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法检测传染病

合集下载

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对梅毒进行筛查的可行性分析

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对梅毒进行筛查的可行性分析

化学发光法 (CLIA) 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对梅毒进行筛查的可行性分析【摘要】目的对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在梅毒筛查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到2020年期间160份梅毒筛查试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与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甲苯胺红不加热实验检测结果,分析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在梅毒筛查中应用的可行性。

结果化学发光检测法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与特异性均较高。

结论化学发光检测法在梅毒检测中具有较高灵敏度与特异性,阴性阳性检出率也较高,抗感染能力较强,该检测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关键词】化学发光法;梅毒特异性抗体;梅毒筛查;可行性;分析[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ole of chemiluminescenceassay (CLIA) in syphilis screening. Methods 160 syphilis screeningtest specimen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8 to 2020 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esults of serum toluidine red unheated test for the detection of syphilis specific antibody by chemiluminescence and non syphilis spirochete antigen were compared,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chemiluminescence in syphilis screening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sensitivity andspecificity of chemiluminescence were high. Conclusion chemiluminescence detection has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high negative and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and strong anti infection ability in the detection of syphilis. This detection method is worthy offurther research and promotion.[Key words] chemiluminescence; Syphilis specific antibody;Syphilis screening; Feasibility; analysis梅毒是一种主要通过性接触进行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为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重点在于做好梅毒等传染病筛查工作【1】。

艾滋抗体化学发光法

艾滋抗体化学发光法

艾滋抗体化学发光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疾病,它通过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来导致体内病毒感染和病变。

目前,艾滋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种严重公共卫生问题,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及时诊断和治疗艾滋病,科学家们研发了各种检测方法,其中最为常用和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艾滋抗体化学发光法。

艾滋抗体化学发光法是一种通过检测人体血液中是否存在HIV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HIV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了化学发光技术和抗体结合原理,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快速地检测出HIV抗体,从而实现对艾滋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预防。

艾滋抗体化学发光法的原理是将待测血清中的HIV抗体与特定的试剂发生化学结合反应,生成化合物后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成像和测定,最终根据测试结果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HIV。

这种方法不仅具有高效、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特点,还能够克服传统的抗体检测方法中存在的一些缺点,如操作复杂、时间耗费多等问题。

艾滋抗体化学发光法的优势在于,其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灵敏度强,且操作简便、方便。

通过该方法,医务人员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艾滋病的快速检测,及时发现感染者,为其提供及早的治疗和干预措施,帮助控制和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在实际应用中,艾滋抗体化学发光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和实验室检测中,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艾滋病毒检测方法。

通过该方法,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筛选出患有HIV的人群,及时给予他们干预和治疗,减少病毒的传播,减轻疾病的负担,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活。

艾滋抗体化学发光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艾滋病毒检测方法,具有快速、准确、高效、方便等诸多优点,对于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希望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们能够不断完善这种检测方法,提高其准确度和敏感度,为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篇文章共计403字】第二篇示例:艾滋病的诊断是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关键。

化学发光法与ELISA法在HIV检测中的效果比较

化学发光法与ELISA法在HIV检测中的效果比较

化学发光法与 ELISA法在 HIV检测中的效果比较[摘要 ]目的深入分析并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化学发光法对血清中HIV抗体的检测结果。

方法统计化学发光初筛HIV阳性标本,进行化学发光与ELISA法两种方法复检复检。

结果化学发光法初筛阳性115例阳性,复核结果化学发光法115例阳性,ELISA法109例阳性,确证结果113例阳性,阴性2例,ELISA法漏检4例,准确率为96.5%,化学发光法假阳性2例,准确率为98.3%,p=0.027(<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化学发光法对 HIV抗体检测的灵敏度高于ELISA法,因此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关于检测方法的选择更多的应倾向于化学发光法,避免漏筛。

[关键词 ] HIV检测化学发光法 ELISA引言艾滋病(HIV)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带来了严重的社会负担[1],我国现存活的HIV患者超过75万例,筛查任务异常严峻[2]抗病毒治疗可以减少 HIV病死率,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感染者因为检测发现晚,得不到及时抗病毒治疗,同时由于检测发现晚会增加治疗成本和传播风险[3, 4],因此尽早的筛查出HIV感染者有利于患者的治疗与降低传播风险,当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与化学发光两种方法为主要的筛查方法[5, 6],本研究通过对本科室HIV初筛、复核及确证结果进行对比,来比较化学发光法与ELISA法在HIV检测中的效果,选择出首选初筛方法。

