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 板书设计比赛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教学设计(教案):三峡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教学设计(教案):三峡

《三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感情朗读并感悟三峡山水之美;
教学难点:感悟语言的精妙,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方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观《三峡》短片
一、激趣导入:
二、教学环节:
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生自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扫清字音障碍。

二读课文,读准节奏。

生读节奏、逐段点评、重点指导
三读课文,理解文意。

1、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全文
2、检测强调重点文言词、文言句
四读课文,感悟美景。

1、汉字教学:峡
2、说美:抓特征;描绘美景
五读课文,赏析美文。

六读课文,美读成诵。

三、教师总结:
四、板书:

三峡美、趣
水。

第10课《三峡》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第10课《三峡》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第10课《三峡》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三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熟读成诵,感受语言文字之美,体会作者精巧的写作技法;2、引导学生赏析写景的具体语段,借助联想和想象,感受三峡雄伟的气势和壮美的景色;3、追溯名句,在比较中赏析文章的语言之美和结构之美。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熟读成诵,感受语言文字之美,体会作者精巧的写作技法;2、引导学生赏析写景的具体语段,借助联想和想象,感受三峡雄伟的气势和壮美的景色;【教学难点】追溯名句,在比较中赏析文章的语言之美和结构之美。

【教学资源】PPT、多媒体【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三峡博物馆准备开展一场“探寻三峡之美”研学活动,特邀请我们班的同学参加,体验三峡山水的无限魅力。

研学活动分为三个内容:活动一:“三峡之美”音频录制活动二:“三峡之美”景点推荐活动三:“三峡之美”文章品鉴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三峡的山水之美”吧。

二、活动一:“三峡之美”音频录制博物馆主办方准备设置一个“朗读亭”,供参观者聆听和朗读有关三峡的作品。

请为《三峡》进行朗读设计,完成音频录制。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感情,展现三峡的山水之美。

②可采取多样创意朗读的方式。

读准字音阙(quē)处叠嶂(zhàng)曦(xī)月襄陵(xi āng líng)沿溯(sù)素湍(tuān)绝(yǎn)飞漱(shù)涧(jiàn)长啸(xiào)属(zhǔ)引凄异裳(cháng)读对节奏(本文四字词语较多,两两断句。

除此之外还有每句的开头也需要断句。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三峡》的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三峡》的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三峡》的教学设计一等奖课题三峡课型研究课课时1课教材学情分析《三峡》以凝炼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壮丽的景色。

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了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150来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眼底。

此文文质兼美,不但能加强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学生学习此文,首先遇到的问题不是对文言词的理解掌握,而是能否做到涵咏文字的内在实质,投入情感地体会出三峡的美;其次在于对景象的意韵把握;第三在于对文言词语的准确理解。

目前,初二六班学生的语文理解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对于语言文字的内在之美却少有同学舍得花时间作一点品味。

不少同学只局限于“考试”,把对古文的学习当成一项为了完成考试而不得不学的任务。

对古文的美少有感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准确理解文言词汇的古今含义2、熟读并背诵课文能力目标1、具有一定的文字组合能力,联词成句,创造新意2、感悟三峡之美教育目标1、热爱祖国壮丽的山河2、热爱学校的一草一木3、热爱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重点朗读、背诵、感受、审美难点联词成句的文字组合能力教学研究及创新策略1、注重朗读。

引导学生先默读,对照注解疏通文字,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

2、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4、朗读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特色。

5、利用与学生一起对“对联”的形式,激发学生对古文学习的兴趣、接受中国传统语言文字的美感陶冶。

课前准备预习指导1、制作识字图片,不同部首不同色彩,注重字词掌握2、熟读课文,力争成诵。

并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整理学过的对偶句,试自作对联。

教与学活动过程教学程序导入新课(以聊天的形式进入课堂)请问,哪一位同学到过三峡?请举手示意一下。

没有到过三峡的同学能不能就课本中的插图来想象着描述一下三峡的风光?……大家描写的都不错。

三峡教案教学设计(优秀8篇)

三峡教案教学设计(优秀8篇)

三峡教案教学设计(优秀8篇)根据课文内容,想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和课文对照,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篇一1.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峡奇景,其余同学点评。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扣住山水,扣住季节,扣住景物特征,如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等。

2.提问:本文对三峡的描写比较客观,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没有用语言直接表述出来,但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得到,请结合文章试作分析。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分析。

