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苯肼中毒的预防
职业中毒的防护措施
职业中毒的防护措施职业中毒是指在工作过程中,长期接触或暴露于某些化学物质、物理因素或生物因素等职业有害因素,导致身体受害的一种疾病。
因此,为了保证职工的健康与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来预防职业中毒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职业中毒的防护措施。
1. 了解职业有害因素首先,了解职业有害因素是预防职业中毒的基础。
雇主应对工作场所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对员工健康产生危害的职业有害因素,并与相关专家合作进行评估。
职工也应积极了解自身工作环境中的职业有害因素,并参与培训以便更好地了解职业中毒的风险。
2. 工程控制措施工程控制措施是指通过设计或改变工作环境来降低职业有害因素的浓度、减少职工暴露的措施。
这些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隔离:通过隔离有害物质或有害过程,减少职工的接触机会。
例如,在实验室中,可以使用化学柜或闭式系统来隔离有害物质。
•更换:将有害物质替换为无害或较少有害的物质。
这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评估。
•通风:通过合理的通风系统,将有害物质从工作环境中排除。
通风系统必须经过定期维修和检查,以确保其有效性。
•封闭系统:通过使用封闭系统控制有害物质的释放和扩散。
这可以减少职工直接接触这些物质的机会。
3. 个体防护措施除了工程控制措施外,个体防护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个体防护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例如,戴上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等。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洗手、洗脸和洗头是预防职业中毒的重要措施。
及时清洗,尤其是接触到有害物质之后。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帮助职工及早发现潜在的职业中毒问题。
及早治疗可以降低受害程度。
•接种疫苗:对于一些有风险职业,适当的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一些职业中毒所导致的传染病。
4. 培训教育培训教育是预防职业中毒的关键环节。
雇主有责任提供必要的培训,以使职工了解职业有害因素的危害性以及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如何防治苯中毒
如何防治苯中毒苯中毒是接触苯蒸汽或液体所致的急性和慢性疾病,急性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为主要表现,慢性中毒则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
1煤的干溜、煤焦、煤气、提炼石油、石油裂化或芳香抽提等作业。
2以苯为原料,制造酚、硝基苯、染料、香料、炸药、药物(非那西丁、磺胺噻唑)、农药杀虫剂、合成纤维、合成洗涤剂等行业。
3制造人造皮革、漆布、胶布、合成橡胶、绝缘材料、塑料等行业。
4提取油脂类、硫、磷、树脂以及印刷、油墨、照相制版等行业。
5制造油漆、喷漆及其稀薄剂的行业。
从事喷漆、烘漆一类操作。
在生产条件下,苯主要以蒸气状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液态苯也可经皮肤吸收一部分,从消化道侵入的可能性极小。
苯经呼吸道吸入后很快进入血液循环,但大部分以原型随呼气排出。
一部分苯可以蓄积在骨髓、脑、肝脏及脂肪等多组织中,其氧化排出体外极为缓慢。
当持续接触,并积累到一定数量便可导致中毒。
体内分布情况,如血液中苯为1,则骨髓为18,腹腔脂肪为10,心脏为5,脑为2.5。
苯中毒的预防用无毒或低毒代替苯,如涂料溶剂用甲苯、二甲苯代替纯苯;对生产管道经常维修,防止跑、冒、滴、漏;加强防护设备和通风排毒措施。
在有苯发生的地方采用隔离、密闭设备。
采用局部抽风排毒设备时罩口接近毒源,控制风速不应小于0.5米/秒,避免含毒气流通过工人呼吸带;做好个人防护。
在苯浓度较高的环境中工作,应佩戴防毒面具,一般苯作业环境应佩戴防毒口罩;防止皮肤吸收。
工作场所应备有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苯中毒防治措施:1.技术措施(1)以无毒或低毒物代替苯。
使用苯作溶剂或稀释剂的行业,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
如制鞋行业研究和使用混合溶剂胶、无苯系物胶、水基胶和热熔胶,代替苯和甲苯为溶剂的氯丁胶黏剂;制药工业中用酒精代替苯作提取剂;喷漆作业中用无苯稀料等,这些是杜绝苯中毒的根本措施。
(2)改革工艺是控制苯危害的关键措施。
例如,喷涂作业采用高压无气喷涂、静电喷涂、电泳涂漆等方法,即可保证涂件质量,又可减少涂料损失、减少稀释剂用量。
职业性化学中毒预防知识
职业性化学中毒预防知识常见职业中毒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亚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是由于生产过程中有毒物质短时间内或一次大量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大多数是由于生产事故造成。
