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木雕简介

合集下载

浅析东阳木雕的历史和创新

浅析东阳木雕的历史和创新

浅析东阳木雕的历史和创新东阳木雕,作为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之一,已经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其独特的韵味和精湛的技艺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成为了世界上的珍贵文化遗产。

起源东阳木雕起源于中国浙江省东阳市。

据史书记载,早在1000多年前,东阳就有工匠以木头为原材料,制作出各种精美的雕刻品。

初期的东阳木雕以石榴木为主材料,通过精细的手工雕刻技艺,制作出了富丽堂皇的家具、建筑装饰和宗教工艺品等,广受国内外青睐。

在清朝时期,东阳木雕技术突飞猛进,木雕作品以人物、花卉、鸟兽等主题,以细致入微的雕刻及丰富的色彩表现,展现了中国艳丽的文化风情,深受人们喜爱。

发展20世纪初,随着各种工业制造技术的涌现,东阳木雕的创新发展开始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

传统的手工雕刻技术不再是唯一的工艺方式,电动机和其他机械工具的普及,为木雕工艺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1955年,东阳木雕厂成立,为现代东阳木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代东阳木雕深入挖掘传统木雕技法和艺术表达,同时,引进新的工艺和素材,不断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技术水平和装饰水平。

创新对于东阳木雕产业而言,创新是最重要的发展因素之一。

在传承传统木雕技艺的基础上,制定创造性的设计、开发新材料和新工艺等,是当前东阳木雕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方面,东阳木雕的设计在不断创新。

木雕产品不再只是单纯的功能性家具,而是更加注重艺术性、文化性。

通过加入独立的造型、形态、情感和审美元素等,使产品更加丰富多样,更有触动人心的感染力和感染性。

另一方面,在材料和工艺上创新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引进新材料和新技术,将会进一步提高东阳木雕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使其更加贴近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结语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东阳木雕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正迈向一个更加灿烂的未来。

未来,我们期待看到东阳木雕可以在传承中创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走向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成为当之无愧的文化名片。

古建中国梳理四大木雕流派各有什么特色

古建中国梳理四大木雕流派各有什么特色

古建中国梳理四大木雕流派各有什么特色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龙头,木雕行业也不例外,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的不断积累,中国逐渐形成了木雕四大流派,他们分别是东阳木雕,黄杨木雕,广东金漆木雕和福州木雕,四种木雕流派无论是从木雕制作工艺或是木雕题材来看都是各具特色,特征鲜明,并称为“中国四大木雕”,而在家居装饰中,越来越多人喜欢以形态各异,制作精良的木雕作为装饰品。

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中国四大木雕”各自的特色是什么?1、东阳木雕东阳木雕源自浙江省东阳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东阳传统民间工艺,素以“雕花之乡”而着称。

东阳木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是因为该地盛产适于雕刻的木材——樟木。

东洋木雕摆件的外貌特征,在于它保留木质的原有色泽和纹理,由于精细打磨,更显得圆滑细腻、精美光润。

东阳木雕摆件技艺精湛,产品典雅、精美,驰名中外,东阳木雕在表现的题材方面也已十分广泛,有人物、山水、飞禽、走兽、花卉、鱼虫等,并且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装饰内容也已开始为东阳木雕所表现。

2、黄杨木雕黄杨木雕摆件是中国民间木雕工艺品之一,因其用黄杨木作雕刻用材而得名。

黄杨木生长缓慢,有“千年矮”之称。

质地坚韧光洁,纹理细密,色黄温润,具有象牙效果,年久色愈深,古朴美观。

黄杨适宜刻雕小型木雕摆件,浙江是黄杨木雕传统重点产区,主要分布在乐清和温州。

而浙江黄杨木雕则发源于乐清县,距今约150年。

起源于龙灯骨架上装饰的木雕小佛像,清末发展成为艺术欣赏品。

3、广东金漆木雕广东金漆木雕也称为潮州木雕,其起源于广东省潮州,潮州木雕摆件其表面贴金,是潮州木雕的一个特征,这与东阳木雕的作品风格截然不同,所以,它又称“金木雕”、“金漆木雕”。

说“金漆木雕”,是因为有齐的成分,这种漆是为金箔能黏附于木上而特意配置的,同时又起到了防潮、防腐的作用。

潮州木雕摆件的髹漆形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常见的“黑漆漆金”,就是以黑色漆料作底子,然后铺上金箔;二为“五彩装金”,此种款式以建筑装饰件为多,以青绿或紫红、粉黄装彩,再以金色烘托,产生金碧辉煌的效果。

东阳木雕的故事

东阳木雕的故事

东阳木雕的故事在浙江省,有一种古老的工艺美术形式,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瑰丽的图案闻名于世,那就是东阳木雕。

作为中国木雕艺术的代表之一,东阳木雕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东阳木雕起源于唐朝,发展于宋朝,繁荣于明清。