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常送检HIV检测标本,进行初筛与复核及确认检测。

纳入初筛由化学发光法检测阳性,复核由化学发光及ELISA检测样本,排除非化学发光初筛及阴性样本,最后纳入115例。

2.仪器与试剂化学发光使用CobasE411化学发光仪及罗氏化学发光试剂;ELISA使用伯乐酶标仪及丽珠HIV试剂盒;确证使用ProfiBLot48免疫印迹仪及MP试剂。

化学发光法对丙肝抗体筛查阳性的结果分析

化学发光法对丙肝抗体筛查阳性的结果分析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第37卷第11期化学发光法对丙肝抗体筛查阳性的结果分析李亦君许兴1011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医学检验科,北京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

据统计,丙肝感染率约为3%,每年约有3.5万人感染[1]。

HCV 在肝细胞中的定植和复制会逐渐破坏肝脏结构,损害肝脏功能。

丙型肝炎主要分为病毒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和慢性病毒性肝炎以及肝硬化。

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多有无力、恶心、疲软、尿黄等症状;慢性病毒性肝炎主要表现为疲劳和食欲不振,HCV-RNA 持续表达为阳性[2]。

在过去20~30年,感染丙肝病毒的人群中,有10%~20%的人发展为肝硬化[3]。

丙肝具有高度传染性,目前还没有疫苗接种或特殊治疗方法。

早期诊断和干预是防止疾病恶化的重要手段。

化学发光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窗口期短,应用广泛[4]。

化学发光法分析利用免疫反应和化学发光的结合来检测大量的物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5]。

本研究选取在我院拟行有创检查前,进行感染性疾病初筛的8773名患者进行化学发光法的丙肝抗体初筛,对其中阳性患者同时进行HCV-RNA 的检测,通过整理数据,研究两种方法在丙型肝炎初筛和诊疗中的作用。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拟行有创检查前进行感染性疾病筛查的患者8773例,男5968例,女6808例;年龄4~94岁,平均(48.73±4.58)岁。

展开临床研究,应用化学发光法初筛丙肝抗体,血清标本均符合规定检测标准,排除其余患病可能。

方法:按照操作规范从患者肘部采静脉血3mL,置于一次性分离胶采血管内,以3000r/min 的速度离心10min,分离血清待检。

化学发光法检测丙肝抗体:应用日本希森美康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及配套封闭试剂进行检测。

根据说明书,发光强度值1.0为临界值,>1.0为丙肝抗体阳性,<1.0为丙肝抗体阴性。

化学发光法检测传染病解读

化学发光法检测传染病解读

AutolumiS2000 免疫项目
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素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游离甲状腺素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促甲状腺素 传染病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丙型肝炎抗体(HCV) 梅毒抗体(TP)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肿瘤标志物 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15-3 糖类抗原19-9 β2微球蛋白 铁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人钙结合蛋白 肿瘤相关抗原72-4 鳞状上皮癌相关抗原 细胞角蛋白CYFRA 21-1 心血管及心肌标志物 N末端脑钠肽 肌钙蛋白Ⅰ 肌酸激酶同工酶 C反应蛋白 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 髓过氧化物酶 肌红蛋白
信号放大代替靶标放大,减少靶标放大带来的非特异性
反应,远远大于ELISA的信噪比。
60 50 40 30 20 10 0 ELISA CLIA 本底噪音 信号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开发及其产业化,在2011年12 月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 该项目具有创新 性和自主知识产权, 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 平。
专利,独有技术
1)磁性微粒子技术: 便于分离,反应均匀,提高灵敏度 2)泉涌内外壁清洗技术: 最小的交叉污染率 3)试剂盒盖设计: 减少人工操作误差和交叉污染,避免试剂挥发影响结果准确性 4)试剂冷藏系统: 保证在仪器操作的过程中试剂能够一直保持稳定 5)磁性分离技术: 保证了清洗效率,对于灵敏度要求极高的标记免疫分析是十分 关键的
测试速度高达
AutolumiS2000微粒子化学发光仪
管式、微粒子包被技术,反应速度更快,结果更准确。

