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册 泊船瓜洲教案新部编本

合集下载

《泊船瓜洲》的教案

《泊船瓜洲》的教案

《泊船瓜洲》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泊船瓜洲》。

(2)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会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诗中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某些生僻词语的解释。

2. 诗人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的世界。

2.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组讨论,增强课堂活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瓜洲风光。

(2)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2. 朗读诗文:(1)教师示范朗读。

(2)学生跟读,体会诗的韵律美。

3.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诗背景。

(2)分组讨论,理解诗中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4. 课堂讲解:(1)讲解诗的背景。

(2)解析诗中重点词语和句子。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6.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描写家乡的诗词。

(2)谈谈自己如何关爱家乡、保护环境。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背诵和理解。

8. 布置作业:(1)背诵《泊船瓜洲》。

(2)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

9. 板书设计:泊船瓜洲思念家乡热爱祖国10.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背诵《泊船瓜洲》的情况以及回家作业的完成质量。

《泊船瓜洲》教案设计

《泊船瓜洲》教案设计

《泊船瓜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泊船瓜洲》。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诗人王安石的背景和创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通过图片、地图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歌内容。

(3)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诗人王安石的背景和创作风格。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诗歌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诗歌《泊船瓜洲》的文本。

3. 相关背景资料和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地图,向学生介绍瓜洲的位置和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诗人会选择在瓜洲泊船。

2. 诗歌朗读和背诵:(1)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鼓励学生自由朗读,并选择几位学生进行背诵展示。

3. 诗歌内容理解:(1)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如“泊船”、“瓜洲”、“明月”等。

(2)讨论诗歌中的句子含义,如“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4. 诗人王安石的背景和创作风格:(1)简单介绍王安石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

(2)分析《泊船瓜洲》的创作风格,如平实、含蓄等。

5. 诗歌鉴赏:(1)让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如四句诗的排列、平仄等。

(2)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表现。

(2)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和文学价值。

7. 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后进行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选择一首类似的诗歌进行鉴赏和分析。

8. 板书设计: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第【1】篇〗【设计理念】这首诗的教学设计,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反复诵读,引导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

通过吟诵,体会情感,融入情感,升华情感。

【教学目的】学习有感情诵读,在吟唱中感受诗歌意境,积累诗句。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诵读诗句,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情感。

2.学会吟唱古诗,在吟唱中感受诗歌意境。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知题意1.师:今天与大家一起学一首诗,请大家在书法纸上,跟着我一起书写课题,看一看谁写得比老师的好。

(认真书写课题:泊船瓜洲)2.师:我们一起读一读课题。

(生齐读)请问,谁知道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吗?(预设:把船停泊在瓜洲码头。

)(师以简笔画画地图,标明瓜洲在长江北岸。

)二、朗读古诗,明诗意1.师:这是五年级一篇课文,我们四年级的学生来学,有信心学好吗?(有)真是一群好学的孩子。

请自己练习读一读,读准字音,对照下面的注释,想一想诗里的故事。

(出示诗歌,生自由练习。

)2.师:哪位同学来读一读?(点一生读。

相机正音。

)3.师:看来同学们都能读准每一个字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三、诵读古诗,悟诗情1.师:除了同学们读的这种方法,其实还有有一种更有趣的读法(出示含平仄符号的诗句)你们知道这些符号的含义吗?学习平仄。

(分别指平、仄、入,相机小结,平长仄短入促高。

)2.点一生读,相机纠正学生诵读时的音的长短变化。

师:你真聪明,一学就会,老师奖励你当小老师,带着同学们读一遍,你读一句,同学们读一句。

(生带读。

)3.师:还有哪位同学想当当小老师的。

(再点一生当小老师带读。

)4.师:一起诵读吧!(全班齐读)同学们读得真好听,可是,老师不知道是男同学读得好,还是女同学读得好。

这样吧,男女同学分别读一读。

女士优先,女同学先读吧。

(分男女生朗读。

)5.师:听你们读了这么多,老师也想读一读,可以给我这个机会吗?如果老师读得好,就给老师掌声,如果老师读得特别好,就给老师热烈的掌声,好吗?(师诵读,体现长短、高低、快慢变化。

