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匠生辉东阳木雕的工艺流程东阳木雕名列我国四大木雕之首始
东阳木雕工艺传承与发扬的思考
东阳木雕工艺传承与发扬的思考2010-09-14 10:30:17[摘要]在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更多的了解东阳木雕工艺的历史渊源,重视东阳木雕工艺的丰富文化价值以及社会经济价值,明确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寻求有效传承与发扬优秀的民间传统工艺的方法途径,意义十分重大。
[关键词]东阳木雕工艺价值隐忧传承与发扬[作者简介]金梅珍(1964-),女,浙江东阳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基础教研室主任,讲师。
(浙江东阳322100)[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东阳木雕,国之瑰宝,已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因地而名,以内涵丰富的题材、娴熟的构思设计、精湛的雕刻技法、艺术与实用的巧妙结合而见长,是东阳“工艺美术之乡、教育之乡、建筑之乡”三乡特色文化的物化表现,为浙江三大名雕之一,居全国四大木雕之首,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间工艺之一。
一、东阳木雕的历史渊源东阳木雕,历史悠久,流长千年而愈茂愈盛,师宗鲁班,滋长于秦汉,形成于唐代,经宋至明,技艺臻于纯熟境界。
至清代,进入全盛。
民国时期,东阳木雕由上门加工转向工场生产,并设厂于香港、新加坡等地,产品销往海外。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木雕传统工艺美术更加重视,东阳木雕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
现东阳全市从事木雕工艺品生产的规模企业140余家,销售上千万元的骨干企业20余家,专门从事木雕加工的个体家庭工厂2000余家,工艺美术和古建筑装饰行业年产值40余亿元,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1963年月,在东阳县城南郊西岘峰下南寺塔倒塌时出土的一尊善财童子像和一尊残损的观音菩萨像,均系北宋建隆三年(962年)之作。
这是现存最早的东阳木雕实物。
北京故宫的许多宫殿建筑、雕刻装饰都曾是东阳木雕先辈的杰作。
清乾隆年间,东阳有大量木雕艺人被选进京,至嘉庆年间,最多时有400多名东阳木雕艺人同时在故宫从事雕饰。
历经明、清两代建成,素有“民间故宫”之称的东阳卢宅,更是东阳木雕技艺之集大成者。
文化传承:东阳木雕
文化传承:东阳木雕
东阳木雕,顾名思义就是出产于东阳的木雕,这里是我国的木雕之乡,有着近千年的木雕历史,在北京故宫等一些地方,都还留存有精美的东阳木雕。
东阳木雕和黄杨木雕,青田石雕,瓯塑一起被称为浙江省的三雕一塑,由此可见它地位的重要性。
东阳木雕起源是在唐朝时期,到了宋代就已经有了较高的手工制作水平,明清时期发展到了兴盛。
明朝
时,由于雕刻木板印书的流行,东阳也发展成为木雕工艺的著名出产地。
以平面浮雕为主的东阳木雕雕刻艺术,具有多层次、散点透视构图、保留平面的特点。
作品色泽清淡,不上深色漆,保留了原木纯天然纹理和色泽,具有高雅的格调,因而又叫白木雕。
东阳木雕的原料主要是松木、香樟木和山白杨,也有用柏木、花梨木、水曲柳、水杉、云杉、红豆杉、台湾松木这些做制作材料。
传统雕刻的东阳木雕主要是装饰性雕刻,主要类型有薄、浅浮雕、深浮雕、高浮雕、多层叠雕,透空双面雕、锯空雕、满地雕、彩木镶嵌雕、圆木浮雕等,层次上多而丰富但又不失平面装饰的特色。
东阳木雕在制作题材上,主要是以一些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主,
画面设计上与中国传统的画白描花一脉相传,图案上的装饰丰富多姿,花团簇簇中还会穿插其它内容丰富的雕饰,如人物走兽,山水花鸟。
中国当代四大木雕(整理)
中国当代四大木雕(整理)中国当代四大木雕(整理)2011-01-09 驭牛顽“中国“四大木雕”我国木雕最具艺术魅力的有乐清黄杨木雕、东阳浮雕、福建龙眼木雕、潮州金漆木雕。
这几种木雕被今人称为“四大木雕”,包括了木雕的全部技艺、技法、构图、取材、打坯、用料,不同程度地满足了人们欣赏、实用、把玩、装饰、建筑等方面的不同需求,从而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当代四大木雕1、东阳木雕浙江东阳是木雕的传统产地,被称为“雕花之乡”。
产区主要在东阳,故名。
据东阳县南寺塔(建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遗留的佛像等实物考查,已有1000多年历史。
东阳著名的明代建筑肃雍堂,建筑上的木雕极为壮丽。
清代乾隆年间,约有400多名匠师进京修缮宫殿、雕制宫灯。
现北京故宫、杭州灵隐寺等处,尚保存有当年的东阳木雕作品。
1910年后,在上海和杭州,集中不少东阳木雕艺人,雕刻中西结合的家具和用具出口。
建过后,技艺上有很大发展和提高,出现了壁挂、条屏等艺术性较高的欣赏品。
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图案采用“满花”手法。
画面布满纹饰,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现生产的品种花色达2700多种,其中箱、橱、凳、椅、台、几等实用产品,占总产值90%,外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业人员有数千名。
东阳木雕以浮雕技法为主。
在设计上,借鉴传统的散点透视、鸟瞰式透视等构图,讲究布局丰满,散不松,多不乱,层次分明,突出主题,表现情节,具有以小观大的艺术效果,特别适合表现故事性强的内容。
1957年,为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雕制的“释迦牟尼”大佛,高19米;制作的玻璃灯,重2吨多,获好评。
1981年,为新加坡“董宫大厦”雕刻14条大型条屏等,辉煌华贵。
1982年全国艺术美术品百花奖评审,东阳木雕荣获银杯奖。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东阳木雕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雕刻技法和艺术特色。
它的雕刻技法有:浮雕(包括深浮雕、浅浮雕、薄浮雕、高浮雕)、圆雕、半圆雕、透空双面雕、阴雕、树根雕、彩木嵌雕等10多种。
东阳木雕的制作工艺流程
东阳木雕的制作工艺流程东阳木雕呀,那可真是一门超有趣的传统手艺呢!一、选材。
这东阳木雕啊,选材可讲究啦。