明确:作者描绘三峡奇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如写群山连绵,高耸入云,体现了作者欣赏赞叹的情感。

他惊叹自然的神奇,盛赞夏日三峡的奔放美,春冬之时的清幽美,秋日三峡的凄婉美,“良多趣味”作者直抒其怀,体现其独特的审美观。

特别是秋日三峡,水枯气寒,猿鸣凄凉,读来使人不觉潸然泪下,那悲凉的渔歌,使人觉得作者是在叹人生多舛,百姓艰难。

总之,步入郦道元笔下的“三峡”,似乎也走出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峡》教案教学设计篇二课文感知:这篇课文是郦道远为《水经·江水》所作注释中关于三峡的一段,但不失为一篇很好的古代的写景散文。

课文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也使读者从中受益。

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的写作特点。

从自然形成的角度来看,不言而喻三峡是离不开山水的,但山水中有四季的变化穿插其间,这就不能写一时一处的景色,而是要在四季变化中展现三峡奇异诡谲的美景,寓静态于动态之中,动静结合,写出三峡的整体的富于动感的景色,这就是典型化的手法。

没有典型化的手法,是写不出三峡的美景的。

学习目标:1、识记与积累郦、阙、溯、属、略无、绝、重岩叠嶂清荣峻茂、林寒涧肃、哀转久绝2、知识简介:郦道元及《水经注》3、应用:①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②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设计:1、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等搜集长江三峡、郦道元及《水经注》等有关知识。

《三峡》教案一等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三峡》教案一等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添加 标题
拓展延伸:介绍与三峡相关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三峡 的多元性和文化价值。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 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 难点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加深对课 文的理解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课文语言的品味: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的语言,欣赏其优
06
美之处,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讨论问题,拓展延伸
添加 标题
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三峡的地理特点、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方面的问题,鼓 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理解《三峡》所表达的思想感 情和主题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 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三峡 的壮丽风光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 作者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掌握游记散文的阅读 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三峡的壮丽 风光和悠久历史
培养热爱祖国大 好河山的情感
激发民族自豪感 和自信心
培养环保意识, 关注生态保护
教学内容
《三峡》的作者及背景
作者:郦道元
背景:三峡是 中国长江上的 著名峡谷,也 是中国古代文 学中的重要题
材之一。
写作目的:介 绍三峡的地理、 历史和文化背 景,为后续的 教学内容做铺
垫。
文学价值: 《三峡》是古 代文学中的一 篇经典之作, 具有很高的文 学价值和历史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初中《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

初中《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

初中《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1、初中《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文言文教学,要始终贯彻读读背背、疏通文意、积累字词、体会感情的原则。

笔者以《三峡》(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教学中的落实策略。

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疏通大意;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深入品味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3、体会对三峡独特美的欣赏之情,培养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操。

教学重点:1、朗读、翻译、背诵课文;2、展开想象,加深对文言文的感悟,理解、积累文言词语;3、培养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操。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设想:熟读——理解——翻译——背诵——积累;诗、画、文交互——品味语言——体味意境——积淀情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齐背已经学过的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问:诗歌写了那些景物?景物的特点是什么?这是哪里的风光?学生思考后回答,并引出《三峡》。

二、听课文录音,了解课文内容问:能够找出课文中与诗歌《早发白帝城》描写的相对应的内容吗?同学们自读课文,可以勾画语句,可以讨论交流。

最后明确:第二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诗歌的一、二、四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轻舟已过万重山”相对应,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第四段“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与诗歌的第三句“两岸猿声啼不住”相对应,都写连绵不断的猿鸣;第一段“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与诗歌第四句中的“万重山”相对应,都写三峡的崇山峻岭。

三、结合解释,自己研读,落实字词意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同学们结束后,问:自学得怎么样呢?我们来一个有趣的检测好吗?。

第10课《三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0课《三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0课《三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三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2.品读课文,体会三峡的山水之美。

3.赏读课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重难点】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三峡的特征。

2.难点:体会作者的感情,培养学生的鉴赏力和思辨力。

【教学流程】情境化导入:随着各地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重庆市和湖北省文旅局联手,准备重新拍摄三峡之美,将其打造为热门景区。

你作为文旅宣传团队的一员,请你设计活动方案。

任务一:三峡印象·听读三峡之美为了更好地宣传三峡,你和宣传团队决定从郦道元入手,用名人效应来扩大知名度。

他在著作《水经注》里,详细地介绍三峡的美。

郦(lì)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他生性好学,历览群书,撰《水经注》40卷,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

