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与解题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与解题技巧
地理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开放性试题符合新课标及课改的要求,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高考以能力考查为主的特点。分析近几年高考地理试卷,开放性试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从考试成绩看,这类试题得分率比较低,成了制约考生得高分的瓶颈。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了解高考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并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
一、什么是地理开放性试题
题目条件不确定、结论和答案不唯一、答案形式多样化的试题称为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设问较为宽泛,给考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它着重考查考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封闭性地理试题的不足,在考查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有着封闭性地理试题无法取代的优点。
二、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和常见题型
1.试题的开放性
首先,地理开放性试题在选题和立意上具有开放性,考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材料可以形成不同的观点,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和解释同一现象。其次,在问题的设问上也具有开放性,不再单一地指向某一知识点,而是要求考生灵活地运用某一类知识作答,给考生留有多角度答题和思考的可能性,能综合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地理开放性试题是有条件的,条件隐含于试题材料或设问中。
例1.(2013年文综卷第26题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 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 mm的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为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和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近年来,在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依据。(4分)
【解题思路】本题探究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即分析发展枸杞特色产业带的区位优势,可从自然条件、原料、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其答案具有开放性。
【参考答案】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优越);枸杞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枸杞种植基础好;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答出两点即可)
2.答案的不确定性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答案具有不确定性,考生可以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认识,有时甚至可以出现一些相反观点。这样的设计给考生以更大的思维空间,为考生提供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和平台,有利于考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和对考生创新精神的考查。
例2.(2013年全国新课标II文综卷第36题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图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
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解题思路】本题以文字和区域图为载体,考查获取信息、探讨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该题为开放题,考生可根据自己的认知选择其一,并提供论据来支持其观点。若选择观点A,M处沙丘规模会扩大,思路要沿着沙源丰富且沙源持续不断提供的方向考虑。除考虑自然原因外,还需考虑是否有人类活动的影响。若选择观点B, M处沙丘规模不会扩大,则在M处有沙源提供的基础上,考察存在遏制沙源扩大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方面,人为因素从沙源区水土保持方面考虑。
【参考答案】观点A:扩大。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邻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不会扩大。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3.问题背景的实践性
地理开放性试题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即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是高考容改革的核心。高考试题只有加强应用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科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例3.“”其义为“圣地”“佛地”。独特的地理位置,美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不胜枚举的文化古迹,赋予了旅游独特的地位,吸引了无数海外旅游爱好者。请设计一条自驾游路线,在夏季从周边省级行政中心到。写明起点终点;沿途能看到什么自然景观?遇到哪些自然困难?(10分)
【解题思路】本题通过设计自驾游路线自主选择视角,进行分析、推理论证。
【参考答案】①到(川藏线)(2分)。高山河谷,雪山,垂直变化的植被(4分)。暴雨;滑坡泥石流;高寒缺氧高原反应;地形起伏不断(4分)。
②到(滇藏线)(2分)。高山河谷,雪山,垂直变化的植被(4分)。暴雨;滑坡泥石流;高寒缺氧高原反应;地形起伏不断(4分)。
③到(青藏线)(2分)。辽阔草原,雪山(4分)。高寒缺氧高原反应(4分)。
④乌鲁木齐到(新藏线)(2分)。高山河谷,雪山(4分)。暴雨;滑坡泥石流;高寒缺氧高原反应;地形起伏不断(4分)。
4.评价的灵活性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评价方法比较灵活,不像封闭试题一样有非常严密的答案。开放性试题只要考生回答得有道理就可以给分。
例4.(2013年地理卷第二十题节选)我国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和严重性。读图回答问题。
近年来,西南地区连年发生旱灾。为了减轻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该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2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干旱灾害的防治。可从预测、种植面积、节水等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