一般呢,会选择像樟木、椴木、白桃木这些木材。
为啥选它们呢?樟木有股特殊的香气,能防虫蛀,而且质地比较软,好雕刻。
椴木呢,颜色比较淡雅,纹理细腻又均匀,就像小姑娘的皮肤一样光滑,雕刻起来那手感可好了。
白桃木的质地也是比较适中的,还有着漂亮的色泽,雕刻出来的成品就特别好看。
选材的时候啊,木工师傅们就像在挑宝贝一样,眼睛可亮啦,一点点瑕疵都不放过呢。
二、干燥处理。
选好木材后,可不能直接就上手雕刻哦。
得先进行干燥处理。
这就好比我们人要先把身体调养好才能去做大事一样。
木材要是水分太多,在雕刻的过程中就容易变形、开裂。
师傅们会把木材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让它慢慢地把水分散发掉。
有时候啊,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但是师傅们可耐心了,就像等待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一样。
三、设计构思。
干燥好木材之后呢,就是设计构思啦。
这可是个超级考验创意和想象力的环节。
师傅们会根据木材的形状、大小、纹理,再结合想要表现的主题来构思。
比如说,如果木材有个弯弯的形状,师傅可能就会想到雕个月亮船之类的。
而且啊,他们会把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都融入到设计当中。
有时候为了一个好的设计,师傅们会茶不思饭不想的,就像陷入了一场甜蜜的恋爱,满脑子都是这个设计该怎么才更完美。
四、打粗坯。
设计好了,就开始打粗坯咯。
这个时候啊,师傅们就像大力士一样,拿着大的雕刻工具,大刀阔斧地在木材上进行初步的造型。
就好像在给一个毛坯房做框架一样,先把大概的形状弄出来。
这个过程看起来有点粗糙,但是却是非常重要的呢。
师傅们得掌握好力度和角度,不然一不小心就可能把木材弄坏啦。
五、细雕。
粗坯打好之后,就进入细雕的阶段啦。
这时候师傅们就像绣花姑娘一样,变得特别细致。
那些小的雕刻工具在他们手里就像有了生命一样,在木材上一点一点地雕琢出精美的细节。
比如说雕一朵花,花瓣的纹理、花蕊的形状,都要栩栩如生。
2019年(春)六年级美术下册 第16课《东阳木雕》教案 浙美版
2019年(春)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6课《东阳木雕》教案浙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东阳木雕工艺,初步欣赏木雕工艺之美。
2.感受木雕的美好寓意、精美雕工,体验简单的雕刻造型方法。
3.激发对木雕艺术的兴趣,培养热爱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二、教材分析1.教材编写思路。
木雕作为雕刻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
我国民间木雕种类繁多,遍布于大江南北,最著名的是:浙江的东阳木雕和温州黄杨木雕,广东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人称“四大名雕”。
这些木雕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都是因产地、选材或工艺特色而得名。
本课选取的是浙江东阳民间木雕,其题材广泛,寓意美好,形象饱满,雕刻细腻华美、巧夺天工,既有浓厚的装饰趣味,又极具艺术魅力,是学生了解我国民间木雕艺术特点和雕刻工艺的典型范例。
学习了解以东阳木雕为代表的我国传统木雕知识并尝试制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科书提供了有关东阳木雕的小知识,使学生了解东阳木雕的大致发展史及艺术特点。
图文并茂地呈现东阳木雕的深浅浮雕、圆雕、镂空雕等雕刻方法,使学生直观感受木雕工艺之美。
另外,教科书还展示木雕的制作步骤,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进行实践。
在学习建议上,则别具一格,让学生选择合适的肥皂或蔬果雕刻一件自己喜欢的作品使学生感到耳臼一新,饶有兴趣,创作时更能全身心地投入。
2.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木雕的工艺之美,感悟小雕的艺术价值。
难点:选择适合雕刻的材料尝试创作有特点和创意的作品。
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雕刻工具、搜集东阳木雕作品及资料等。
(教师)雕刻工具、雕刻作品及资料、雕刻制作程序的课件等。
教学过程1.问题导人,激发学习兴趣。
(1)什么是“木雕”?现存最早的木雕会是怎样的形象?(出现木雕鱼。
)木雕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最早的木雕鱼。
(2)什么是“白木雕”?(3)想知道什么是白木雕,学习了今天这一课,你就会知道。
东阳木雕制作工艺流程
东阳木雕制作工艺流程
东阳木雕是中国民间雕刻艺术之一,因产于浙江东阳而得名,以下是东阳木雕的制作工艺流程:
1. 选材:东阳木雕的材料主要是香樟木、白杨木、银杏木等,一般选用干燥、无裂纹、无节疤的木材。
2. 设计:根据客户的要求或创作者的构思,设计出木雕的图案和造型。
3. 打坯:将设计好的图案用铅笔或粉笔在木材上勾勒出来,然后用斧头、凿子等工具将木材初步加工成雏形。
4. 修光:用各种刀具对木雕进行精细的雕刻,修整出木雕的细节和线条。
5. 打磨:用砂纸对木雕进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
6. 上色:根据需要,对木雕进行上色,一般采用天然颜料或油漆。
7. 上光:用刷子或喷枪将清漆或蜡涂在木雕表面,使其更加光亮。
8. 装配:将木雕装配在基座或框架上,完成整个作品。
东阳木雕的制作工艺流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需要熟练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
东阳木雕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之一。
中国木雕艺术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第一章测试1.常说的中国四大雕是指()、福建龙眼木雕、广东金漆木雕、乐清黄杨木雕。
A:宁波朱金木雕B:徽州木雕C:东阳木雕D:云南剑川木雕答案:C2.()材质坚实、木纹细密,色泽柔和,是上等的木雕材料,被誉为“木中隐士”。
A:龙眼木B:樟树木C:红木D:黄杨木答案:A3.()是以特殊工艺命名的流派。
先用樟木雕刻、再上漆贴金,效果金碧辉煌、工精秀美,尤以经路通畅、镂空多层次的雕刻为擅长。