hiv化学发光法参考值

hiv化学发光法参考值

hiv化学发光法参考值1.33,结果具体如下:
医院检测HIV采用的是通常是化学发光法,它的参考值范围是0-1。

查看报告的时候,大家需要看的是结果那一栏的数值结果。

如果HIV化学发光法数值结果低于1就是正常。

如果是检测数值超过1,提示可疑阳性结果,这时还不能确诊艾滋。

需要去疾控中心,查艾滋确证实验,才能确诊或者排除艾滋。

目前化学发光检测灵敏度相当于酶联4代,检测窗口期是3-6周,如果是高危后6周检测的这个结果,基本上就能排除了,12周百分百可以排除了。

如是在高危6周内检测的结果,仍需要观察和复查。

化学发光法检测传染病解读

化学发光法检测传染病解读

包被技术的发展---磁微粒子
包被试管 包被磁珠
包被微粒子 包被微孔
包被磁微粒
标记异鲁米诺
Eg:双抗夹心法分析模式 磁微粒子上包被的抗体与待检测抗原及 异鲁米诺标记抗体结合

提升检测功能灵敏度 增加检测线性范围 比吖啶酯更稳定 延长试剂效期
微粒包被 液相反应
* *
*
* * * *
*
*
参比试剂:雅培I2000
免疫测定试剂的关键点
作为免疫反应,抗原抗体的选择是整个免疫分析特异性 和总体表现的关键 如何选择好一个抗体 (单克隆或多克隆 ) 去检测一个被检 物质,而不与非常相似结构的其它代谢产物有交叉反应 , 或着是一些没有临床意义的分解产物等,这是分析设计 的重点中之重点。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开发及其产业化,在2011年12 月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 该项目具有创新 性和自主知识产权, 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 平。
专利,独有技术
1)磁性微粒子技术: 便于分离,反应均匀,提高灵敏度 2)泉涌内外壁清洗技术: 最小的交叉污染率 3)试剂盒盖设计: 减少人工操作误差和交叉污染,避免试剂挥发影响结果准确性 4)试剂冷藏系统: 保证在仪器操作的过程中试剂能够一直保持稳定 5)磁性分离技术: 保证了清洗效率,对于灵敏度要求极高的标记免疫分析是十分 关键的
批内、批间的分析重现性。
微粒子化学发光试剂的精密度
HCV 1 2 3 4 5 …… …… …… …… …… …… Mean SD CV
批内 批间
HBsAg
86.11
74.59 1 72.59 0.22
86.36
73.63 2 71.25 0.22

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的效果比照观察

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的效果比照观察

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的效果比照观察乙肝病毒是一种引起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病毒,全球范围内存在着大量乙肝患者。

乙肝病毒的检测对于预防和控制乙肝疾病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目前常用的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包括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和局限性。

本文旨在探讨这两种方法在乙肝病毒检测中的效果,并比照观察它们的优缺点。

化学发光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或非放射性发光物质标记抗体,与病毒特定抗原结合后发出光信号。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到极低浓度的病毒抗原或抗体,因此在早期诊断和疫情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发光法不受干扰物质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该方法的缺点包括设备和试剂成本较高,操作复杂,需要专门的实验室条件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因此在基层医疗机构和资源匮乏地区的推广受到一定限制。

酶联免疫法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将乙肝病毒抗原或抗体与酶标记的二抗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底物的酶促反应产生可测的颜色反应。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优点,适用于各类医疗机构和资源匮乏地区。

酶联免疫法的结果稳定可靠,已被广泛用于乙肝病毒检测和临床诊断中。

由于酶联免疫法对干扰物质较为敏感,容易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因此在高干扰物质存在的样本中效果不佳。

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各有其优缺点,在乙肝病毒检测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为了有效地筛选乙肝病毒感染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在资源充足、技术条件好的医疗机构中,可以优先选择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而在基层医疗机构和资源匮乏地区,酶联免疫法则是一种经济、实用的选择,能够满足基本的乙肝病毒检测需求。

还可以考虑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乙肝病毒检测方法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化学发光法名词解释