《泊船瓜洲》的优秀教案

《泊船瓜洲》的优秀教案

《泊船瓜洲》的优秀教案《泊船瓜洲》的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意见。

2、紧扣“还”体会作者的思家之切,揣磨作者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导新课。

1、(配乐播放月亮图)师:碧空如洗,圆月如盘,在这皎洁的月光下,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常会以明月来吟诗作词,寄托思念之情,你们想到了哪些古诗:《静夜思》、《游子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回乡偶书》。

2、师生合作,生生互助,背诵诗句。

3、富有诗书气自华,诗词能陶冶人的情操,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看看这首诗折射出诗人怎样的情怀?二、入诗解题初感知1、板书“泊船瓜洲”,解诗题(把船停靠在瓜洲岸边)。

2、多种方式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节奏。

3、小结读诗感受。

三、读议结合知诗意1、出示诗的前两行,借助注释,了解大概意见。

2、(课件公示)诗中的三个地名,体会诗人离家近还是远?为什么?3、小结:作者想念家乡,虽然实际距离遥远,可在作者心里,家乡都是那么近,我们体会到作者想家之情,带着这份感觉读诗的前两行。

4、出示后两行,说说大意。

四、紧扣“绿”字想画面。

1、春风又绿江南岸,读到这行,我们来了解诗人作此诗时的一段小故事(阅读书上24页的资料袋,师用课件出示)。

2、文字本是有情物,读到春风又绿江南岸,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耳边仿佛听到了什么?3、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汇报,用语言描绘江南的春景。

4、多美的春天啊!同学们,“又”字说明什么?过渡:诗人不由地想到了春天去了,又再来了,可我这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回来呀?五、品味“还”字悟诗情1、遥望美丽的故乡,遥想家中的亲人,诗人不禁追问明月何时照我还?2、回顾诗的前两行,了解诗人离家近应该还。

3、想象诗人在家中度过的难忘时光,那是一个的日子,诗人在干什么,感受是什么,写下来。

《泊船瓜洲》优秀教案

《泊船瓜洲》优秀教案

《泊船瓜洲》优秀教案教案摘要:本教案以儿童歌谣《泊船瓜洲》为主题,通过活动设计和教学策略,旨在帮助幼儿了解瓜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促进幼儿的合作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够理解并记住歌谣《泊船瓜洲》的歌词和意义。

2.技能目标: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观察力。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和体验瓜洲文化,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学习歌谣《泊船瓜洲》的歌词和意义。

2.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准备:1.录制或准备歌谣《泊船瓜洲》的音频。

2.制作幼儿认识瓜洲的图片卡片。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活动(5分钟)通过播放歌谣《泊船瓜洲》的音频,引发幼儿对瓜洲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教师可以与幼儿简单交流,询问幼儿对歌谣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Step 2:学习歌谣(10分钟)教师逐句领读歌谣《泊船瓜洲》,并鼓励幼儿跟随教师的朗读。

然后,教师可以分个小组,让幼儿通过跟读和模仿,熟悉歌谣的内容。

Step 3:认识瓜洲(15分钟)教师出示制作好的瓜洲图片卡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卡片中的信息,包括瓜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等。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叙述,引导幼儿了解瓜洲的相关知识。

Step 4:游戏活动(20分钟)教师根据歌谣的内容,设计游戏活动,如“踩着瓜洲的步伐”、“找出不同的瓜洲景物”,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合作、观察并提供正确的指导。

Step 5:创作活动(20分钟)让幼儿自由创作与瓜洲有关的绘画作品或手工制作,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团结合作。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Step 6:小结与展示(10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歌谣《泊船瓜洲》的内容,并提醒幼儿瓜洲的位置和特点。

然后,让幼儿展示创作活动中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分享。

课后延伸:家长可以结合课上的内容,与幼儿一起阅读与瓜洲有关的绘本,或者带幼儿游览实地的瓜洲,进一步加深对瓜洲的了解和认识。

《泊船瓜洲》教案设计

《泊船瓜洲》教案设计

《泊船瓜洲》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泊船瓜洲》这首诗。

能够分析并解释诗中的关键词和意象。

能够理解诗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和意境。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运用地图和图片等资料,帮助学生了解瓜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表达对诗中景象的感受。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从诗中汲取智慧,学会珍惜人生和时光。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泊船瓜洲》的作者王安石及其生平背景。

简述诗的背景和创作动机,引发学生对诗的兴趣。

2.2 诗句解析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讲解每句诗句的意思。

解释诗中的生僻字词和古代文化知识。

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3 诗的意境与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如江水、洲岛、春风等。

