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试剂溯源性
体外诊断 溯源 方法

体外诊断溯源方法摘要:一、体外诊断概述二、溯源方法的重要性三、常见溯源方法介绍四、我国体外诊断溯源政策及实施五、溯源方法在体外诊断中的应用实例六、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七、总结正文:体外诊断是指在人体外对生物样本进行检测,以获取有关人体健康状况的信息。
它在临床诊断、疾病筛查、治疗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体外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测方法的溯源性。
本文将介绍体外诊断溯源方法的重要性、常见溯源方法及其在体外诊断中的应用实例,并对我国体外诊断溯源政策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体外诊断概述体外诊断是指从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唾液等)中提取有用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提供依据。
体外诊断主要包括免疫诊断、生化诊断、分子诊断、微生物诊断等。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体外诊断技术不断涌现,为疾病诊断和健康管理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二、溯源方法的重要性溯源性是体外诊断结果可靠性的核心要素。
溯源方法是指能够追踪到检测方法来源和准确性的技术或方法。
在体外诊断中,溯源方法有助于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降低误差和假阳性/阴性率,提高检测质量。
缺乏溯源性的检测方法可能导致诊断错误,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医疗负担和风险。
三、常见溯源方法介绍1.参考测量方法:参考测量方法是具有高度准确性和溯源性的测量方法,可为其他检测方法提供校准和质量控制。
例如,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血糖、血脂等检测方法的参考测量方法。
2.校准品和质控品:校准品用于校准检测设备,确保设备准确度;质控品用于监测检测过程的质量。
它们在体外诊断中起到关键作用,有助于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方法学比较和验证:通过将新的检测方法与已有的参考方法进行比较和验证,评估新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这一过程有助于确定新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地位,为体外诊断提供更多选择。
四、我国体外诊断溯源政策及实施为规范体外诊断检测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检测质量,我国卫生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体外诊断溯源政策。
关于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溯源和质控品赋值的溯源性说明

天津市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技术审查要点1范围本文规定了对建立或确认测量正确度为目的的校准品和质控品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进行确认的方法,校准品和质控品由生产企业提供,作为体外诊断试剂的一部分或与其一起使用。
适用于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的技术审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说明的引用而成为本说明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说明,然而,鼓励根据本说明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说明。
GB/T 21415 - 2008/ISO 17511: 2003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GB/T 19702 - 2005/ISO 15193: 2002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源性样品中量的测量参考测量程序的说明GB/T 19703 - 2005/ISO 15194: 2002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源性样品中量的测量参考物质的说明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说明3.1计量学溯源性 metrological traceability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与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3.2国际标准品具有最高的计量学特性,其值不必参考相同量的其他标准,被指定或普遍承认的测量标准。
3.3国家标准品用国际标准品标定的,或我国自行研制的(尚无国际标准品者)用于微生物(或其产物)的定性鉴定或疾病诊断的生物试剂、生物材料或特异性抗血清。
3.4企业标准品通过与相同量的国际(国家)标准品和/或进口(国产)试剂比对而定值的测量标准。
3.5浓储液使用国家标准品和/或企业标准品赋值,作为企业标准品和或校准品配制过程中的母液。
3.6校准品 Calibritaor具有在校准函数中用作独立变量值的参考物质。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量值溯源报告赋...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量值溯源报告赋...25-羟基维⽣素D测定试剂盒(免疫荧光法)校准品溯源报告1.⽬的制备性能稳定的⼯作校准品,⽤作25-羟基维⽣素D测定试剂盒(免疫荧光法)的质控控制。
2.范围适⽤于25-羟基维⽣素D测定试剂盒(免疫荧光法)校准品的溯源、制备、赋值。
3.制备过程3.1材料(1)⾼纯度的25-羟基维⽣素D抗原(纯度≥99%)。
(2)采⽤标准⼩⽜⾎清作为基质。
3.2制备⽅法取适量⾼纯度的25-羟基维⽣素D抗原(纯度≥99%),⽤标准⼩⽜⾎清将其稀释成约6.5、20、30、50、100ng/mL。
4.浓度测定、赋值过程4.1试剂参考测量程序:Immunodiagnostic Systems Limited⽣产的25羟基维⽣素D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注册证号:国械注进20172402311。
常规测量程序:****⽣物25羟基维⽣素D测定试剂盒(免疫荧光法)、⼲式免疫荧光分析仪;有证参考物质:NIST SRM1950。
4.2赋值流程按下图的溯源流程对制备的⼯作校准品进⾏赋值。
