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记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著名记者——迈克·华莱士

10级新闻一班杨菲1090702070

迈克·华莱士是美国著名记者,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著名节目《60分钟》的主持人,是美国电视界的“教父”级的人物。华莱士有着独特的采访风格,一般是以尖锐犀利的问题紧逼被采访人,探求出了许多真相,但也是受到许多人的骂声。正是这种独特的风格,让他在人们的记忆中烙下深刻印象。

华莱士1918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布鲁克兰市一个移民家庭,他的父母是来自俄罗斯的犹太人。父亲经营杂货批发业,后成为保险经济人。华莱士从小就很聪颖,后来以优异成绩考入密歇根大学。大学一年级末,华莱士被人推荐,首次进了大学电台,当时他就说了:“嗯,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事业。”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新兴的新闻媒介。

1939年华莱士从密歇根大学毕业。最初为《芝加哥太阳报》所属的电台写新闻,之后在芝加哥主持“姿帕斯讲场”引起全国轰动。1951年,华莱士移居纽约,进入CBS。刚进入CBS,华莱士做过各种各样的事,还去百老汇演过话剧。

之后,华莱士离开CBS,在纽约第五频道创办了一个新闻节目叫“晚间节奏(Night Beat)”。这是一档完全不同于过去形态的电视新闻节目,它把焦点集中在种种尖锐的社会问题上。这是第一次一个电视采访人用困难的问题挑战他的采访对象,也是第一次电视观众面对困难而严肃的话题。此档节目以前所未有的采访风格征服无数观众。之后他又把他这种尖锐的带挑战性的提问风格带到他创办的另外一个节目“迈克·华莱士访问(The Mike Wallace Interview)”,虽然很多人不接受他调查式的强硬的提问,但他的观众群还是不断增长。

1962年,华莱士的长子皮特在希腊滑雪时出事故身亡。这次事故之后,华莱士回到CBS,与CBS签下合同,开始专注于硬新闻的报导,包括采访越战。1968年,CBS新闻节目的制作人丹•休依特与华莱士共同主持和编辑一个新的电视节目“60分钟”,这个电视节目采取一种前所未有的形式,叫做“黄金时段的新闻杂志”。有媒体称华莱士将“60分钟”变成了“握紧拳头的艺术形式”。到70年代末,“60分钟”成为电视史上最有影响的新闻节目。它赢得了大规模电视节目的观众,观看华莱士曝光各种腐败和欺骗。而设备越来越小越轻便,让华莱士可以把摄影组带到从未到过的地方,再加上他对新闻的敏感,他们把消息以破纪录的速度带回给美国公众。

此外他们也遭受过各种批评,比如批评华莱士使用暗藏的摄像机,贬损华莱士不给人准备的突然尖锐提问为“袭击新闻”等等。甚至少数被曝光的对象起诉CBS。但还没有人胜诉。

“60分钟”这个节目因华莱士的主持,收视率跃上美国前十名。华莱士就此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可以说是“60分钟”成就了华莱士这个“新闻怪杰”,但同时华莱士的独特风格更成就了“60分钟”这个新闻节目。

华莱士主持“60分钟”最著名的招牌就是在节目中抽烟,这与他尖锐的问题一样让来宾难以忍受。华莱士还有另一个招牌,就是灿烂的笑容,他的幽默为他平添许多个人魅力。不过这也常常让来宾哭笑不得。他曾问来宾:“在外星人拜访你家之后,你真的还相信他们存在吗?”

已经退休的前CBS记者马文•卡尔博回忆,20世纪50年代,华莱士在杜蒙电视台担任节目“Night Beat”的主播时,主持风格已经相当辛辣,“他会坐在那里一直吸着烟,那时他就开始以吸烟形象出现在电视上。”卡尔博还说:“华莱士惯于钻入被访者体内,30分钟后留下一具‘尸体’。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本领。”

华莱士被誉为美国传媒界常青树,曾与七任美国总统侃侃而谈,也曾与不少外国首脑谈笑风生,悠悠60余载记者生涯,华莱士始终保持一份不变的认真和执着,不断追问世情、诠释人生。

在“60分钟”里,华莱士已经工作了将近40年。除了国家领导人,华莱士的访问对象

还包括许多新闻焦点人物。华莱士的采访尤以思维敏捷、尖锐犀利著称。不仅是风格,华莱士的采访内容也颇为吸引人。从战争到丑闻,从商业黑幕到国际新闻;从杜鲁门到克林顿,他选择的人物和话题总是能紧紧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并且展现真相所在。