A:乐清黄杨木雕B:东阳木雕C:广东金漆木雕D:福建龙眼木雕答案:C4.我国家具雕刻在()时代步入了登峰造极的水平,其古拙秀雅、精雕细刻、题材丰富等特征,凸现了独特的东方民族雕刻风格,并形成了不少地域性的流派。
A:唐朝B:东汉C:明清D:春秋战国答案:C5.古时候木雕作品在题材方面大有讲究,下面不属于神话图腾的是()。
A:十八罗汉B:八仙C:精卫填海D:后羿射日答案:A第二章测试1.东阳木雕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现已发展到四大类()多个品种。
A:5000C:800D:3600答案:D2.下列不属于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的是()。
A:杜云松B:陆光正C:吴初伟D:冯文土答案:A3.2011年“中国木雕城”与横店影视旅游和木雕古建筑群()改造相结合,兴建旅游市场。
A:故宫B:南马C:颐和园D:卢宅答案:D4.杜云松,出生于1884年,()后山店人。
A:巍山镇B:画水镇C:湖溪镇D:南马镇答案:C5.在20世纪50年代,巍山“()”一度成为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学生的学习观摩实习基地,杜云松也被同行誉为东阳木雕革新派的“领军人物。
A:务本堂B:马上桥花厅C:鼎丰堂D:肃雍堂答案:C6.木雕雕刻初学者适合选用什么木材()。
A:其他全是B:松木C:樟木D:椴木答案:A7.哪一种不属于硬木()。
A:花梨木B:黄杨木C:松木答案:C8.雕刻木材正确的除湿方法是()。
A:火烤B:太阳暴晒C:自然阴干答案:C9.东阳木雕油漆的颜色应依木雕工艺品的档次而异,漆色深浓度与档次成反比,色愈深,档愈低;色愈浅,档愈高。
东阳木雕
Culture Heritage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东阳木雕,因发源于浙江东阳而得名,居中国四大木雕之首,与黄杨木雕、青田石雕、瓯塑合称浙江“三雕一塑”,是浙江省首批重点保护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东阳木雕,历史悠久,流长千年而愈茂愈盛,师宗鲁班,滋长于秦汉,形成于唐,经宋至明,技艺臻于纯熟境界,至清代,进入全盛。
据《康熙新志》载,唐太和年间,东阳冯高楼村的冯宿、冯定两兄弟曾分任吏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其宅院“高楼画栏耀人目,其下步廊几半里”。
史载:自清嘉庆年间《古道春风》 陆挺丰作54《浙江档案》 2011年第8期2011年第8期 《浙江档案》55与图稿设计雕刻两类,均注重创意和“绘画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东阳木雕的传统风格主要有“雕花体”、“古老体”,以后又产生了戏文化的“微体”、“京体”、画谱化的“画工体”。
“东阳木雕选料严格,多用椴木、白桃木、香樟木、银杏木等材质,制作高档家具则以花梨木、红木为主。
东阳木雕的题材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画面设计与传统的中国画白描花一脉相通,图案装饰丰富而有变化,“满花”中还穿插着内容丰富的雕饰,加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
在艺术手法上,东阳木雕以层次高、远、平面分散来处理透视关系,并以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或鸟瞰式透视为构图特点,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平面和空间范围内,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可以比西洋浮雕更为丰富,它可以不受“近大远小”、“景清”、“远景虚”等西洋雕刻与绘画规律的束缚,充分展示画面内容。
东阳木雕,由于其精雕细刻的独特工艺,决定了繁复众多的雕刻工具。
雕刻所用的刀具(凿),每个雕刻者少者需要四五十支,多者需要一百多支,它们各具功能,各派用场,要根据雕刻工艺所需选择刀具。
东阳木雕在工艺操作上有“图稿设计”、“打坯”、“修光”的分工。
但是能雕善画、功底深厚、技艺高超的老艺人却可以不用起稿,直接雕刻。
而当创作一幅新作品时,他们又可以凭着记忆和默写,一边听人念内容,一边就画出图稿来,然后再雕刻,一般的是从设计、取料开始,经脱地、粗坯雕、细坯雕、修光、刻线、装配、油漆、检验、包装入库等工序,工艺品生产才算完成。
浙江东阳教学讲义
明清宫苑
• 明清宫苑这座集影视拍摄、旅游观光、节 庆典礼等功能于一体的特大景区,始建于 1998年11月,并于2005年元旦全面建成开 放,占地面积1500亩。
• 它是以“北京故宫”为模板1:1复制,参 照了明清时期宫廷建筑手法,以影视城特 有的营造方式,仿效了唐、宋、元等时期 的礼制,又融入了民国年间的建筑风格, 荟萃了紫禁城宫殿、皇家园林、王府衙门、 城阙庙宇、胡同民宅等各种古建筑精华, 再现了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燕京的官府 民居、街市店铺和宫殿风貌。
东阳美食
• 梅干菜(博士菜) • 上卢馄饨 • 千祥羊肉 • 杨梅 • 馒头焐肉
旅游景点(一)
• 东阳卢宅 • 中国古代民居建筑。位于浙江省东
阳市东郊卢宅村。卢氏自宋代定居 于此,世代聚族而居,从明永乐十 九年(1421)卢睿成进士起,到清代 中叶科第不绝,陆续兴建了许多座 规模宏大的宅第,形成一个较完整 的明、清住宅建筑群,也是典型的 封建家族聚居点。1988年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建造至今544年)古 建艺术登峰造极的卢宅,又是影视 拍摄的最佳场所。近十年来,已有 《鸦片战争》、《雍正王朝》、 《海瑞罢官》、《人间四月天》、 《天下粮仓》等30余部影视片在此 拍摄。
--------------
东阳木雕的制作工艺流程
东阳木雕的制作工艺流程东阳木雕的生产工艺,一般有九道工序,即刷样、打轮廓线、脱地、分层次、分块面、细坯雕、修光、打砂纸、细刻等。
一、刷样将已设计好的图稿,用复写纸复写在木板上。
如批量生产的图稿,要通过打样机用蜡纸打成小孔图样,然后把小孔图样放在木板上,用油墨刷印,脱印后要检查一下图样有无遗漏,漏印的要补足,走样的要重新打样。
二、打轮廓线刷样后的木板,称为花板,雕工就在花板上依照图案花纹打轮廓线,自上而下地锤打凿柄。
第一次轮廓线不能刻得过重和过深,刀口一般扣在物像线外1毫米左右,留有余地,以免损伤物像形体,刀口要向物像以外倾斜15°,随着脱地的步步深入,打轮廓线也逐步加深和扣近物像。
三、脱地又称剔除,就是在打完大体轮廓线之后,再进行脱地,用左手紧握平凿或蝴蝶凿,凿刀背向物像轮廓线倾斜,第一步成45°角,以右手紧握无刃小斧用力捶打凿柄,逐步脱剔空地,凿刀角度随着脱地深入,也逐步减低度数,即从45°到30°,再到15°角,最后到0°成为水平线。