校准物质程序实施4.2.1操作步骤4.2.1.1制造商选定测量程序(参考测量程序)的校准按《GB/T21415-2008/ISO17511:2003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4.2.2f 要求:制造商选定测量程序应是⼀个或多个现有⼀级或⼆级校准品校准的测量系统。
⽤参考测量程序重复测量NIST SRM1950,对测量结果进⾏Z 检验,验证测量值是否与参考物质的理论值存在显著差异。
Z 检验⼀般⽤于⼤样本(即样本容量⼤于30)平均值差异性检验的⽅法。
它是⽤标准正态分布的理论来推断差异发⽣的概率,从⽽⽐较两个平均数的差异是否显著。
另外,对于Z 检验我国的统计学教材⼤多采⽤U 检验的说法。
⽽国外英⽂统计学书籍,⼤多采⽤Z 检验。
在δ已知的情况下,单个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u 检验(u-test)统计量计算公式如下:计量学溯源国际公认参考测量程序NIST SRM1950制造商⼯作校准品IVD 制造商内部参考测量程序:ImmunodiagnosticSystems Limited ⽣产的25羟基维⽣素D 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IVD 常设测量程序本公司产品多次测量制造商产品校准品IVD 制造商常规测量程序临床样本临床检测结果中检所或相关组织****IVD 制造商终端⽤户n0δu x u -=参考测量程序校准结果如下:NIST SRM1950(24.78±0.77ng/ml,k=2)参考测量程序测量值24.7626.0825.5825.7623.1223.1823.1224.8226.2224.1623.0424.7623.0026.6425.5026.3025.1422.8425.1026.2023.2824.7826.1624.3422.8424.4024.6225.1226.2223.8625.5626.4223.0825.5026.7625.2424.6823.1224.9426.1025.6825.54NIST SRM1950的理论值u 0=24.78ng/mL,包含因⼦k 取2,则不确定度(δ)取值为0.385ng/mL,经计算,统计量u=1.122校准结果显⽰,参考测量程序检测结果与理论值差异不明显,测量误差由随机因素造成,可⽤y=x 公式⽤于参考测量程序对⼯作校准品赋值,不必引⼊校正因⼦。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ISO 17511

• 常规通常检验医学可提供400~700类量的结果。其中这些量中的大 多数,因为仅由(参考)测量程序组成一个计量上的较高步骤、或因 测量程序和(参考)校准品组成两个较高步骤等,终止了产品校准品 赋值上计量的可追溯性。原因是许多这样的量通常和具有临床上相关 性质的分子种类混合物有关,但是,这些比例各异的分子具有不同的 结构和相对分子量,如:糖蛋白。 • 根据计量学溯源至SI的可能性及测量程序和校准品的不同计量水平的 可获得性,证实了有如下五种典型的计量学溯源链的上端。 • a)测量结果可以在计量上溯源至SI的量。 有可用的一级参考测量程序和一个或多个(经认定的)一级参考物质 (用作校准品)。达到这样水平的有约25~30个类型的量,具有良 好确定的组分,如:一些电解质、代谢物、甾体激素和一些甲状腺激 素。在医学实验室提供的常规结果中,这些量占较大部分(见4.2.2, 5.2,图1和图2)。
目次................................................................................................................................................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计量学溯源链和校准等级…………………………………………………………………… 4.1 原理…………………………………………………………………………………………. 4.2 结构和命名 .................................................................................................................................... 4.3 建立计量溯源性需考虑的问题 .................................................................................................... 4.4 参考物质的功能 ............................................................................................................................ 5 校准传递方案 ................................................................................................................................... 5.1 可获得性和结构 ............................................................................................................................ 5.2 具有一级参考测量程序和一级校准品、能在计量上溯源到 SI 的情况.................................. 5.3 有国际约定参考测量程序(非一级)和国际约定校准品,不能在计量上溯源至 SI 的情况 ............................................................................................................................................ 5.4 具有国际约定参考测量程序(非一级) ,无国际约定校准品,不能在计量上溯源至 SI 的情况 ........................................................................................................................................ 5.5 具有国际约定校准品(非一级) ,但无国际约定参考测量程序,不能在计量上溯源 至 SI 的情况................................................................................................................................... 5.6 具有制造商选定测量程序,但既无国际约定参考测量程序,也无国际约定校准品, 不能在计量上溯源到 SI 的情况................................................................................................... 5.7 正确度控制品 ................................................................................................................................. 