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阳木雕的研究

合集下载

东阳木制构件在室内装饰中的运用及美学研究

东阳木制构件在室内装饰中的运用及美学研究

东阳木制构件在室内装饰中的运用及美学研究中华民族有着极其辉煌的民间艺术。

那些遗存在偏远乡村的古老木雕制品,如窗棂、门楣等民间木雕纷纷流向都市,成了都市时尚装饰的新元素。

现在,不仅在茶艺馆等休闲场所开始运用这种装饰手法,越来越多的家庭装饰中也出现了这些古老的元素。

本文就如何在现代都市装饰中运用和推广东阳木雕工艺,使其发挥新的工艺特征和美学价值等问题作一探讨。

一、历史上的东阳木雕东阳木雕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出现木雕的雏形。

最早的东阳木制构件比较简单,雕刻工艺也是由木工兼做的,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雕刻的部位逐渐增多,从木工中分出一部分人专门从事木制构件的雕刻。

到了明清两代,东阳木雕步入繁荣期,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艺术风格。

清代,是东阳木雕发展的鼎盛期。

作为家具的装饰,各种木制构件在民间也广泛传播,当时东阳民间流传着“千工床、万工厅”的俗语。

到了民国,浙派木雕渐呈衰落态势。

因社会动乱,经济衰退,受生活所迫,大量的工人不得不放弃追求作品尽善尽美的要求,导致了东阳木制构件在工艺上和技术上的停滞不前甚至衰退。

二、东阳木雕在都市装饰中的运用在上世纪,东阳木制构件的发展也不乐观。

建国初期的“文化大革命”破“四旧”、20世纪80年代的城镇建设,浙江古建筑在城镇已少有留存,依附于建筑的木制构件自然也不能幸免。

而东阳木制构件是以传统的口传身授、手工操作为生产方式的。

在工业化发展的时代,不管是速度还是工业化程度都难以溶入现代社会。

现代建筑构件、家具基本不需木制构件装饰,木制构件的出路也只能限制在文玩、插屏、屏风、挂匾等单件制作上,相较于其他室内装饰艺术品,如中国画、西画、壁画等,木雕因其色彩、材料、装饰手段及现代人欣赏口味的改变,其传承和发展势必受到影响。

为了让东阳木雕艺术更好地走向都市流行装饰市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抓住机遇不放东阳木制构件主要用于各类的装饰艺术中,如:建筑装饰中的各种花窗、门楣,家具用品装饰中的各种桌椅、宗教供品装饰中的人物动物雕塑和供艺术欣赏的各种摆件等。

东阳木雕的艺术特点——中国工艺雕刻网

东阳木雕的艺术特点——中国工艺雕刻网

东阳木雕的艺术特点
——中国工艺雕刻网雕刻类型
传统的东阳木雕属于装饰性雕刻,以平面浮雕为主,有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高浮雕、多层叠雕,透空双面雕、锯空雕、满地雕、彩木镶嵌雕、圆木浮雕等类型,层次丰富而不失平面装饰的基本特点,且色泽清淡,不施深色漆,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被称为“白木雕”。

木雕材质
东阳木雕选料严格,多用椴木、白桃木、香樟木、银杏木等材质。

东阳木雕的艺术作品一般不加彩绘,多用本色透明清漆涂罩,以保留白木的天然本色,使人们能更好地欣赏雕工的高超技艺。

其工艺类型有无画雕刻与图稿设计雕刻两类,均注重创意和“绘画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题材与手法
东阳木雕的题材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画面设计与传统的中国画白描花一脉相通,图案装饰丰富而有变化,“满花”中还穿插着内容丰富的雕饰,加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

在艺术手法上,东阳木雕以层次高、远、平面分散来处理透视关系,并以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或鸟瞰式透视为构图特点,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平面和空间范围内,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可以比西洋浮雕更为丰富,它可以不受“近大远小”、“景清”、“ 远景虚”等西洋雕刻与绘画规律的束缚,充分展示画面内容。

浅析东阳木雕的历史和创新

浅析东阳木雕的历史和创新

浅析东阳木雕的历史和创新东阳木雕,作为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之一,已经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其独特的韵味和精湛的技艺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成为了世界上的珍贵文化遗产。

起源东阳木雕起源于中国浙江省东阳市。

据史书记载,早在1000多年前,东阳就有工匠以木头为原材料,制作出各种精美的雕刻品。

初期的东阳木雕以石榴木为主材料,通过精细的手工雕刻技艺,制作出了富丽堂皇的家具、建筑装饰和宗教工艺品等,广受国内外青睐。

在清朝时期,东阳木雕技术突飞猛进,木雕作品以人物、花卉、鸟兽等主题,以细致入微的雕刻及丰富的色彩表现,展现了中国艳丽的文化风情,深受人们喜爱。

发展20世纪初,随着各种工业制造技术的涌现,东阳木雕的创新发展开始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

传统的手工雕刻技术不再是唯一的工艺方式,电动机和其他机械工具的普及,为木雕工艺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1955年,东阳木雕厂成立,为现代东阳木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代东阳木雕深入挖掘传统木雕技法和艺术表达,同时,引进新的工艺和素材,不断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技术水平和装饰水平。

创新对于东阳木雕产业而言,创新是最重要的发展因素之一。

在传承传统木雕技艺的基础上,制定创造性的设计、开发新材料和新工艺等,是当前东阳木雕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方面,东阳木雕的设计在不断创新。

木雕产品不再只是单纯的功能性家具,而是更加注重艺术性、文化性。

通过加入独立的造型、形态、情感和审美元素等,使产品更加丰富多样,更有触动人心的感染力和感染性。

另一方面,在材料和工艺上创新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引进新材料和新技术,将会进一步提高东阳木雕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使其更加贴近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结语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东阳木雕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正迈向一个更加灿烂的未来。

未来,我们期待看到东阳木雕可以在传承中创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走向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成为当之无愧的文化名片。