雕刻空地时可成水平线,但雕刻地面时要保留一定的倾斜度透视面,倾斜度的大小要根据花板的厚薄和图稿的视平线而定,一般木雕视平线定得高的,地面倾斜度小,雕板视平线定得较低的,地面倾斜度要大些。
脱地雕刻一般要先雕脱天空位置的空地,因为天空的空地是根据木板厚度决定深浅的,然后再雕脱地面位置的空地。
脱地雕刻不能平脱,要留有自下而上的斜度,倾斜度到天地交际线止,也可说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逐步斜脱,呈现出地面视平线。
地面外线的深度可以根据木板及图样的复杂程度而定,画面复杂的可脱深些,即木板要厚些,画面简单的可脱浅点,木板也可薄些,地面的内深度就定在天空与地面交界线上,地面不能深于天空的深度。
脱地雕刻过程,一般把大块面积的空地先脱掉,然后再脱中小块的空地面积,较小块的空地也可在打精坯时连雕带脱一次完成。
脱地时要注意轮廓线,不要往物像内倾斜,以免损伤物像雕刻。
浙江东阳:擦亮“世界木雕、东阳红木”金名片
浙江东阳:擦亮“世界木雕、东阳红木”金名片作者:暂无来源:《中国林业产业》 2018年第12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注重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推动木雕红木以及竹编工艺产业走出去,是东阳发展文化经济所瞄准的发力点。
传承与创新,是工艺美术永恒的话题,值得人们孜孜不倦地追求。
11月15日,第十三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暨中国(东阳)木雕红木产业发展大会(简称“东博会”)在浙江东阳中国木雕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100多位工艺美术大师,20多个省市的工艺美术协会和红木家具行业代表及采购商齐聚,共襄“木雕竹编盛宴”,共话产业传承与发展。
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原党组副部长、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原办公室主任杨志明,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满,金华市副市长、东阳市委书记黄敏出席会议并讲话,此次会议由东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姚激扬主持。
杨志明在开幕式上指出,东阳红木产业由产品向品牌转变,一要创新设计,将经典和时尚结合起来,将技术和艺术结合起来;二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三要加大营销创新力度,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四要加大企业重组创新力度;五要打造技能优势或工匠优势;六要加大环境创新力度,为红木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东阳以“工艺美术之乡”饮誉天下,其中木雕与竹编“两朵奇葩”更是在中国工艺文化届灿烂盛开。
东阳木雕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以精湛的雕刻技艺、儒雅的格调被誉为“国之瑰宝”,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王满在会上强调,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作为主办方之一,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发挥展会的平台作用,汇聚产业力量,激发行业发展新思维,创新发展新模式,为东阳木雕红木及林业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推波助力。
源远流长的木雕文化为东阳木雕红木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位亚太手工艺大师、11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48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集聚为传统技艺的传承创新和产业壮大激发了内生动力;东阳市党委政府规划引领,将红木产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并给予最优的产业政策,为产业集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东阳木雕雕刻技法的大盘点(一)
东阳木雕雕刻技法的大盘点(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冯文土大师的论文《论东阳木雕的风格和技艺》(见《东阳木雕工艺论文集》)和华德韩先生的著作《东阳木雕》一书里对东阳木雕雕刻技法有过专门的总结归类。
近年来,东阳木雕艺术水平日新月异,雕刻技法推陈出新,出现了诸多创新雕刻技法。
按照不同的雕刻技法、雕刻深度或应用范围,当代的东阳木雕常用的雕刻技法可归纳为:平面浮雕(包括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高浮雕、多层叠雕)、圆雕、半圆雕、透空雕(包括双面透空雕、异型双面透空雕)、贴片雕、圆木浮雕、阴雕、彩木镶嵌雕、自形木雕(树皮雕)和火烧板拼雕等。
其中平面浮雕和立体圆雕是最基本的两种雕刻技法,其他技法多是其变异、扩展或组合。
第一节平面浮雕平面浮雕是一种适当保留平面,以线面结合的方式雕刻出凹凸起伏图像的雕刻技法,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
浮雕相对圆雕的基本特征是经形体压缩处理后的二维也即平面特性。
它的空间形态是介于绘画所具有的二维虚拟空间与圆雕所具有的二三维实体空间之间的所谓压缩空间——即雕刻深度。
雕刻深度的不同,形成浮雕的两种基本形态——深浮雕和浅浮雕。
深浮雕雕刻深度大,其空间构造和造型更接近于圆雕。
浅浮雕雕刻深度小,平面感强,其空间构造和造型更接近于绘画。
平面浮雕是东阳木雕应用最广泛和最擅长的技法,按照雕刻的深浅和技法的不同,又可将其细分为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高浮雕、多层叠雕等。
浅浮雕和深浮雕作品在设计和雕刻技法上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浅浮雕作品主要通过相对较多的留“地”(空白处,相当于中国画的“留白”)来衬托出主体图像,即通过剔地雕刻使纹饰图案凸显轮廓,形成一个大的层次,然后根据透视原理通过严谨的线条刻画来呈现立体感,讲究刀功,对艺人绘画线描功底,特别是线条表现和投影处理能力要求尤高。