《水经》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

郦道元细致地收集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以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作注释,《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河流的历史等,成为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并且《水经注》文字优美、脉络清晰,以生动细腻的笔墨,形象、具体地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和雄奇,具有较高文学价值。

活动一:为了更好地将郦道元笔下三峡的峰峰岭岭,险峻迤逦传播出去,你们团队准备将文章录制为音频。

在录制过程中,有几个字音需要你留意。

音频录播形式:小组成员合作朗读:三峡的山全体成员齐声朗读:夏天的水个人轮流朗读:三峡春秋冬之景你们团队通力合作,成功地将音频录制了出来。

任务二:三峡图景·拍摄山水之美活动:音频已经录播完成,需要拍摄一些短视频嵌入,充分展现三峡的美。

你准备选哪几组镜头?(小组合作完成)镜头1.聚焦文中的一些描述三峡“山水"的字词,解释字义并拍摄这些图景。

①“三点水”——湍溯漱瀑潭涧②“山字旁"——峡嶂巘峻岩岸:江、河、湖、海等水边的陆地岩:巨石凸起形成的山峰嶂:高耸如屏障的山峰巘:极高的山峰峻:高而陡峭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湍:急流的水瀑:从河床陡坡或悬崖倾泻而下的水流漱:冲荡涧:山夹水为小溪师小结:两山夹水的“峡”中,山山水水以它各自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

第10课《三峡》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第10课《三峡》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第10课《三峡》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三峡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自、或、至于、虽、阙、襄、奔、属引);疏通全文。

2.品味三峡四季山水之美,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

3.背诵并默写全文。

4.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借鉴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先山后水、夏——春冬——秋顺序安排作用。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导入,资料助读,整体感知,导读第一段。

教学步骤: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在《三峡》里描绘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画卷中来吧。

二、预习展示,积累资料。

(一)走近作者。

提问:大家在预习时可曾了解本文的作者?【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郦道元(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出生于官宦世家。

郦道元成年后,也多次出任中央和地方官吏,到过很多地方。

他做官期间,执法严格,办事果断,对各种违法行为予以严加惩处,因此触犯了一些地方豪强和皇亲国戚,后遭皇室暗算而死。

他生性好学,历览群书,又喜欢游览祖国的河流、山川,尤其喜欢研究各地的水文地理、自然风貌,在此基础上,撰《水经注》40卷。

(二)了解作品出处。

提问:大家在预习中可曾了解本文的出处?【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水经注》简介郦道元勤奋好学,广泛阅读各种奇书,立志要为西汉后期桑钦编写的地理书籍《水经》作注。

他引用的文献多达480种,其中属于地理类的就有109种。

经过多年辛苦,终于写成名垂青史的著作《水经注》。

《水经注》一书中记载了郦道元在野外考察中取得的大量成果,这表明他为了获得真实的地理信息,到过许多地方考察,足迹踏遍长城以南、秦岭以东的中原大地,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地理资料。

《三峡》教案(优秀6篇)

《三峡》教案(优秀6篇)

《三峡》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这里是美丽的小编给家人们整编的《三峡》教案【优秀6篇】,欢迎借鉴。

《三峡》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过程和方法:1、诵读法。

郦道元的《三峡》抓住了三峡这一自然景观的特点,描绘了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语言精美,描写生动。

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较后达到熟读成诵。

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较好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

2、拓展阅读法。

选择与三峡有关的诗文进行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充分体现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课时—、导入新课:2分钟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

我国北魏时期有名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

去过三峡的同学,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二、作者及作品简介2分钟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鹿人。

《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

《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

《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1【教学设想】教学本文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习惯,废止“字字讲解,句句对译”的串讲,代之以学生自读(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的注释大体弄懂文句,了解课文内容)、辅以教师的指导、学生讨论的教读方法,使学生悟得学习文言文的门径。

在此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思考问题,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努力做到:务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感受;文言语句的教学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服务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的需要;使整个教学过程带有明显的语言、思维的训练的特征。

【媒体运用】多媒体【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师:同学们,这是一组“长江三峡”邮票(幻灯2),三峡风光能上邮票,必然有其非同寻常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郦道元的《三峡》(幻灯3出示课题),领略三峡独特的美。