6 测量不确定度表达 ........................................................................................................................... 7 计量上可溯源校准的确认 ............................................................................................................... 8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使用说明中应给出的计量溯源性信息............................................................ 参考文献 ...............................................................................................................................................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检测中的溯源性要求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检测中的溯源性要 求
溯源相关术语
参考物质
有证 参考物质
测量标准
校准物质
不
确
定
质量
度
控制物质
和
互
换
参照对象
性
PPT文档演模板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检测中的溯源性要 求
关系
质量控制物质 校准物质
有证参考物质 参考物质
H&S H&S C&U C&U
IQC&EQA CAL
CAL、ME 测量标准
PPT文档演模板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检测中的溯源性要 求
定义
每一校准等级对不确定度的贡献要考虑: 不确定度的评定文件,每一校准等级又包括两个方面的来源(校准物 质、校准过程)除了校准贡献外,同时还应有校准物特性和方法特性 方面的贡献:主要有均匀性、稳定性。
PPT文档演模板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检测中的溯源性要 求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检测 中的溯源性要求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4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检测中的溯源性要 求
序言:
题目注册检测中的要求,而不是指检测机构的要求,和大家分享的主 要是围绕这些要求我们该如何实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量值可溯源,我 们知道注册检测是对产品性能特征的复核性验证试验,而检测中并未进 行溯源性验证方面的试验,事实上是完全建立量值可溯源的基础之上, 也就是说,注册检测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隐含条件是测量结果的溯源性 已建立。注册检测中的溯源要求和国家/国际上相关标准文件的要求是一 致的,没有特殊的。谈到溯源,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ISO标准,想必 GB/T 21415(ISO 17511)的内容培训大家都接受了很多,在这里就不逐条 对该标准说明,汇报的内容主要是参照以下文件,结合一些实例谈谈我 们围绕诸多的要求如何来实现量值溯源:
体外诊断试剂溯源性

溯源性1、计量学溯源性: 遁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注1:通过校准传递方案确定的(参考)测量程序实现每一步比较。
•注2:溯源性有几种类型。
本标准使用术语“计量学溯源性”。
校准传递方案:使用相同类型量的较高级参考物质,对特定顺序的测量程序进行校准,用于对参考物质进行赋值的过程的详细描述。
2、一级参考物质:具有最高计量特性的参考物质,由一级参考测量程序赋值。
一级参考测量程序:具有最高级计量学特性的参考测量程序,其操作能够被充分描述和理解,可用国际单位制(SI)单位表示完整的不确定度,不必使用测量的量的测量标准为参考,结果即可接受。
3、参考物质: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酌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
注:词“均一”指肉眼可见的物质的物理均一性,不是分析物分子间的微观不均一性。
4、溯源性:通过一条连续(不间断)的比较链〔在一定的误差条件下〕,使病人样品检测结果与国际或国家的参考系统〔在参考实验室,使用参考方法、参考品得到的结果〕联系起来的特性。
说明结果准确的依据。
为了领会可追溯性。
为此,检验结果除了在分析性能(如精密度、正确度、检测范围、分析特异性、分析灵敏度、参考区间等)有足够的证据外;还应显示结果量值在计量单位一致的前提下,和参考方法、或以参考品校准后的方法对病人样品检测结果量相同的依据。
这就是追求检验结果的可溯源。
5、值的溯源性步骤6、一级标准品(原级参考物):是已经确定的稳定而均一的物质,其数值已由决定性方法确定或由高度准确的若干方法确定,所含杂质已经定量。
用于校正决定性方法,评价和校正参考方法以及为“二级标准品”定值。
一级校准品应具有由一级参考测量程序所赋的值和测量不确定度,通过正式的实验室间验证实验,包括互换性的评估。
注1:一级校准物质的制备和验证应由国际组织负责。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检测中的溯源性要求

通过注册检测,可以有效控制生产企业的质量标准,提供高质量的诊断试剂。
溯源性要求对试剂注册检测的必要性 和影响
1
必要性
溯源性要求能够追踪试剂的源头,确保试剂的质量和安全性。对注册检测来说, 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影响
溯源性要求的落实,能够促使企业更加规范和严格生产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安 全性。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检测中 的溯源性要求
为确保体外诊断试剂的质量和安全性,溯源性要求在注册检测过程中显得尤 为重要。本演讲将介绍溯源性要求的重要性和影响,并探讨溯源性检测的方 法和未来发展。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了解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检测中的溯源性要求,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和加强医疗领域的质量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体外诊断试剂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基本概念
体外诊断试剂是指在体外进行的对人类样本进行检 测的试剂。包括血液、尿液、唾液等样本的检测。
种类
常见的体外诊断试剂包括血糖仪、血液凝固时间检 测试剂、心肌肌钙蛋白测定试剂等。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检测的重要性