分析诗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如思乡、孤独、奋发等。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与诗中的情感产生共鸣。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瓜洲的图片或地图,引导学生了解瓜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提问学生对瓜洲的认知,激发学生对诗的好奇心。

3.2 朗读与理解引导学生朗读诗文,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

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对诗的疑惑。

3.3 讨论与思考分组讨论诗中的关键词和意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诗中的情感和意境。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朗读、提问和讨论等。

评价学生的表达和思考能力,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包括诗文的背诵和书写感受等。

关注学生在作业中对诗的理解和表达,提出改进建议。

4.3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收获。

泊船瓜洲的教案

泊船瓜洲的教案

泊船瓜洲的教案泊船瓜洲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瓜洲的历史及文化底蕴。

2.了解泊船的方法及技巧。

3.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瓜洲的历史与文化介绍。

2.泊船的方法与技巧。

3.团队合作游戏——航海寻宝。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用图片或实物引入瓜洲的历史与文化。

(2)让学生自由讨论对瓜洲的印象。

2.学习(1)教师介绍瓜洲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包括瓜洲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遗产等。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泊船的方法与技巧,包括找准泊船点、调整桨的方向与力度等。

3.实践(1)教师带领学生来到旁边的湖泊或游泳池,进行泊船实践。

(2)教师示范正确的泊船方法,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逐步实践。

4.巩固与拓展(1)团队合作游戏——航海寻宝。

(2)组织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队长,其他队员作为水手。

(3)每个小组根据地图上的线索,找寻藏匿在瓜洲各处的宝藏。

(4)在寻宝过程中,队长要指挥其他队员正确划桨、掌握方向,完成任务。

五、教学评价1.针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进行评估。

2.观察学生在泊船实践和团队合作游戏中的表现。

3.提供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资源1.图片或实物展示瓜洲的历史与文化。

2.船桨、小船等泊船实践工具。

3.地图与宝藏线索。

七、教学延伸1.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瓜洲及其相关文化遗产。

2.让学生自主设计泊船竞赛,展示他们的泊船技巧与团队合作能力。

3.组织学生展示与分享有关瓜洲的作品,如手绘、写作、演讲等。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瓜洲的历史与文化,掌握泊船的方法与技巧,并提高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能力进行个性化引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能力。

泊船瓜洲的教案

泊船瓜洲的教案

泊船瓜洲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泊船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 掌握泊船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3. 了解瓜洲泊船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1. 泊船的概念和流程介绍。

2. 泊船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3. 瓜洲泊船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
1. 讲义或教材。

2. 模型船或图片等辅助教具。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到的关于船只驾驶的知识。

2. 概念介绍:简单介绍泊船的含义和过程,让学生对泊船有基本的认识。

3. 方法和技巧讲解:结合图片或模型船,详细讲解泊船的常用方法和技巧,包括使用缆绳、推进器的运用等等。

4. 瓜洲泊船特点介绍:介绍瓜洲泊船的特点,如江水湍急、水流复杂等,提醒学生在泊船时要格外注意。

5. 注意事项的说明:结合实际案例或事故,向学生讲解泊船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注意航道、避免碰撞等等。

6. 小结:对本节课讲解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泊船的重要性和正确操作的必要性。

五、教学评价:
1. 老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动作和表现来进行评价。

2. 针对学生在实践中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六、教学反思: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理解能力,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泊船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并意识到泊船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实际体验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泊船瓜洲语文教案

泊船瓜洲语文教案

泊船瓜洲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泊船瓜洲》。

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

学生能够分析诗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分析,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写作和表达,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介绍作者王安石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

解释瓜洲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

2.2 诗歌内容分析:解读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分析诗中的象征和隐喻手法。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之前的诗歌学习,为新课做铺垫。

激发学生对《泊船瓜洲》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朗读与背诵: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学生背诵诗歌,加深对诗歌的记忆和理解。

3.3 词语解释与翻译:解释诗中的生僻词语和意象。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翻译诗句。

3.4 分析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第四章:作业与评价4.1 作业:学生完成诗歌的默写作业。

4.2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背诵和作业进行评价。

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第五章:拓展与延伸5.1 相关诗歌推荐:推荐其他描写瓜洲的诗歌,供学生自主学习。