慢性中毒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长期过量接触有毒物质引起的中毒,这是生产中最常见的职业中毒,主要由于相应的防护措施缺乏或不当造成。
亚急性中毒是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的中毒,往往接触毒物数周或数月可突然发病。
按毒物作用的性质划分,毒物可分为:刺激性、腐蚀性、窒息性、麻醉性、溶血性、致敏性、致癌性、致突变性及致畸性等。
长期接触一定的化学物质可能引起细胞的无节制生长,形成癌性肿瘤。
这些肿瘤可能在第一次接触有毒物质以后许多年才表现出来,这一时期被称为潜伏期,一般为4~40年。
发生职业肿瘤的部位是变化多样的,未必局限于接触的部位。
如砷、石棉、铬、镍等物质可能导致肺癌;铬、镍、木材、皮革粉尘等可引起鼻腔癌和鼻窦癌;膀胱癌与接触联苯胺、苯胺、皮革粉尘等有关;皮肤癌与接触砷、煤焦油和石油产品等有关;接触氯乙烯单体可引起肝癌;接触苯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个体防护在防毒综合措施中起辅助作用,但在特殊场合下却具有重要作用,例如进入高浓度毒物污染的密闭容器操作时,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就能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健康,避免发生急性中毒。
应根据工作场所存在毒物的种类、浓度(剂量)情况选择适合的呼吸防护器材。
每个接触毒物的工作者都应学会使用,掌握注意事项。
常用的有隔离式防毒面具、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毒口罩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
为防止毒物沾染皮肤,接触酸碱等腐蚀性液体及易经皮肤吸收的毒物时,应穿耐腐蚀的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工作帽、穿胶鞋。
为了防止眼损伤,可戴防护眼镜。
若不幸发生中毒,急救措施及应注意的事项有以下几点:1.救护者必须先确保自身安全,以免自身中毒。
2.如病人已昏迷,继续检查呼吸、脉搏,如有需要,立即施行心肺复苏。
昏迷者如有呼吸、脉搏,将他放置于复原卧位。
3.尽力减少毒素的吸收。
职业中毒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职业中毒的预防措施有哪些?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职业中毒的预防措施有哪些?职业中毒是指劳动生产过程中,由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
职业中毒的发生必须具有某些条件:生产环境中存在某种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而且,这种化学物质要达到可导致人中毒的浓度或数量,生产者必须接触一定的时间且吸收了达到或超过中毒量的有毒物质。
所以,职业中毒的发生实际上是有毒物质、生产环境及劳动者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只要切断三者之间的联系,职业中毒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其预防措施可从以下几点来进行综合考虑。
(一)、消除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通过改革生产工艺流程消除有毒化学物质;用无毒的代替有毒的或用低毒的代替高毒的化学物质是最理想的措施。
如采用无氰电镀工艺、无苯胶水、用毒性较低的甲苯、二甲苯代替高毒的苯等等,从根本上消除了危害较大的氰化物中毒和苯中毒的发生等。
(二)、降低车间毒物的浓度如果不能依靠工艺有效消除毒物,则通过有效降低工作场所的有毒物质的浓度,具体可以采取管道化、密闭化和自动化生产和加强通风排毒设施,降低车间毒物的浓度,使之达到卫生标准,保护劳动者健康。
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加强通风排毒将逸散在空气中的毒物排到车间外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方法,如利用厂房窗户对流的自然通风、加强机械通风。
同时还要注意在生产过程中卫生设施的布局。
使之符合劳动卫生要求,如可能产生有毒物质的工序和车间要单独设置,避免有毒和无毒工序车间混合在一起,以尽量减少接触毒物的人数和影响范围。
(三)、加强个体防护做好个体防护和个人卫生在不能消除毒物或不能降低毒物浓度时显得非常重要。
防护服装、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一方面可防止腐蚀性毒物对皮肤、粘膜的直接损害,另一方面也可防止毒物经皮肤粘膜吸收;防护口罩可有效阻止毒物从呼吸道吸收,一般如以粉尘、烟、雾等形式存在的化学物可选用机械过滤式的纱布口罩,而以气体、蒸汽形式存在的化学物则可选用化学过滤式防毒口罩,但要注意合理选用滤料。
职业中毒预防原则
职业中毒预防原则职业中毒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或暴露于有毒有害物质、高温、高压、高放射性等环境中,导致身体出现某种疾病或异常反应的现象。
职业中毒不仅对个人健康造成威胁,还会给企业的生产安全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成为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职业中毒预防原则是指在工作环境中,通过科学地评估工作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以下是职业中毒预防原则的几个重点。
