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开放性试题解题技巧谈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考前辅导

高三地理考前辅导

高三地理考前辅导一、单项选择题解法指导要想确保基本分,获得高分,都必须在选择题下功夫。

(一)选择题的置疑特点命题者为了减少考试得分的偶然性,提高考试的区分度,命题时一定会考虑并提高选择题的迷惑性。

要提高解答的正确率与速度,就必须熟知选择题常见的置疑方法,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混淆概念通过混淆相关概念,或利用考生对某些概念的模糊和片面认识来置惑诱错。

2.以偏概全某些选项表述的知识点在特定的时间或地区内是正确的,但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

3.表述绝对化选项中绝对化的表述大多是错误的,但有些绝对化的表述是正确的.。

4.定势诱惑任何人都具有一定的思维定势。

受习惯性思维的影响,很多考生很容易误入圈套,掉入陷阱。

5.误联因果选择题中的因果关系有两种:一种是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因果关系,另一种是选项本身具有的因果关系。

解答这类试题时,一定要搞清楚其因果关系是否正确。

6.变式迷惑变换试题的表现形式,如图文转换、形式变换或通过新情境的干扰来增加试题的迷惑度。

7 .隐含信息这类试题的关键信息往往隐含在题干或地理图表中,如果没有把握住题干或图表中的关键信息,必定导致答案错误。

[来源:]9.前后矛盾(正误同项)有些选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其中部分分句是正确的。

10.支不符干这类试题的迷惑度更大,因为其选项本身往往是正确的,只是因为不符合题干的要求而不能成为正确答案。

(二)解答选择题的一般方法1.仔细审题“仔细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

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

具体要求可概括为:第一,明确题目结构。

选择题包括题干和题肢两部分,“仔细审题”是指对题干与题肢要认真地加以审读,搞清题干中的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

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表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

特别要关注题干的“设问”,也就是“题眼”,它决定了选择的方向。

第二,搞清基本信息。

统考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四篇解题技巧提升练题型二非选择题型常用解题技法非选择题专练六开放类

统考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四篇解题技巧提升练题型二非选择题型常用解题技法非选择题专练六开放类

非选择题专练六开放类【解题方法】(1)首先要表明态度,不能模棱两可。

明白无误地表明你选择的是哪个观点,不能答成“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应该适当发展”,观点不明确,好像既赞同也不赞同、自认为是“科学辩证”的观点。

(2)若支持某个观点,回答时应该从“有条件这么做”和“这么做有好处”两方面探讨;如反对要从“不适宜这么做”和“这么做带来哪些问题”的角度论证。

(3)表达理由时,理由应是正向的,要顺着选择的观点,形成合理的地理链条,一直得到最后的结论,不能从另一种观点出发进行“反证法”“排除法”等方式混答。

也就是思考的时候可以逆向思维,但落实到卷面上必须是正向答题。

1.[2021·山东省潍坊市3月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

2019年7月,山东的李老师带领研学小组去黑龙江建三江(左图)考察,沿途经过一望无垠的平原,绿油油的水稻长势正好,一片希望的景色(右图)。

(1)考察过程中,师生们感觉建三江天亮较早,天黑较晚。

同学们从网站查到,7月建三江昼长比家乡长。

师生们在品尝建三江米饭时发现,米粒晶莹如玉,充盈流脂,口感纯正。

在与当地人进一步交流后,同学们了解到建三江大米品质优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长季昼长较长。

请解释7月建三江比山东白昼长的原因并说明白昼较长对建三江水稻生长的有利影响。

(4分)(2)李老师告诉同学们,水稻是一种需水量较大的农作物。

请从水循环的角度,简析建三江种植水稻灌溉水源充足的原因。

(3分)(3)有人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建三江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扩大水稻生产规模。

对此,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3分)2.[2021·陕西省西安铁中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干热岩是指温度大于200 ℃,埋深数千米,内部不存在流体或仅有少量地下流体的高温岩体,它的分布几乎遍及全球。

通过深井将高压水注入地下4~8千米的岩层,使其渗透进入岩层的缝隙并吸收地热能量;再通过另一个专用深井(相距约200~600米)将岩石裂隙中的高温水、汽提取到地面;取出的水、汽温度可达150~200 ℃,通过热交换及地面循环装置用于发电;冷却后的水再次通过高压泵注入地下热交换系统循环使用。

2020年高考地理综合题题型—开放性试题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综合题题型—开放性试题解析

综合题题型—开放性试题审题要求:此类问题常涉及行为动词有“提出、列举、简述、说明、采取”等,中心词一般为“措施”“意见”“建议”“理由”等。

主要涉及措施类和观点类试题,高考中一般一个题,分值在6~8分。

Ⅰ措施类措施类试题的设问中常见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常见问题有选五选六的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必修二的人口、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必修三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措施,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等。