诸上种种与众不同的风格,特别是采访的风格,都成就了“60分钟”这个新闻节目。可以说没有华莱士就没有“60分钟”,但没有“69分钟”也就没有“新闻怪杰”华莱士。这两者缺一不可。

2006年宣布退休前,踏入88岁高龄的华莱士此前一直在勤奋工作,把所有的热忱都奉献给了新闻事业。他所获的世界级新闻大奖和各种荣誉不计其数。他曾获得过19项“艾美奖”、3项哥伦比亚大学“阿弗莱德 I.杜邦奖”、3项“乔治•佛斯特•皮博迪奖”等重要奖项。CBS 甚至在1990年为他专门制作了一个小时特别节目,回顾他四十年来的记者生涯。芝加哥广播通讯博物馆也为他对广播电视业的终生贡献而给予褒奖。

2003年9月还获得艾美的“终身成就奖”。他一生无数的荣誉正是他将一生奉献给新闻事业的回报。他为公众揭露事实的真相,咄咄逼人的风格,成为了调查式电视新闻的标准。他勇于追问那些令人难堪的问题——那些人人想问,却又无人敢问的问题。在他38年的主持人生涯中,他的“非突袭式采访”成了行业的标准,接受过他采访的名人可以编成一本《20世纪名人录》,其中包括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卡特、里根、老布什等美国总统,还有于1986年和2000年分别采访的中国前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和江泽民。这一切一切都是他为新闻事业所做的贡献。

华莱士还是一个怪人,“无惧、无耻,但极棒”,是熟悉他的人给他的评价。他喜欢穷追猛打式的采访方式,他对新闻的执著到了“顽固”的境地。在美国人人皆知,华莱士这个名字就代表了硬新闻、调查新闻,代表了不回避、不退让和咄咄逼人的提问。

美国舆论界对他褒贬不一,喜欢他的人说他是正义的化身,完全履行了“正直、顽强、公正”的新闻承诺;反对者则说他是少有的麻烦制造者。

CBS新闻部总裁肖恩•麦克曼纽斯在一份声明中称赞华莱士是“广播新闻业中不多的几个巨人之一。是他们开了广播电视的先河,奠定了行业标准。华莱士本身就是公正,是不妥协新闻的化身。他比这个行业的任何人都报道过更多的重大的揭露性的新闻。”

作为“新闻怪杰”,华莱士仍是美国乃至全世界年轻记者学习的楷模。在美国人心目中,华莱士处理最具争议性、危险性题材的能力,已经成了新闻界的传奇。华莱士有一句名言:“采访肤浅的人别找我。我宁愿辞职也不会这么干。”

除了他“非突袭式采访”成了行业的标准之外,他炉火纯青的采访技术给后来的新闻业立下了许多范本,是许多新闻工作者最想掌握的。辛辣尖锐、咄咄逼人的提问方式也受到很多记者的模仿学习,更重要的是他从不取媚于采访对象,也不摆居高临下的姿态。他的问题尖锐而直接,让采访对象无法回避。还有他不惧危险的势要找出事实真相的精神,更是现在新闻界所缺乏的。

此外他独特的幽默风范也应受后生晚辈敬仰。作为新闻工作者除了严肃的作风,还应具有此种独特的幽默。

华莱士的上司凯文认为:“对华莱士人生影响最大的是他早年的英语老师,教会了他坚持。这个词看似普通,但却包含了很多东西,这一点华莱士和我都深有体会,我希望所有的人也能有所体会:坚持,再坚持。”华莱士一直在寻找自己生活和做人的方式,他不懈地奋斗、坚持着,胸怀坦荡,待人诚恳,对朋友,哪怕是对陌生人,都友善相处。所以作为新闻工作者更应该学习他坚持的信念,沿着事实的道路走到底。虽然他已走出新闻界,但也要做得像他所说的“我的墓志铭?我希望这样写——他粗鲁,但是公正——就这一句,我不需要别的。”

新闻界的后生晚辈要做到不回避、不退让和咄咄逼人的提问,履行“正直、顽强、公正”的新闻承诺。这是华莱士一生最有代表的几个词,如此简单,要做到却不容易。唯有做到,才有公正的新闻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