第一,认识危害:了解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如化学物质、噪音、尘埃、辐射等,明确危害程度和暴露途径,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第二,风险评估:通过对工作岗位和作业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风险评估,确定职业中毒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职业病防控措施,减少职工的职业病发生率。
第三,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工艺改进、工程控制、行政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方面。
工艺改进可以通过替代有毒有害物质、改进工艺流程等方式减少危害物的产生;工程控制可以通过通风、隔离、封闭等措施来降低危害物的浓度和暴露时间;行政管理包括制定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以及监测职业病发生情况等;个体防护措施则是在控制措施无法完全消除危害物的情况下,通过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来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第四,健康监测:建立健康监测体系,对有毒有害物质接触较高的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和检测,及时发现职业病早期症状和异常情况,以便采取进一步的防控措施。
第五,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有毒有害物质的性质、危害和防护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处理方法等。
第六,监督检查: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落实。
监督检查可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法,通过现场检查、数据分析和材料审查等方式,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
职业性苯中毒的简介及防治建议
职业性苯中毒的简介及防治建议该研究将通过中国知网进行关键词检索,对苯中毒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总结,并综述汇报。
从职业性苯中毒机制、症状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未来的建议。
标签:职业性苯中毒;症状;诊断;治疗;预防苯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在油漆、制药、制鞋等多个行业领域。
苯本身还是一种中等毒性的有机物,如果在应用中没有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可能引起苯中毒事件。
随着我国对职业病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重大职业病事故被有效地遏制。
但是职业性苯中毒人数近年来仍呈现出上升趨势。
职业性苯中毒作为众多职业病中的一种,发生地域较广,上海、福建、广东等省市均有病例出现。
由于苯中毒早期症状隐匿,中毒初期不易被患者发现并重视,往往等到病情加重后再前往医院就诊,进行治疗。
因此,职业性苯中毒的最佳治疗时机往往被耽误,造成预后效果较差。
由于有机苯在工业中的应用广泛,因此涉及到多个行业以及众多大小企业。
在众多中小型企业中,由于资金及管理等问题的限制,企业管理者对工人的防护意识及工厂中的预防措施做得还不到位。
再加上工人自身对身体健康状况职业安全防护关注不够,维权意识较为薄弱,使得职业性苯中毒问题愈发严重。
中小企业中的车间操作工人大多属于低收入人群,一旦发生职业性苯中毒,患者将失去劳动力,甚至家庭收入来源。
因中毒产生的医药费用也将成为患者家庭的负担。
因此,职业性苯中毒的相关知识应得到相关行业及管理部门更多的关注,并从各个层面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为此,该文将对苯中毒症状、诊断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公众对职业性苯中毒相关知识的了解。
并希望相关领域、行业中的从业人员提高防护意识,降低职业性苯中毒的发生率。
1 职业性苯中毒的机制苯是一种具有中等毒性的有机物,属于芳香烃类,具有特殊香味,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
苯可作为有机溶剂,用于造漆、喷漆等行业,也可以用作医药合成原料,用于医药合成等行业。
苯中毒的急救及预防措施
苯中毒的急救及预防措施【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20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暖并休息。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禁止催吐。
就医。