在解答措施类试题时,要把握两点:①.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的考查,在解答该类试题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②.解题时有两个注意: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一、区域发展1.人口问题归纳分析角度:发达国家(地区):主要人口问题主要表现是老龄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我国虽然老龄化问题严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不宜采用上述措施,仍然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发展中国家(地区):主要人口问题主要表现是就业压力大,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控制人口增长。

2.区域经济(农业、工业)发展【练习1】(12年山东潍坊3月)27.目前,东部地区已发现成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我国三大经济圈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材料一我国三大经济圈略图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2)山东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练习2】(13年广东卷)(28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是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

高考开放性和探究性地理试题的复习策略

高考开放性和探究性地理试题的复习策略
5 4
学 习方法 的指导与训 练确是深化 物理教学 改革 的一个重要 方
面。 不仅要使学生明确为什 么学、 学什 么, 更重 要的是要让学生 知道怎么学 , 培养 学生掌握科 学的思维 方式和方法 , 排除 日常 生活经验 的干扰 , 克服心理 定势的消极 影响 , 当今搞好 初中 是
物 理 教 学 的一 个 重 要 问题 。
维普资讯

% I || || 亮 瓤 g
高考开放性和探 究性地理试题 的复 习策略
刘 太 方
( 南 省琼 海 市 嘉积 中学 ) 海
当前 , 中学新课程改革正 如火如茶 进行着 。地理新课程标 பைடு நூலகம் 的一个基 本理念就是“ 重视对 地理问题的探 究。倡 导 自主学
3能 力 立 意 强 .
1 材 时代 感 强 . 题
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在 材料选取 、 情境设置等方 面都有比
较明显的时代 特征。以反映社会 热点 的“ 新材料、 情境” 新 为载 体, 以当前 的环境、 资源和人 E问题为 中心 , l 考查学 生理论 联系 学 以致 用、 体现培养学 生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的教育价 值 。例如 , 对人们比较关注的航天技术、 能源 问题 、 区域开 发和
实 际的能 力和素养 , 引导学生关注 生态、 环境 、 社会、 民情 , 体现 识 — — 新 课 程 地 理 教 学 的新 理 念 的具 体 表 示 。
20 07年的高考地理试题 中以我国既有铁路第 6次提速为
习物理思维过程中的一个不利 因素。
上 述 的初 中学 生 物 理 学 习中 的几 种 主 要 思 维 错 误 , 其 原 究
国土整 治问题、 三农问题、 交通运输建 设、 关于 GI S应用问题、 沙尘暴问题、 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开发问题、 东北振兴问题、 奥

对探究性、开放性地理试题的探讨

对探究性、开放性地理试题的探讨

温和降温的快慢 , 而得 出结论 。 从 实验 结论 8 升温和 降温都 比沙子慢 , 水 即水的温度 变化 比沙子 小, 明海洋气温 日较差比陆地 小。 说 例 2:利用以下材料 来设计 小实验说 明温 室效 应
天气差异, 而且对山坡两侧的气候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某海滨城 市一 所学校的地理研 究性 学习小组 , 实
【 参考答案】
简单、 合理、 便于操作和实施的实验 , 并用有关概念、 原
理指导 、 安排 实验 。如例 l的“ 气温 日较差” 是指一天 , 中最高气温 和最低气温 的差值 , 所以实验设计 、 需用器 材都要 围绕如何让不 同的对象在 同等 的外界条件下将 最 高温 与最低温 的差值显示 出来 。注意实验步骤要完 整、 严谨 , 记录要详细 , 尽量减少人为影响 , 尽量使用 实 验室器材。对实验过程要 分步骤进行描述 ,描述 要具 体、 详细 。 除了上 面两个小实验外 , 我校教师还设计并在课堂 上演示 了若刊 、 实验 . “ 阳高度的测定 ”“ 如 太 、模拟热力
() 2 用大功率 白炽灯将水和沙子 同时加 热到相 同温
度, 并记 录此温度 。
() 步骤 () 3把 1的装 置移到 室外阳光 下 , 察升温 观 过程 , 每隔 1 分钟观察一次温度计 , 录温度 。 O 并记 () 步骤() 4把 1的装置移 回室内, 观察降温过程 , 每 隔1 0分钟观察一 次温度计 , 并记 录温度 。



一 ~
0 Biblioteka 0 ^ , 、 年
题 , 20 年广东地理试卷第 3 题 , 如 05 5 要求设计证 明地
转偏 向力 的实验 。 20 0 7年 ,将是我省实行课程改 革后的首次 高考 ,

初中地理开放性试题初探

初中地理开放性试题初探

初中地理开放性试题初探作者:常欣来源:《速读·上旬》2017年第06期一、背景及界定传统的地理学科考试中,考查地理机械性记忆的试题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地理课也给人们造成了只要划一划、背一背就能得高分的错误认识。