化学发光法名词解释

化学发光法名词解释
1. 化学发光法呀,就好比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你看,在医学检测中,它就像一个神奇的侦探,能找出那些隐藏的问题呢!比如检测甲状腺激素,就是靠它来精准发现的呀!
2. 化学发光法,那可是超厉害的手段哟!可以想象成是在微观世界里的寻宝游戏呢!像检测肿瘤标志物时,它就能快速准确地锁定目标,厉害吧!
3. 嘿,化学发光法啊,就如同一个无声的卫士!比如说在检测传染病时,它默默工作,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是不是很了不起呀!
4. 化学发光法呀,不夸张地说,简直就是科技的魔法!你想想,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它像个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能揪出有害物质,太神奇啦!
5. 哇塞,化学发光法,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呢!就好像是战场上的情报员!比如检测怀孕的时候,它能迅速给出准确信号,超酷的呀!
6. 化学发光法,这可是个厉害的角色呀!把它类比成一个精准的时钟吧!在药物浓度监测中,它能分毫不差地给出结果,牛不牛!
7. 哎呀呀,化学发光法,真的是太神奇啦!好比是一个神秘的密码锁,在免疫分析中,它能轻松解开谜题,找出答案呢!
8. 化学发光法,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哟!想象一下它是一个超级向导!在环境监测中,带领我们发现那些潜在的污染,厉害得很呐!
9. 化学发光法啊,这可是个宝贝呀!就像一个贴心的小助手!比如在激素检测中,给医生提供最可靠的信息,多棒呀!
10. 化学发光法,那可是非常了不起的存在呢!如同一位智者!在科研领域中,为探索未知提供有力的支持,真的太重要啦!
我的观点结论:化学发光法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现代科技的杰出成果,为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多保障和便利。

艾滋抗体化学发光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艾滋抗体化学发光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艾滋抗体化学发光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全球十大死亡原因之一。

随着艾滋病疫情的不断蔓延和加剧,快速、准确地检测和诊断艾滋病成为了阻止疫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抗体化学发光法作为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艾滋病毒的检测和诊断中。

本文将着重介绍抗体化学发光法在艾滋病检测中的原理、应用和优势,以期为读者深入了解并利用这一先进技术提供帮助。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引言: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主题,引出文章的意义和重要性。

2. 艾滋病简介:介绍艾滋病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病因和临床表现。

3. 抗体化学发光法原理:详细介绍抗体化学发光法的原理、技术流程和应用范围。

4. 应用和优势:探讨抗体化学发光法在艾滋病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和优势。

5. 结论:总结全文主要内容,展望未来该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这些部分将会在整篇文章中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介绍艾滋抗体化学发光法这一先进的医学检测技术。

通过对艾滋病的简介、抗体化学发光法原理、以及其在临床应用和优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旨在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该技术的重要性和价值。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增强对艾滋病检测技术的认识,促进相关医学领域的发展,进一步推动艾滋病防控工作的进行,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2.正文2.1 艾滋病简介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统缺陷性疾病。

HIV是一种通过血液、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的病毒,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的CD4+T细胞,导致免疫系统逐渐衰竭,使感染者易于受到各种疾病和恶性肿瘤的侵袭,最终发展为AIDS。

ELISA 法和化学发光法对血清中HIV-1HIV-2 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的检测效果分析

ELISA 法和化学发光法对血清中HIV-1HIV-2 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的检测效果分析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21 Vo1.21 No.40238投稿邮箱:zuixinyixue@·医学检验·ELISA 法和化学发光法对血清中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的检测效果分析张官华(金湖县中医院,江苏 淮安 211600)0 引言ELISA 法又称为酶联免疫吸附法,最早于1917年被国外专家用来定量检测IgG 抗体,直到1966年,开始用来检测样品抗原以及微量物质。

在实验室中,化学发光法属于一种使用较多的发光免疫技术,在临床免疫检验学中应用较广。

作为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较高的发病率。

艾滋病主要是人体免疫缺陷病毒导致的,当前研究发现此病毒分为两种,分别是HIV-1型与HIV-2型[1]。

作为病毒性肝炎的一种,丙型肝炎病毒会导致丙型肝炎的出现,这也是引起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重要原因。

梅毒则是由于梅毒螺旋体感染导致的。

近些年来,艾滋病、梅毒以及丙肝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而艾滋病及梅毒的传染趋势更加明显。

由于艾滋病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如果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会导致更多的人感染,所以前期的诊断对于控制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2-3]。

本文为了探究检测血清中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的有效方法,分别对ELISA 法和CLIA 法进行对比。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检测,共有1188例,所有患者在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在金湖县中医院接受治疗,共抽取1188例血液样本。