【包装与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C o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灌装时注意流速(不超过3米/秒),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和容器损坏。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泄漏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白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受限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防护措施】1)尽可能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苯,这样可以从源头上预防苯的职业危害。
2)生产过程密闭化、白动化、程序化,加强通风排毒,降低工作环境中苯的浓度。
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工作后,淋浴更衣。
3)涉及苯的作业场所,应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的要求,设置警不■线、警示牌、固定式报警仪、风向标、喷淋洗眼等设施。
4)空气中苯浓度超标时,应佩戴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险救援时,应该穿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
5)进入高风险区域巡检、排凝、仪表调校、采样等作业时,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携带便携式报警仪,两人同行,一人作业、一人监护'6)对存在苯的生产装置进行维护、检修时,在制定的维护、检修方案中必须明确职业中毒危害防护措施,作业现场应有专人监护,并设置警示标志。
职业中毒预防知识
职业中毒预防知识
职业中毒的预防应遵循三级预防原则。
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几个方面:
1、组织管理措施:企业的各级领导在思想上面要重视,在工作上面要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政策,而且在管理上面要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预防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并且要落实;
2、消除毒物:通过科学技术和工艺改革,使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如用二甲苯代替苯做溶剂或稀释剂;
3、降低毒物浓度:采用工程技术措施,降低工作场所毒物的浓度,达到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
4、做好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个体防护在预防职业中毒中,不是根本性的措施,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是一个重要的辅助措施,如接触强酸、强碱,需要给工作人员提供有耐酸碱的工作服,对部分毒物作业要配备防毒口罩和防毒面具。
另外,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减少毒物作业的机会。
设置卫生设施,如洗手、淋浴、更衣室等卫生工作设施;
5、增强体质:通过适当的加强营养,开展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
6、严格监测和检查:严格开展工作场所毒物浓度的监测、生物材料的监测与健康检查,定期减少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的浓度,而使其控制在职业接触限值以下,要实施就业前健康检查,排除职业禁忌症,禁止参加毒物作业。
另外,要坚持定期健康检查:做到早期发现个人的健康状况,并及时进行处理。
预防职业性中毒的常见问题
1、什么是职业性中毒人们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因接触化学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短时间接触高浓度毒物会导致急性职业中毒﹔长期接触超标、浓度水平较低的毒物会引起慢性职业中毒。
慢性职业中毒危害面广,潜伏期长,应提高警惕并引起高度重视。
2、化学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化学毒物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进入人体,还会对皮肤、眼睛等黏膜造成刺激。
(1)呼吸道:大部分职业中毒都是毒物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然后进入血液,随体液循环停留并蓄积在肝、脑、肾等脏器中,作用快,毒性强。
(2)皮肤: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有些毒物被皮肤吸收而致人中毒,如有机磷农药、硝基化合物等,还有一些刺激或腐蚀皮肤,如接触玻璃纤维、酸碱液等。
(3)消化道:经由污染的手,或被污染的水杯器皿等,将毒物带入消化道而致职业中毒,如进食被铅等污染的食物或饮水及误服毒物等也可导致中毒。
3、可接触到化学毒物的环节化学毒物可能出现在生产的重点环节有:(1)原料开采与提炼:开采过程中可形成粉尘,如锰矿中的锰尘﹔逸散出蒸气,如汞矿﹔冶炼过程中可产生大量蒸气或烟,如炼铅。
(2)材料搬运与储藏:液态材料因包装渗透而经皮肤进入人体,如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贮存气态毒物的钢瓶泄漏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3)加料:在加料过程中,固态原料可导致粉尘飞扬,液态原料有蒸气溢出或有液体飞溅。