在2003年及今后的考试中,将逐渐减少死记硬背的试题,转而注重考查对于知识的理解水平。

从考试的题型看,常见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读图题、综合题和简答题五种。

开放性试题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题型,由于它顺应了考试改革发展的潮流,因此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考试中。

简言之,开放性试题就是问题本身不确定,需要试题解答者将其明确的试题,它是相对于封闭性试题而言的。

目前趋势下,更加注重学生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的考察,因此在地理试题中加入一定开放性试题具有必要性!二、理论依据地理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

它从独特的角度出发,在培养爱国情感、增强全球意识,进行环境教育、促进知识,技能和世界观的和谐统一及提高学生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方面,具有别的学科所无法代替的功能。

通过地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因此地理教育对于培养新一代公民,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1.方法:在具体的研究中,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

2.目标:地理开放性试题是以培养或评价学生创新意识、精神、习惯、方法、品质和初步创新能力为宗旨的一种题式。

开放性试题的出现是推进地理课创新教育的一种动力。

广大地理教师应以此为契机,推动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跨世纪的优秀人才。

3.步骤及过程:初中地理学业考试是对初中学生两年来学习地理知识的一次综合性考查,承担着初中毕业生能力考查。

地理新课程强调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学生要将所学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突出了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和社会功能。

初二年级地理试卷答题技巧

初二年级地理试卷答题技巧

初二年级地理试卷答题技巧
在初二年级地理试卷上,正确的答题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考试并取得好成绩。

以下是一些答题技巧,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在答题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1. 仔细阅读题目:在答题前,一定要认真阅读每道题目,理解题目所问内容。

如果存在不明确的地方,可以再次阅读题目或询问老师。

2. 明确关键词:在阅读题目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例如地理名词、方位词等。

这些关键词有助于找到题目要求的答案。

3. 总结问题:在读完题目后,可以在脑海中进行简单的总结,明确题目要求的核心内容。

这有助于避免答非所问。

4. 结合知识点:答题时要结合学过的地理知识点,对题目进行分析和解答。

确保答案符合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

5. 清晰表达:在写答案时要语言清晰、表达准确。

避免使用模糊、含糊的表达方式,以免导致答案不明确。

6. 复核答案:在完成试卷后,要仔细检查每道题目的答案,确保答案正确、完整。

避免因疏忽而丢分。

以上是初二年级地理试卷答题技巧,希望同学们在备考和答题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技巧,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同学们在地理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初中地理开放性试题汇总

初中地理开放性试题汇总

初中地理开放性试题汇总
1. 你家所在的城市有哪些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2. 请你谈一谈你对城市规划的理解和看法。

3. 谈谈你对水资源的认识,为什么需要节约水资源?如何节约水资源?
4. 请列举一下你所知道的环保措施,例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5. 你觉得城乡发展存在哪些差异?如何解决这些差异?
6. 端午节在中国是一个重要传统节日,请你谈一谈这个节日的起源和习俗。

7. 燃煤和清洁能源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是否应该减少煤炭运用并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8. 请谈一谈你对地球村的理解,以及现在的世界是否真正形成了地球村?
9. 冰川是什么?冰川对全球气候和环境有什么作用?冰川会受到哪些挑战?
10. 生活中,你觉得哪些科技成果可以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做出贡献?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无情境不命题——情境创设下的初中地理试题命制

无情境不命题——情境创设下的初中地理试题命制

无情境不命题——情境创设下的初中地理试题命制江苏省江阴市夏港中学(214400)吴凯[摘要]情境素材是命制地理试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本文分析了情境创设下初中地理试题命制的意义,提出了以“故事情景”为引,创新有趣有用;以“时政热点”为引,提升核心素养;以“个体差异”为引,合理控制难度;以“传统文化”为引,夯实立德树人;以“生活情境”为引,拓展实践能力的初中地理试题命制策略评价。

[关键词]试题命制;情境化;初中地理;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3)10-0086-03随着2022年版新课标的颁布,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一个重大的信号和风向标。

除了核心素养,还应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在多样化情境中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无论是从初中地理教学的层面还是从试题命制的层面来看,初中地理教师都要聚焦和关注多样化情境的设立,让学生在符合地理主题知识的现实情境中利用所学解读试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创新及实践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进一步明确地理试题的考核和育人价值。

一、情境创设下初中地理试题命制的意义命题是考试的关键环节和核心任务。

情境创设下的初中地理试题命制,一是契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育人要求,能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是可以有效摆脱以往单一、机械的命题方式,增强试题的真实性、契合性以及精准性,提高试题的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让学生不用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能够在真实情境中去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令学生沉浸于多样情境中完成对知识的迁移、内化及运用,从而实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是借助趣味故事、时政热点、传统文化、实际生活等元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升学生素养,让初中地理试题的命制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弘扬中国文化、中国精神。