请同学来看一下本堂课的“学习目标”二、出示学习目标:(幻灯4)师:请同学们把目标齐读一下:1、抓住景物特征,领略三峡的美。

2、背诵课文。

重点:在解疑的过程中重点突出三峡的山、水之美。

三、关于作者师: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先请同学对照注释1,完成下列填空。

生举手回答本文选自,作者是?他是什么时候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三峡是指长江上游的?(幻灯5)四、教学过程㈠朗读课文师:伴着音乐,我们来朗读课文,大家说说看,在我们班谁朗读得?生:推荐。

师:好!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为大家朗读。

其它同学要当好小评委,等下请你发言。

学生对朗读同学作评价。

师:刚才大家评价的很好,朗读的同学也读得不错,在古文的朗读中特别不能把停顿停错。

举例“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示范朗读。

㈡师:看着这图画,老师要考大家一个字的`解释:(由三峡的“峡”字破题导入课文)师:峡是什么意思?看它的偏旁和字义生:两山夹水的地方(幻灯6)师:那郦道元要写三峡,必然抓住什么景物来写呢?生:山、水师:对,那请同学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幻灯7)㈢出示思考题,请同学思考、讨论完成,做好圈点勾画(幻灯7)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三峡山和水的语句来,分别做好记号。

《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

《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

《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设计思想】本文内容浅显,语言流畅,简洁明快,适合诵读。

因此,教学中不必作过多的分析,以诵读、观赏为主。

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朗读上加以指导,组织学生采纳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体会新课标的精神,初步学会运用“讨论性”方式学习文章,培育自主讨论学习的力量。

【教学重点】抓住文中描写景物特征的语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品尝文章精致的构思、精炼的语言、精致的画面。

【教学难点】品析文章的美点:构思、用材、布局【教学方法】本文确定为“文学鉴赏课”。

课前向学生下发译文,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师生沟通,探究本文景物描写及其他方面的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呈现三峡美丽风光的记录片,并配以简洁的文字进展说明。

2、观赏完后教师指出:如今,高峡出平湖,这二十多年前的三峡美景正在慢慢散去,或许有一天,我们也只能在_或在模糊的记忆中捕获它曾经的险峻和漂亮。

今日,让我们跟随郦道元的脚步,领会一下千年以前的三峡风光。

二、朗读课文,理解文意先请同学们自由诵读,结合课文解释,读准字音,读顺文句,读懂文意。

听教师带着赞叹、赞颂之情吟诵课文,学生学读。

学生之间自由沟通文中难以明白和理解的地方。

三、问题情境设计,师生共同探究。

(一)问题情境。

1、本文文字美丽,描绘传神,是如何抓住三峡的风景特点进展描写的?2、三峡的自然风光,有山有水,四季各异,追溯过去,分析现状,展望将来,你想到了什么?(二)沟通对话1、教师与学生对话话题一:《三峡》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抓住了什么特征?写水,哪个季节详细写?为什么?明确:文章先总写山:山高岭连,绵绵不断;再写水的四季不同,重点写夏水:夏水最迅猛、急遽,有代表性。

话题二:《三峡》写四季的风光中运用了很多精彩的词语,试找出自己最喜爱的词语作简要的分析。

明确:春冬之景:“素”“绿”“清”“影”数字;写秋之景:“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10篇_1

《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10篇_1

《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10篇《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篇1)【学习目的】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2、品析课文,绽开想像,领会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3、揣测课文,品尝语言,感受作品创设的意境。

4、在诵读中深化体会对三峡独特美的欣赏之情。

【学习重点】课文诵读,文意疏通,语言品尝,感受体验。

【学习时间】二课时【学习预备】熟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文字障碍。

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查找郦道元的有关资料。

【优秀教案】一、三峡风光,感受引读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观赏几幅长江三峡的风景图吧!同学们,我们看了长江三峡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呢?是啊,漂亮的三峡吸引了多少人为之而摧眉折腰,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的俊美。

而北魏闻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以其精妙的笔法揭开了三峡神奇的面纱,下面就让我们随着郦道元的笔端,去游一游那宏伟壮美的长江三峡吧。

(板书课题和)简介:郦道元,字善长,北魏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二、熟读成诵,积累理解1、读一读:⑴老师范读古文,同学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