在古代,东阳木雕主要用于宫殿、庙宇、园林等建筑装饰。

到了现代,它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工艺品和建筑装饰等领域。

东阳木雕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雕刻师们以刀代笔,将传统文化、宗教信仰、民间故事等元素融入作品中。

他们用细腻的线条描绘出人物的形象,用精湛的技艺表现山水、花鸟等自然景观。

每一件作品都是雕刻师们心血的结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在东阳木雕的创作过程中,雕刻师们非常注重材料的选取和利用。

他们善于根据材料的质地、纹理和颜色等特征进行设计,使作品与材料相得益彰。

此外,他们还非常注重作品的实用性。

在满足审美需求的同时,也考虑到作品的使用功能。

这种实用性和美观性的完美结合,使得东阳木雕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领域。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东阳木雕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现代的雕刻师们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

他们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相结合,创作出了一批批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也在国际上赢得了高度赞誉。

东阳木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了浙江的一张名片。

2008年,东阳木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东阳木雕的肯定和认可,更是对所有从事木雕事业的工作者的鼓励和鞭策。

总之,东阳木雕以其精湛的技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实用性闻名于世。

作为中国的瑰宝之一,它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

让我们一起期待东阳木雕在未来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木雕城

中国木雕城

中国木雕城东阳中国木雕城,坐落于浙江东阳市,由东阳市政府全额投资兴建。

是国内最大的木制工艺品和木雕(红木)家具集散地,占地210亩,市场面积41万平方公里。

2010年东阳木雕城深入推进转型升级,狠抓市场的规范管理和品牌推广,全年实现销售67亿元,同比增长117%,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归家工艺品创意集聚区支持项目,并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东阳木雕城始于唐二盛于明清,辛亥革命后,东阳木雕城转向商品性,1954年成立了东阳木雕厂,发展至今。

目前,东阳中国木雕城一楼为全国特色木雕工艺精品、木雕(红木)家具、竹制工艺旅游纪念品、竹制工艺礼品经营区;二楼为木雕(红木)家具经营区;三楼为木雕、根雕、仿古门窗、落地屏风、佛像佛具等木制工艺品经营区;四楼(H区)设东阳市工艺精品馆和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区。

五大优势:1,规模宏大谁与争锋东阳中国木雕城首期占地210亩,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市场商铺4600余间,3000余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厂家在这里汇集,数十万种优势产品在这里展示、销售。

规模之大、档次之高,国内同类市场无出其右者。

2009年,东阳中国木雕城发展势头迅猛,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市场成交额达30.8亿元,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木制工艺品批发市场之一!2,大师云集协会入驻全国16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40多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入驻东阳中国木雕城,在市场设立大师创作室或大师精品展示陈列室。

东阳中国木雕城成为集聚工艺美术大师最多的工艺品专业市场。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是中国木雕行业的最高专业委员会,专委会每年召开委员大会,定期在东阳中国木雕城举办“中国木雕创作大奖赛”。

工艺大师与行业协会的入驻,极大的提高了市场的档次以及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号召力。

3,宣传推广力度空前市场自开业以来,一直十分重视市场的宣传推广和品牌建设,每年都有投入巨资用于市场的广告宣传等。

特别是2009年8月转型升级为东阳中国木雕城以来,市场宣传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先后与中央电视台、浙江卫视、钱江晚报、中华木雕等强势媒体建立了伙伴关系。

金华博物馆镇馆之宝介绍

金华博物馆镇馆之宝介绍

金华博物馆镇馆之宝介绍
摘要:
1.金华博物馆简介
2.镇馆之宝的定义和意义
3.金华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永康抗英烈士纪念碑和东阳木雕
4.永康抗英烈士纪念碑的历史价值和艺术特点
5.东阳木雕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6.结语
正文:
金华博物馆位于我国浙江省金华市,是一家集历史、艺术、科学、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该馆以其丰富的馆藏和独特的展览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了金华市的文化名片。

在金华博物馆的众多馆藏中,有两件被认为是镇馆之宝,它们分别是永康抗英烈士纪念碑和东阳木雕。

镇馆之宝,顾名思义,就是博物馆中最重要、最珍贵的文物。

它们通常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博物馆的灵魂所在。

对于金华博物馆来说,永康抗英烈士纪念碑和东阳木雕就是它们的灵魂。

永康抗英烈士纪念碑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座重要纪念碑,它纪念的是鸦片战争时期在永康抗英战争中牺牲的烈士。

这座纪念碑的历史价值在于它见证了我国近代史上的一段悲壮历程,艺术价值则在于它的雕刻工艺和设计理念。

纪念碑上的浮雕生动再现了当时的战争场面,充满了力量感和悲剧感,是我国纪念碑艺术的杰作。

东阳木雕则是我国传统艺术的一朵奇葩,它源于东阳市的民间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

东阳木雕以其精美的雕刻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木雕之乡”。

在金华博物馆中,收藏了大量的东阳木雕作品,它们无论是在题材、形式还是技艺上,都展示了东阳木雕的高超水平。

六年级下册美术课件-16 东阳木雕-浙美版 (2)(共26张PPT)