同时,试题的命制融汇了初中地理教师的专业智慧,直观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效。

地理试题答题规范化的培养

地理试题答题规范化的培养

地理试题答题规范化的培养作者:v来源:《新课程·教师》2012年第04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现在的地理科高考,无论是在题型设计变化上,还是在试题的选材上,都表现出了紧随时势、稳中有变、稳中有新的特点。

此外试题的答案开放性较强,答案也不再是唯一的。

这使得地理教学目标向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方向倾斜。

这要求学生不仅要准确地识记理解课本上的原理,还应加强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

一、答题规范化的要求《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科)考试大纲》提出了明确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能够用准确简洁的文字和图表等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究、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根据上述要求,规范化答题应该:第一,根据试题的要求使用专业术语进行答题,而不能使用口语化的语言去答题。

第二,使用专业术语时一定要做到准确到位、表述严谨。

第三,使用专业术语答题时要注意文字叙述的逻辑性、条理性和完整性。

即要做到语言精练,又要答全要点,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答案尽可能科学又全面。

二、答题不规范的表现1.答非所问、答走题,出现方向性错误例如,要求分析气候特征,有些同学却答成了气候成因或者天气的特征,自然原因写成社会原因。

2.没有使用地理学科的专业术语分析回答,口语化严重例如,在分析工业区位选择的目的时说成“便于赚钱”。

3.使用专业术语不规范,导致文字表达不准确,甚至表述错误例如,“人口老龄化”写为“人口老年化”、“冬至”(节气)写成“冬季”(季节)。

4.文字叙述缺乏完整性、条理性和简洁性,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准”的现象三、答题不规范的原因1.分析问题能力差答非所问从表面来看是因为粗心造成的,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其实是因为分析不到位,根本就无法发现材料中所包含的信息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或者由于受生活经验局限,使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对材料中涉及的背景知识缺乏基本了解;或者是因为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其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导致读不懂题。

高考地理开放性试题解题策略

高考地理开放性试题解题策略
二 、地 理 开放 性试 题 的 三种 命题
形式
1 判断说理型。这类题型的问题设计方 . 式是: 要求考生首先对明确提出的问题做出判 l 断, 然后阐述理 由。常用“ 是否赞成”“ 、是否同 /…、 意” 等表 方式。如2 1年全国卷第3第() 00 7 3问: / / “ 人 有 建议贵州向广西学 习 , 大力发展桑蚕 业。 l 你 是否赞 成? 简述 理 由。 又如2 0年山东文综卷 ” 09 第2题第() :比较分析A 6 4问 “ 地所在省( 福建 ) 兰 第 二产业 比重 变化 的特征 。对 该省 工 业 的发 展, 有人提 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 § 深加工工业。你是否赞同, 请说明理由。” 2 发散思维型。 . 这类题型的问题设计方 蓄 式是 : 某些地理 事物有 多个 发展方 向或某些地 2 理问题有多个解决措施 , 要求考生结合所 学 萎

一一、
~ ~ — . . 一 ~ 一 ~
地理 ・ 解题 行家
— . — ~ . 一 — ~ … 一
~… ~
— … ~



邓 士木
簿
所谓 地理 开放 性试 题就 是 相对 于封 闭性 考查 。
试题而言的 , 没有 固定答案或结论 不唯一 的 种 地理 试题 形式 。开放性 试 题能 够考 查 同 学们 的发散性思维 、 创新思维能力和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弥 补 了封 闭性试题 的不足 , 查 同学们 的情感 在考 态度、 价值观方面也有着封闭性试题无法取代 的优点。近年来此类试题在高考试题 中频频 出现 , 并且分值比重也在增加 , 同学们复习备 考 时要 引起 足够 的重 视 。

地理经济角度答题思路

地理经济角度答题思路

地理经济角度答题思路
地理经济角度答题思路如下:
1.了解题目背景和考查的知识点。

在回答地理经济角度的题目时,需要先了解题目所涉及的地区或国家的背景信息,例如地理位置、资源分布、人口状况等,以及考查的知识点,例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贸易状况等。

2.分析地区的优势和劣势。

在回答地理经济角度的题目时,需要对该地区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

优势可能包括丰富的自然资源、便捷的交通条件、发达的科技水平等;劣势可能包括缺乏自然资源、交通不便、技术水平较低等。

3.分析地区的发展状况。

在回答地理经济角度的题目时,需要对该地区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例如,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产业结构如何、贸易状况如何等。

4.考虑地区的经济政策。

在回答地理经济角度的题目时,需要考虑该地区的经济政策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例如,政府是否采取了鼓励出口的政策、是否对某些产业提供了优惠政策等。

5.综合以上分析进行解答。

在回答地理经济角度的题目时,需要综合以上分析进行解答。

例如,从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发展状况和经济政策等方面综合考虑,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以及该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