1 保障公众健康
注册检测能够确保体外诊断试剂的质量和安全性,为公众的健康提供保障。
溯源性检测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技术创新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溯源性检测将有更多的技术 手段和方法可供选择。
应用拓展
溯源性检测不仅在医疗领域有应用价值,还可以应用于 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溯源性检测的主要方案和技术手段
方案一
通过建立完整的供应链追踪体系,确保试剂的质量和 溯源性。
方案二
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手段,对试剂进行基因序列分析, 实现溯源目标。
溯源性检测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1 数据标准化
关于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溯源和质控品赋值的溯源性说明.pdf

天津市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技术审查要点1范围本文规定了对建立或确认测量正确度为目的的校准品和质控品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进行确认的方法,校准品和质控品由生产企业提供,作为体外诊断试剂的一部分或与其一起使用。
适用于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的技术审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说明的引用而成为本说明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说明,然而,鼓励根据本说明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说明。
GB/T 21415 - 2008/ISO 17511: 2003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GB/T 19702 - 2005/ISO 15193: 2002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源性样品中量的测量参考测量程序的说明GB/T 19703 - 2005/ISO 15194: 2002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源性样品中量的测量参考物质的说明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说明3.1计量学溯源性 metrological traceability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与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3.2国际标准品具有最高的计量学特性,其值不必参考相同量的其他标准,被指定或普遍承认的测量标准。
3.3国家标准品用国际标准品标定的,或我国自行研制的(尚无国际标准品者)用于微生物(或其产物)的定性鉴定或疾病诊断的生物试剂、生物材料或特异性抗血清。
3.4企业标准品通过与相同量的国际(国家)标准品和/或进口(国产)试剂比对而定值的测量标准。
3.5浓储液使用国家标准品和/或企业标准品赋值,作为企业标准品和或校准品配制过程中的母液。
3.6校准品 Calibritaor具有在校准函数中用作独立变量值的参考物质。
控制品的定值是否具有溯源性

作者:冯仁丰国际和国内的体外诊断厂商在很多场合下,宣称它们提供的试剂盒(不含校准品)、检测仪器、甚至控制品都具有溯源性。
临床实验室为了能够通过实验室认可,按照ISO15189要求,临床实验室必须使用具有溯源性的检测系统进行患者标本的检测。
因此,从10年前ISO发布了阐述溯源性的ISO17511和ISO18153文件后,国内的临床实验室追求、声明具有溯源性成为时髦的词语。
在选择控制品开展质量控制时,又会询问厂商你们的控制品是否具有溯源性?可惜,临床实验室对什么是溯源性的概念很不清楚,这样的提问变得没有意义。
一、什么是临床检验溯源性的根本目的?患者新鲜样品的检验结果具有溯源性是ISO17511的主线。
说明校准品的溯源性是为实验室每天标本检验结果的溯源性服务的。
单纯追求校准品或控制品的溯源性没有意义。
在ISO17511文件引言中清楚地叙述了溯源性的根本目的:“为了使检验医学量的测量得到正确的医学应用、不论在何时何地都具有可比性,量值必须有明确的定义、报告给医生或其他卫生人员及病人的结果必须准确(正确和精密)”。
因此,临床实验室追求溯源性一切为了患者标本检测结果在量值上的可靠性。
二、什么是溯源性?1、溯源性的定义ISO17511文件第3.21条对溯源性定义为:计量可追溯性[溯源性] (metrological traceability):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2、如何理解溯源性的定义临床实验室一直有一个做法,即:通过患者样品的比对(方法学比较),认可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一个地区内的新临床实验室为了了解自己实验室检测的可靠性,将几个新鲜患者样品送给当地被认可临床实验室,对相同项目检测各自使用自己的检测系统,形成了方法学比较。
在认可实验室与新实验室的各个相同项目的检测结果间具有良好可比性时,新实验室结果的可靠性可以认可实验室为证。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与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酶联免疫诊断试剂是指在酶标板上包被相关的抗原(或者抗体) 后,利用直接或者间接的方法与待测样品中的相关抗体(或者抗原)反应,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再与相应的酶标记的抗体和/或者抗原进一步反应,经过酶催化底物发生显色反应,由形成的颜色的强弱来判断样本中相应的抗体或者抗原的存在。
为了规范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制定本技术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合用于应用酶联免疫法的第三类诊断试剂(病原微生物) 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其他类酶联免疫诊断试剂 (如第二类等) 参考本指导原则执行。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依据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适时组织修订。
(一) 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生产用的各种原料、辅料等应制定其相应的质量标准,并应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