(4)化学反应:某些化学反应如控制不当或加料失误可导致意外事故发生,如产热或产气的反应进行太快可发生冒锅或冲料,使物料喷出反应釜,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出有毒气体或蒸汽,有的可同时带出有害雾滴。
(5)工业三废处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氟化物、汞、铍化物等。
(6)检修:管道、设备维修、检修,容器清洗等过程可有气体逸出,或有液体溢出、喷溅而污染双手或体表等。
(7)其它:如进入地窖、阴沟、矿井下废巷道或清除化粪池时,会有硫化氢逸出等。
苯肼-职业病危害告知牌
职业病危害告知牌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苯肼phenylhydrazine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本品可引起溶血性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高
胆红素血症,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肾、心脏
损害。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有头痛、头晕、无力、
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
较重时尚有呼吸困难、
抽搐、震颤,甚至共济失调、意识不清。
重症者
出现紫绀、黄疸、白细胞减少,并可发生溶血性
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和肝、肾损害。
淡黄色晶体或油状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不
溶于冷水,溶于热水、乙醇、醚、苯等多数
有机溶剂。
熔点19.4℃,沸点243.5℃,闪
点70℃。
职业接触限值:MAC:无资料
PC-TWA:无资料
PC-STEL:无资料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注意防护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1031。
职业性中毒预防控制措施
其他防护用品
防护服
主要用于防止酸、碱等对皮肤的刺激或腐蚀作用以及毒物的皮肤吸收。常用的防护服装包括工作服、手套、围裙、长筒靴等。防护服应当经常清洗,必要时进行化学处理,要在固定的存放地点和合理的使用管理制度。禁止穿戴工作服等去食堂或宿舍,以免污染生活环境。
各类个体防护用品共同使用时,彼此之间不能相互干扰。
六、如何预防职业中毒—防护用品选择
01
进入有害环境前,应先佩戴好个体防护用品。对于密合型面罩,使用者应先做佩戴气密性检查,以确认密合。
03
滤毒盒、罐对有毒有害气体或蒸汽的防护时间是有限的,如不及时更换,使用者会超标暴露,非常危险,切忌不能靠感觉味道或刺激性来判断其是否失效,应根据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作业场所的温度、湿度、劳动者作业强度等条件确定使用寿命,并建立更换时间表,及时更换。
一、事故警示
事故案例二 2024年7月28日21时30分许,重庆市渝北区农家乐食品有限公司发生一起较大中毒和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该事故发生地车间内的污水池长8.1m、宽3m、深3m,污水池顶部用混凝土预制板进行覆盖,并铺设一层人造草皮。池内用砖砌筑隔断,分隔为1#、2#、3#共3个池,通过孔洞互相联通逐级沉淀,事故发生在1#池。据了解,污水池内污水达到一定高度后抽至污水处理设备净化后排放,企业每季度组织对污水池进行清理。
六、如何预防职业中毒—防护用品选择
隔离式防毒面具
空气式防毒面具
由面罩和用以通入新鲜空气的蛇管连接组成。使用时,将蛇管远端置于远离作业场所的新鲜空气处,依靠使用者自行吸入新鲜空气或用鼓风机送入新鲜空气。自行吸入时,蛇管的长度不应超过10m。蛇管长度超过10m时,必须采用无油空气压缩机送入空气。
职业中毒的防范措施
职业中毒的防范措施生产性毒物种类繁多,影响面大,职业中毒约占职业病总数的一半。
预防职业毒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1)组织管理措施。
企业领导必须重视预防职业中毒工作;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预防职业中毒的法规和政策;结合企业内部接触毒物的性质,制定预防措施及安全操作规程,并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
(2)消除毒物。
利用科学技术和工艺改革,使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的物质。
(3)降低毒物浓度。
降低空气中毒物含量使之达到及至低于最高容许浓度,是预防职业中毒的中心环节。
首先,要使毒物不能逸散到空气中,或消除工作接触毒物的机会;其次,对逸出的毒物要设法控制其飞扬、扩散、缩小毒物接触的范围,并减少受毒物危害人数。
降低毒物浓度的方法包括:1)改革工艺。
尽理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过程,避免开放式生产,消除毒物逸散的条件;采用远距离程序控制,最大程度地减少工人接触毒物的机会;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等等。
2)通风排毒。
应用局部抽风式通风装置将产生的毒物尽快收集起来,防止毒物逸散。