开放性试题特点与答题技巧

开放性试题特点与答题技巧

开放性试题特点与答题技巧作者简介:李建民,男,1984年出生于甘肃省天水市,现任教于甘肃省庆阳长庆中学,校地理教研组长,在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地理教育硕士,中学一级教师。

摘要:随着高考命题指导思想由过去的以知识立意转变为现在的以能力立意,开放性试题在高考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是近几年高考新的价值取向,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是一类能很好地考查学生迁移知识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题目类型。

本文就开放性试题的概念、特点、类型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谈一些粗浅的想法和做法。

关键词:开放性试题解题技巧教学策略2012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新课标卷中开放性试题数量与往年相比明显增加。

比如地理第37题(3)问、42题(2)问、43题(2)问、44题(2)问等。

从考试情况看,开放性试题学生得分率较低,成为制约考生得高分的瓶颈。

那么,高考开放性试题的设问有什么特点?考生该怎么回答?考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哪里?怎么样才能拿高分或者全分?本文笔者就如何提高开放性试题得分率谈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开放性试题的概念与特点所谓开放性试题,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性试题而言的。

传统的试题通常表现出问题情境理想化、问题条件完备、结论确定、解题过程程序化等特征,而开放性试题是没有固定答案或唯一结论,具有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解题过程体现探究性、知识呈现体现综合性、思维方式体现发散性等特征的一种地理试题形式。

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是近两年地理高考新的价值取向,很好地体现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二、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类型近年来,地理开放性试题的命题类型有三种:1、条件开放性试题,如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第36题,此类试题给出问题结论,让解题者分析探寻得出该结论应具备的条件,而满足结论的条件往往不是唯一的。

2、结论开放性试题,如2012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37题,此类试题给定了问题条件,让解题者根据条件探索相应结论,或者要求对条件进行优化组合,或者要求对相应结论是否存在进行推断,还可能要求探求条件在变化中的结论,往往符合条件的结论呈现多样性。

地理开放性试题解答技巧

地理开放性试题解答技巧

1. 充分利用地理图表。

地理图表是一些图表,例如实体图、轮廓图、等高线图等,它们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地理问题,因此在解答地理开放性试题时,可以尽可能多地利用地理图表。

2. 了解地理概念。

在解答地理开放性试题时,除了要掌握相关的地理概念外,还要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以便能够准确地回答问题。

3. 结合实际情况。

在解答地理开放性试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例如地理图表、地理概念和地理知识等来结合实际情况,以便准确地回答问题。

4. 发挥创造性。

在解答地理开放性试题时,要发挥创造性,尽可能把握试题的精髓,看到解答中不仅要有概念的正确,而且要结合实际情况,发挥创造性来解答问题。

答题技巧

答题技巧

描述地理特征解题技巧一、答题思路二、答题模板1.地理位置特征2.自然地理特征3.社会经济特征分析地理成因解题技巧一、答题思路在分析该类试题时,要注意把握两点:1.要清楚重要地理事象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地理事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2.明确要分析的原因类型。

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

自然原因可以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资源等角度考虑,但不必面面俱到,只要突出最主要的方面即可。

例如长江中游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从地形上看,该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从气候上看,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且集中;从水文上看,该地河道弯曲,水流速度慢,不利于排水。

人为原因一般要从历史条件、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交通、市场、政策、科技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样,答题时突出对地理事象的最主要影响方面即可。

例如长江中游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人为原因:流域上游地区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道淤塞严重;围湖造田,导致湖泊对洪水的调蓄作用减弱。

二、答题模板1.气候成因分析2.河流特征成因分析3.人口变化的原因分析4.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措施分析分析影响意义型解题技巧一、答题思路影响型设问一般要从多角度分析,如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对本地区(事物)的影响和对其他地区(事物)的影响,现在的影响和将来的可能影响,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影响等。

注意如果设问给出限定条件,只能从所要求的方面进行分析。

如“分析说明××对××的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对于这类设问,要注意审题,抓住限定词,知道从哪个方面进行分析。

所谓地理意义,是指某事物所产生的地理方面的影响。

意义实质上是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意义、积极影响、作用三者画等号。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以开放性为特征的地理意义类试题有增加的趋势,其命题的基本形式是针对某一地理事物来设问,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在××方面的意义”、“运用××知识(原理),分析××对××的意义”等。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命制方法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命制方法

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中可以大力提倡。 二、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
l 识解决新 问题的能力。 每一个学科都有其 自身价值 , 高考 ! 试题 只有加强应用性 , 做到理论联系实 际 , 学科的价值才
能得 到体 现。 学生 的学习水平 有多种层 次 ,从最低级 的记忆 与复 } 4 价 的 灵 . I . 评 活} 生 现、 再认, 到高级的分析与综合、 应用与评价、 创造性思维 『 等。设计得 好的地理开放性试 题不仅能够客观地 检测 学 l 地理开放性试 题的评价方法 比较灵活 ,不像封闭性