(二)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的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仪器设备以及适宜的生产环境,获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同时,应按照《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和记录,加以实施并保持有效运行;还应通过《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评定标准 (试行)》的考核。
企业应对试剂的使用范围作出明确规定,并经国家药品管理部门批准。
(三) 酶联免疫诊断试剂在研制时,应当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各反应条件的选择和确定应符合基本的科学原理。
(四) 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各种材料及工艺,应充分考虑可能涉及的安全性方面的事宜。
(五)生产和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保证试剂使用安全、质量稳定、工艺可控、检测有效。
(一)主要生物原料与诊断试剂的质量最密切相关的生物原料主要包括各种生物活性抗原、重组抗原、单克隆杭体、多克隆抗体以及多肽类、激素类等生物原科。
这种原料可用于包被酶标反应板、标记相关酶(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等)、中和反应用抗原或者抗体、制备校准品(标准品) 等。
使用前应按照工艺要求对这种生物原料进行质量检验,以保证其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主要生物原料若为企业自己生产,其工艺必须相对稳定;若购买,其供应商要求相对固定,不能随意变更供应商,如果主要原料(包括工艺)或者其供应商有变更,应依据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进行变更申请。
体外诊断试剂 准确度 标准

体外诊断试剂准确度标准一、稳定性体外诊断试剂的稳定性是指其在规定条件下保持其性能的能力。
稳定性标准应包括以下方面:有效期:诊断试剂在规定储存条件下,其性能应保持在有效期内。
储存稳定性:诊断试剂在规定储存条件下,应能保持其性能长达数月或数年。
运输稳定性:诊断试剂在运输过程中,应能保持其性能不发生变化。
二、特异性体外诊断试剂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能够准确地检测目标物质,避免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特异性标准应包括以下方面:抗原抗体特异性:诊断试剂中的抗原抗体应具有高特异性和亲和力,能够准确地识别目标抗原抗体。
核酸序列特异性:诊断试剂中的核酸序列应具有高特异性和正确性,能够准确地检测目标核酸序列。
特异性验证:诊断试剂在临床试验中,应进行特异性验证,确保其能够准确地检测目标物质。
三、灵敏度体外诊断试剂的灵敏度是指其能够检测出目标物质的最小量。
灵敏度标准应包括以下方面:最小检测限:诊断试剂应具有最低检测限,能够检测出目标物质的最小浓度或剂量。
灵敏度验证:诊断试剂在临床试验中,应进行灵敏度验证,确保其能够准确地检测出目标物质。
四、重复性体外诊断试剂的重复性是指其在不同时间、不同操作人员、不同设备等条件下,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重复性标准应包括以下方面:批内重复性:诊断试剂在同批次内,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即同一批次的诊断试剂在不同时间、不同操作人员、不同设备等条件下,检测结果应一致。
批间重复性:诊断试剂在不同批次之间,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即不同批次的诊断试剂在相同条件下,检测结果应一致。
重复性验证:诊断试剂在临床试验中,应进行重复性验证,确保其能够在不同条件下保持一致的检测结果。
五、批间差体外诊断试剂的批间差是指不同批次产品之间的差异。
批间差标准应包括以下方面:不同批次产品之间的性能应保持一致。
不同批次产品之间的质量应具有可追溯性。
不同批次产品之间的误差率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批间差验证:诊断试剂在临床试验中,应进行批间差验证,确保其能够在不同批次之间保持一致的性能和质量。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检测中的溯源性要求

溯源相关术语
参考物质
有证 参考物质
测量标准
校准物质
不
确
定
质量
度
控制物质
和
互
换
参照对象
性
关系
质量控制物质 校准物质
有证参考物质 参考物质
H&S H&S C&U C&U
IQC&EQA CAL
CAL、ME 测量标准
参考物质 测量标准
参照对象
溯源就是校准物x的量值通过校准向 测量结果y传递的过程
溯源就是使用同一源进行校准系统 的测量结果,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 所得到的测量结果之间具有可比性
溯源校准确认
计量学溯源校准应具备以下条件: 1.测量的量 2.程序结果之间的关系 3.校准物互换性 不满足时,不能保证常规样本结果向参考测量程序的溯源
溯源校准确认
计量学溯源校准确认: 1.工作校准物的互换性评估 2.产品校准品考虑互换性(实际样本) 3.斜率与截距 4.产品校准品定值(使用人源样本组)
定义
每一校准等级对不确定度的贡献要考虑: 不确定度的评定文件,每一校准等级又包括两个方面的来源(校准物 质、校准过程)除了校准贡献外,同时还应有校准物特性和方法特性 方面的贡献:主要有均匀性、稳定性。
技术方面
建立溯源性的过程就是赋值的全过程(各校准等级) 测量:方法学考察 统计处理:合理、有效的统计方法(赋值和性能评价中数据的 取舍) 不确定度评估:科学、有效、合理 结果报告:表述正确、严谨
建立溯源性时的考虑
总体考虑
测量结果/赋值结果量值通过参照对象进行量值传递 测量程序存在多个输入量,每个输入量均应分别溯源 关键影响因素应进行相关验证/确认 法定计量范围内的设备的计量,其他内部确认 数据处理的科学性 考虑校准物互换性 科学合理评定不确定度 报告的规范性
正确理解检测结果的溯源性

证实校准品定值可靠性的依据
• 证明公司检测系统中的校准品真的具有 溯源性。需要出示溯源性证书。实验室 需要注意该证书的有效期。
19
罗氏cobas c系列Tina Quant Gen3 IFCC溯源性证书
20
罗氏cobas c 501/502 NGSP溯源性证书
21
胆固醇参考方法实验室网络
9
二、什么是临床检验溯源性的 根本目的?
引言是文件目的和做法 的精辟介绍
• “为了使检验医学量的测量得到正确的 医学应用、不论在何时何地都具有可比 性,量值必须有明确的定义、报告给医 生或其他卫生人员及患者的结果必须准 确(正确和精密)”。(ISO 17511) • 使患者标本的检测结果可溯源至参考物 质或参考方法,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必要 步骤。
11
ISO 17511引言意义深刻
• 务必要认识的是: • 具有溯源性的检测结果,必须首先具有良 好的精密度!一定牢记:临床实验室对任 何样品的检测手段,是对每个样品的每个 检测的项目,都只做一次就发出报告的! • 因此,临床实验室做好检验的第一个任务 是一定要控制不精密度! • 没有良好的精密度,溯源性再强烈的产品, 也做不出一个真实具有溯源性的准确(精 密和正确)结果!