六年级下册美术课件-16 东阳木雕-浙美版 (2)(共26张PPT)

﹑“
乐清黄杨木雕 ”并称“浙江三
雕”。东阳木雕约始于 唐 而盛于

自 宋代 起已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并发展
成为 明 代木雕工艺的著名产地。又因色泽
清淡,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
又称“ 白木雕 ”。
主要材料: 以樟木为主 特 点: 注重实用与欣赏相结合,讲究中国画的笔意美
构图布局疏密得体,变化多端。
它用在什么地方? (建筑?家具?工艺品?)
作品雕刻了什么内容? 有何美好寓意?
精美的雕工在哪些地方得 到体现?
乐清黄杨木雕
木雕名称连连看
家具木雕 工艺品 建筑雕刻
建筑木雕出现在建筑物的 哪些部位?
(房梁 ﹑檐柱﹑ 廊柱 ﹑屏风﹑门﹑ 窗等)
`
日常器物有哪些?
(床﹑桌子﹑椅子﹑书柜等)
小型摆件有什么作用?
(美观)
圆雕
镂空雕
浮雕浅
深浮雕
镂空雕 圆雕
浅浮雕 深浮雕
东阳木雕表现的内容有哪些? 说一说这些图案的象征意义。
第16课 东阳木雕
(第一课时)
温州教师教育院附校
式, 木雕一般采用质地细密﹑ 坚韧﹑ 不 易变形的木材为材料,如楠木﹑ 樟 木 ﹑ 黄杨﹑ 红木等,雕刻成各种形
象的观赏品﹑ 工艺品或附着在建筑
上。
东阳木雕的概述
东阳木雕因产生浙江东阳而得名,它与

” 青田石雕 0
年 年 有 余
如 鱼 得 水
喜 事 连 连
喜得贵子
麒 麟 送 子








想一想:
想一想:两者有什么区别?
(肥皂雕刻作品形象简练,突出主要特征)

中国木雕艺术特点

中国木雕艺术特点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都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1、东阳木雕浙江东阳是木雕的传统产地,被称为“雕花之乡”。

产区主要在东阳,故名。

据东阳县南寺塔(建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遗留的佛像等实物考查,已有1000多年历史。

东阳著名的明代建筑肃雍堂,建筑上的木雕极为壮丽。

清代乾隆年间,约有400多名匠师进京修缮宫殿、雕制宫灯。

现北京故宫、杭州灵隐寺等处,尚保存有当年的东阳木雕作品。

1910年后,在上海和杭州,集中不少东阳木雕艺人,雕刻中西结合的家具和用具出口。

建国后,技艺上有很大发展和提高,出现了壁挂、条屏等艺术性较高的欣赏品。

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图案采用“满花”手法。

画面布满纹饰,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现生产的品种花色达2700多种,其中箱、橱、凳、椅、台、几等实用产品,占总产值90%,外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业人员有数千名。

东阳木雕以浮雕技法为主。

在设计上,借鉴传统的散点透视、鸟瞰式透视等构图,讲究布局丰满,散不松,多不乱,层次分明,突出主题,表现情节,具有以小观大的艺术效果,特别适合表现故事性强的内容。

1957年,为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雕制的“释迦牟尼”大佛,高19米;制作的玻璃灯,重2吨多,获好评。

1981年,为新加坡“董宫大厦”雕刻14条大型条屏等,辉煌华贵。

1982年全国艺术美术品百花奖评审,东阳木雕荣获银杯奖。

2、黄杨木雕中国民间木雕工艺品之一。

因用黄杨木作雕刻用材而得名。

黄杨木生长缓慢,俗有“千年矮”之称。

质地坚韧光洁,纹理细密,色黄温润,具有象牙效果,年久色愈深,古朴美观。

适宜刻雕小型陈设品。

浙江是黄杨木雕传统重点产区,主要分布于乐清和温州。

浙江黄杨木雕发源于乐清县,距今约150年。

起源于龙灯骨架上装饰的木雕小佛像,清末发展成为艺术欣赏品。

本世纪初,朱子常创作的“捉迷藏”等优秀作品,在南洋劝业会和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奖。