常用的装置有通风柜、排气罩、槽边吸气罩等,排出的毒物要经过净化装置,或回收利用或净化处理后排空。
3)合理布局。
不同生产工序的布局,不仅要满足生产上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卫生上的要求。
有毒的作业应与无毒的作业分开,危害大的毒物要有隔离设施及防范手段。
4)安全管理。
对生产设备要加强维修和管理,防止跑、冒、滴、漏污染环境。
(4)个人防护。
做好个人防护与个人卫生。
除普通工作服外,对某些作业工人尚需供应特殊质地或式样的防护服。
如接触强碱、强酸应有耐酸耐碱的工作服,对某些毒物作业要有防毒口罩与防毒面具等。
为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减少毒物作用机会,应设置盥洗设备、沐浴室及存衣室,配备个人专用更衣箱等。
(5)增强体质。
合理实施有毒作业保健待遇制度,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锻炼。
注意按排夜班工人的休息,组织青年进行有益身心的业余活动,以及做好季节性多发病的预防等。
防 苯 中 毒
防苯中毒在建筑施工中,油漆、喷漆、冷沥青、塑料等作业过程中均用苯及其化合物作为有机溶剂、稀释剂和清洗剂。
苯浸入人体后,或积蓄于骨髓、脑、肝及脂肪组织内,造成中枢神经系统麻醉、神志失、血压降低、以致呼有循环系统衰竭而死亡。
防苯中毒的措施:一、作业场所防护措施:(1)喷漆可彩密闭喷漆间,工人在喷漆间外操纵微机控制,用机器手自动喷作业,以达到质量好、效率高、对人无害的目的。
(2)通风不良的车间、地下室、防水池内涂刷各种防腐涂料或环氧树脂玻璃钢等作业,必须根据场地大小,采取多台抽风机把苯等有害气体抽出室外,以防止急性苯中毒。
(3)施工现场油漆配料房,应改善自然通风条件,减少连续配料时间,防止发生苯中毒和铅中毒。
(4)在较小的喷漆室内进行小件喷漆,可以采取水幕隔离的防护措施。
即工人在水幕外面操纵喷枪,喷嘴在水幕内喷漆,这样,既看清喷漆情况,又可隔离苯蒸气外溢的危害。
(5)涂刷冷沥青,凡在通风不良的场所或容器内涂刷冷沥青时,必须采取机械通风,送氧及抽风措施,不断稀释空气中毒物浓度;如果只送风不抽风,就会形成毒气“满溢”而无法排出,仍易中毒。
二、个人防护措施:(1)从事粉尘作业人员必须戴纱布口罩,如达不到防护目的,必须戴供氧式或送风式防毒面具。
(2)从事有机溶济、腐蚀和其他损坏皮肤的作业,应使用橡皮或塑料专用手套,不能用粉尘过滤器代替防毒过滤器,因为有机溶液晶蒸气,可以直接通粉尘过滤器等。
(3)工人下班沐浴后,换上自己的服装,以防止工人头发和衣服上的粉尘、毒物、辐射物带回家中,危害家人健康。
有条件的单位,还应将有危害作业人员的防护服,每天集中洗涤干净,使每次从事有害作业前均穿上干净防护用品。
(4)工人不得在有害作业场所内吸烟、吃食物,饭前班后必须先洗手、漱口,严防有害物随着食物进入体内。
三、安全检查措施:(1)检查用人单位是否为从事危害作业人员配发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有劳动防护发防记录。
(2)检查作业场所是否有沐浴设施。
如何预防职业中毒
如何预防职业中毒职业中毒的预防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
由于其病因的根源来自职业环境中的生产性毒物,故必需从根本上消退、掌握或尽可能削减毒物对职工的侵害。
在预防上,遵循"三级预防"原则。
防毒措施的详细方法有许多,但就其作用可分为以下几代人个方面。
1.根除毒物从生产工艺流程中消退有毒物质,可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例如,用苯作为溶剂或稀释剂的油漆,稀料改用二甲苯等。
但此种替代物不能影响产品质量,目前还不能完全做到。
2.降低毒物浓度削减人体接触毒物水平,以保证不对接触者产生明显健康危害是预防职业中毒的关键。
其中心环节是要使环境空气中毒物浓度降到低于最高容许浓度。
因此,要严格掌握毒物逸散到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机会,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逸出的毒物,防止其扩散,并需经净化后排出。
3.个体防护个体防护在预防职业中毒中虽不是根本性的措施,但在有些状况下,例如在狭小船舱中、锅炉内电焊,修理、清洗化学反应釜等,个体防护是重要辅助措施。
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服、呼吸防护器、皮肤防护用品等。
选择个人防护用品应留意其防护特性和效能。
在使用时,应对使用者加以培训;平常经常保持良好的维护,才能很好发挥效用。
在有毒物质作业场所,还应设置必要的卫生设施如盥洗设备、淋浴室及更衣室和个人专用衣箱。
对能经皮汲取或局部作用危害大的毒物还应配备皮肤洗消和冲洗眼的设施。
4.工艺、建筑布局生产工序的布局不仅要满意生产上的需要,而且应符合卫生上的要求。
有毒物逸散的作业,区域之间应区分隔离,以免产生叠加影响;在符合工艺设计的前提下,从毒性、浓度和接触人群等几方面考虑,应呈梯度分布。
有害物质发生源,应布置在下风侧。
对简单积存或被吸附的毒物如汞,或能发生有毒粉尘飞扬的厂房,建筑物结构表面应符合卫生要求,防止沾积尘毒及二次飞扬。
5.安全卫生管理管理制度不全、规章制度执行不严、设备修理不准时及违章操作等常是造成职业中毒的主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性苯肼中毒的预防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 nt to achieve a uni 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 nt people, so as to coord in ate acti on, reduce bli ndn 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职业性苯肼中毒的预防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职业性苯肼中毒在我国属于法定职业病中的一种。