36
一致性和标准化
• 一致性意即结果可溯源到一些声明的参考 ,但没有可用的较高等级的参考物质和/或 方法。 • 一致性确保结果的可比性,使应用临床最 佳实践导则和RI的成为可行;增加了患者 安全,减少了医学护理的开支。为了实现 它,要求实验室、学术机构、专业团体、 计量研究院、政府机构、室间质量评估/能 力验证检测(EQA/PT)提供者、和厂商等 的合作。
29
临床实验室溯源性的历史
30
溯源性与可追溯性[最新]
![溯源性与可追溯性[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ef6bbe1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6.png)
1 溯源性与可追溯性的定义溯源性:指一个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都能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与测量基准联系起来。
可追溯性:一个过程的可追查的范围和程度。
2 可追溯性体外诊断生产实施细则中规定:“主要物料的采购资料应能够进行追溯,应当按照采购控制文件的要求保存供方的资质证明、采购合同或加工技术协议、采购发票、供方提供的产品质量证明、批进货检验(验收)报告或试样生产及检验报告。
”这里的可追溯主要是指采购物料的来源去向及物料来源的合法性。
还有如一次性医疗器械的采购、使用的可追溯性,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批生产记录的追溯)以及生产批号的可追溯性,规定了其可追溯的范围和程度。
3 溯源性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中规定:“外购的标准品和质控品应能证明来源和溯源性。
” 、“使用一级标准物质、二级校准物质应能够对量值进行溯源。
对检测中使用的校准品和质控品应当建立台帐及使用记录。
应记录其来源、批号、效期、溯源途径(或靶值转换方法)、主要技术指标、保存状态等信息。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规定:“3.6校准品的溯源性、互换性,定值质控品赋值的统计学处理,应提供校准品的溯源性资料,计量学溯源链的说明应始于该产品的值,止于计量上最高参考标准。
校准品如有互换性,应提供互换性研究资料---”。
计量学溯源性(溯源链等级及校准传递方案)GB/T 21415-2008/ISO 17511:2003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于2008年9月开始实施。
对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类型及如何溯源规定的比较详细。
目前,在临床实验室可测定约1500个不同的分析物,但是只有30个满足溯源性的要求,达到理想的终点。
试剂盒中通常配置的阴阳性对照品,其实严格的来说只能算是试剂盒内对照,通过阴阳性对照品的实验结果可以提示该产品的该次实验是否成功以及可信度有多少。
质控品:IFCC的定义是专门用于质量控制目的的标本或溶液,不能用于校准。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溯源质控品定值及不确定度研究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溯源质控品定值及不确定度研究1.引言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的溯源、定值和不确定度研究是确保体外诊断试剂在临床应用中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
校准品作为体外诊断试剂的基准,用于标定试剂中浓度未知的成分,而质控品则用于评估试剂在真实样本中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因此,对这些关键指标进行综合研究,对于体外诊断试剂的质量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2.校准品溯源研究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的溯源研究是对其生产和准备过程的追溯。
首先通过确保原材料的质量,比如化学品的纯度和基准物质的认证,确保了校准品的基础。
其次,根据国家和国际标准要求对校准品的制备方法进行优化,并进行合理的验证和检测,消除外界因素对校准品的影响。
最后,通过严格的操作程序,确保了校准品的可追溯性和一致性。
3.质控品定值研究质控品的定值是通过与临床实际样本进行比对和校正来实现的。
首先选取一批临床患者样本,对其中的目标成分进行浓度测定,并作为实际值进行定值。
此外,还需要结合校准品的测定结果,对质控品的定值进行校准和修正,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定值过程中还要考虑到试剂和仪器的不同批次对结果的影响,进行相应的修正。
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程度的度量。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的不确定度研究是评估测量结果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不确定度的估计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测量器具的精度、校准品和质控品的不确定度、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等。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合理的统计方法,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较为准确的不确定度估计结果。
5.结论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溯源质控品定值及不确定度研究是确保体外诊断试剂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校准品和质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追溯和优化,建立定值过程中的校准和修正方法,并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研究,可以保证体外诊断试剂的质量和可靠性。
这些研究成果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准确的参考值,为医生提供了准确的诊断依据,同时也为医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标准。
体外诊断试剂量值溯源及注册常见问题汇总