所有患者均已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此次研究也已经通过了金湖县中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批准。

其中有女516例,男672例,平均年龄(37.21±7.21)岁。

1.2 方法。

使用仪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由日本希森美康生产,型号为sysmexHISCL-5000;全自动蛋白印迹仪,由瑞士帝肯生产,型号为T e c a n ;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由瑞士哈美顿生产,型号为HamiltonFAME-2420;洗板机与酶标仪由上海新波公司生产;平板混合器、U 型微量反应板、吸头以及加样器由北京万泰公司生产。

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应用

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应用

2016.01医苑纵横297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应用巩晓东 王珍娥甘肃省平凉市中医医院 甘肃省平凉市 744000【摘 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346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阴性的血样,应用CHEMCLIN6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科美生物)重新检测。

结果:346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HBsAg、抗-HCV 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血样再次用化学发光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9%、4.0%。

结论: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丙型肝炎标志物较 ELISA 法更准确, 能更有效地为提供临床提供准确报告。

【关键词】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中国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属于高流行性疾病。

目前基层医院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与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普遍采用设备简单、易于开展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来确定其感染[1]。

近年来化学发光法( CLIA) 定量检测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反应速度快、影响因素少、重复性好、结果准确等特点[2],在免疫学检验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本研究旨在探讨两种方法对HBsAg 与抗-HCV 的诊断检测结果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4年1月份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的患者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阴性的血样346份,分批次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重新定量测定。

标本静脉采血1小时内分离血清,置于4℃冰箱保存,3日内检测完毕。

1.2 方法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 )均阴性的标本,再次用CHEMCLIN600全自动化学发光法进行定量测定,化学发光法检测阳性标本再次平行样本复检确诊,检测每次40份。

化学发光法和胶体金法检测HIV抗体与免疫印迹法确诊结果分析

化学发光法和胶体金法检测HIV抗体与免疫印迹法确诊结果分析

化学发光法和胶体金法检测HIV抗体与免疫印迹法确诊结果分析师毅;杜娟花【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医院就诊患者HIV抗体阳性情况,为医院院内感染与医护人员防护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CLIA)与胶体金法对2013~2015年入院患者输血前HIV抗体筛查检测,筛查阳性标本送陕西省疾病控制中心用重组免疫印迹法(WB法)进行确诊.结果化学发光法HIV筛查阳性标本85例,胶体金法筛查阳性标本47例,经重组免疫印迹法最终确证59例,CLIA法阳性符合率69.4%(59/85),胶体金法的阳性符合率79.6%(47/59),用CLIA法,样本测定值/临界值(S/CO)在1.0~5.0 13例,经WB法确证1例,不确定5例,S/CO在5.0 ~10.0 23例,确证9例,不确定4例,S/CO值在10.0 ~29.5的49例,则经过WB法确证49例随着S/CO值的升高,胶体金法的阳性率随之升高反之阳性率越低.结论 CLIA 法抗HIV抗体筛查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可用于临床批量检测HIV抗体筛查.胶体金法操作简单,检测时间快、保存携带方便,可于急诊等快速检测中.【期刊名称】《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年(卷),期】2017(015)001【总页数】2页(P51-52)【关键词】HIV;抗体;CLIA法;胶体金法;免疫印迹法【作者】师毅;杜娟花【作者单位】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陕西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免疫系统防御功能缺陷,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预防艾滋病不可缺少的环节,该类患者由于近年来的逐年增多,而且大部分都是由医院入院患者HIV抗体筛查时检出。

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要求,初筛检测呈阳性后,需要用两种不同试剂厂家不同原理及方法进行复检。

若均呈阳性、立即送检上报CDC,如出现一阴一阳,则送检CDC进行确认实验,回馈结果阳性即为AIDS患者或携带者,阴性则排除。

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术前四项传染性标志物的结果分析

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术前四项传染性标志物的结果分析

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术前四项传染性标志物的结果分析目的:了解术前患者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携带状况,防止医疗机构院内感染与医疗纠纷的出现。

方法:选择意大利索灵LIAISON XL化学发光免疫检验系统,针对2016年入院行手术治疗的8496例患者,术前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这四种传染性标志物展开定量检验。