建国后,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涌现不少优秀作品。

技法上,除圆雕、镂雕、深浅浮雕外,还创作了镶嵌等过种方法。

浙江东阳

浙江东阳

横店清明上河图影视基地, 参照我国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 的《清明上河图》长卷,同时对开 封市进行考察,对宋代建筑和绘画 资料进行了全面研究,并结合影视 拍摄需要,耗巨资建成。生动再现 了"富丽天下无"的北宋大都会--汴京 城的景象。绕石径,过曲桥,穿街 市,登楼阁,不经意中让你梦回千 年,依稀跨越历史的长河。但见, 汴河蜿蜒映城,楼宇鳞次栉比。城 外区小桥流水,杨柳拂面;城内区 烟雨楼台,繁华浓艳。清明上河图 可满足汉代以后、民国以前历代历 史题材石的麦角 土鸡煲
严济慈(1901.1.23—1996.11.2), 谱名泽荣,学名寓慈、济慈,字华庭、慕光, 号子祥、厂佛、岸佛。浙江东阳人。南京大学 物理学院著名校友。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物 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开创人 之 一。
邵飘萍(1886—1926),男,汉族,浙 江东阳人,革命志士,民国时期著名报人、《京报》 创办者、新闻摄影家,中国传播马列主义、介绍俄 国十月革命先驱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 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被后人誉为 “新闻全才”、“乱世飘萍”、“一代报人”、 “铁肩辣手,快笔如刀”等。1926年因发表文章 揭露张作霖统治的种种黑暗,而被张作霖杀害。有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之称。
中国古代民居建筑。位 于浙江省东阳市东郊卢宅村。 卢氏自宋代定居于此,世代聚 族而居,从明永乐十九年 (1421)卢睿成进士起,到清代 中叶科第不绝,陆续兴建了许 多座规模宏大的宅第,形成一 个较完整的明、清住宅建筑群, 也是典型的封建家族聚居点。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
东阳市隶属于浙江省地级市金华市,地处 浙江省中部,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是国务院 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和浙江中部的历史文化名城 东阳地理上有“三山夹两盆、两盆涵两江” 之独特形貌,文教化育悠远,素有“婺之望县”、 “歌山画水”之美称,被誉为著名的—— • 教育之乡 • 建筑之乡 • 工艺美术之乡

东阳木雕简介

东阳木雕简介

东阳木雕简介雕刻类型传统的东阳木雕属于装饰性雕刻,以平面浮雕为主,有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高浮雕、多层叠雕,透空双面雕、锯空雕、满地雕、彩木镶嵌雕、圆木浮雕等类型,层次丰富而又不失平面装饰的基本特点,且色泽清淡,不施深色漆,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被称为“白木雕” 。

木雕材质东阳木雕选料严格,多用椴木、白桃木、香樟木、银杏木等材质。

其工艺类型有无画雕刻与图稿设计雕刻两类,均注重创意和“绘画性” ,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著名艺人东阳木雕的著名艺人有杜云松、黄紫金、楼水明,他们被分别称作“雕花皇帝” 、“雕花宰相”、“雕花状元” ,人称“三杰” ,是东阳木雕老一代艺人中的佼佼者。

东阳木雕的传统风格主要有“雕花体” 、“古老体”,以后又产生了戏文化的“微体” 、“画谱化的” “画工体”。

东阳木雕流派众多,以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为主要传承方式,而今主要传承者有陆光正等人。

陆光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从艺40 载,陆光正在木雕艺术领域孜孜以求,有贯穿多种雕刻技法、涉及各种题材的艺术珍品400 多件问世,曾多次参加全国、国际性大展并获大奖,赢得国内外赞誉,不少佳作被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台湾南园及知名人士收藏,被工艺美术行家们称之为“国之瑰宝” 。

1974 年他创作的木雕挂屏《松鹤同春》、《百鸟朝凤》被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1979 年他创作的木雕台屏《三英战吕布》被评为国家珍品,现陈列于中国美术馆珍宝苑;1981 年,在由国务院轻工业主持的全国木雕技术大赛上,陆光正创作的木雕壁挂《三战白骨精》、《三打祝家庄》一举夺冠,获得全国第一名,陆光正从此名满天下;1988 年他创作的大型木雕落地屏风《锦绣中华》,是当今木雕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精品,现收藏于台湾南园;1997 年浙江省人民政府赠给香港特区政府的香港回归礼品巨大的落地屏风《航归》也是出自陆光正之手;2003 年他为杭州雷峰塔的重建而创作的大型木雕壁画《白蛇传》,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的盛赞,李长春点名要他全权负责整个修建工作。

东阳木雕小镇的介绍

东阳木雕小镇的介绍

东阳木雕小镇的介绍
东阳木雕小镇位于中国浙江省金华市东南部,是中国木雕之乡,也是中国文化旅游名镇。

该镇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东阳木雕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瑰宝”。

在东阳木雕小镇,你可以欣赏到精湛的木雕技艺,包括家具、摆件、刻板画等各种艺术品。

这里有大大小小的木雕作坊和展示厅,可以亲眼看到工匠们手工雕刻的过程。

除了木雕艺术,东阳木雕小镇还融合了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这里有清代的传统建筑和街道,还有古色古香的庙宇和园林,让你感受到浓厚的历史底蕴。

此外,小镇还设有餐饮、娱乐、购物等设施,让游客畅享美食、休闲和购物快乐。

如果你喜欢文化旅游和手工艺术,东阳木雕小镇一定是你不容错过的旅游胜地。

东阳木雕

东阳木雕

东阳木雕被誉为我国木雕之乡的浙江东阳,有千余年的木雕历史,北京故宫及苏、杭、皖等地,都有精美的东阳木雕留世。

东阳木雕,是以平面浮雕为主的雕刻艺术。

其多层次浮雕、散点透视构图、保留平面的装饰,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又因色泽清淡,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又称“白木雕”(示以木材的天然色泽,不同于彩绘),自唐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间工艺之一,被誉为“国之瑰宝”。