东阳木雕图形的构成及意义

东阳木雕图形的构成及意义

视觉·经验浙江东阳木雕技术是当地民间技艺的优秀代表,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广泛的影响,被称为东方雕刻艺术的珍品。

东阳木雕雅俗共赏,兼有儒道佛文化的神韵,也具市井文化的精神。

正是这种普适性,使东阳木雕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另一方面,东阳人秉承宋明以来的传统精神,推崇以人为本、中庸、忍让、孝慈等文化观念,使东阳木雕的审美和教化价值得到凸显。

一二合三叠方式是东阳木雕艺术图形构成的重要特征,也是其图形构成与设计的重要方法。

中国文化以两两相对、相生相克的阴阳观念对万物的运化作出了原理上的解释。

阴阳相合、相推的观念促使人们看待事物能顾其两端。

东阳木雕图形强调两两相对的原则,如高与下、美与丑、疏与密等。

朱熹说:“两物相对待故有文,若相离去便不成文矣。

”(朱熹《朱子语录》)东阳木雕图形建构的方法始于对称二合,对称的结构形式,给人以稳定完整的视觉感受。

但绝对对称显得呆板。

现代物理学揭示,物质世界的构成法则是一种“对称破缺”,它是世界面貌丰富多彩的根由。

东阳木雕图形暗合了这一原理,其构图基本上是对称的。

在此基础上,东阳木雕图形稳中求变,在中轴、中心点两边、周边的图形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彼此相对,达到均衡。

西方的民族也有善于利用对称原理进行形式创造的,不同的是,西方的“对立”是强调“分”,中国人的“对立”是强调“合”,“合”的意义在于“生成”。

庞朴对“中庸与三分”有过详尽的阐释:“中国古有‘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之说。

说始于一而不说始于零,因为对零作为一个数的认识,是很晚的事;而终于十,当然是十进制决定了的。

最有意思也最值得注意的是成于三。

为什么会成于三?又怎么样成于三……所谓数成于三,是说无论客观世界的事物本身还是主观世界对事物的认识,起先都是从一开始,或者叫从混沌开始。

然后显露出对立两端,或者是认识上首先注意到两端,斯为二。

进而因两端而有中间而知中间,事物演化完成或被完全认知,此之谓成于三。

抽象为数,便是由一而二而三,到了三,告一段落。

东阳木雕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东阳木雕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东阳木雕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东阳木雕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东阳木雕在技艺创新、产品设计和市场开拓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对东阳木雕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并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东阳木雕的发展现状。

东阳木雕起源于中国浙江东阳,有着数百年的历史。

它以其独特的工艺、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目前,东阳木雕产业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原料采集、设计制作、加工雕刻、品质检测和市场销售等环节。

木雕作品涵盖了家居装饰、工艺礼品、建筑装饰等多个领域,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然而,尽管东阳木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东阳木雕传统的手工艺生产方式面临着工艺转移和技能传承的问题。

手工木雕需要经过长期的学徒和师傅的培训才能掌握,而现代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其他行业,导致手工技能传承的断层。

其次,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对东阳木雕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审美观念的提高,他们对于木雕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需要更加注重设计创新和艺术表现力,而传统的木雕工艺难以满足这一需求。

然而,尽管面临挑战,东阳木雕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东阳木雕可以借助数字化设备和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利用数控雕刻机可以实现复杂木雕的精细雕刻,大大提高了工艺水平和产能。

其次,东阳木雕可以与其他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拓展木雕的应用领域。

比如,将木雕技术与建筑装饰结合,可以为建筑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力。

此外,将木雕产品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可以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时尚感的作品,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和购买。

未来,东阳木雕产业不仅可以在国内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还可以通过开拓国际市场实现更大范围的发展。

传统东方文化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国际消费者的喜爱,东阳木雕作为其中一部分,具有巨大的出口潜力。

浅析东阳木雕的历史和创新

浅析东阳木雕的历史和创新

浅析东阳木雕的历史和创新时代在变,建筑在变,环境在变,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变。

这无疑要求东阳木雕也要有一个变化,以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同时随着人们认识水平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也对东阳木雕建筑装饰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本文首先讲述了东阳木雕的历史,然后着重探讨了东阳木雕应该要注重创新和从传统到神奇的转变。

标签:东阳木雕;历史;创新一、东阳木雕的历史浙江东阳地区盛产樟木等适于雕刻的木材,其木雕行业的兴起可追溯至唐代。

到了宋代,东阳木雕技艺较之唐代有了很大发展。

从建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的南寺塔(位于东阳县城南郊西岘峰卜)倒塌后发现的菩萨像建筑残件和另一尊北宋时期的善财童子像看,均使用手法颇为成熟的圆雕刀法,线条洗练流畅,元代木雕版画不甚发达,但由于元曲兴起,东阳艺人还是创作出了不少优秀的元曲木板插画作品。

明代的东阳建筑木雕遗存不到40处,主要有景泰年间的卢宅肃雍堂、永乐年问的郭宅永贞堂、万历年间的寿塔头村新厅第一院宅等。

其中,花工最多、雕刻工艺最好的是雀替(中国古建筑的特色构件之一,置于建筑的横材(梁、枋)与竖材(柱)相交处,起支撑与加固作用)。

其他部位如粱架、撑拱、门窗等处也多有雕花。

雀替图案有奔马、荷鹤、人物等,多为雕式熟练而遒劲的深雕,所雕物象神态逼真,动感强烈。

明代建成的由9座厅堂、l2座牌坊组成的“肃雍堂”建筑群至今保存。

可以说代表了当时东阳木雕的成就。

其建筑气势恢弘,装饰题材极为广泛,涉及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历史传说、吉祥图案等。

肃雍堂大宅正门堂正面的捷报门楣上雕刻的是寓意“一品当朝,加官进禄”的图案,琴枋上则雕刻有“渭河水”的故事,反映出历史题材在木雕画面内容中开始受到重视。

再看寿塔村的两幢宅院,门窗绦环板多为博古,或是凤穿牡丹之类吉祥图案。

其中一堂门的门绦环板雕刻有类似汉画中常见的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灵”图,为深浮雕作品。