7 ・ 5
何友丽 :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命制方法
三、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命制方法 l 和历史事实知识出发 , 简述这个地 区发展 的特点 , 明在 说
地理开放性试题以试题的开放性 、 答案的不确定性 、 上述各历史时期内各种自然和经济事物分布的变化。请 i 问题背景的实践性和评价的灵活性为基本特征,按照地 I 不要忘记在地图框架内画出经纬网,并切记在评定你的
究地理 问题 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 ; 增强爱 国主义情感 ,一 也可 以采用不 同的方法来分析和解释 同一现象 。 其次 , 在
树立科学的人 口 、 观 资源观、 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 『 问题的设计上也具有开放性,不再单一地指向某一知识 从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来表 『 , 而要 求考 生灵 活地运用某 一类知识作答 , 点 给考生留
述课程 目标 。但是 , 在实验省地理新课程实施 的过 程中 ,l 有多角度答题和思考 的可能性 ,能综合 考查 学生对知识
的掌握状况及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当然 , 地理开放性试题是 广大 的教师都反 映对学生地理学 习能力 、 思维过程 、 创新 I 有条件 的, 条件隐含于试 题材料或设问 中, 不是 越开放 并 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评价非常难操作, 也非常难把 f

地理开放性试题解答技巧

地理开放性试题解答技巧

地理开放性试题解答技巧
答:地理开放性试题解答技巧是:1.认真审题,有针对性地答题高考开放性试题,并非无原则的开放,所以考生在审题时,要抓住题中的关键词和限定词,有针对性地答题,在答题的过程中还要准确地把握题目所给出的隐性条件,在这些条件中往往包含答题的要点。

2.观点明确,切忌似是而非这类试题虽然会给出两种答案,但我们只要答一种即可。

面对这种题型,不能缺少判断,不能答非所问或似是而非,明确了观点以后,要找能说明观点的论据,对观点不利的不要答。

3.尽量使用简洁的地理语言作答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答案虽然具有一定的自由度,但在答题过程中也要尽量使用规范性、地理性语言,如地理名词、术语、概念等。

高中地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高考地理的四项能力目标强调对考生思维过程的考核,体现了思维过程的程序性和层次性,即体现了“获取和解读信息(审题)——发现并提取有效信息(明确考查意图)——调动和运用知识,确定解决问题的路径——运用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地论证问题,并在论证问题中体现创新思维”等一系列的思维过程。

可见,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是在前面三项能力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是高考地理能力测试的重要能力。

因此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01观点明确、表述清晰“学习有用的地理”,即要提高考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在利用地理基本知识和原理解决问题时,有许多与当今时政联系密切的问题,这就要求考生用正确的观点,旗帜鲜明的清晰表达出来,并用于论证和探讨问题过程之中。

#02逻辑严密,追求论证观点与表述内容上有机结合论证和探讨问题是地理综合能力的最高要求,是考生运用所学基本地理原理和基本规律,综合分析、论证现实问题的具体实践。

该类题目往往要求考生能对构成事物整体的各种因素和现象进行表述,对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性因素进行完整地说明;能认识事物产生、演变的规则和规律,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和阐释,最终做到论证观点和表述内容上的有机结合#03掌握一定的论证技巧具备了以上方面的基础和能力之后,具体的论证过程还需要一定的技巧,也就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论证方式。

(1)针对性论证:主要是针对“区位因素的分析”“采取的对策”等的论证策略,这类试题在论证类试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2)解释性论证:这类试题的特点是有结果,需要对结果进行解释。

在试题中往往以分析“原因”“成因”“规律”“特征”等的形式出现。

(3)判断性论证:这类试题没有直接呈现结果,需要考生对结果先做一个判断,然后论述判断的理由,形成论点、论据相结合的完整的论证过程。

(4)评价性论证:主要是对“利弊”“优劣”“重要性”“影响”等的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开放性试题解题技巧谈分析近年全国高考文综和地理单科试卷发现,开放性试题的得分率偏低。

成为制约考生得高分的瓶颈。

在平时练习中可以发现学生在开放性试题解题过程中常见的错误主要如下:(1)审题不当出现偏题;(2)知识不熟出现错答;(3)方法不当表达失误。

因此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表达能力是提高开放性试题得分率的有效手段。

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表达能力谈一些粗浅的想法和做法。

一、加强审题训练随着考生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考命题水平自然也水涨船高。

限制条件增多,已知条件隐晦,是近年来地理高考试题的显著特点。

考生如果在审题时粗心大意,走马观花,很容易造成答题失误,甚至全军覆灭。

因此,在答题前,考生一定要认真审题,善于抓住关键词语,最大限度地捕捉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分析出试题中的限制条件和隐含条件。