简介东阳木雕因产于浙江东阳而得名,"东阳木雕"与"青田石雕""黄杨木雕"“瓯塑”并称"浙江三雕一塑"。

相传早在一千多年前,东阳人就开始其木雕的历史,他们世代相传,创造了众多的千古佳作,造就了上千的木雕艺人,从而成为著名的"雕花之乡"。

东阳木雕主要分布在东阳各乡镇,延及周边县市,并流入江苏、上海、江西、安徽、福建、广东、湖北、河南、吉林、四川、重庆、台湾、香港、澳门,远达至新加坡、泰国、蒙古、阿尔巴尼亚、加拿大等国家。

溯源东阳木雕约始于唐而盛于明清,自宋代起已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

据东阳《康熙新志》载,唐太和年间,东阳冯高楼村的冯宿、冯定两兄弟曾分任吏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其宅院"高楼画栏耀人目,其下步廊几半里"。

陆氏墓与唐元和年间进士、宰相舒元舆的墓同在20世纪初被盗,均有精雕的陪葬木俑出土,可见唐代太和年以前东阳木雕已发展到一定程度。

现存宋代建隆二年所雕的善才童子和观音菩萨像造型古雅端庄,足以说明东阳木雕当时的水平与风格。

当明代盛行雕刻木板印书后,东阳逐渐发展成为明代木雕工艺的著名产地。

主要制作罗汉、佛像及宫殿、寺庙、园林、住宅等建筑装饰。

至清代乾隆年间,东阳木雕已闻名全国,当时约有400余名能工巧匠进京修缮宫殿,有的艺人被觅选进宫雕制宫灯及龙床、龙椅、案几等、后来又发展到在民间雕刻花床、箱柜等家具用品。

东阳木雕博物馆介绍

东阳木雕博物馆介绍

东阳木雕博物馆介绍
东阳木雕博物馆位于浙江省东阳市,是中国第一个专门展示木雕文化的博物馆。

该馆建于1988年,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展示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

博物馆内收藏了大量的木雕艺术品,包括各种家具、雕刻、屏风、门窗等等,其中有些甚至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

展品以其细腻的工艺、瑰丽的造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兴趣和欣赏。

除了展览馆,博物馆还设有木雕技艺馆、木雕创作馆、木雕教育馆等多个展示和教育区域。

这些区域向游客展示了东阳木雕的历史、工艺、技术和艺术形式等方面的内容,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了东阳木雕文化。

东阳木雕博物馆是一个集展览、研究、教育、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它不仅促进了东阳木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

- 1 -。

东阳木雕基本知识介绍之艺术特色

东阳木雕基本知识介绍之艺术特色

东阳木雕基本知识介绍之艺术特色雕刻类型传统的东阳木雕属于装饰性雕刻,以平面浮雕为主,有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高浮雕、多层叠雕,透空双面雕、锯空雕、满地雕、彩木镶嵌雕、圆木浮雕等类型,层次丰富而又不失平面装饰的基本特点,且色泽清淡,不施深色漆,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被称为"白木雕"。

木雕材质东阳木雕选料严格,多用椴木、白桃木、香樟木、银杏木等材质。

东阳木雕的艺术作品一般不加彩绘,多用本色透明清漆涂罩,以保留白木的天然本色,使人们能更好地欣赏雕工的高超技艺。

其工艺类型有无画雕刻与图稿设计雕刻两类,均注重创意和"绘画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题材与手法东阳木雕的题材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画面设计与传统的中国画白描花一脉相通,图案装饰丰富而有变化,"满花"中还穿插着内容丰富的雕饰,加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

在艺术手法上,东阳木雕以层次高、远、平面分散来处理透视关系,并以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或鸟瞰式透视为构图特点,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平面和空间范围内,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可以比西洋浮雕更为丰富,它可以不受"近大远小"、"景清"、"远景虚"等西洋雕刻与绘画规律的束缚,充分展示画面内容。

著名艺人东阳木雕的著名艺人有杜云松、黄紫金、楼水明,他们被分别称作"雕花皇帝"、"雕花宰相"、"雕花状元",人称"三杰",是东阳木雕老一代艺人中的佼佼者。

东阳木雕的传统风格主要有"雕花体"、"古老体",以后又产生了戏文化的"微体"、"京体"、画谱化的"画工体"。

据认为,"画工体"讲究安排人物位置的疏密关系,人物姿势动态变化多而生动,景物层次丰富,又有来龙去脉、重叠而不含糊。

东阳非遗古建雕刻简介

东阳非遗古建雕刻简介

东阳非遗古建雕刻简介东阳木雕约始于唐而盛于明清,自宋代起已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

据东阳《康熙新志》载,唐太和年间,东阳冯高楼村的冯宿、冯定两兄弟曾分任吏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其宅院"高楼画栏耀人目,其下步廊几半里"。