5.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瓜洲实地,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5.3 创意表达:学生以绘画、表演等形式,表达对诗歌的感受和创意。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增强学生体验。

6.2 教学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播放诗歌的配乐朗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意境。

第七章:课堂活动7.1 诗歌接龙: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接龙游戏,激发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7.2 诗歌表演:学生自选角色,进行诗歌表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泊船瓜洲教案

泊船瓜洲教案

泊船瓜洲教案泊船瓜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瓜洲的地理位置,了解瓜洲泊船的历史渊源。

2.能够按照步骤手工制作一个小型的泊船工具。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资料:准备一些瓜洲泊船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用以向学生介绍瓜洲的地理位置和泊船的历史渊源。

2.制作材料:准备纸板、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

3.教学实物:准备一些泊船工具的实物,如小木船、铁钩等。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瓜洲的地理位置和泊船的历史渊源,引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瓜洲泊船的历史渊源和泊船工具的种类及用途,向学生展示一些泊船工具的实物,让学生了解泊船工具的外形和特点。

3.制作(25分钟)将纸板剪成适当大小的长方形,用双面胶或胶水将两侧粘贴在一起,做成一个漏斗形状。

然后将纸板的一端剪开,形成船头的形状。

再用小木棍或竹签制作一个船桨,用胶水将船桨粘在船体的一侧。

最后,用彩笔或颜料将船体进行装饰,使其更加美观。

4.展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型泊船工具,并向其他同学进行介绍,展示船体的特点和船桨的制作。

5.讨论(15分钟)学生们对自己制作的泊船工具进行一番讨论,包括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办法,以及对泊船工具的改进意见等。

6.延伸活动可以邀请学生们去瓜洲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一次泊船的过程,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四、板书设计泊船瓜洲教案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了解了瓜洲的地理位置和泊船的历史渊源,还通过实际操作制作了一个小型的泊船工具。

通过讨论,学生们对泊船工具的制作过程和用途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延伸活动,学生们还可以亲身体验一次泊船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泊船的原理和意义。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整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整体上把握本组教材的主题内容、训练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泊船瓜洲》。

3.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泊船瓜洲》。

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借助明月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5、积累思乡的一些名句。

教学重点: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借助明月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准备音乐《月之故乡》《思乡曲》及课件。

课前导学1、读三首古诗词,读准字音,遇到难读字多读几遍;读出节奏。

2、借助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画面,大概了解诗意,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细读,从哪些词语或者句子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思乡?一、浏览单元导语,明确本单元的主题内容及训练重点。

二、情境导入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

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

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

首先,让我们走进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去感受他的乡愁。

二、出示古诗《泊船瓜洲》,初读古诗学生自读古诗,学习要求如下:1)读准字音,遇到多音字多读几遍;字正腔圆,读准节奏。

(间:jiān)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思乡?4)诗人的思乡之情是通过什么表达的呢?三、学生自学。

1、生对照自学提纲自读自悟。

2、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

齐读。

3、四人学习小组交流3、4题。

四、再读,理解诗意1、此时此刻,诗人身在何处?(身在瓜洲)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从诗题看出来的)2、生读诗题,理解诗题。

3、介绍王安石写诗背景。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第【1】篇〗设计理念:基于人文教学思想,本课设计坚持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追求古诗学习的人文性、个性化。

打破传统的串讲古诗的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

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利,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读感悟。

设计特色:激发主体情趣,自读感悟,入境悟情。

设计目标:1、通过正确流利朗读诗文,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乡之情。

2、引导学生品词析句,通过想象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

3、感情朗读背诵,体会诗歌表达的真挚情感。

设计流程及设计意图:一、背诵比赛,激趣导入。

1、我们从课文中,从《诗文赏读》中已学会了很多古诗,现在我们每组推荐一名代表来次古诗背诵擂台赛。

看谁一下子背得多,背得熟,他就是今天擂台赛冠军。

2、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谁预习了,已知道了什么?(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调动学生积累,通过创设情境让平时喜爱诗文的同学有一个展示亮相的机会,唤起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他们乐于自觉背诵古诗文的兴趣。

)二、自由朗读,初解诗意。

1、揭题讨论:⑴你知道“泊船”的意思吗?“瓜洲”在这里指什么?⑵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吗?谁来介绍一下。

⑶师相机介绍王安石。

2、正确、流利朗读诗歌。

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3、结合插图、注释,自解诗意看看插图,可以用简笔画表示诗意,也可根据注释说说诗意。