这类绦环板雕刻常见有深浮雕、浅浮雕、镂空雕、锯空雕、圆雕、透雕等技法,图案简洁明快,线条流畅,刀工圆熟锋利,就连青龙的两条腮形梁须也雕得简洁而有力。

东阳木雕含义研究报告

东阳木雕含义研究报告

东阳木雕含义研究报告
东阳木雕是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通过对东阳木雕的含义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东阳木雕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崇尚自然:东阳木雕注重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描绘,追求自然的美感和真实的表现。

作品中常见的花草、鸟兽、山水等元素,以及栩栩如生的雕刻细节,展现了东阳木雕艺术家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和深厚理解。

这种崇尚自然的含义使得作品更具有生气和灵性。

2. 弘扬民间文化:东阳木雕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一种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民间文化。

通过雕刻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戏曲人物等题材,东阳木雕向人们传递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弘扬了民间艺术的精神和特色。

3. 寓意吉祥:东阳木雕作为一种传统的装饰艺术形式,常常被用来作为吉祥的象征。

例如,许多东阳木雕作品中的动物形象如龙、麒麟、凤等,都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带来好运和祝福。

同时,一些具有寓意的建筑造型、花纹图案等也常常出现在东阳木雕作品中,以此传达祝福和美好的寓意。

4. 传递人文关怀:东阳木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可以传递一种人文关怀和情感关怀。

通过雕刻人物形象,表达人性的善良、真情、美好等价值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爱和友好。

东阳木雕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启发人们对人性真善美的思考和追求。

综上所述,东阳木雕的含义丰富多样,既有对自然的崇尚和描绘,又有对民间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同时也具有寓意吉祥和传递人文关怀的作用。

通过对其含义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东阳木雕的艺术魅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工艺形式。

浙江东阳木雕和黑龙江木雕特色比较研究

浙江东阳木雕和黑龙江木雕特色比较研究
Ke wo d :wo d a vn r ; sye r go a h r c e sis c h r lc a a t r t s y rs o c r ig a t t l ; e in l aa tr t ; u u a h r ce si c i c i c
木 雕艺 术 以其特 有 的质感 表 达着 温和 、质 朴 和
crig hudb ere n eihrac n eeom n o e og agw o crigsol b kni ocniea o. av s ol el n dadt e tneaddvl et f i nj n od a n ud et e t os rtn n s a h n i p H l i v h a n d i
第2 8卷 第 3期 21 0 2年 5月




Vo . 8 N . 12 o 3
Ma y, 201 2
F 0RE T E S NGI ER NG NE I
浙 江 东 阳 木 雕 和 黑 龙 江 木 雕 特 色 比 较 研 究
许 雪梅 ,程 岩 ,张 耀 华
(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 院,哈尔滨 10 2 ) 50 5
c aa t r tc , c h r h r ce si s eh i r dt n, a d o h r a p c s T e sye c a a trs c n c u e o omai n o h r ce sis i u u a c a a t r tc 。 t nc t i o l i a i n t e s e t . h tl h r ce t s a d a s f f r t f i i o
种 。木雕 在我 国 的历史 源远 流长 ,其 起 源可 以追

东阳木雕雕刻技法的大盘点(一)

东阳木雕雕刻技法的大盘点(一)

东阳木雕雕刻技法的大盘点(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冯文土大师的论文《论东阳木雕的风格和技艺》(见《东阳木雕工艺论文集》)和华德韩先生的著作《东阳木雕》一书里对东阳木雕雕刻技法有过专门的总结归类。

近年来,东阳木雕艺术水平日新月异,雕刻技法推陈出新,出现了诸多创新雕刻技法。

按照不同的雕刻技法、雕刻深度或应用范围,当代的东阳木雕常用的雕刻技法可归纳为:平面浮雕(包括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高浮雕、多层叠雕)、圆雕、半圆雕、透空雕(包括双面透空雕、异型双面透空雕)、贴片雕、圆木浮雕、阴雕、彩木镶嵌雕、自形木雕(树皮雕)和火烧板拼雕等。

其中平面浮雕和立体圆雕是最基本的两种雕刻技法,其他技法多是其变异、扩展或组合。

第一节平面浮雕平面浮雕是一种适当保留平面,以线面结合的方式雕刻出凹凸起伏图像的雕刻技法,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

浮雕相对圆雕的基本特征是经形体压缩处理后的二维也即平面特性。

它的空间形态是介于绘画所具有的二维虚拟空间与圆雕所具有的二三维实体空间之间的所谓压缩空间——即雕刻深度。

雕刻深度的不同,形成浮雕的两种基本形态——深浮雕和浅浮雕。

深浮雕雕刻深度大,其空间构造和造型更接近于圆雕。

浅浮雕雕刻深度小,平面感强,其空间构造和造型更接近于绘画。

平面浮雕是东阳木雕应用最广泛和最擅长的技法,按照雕刻的深浅和技法的不同,又可将其细分为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高浮雕、多层叠雕等。

浅浮雕和深浮雕作品在设计和雕刻技法上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浅浮雕作品主要通过相对较多的留“地”(空白处,相当于中国画的“留白”)来衬托出主体图像,即通过剔地雕刻使纹饰图案凸显轮廓,形成一个大的层次,然后根据透视原理通过严谨的线条刻画来呈现立体感,讲究刀功,对艺人绘画线描功底,特别是线条表现和投影处理能力要求尤高。

深浮雕作品以块面的半立体造型为主来表现图像,雕刻深度较深,其设计图稿稠密,以小面积留“地”为主。

深‘浮雕作品特别讲究层次,通过不同深浅的层次凸显作品的纵深立体感,要求艺人具备造型和结构把握能力,镂空深雕,既要前后远近有序有据,又要上下左右穿插有致,保持牢同。