结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呈现阳性的数量是1023例,在全部病例中占12.04%;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呈现阳性的病例数量为48例,在所有病例中占0.56%;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呈现阳性病例数量是129例,在所有病例中占1.5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呈现阳性的病例数量是11例,在所有病例中占0.13%。

其中男性的抗-HCV、抗-TP感染率均高于女性(P<0.05);21~40岁的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60岁的抗-TP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

结论:检验术前患者血清传染性标志物,能够对其自身的身体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避免医院感染,对于医务工作者的自我防范意识的提升有所帮助,有效降低了医疗纠纷发生率。

眾所周知,患者手术前的抗体必检项目分别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俗称“术前四项”[1-3]。

进行这一检测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避免可能的医源性感染、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加强医护工作者的自身认知。

原来这几项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所依赖的技术便是常用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现今,化学发光法(CLIA)进行检测的应用越来越多,这是因为与ELISA相比更为精准、灵活,也具备较高的特异性。

传染病四项不同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比分析

传染病四项不同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比分析

传染病四项不同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比分析白洁;何灵;周建;赵红斌;张全华【摘要】目的通过三种方法检测传染病四项,探讨它们在检测传染病四项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8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门诊体检人群中随机选取标本480例,采用全自动酶免分析法,胶体金免疫检测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进行传染病四项的检测,比较分析三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差异.结果通过对480例体检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化学发光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率和重复性均高于ELISA 法和胶体金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三种传染病四项的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其中化学发光法极具优势,检测结果阳性率、特异性、敏感性均高于其他两种方法,它的检测结果具有重要价值,对有效治疗方案的提出具有指导意义.【期刊名称】《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年(卷),期】2016(023)006【总页数】3页(P688-690)【关键词】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法;胶体金免疫检测法;化学发光分析法;传染病四项检测【作者】白洁;何灵;周建;赵红斌;张全华【作者单位】兰州军区总医院安宁分院检验科,甘肃兰州730070;兰州军区总医院安宁分院检验科,甘肃兰州730070;兰州军区总医院骨研所,甘肃兰州730070;兰州军区总医院骨研所,甘肃兰州730070;兰州军区总医院安宁分院检验科,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传染病四项是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

长期携带乙肝病毒可引发肝硬化、肝衰竭等病症,严重时甚至危及感染者的生命[1]。

梅毒是经典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其传染性强,危害性大,感染后可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损害[2]。

艾滋病是目前全球15~59岁人群的首位致死原因。

这四种传染病具有相同的传播途径,即血液传播、性传播及母婴传播。

为了解上述疾病在人群中的感染情况,以便采取早期预防控制措施,减少疾病发生。

关于检验科开展化学发光法检测“术前八项”的通知

关于检验科开展化学发光法检测“术前八项”的通知

关于检验科开展化学发光法检测“术前八项”的通知
临床各科室:
检验科新引进了美国强生产化学发光分析仪,现已可正式开展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化学发光法检测术前八项的优点及特点:
手术感染八项是各医院开展手术前必查的临床上常见的、危害较大的、经血液或体液传播的四种传染病感染的血清标志物。

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e抗体、核心抗体、丙型肝炎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病毒抗体。