⑵同学学读古文,结合书下解释把语句读通顺,留意文中停顿:⑶同学放声朗读,体会感受赞美之情。

2、译一译:同学圈点勾画,试译短文。

⑴略无阙处(毫无)⑵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⑶夏水襄陵(漫上)⑷不见曦月(阳光)⑸或王命急宣(有时)⑹虽乘奔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⑺不以疾也(认为,觉得)⑻绝周谳多生怪柏(险峻的山崖或山峰)⑼素湍绿潭(急流的水)⑽飞漱其间(冲刷)⑾良多趣味(很)⑿属引凄异(连续;延长)⒀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⒁林寒涧肃(安静)3、背一背: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试着背诵课文。

4、说一说:读完课文后,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沟通。

三、合作探究,品析美景1、同学们,三峡很美,哪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____ 美,你看”的句式说一说吗?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挡天空,拦住阳光。

第10课《三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0课《三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0课《三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②绝:沿溯阻绝(动词,断绝)绝山献多生怪柏(形容词,极高的)哀转久绝(动词,消失) ③清:回清倒影(名词,清波)清荣峻茂(形容词,清澈)(4)词类活用①虽乘奔御风(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马)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④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⑤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5)特殊句式①省略句:清荣峻茂(省略主语,应为“水清树荣山峻草茂)②倒装句:有时朝发白帝(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有时朝于白帝发) 飞漱其间(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其间飞漱")(6)原文翻译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隐没了天空,遮蔽了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有时候遇到皇帝的命令必须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这样快啊。

春天和冬天的时候,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绿色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长着很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山峰间急流冲荡,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有无穷的乐趣。

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示出一片)肃杀和凄寒,时常有高处的猿猴在拉长声音啼叫,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渔夫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课文精读1.本文依次描写了三峡的哪些景物明确:三峡的山三峡的夏水三峡的春冬景色三峡的秋天景象2.文中用了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三峡的山和水的明确:自三峡七百里中——山长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山多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正面描写山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描写山高,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做铺垫。

语文八年级《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

语文八年级《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

语文八年级《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语文八年级《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语文八年级《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认读生字,正确解释关键词语或句子,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大意,反复朗读课文。

2.在反复阅读中,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达到情景交融的方法。

3.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三峡壮美的景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反复朗读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2.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和文化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在反复阅读中,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达到情景交融的方法。

2.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和文化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丰富其文学素养和古代文化的修养。

教学方法:诵读法,拓展法,讨论点拨结合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想和大家聊个天,喜欢旅游吗?十月一就要到了,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个我们国内旅游的好地方?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进行免费的旅游。

放(三峡风光视频)早在1700多年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就像我们展示了三峡的美景。

二、走进作者(学生简介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

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具有较高文学价值)三、整体感知,通过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美1.检查预习情况出示幻灯片,检查字的读音。

2.轻读课文,初步感知三峡的美景3.指导朗读,体会三峡的美这篇课文虽然短小,但生字比较多,而且又是文言,大家能不能克服困难,把它读得自然流畅?读课文,注意不读错字、漏字,把握好节奏。

我相信随着大家对课文理解程度的加深,逐步感悟到三峡之美时,朗读得会更好。

四、合作交流,质疑解答1.小组为单位,找出你不太理解得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在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色?师总结峡的特点:两山夹水的地方就是峡。

三峡文言文板书

三峡文言文板书

三峡文言文板书
三峡(写在黑板上)
三峡,位于中国长江上,地理位置坐落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

有南、峡、西陵三处。

南峡
南峡位于三峡的南端,得名于长江自南而北流经此地。

山势险峻,风景秀丽,被誉为自然之巅。

著名的景点有“瞿塘峡”、“葛岭峡”等。


“峡”字代表“峡江”,指的是长江沿途的狭窄河谷。

峡所指即指的是最具代表性的“长江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处峡谷。

长江三峡以奇峡险峻和壮美景色而著名,是中国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西陵
西陵位于三峡的西段,是三峡最后的峡谷。

西陵地势险要,山峦起伏,也是颇具风景的一处区域。

著名的景点有“夷陵”、“舞阳洞”等。

三峡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往来的船只在这里经过,河山与人文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山水田园风光。

三峡的壮丽景色和悠久的历史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探索。

三峡不仅是一处风景胜地,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三峡-市赛一等奖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三峡-市赛一等奖

《三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养成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的习惯;(二)领会课文运用写景方法、精炼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三)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情境,感受长江三峡雄伟的形势和奇丽的景色。