东阳木雕小镇研学感悟

东阳木雕小镇研学感悟

东阳木雕小镇研学感悟
此次研学活动,我深深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以及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传承的紧密联系。

每一件木雕作品都如同一幅细腻的画卷,将人物、山水、花鸟等元素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

我了解到,这些木雕作品不仅仅是装饰品,更是工匠们心手相连,以刀代笔,把不起眼的木头雕刻成一件件艺术品的过程。

我了解到东阳木雕起源于唐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融合了绘画、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

在研学过程中,我们还参观了木雕博物馆和工匠工作室,亲眼看到了木雕工艺品的制作过程,感受到了工匠们的辛勤付出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这次研学活动让我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只有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才能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为我们的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东阳木雕基本知识介绍之艺术特色

东阳木雕基本知识介绍之艺术特色

东阳木雕基本知识介绍之艺术特色雕刻类型传统的东阳木雕属于装饰性雕刻,以平面浮雕为主,有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高浮雕、多层叠雕,透空双面雕、锯空雕、满地雕、彩木镶嵌雕、圆木浮雕等类型,层次丰富而又不失平面装饰的基本特点,且色泽清淡,不施深色漆,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被称为"白木雕"。

木雕材质东阳木雕选料严格,多用椴木、白桃木、香樟木、银杏木等材质。

东阳木雕的艺术作品一般不加彩绘,多用本色透明清漆涂罩,以保留白木的天然本色,使人们能更好地欣赏雕工的高超技艺。

其工艺类型有无画雕刻与图稿设计雕刻两类,均注重创意和"绘画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题材与手法东阳木雕的题材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画面设计与传统的中国画白描花一脉相通,图案装饰丰富而有变化,"满花"中还穿插着内容丰富的雕饰,加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

在艺术手法上,东阳木雕以层次高、远、平面分散来处理透视关系,并以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或鸟瞰式透视为构图特点,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平面和空间范围内,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可以比西洋浮雕更为丰富,它可以不受"近大远小"、"景清"、"远景虚"等西洋雕刻与绘画规律的束缚,充分展示画面内容。

著名艺人东阳木雕的著名艺人有杜云松、黄紫金、楼水明,他们被分别称作"雕花皇帝"、"雕花宰相"、"雕花状元",人称"三杰",是东阳木雕老一代艺人中的佼佼者。

东阳木雕的传统风格主要有"雕花体"、"古老体",以后又产生了戏文化的"微体"、"京体"、画谱化的"画工体"。

据认为,"画工体"讲究安排人物位置的疏密关系,人物姿势动态变化多而生动,景物层次丰富,又有来龙去脉、重叠而不含糊。

东阳非遗古建雕刻简介

东阳非遗古建雕刻简介

东阳非遗古建雕刻简介东阳木雕约始于唐而盛于明清,自宋代起已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

据东阳《康熙新志》载,唐太和年间,东阳冯高楼村的冯宿、冯定两兄弟曾分任吏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其宅院"高楼画栏耀人目,其下步廊几半里"。

陆氏墓与唐元和年间进士、宰相舒元舆的墓同在20世纪初被盗,均有精雕的陪葬木俑出土,可见唐代太和年以前东阳木雕已发展到一定程度。

现存宋代建隆二年所雕的善才童子和观音菩萨像造型古雅端庄,足以说明东阳木雕当时的水平与风格。

东阳木雕因地得名。

它与乐清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广东金漆木雕并称为中国四大木雕。

四大木雕流派纷呈、特色明显,延绵上千年的技艺传承使各流派木雕文化底蕴丰厚、技艺难分伯仲。

但民间公认的说法是东阳木雕乃四大木雕之首。

盖因东阳木雕传承有序、名家辈出、精工善艺,佳作繁多之故。

事实上民间的认可已经得到了现实的诠释。

毫无疑问,东阳木雕应用之广,影响之远,远胜于其他类木雕。

东阳木雕广泛运用于古典建筑、园林修缮、厅堂陈设、壁挂台屏、佛具佛像等,无锡灵山梵宫木雕装饰、杭州雷峰塔木浮雕、灵隐寺的释迦牟尼造像等,体现出东阳木雕的应用优势,东阳木雕融于自然、融于建筑、融于生活,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尽善尽美、巧夺天工。

人民大会堂山水壁挂、屏风《航归》等木雕体现出东阳木雕的技艺优势,东阳木雕集平面雕、圆雕、镂空雕、叠雕之大成,构图饱满,造型生动、精微细腻、叹为观止。

可以说,东阳木雕若推为四大木雕之首,实至名归。

社会发展,万象更新,东阳木雕与时俱进,呈现出勃勃生机。

东阳有木雕工艺品、木雕红木家具企业3000余家,从业人员10万余人,工艺美术年产值200亿元以上;有木雕产业集聚区一个,木雕红木家具生产基地两个,木雕红木家具专业市场两个,其中以集聚全国各流派木雕、根雕、木雕红木家具、竹编竹雕为特色的东阳中国木雕城以博大的气象,专精的艺术特色,醇厚的木雕文化,成为“东阳木雕”最好的诠释。

显然,“东阳木雕”之于东阳,意义非凡。

东阳木雕 赏析

东阳木雕 赏析

东阳木雕赏析摘要:一、东阳木雕的概述二、东阳木雕的特点与鉴赏三、东阳木雕的传承与发展四、如何欣赏东阳木雕作品五、结语正文:东阳木雕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起源于浙江东阳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以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地域特色,赢得了世人的赞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东阳木雕的特点、鉴赏方法以及传承与发展。

一、东阳木雕的概述东阳木雕起源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繁荣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以木雕为主要表现手法,注重线条流畅、造型优美、寓意深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东阳木雕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宗教、戏曲等领域,成为我国民间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东阳木雕的特点与鉴赏1.线条流畅:东阳木雕的线条注重流畅,富有韵律感。