体外诊断试剂量值溯源及注册常见问题汇总2014年10月注册部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目录一、引言二、体外诊断试剂的量值溯源三、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四、体外诊断试剂注册审评中的常见问题五、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体系的常见问题一、引言临床检验的特点临床试验样品高度复杂样品量有限样品数目巨大时效要求高发展和应用微量、简便、快速、易自动化的方法(即常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临床检验结果实现可比的途径所有实验室使用相同的分析系统? ——不可能也不现实——对科学技术进步缺乏敏感性要想达到各个实验室间检验结果的可比,只有各个实验室的不同检测系统的检验结果实现了溯源:使所有分析系统的结果与公认参考标准相联系——溯源。
在实验室内部一般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解决可比性问题: ——调整检测系统参数,使结果向一个检测系统看齐——采用同样的检测系统以避免此问题,例如门诊、病房、急诊 等不同地点检验同一项目是采用相同的检测系统 ——诊断不同的检测系统,制订不同的参考区间 在不同的实验室采取上述方式现实吗?为什么体外诊断试剂要谈溯源?一方面由于体外诊断试剂技术的迅速发展,是大量体外诊断设备进入实验室。
不同地区、不同实验室,甚至在一个实验室内,对相同项目的检测,都可能使用不同的检测系统。
不同的检测系统由于仪器、检测原理、试剂、检测条件等的不同,其结果、生物参考区间、不准确度、可报告区间等都有相当的差异。
另一方面某些方法实现简便性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特异性、抗干扰性等性能。
现实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不同的临床实验室或同一实验室不同的检测系统、不同的试剂对于同一标本的检测结果不一样,甚至差别很大。
缺乏足够的可比性溯源性有多重要?临床检验:对收集的患者标本只做一次检验,就发出报告 准确性不足是重要的临床检验质量问题影响检验结果“临床准确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样品采集与处理、病人准备、(生物变异)、人为错误 ——方法:正确度(校准)、精密度、特异性、线性、检测限等 溯源理论上解决的是正确度问题(校准问题)二、量值溯源1、评价体外诊断试剂好坏的两个重要因素: 重复性、准确性。
关于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溯源和质控品赋值的溯源性说明

天津市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技术审查要点1范围本文规定了对建立或确认测量正确度为目的的校准品和质控品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进行确认的方法;校准品和质控品由生产企业提供;作为体外诊断试剂的一部分或与其一起使用..适用于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的技术审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说明的引用而成为本说明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说明;然而;鼓励根据本说明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说明..GB/T 21415 - 2008/ISO 17511: 2003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GB/T 19702 - 2005/ISO 15193: 2002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源性样品中量的测量参考测量程序的说明GB/T 19703 - 2005/ISO 15194: 2002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源性样品中量的测量参考物质的说明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说明3.1计量学溯源性metrological traceability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与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3.2国际标准品具有最高的计量学特性;其值不必参考相同量的其他标准;被指定或普遍承认的测量标准..3.3国家标准品用国际标准品标定的;或我国自行研制的尚无国际标准品者用于微生物或其产物的定性鉴定或疾病诊断的生物试剂、生物材料或特异性抗血清..3.4企业标准品通过与相同量的国际国家标准品和/或进口国产试剂比对而定值的测量标准..3.5浓储液使用国家标准品和/或企业标准品赋值;作为企业标准品和或校准品配制过程中的母液..3.6校准品Calibritaor具有在校准函数中用作独立变量值的参考物质..3.7质控品用于控制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的物质..3.8测量准确度accuracy of measurement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4要求应提供校准品的溯源性资料;计量学溯源链的说明应始于该产品的值;止于计量上最高参考标准..校准品如有互换性;应提供互换性研究资料..应至少提供一批校准品靶值的赋值程序及测量不确定度资料;校准品如有互换性;应提供互换性验证时对其赋值进行统计学处理、修订的研究资料..质控品需提供质控品赋值的详细资料;包括来源、赋值、性能测定等..根据计量学溯源至SI的可能性及测量程序和校准品的不同计量水平的可获得性;将计量学溯源链的上端分为以下几种:4.1测量结果可以在计量上溯源至国家国际标准品的量..有可用的国家国际标准品作为参考物质;校准品配制过程中使用国家国际标准品作为参照..溯源至国家国际标准品;需详细提供国家国际标准品相关信息;如使用说明书、批号、质量要求、有效期和装量等..确保校准品准确性、精密性、稳定性..4.2测量结果不能在计量上溯源至国家国际标准品的量..无可用的国家国际标准品作为参考物质;生产企业需建立自用的标准品;即企业标准品;校准品配制过程以企业标准品为参照;确保校准品准确性、精密性、稳定性..企业标准品溯源至目前已有批文的进口国家试剂或者得到行业内普遍认可的试剂..生产企业提供该试剂的详细资料;包括厂商、来源、注册证号、相关性能指标等..溯源至企业标准品;生产企业提供企业标准品溯源及制备过程;包括具体溯源链、实验方法、数据及统计分析等详细资料..生产企业需提供校准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原料的选择、校准品制备、定值过程及试验资料;涉及的主要原料应进行列举;对于外购的主要原材料;详述外购原材料的名称及来源生物学、化学等;外购方名称;提交外购方提供的该原材料的性能指标及检验证书如有;详述生产企业对该原材料技术指标的要求以及生产企业确定该原材料为主要原材料的依据;如验证试验方案、结果及结论..4.3准确性准确性的评价包括与国家国际标准品和或企业标准品的偏差分析、回收试验和方法学比对;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方法进行研究..