深浮雕作品以块面的半立体造型为主来表现图像,雕刻深度较深,其设计图稿稠密,以小面积留“地”为主。
深‘浮雕作品特别讲究层次,通过不同深浅的层次凸显作品的纵深立体感,要求艺人具备造型和结构把握能力,镂空深雕,既要前后远近有序有据,又要上下左右穿插有致,保持牢同。
东阳民居建筑木雕为何更精美
东阳民居建筑木雕为何更精美作者:李霜张荣强来源:《艺术科技》2015年第01期摘要:中国古代民居建筑装饰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木雕,基本木构架建筑装饰都包括木雕。
南北地域的民居建筑木雕中较为著名之一即东阳建筑木雕。
但是为什么东阳的建筑木雕会从各流派中脱颖而出?可以说它是东阳地域环境、历史人文的产物,从题材、色彩、用材、技法等方面可以找出东阳民居建筑木雕精美的原因。
关键词:东阳民居;建筑木雕;精美;材料;色彩;技法0 引言东阳木雕,发源于浙江省东阳市而得名。
是唯一一个以地名而得名的木雕流派。
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的东阳木雕称为中国四大木雕之首,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间工艺之一。
而东阳木雕的发展中最大的一个品类就是建筑装饰木雕。
历代的诸多传世珍品,大都属于这类。
为什么东阳的建筑木雕大多雕刻极其精美,其主要是有地理环境的限制、历史制度的限制、也有材质的优势,更和东阳人的刻苦勤劳、手艺精湛有很大关联。
东阳人把限制转化为特点,并发展其所能达到的优势,使得东阳建筑木雕从中国各民居建筑中脱颖而出,深受百姓们的喜爱。
据现代考古发现中国建筑木雕在3000多年前就存在,而东阳的建筑木雕发源于秦汉,形成于唐,经过宋代到明代的发展,技艺已经逐渐成熟,在清康乾盛世时期进入鼎盛时期。
后由于世道动荡,逐渐衰微。
东阳民居起源、发展、成熟于浙江省东阳市,因此得名。
但它不仅是东阳本土的住宅形式,而且是一个建筑体系。
以东阳木雕装饰的宅院,俗称“东阳木雕民居”。
东阳民居建筑木雕发展成熟期是明清至民国。
这一时期,它的雕饰部位,主要是在牛腿、琴枋、斗拱、杵梁上进行镂空浮雕的屋架雕饰;在门窗绦环板、漏窗和格扇窗格花、花心、花结上进行浅浮雕、锯空雕的门窗雕饰;在平池、反轩、舞台的顶面雕饰。
保留下来的众多建筑木雕大多如上所列的部位。
例如,明代所建卢宅,号称民间故宫,外表朴实无华,从屋架、顶面到门窗无不经过精雕细刻,内涵无比丰富,走进去所显现的就是一座座东阳木雕的博物馆。
【传统工艺】中国四大木雕介绍及作品赏析
【传统工艺】中国四大木雕介绍及作品赏析|我国的木雕艺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到了明清时期我国的木雕艺术已经日趋完美。
进入当代,中国木雕艺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并且诞生出东阳木雕、黄杨木雕、龙眼木雕和金漆木雕四大木雕流派。
|东阳木雕浙江东阳已经有千余年的木雕历史,是木雕的传统产地,被称为“雕花之乡”。
东阳木雕在当时极富盛名,现今北京故宫及苏、杭、皖等地,还有精美的东阳木雕留世。
东阳木雕的雕刻以平面浮雕为主,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图案采用满花手法,画面布满纹饰,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东阳木雕在设计上借鉴了传统的散点透视构图法,布局追求满,达到散而不松,多而不乱的效果,层次分明,主题突出,表现情审,具有以小观大的艺术效果,特别适合表现故事性强的内容。
|黄杨木雕东阳木雕是因产地而得名,而黄杨木雕则是因用黄杨木作雕刻用材而得名。
素有“千年矮”之称的黄杨木生长缓慢,适宜雕刻小型陈设品。
最早的黄杨木雕是作为立体雕刻的工艺品单独出现的,供人们案头欣赏。
但发展到明清时期,黄杨木雕已经形成了独立的手工艺术风格,并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
经过发展,黄杨木雕秉承传统,在保持原有创作风格和神韵的基础上,大胆突破,推陈出新,已由“单体雕”发展到“拼雕”、“群雕”,由普通“圆雕”发展到“劈雕”、“根雕”,技艺更趋精湛,作品更臻完美。
在创作内容上,黄杨木雕的内容题材大多表现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如八仙、寿星、关公、弥勒佛、观音等。
刀法纯朴圆润,细密流畅,刻画人物形神兼备,结构上虚实相间,散发出一股浓郁的诗情画意。
|龙眼木雕龙眼木雕也是因雕刻木材龙眼木而得名的,龙眼木雕是福建木雕中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品,也是我国四大名雕之一。
龙眼木雕是相形度势,稍加雕凿,再配以手足制成别具一格的天然根木雕工艺品,所以龙眼木雕是以天然逼真而取胜。
龙眼木雕大多以圆雕为主,也有浮雕、镂透雕。
龙眼木雕最初的雕刻内容多是寺院的佛像、庙宇的柱头、栋梁,以及桌、床等日用家具的花饰雕刻,之后其雕刻题材不断丰富,古典的老翁、仕女、武士、草虫、花卉、果盘及牛、马、熊、狮等也成了龙眼木雕常用的题材。
第一届《意匠生辉》讲解稿
H组《意匠生辉》讲解稿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东阳木雕。
东阳木雕因产于浙江东阳而得名,居中国四大木雕(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龙眼木雕,广州金漆木雕)之首。
它是“浙江三雕一塑”中的三雕之一。
东阳木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元代时,随着元曲新兴,不少元曲的珍贵版本就出自东阳木雕艺人之手。
从唐朝至清,东阳木雕的工艺日渐纯熟,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家具的装饰上。
而自近代以来,东阳木雕已转向纯商品性的工艺品生产。
如先前所说,早期的东阳木雕主要应用在建筑和家具装饰上,因此,东阳木雕作品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如这里这个采用了满地雕的樟木箱就体现了其在家具装饰上的应用,而这个橱窗里所展出的“牛腿”则是在建筑上应用的典型代表。
可能大家不是很清楚“牛腿”是什么,其实它在中式古建筑中十分常见。
我们可以参看这边这张图片,可能大家看了也会觉得挺熟的吧。
这就是牛腿,也即是中式建筑中柱子与梁之间的连接物。
它在起到连结支持作用的同时,也有很好的装饰作用,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巧妙结合。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浙江三雕”中的第二雕——黄杨木雕。