同桌可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自读诗句,观察画面,感悟诗意。

既可以以画表示诗意,也可说说诗意,使古诗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串讲教学模式,而为愉悦的自学自悟活动。

以学生自己对诗歌内容的领悟代替教师讲解、分析,以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

)三、品词析句,体会感情。

1、你喜欢这首诗中的哪句话?为什么喜欢这句?重点品析“春风又绿江南岸”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诗歌讲了些什么?再引导学生描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情境。

泊船瓜洲语文教案

泊船瓜洲语文教案

泊船瓜洲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泊船瓜洲》。

(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瓜洲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和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瓜洲的位置和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3)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瓜洲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特点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词语的解释。

2. 对诗歌意境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歌全文、图片、地图等。

2. 准备诗歌的朗读和背诵音频资料。

3. 准备相关的历史和地理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瓜洲的景色和特点。

(2)学生分享对瓜洲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和背诵:(1)教师播放诗歌的朗读音频,学生跟随朗读。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3)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3. 理解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生僻词语的意思。

(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 了解瓜洲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特点:(1)教师介绍瓜洲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特点。

(2)学生提问和讨论,加深对瓜洲的了解。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学生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创作,例如画出诗歌中的景象或者写一段自己的感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等。

2. 朗读和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准确性。

古诗《泊船瓜洲》教案(精选8篇)

古诗《泊船瓜洲》教案(精选8篇)

•••••••••••••••••古诗《泊船瓜洲》教案(精选8篇)古诗《泊船瓜洲》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泊船瓜洲》教案(精选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泊船瓜洲》教案篇1学习目标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感悟中学习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朗读中体会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感悟中学习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朗读中体会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课前预习了解王安石的生平,收集、背诵以前学过的他写的古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理解诗题1.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请问你们还记得以前学习故事的方法吗?【生回答,教师板书:学习方法1.读(背);2.理解诗意;3.写(画)】师:学习古诗除了以上3个方法,还要注意的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书:4.体会感情.)2.板书诗题,(《泊船瓜洲》)读题。

3.理解诗题的意思。

问“泊”怎样读?(多音字:bó与pó?的区别)“泊”是什么意思?(泊:是船靠岸的意思。

“泊船瓜洲”就是在瓜洲船靠岸的意思。

)二、整体感知,直扑重点(运用学法1)1.用自己的方式读古诗。

2.指名读,正字音。

尤其注意多音字:“一水间(jiàn)、数(shù)重(chóng)山、照我还(huán)”。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多读。

4.指名答。

(我觉得它写得很美、我觉得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5.你最欣赏诗中哪句呢?三、赏析诗句,感悟诗境(运用学法2)1.刚刚同学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们一块儿来读一读吧。

齐读。

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答。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

《泊船瓜洲》的教案

《泊船瓜洲》的教案

《泊船瓜洲》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瓜洲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2. 掌握泊船的相关知识和技能;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4.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瓜洲的介绍和地理位置;2. 瓜洲的历史文化背景;3. 泊船的基本知识;4. 制作纸艇实践活动。

三、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讲解瓜洲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2. 讲解法:讲解泊船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演示法:现场制作纸艇,并演示如何泊船;4.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制作纸艇,并进行泊船实践活动;5. 总结法:总结泊船的注意事项和体会,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所认识和尊重。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观看瓜洲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瓜洲的兴趣,了解其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2. 讲解瓜洲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10分钟)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瓜洲位于长江中下游、扬州市境内,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瓜洲曾是古代诗人杨炯的故乡,也是诗人杜牧多次担任地方官员的地方。

3. 讲解泊船的基本知识和技巧(10分钟)介绍泊船的相关知识,包括泊船的目的、泊船的方式、泊船时的注意事项等。

4. 纸艇制作实践活动(30分钟)将学生分组,每组给予一定的纸张和胶水,让学生自行设计并制作纸艇。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独特的纸艇。

5. 泊船实践活动(30分钟)引导学生前往较为平静的水域,让学生轮流驾驶纸艇进行泊船实践。

老师和助教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和辅导。

6. 总结和讨论(10分钟)学生回到教室,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泊船体验,并总结泊船的注意事项和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需要传承的价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在制作纸艇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发挥创意并制作出独特的纸艇;2. 学生在泊船实践中的操作是否熟练、正确;3. 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程度。