重点:养成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的习惯,进入课文情境,感受长江三峡雄伟的形势和奇丽的景色。

难点:领会课文运用写景方法、精炼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课全文仅150余字,然而作者却以简洁凝练、富有概括力的语言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融入了自己的细腻情感,因此,应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诗文中的优美意境,从而收获心得与情感体验。

三、教学方法(一)朗读法;(二)入境悟情法;(三)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四、活动准备:(一)学生准备:课前熟读课文,读准字音;(二)物质材料准备:课件《三峡》。

五、活动过程:(一)三峡简介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3千米。

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

(二)了解作者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

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之子。

郦道元的《水经注》共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考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

郦道元是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三)听读课文,理解文意参照注释听朗读,并理解全文内容。

(四)三峡山水的特点1、三峡的山:连绵、高峻。

作者运用比喻修辞,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写出三峡之山连绵、高峻的特点。

2、三峡的水:迅疾、湍急。

作者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运用对比手法写山峰的高峻、江面的狭窄为写夏水的迅疾做铺垫。

3、三峡春冬之景:作者从仰视和俯视角度展开描述,白浪、绿潭、青山、花草凸出了色彩艳丽,而清荣峻茂几个字一字一景,写出了春冬清幽秀美、情趣盎然的景色。

三峡 板书设计比赛

三峡  板书设计比赛

八上《三峡》板书设计山连绵不绝高大险峻正侧结合高峻美夏水势浩大水疾水快夸张正侧结合奔放美三峡水春冬水清水急动静结合俯仰结合清幽美秋凄凉引用侧面烘托凄婉美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热爱大好河山设计意图:《三峡》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六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所选的文言文,主要以写景为主,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诗文都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

上面呈现的是我设计的《三峡》第二课时的板书。

第一课时我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带领学生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积累重要的字词句的用法和翻译。

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研读赏析三峡的自然美,掌握文章景物描写的特点和方法,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散文,作者很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三峡可写之景非常多,作者抓住最有特色的“山”“水”,按总分总的结构来写.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品读文本,找到作者写景的着力点—-“山"“水”,将之板书在黑板上.再引导学生品读作者笔下的山水有什么特征,学生很快就能发现作者写山突出的是山的连绵不绝、高大险峻,写水突出的是水在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学生品读赏析的同时我逐一板书。

本文写景生动,用词准确,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的描写手法以及成功运用了多种修辞和写作方法,更令人赞叹,我请学生用发现的眼光找出作者用了哪些修辞和写作方法向我们展示三峡的美,学生很容易找到第二段的夸张,四段的引用,和正侧结合、俯仰结合(观察角度)、侧面烘托等写作方法,学生发现一处,我板书一处。

作者先写山后写水,一幅幅风格迥异但特征鲜明的画面和谐统一在一起,写出了美感独具的三峡—-高峻、奔放、清幽、凄婉。

虽是作者客观的描绘,但字里行间对三峡,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欣赏之情溢于言表,板书也水到渠成。

最后引导学生小结课堂内容,本文以生动凝练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不由得让我们心生赞叹和热爱——多美好的祖国河山!板书就此全部呈现出来。

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

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

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2.反复诵读,欣赏三峡的优美风光,品位语言的精妙。

3.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指导诵读的方法,培养诵读的习惯,形成诵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多遍不同形式的读,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难点:培养诵读的习惯,形成诵读的能力。

教学设想:始终以“读”贯穿全过程,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如默读、齐读、品读句段等,在读中完成教学目标,加深文本印象,力求当堂能背诵。

教学过程:一、析字义,赏三峡。

汉字是表义文字,每个汉字都有着丰富的内涵,比如“峡”字,从字面上看,你看到了什么?(山)往深里想,你联想到峡中还有什么?(水)对,词典上解释:两山夹水的地方称之为“峡”。

所以,我们如果来欣赏“峡”就不仅要品它的山,还要读它的水。

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中国的峡中极品--长江三峡。

(板书题目及作者)二、走近作者及作品。

(学生齐读书下注解)同学们,郦道元因一部《水经注》而出名,《水经注》因为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地理价值而被后世称颂。