陆氏墓与唐元和年间进士、宰相舒元舆的墓同在20世纪初被盗,均有精雕的陪葬木俑出土,可见唐代太和年以前东阳木雕已发展到一定程度。

现存宋代建隆二年所雕的善才童子和观音菩萨像造型古雅端庄,足以说明东阳木雕当时的水平与风格。

东阳木雕因地得名。

它与乐清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广东金漆木雕并称为中国四大木雕。

四大木雕流派纷呈、特色明显,延绵上千年的技艺传承使各流派木雕文化底蕴丰厚、技艺难分伯仲。

但民间公认的说法是东阳木雕乃四大木雕之首。

盖因东阳木雕传承有序、名家辈出、精工善艺,佳作繁多之故。

事实上民间的认可已经得到了现实的诠释。

毫无疑问,东阳木雕应用之广,影响之远,远胜于其他类木雕。

东阳木雕广泛运用于古典建筑、园林修缮、厅堂陈设、壁挂台屏、佛具佛像等,无锡灵山梵宫木雕装饰、杭州雷峰塔木浮雕、灵隐寺的释迦牟尼造像等,体现出东阳木雕的应用优势,东阳木雕融于自然、融于建筑、融于生活,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尽善尽美、巧夺天工。

人民大会堂山水壁挂、屏风《航归》等木雕体现出东阳木雕的技艺优势,东阳木雕集平面雕、圆雕、镂空雕、叠雕之大成,构图饱满,造型生动、精微细腻、叹为观止。

可以说,东阳木雕若推为四大木雕之首,实至名归。

社会发展,万象更新,东阳木雕与时俱进,呈现出勃勃生机。

东阳有木雕工艺品、木雕红木家具企业3000余家,从业人员10万余人,工艺美术年产值200亿元以上;有木雕产业集聚区一个,木雕红木家具生产基地两个,木雕红木家具专业市场两个,其中以集聚全国各流派木雕、根雕、木雕红木家具、竹编竹雕为特色的东阳中国木雕城以博大的气象,专精的艺术特色,醇厚的木雕文化,成为“东阳木雕”最好的诠释。

显然,“东阳木雕”之于东阳,意义非凡。

东阳木雕 赏析

东阳木雕 赏析

东阳木雕赏析摘要:一、东阳木雕的概述二、东阳木雕的特点与鉴赏三、东阳木雕的传承与发展四、如何欣赏东阳木雕作品五、结语正文:东阳木雕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起源于浙江东阳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以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地域特色,赢得了世人的赞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东阳木雕的特点、鉴赏方法以及传承与发展。

一、东阳木雕的概述东阳木雕起源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繁荣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以木雕为主要表现手法,注重线条流畅、造型优美、寓意深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东阳木雕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宗教、戏曲等领域,成为我国民间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东阳木雕的特点与鉴赏1.线条流畅:东阳木雕的线条注重流畅,富有韵律感。

艺术家们运用娴熟的刀法,刻画出细腻入微的纹理,使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美感。

2.造型优美:东阳木雕的造型富有变化,既有写实风格,也有抽象表现。

艺术家们善于抓住题材的本质特征,巧妙地运用夸张、简化等手法,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3.寓意深刻:东阳木雕作品通常富含丰富的寓意,如吉祥如意、福禄寿喜等。

艺术家们通过巧妙地构思,将寓意融入作品之中,使人们在欣赏美感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

4.地域特色:东阳木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体现在题材、技法、风格等方面。

它融合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成为展现东阳地区独特文化风貌的载体。

三、东阳木雕的传承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东阳木雕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技艺,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要顺应时代潮流,创新和发展东阳木雕的表现形式和题材,使这一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

四、如何欣赏东阳木雕作品欣赏东阳木雕作品,首先要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其次,要学会观察作品的线条、造型、寓意等方面,领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最后,要用心去感受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从而产生共鸣。

东阳木雕基本知识介绍之艺术特色

东阳木雕基本知识介绍之艺术特色

东阳木雕基本知识介绍之艺术特色雕刻类型传统的东阳木雕属于装饰性雕刻,以平面浮雕为主,有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高浮雕、多层叠雕,透空双面雕、锯空雕、满地雕、彩木镶嵌雕、圆木浮雕等类型,层次丰富而又不失平面装饰的基本特点,且色泽清淡,不施深色漆,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被称为"白木雕"。

木雕材质东阳木雕选料严格,多用椴木、白桃木、香樟木、银杏木等材质。

东阳木雕的艺术作品一般不加彩绘,多用本色透明清漆涂罩,以保留白木的天然本色,使人们能更好地欣赏雕工的高超技艺。

其工艺类型有无画雕刻与图稿设计雕刻两类,均注重创意和"绘画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题材与手法东阳木雕的题材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画面设计与传统的中国画白描花一脉相通,图案装饰丰富而有变化,"满花"中还穿插着内容丰富的雕饰,加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