苯肼
可引起人体溶血性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高胆红素血症,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肾、心脏损害。
因此,企业安技部门也要加强苯肼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过程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
苯肼在农药生产中,用于合成有机磷杀虫剂三唑磷的中
间体,也是杀菌剂恶唑菌酮、咪唑菌酮的中间体;此外,苯肼作为一种有机合成原料,也用作染料、火箭推进剂、医药等行业的中间体,还用作分析试剂。
苯肼对人体属中等毒类化学物质,可对许多器官产生损害作用。
苯肼为淡黄色晶体或油状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熔点
19.4 C,沸点243.5 C,相对密度为1.1 ;不溶于冷水,但溶于热水,以及乙醇、醚、苯等多数有机溶剂;能与蒸汽一同
挥发,具有强烈的还原作用。
苯肼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后可产生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苯肼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人体,在体内代谢
较快,无明显蓄积作用,长期小剂量接触可发生慢性中毒。
职业性苯肼中毒在我国属于法定职业病中的一种,20xx年6月1日起实施的GB275-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指出,苯肼是引起职业性急性中毒性溶血性贫血的毒物。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吸收大剂量化学物,引起的以血液系统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全身性疾病。
苯肼中毒的临床表现
苯肼可引起人体溶血性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高胆
红素血症,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肾、心脏损害。
急性轻度中毒者有头痛、头晕、无力、面色苍白、食欲
不振、腹痛、腹泻等症状。
急性中毒者较重时可有呼吸困难、抽搐、震颤,甚至小
脑共济失调、意识不清等表现。
重症者可出现紫绀、黄疸、白细胞减少,并可发生溶血性贫
血、高胆红素血症和肝、肾损害。
苯肼还可致接触人员皮肤损害,重者可发生水疱、水肿等。
作业场所预防措施
生产使用场所预防措施
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苯肼的容器及管道,应使用耐腐蚀性的材料,并应经常检查维修,防止工艺过程的“跑、冒、滴、漏”发生。
苯肼生产使用场所应设冲洗设施,配备现场急救用品,设置洗眼器、淋浴器、水龙头,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必要的泄险区及风向标;车间与泄险区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冲洗清扫,可能产生积液的地面应做防渗透处理,并采用坡向排水系统,泄漏物质和冲洗水应集中纳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墙壁、顶棚和地面等内部结构和表面,应采用耐腐蚀、不吸收、不吸附毒物的材料,必要时要加设保护层。
生产、使用苯肼的作业要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培训考核,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作业应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
烟,应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并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应防止苯肼包装作业与搬运苯肼容器时损坏泄漏,苯肼的生产使用场所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以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有可能发生泄漏危险的场所,应同时设置通风设施。
储存场所预防措施
苯肼应该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并注意远离火种与热源。
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
应与氧化剂、酸、碱、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存库房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运输作业预防措施
苯肼的运输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
管理规定进行,装卸时要轻装轻卸。
运输人员不少于2人,并要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格。