艺术家们运用娴熟的刀法,刻画出细腻入微的纹理,使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美感。

2.造型优美:东阳木雕的造型富有变化,既有写实风格,也有抽象表现。

艺术家们善于抓住题材的本质特征,巧妙地运用夸张、简化等手法,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3.寓意深刻:东阳木雕作品通常富含丰富的寓意,如吉祥如意、福禄寿喜等。

艺术家们通过巧妙地构思,将寓意融入作品之中,使人们在欣赏美感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

4.地域特色:东阳木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体现在题材、技法、风格等方面。

它融合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成为展现东阳地区独特文化风貌的载体。

三、东阳木雕的传承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东阳木雕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技艺,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要顺应时代潮流,创新和发展东阳木雕的表现形式和题材,使这一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

四、如何欣赏东阳木雕作品欣赏东阳木雕作品,首先要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其次,要学会观察作品的线条、造型、寓意等方面,领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最后,要用心去感受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从而产生共鸣。

东阳木雕基本知识介绍之艺术特色

东阳木雕基本知识介绍之艺术特色

东阳木雕基本知识介绍之艺术特色雕刻类型传统的东阳木雕属于装饰性雕刻,以平面浮雕为主,有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高浮雕、多层叠雕,透空双面雕、锯空雕、满地雕、彩木镶嵌雕、圆木浮雕等类型,层次丰富而又不失平面装饰的基本特点,且色泽清淡,不施深色漆,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被称为"白木雕"。

木雕材质东阳木雕选料严格,多用椴木、白桃木、香樟木、银杏木等材质。

东阳木雕的艺术作品一般不加彩绘,多用本色透明清漆涂罩,以保留白木的天然本色,使人们能更好地欣赏雕工的高超技艺。

其工艺类型有无画雕刻与图稿设计雕刻两类,均注重创意和"绘画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题材与手法东阳木雕的题材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画面设计与传统的中国画白描花一脉相通,图案装饰丰富而有变化,"满花"中还穿插着内容丰富的雕饰,加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

在艺术手法上,东阳木雕以层次高、远、平面分散来处理透视关系,并以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或鸟瞰式透视为构图特点,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平面和空间范围内,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可以比西洋浮雕更为丰富,它可以不受"近大远小"、"景清"、"远景虚"等西洋雕刻与绘画规律的束缚,充分展示画面内容。

著名艺人东阳木雕的著名艺人有杜云松、黄紫金、楼水明,他们被分别称作"雕花皇帝"、"雕花宰相"、"雕花状元",人称"三杰",是东阳木雕老一代艺人中的佼佼者。

东阳木雕的传统风格主要有"雕花体"、"古老体",以后又产生了戏文化的"微体"、"京体"、画谱化的"画工体"。

据认为,"画工体"讲究安排人物位置的疏密关系,人物姿势动态变化多而生动,景物层次丰富,又有来龙去脉、重叠而不含糊。

东阳木雕城考察心得

东阳木雕城考察心得

东阳木雕城考察报告历经两个小时车程到达金华东阳市(中国木雕城),东阳市的周围拥有着很多在建或已建成并开业的专业市场,通过这些你也可以感受到这座小城市在大力发展和培育更多的专业性市场,一路上我们看到有,东阳国际建材装饰城、东阳红木家具市场、国际缝制机械城、国际汽配城、汽车用品城、沃德国际采购中心等,逐步形成了白云商贸园区专业市场群。

截至目前,该市已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85个,全年成交额127亿元。

木雕城的每个入口都是用类似于世博会上的中国馆的造型搭建而成的,非常的大气和漂亮,进入到场馆后,依旧能够感受到很浓烈的中国风,通道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中庭的特卖区域的柱子也是用红的颜色包裹而成的,这种装饰风格能够与中庭上摆放的各种大型的木雕产品相互映衬,也与经营的中国红木及古典风格的家具相互协调,市场打造出了中国传统工艺浓烈的购物氛围。

木雕城的建筑面积是42万平方米,现拥有商品4600余间,市场内汇集了全国四大木雕流派及,来自福建、广西、海南、云南、广东、四川、等主要产区的木雕、根雕、竹编、竹雕、木雕红木家具等数十万种工艺精品,市场商品辐射全国的各省市工艺品二级批发市场,以及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市场一楼为:中国木雕文化长廊、中华木雕艺术特色区,木雕红木家具、木制工艺礼品、旅游纪念品等;二楼:木雕红木家具;三楼:木雕、根雕、仿古门窗、竹编、竹雕等;四楼;东阳市工艺精品馆和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区。

木雕城不同于百货市场人气不算很旺,但可以看到来的人都是意向客户,据了解木雕城近两年的生意还不错,特别是去年。

销售主要是依靠外地的来客,集中客户主要在华东、华南、河北地区,以珠三角及长三角居多,主要出口地至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出口额约占到销售总额的30%以上,据了解东阳木雕城的客源在中国不大受地域限制,小件工艺品主要靠批发,大件主要是民间艺人、公司、企业等采购。

市场里经营的木雕红木家具及木制工艺产品主要产于东阳本地,工厂大多设在横店,这些商品大多没有注册商标,多数以厂家名字命名,所以不具备什么知名度,也没有发展经销商和多家直营店,有极少数的会在福建、山东等地设直营店,但很少在东阳的周边城市设直营(如:杭州、苏州、上海),目前也没这个意愿。

东阳木雕文化传承与发展著作

东阳木雕文化传承与发展著作

东阳木雕文化传承与发展著作一、引言东阳木雕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阳木雕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著作旨在探讨东阳木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东阳木雕的繁荣和传承。

二、东阳木雕的历史与特点东阳木雕起源于中国浙江省东阳市,历史可追溯到宋代。

它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而闻名于世。

东阳木雕的特点包括:精细的雕刻工艺、丰富的题材内容、独特的造型风格、细腻的表达技巧等。

这些特点使东阳木雕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三、东阳木雕的传承与发展现状1. 传承现状东阳木雕的传承近年来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困扰。