这节课我们不仅要了解长江三峡的地貌特征,还要欣赏《三峡》语言的魅力。

三、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一读课文,正字音。

--前两组齐读至“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后两组接着读完。

要求读得准,听要听得清。

听出学同朗读中的错误,读完后,帮他指出来。

二读课文,准确停顿。

--老师范读一遍,学生认真听把自己把握不准的停顿在听老师读是做上批注。

学生再自由读2遍,然后请一名同学展示一下,老师做评价。

三读课文,译《三峡》。

--单排向后转,组成四人学习小组,再读课文,并借助课下注释和相关资料把课文通顺地译成现代文。

重要的词作出批注,有疑问出做出标记,六分钟后教师通过小检测,查看对课文的翻译是否到位。

《三峡》教案教学设计

《三峡》教案教学设计

《三峡》教案教学设计《三峡》教案教学设计(通用14篇)《三峡》教案教学设计 1教学要求:1、根据词句理解自然段的意思。

2、感受长江三峡风光美,热爱祖国的山水。

教学重点:感受三峡的风光美。

教学难点:课文描写的景、情如何在学生身上实现内化。

课前准备:多面体课件教学模式:重点突破,自我探究,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课文重点,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自我尝试,自我探究,突破难点和重点,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并进行迁移发展,实现学懂后的学会。

教学过程:一、引题,欣赏,直观感受。

1、长江以其雄伟磅礴的气势自古以来吸引了无数中外游人纷纷前来观光游览,它和黄河一样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2、欣赏长江三峡风光录象。

3、欣赏后,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说说。

二、整体感知,把握重点。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感受的句子。

“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图。

”指名读,齐读,读出对长江欣赏、赞叹的感受。

2、读了这句话后你有什么问题?——归纳:百里三峡图里有哪些景物?为什么说它是百里山水图?3、从课文中找找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山奇、水急、船险三、学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学第三自然段,学后交流:你学懂了什么?抓住哪些语句学的?刀砍剑劈像……像……还好像(2)、感情朗读(3)、教师适当小结。

2、比较第二与第三、四自然段的'异同。

同:写法相同异:描写景物不同3、学习第三、四自然段(1)、学习小组为单位自学第三、四自然段(2)、抓住重点词句交流探究:课文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怎样来写的?(3)、感情朗读4、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并指名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5、山奇、水急、船险,充分展现了三峡风光,令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图。

”齐读四、学文六、七、八自然段。

1、三峡不仅风光优美,还有许多迷人的传说,神女峰即是其中之一。

出示神女峰的画面,描述神女峰的形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上《三峡》板书设计
山连绵不绝高大险峻正侧结合高峻美
夏水势浩大水疾水快夸张正侧结合奔放美三峡
水春冬水清水急动静结合俯仰结合清幽美秋凄凉引用侧面烘托凄婉美
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热爱大好河山
设计意图:
《三峡》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六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所选的文言文,主要以写景为主,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诗文都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

上面呈现的是我设计的《三峡》第二课时的板书。

第一课时我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带领学生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积累重要的字词句的用法和翻译。

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研读赏析三峡的自然美,掌握文章景物描写的特点和方法,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散文,作者很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三峡可写之景非常多,作者抓住最有特色的“山”“水”,按总分总的结构来写。

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品读文本,找到作者写景的着力点——“山”“水”,将之板书在黑板上。

再引导学生品读作者笔下的山水有什么特征,学生很快就能发现作者写山突出的是山的连绵不绝、高大险峻,写水突出的是水在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学生品读赏析的同时我逐一板书。

本文写景生动,用词准确,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的描写手法以及成功运用了多种修辞和写作方法,更令人赞叹,我请学生用发现的眼光找出作者用了哪些修辞和写作方法向我们展示三峡的美,学生很容易找到第二段的夸张,四段的引用,和正侧结合、俯仰结合(观察角度)、侧面烘托等写作方法,学生发现一处,我板书一处。

作者先写山后写水,一幅幅风格迥异但特征鲜明的画面和谐统一在一起,写出了美感独具的三峡——高峻、奔放、清幽、凄婉。

虽是作者客观的描绘,但字里行间对三峡,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欣赏之情溢于言表,板书也水到渠成。

最后引导学生小结课堂内容,本文以生动凝练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不由得让我们心生赞叹和热爱——多美好的祖国河山!板书就此全部呈现出来。

这个板书设计我意在突出本科教学的重点,将文章的思路直观展现出来,既便于梳理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和写作方法,也有利于学生背诵。

与此设计对应的课堂问题: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这些景观各自有怎样的特点?
2、作者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展现了三峡各景怎样的美?从作者的描写中可以
感受到他对三峡怎样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