按题目要求作答,减少审题失分。

开放性试题中的关键词通常有三处:一是条件词,二是中心词,三是某些关键的修饰词。

例如广东20XX年高考地理卷第35题: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会发生微弱的变动,据此讨论下列问题:(1)若此角度变大,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会怎样变化?(2)若此角度变小,则地球上太阳直射范围和副热带高压的位置会怎样变化?由于不少学生在前提条件中把这个关键词“此角度”理解成了黄赤交角,因而答出与正确答案完全相反的错误答案。

20XX年第34题第(1)小题图中用斜线标出的区域属于(自然带),该自然带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一些考生没有注意到中心词“气候”而把气候成因答成自然带成因。

又如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分布最广的原因是由于地中海是一个陆间海,伸入大陆内部,扩大了暖湿西风气流的影响范围,而很多同学答成了地中海气候的成因。

再如下面一个问题:鲁尔工业区二战后经济地位逐渐下滑的内在原因是什么?据此应采取哪些对策?结果许多学生把课本上的所有原因和所有对策都写上去了,而没有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内在原因”和“据此”来回答问题。

审题时应注意正确理解材料的时代背景。

如20XX年全国文综卷Ⅰ第39题第(3)题,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前影响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的区位因素。

根据“70年代以前”的时代背景,学生应回答有利于钢铁工业发展的因素,但部分学生却回答不利于钢铁工业发展的因素。

第(4)题,简述近年来该省工业区位的变化。

回答时应放在“近年来”的背景中,学生应审时度势地分析辽宁钢铁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

其变化中既有有利的变化,又有不利的变化。

该题平均得分仅为2.78,难度系数为0.4633,多数考生只回答了有利的变化,即交通条件的改善;而没有回答不利的变化,如省内煤炭资源的枯竭。

认真审题还包括认真审图。

如20XX年全国高考地理江苏卷第32题。

a、b分别是甲、乙两个地区的气候资料图。

回答下列问题:(1)反映图中甲地区气候状况的是a、b两图的图,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主要特征是。

(2)依据图中属于乙地区的气候资料,简述影响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以及该地最容易发生的气象灾害及其发生的月份。

有些同学由于没有注意到a、b两图中纵坐标的单位数值不等,简单地根据图示得到两地的气候类型均为地中海气候,就难以确定甲、乙两图对应的气候资料,也就较难正确地回答第(2)小题。

本题的另一个难点是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判断到甲地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实际上地中海北岸地区,虽然纬度超过40°,也是地中海气候。

这是由于地中海面积相当大,冬季海面上的气温比周围陆地上气温高,导致在本区低空形成一个局部性低压,它一面对大西洋有摄引作用,同时,也促使性质不同的气流在此相遇形成锋面,形成多雨气候,另一方面,地中海的水温较高,也使沿岸地区更加温和。

夏季则相反,地中海比周围大陆上的气温低,气压高,对亚速尔高压起加强作用。

从而使地中海气候在这一地区的分布纬度偏高。

如能注意到a图的单位数值为10毫米,b图的单位数值是30毫米,把全年的降水量数值累加起来,得到a图的年降水量约为160毫米,b图的年降水量约为640毫米,结合两地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就较容易得到甲、乙两地对应的气候资料,并能较为顺利地回答第(2)小题。

同样,20XX年全国高考江苏卷第2题也是类似情况,图中雅典和北京的气温、降水柱状图,纵坐标降水量的单位数值不同,分别是30毫米和100毫米,所以,虽然雅典8月比北京9月的柱状高度高,但实际上北京9月的降水比雅典8月的降水要多,只有注意到两图的坐标差异,才能正确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

审图中还应注意图中的蕴含条件:如有这样一幅图:沿海地区、一条河流入海,仅边角有一条100米等高线,河流入海处有点A。

问A处建港口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结果很多同学没注意到边角等高线的暗示因而漏答“平坦的陆域地形条件有利于建码头”这一知识要点。

再如著名的有关《地球出汗了》地理漫画题中有这样一个小题:该图体现了什么地理环境问题?一些学生看图过程中没有注意图名中的关键字“汗”。

因而未能切中知识要害:全球气候变暖,从而导致后续题皆错的遗憾。

二、重视表达训练表达是思维的外在体现,如何将思维过程清楚地表达出来,也是学习的基本功之一,对于开放性试题理解了并不一定就能答得好。

思路正确但没有回答正确或回答不全面的情况也常有发生,表达失误就是指这种情况。

因表达造成的失误主要是用现象解释现象,用原理代替分析、用概括代替具体、用部分代替整体,用臆断代替规范等多种情况。

(一)用现象解释现象现象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它与事物本质之间往往不能构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一因多果或多因一果的情况),而且作为事物的外在特征,它与另一事物的外在特征不可能构成本质上的因果关系,因而也就不能直接用一种现象去解释另一种现象了。