六、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关于瓜洲的材料;2. 纸张、胶水等制作纸艇的材料;3. 水域和纸艇供学生进行泊船实践。

《泊船瓜洲》教案设计

《泊船瓜洲》教案设计

《泊船瓜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泊船瓜洲》这首诗。

2、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来表达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含义,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2)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体会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1)领悟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

(2)让学生学会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人的情感。

2、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字词含义、诗句意思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重点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乡之情。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思乡的音乐,如《故乡的云》,营造出思乡的氛围。

2、提问学生:当你们离开家乡很久,会有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思乡经历。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泊船瓜洲》。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介绍作者王安石: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主张变法革新,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讲述诗歌的创作背景:这首诗是王安石在第二次出任宰相,乘船从京口前往京城时所作。

此时的他对家乡充满了思念。

(三)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和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全班齐读,感受诗歌的韵律。

(四)理解诗意1、结合注释,让学生分组讨论诗句的意思。

2、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补充和讲解。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也只隔着几重山峦。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五)深入探究1、引导学生思考:“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用得好在哪里?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绿”字不仅写出了春天到来后江南景色的变化,还把春风的动态表现了出来,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泊船瓜洲》教案优秀8篇

《泊船瓜洲》教案优秀8篇

《泊船瓜洲》教案优秀8篇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习重、难点:重点应放在品位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调查本班学生能背几首古诗,最喜欢那首古诗,有几位同学能背《泊船瓜洲》。

)一、设景激情:(幻灯片1)1、师导:同学们,课前老师做了一项小调查,发现我们班的同学真了不起,XX同学,现在已经能背?首古诗,能背几首以上的同学有?个。

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相信大家只要坚持下去,也2、(过渡)今天老师要同大家共同来学习一首新诗------《泊船瓜洲》。

(幻灯片2)(板书课题)齐读诗题。

3、解题:谁能来说说“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注意:泊是什么意思)。

4、介绍作者:师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收集有关资料,现在谁来简单介绍一下王安石?(幻灯片3)(师过渡)看来同学们都准备得很充分,(幻灯片4)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被罢官后回到故乡钟山,应召再次赴京任翰林学士,途径瓜洲泊船时而作。

(古诗课件:幻灯片5)5、同桌互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读给同桌听,注意读准多音字、诗句读通顺。

6、指名读: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首诗?(你预习得真充分。

诗中的多音字,你都读对了。

第一句诗中“一水间”的“间”很容易读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幻灯片6:多音字注音)7、真好,谁再来读一读《泊船瓜洲》。

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节奏听清楚吗?好,开始。

(教师适当讲评)8、同学们,读诗,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泊船瓜洲》教案(精选10篇)

《泊船瓜洲》教案(精选10篇)

《泊船瓜洲》教案《泊船瓜洲》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泊船瓜洲》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泊船瓜洲》教案篇1学习目标:1.自选方法学习古诗,“读读、背背、议议、画画、写写”。

2.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自学,培养运用资料解决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

3.了解丰富多彩的祖国文化,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评:依据新课程标准,突出语文实践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教学过程:一、导入1.准备上课。

回忆已学的与月相关的古诗,《古朗月行》、《静夜思》、《枫桥夜泊》……2.认识课题。

师: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也是一首与月有关的诗,大家首先一起来研究一下“泊”字。

(教师板书课题。

出示字典中“泊”字的两个音节(bó pó)及其不同的意义,选择正确的读音。

齐读课题。

)师:谁能根据课前的资料搜集说说“瓜洲”在什么地方?生:“瓜洲”现在扬州的一小镇,位于长江北岸。

师:“泊船瓜洲”的意思是说把船停靠在瓜洲岸边。

课前你们搜集了哪些关于这首诗的背景资料,我们来共同交流一下。

生: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生:……3.商定学习步骤和方法。

师:我们已经学过好多古诗了,你打算怎样学习这首诗呢?生:学古诗要先背诵。

师:先要生:读熟,还要懂得意思。

生:还要求默写。

……(教师归纳学生的发言,板书“读、议、背、写”)师:我们就按这顺序和方法学习。

【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这“主体”地位怎样才能得到落实?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推进学习的实践活动中。