传统的手工雕刻技艺逐渐被机械化生产所取代,传统的木雕工匠队伍面临着老龄化和人才断层的问题。

同时,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竞争加剧,传统的东阳木雕在一些地方的传承形势较为严峻。

2. 发展现状尽管面临一些困境,东阳木雕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得了一些发展。

一方面,东阳木雕通过创新设计和技术改进,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东阳市政府加大了对木雕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支持和宣传推广等方式,促进了东阳木雕的发展。

四、东阳木雕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1. 加强传统技艺的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东阳木雕的传统技艺,需要加强对年轻一代的培养和传授。

可以通过设立专业的培训机构,招募有潜力的年轻人进行系统的传统木雕技艺培训。

同时,可以组织木雕工艺比赛和展览等活动,激发年轻人对东阳木雕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推动创新设计与技术改进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东阳木雕需要不断进行创新设计和技术改进。

可以通过与设计院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引入新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制作工艺,提升东阳木雕的艺术水平和竞争力。

同时,可以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合作,开发多元化的产品,拓宽东阳木雕的市场空间。

3. 加强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东阳木雕需要通过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来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3⒍关于东阳市木雕竹编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3⒍关于东阳市木雕竹编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东阳木雕工艺品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对策分析东阳木雕具有千余年历史,是中国优秀传统民间工艺之一。

东阳木雕品类繁多,适用范围广,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本文着重分析了东阳木雕工艺品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发展机遇,提出了今后木雕工艺品产业的发展思路、空间布局、发展重点和政策建议等,力争为木雕工艺品产业振兴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一、木雕工艺品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东阳木雕是中国知名区域文化产业品牌,因产于浙江东阳并独具木雕工艺特色而得名,它与“青田石雕”、“黄杨木雕”并称“浙江三雕”,是浙江省重点保护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全市有从事木雕工艺品生产企业约200家,其中集团企业1家、规模以上企业20余家,专事木雕制作的加工点、家庭作坊2000余家;木雕从业人员约3万多人;工艺木雕和木雕古建筑装饰营造等产业年产值约30多亿元。

产品主要有建筑装饰和家居装潢木雕、家具和日用品装饰木雕、陈设欣赏木雕、宗教用品木雕等四大品类几千个花色品种,远销世界各地。

另有一大批木雕艺人大胆地走出东阳,在广东、江西、海南、安徽、湖北、黑龙江等地开厂设店、带徒传艺,东阳木雕工艺品占据了中国工艺木雕的半壁江山。

㈠木雕工艺品产业发展的优势⒈历史悠久,独具艺术优势。

东阳木雕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艺术之一,始于唐代,经宋、元至明,渐臻纯熟,到清代,艺攀高峰,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品类、生动的神韵、精美的雕饰、精湛的技艺和广泛的表现使形式其蛮声海内外。

东阳木雕是一种以平面浮雕为基本技法的雕刻艺术。

其散点透视构图、多层次浮雕、讲究平面装饰的艺术手法,彰显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具有超越其它兄弟艺术流派的艺术天赋优势。

首先,在雕刻用材上,东阳木雕采用以色泽淡雅、纹理致密、香气浓郁、防蛀耐腐、不易变形开裂的地产樟木为主要用材,同时在满足其对雕材的特定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椴木等外地木材替代,用材面相对较宽。

东阳木雕小镇研学感悟

东阳木雕小镇研学感悟

东阳木雕小镇研学感悟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旅行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旅行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放松身心的机会,还能让我们学习和了解不同的文化与传统。

近年来,研学旅行(study tour)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它在旅行的还提供了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我最近参观了中国浙江省东阳市的木雕小镇,通过这次研学经历,我对于东阳木雕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获得了一些宝贵的感悟。

2. 东阳木雕的历史与背景东阳木雕起源于明代,至今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

在古代,它是一种高度艺术性的木工雕刻技术。

这种技术独具匠心,注重细节和造型,使得东阳木雕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东阳市因为这种独特的木雕技艺而成为了著名的木雕小镇,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一睹其风采。

3. 深入了解东阳木雕艺术参观东阳木雕小镇后,我对于这一传统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东阳木雕注重细腻的雕刻技巧,通过精细的刀法和雕琢,使木材变得生动而栩栩如生。

东阳木雕以其独特的题材和形式吸引了我的眼球,从传统的文化符号到现代的艺术表现,每一个作品都融入了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和创造力。

东阳木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观赏这些作品,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

4. 东阳木雕小镇的学习机会除了欣赏东阳木雕的艺术品,我还有机会亲身参与到木雕的制作过程中。

在东阳木雕小镇,我和一位经验丰富的木雕师傅一起学习了基本的木雕技巧。

通过亲手雕刻一件简单的木雕作品,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木雕的细致和耐心。

这种亲身经历不仅让我更加尊重东阳木雕的艺术价值,还让我明白了背后传承的艰辛和付出。

5. 个人感悟与收获通过这次研学之旅,我对东阳木雕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极大提高。

我意识到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们是我们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阳木雕的艺术独特性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与历史,让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欣赏。

浅析东阳木雕的历史和创新

浅析东阳木雕的历史和创新

浅析东阳木雕的历史和创新东阳木雕是中国传统的木艺品,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东阳位于浙江省南部,素有“中国木雕之乡”的美誉。

下面本文将从历史和创新两方面来分析东阳木雕。

一、东阳木雕的历史东阳木雕起源于唐代,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宋代时,木雕工艺达到了高峰,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木雕作品,例如《南厅春》、《北游记》等。

明代时,东阳木雕开始进入了繁荣时期,成为宫廷和寺庙建筑的重要装饰品。

清代时,东阳木雕继续得到发展,形成了以屏风、挂屏、匾额、椅子、桌子、屏条、花盆、屏蔽、盘盒、摆件、好字牌等为主要制作品类的木雕工艺。

二、东阳木雕的创新随着时代的变迁,东阳木雕也不断创新,结合了现代艺术的元素,使得东阳木雕的艺术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材料的创新传统的东阳木雕采用的是榉木、黄杨木等天然木材。