这就需要以“基本原理”为联结中项,将相互关联的现象联结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推理过程。

例如青藏高原上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原因是。

有的学生将其回答为青藏高原地势高。

“地势高”和“太阳能资源丰富”是两种现象,这两种现象之间有一定关联,题目要求分析出形成这种关联的内在原因,这就必须借助“基本原理”来实现;“地势高”意味着“空气稀薄”,而“空气稀薄”又意味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是原理,“地势高”是现象,现象通过原理与另一现象发生关联。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二)用原理代替分析原理是决定事物本质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它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利用原理分析具体问题时,必须讲清楚原理对问题的影响过程或途径,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将原理扩散开来。

例如:读某河道示意图,小岛D因泥沙沉积而不断扩大,它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有的学生回答为:左岸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河水会向右偏转。

“偏转作用”是基本原理,答案只将原理回答出来,而没有进行具体的分析,河水向右偏转后为什么就会导致小岛与左岸相连呢?这些没有在答案中体现出来,答案中左岸到底是哪一岸也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

该题的正确答案应为北岸或左岸因为该河位于北半球,河水在流动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因而南岸侵蚀严重,北岸泥沙堆积量大。

(三)用概括代替具体具体是相对概括而言的。

所谓具体,就是要求答案与问题之间保持很好的对应性,使题目对于答案而言不具有“容他性”,即该答案只适用于该题目,对其他题目不合适。

对于具体问题的分析不应止于说到,还要做到说尽、说细。

例如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发展的有利条件:(1)资源和能源;(2)交通运输方面;(3)农业方面;(4)历史方面:;有的同学将本题的答案回答为(1)煤铁资源丰富(2)水路运输发达(3)农业基础好(4)发展历史悠久。

分析一个具体工业区发展的条件,不能使用过于概括的语言,应该更加具体一些,要具体回答出“如何有利”。

例如,“水路运输方便”,它可以作为很多工业区发展的有利条件,但是作为“答案”它显然没有突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这一主题,因而是不具体的。

要具体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交通运输方面的有利条件,就是要具体到有哪些水路、如何方便等。

该题的正确答案为(1)五大湖西部的铁矿,阿巴拉契亚山区的煤炭资源丰富(2)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有便利的水运,大西洋沿岸有优良的海港(3)地势平坦,农业发达,是美国重要的乳畜产品产地,农副产品供应方便(4)是欧洲移民最先到达的地区,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

(四)用部分代替整体很多地理现象和地理事实是由多种原因或多种因素形成的。

因此,在分析问题时,不能“点到为止”而要全面地分析各种原因和因素,做到“言无不尽”不能出现遗漏。

如分析原因时不仅有自然原因,还有人为原因,分析条件时不仅有有利条件,还要有不利条件,分析影响时,既要有正面影响,也有考虑负面影响等。

如下题城市人口密度比农村大,原因是。

有的同学将其回答为城市工业和商业发达。

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开发历史长短等都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其中,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对人口分布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应该说,“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是本题的分析模型。

在分析时,应该把城市和农村的地域特征进行比较,确定主要的影响因素——社会经济条件。

决定本题答案是否全面,取决于对“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即社会经济条件到底包括哪些方面?结合课本上的相关知识分析,社会经济条件应该包括“社会的”和“经济的”两个方面,社会方面包括生活条件、文化、交通、教育、医疗等,经济方面包括经济的发展水平,就业机会的多少等,答案只从经济方面进行了分析,因此是不全面的。

该题的参考答案应为①城市工业发达,商业贸易活动频繁;②城市交通方便,文化教育和医疗条件好。

(五)用臆断代替规范地理开放性试题虽然答案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在答题过程中应该尽量使用规范性、地理性语言,如地理名词、术语、概念等,这是答题是否好的一个重要标准。

例如:“河流水量的变化”应表达为“河川径流的变化”,“某居住地”该用“聚落”表达,“一个地区的位置范围”最好用“区位”概括等等……许多开放性试题运用的是教材以外的知识和材料,表面看来出乎意料,而又实际却在情理之中,“即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因此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反馈教材的相关信息,从而使答案尽可能简洁明了,切中要害。

如2000年全国(广东)地理卷第37题“昆明附近产业转化构想”的内容,参考答案就是“四季如春,降水丰沛”。

又如20XX年全国文综卷36题第(2)小题要求描述10℃等温线走向,出现了“由下向上弯曲”、“由西南向北再向东,然后偏向东北”等种种错误回答,究其原因,一是对“走向”这一地理学术语理解不清,即描述走向要讲明是按什么方向延伸,而非分布特征、弯曲方向。

另一方面,有些考生平时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或者不注意用规范的语言表达问题而造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