背诵古诗,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创造平等的交流机会。

让学生制定学习程序与方法,使而后的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事。

】二、读诗1.试读。

师:按同学们讨论的方法步骤,先读诗。

请自由轻声读诗,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试读)2.正音。

《泊船瓜洲》的优秀教案

《泊船瓜洲》的优秀教案

《泊船瓜洲》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泊船瓜洲》。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地图等资料,了解瓜洲的位置和特点。

(2)分析诗歌的韵律、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他们的关爱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泊船瓜洲》。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3)学会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诗歌的意境和韵律的理解。

(2)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泊船瓜洲》,了解诗歌背景。

(2)制作PPT或黑板,展示诗歌内容和相关图片。

(3)准备生字词卡片,便于学生学习和巩固。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了解生字词。

(2)查阅资料,了解瓜洲的位置和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瓜洲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

(2)简要介绍瓜洲的位置和特点。

(3)引出《泊船瓜洲》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诗歌:(1)让学生齐读诗歌,感受韵律和意境。

(2)分析诗歌内容,讲解生字词。

(3)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 朗读与背诵:(1)让学生分组朗读诗歌,培养合作意识。

(2)挑选学生代表进行背诵,激发竞争意识。

(3)鼓励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诗歌。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然美景,培养审美情趣。

五、课后作业:1. 抄写《泊船瓜洲》,加强生字词记忆。

2. 结合诗歌内容,画出你心中的瓜洲美景。

《泊船瓜洲》教案设计

《泊船瓜洲》教案设计

《泊船瓜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泊船瓜洲》。

(2)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了解王安石的生平背景和文学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2)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诗中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王安石的生平背景和文学特点。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意象和表达手法的分析。

2. 古典诗词欣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泊船瓜洲》的原文和相关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王安石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引导学生关注诗题“泊船瓜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泊船瓜洲》,理解诗文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4.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合作,探讨诗人的思想感情。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感受。

5. 欣赏与感悟(1)学生自由朗读和背诵诗文。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文的欣赏和感悟。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7.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8. 课后作业(1)背诵《泊船瓜洲》。

(2)写一篇关于王安石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泊船瓜洲》的情况。

2. 学生对诗中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王安石的生平背景和文学特点的掌握情况。

4.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讨论的积极性和成果的分享。

5. 学生对古典诗词欣赏能力的提升情况。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5古诗词三首Array泊船瓜洲【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默写。

2.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欣赏“绿”字在本诗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年月日星期第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整体把握,初步感知诗人思乡之情。

(出示古诗)这是北宋诗人王安石(板书)在旅途中写下的一首思念家乡的诗。

2、谁能把你收集到的有关王安石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

同学们先自读两遍,读准字音。

全班齐读全诗。

3、你们知道诗人是在什么地方写下这首诗的吗?4、瓜洲处于扬州的一个小镇,位于长江的北岸。

(板画)二、紧扣“还”字,披文入情,深入体会诗人思乡之情。

Array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可以四人小组、同桌讨论、单独学习……)2、汇报自学(师根据汇报相机引导学习)。

⑴学习一二两句诗。

⑵学习第三句诗。

⑶学习第四句诗⑷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3、现在请全班同学起立,把自己当成那位站在江畔遥望明月,深深思念家乡的诗人一起吟诵《泊船瓜洲》。

(配乐朗诵)三、品味“绿”字,咬文嚼字,体会诗人用词之精妙。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首诗中有两句诗因某个字用特别妙而成为千古绝句,有谁知道是哪两句诗、哪个字吗?(“绿”)四、选字练习,学习运用,体会“推敲”的妙处。

五、总结全文。

板书:泊船瓜洲王安石(宋)京口瓜洲一水间,靠家近很想还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离家久早想还明月何时照我还。

思家切不能还↘ 乐调情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2.听!来自远离家乡游子们的声声呐喊。

故乡的云总是那样的白,故乡的人总是无比的亲!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他们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情怀呢?↘ 读入情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首读一读,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查不懂的词。

2.指数名读,正音。

(注意读准“意万重”“聒”)3.自由选择其中一首齐读,再交换朗读一次。

4.看看诗题,你发现什么了?指名答。

5.那么,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6.这么多遍的读让你感受到了什么?任选一首说。

指数名答。

↘ 品悟情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课件出示两首古诗。

默读,划出来。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Array 5.哦,原来诗人来到了──(生答:洛阳城)行色匆匆的他看见──(生自由回答)而拂面而来的是阵阵──(生答:秋风),这秋风是那么的(生答:凉爽、舒服、惬意),让他禁不住地提笔──(生答:写家书),提起笔来才发现要写的──(生答:要写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这真是──(生读: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6.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