运输苯肼时应使用国家规定的危险化学品专用车辆运输,起运时包装完整,装载应稳妥。
运输过程中确保不倒塌、不泄漏、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
氧化剂、酸、碱类混装混运,运输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冒,并配备消防设备和泄漏应急处置设备。
运输途中应防止暴晒、雨淋,严格
按规定路线行驶,不许在火源、热源附近及人口稠密地停留。
个人防护措施
作业人员进入苯肼作业场所应佩戴防毒面具,进入高浓度苯肼场所的人员应佩戴隔离式空气呼吸器;要佩戴化学安全防护镜,穿防毒物渗透服,戴防化学品手套。
作业人员在苯肼工作场所应严禁吸烟、进食、饮水。
工作完毕要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污染的衣物,禁止把工作服穿回宿舍或家中,并应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作业人员的防护用品在使用前应检查其性能,并应注意定期检查维护,保持其防护的有效性。
职业安全管理措施
企业安技部门要加强苯肼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过程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要求作业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建立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维护、检修记录。
要定期检测作业场所苯肼浓度,及时发现隐患,监测浓度高时,要及时分析原因并予以整改。
工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均应正确使用苯肼安全技术说明书,车间
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主管领导和主管人员应参加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组织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并考试合格;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中,应当培训职业病防治知识,
要求工人了解苯肼特性,掌握苯肼泄漏紧急处置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掌握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保养维护方法;掌握必要的自救、互救方法。
企业应定期组织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禁忌人员和遭受职业损害人员。
应急救援措施
涉及苯肼生产、运输等环节的企业应成立应急救援组织,制定苯肼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救援演练,确保事故应急救援及时有效。
一旦发生苯肼泄漏事故,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做到报告及时准确,应急准备充分,应急响应迅速,处置措施科学有效。
泄漏应急处理如发生苯肼泄漏,应迅速将泄漏污染区人员撤离至安全
区,隔离泄漏污染区,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应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
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其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如果是小量苯肼泄漏,可用砂土、蛭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
如果是大量苯肼泄漏,可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专门的化学品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中毒人员的紧急处置
对于皮肤接触人员,要立即使其脱离事故现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清水冲洗污染皮肤至少15min ;并及时送医院观察治疗。
对于眼睛接触人员,应立即提起接触人员的眼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清洗15min ,并及时送医院观察治疗对于吸人人员,应迅速使其脱离危害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其呼吸道通畅,使其安静、保暖地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应给予输氧,如呼吸停止应进行
人工呼吸,及时送医院治疗。
对于误服人员,应立即用水漱口,给予饮足量温水催吐,
或予以洗胃,并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苯肼中毒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中毒较轻者如无特殊
症状,可口服葡萄糖和维生素C;中毒较重者,可采用50% 葡萄糖加维生素C静脉滴注;如发生溶血时,可选用美蓝解毒剂静脉滴注,如无美蓝可用20%硫代硫酸钠静脉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