在艺术手法上,东阳木雕以层次高、远、平面分散来处理透视关系,并以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或鸟瞰式透视为构图特点,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平面和空间范围内,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可以比西洋浮雕更为丰富,它可以不受"近大远小"、"景清"、"远景虚"等西洋雕刻与绘画规律的束缚,充分展示画面内容。

著名艺人东阳木雕的著名艺人有杜云松、黄紫金、楼水明,他们被分别称作"雕花皇帝"、"雕花宰相"、"雕花状元",人称"三杰",是东阳木雕老一代艺人中的佼佼者。

东阳木雕的传统风格主要有"雕花体"、"古老体",以后又产生了戏文化的"微体"、"京体"、画谱化的"画工体"。

据认为,"画工体"讲究安排人物位置的疏密关系,人物姿势动态变化多而生动,景物层次丰富,又有来龙去脉、重叠而不含糊。

东阳木雕文化传承与发展著作

东阳木雕文化传承与发展著作

东阳木雕文化传承与发展著作一、引言东阳木雕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阳木雕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著作旨在探讨东阳木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东阳木雕的繁荣和传承。

二、东阳木雕的历史与特点东阳木雕起源于中国浙江省东阳市,历史可追溯到宋代。

它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而闻名于世。

东阳木雕的特点包括:精细的雕刻工艺、丰富的题材内容、独特的造型风格、细腻的表达技巧等。

这些特点使东阳木雕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三、东阳木雕的传承与发展现状1. 传承现状东阳木雕的传承近年来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困扰。

传统的手工雕刻技艺逐渐被机械化生产所取代,传统的木雕工匠队伍面临着老龄化和人才断层的问题。

同时,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竞争加剧,传统的东阳木雕在一些地方的传承形势较为严峻。

2. 发展现状尽管面临一些困境,东阳木雕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得了一些发展。

一方面,东阳木雕通过创新设计和技术改进,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东阳市政府加大了对木雕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支持和宣传推广等方式,促进了东阳木雕的发展。

四、东阳木雕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1. 加强传统技艺的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东阳木雕的传统技艺,需要加强对年轻一代的培养和传授。

可以通过设立专业的培训机构,招募有潜力的年轻人进行系统的传统木雕技艺培训。

同时,可以组织木雕工艺比赛和展览等活动,激发年轻人对东阳木雕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推动创新设计与技术改进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东阳木雕需要不断进行创新设计和技术改进。

可以通过与设计院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引入新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制作工艺,提升东阳木雕的艺术水平和竞争力。

同时,可以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合作,开发多元化的产品,拓宽东阳木雕的市场空间。

3. 加强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东阳木雕需要通过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来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浅析东阳木雕的历史和创新

浅析东阳木雕的历史和创新

浅析东阳木雕的历史和创新东阳木雕是中国传统的木艺品,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东阳位于浙江省南部,素有“中国木雕之乡”的美誉。

下面本文将从历史和创新两方面来分析东阳木雕。

一、东阳木雕的历史东阳木雕起源于唐代,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宋代时,木雕工艺达到了高峰,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木雕作品,例如《南厅春》、《北游记》等。

明代时,东阳木雕开始进入了繁荣时期,成为宫廷和寺庙建筑的重要装饰品。

清代时,东阳木雕继续得到发展,形成了以屏风、挂屏、匾额、椅子、桌子、屏条、花盆、屏蔽、盘盒、摆件、好字牌等为主要制作品类的木雕工艺。

二、东阳木雕的创新随着时代的变迁,东阳木雕也不断创新,结合了现代艺术的元素,使得东阳木雕的艺术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材料的创新传统的东阳木雕采用的是榉木、黄杨木等天然木材。

现在,东阳木雕已经开始使用新材料,例如碳化竹、玻璃钢、陶瓷等,这些材料的运用,不仅具有保护环境的意义,同时也有更好的美观效果。

2. 造型的创新原来东阳木雕以瑰丽华贵的风格为主流,现在既有传统的修长、华贵的风格,也有大胆、雕刻毒瘤的现代风格。

雕刻的内容也从传统的传说神话、名山大川、文人雅士、动植物等拓展到现在的城市景观、文化名人、动漫形象等,内容更加生动、丰富多彩。

3. 技艺的创新传统的东阳木雕技艺是手工雕刻,现在除了手工雕刻,还有机器雕刻,不仅提高了效率,还有更好的精度。

另外,通过数字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使得东阳木雕技艺更加高端化、科技化。

四、总结东阳木雕几经沧桑,历经千年,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精华,并不断融合现代艺术的元素,推陈出新,脱胎换骨,使东阳木雕逐渐走向世界。

在未来的发展中,东阳木雕还会有更多的创新,带来更加美好的视觉盛宴,向世人展示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阳木雕简介
雕刻类型
传统的东阳木雕属于装饰性雕刻,以平面浮雕为主,有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高浮雕、多层叠雕,透空双面雕、锯空雕、满地雕、彩木镶嵌雕、圆木浮雕等类型,层次丰富而又不失平面装饰的基本特点,且色泽清淡,不施深色漆,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被称为“白木雕”。