化学发光法检测术前八项的优点:特异性和敏感度高、操作简便、快速、定量。

下医嘱方式:1.键入上述医嘱代码2“.检查检验勾选录入”处选择
二、医保收费情况说明:
目前,自费及市医保乙肝五项均可按175元收费。

对于省医保患者,暂时未在报销目录内,正在协同相关科室进行解决,届时会另行通知。

为了满足不同患者的不同需求,原来的酶联免疫法检测上述项目仍同时共存。

因医保收费涉及问题较多,我科室正在会同有关科室协商解决,到时会另行通知。

三、联系电话:
免疫室:69095276
主任办公室:6909538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密度
13.21% 12.05% 12.04%
12.31%
14.03%
10.05% 14.34% 11.26%
微粒子发光法
分析敏感度
特异性
adr 0.1IU/mL adw 0.1IU/mL ay 0.2IU/mL
10 mIU/mL 1# ≥1:64 2# ≥1:128 3# ≥1:32 1# ≥1:32 2# ≥1:64 3# ≥1:64 1# ≥1:128 2# ≥1:128 3# ≥1:256
3、包涵体抗原,抗原性弱 4、缺乏构像表位 5、原核表达分子量小,抗原表位有限 6、抗原非糖基化,稳定性差 7、信号放大能力有限 8、固相载体形成的空间位阻
新型丙肝化学发光试剂的关键技术
1、包被和标记实现双特异,以降低假阳性 率,并提高分析敏感度。
2、通过整体系统优化,进一步扩大阴阳反 差,使结果判读泾渭分明。
2、pichia pastoris表达系统带来以下优势 (1)非包涵体而可溶性表达,抗原性强 (2)因糖基化而提高稳定性 (3)分子量大,抗原表位丰富 (4)具有构像抗原表位,而提高检出率
3、磁微粒子标记抗原增加抗原抗体的反应强度
新型丙肝化学发光试剂 检测国家参考品符合率对比
方法学 阳性符合率 阴性符合率 最低减出限
肝纤维化四项 透明质酸 Ⅲ型前胶原N端肽 Ⅳ型胶原蛋白 层粘连带白
全自动、管式、直接化学发光法 ---------------特异性强、性能稳定 超长时间无人值守
(1)试剂区15个试剂位, (2)样本区12 ╳ 12 = 144 个样本位 (3)码垛区一次性装载720个反应杯
测试中可随时添加,随时替换
0.014
0.017
1.736
2.833
1.619
Anti HCV重组 NS3 抗原
❖ NS3 HCV病毒的最重要的抗原
❖ 通过酵母真核系统成功的表达NS3抗原, 多重折叠以达到高度的免疫活性
❖ 高纯度; 易于直接标记
2、针对Fab端的单特异性抗体标记物
一般二抗和单特异抗体的对比
国标
二抗类型
P27
关键的
雅培 免疫项目
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素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游离甲状腺素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促甲状腺素
性腺激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催乳素 雌二醇 卵泡刺激素 黄体生成素 孕酮 睾酮
传染病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丙型肝炎抗体(HCV) 梅毒抗体(TP)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磁微粒、直接化学发光反应
反应充分 速度更快
酶标板,板式
磁微粒,纳米级,均相
Y
CLIA
Y
板式载量
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抗体载量优势
微粒子化学发光原理
分配样品, 磁颗粒 和试剂
在磁场中 清洗去除 孵育 未结合物质 使反应物 结合
加入 激发液
产生 信号
信号 检测
磁性微粒子及其分离技术
磁性微粒子技术的优点: ▪ 快速分离结合相与游离相 ▪ 提高与Ag或Ab包被亲和力 ▪ 提高接触表面积/反应容量比例,实现微量分析 ▪ 不需要抗体分离步骤,杜绝干扰与交叉反应 ▪ 允许共价耦合反应,因此可以检测大/小分子的各种物质成分 ▪ 能应用各种分析设计与反应模式,扩大应用范围
L1、L2阳性 L3阳性,L4阴性
(-/-)20/20 (+/+)20/20 (-/-)20/20 (+/+)10/10
精密度
8.03% 7.45% 8.03%
8.20%
10.34%
7% 10% 7.98%
试剂性能多中心临床评估(乙肝)
乙肝 HBsAg Anti-HBs hiv Anti-HBe Anti-HBc
新型丙肝化学发光试剂技术策略---灰区的解决
1、酵母真核表达抗原,高效减少灰区标本
eg: E.coli与Pichia pastoris 检测
国标 国标品
表达载体
N2
N4 N24 P1
P5 P21
大肠杆菌
(原核表达)
0.260
0.149
0.235
0.742
2.659
0.706
毕赫酵母
(真核表达)
0.060
4.50% 1.79%
AFP
批内 批间
4.91% 2.14%
HBsAg
试剂性能多中心临床评估
HIV