黄杨木雕是产于浙江乐清的雕刻艺术,因以黄杨木为雕刻材料而得名。
黄杨木可能大家听名字会比较陌生,其实它是城市绿化中常用的灌木,我们在生活中路边经常会看到它。
黄杨生长很慢,有“千年不大黄杨木”的说法。
所以黄杨木体积较小,很少有直径半尺以上的,因此黄杨木雕的作品也大多体积较小。
这里所展出的《六子戏弥勒》是黄杨木雕中的杰作,出自晚清名家朱子常之手。
黄杨木经精雕细刻磨光后能同象牙雕刻媲美。
而黄杨木雕在被人们长期抚摸把玩的过程中会呈现出类紫砂的颜色,因此我们看到展品中有许多看着像是用紫砂木雕成的。
黄杨木雕艺人中最为出色的就是晚清的朱子常。
他的黄杨木雕作品也是收藏界梦寐以求的精品。
可以看到我们展柜上有很多朱子常先生的作品,像我们先前看到的《六子戏弥勒》。
以及这个名为《捉迷藏》的作品。
它曾于1915年,获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世博会)二等奖。
东阳木雕
东阳木雕中国是一个崇尚雕刻的国度,先民们将自己的审美情趣柔和到木制的实用器具当中,逐渐形成一种工艺、一种艺术,进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部分。
中国木雕究竟起始于何时已经无从考证,但木雕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中期。
辽宁新乐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木雕鸟和河姆渡出土的木雕鱼,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木雕作品。
中国木雕分布极广,且此衰彼兴,潮起潮落。
由于各地民族地域文化的差异、取材用料不一,工艺技法不同,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各有千秋的不同流派。
东阳木雕在繁多的木雕品种中,以其独有的特色而独树一帜。
东阳木雕始于唐朝,自宋代起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明清两代,东阳木雕从简约狂放走向精心繁华,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广。
殿堂楼阁、庙宇民居的建筑装饰,日用品上的雕刻更为丰富,东阳木雕工艺也日趋完善。
一、东阳木雕的艺术特点东阳木雕,是一种以平面浮雕为基本技法的雕刻艺术。
其散点透视构图、多层次浮雕、讲究平面装饰的艺术手法,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被誉为“白木雕”。
采访“白木雕”东阳木雕具有构图饱满大气、层次丰富细腻、图像写实传神、做工精雕细刻、格调清秀淡雅等特点。
东阳木雕以散点透视方式构图,图像无论前后都要讲究适当保留平面,布局稠密丰满。
块面和线条相结合,以层次和高远的手法来处理透视关系,层次丰富,形象刻画一丝不苟,无论远景近景要求将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重叠而不含糊。
比例准确,形象生动,讲究神韵。
以写实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东阳木雕,可以说是一种具象的艺术,如同中国画中的工笔画。
正因为具象,所以更加平民化,雅俗共赏。
东阳木雕线面结合,无论是薄浮雕的线刻细饰还是镂空雕的立体造型,要求前后层次左右穿插关系清楚,造型精细完美,精雕细刻一丝不苟。
这是为了体现东阳木雕构图饱满紧凑、讲究层次丰富、图像写实具象的艺术风格所形成的技艺手段。
东阳木雕通过选用椴木、樟木、楠木等清淡素雅的雕刻,加上“白木雕”表面处理手段,尽可能保留原木天然的纹理色泽,追求一种清秀高雅的格调。
【非遗百科】东阳木雕
【非遗百科】东阳木雕东阳木雕系因地缘关系而得名。
东阳市地处浙江中部,“三山夹两盆,两盆涵两江”,山多地少,旧时南北两江旱涝迭起,百姓为之所苦,被迫以手艺谋生。
东阳木雕即是众多手艺中较为突出的一种。
主要分布在东阳各乡镇,延及周边县市,并流入江苏、上海、江西、安徽、福建、广东、湖北、河南、吉林、四川、重庆、台湾、香港、澳门,远达至新加坡、泰国、蒙古、阿尔巴尼亚、加拿大等国家。
据东阳《康熙新志》载,唐太和年间,东阳冯高楼村的冯宿、冯定两兄弟曾分任吏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其宅院“高楼画栏耀人目,其下步廊几半里”。
陆氏墓与唐元和年间进士、宰相舒元舆的墓同在20世纪初被盗,均有精雕的陪葬木俑出土,可见唐代太和年以前东阳木雕已发展到一定程度。
现存宋代建隆二年所雕的善才童子和观音菩萨像造型古雅端庄,足以说明东阳木雕当时的水平与风格。
明清时期,东阳木雕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家具装饰,形成整套的技艺和完善的风格,现存有卢宅“肃雍堂”和白坦“务本堂”、马上桥“一经堂”等明清古建筑及“千工床”、“十里红妆”等家具。
20世纪初,东阳木雕开始由民间建筑和家具装饰转向外销的工艺品生产。
1914年在杭州开设的“仁艺厂”是东阳木雕最早的厂家,以后逐步向上海、香港、新加坡等地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东阳木雕在国内各地也开始建厂生产。
传统的东阳木雕属于装饰性雕刻,以平面浮雕为主,有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高浮雕、多层叠雕,透空双面雕、锯空雕、满地雕、彩木镶嵌雕、圆木浮雕等类型,层次丰富而又不失平面装饰的基本特点,且色泽清淡,不施深色漆,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被称为“白木雕”。
东阳木雕选料严格,多用椴木、白桃木、香樟木、银杏木等材质。
其工艺类型有无画雕刻与图稿设计雕刻两类,均注重创意和“绘画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东阳木雕流派众多,以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为主要传承方式,现在的主要传承者有陆光正等人。
近二十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木雕不再用来装饰现代建筑,东阳木雕娴熟而精湛的手工技艺、巧妙而灵动的构思和丰富的传统内涵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环境,逐渐走向衰落。
木雕工艺品
木雕工艺品东阳木雕金艺尊木雕马金艺尊木雕金龙鱼东阳木雕历史上有名,居中国四大木雕之首。
东阳木雕艺术性强,它以浮雕技艺为主,设计上采取散点透视、鸟瞰式透视等构图,布局丰满,散而不松,多而不乱,层次分明,主题突出,故事情节性强,因而深受收藏家喜爱。