木雕材质
东阳木雕选料严格,多用椴木、白桃木、香樟木、银杏木等材质。

其工艺类型有无画雕刻与图稿设计雕刻两类,均注重创意和“绘画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著名艺人
东阳木雕的著名艺人有杜云松、黄紫金、楼水明,他们被分别称作“雕花皇帝”、“雕花宰相”、“雕花状元”,人称“三杰”,是东阳木雕老一代艺人中的佼佼者。

东阳木雕的传统风格主要有“雕花体”、“古老体”,以后又产生了戏文化的“微体”、“画谱化的”“画工体”。

东阳木雕流派众多,以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为主要传承方式,而今主要传承者有陆光正等人。

陆光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全国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从艺40载,陆光正在木雕艺术领域孜孜以求,有贯穿多种雕刻技法、涉及各种题材的艺术珍品400多件问世,曾多次参加全国、国际性大展并获大奖,赢得国内外赞誉,不少佳作被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台湾南园及知名人士收藏,被工艺美术行家们称之为“国之瑰宝”。

1974年他创作的木雕挂屏《松鹤同春》、《百鸟朝凤》被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1979年他创作的木雕台屏《三英战吕布》被评为国家珍品,现陈列于中国美术馆珍宝苑;1981年,在由国务院轻工业主持的全国木雕技术大赛上,陆光正创作的木雕壁挂《三战白骨精》、《三打祝家庄》一举夺冠,获得全国第一名,陆光正从此名满天下;1988年他创作的大型木雕落地屏风《锦绣中华》,是当今木雕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精品,现收藏于台湾南园;1997年浙江省人民政府赠给香港特区政府的香港回归礼品巨大的落地屏风《航归》也是出自陆光正之手;2003年他为杭州雷峰塔的重建而创作的大型木雕壁画《白蛇传》,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的盛赞,李长春点名要他全权负责整个修建工作。

他主持设计的新加坡“董宫酒家”大厅巨型木雕装饰,被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称为“新加坡至今最好的建筑雕刻”。

楼水明(雕花状元) 创作的《八骏马》樟木箱,突破了以往笨拙的古体马形,使木雕骏马富有生动的形态。

参加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装饰设计,又大获成功,声望尤增,被誉为“雕花状元”。

他多次涉足国外,视野开阔,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指引下,把西式家具的特点和东阳木雕的传统装饰技艺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成功地设计了多种木雕装饰的西式家具,深为国外客商所赞赏。

1959年6月,被国家文化部派往阿尔巴尼亚传艺,所作《锦鸡牡丹》壁挂,饮誉阿尔巴尼亚。

涉足国内外,眼界开阔,把西式家具的特点和东阳木雕传统技艺巧妙结合,为东阳木雕厂设计创作咖啡台、啤酒橱、写字桌,畅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晚年创作的《文姬归汉》,端庄雅致,刀工细腻,被国家列为工艺珍品收藏。

杜云松(雕花皇帝)
(1887——1960年),浙江省东阳县(现为东阳市)人,能画善雕,技法全面,无论是浮雕还是深雕,无一不精。

他的木雕题材广泛,山水、人物、花卉、鸟兽等样样在行,技艺如此全面的木雕艺人在东阳并不多见,故有“木雕皇帝”之称。

解放后,他在组织东阳木雕艺人继承和发扬东阳传统木雕技艺方面,作出了极大的努力,还曾去外去教授木雕技艺。

其子杜复贤,师承父业,颇有造诣和成绩,享有“木雕太子”之誉。

黄紫金(雕花宰相)
浙江省东阳市湖溪镇黄大户村人。

13岁起看戏学画成习惯,细心揣摩古今名人之画谱,并将戏文和国画艺术运用于木雕之中,又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脱颖而出,创独具风格的木雕设计技巧。

黄紫金为人和善,通晓当地风俗和民间传说,一生勤于写是个近乎全能的木雕高手,黄紫金的作品和画稿,是近代东阳木雕艺人中最多的,设计创作的图稿占全厂产品的70%以上,给东阳木雕事业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艺术遗产,被同行誉为“木雕宰相”。

1953年创作的“三英战吕布”,在中央美院评比中获第三名。

1956年,黄氏被荣荐为浙江省政协委员。

1957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东阳木雕名艺人”称号。

黄氏,也是东阳木雕集团木雕厂的主创人之一。

东阳木雕在工艺操作上有“图稿设计”、“打坯”、“修光”的分工。

但是能雕善画、功底深厚、技艺高超的老艺人却可以不用起稿,直接雕刻。

而当创作一幅新作品时,他们又可以凭着记忆和默写,一边听人念内容,一边就画出图稿来,然后再雕刻,这种特殊的技艺才能,而今很少有人能胜任。

原材料种类
东阳木雕原材料的种类主要以香樟木、松木、山白杨为主,也有用柏木、红木(花梨木)、水曲柳、水杉、云杉、红豆杉、台湾松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