HCV
相关性 显著相关 显著相关
相关系数 0.99 0.93
线性系数 0.98 0.99
参比试剂:雅培
试剂性能多中心临床评估
HIV
HBsAg
相关性 显著相关 显著相关
相关系数 0.97 0.96
线性系数 0.92 0.95
1、关于灵敏度的两个概念
(1)分析灵敏度 决定因素: a.单个抗原决定族的抗原性强弱。 b.试剂盒的信号放大能力
(2)流行病学敏感度 决定因素: a.抗原片段的种类是否齐全。 b.是否含构像抗原。 c.分析灵敏度的高低。
• 2、抗原片段种类不全
C E1E2/NS1 NS2 NS3 NS4a NS4b NS5a NS5b
S1, S2阴性, S3,S4,S5,S6阳性 L1、L2阳性, L3阴性,L4阴性
传统酶免法 特异性
(-/-)20/20 (+/+)3/3
(-/-)20/20 (-/-)15/15 (+/+)9/10
(-/-)15/15 (+/+)9/10
(-/-)15/15 (+/+)14/15
(-/-)29/30 (+/+)29/30 (-/-)18/20 (+/+)20/20 (-/-)20/20 (+/+)10/10
典》规定反应时间至少要2小时30分钟;而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
试剂则不到30分钟即可完成。 ❖ 稳定性更好 ❖ 特异性更好
大部分国际一流厂家也都采用直接发光法:
罗氏 西门子 雅培
…….
方法学 项目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HCV HIV TP
传染病试剂传统酶免法和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对比
灵敏度 97.92% 95.98% 95.24% 90.77% 91.54%
特异性 100% 97.38% 100% 97.21% 98.9%
符合率 99.78% 96.69% 99.59% 95.36% 94.48%
参比试剂:雅培I2000
免疫测定试剂的关键点
❖ 作为免疫反应,抗原抗体的选择是整个免疫分析特异性 和总体表现的关键
N=500, 参比试剂:雅培I2000
丙型肝炎抗体诊断试剂
丙肝病毒复杂的基因结构: 决定了抗体谱的差异,从而为丙肝抗体检测敏感度的提高带来了困难。
丙肝诊断试剂目前存在的问题
❖ 1、灰区标本的困惑 ❖ 2、阳性标本的漏检
问题形成的技术原因---灰区的形成
1、重组抗原的原因 (1)融合蛋白 (2)大肠杆菌杂蛋白
一般单抗
0.560
L3 0.160
N2 0.230
N4 0.162
N18 0.071
N24 0.214
L4 0.065
单特异抗体
0.892 0.321 0.065 0.043 0.014
0.102
0.009
3、板式固相载体升级为管式磁微粒子包被
★ 包被量更富足 ★ 管式液相反应更充分 ★ 更有效的解决术: 便于分离,反应均匀,提高灵敏度
❖ 2)泉涌内外壁清洗技术: 最小的交叉污染率
❖ 3)试剂盒盖设计: 减少人工操作误差和交叉污染,避免试剂挥发影响结果准确性
❖ 4)试剂冷藏系统: 保证在仪器操作的过程中试剂能够一直保持稳定
❖ 5)磁性分离技术: 保证了清洗效率,对于灵敏度要求极高的标记免疫分析是十分
4、光信号检测,提高信噪比
信号放大代替靶标放大,减少靶标放大带来的非特异性 反应,远远大于ELISA的信噪比。
60 50 40 30 20 10
0 ELISA
CLIA
本底噪音 信号
新型丙肝化学发光试剂---降低漏检率
1、在CORE、NS3、NS4、NS5的基础上增加了E1区 ,保证抗原片段的齐全
2、第二抗体的非特异反应 (1)酶标抗体对固相载体的直接吸附 酶标二抗对于丙肝抗体是非特异的,和各种人IgG均能反应结 合。 (2)个别标本中IgG浓度过高 多聚体的混合:E-E、E-Ab、E-Ab-E、E-Ab-E-Ab ,既 引起本底背景,又阻遏抗原抗体反应
问题形成的技术原因---阳性标本的漏检
糖代谢类 胰岛素 C-肽
肿瘤标志物
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15-3 糖类抗原19-9 β2微球蛋白 铁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人钙结合蛋白 肿瘤相关抗原72-4 鳞状上皮癌相关抗原 细胞角蛋白CYFRA 21-1
心血管及心肌标志物 N末端脑钠肽 肌钙蛋白Ⅰ 肌酸激酶同工酶 C反应蛋白 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 髓过氧化物酶 肌红蛋白
急诊功能 • 真正的
,急诊样本,随到随测。
• 测试速度高达220测试/小时 • 原试管上样,无需倒管。
• 全封闭反应舱,有效减少外界环境干扰和污染
• 全中文软件,图标式界面,操作更简便
• 综合测试成本低
管式、微粒子包被技术,反应速度更快,结果更准确。
❖ 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梅毒、艾滋、丙肝按照2010年《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