东阳木雕经过漫长的历史锤炼和艺术积累,集民间工艺之朴实、宫廷艺术之华美、宗教艺术之奇幻、文人艺术之清雅于一家,采用镂空雕、浮雕、浅浮雕、圆雕、阴镂空雕等多种手法,尤以镂空见长。
东阳说是木雕一般采用柔性造型的方式,即运用感性、动态的线和面,尽量避免出现静止、刚性的直线和几何平面,以弧线、曲线及由它们产生的抛面、曲面所构成的造型,具有一种节奏和韵律的美。
东阳木雕还善于利用木材的天然本色,一般不加彩绘,仅罩以清漆保护。
东阳木雕的各类家具,装饰得当,雕刻精细,很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编辑本段黄杨木雕黄杨木雕以用黄杨木雕刻用材而得名。
黄杨木雕的国际影响巨大,早在本世纪初,朱子常等创作出的“捉迷藏”等优秀作品,在南洋劝业会和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国际大奖,使黄杨木雕轰动海内外。
另外,黄杨木坚韧光洁、纹理细腻,具有象牙效果,年代愈久愈深,古朴美观。
黄杨木雕雕刻技法丰富,除了圆雕、镂雕、浮雕外,还创作了镶嵌等多种技法,有很高的艺术性。
黄杨木雕主要用于艺术欣赏品,因此雕工非常讲究。
黄杨木雕与青田石雕、东阳木雕并称“浙江三雕”,主要分布浙江的乐清、温州等地。
黄杨木雕以黄杨木为材料,是一种质地精美,纹理细腻的木雕工艺品。
最初是作为民间龙灯的附属装饰物而出现的,后逐渐从附属的地位中独立出来,发展成为优美的工艺欣赏品。
本世纪初,温州著名黄杨木雕艺术家朱子常运用独特的技法创作了《捉迷藏》、《布袋和尚》等优秀作品。
1910年,他的作品在南洋劝业会展出时获得了优秀奖。
1915年,又参加了巴拿马赛会,获得二等奖。
从此,黄杨木雕名声远扬。
编辑本段龙眼木雕龙眼木雕是以龙眼树(即桂圆树)的树干,特别是根部为材料,其虬根疤节,姿态万端,是木雕良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匠生辉东阳木雕的工艺流程:东阳木雕名列我国“四大木雕”之首。
始于唐朝,发展于宋元,至明代已臻至纯熟,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装饰技法,并广泛应用于建筑与家具装饰上。
到清朝中叶,进入了鼎盛时期。
东阳木雕的工艺流程主要有五个步骤,就是我们分别用图片和实物来展示的:①、设计画稿:即根据雕刻的题材、材质的特点来确定雕刻的主题内容。
②、复样打地:用墨线将造型设计勾画放大到木材上,依稿雕凿。
③打坯:木雕的关键步骤,要求打虚留实,先整体后局部,将具体形态逐步落实并成型。
④修光:是对打坯不足之处再进行精加工的过程。
⑤成品:打磨、上漆,使作品呈现理想的效果。
清代东阳木雕金漆戏剧人物故事花板(三块)三块花板是建筑构件,在一定的平面上精工浮雕了各色戏曲人物故事,有“穆桂英挂帅”、“西游记”等,人物造型生动,画面动感强烈。
创作布局不受时空的限制,常常用一幅画面表现了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全过程,使构图显得饱满而充实,充分彰显了传统木雕的艺术特点。
现代厉守铭东阳木雕《大闹天宫》壁挂作品采用多层次透空深浮雕,主题主象相当突出,孙悟空仪表威严,呈横扫千军之势;整个画面人物众多,气势磅礴,开创了木雕艺术的新意境,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一时的佳作。
作者厉守铭(1914--1978),已故著名东阳木雕老艺人。
从小拜师学艺,几经磨练,技艺超群。
擅长制作毛坯,凿头清晰,线条流畅。
“大闹天宫”与“红楼梦”为其代表作。
□现代东阳木雕樟木箱木雕樟木箱在家具中既是实用品,亦是室内陈设的工艺品。
雕饰的技法以浮雕为主,也常采用半雕,满地雕,阴雕等。
此件樟木箱为满地雕花箱,特点既为“满”字,是满地施雕,密而不乱。
五面皆突出凤鸟为中心物象,地底则填满了花叶,艺术效果极佳。
现代郑祥奎黄杨木坯雕《三英战吕布》黄杨木雕与“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省“三雕”。
黄杨木雕的制作流程中,打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是以简练的几何形体概括全部构思与造型的过程,通常是艺人们依据设计稿完成的。
而此件坯雕作品是乐(yuè)清已故著名黄杨木雕老艺人郑祥奎脱稿手工打坯而成的。
郑祥奎老人以刀对木直接敲坯定型的过硬功力,至今仍被黄杨木雕界所推崇。
清末朱子常黄杨木雕《捉迷藏》朱子常(1874--1934),名正伦,字子常,清末浙江温州人,是使黄杨木雕发展为独立艺术门类的开山鼻祖,最擅长佛像、仕女、婴戏等人物形象的刻画。
作者巧妙运用多变的刀法,心拟刀随,八名孩童各尽其态,童真童趣跃然其中。
此件作品是作者的代表作,相同题材的作品曾于1915年的巴拿马博览会上荣获二等奖。
清末朱子常黄杨木雕《六子戏弥勒》六名活泼的顽童围着大肚弥勒嬉闹,是肃穆佛像与婴戏的完美结合。
作品人物虽多,但布局合理,匠心独运,显示了作者的不俗功力。
且作者把庄严的佛像塑造的如此平易近人,赋予了他更多的人性色彩,成功的营造出老少同乐,普天同庆的氛围。
现代王凤祚黄杨木雕《李逵杀虎》王凤祚(1905——1993年),现代著名黄杨木雕艺术大师,在创作中吸取了现代西方雕塑的比例、解剖等处理手法,在人物形象的精度上,融中西技法于一体,造型准确、传神、极富艺术感染力。
其四子三女和祖孙三代均从事黄杨木雕艺术,是著名的黄杨木雕世家。
《李逵杀虎》是他20世纪50年代的作品,题材取自我国的古典名著《水浒传》。
作品注重刻画人物脸部表情与肢体形态,表达出李逵因母被虎吃的悲愤及只身刺杀四虎的神勇。
现代张始周黄杨木雕《高力士脱靴》作品取材于“力士脱靴”的典故,用对比的方法,把放浪形骸的李白与恼羞成怒的高力士进行对比造型,这一大(李白)一小(高力士)、一松(李白)一紧(高力士),构成了作品的最大看点。
同时注重整体结构,使两个人物紧密联系,突破了以往黄杨木雕作品散落组装的模式。
张始周(1922--2008),浙江温州人,是温州黄杨木雕创始人朱子常第三代传人。
现代高公博黄杨木雕《飞天仕女像》纯熟运用圆雕、透雕的技法,刻画出一舞姿翩跹、立弹琵琶的仕女形象。
女子体态丰腴,半裸、赤脚,造型似“敦煌飞天”。
作者高公博,1949年出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从事黄杨木雕的创作多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创了劈雕技艺,利用木料的天然纹理,大胆采用写意的刀法,让“似”与“不似”交融汇集于一体,作品注重传神。
清代人物故事纹黄杨木雕花板(四件)花板是建筑构件的一种。
四件黄杨木花板的上、下部透雕如意纹、“寿”字、蝙蝠、石榴等吉祥寓意纹饰。
花板正中多层次镂雕古典戏剧故事,虽人物众多,然层次分明;以几何纹为地锦,人物雕刻精细入微,与背景相宜得当,辉映成趣。
三层阶梯形底座上浮雕拐子纹。
明代青田石雕瓜形水盂20世纪50年代余杭濑石出土,青田叶蜡石雕刻而成。
水盂是文房用具,其主要作用是为了给砚池添水。