7.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

8.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

9.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0.这一次又一次的开封、密封的过程中,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生答: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挂念),这真是说也──(生答:说不完)道也──(生答:道不尽)。

11.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这理还乱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

12.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这都是──(生答:借景抒情)。

那么,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13.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4.全班交流,师引导注重体会“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学生任选一首配乐背诵。

2.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答。

3.总结: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

我们不可能到达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的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生答: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么感人的诗吧。

↘ 记生字1.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正音。

注意读准“畔” 声母是p”帐”的翘舌音zh。

3.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答。

4.指导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

5.学生练写。

8、拓展练习长相思——李白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Array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此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调与纳兰词有何不同?板书: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6、梅花魂[教学目的] 1 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对祖国的眷念之情。

2 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 了解“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教具准备] 1 课文插图。

2 配乐磁带。

年月日星期第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梅花,历来是我国诗人、画家赞美的对象。

这是因为它经霜傲雪,不惧严寒。

在它身上,寄寓了人们对美好品格的向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梅花魂》,这是一篇阅读课文。

齐读课文,想知道什么?“魂”在本课指什么?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这是本节课要了解的内容。

还要了解“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二、放音乐,自由读课文,扫清生字、词语障碍。

(自己能联系上下理解词语的意思,最好。

不行,可请工具书或同桌帮忙。

还不行,请做上记号。

)检查、汇报。

(重点理解“颇负盛名”、“大抵”、“秉性”、“眷念”的意思)三、自由快速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珍爱梅花图;送绣梅花的手绢。

)四、再自由读课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讨论、汇报。

1、读唐诗宋词,表达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2、外祖父有不少古玩,但最珍爱梅花图。

为什么?(1) 找出课文有关内容再细读。

(2) 结合插图说说为什么珍爱?A 梅花本身的特点。

梅花不是春暖才开花,愈……愈……愈……B 中华民族具有梅花一样的精神。

不管历尽……受到……从来……不肯……。

这是珍爱的原因之二。

C 把梅花作为祖国的象征。

这梅花寄寓了他对祖国的思念、眷恋、热爱。

这是珍爱的原因之三。

(板书)师:这正是梅花魂的内涵。

魂指的是有……有……有……,这也是梅花魂为题的原因。

(3)配乐朗读这段。

3、外孙女回国时,外公竟像小孙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

(为什么?想念祖国却不能回,伤心、难过)4、外祖父送墨梅图,送绣梅花的手绢。

(为什么?一是希望外孙女保持梅花这种秉性,这种气节。

二是借此表达这位华侨老人眷恋祖国之情。

)这也是梅花魂为题的原因。

五、再读课文第一和最后一段,发现什么?1 了解“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2 按“眼前——回忆——再回到眼前”的顺序分段。

六、放音乐,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七、总结,谈收获。

1 “魂”指什么?2 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统领全文的内容;紧扣读者的心灵;透示文章的情思。

)3 了解了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Array八、课外作业:画一幅梅花或写一首关于梅花的诗。

板书设计6. 梅花魂外公——墨梅图眷恋祖国梅花手绢7 桂花雨教学目标: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一句话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年月日星期第周2.查找有关桂花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学生自由提出疑问)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①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2)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3)指导感情朗读。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总结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板书设计8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目标1.认识“潺、婀、粼、涸、缀、螃、蟹”八个生字。

正确认读“词语盘点”中有关本课的词语。

2.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理解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3.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浓浓思乡情,以及用具体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写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教学时间一课时年月日星期第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我”忘不了家乡的桂花雨,下面这篇课文的作者对故乡的哪些景致又久久不能忘怀呢?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互相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情况3.指名朗读课文,然后交流: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小桥流水”,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人家”?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1.自由、反复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

感兴趣的Array同学还可以根据文中的描写画一画自己最喜欢的景致。

2.互相交流:作者故乡的这些景致给你怎样的感受?(那么美,那么自然。

)你从这些景致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情感?(对故乡的无比热爱和怀念。

)3.请你通过朗读表达出你的感受。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体会表达方法交流:作者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他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通过对故乡的具体的人、事、景、物的描写来表达的。

)再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