现在,东阳木雕已经开始使用新材料,例如碳化竹、玻璃钢、陶瓷等,这些材料的运用,不仅具有保护环境的意义,同时也有更好的美观效果。

2. 造型的创新原来东阳木雕以瑰丽华贵的风格为主流,现在既有传统的修长、华贵的风格,也有大胆、雕刻毒瘤的现代风格。

雕刻的内容也从传统的传说神话、名山大川、文人雅士、动植物等拓展到现在的城市景观、文化名人、动漫形象等,内容更加生动、丰富多彩。

3. 技艺的创新传统的东阳木雕技艺是手工雕刻,现在除了手工雕刻,还有机器雕刻,不仅提高了效率,还有更好的精度。

另外,通过数字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使得东阳木雕技艺更加高端化、科技化。

四、总结东阳木雕几经沧桑,历经千年,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精华,并不断融合现代艺术的元素,推陈出新,脱胎换骨,使东阳木雕逐渐走向世界。

在未来的发展中,东阳木雕还会有更多的创新,带来更加美好的视觉盛宴,向世人展示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

被誉为我国木雕之乡的浙江东阳,有千余年的木雕历史,北京故宫及苏、杭、皖等地,都有精美的东阳木雕留世。

东阳木雕,是以平面浮雕为主的雕刻艺术。

其多层次浮雕、散点透视构图、保留平面的装饰,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又因色泽清淡,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又称“白木雕”(示以木材的天然色泽,不同于彩绘),自唐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间工艺之一,被誉为“国之瑰宝”。

东阳木雕因产于浙江东阳而得名,"东阳木雕"与"青田石雕""黄杨木雕"“瓯塑”并称"浙江三雕一塑"。

相传早在一千多年前,东阳人就开始其木雕的历史,他们世代相传,创造了众多的千古佳作,造就了上千的木雕艺人,从而成为著名的"雕花之乡"。

东阳木雕主要分布在东阳各乡镇,延及周边县市,并流入江苏、上海、江西、安徽、福建、广东、湖北、河南、吉林、四川、重庆、台湾、香港、澳门,远达至新加坡、泰国、蒙古、阿尔巴尼亚、加拿大等国家。

溯源。

东阳木雕约始于唐而盛于明清,自宋代起已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

据东阳《康熙新志》载,唐太和年间,东阳冯高楼村的冯宿、冯定两兄弟曾分任吏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其宅院"高楼画栏耀人目,其下步廊几半里"。

陆氏墓与唐元和年间进士、宰相舒元舆的墓同在20世纪初被盗,均有精雕的陪葬东阳木雕-挂件屏风木俑出土,可见唐代太和年以前东阳木雕已发展到一定程度。

现存宋代建隆二年所雕的善才童子和观音菩萨像造型古雅端庄,足以说明东阳木雕当时的水平与风格。

当明代盛行雕刻木板印书后,东阳逐渐发展成为明代木雕工艺的著名产地。

主要制作罗汉、佛像及宫殿、寺庙、园林、住宅等建筑装饰。

至清代乾隆年间,东阳木雕已闻名全国,当时约有400余名能工巧匠进京修缮宫殿,有的艺人被觅选进宫雕制宫灯及龙床、龙椅、案几等、后来又发展到在民间雕刻花床、箱柜等家具用品。

东阳木雕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家具装饰,形成整套的技艺和完善的风格,现存有卢宅"肃雍堂"和白坦"务本堂"、马上桥"一经堂"等明清古建筑及"千工床"、"十里红妆"等家具。

辛亥革命以后,东阳木雕转向商品性,木雕艺人制作的工艺品及箱柜家具被商人买去远销香港、美国、南洋等地,形成东阳木雕产品的盛期。

1914年在杭州开设的"仁艺厂"是东阳木雕最早的厂家,以后逐步向上海、香港、新加坡等地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和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东阳木雕曾一度凋零,产品滞销,艺人失业。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把流散在各地的木雕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合作社。

1954年又成立了东阳木雕厂,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至今东阳木雕已发展到七大类三干六百多个品种。

其中木雕屏风、挂屏和立体艺术台屏等艺术性较高的欣赏品是近年来东阳木雕行业在传统浮雕工艺形式基础上的一个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东阳木雕在结合运用传统的木雕工艺,仿古、营造现代建筑与装饰的方面又有很多成功的作品。

传说。

据说,唐朝活鲁班华师傅为冯宿冯定兄弟营造厅堂,准备接楹上梁时,一复查,180 东阳九龙木雕-九龙戏珠根楠木大梁全短了一尺二寸,活鲁班大惊!适有一老翁上门要鱼要肉,活鲁班款待之,老翁把两条鱼尾分移在两碗上,象两个鱼头相对,伸出一截,然后用一筷子往两嘴套,扬长而去。

活鲁班突然领悟,立刻命匠工做了360个鱼头,固定在柱头上。

以此把梁接住,柱上按鱼头,新颖又美观,且鱼头与"余头"谐音,大吉大利,后人又在鱼头上加上牛腿,这便成了最早的东阳木雕。

雕刻类型传统的东阳木雕属于装饰性雕刻,以平面浮雕为主,有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高浮雕、多层叠雕,透空双面雕、锯空雕、满地雕、彩木镶嵌雕、圆木浮雕等类型,层次丰富而又不失平面装饰的基本特点,且色泽清淡,不施深色漆,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被称为"白木雕"。

木雕材质东阳木雕选料严格,多用椴木、白桃木、香樟木、银杏木等材质。

东阳木雕的艺术作品一般不加彩绘,多用本色透明清漆涂罩,以保留白木的天然本色,使人们能更好地欣赏雕工的高超技艺。

其工艺类型有无画雕刻与图稿设计雕刻两类,均注重创意和"绘画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题材与手法东阳木雕的题材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画面设计与传统的中国画白描花一脉相通,图案装饰丰富而有变化,"满花"中还穿插着内容丰富的雕饰,加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