此件水盂以半剖的瓜果为象形,圆口,鼓腹,平底;盂耳是镂雕的藤叶,另一侧还镂雕了枝叶攀附于水盂内侧。
水盂底部阴刻五线来表现瓜棱。
该器物是馆藏早期青田石雕的优秀作品。
现代张仕宽青田石雕《葡萄山》作品取材青田的夹板冻石,依势造型,依色取巧,多层次镂雕,充分展示了青田石雕的艺术魅力与作者的高超技艺。
黑褐色的嶙峋山崖上,淡青色的葡萄在盘旋生长,果实也日渐饱满丰盈;葡萄丛中还跳跃着几只小松鼠,又为作品增添了几分生趣。
作者张仕宽(1895--1960),著名青田石雕老艺人,《葡萄山》是他的代表作,他雕刻的葡萄叶,将传统的“明刀暗脉”改为“暗刀明脉”,使之表现出老、嫩叶子的不同质感;他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来处理葡萄的结构,其写实的风格对20世纪50年代后青田石雕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现代金精一青田石雕《松鹤山水台灯》陡峭的山崖上生长着遒劲的松树,挺拔的树干,茂密的枝叶,引来了仙鹤在树下栖息,也为寂寥的山谷增添了生命力。
作者对青田夹板冻石材的充分利用和高浮雕与镂雕技艺的娴熟运用,雕琢出色彩对比强烈,意境悠远的佳作。
同时作者还匠心独具的将高耸的山峰设计成灯座,内中空,灯口就隐藏在山顶,丝毫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
作者金精一(1896--1956),石雕技艺出众,山水,花鸟,人物俱精,善用俏色。
现代青田石雕《丹凤朝阳》怒放的牡丹丛,无论是迎风摇曳的枝条,或魏黄姚紫、娇艳欲滴的花朵都向我们传递出一股蓬勃的生机和昂扬的姿态,难怪连仪态万方、雍容华贵的神鸟凤凰都被她的国色天香所吸引,昂首来到了花丛中。
凤凰与牡丹的组合,在民间象征着男女爱情,寓意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现代杨楚照青田石雕《惊煞猪八戒》一头肥头大耳,圆滚滚的猪正从山坡上奔下来,它的背上是手持金箍棒,引颈远眺的孙悟空。
孙悟空的体量很小,与硕大的肥猪形成了奇妙的对比,让人视之忍俊不禁。
而前方惊慌失措的猪八戒,是作者依色取巧、精心塑造出的。
作者杨楚照,青田石雕名家,1958年选调到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这件作品就创作于该时期。
当时为了创作这件作品,他特地跑到西湖人民公社的畜牧场,对着猪圈里的大肥猪认真观察,多次用泥稿来塑造猪的形象,才造就了作品中栩栩如生的“大肥猪”。
现代林如奎青田石雕《高粱》作者林如奎,1918年出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青田石雕界德高望重的领军人物。
多年的石雕创作生涯,造就了林大师出神入化的技艺和丰富写实的意蕴。
其1958年问世的名作《高粱》为青田石雕开了一代新风。
当时他为了创作,在自家的菜园地里种起了高梁。
春播秋收,仔细观察高梁穗头簇子的生态结构,研究高梁与玉米叶的区别,终于在秋收之际运用娴熟的立体镂雕、圆雕等技艺成功地将高梁“移植”到五彩斑斓的封门冻石之上——那略红的部分被雕镂成高梁,金黄的部分被刻成粟米,黄绿的部分则被处理成叶子及怒放的山花,自然作物的形态及果实成熟的丰韵与喜悦被他表现得淋漓尽致。
《高梁》的问世,使青田石雕创作走出了传统的框框架架,于是,青田石雕以农作物为题材成为时尚,稻谷、小米、南瓜、辣椒、扁豆等等都登上了“大雅之堂”。
馆藏的这件《高粱》是林大师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作品,更显敦厚持重。
现代青田石雕《山水》山水是青田石雕中重要的创作题材,青田石色彩丰富,脆软相宜的材质特点,结合了镂雕精细,层次分明的技艺特色,在表现山水等题材时可发挥的淋漓尽致。
这件作品由远及近的是高耸而嶙峋的山峰;半山腰的树木因为棕黄色的冻石而呈现出层林尽染的秋日景致;而山脚的亭台楼阁与小桥流水为这人间仙境增添了一丝烟火气,更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
现代何福礼东阳竹编《白鹤鼎》白鹤昂首挺立,造型清俊;宝鼎飞檐叠翠,金碧辉煌。
作品可分上、下六层,编织精致,采用双菱(líng)、菊花、穿藤、贴片等多种织法,糅合了现代造型艺术的精华,被誉为“竹编工艺之杰作”,是东阳竹编的代表作之一。
原作现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
现代东阳彩漆描金堆花竹胎小提篮一对朱黑相间,堆金、描金并用。
盖面上分别堆金荷花、莲藕纹以及榴开百子纹。
篮身中段朱漆描金,绘折枝花卉纹;篮上下两端及圈足髹黑漆,堆金折枝石榴纹、莲蓬纹与花卉纹。
提梁朱漆,上有铜提手。
作者马正兴,男(1903~1976)。
东阳竹编著名老艺人,1957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名艺人”荣誉称号。
竹编技艺全面且高超,既能制作立体竹编、仿古竹编,也能制作平面、大型竹编。
现代嵊州竹编八角篮嵊州竹编历史悠久,战国时已有丰富的编织纹样;唐宋时期的龙灯、花灯亦使用精细的竹编骨架;明清两代至19世纪初期,工艺日渐发达,掌扇、竹篮等物品皆因雅致细巧、经济实用而风靡一时。
此件虽是现代嵊州竹编的作品,依然沿袭了传统上精巧工致的特点:造型典雅玲珑;编织细腻,篮盖与篮身上的纹饰为竹篮增添了装饰的意趣;竹篾的本色与描金互相辉映,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现代嵊州竹编松鼠传统的嵊州竹编一直局限于篮、盘、席、帘等生活用具上。
尽管历史上有民国时期的东阳竹编艺人马富进编织动物的记载,却未见实物。
在20世纪60年代,嵊州的竹编艺人们先后克服了竹篾易断裂、动物造型复杂多样等困难,使得活泼有趣,生机盎然的竹编动物渐渐成为现代嵊州竹编的第一大工艺特色。
此件作品中的松鼠妈妈正满怀温情的关爱着巢中嗷嗷待哺的小松鼠,揭示了母爱—这一自然界中永恒的主题。
万缕丝全雕垫绣镶边床盖作者赵锡祥,生于1936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在40多年的萧山花边设计生涯中潜心钻研,博采众长,不断创新。
他设计的花边以线条简练流畅,布局严谨而丰富见长。
此件作品创制于1963年,首次将万缕丝与台州全雕垫绣有机结合,根据这两种不同品种的工艺特点进行图案设计,以万缕丝的“虚”衬托出垫绣的“实”,丰富了作品的层次感。
该作品曾获国家金质奖和杭州市轻工系统“工艺技术有重大突破”三等奖。
周锦云大师的瓯塑作品瓯塑,是浙江省久负盛名的传统工艺美术“三雕一塑”中的一个工艺门类。
它将传统的堆漆艺术与现代立体壁画相结合,将油漆、白陶土、矿物质颜料调和起来作画料,用绘画艺术把画"堆画"出来,形成绘画和浮雕二位一体和"远看是画,近看是塑"的立体效果,被誉为"东方的立体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