳大利亚迁来美国时,他的第一份工作是记者,接替《金融时报》的一位前任,报道正被披露出的麦基森?罗宾斯(McKesson Robbins)丑闻。

该公司是当时美国最大的连锁药店,它的经理杜撰了一个并不存在的子公司,用以夸大收入和利润。

该丑闻和安然的规模相当,引发了一场对审计规章的大调整。

市场心理和会计违规问题反复出现,企业高管的薪酬计划又令该问题愈演愈烈。

德鲁克教授认为:“在每次繁荣期,(高管薪酬)的处理方式都略有不同,要么是股票期权,要么是影子股票或一些其它工具。

高管总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提高股价而进行管理。


的确,美国各地的企业目前正设计新的薪酬计划。

许多人将股票期权视为罪魁祸首,这些计划降低了对股票期权的依赖。

过去的经验显示,这类计划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这个我已经见过五次了,没有任何不同。

我们没有找到一种给高管支付薪酬的办法,以便使他们一方面没有动机为自己的利益进行管理,而另一方面又把他们的薪酬与业绩挂钩。

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还不完全知道。

”(金融时报2004年11月2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