在艺术手法上,东阳木雕以层次高、远、平面分散来处理透视关系,并以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或鸟瞰式透视仿古木雕为构图特点,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平面和空间范围内,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可以比西洋浮雕更为丰富,它可以不受"近大远小"、"景清"、"远景虚"等西洋雕刻与绘画规律的束缚,充分展示画面内容。

著名艺人东阳木雕的著名艺人有杜云松、黄紫金、楼水明,他们被分别称作"雕花皇帝"、"雕花宰相"、"雕花状元",人称"三杰",是东阳木雕老一代艺人中的佼佼者。

东阳木雕的传统风格主要有"雕花体"、"古老体",以后又产生了戏文化的"微体"、"京体"、画谱化的"画工体"。

据认为,"画工体"讲究安排人物位置的疏密关系,人物姿势动态变化多而生动,景物层次丰富,又有来龙去脉、重叠而不含糊。

东阳木雕流派众多,以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为主要传承方式,现在的主要传承者有陆光正等人。

东阳木雕在工艺操作上有"图稿设计"、"打坯"、"修光"的分工。

但是能雕善画、功底深厚、技艺高超的老艺人却可以不用起稿,直接雕刻。

而当创作一幅新作品时,他们又可以凭着记忆和默写,一边听人念内容,一边就画出图稿来,然后再雕刻,这种特殊的技艺才能,现在很少有人能胜任。

原材料种类东阳木雕原材料的种类主要以香樟木、松木、山白杨为主,也有用柏木、红木(花梨木)、水曲柳、水杉、云杉、红豆杉、台湾松木的。

东阳木雕的艺术作品一般不加彩绘,多用本色透明清漆涂罩,以保留白木的天然本色,使人们能更好地欣赏雕工的高超技艺。

传承意义中国是一个崇尚雕刻而又十分擅长雕刻的国度,在品种繁多,流派纷呈的数以百余种民间雕刻工艺中,历经千年锤练的浙江东阳木雕,是各流派中影响最大最负盛名的一种。

它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品类,生动的神韵,精美的雕饰,精湛的技艺和广泛的表现内容而蜚声海内外。

它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东方文明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它蕴含着中国人民的智慧,融会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和文化素养,它在世界民间雕刻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

改革开放以来,东阳木雕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全面继承优良传统和独特风格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东阳木雕走向现代,走向国内外市场。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大礼堂、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杭州楼外楼餐馆、以及新加坡董宫酒家、德国一批中餐馆等处的雕饰中,都出奇制胜,大获成功。

这标志着东阳木雕在继承发扬特色的基础上,适应现代,表现现代的雕技技艺趋向成熟。

但是,近二十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木雕不再用来装饰现代建筑,东阳木雕娴熟而精湛的手工技艺、巧妙而灵动的构思和丰富的传统内涵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环境,逐渐走向衰落。

现代的年轻人难以潜心传统技艺,因此出现了从业人员技艺不精、普遍流失的现象。

面对濒危的东阳木雕技艺,必须尽快对之进行抢救、保护。

2003年为杭州雷峰塔的重建而创作的大型木雕壁画《白蛇传》,是东阳木雕的创新之作。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陆光正率领他的徒弟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在木雕艺术的当代化、实用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

作品是用木雕画板中最佳木材东北椴木制作。

全套作品在设计构图上采用多层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相结合的方法,使主要人物更加突出,显得形神具备、栩栩如生,又使背景更加丰富、纵深感更强。

在技法上把圆雕、半圆雕、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结合成“叠雕”。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浙江省东阳市的陆光正、冯文土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006年6月,浙江省文化厅授予冯文土、陆光正、黄小明、吴初伟、徐经彬、姚正华6人“浙江省民间艺术家”称号。

传统风格东阳木雕的传统风格主要有“雕花体”、“古老体”,以后又产生了戏文化的“微体”、“京体”、画谱化的“画工体”。

据认为,“画工体”讲究安排人物位置的疏密关系,人物姿势动态变化多而生动,景物层次丰富,又有来龙去脉、重叠而不含糊。

题材内容东阳木雕的题材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画面设计与传统的中国画白描花一脉相通,图案装饰丰富而有变化,“满花”中还穿插着内容丰富的雕饰,加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

在艺术手法上,东阳木雕以层次高、远、平面分散来处理透视关系,并以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或鸟瞰式透视为构图特点,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平面和空间范围内,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可以比西洋浮雕更为丰富,它可以不受“近大远小”、“近景清”、“远景虚”等西洋雕刻与绘画规律的束缚,充分展示画面内容。

东阳木雕的雕刻技法以浮雕为主,结合运用“深镂空雕”、“透空雕”、“透空双面雕”、“半圆雕”、“三面雕”、“圆柱雕”、“拼斗雕”、“阴雕”、“树根雕”、“彩木镶嵌雕”、“镂空贴花雕”等十多种手法。

雕工精致、洗练、玲珑剔透而不伤整体和牢固。

例如“透空双面雕”是一种穿花锯空以后,再进行正反两面雕刻的技法,它图案整体、结构严密、透空透风、坚固耐用,常用于房屋挂廊、门窗、宫灯、屏风、柜架上的雕饰东阳木雕在工艺操作上有“图稿设计”、“打坯”、“修光”的分工。

但是能雕善画、功底深厚、技艺高超的老艺人却可以不用起稿,直接雕刻。

东阳木雕原材料的种类主要以香樟木、松木、山白杨为主,也有用柏木、红木(花梨木)、水曲柳、水杉、云杉、红豆杉、台湾松木的。

东阳木雕的艺术作品一般不加彩绘,多用本色透明清漆涂罩,以保留白木的天然本色,使人们能更好地欣赏雕工的高超技艺。

从业人员至今东阳木雕已发展到七大类3600多个品种。

“在今天的东阳,从事木雕生产的企业有140余家,家庭作坊2000余家,年产值20多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