其中相对偏差应在±10%范围内;回收率应在85%~115%范围内..4.4精密性校准品的精密性应满足瓶内、瓶间CV<10%..4.5稳定性效期稳定性:生产企业应规定产品的有效期;到效期后的校准品检测准确性和精密性;应符合4.3~4.4的要求..热稳定性:检测校准品准确性和精密性;应符合4.3~4.4的要求..5试验方法5.1校准品溯源性5.1.1主要原材料的选择选择抗原抗体或纯品;按照4.2提供原料选择资料..选用由生产企业推荐或经实验证明可使用的缓冲液作为稀释液;如可采用牛血清、人血清、5%牛血清白蛋白或人白蛋白溶液..详述缓冲液选择的试验资料..5.1.2企业标准品的建立5.1.2.1浓储液的配制将抗原抗体或纯品按照说明书要求操作;获得溶液..操作过程确保准确..根据实际需要可将其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作为浓储液..用缓冲液将浓储液按照一定比例稀释;按照4.1要求使用国家国际标准品进行标定..浓度乘以稀释倍数为浓储液浓度;重复测定3次;平均值为浓储液最终浓度..如无国家国际标准品;则按照 4.2要求选择进口国产试剂进行标定;浓储液溯源至国家国际标准品或进口国产试剂..5.1.2.2企业标准品配制根据产品的测定范围;确定企业标准品浓度;使用稀释液将抗原抗体、纯品或浓储液稀释到所需浓度;按照4.1、4.2对企业标准品进行标定..如需要可通过添加稀释液和浓储液调整企业标准品浓度;经3次及以上反复测定;确定企业标准品浓度..企业标准品溯源至至国家国际标准品或进口国产试剂..5.1.3校准品的配制根据校准品理论浓度及配制体积;计算确定稀释液及抗原抗体、纯品或浓储液所需量..准确移取稀释液和抗原抗体、纯品或浓储液配制成校准品;按照4.1、4.2对校准品进行标定..如需要可通过添加稀释液和浓储液调整校准品浓度;经3次及以上反复测定;确保校准品性能符合4.3、4.4、4.5要求;校准品溯源至国家国际标准品或企业标准品..5.1.4准确性5.1.4.1与国家国际标准品或企业标准品的比对研究确定参考物质;配制校准品;以参考物质测定校准品浓度;计算相对偏差;根据公式:相对偏差=测定浓度-理论浓度×100%;结果应符合4.3的要求..5.1.4.2回收试验选择一定浓度的检测样本;分为体积相同的3-4份;在其中的2-3份中加入不同量的待测物;配制成2-3个不同加入浓度的回收样本;计算加入的待测物的浓度..在领一份样本中加入同样两的无被测物的溶剂;制成基础样本..对回收样本和基础样本进行测定;通常对样本进行2-3次重复分析;取其均值进行计算..计算回收率:回收率1 =计算平均回收率:平均回收率=回收率应符合4.3的要求..注:加入的标准液体积一般在样本体积的10%以内;并且保证在加样过程中的取样准确度..加入待测物的浓度:在保证总浓度在方法分析测量范围内;尽量使加入标准液后样本中的被测物浓度达到医学决定水平..标准物浓度:因为标准物溶液加入体积不到10%;为保证得到不同浓度的回收样本;标准物的浓度应该足够高..5.1.4.3方法学比对采用参考方法或国内/国际普遍认为质量较好的同类试剂作为参比方法;与生产企业试剂同时检测一批病人样品;从测定结果间的差异了解生产企业试剂与参比方法间的偏倚..如偏倚很小或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说明两检测系统对病人标本测定结果基本相符;对同一份临床样本的医学解释;生产企业试剂与参比方法相比不会产生差异结果..在实施方法学比对前;应分别对生产企业试剂和参比试剂进行初步评估;只有在确认两者都分别符合各自相关的质量标准后方可进行比对试验..方法学比对时应注意质量控制、样本类型、浓度分布范围并对结果进行合理的统计学分析..5.1.5精密性随机抽取校准品进行精密性测定;每个浓度的校准品随机抽取10支;用生产企业试剂进行检测..每支校准品测试1次;计算平均浓度值X1和标准差S1;另外随机选取1支测试10次;计算平均浓度值X2和标准差S2..根据公式CV%=S12-S220.5/ X1×100;计算校准品的瓶内、瓶间重复性..应符合4.4的要求..5.1.6稳定性效期稳定性:到效期后的校准品按照5.1.4、5.1.5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4.3~4.4的要求..热稳定性:取有效期内校准品按照37℃放置1天相当于2~8℃存放1.6个月;由剩余效期计算37℃放置天数;将校准品于37℃放置;按照5.1.4、5.1.5方法进行检测;校准品准确性和精密性;应符合4.3~4.4的要求..5.2质控品的建立如试剂盒有相应的国家参考品;则企业内部阳性/阴性参考品应参考国家参考品的项目设置..在不低于国家参考品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内部阳性/阴性参考品..对于没有国家参考品的产品;申请人应根据产品性能验证的实际情况自行设定企业内部参考品;阳性参考品应着重考虑抗体滴度要求;阴性参考品则主要涉及对分析特异性交叉反应的验证情况..阳性参考品一般应含有高、中、低值..可将特异性质控血清归入阴性参考品..建立质控血清时;阳性/阴性参考品的数量应以能充分说明试剂盒性能为准;可根据试剂盒的实际性能指标规定质控血清的检出程度;如:阳性/阴性参考品符合率最低限度..应对阳性/阴性参考品中具体的参考品进行必要说明;包括必须检出的阳性参考品编号和必须不被检出的阴性参考品编号;以及可以检出阴性参考品编号和可以不检出的阳性参考品编号;如:特异性血清应归入必须不被检出的参考品;高值阳性参考品应归入必须被检出的参考品等..5.2.1质控品的配制质控品的成分应为与检测样本的基质相似或一样;可选择临床样本;或经试验验证的基质作为质控品配制的原料进行质控品的配制..临床样本的选择:用于质控品配制的样本应为去除溶血、黄疸、脂血、染菌的样本;为临床阴性和阳性血清和/或血浆样本..样本预处理:样本经过预处理后用于质控品的配制;包括灭活处理、离心处理等..质控品配制:将预处理后的临床样本进行定值;记录检测结果;根据所需质控品浓度添加稀释液或浓储液;调整质控品浓度;直至浓度达到生产企业要求..使用基质配制质控品过程可与此相同..5.2.2质控品的赋值对质控品进行3次检测;每次各测定10孔;计算平均浓度值X和标准偏差SD;根据质控要求;可选择X±3SD作为质控范围..5.2.3质控品性能测定按照5.1.4、5.1.5方法进行测定;应符合4.3~4.4要求..6参考文献[1].GB/T 21415 - 2008/ISO 17511: 2003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2].GB/T 19702 - 2005/ISO 15193: 2002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源性样品中量的测量参考测量程序的说明[3].GB/T 19703 - 2005/ISO 15194: 2002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源性样品中量的测量参考物质的说明[4].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5].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系列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溯源性
1、计量学溯源性: 遁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 注1:通过校准传递方案确定的(参考)测量程序实现每一步比较。
? 注2:溯源性有几种类型。
本标准使用术语“计量学溯源性”。
校准传递方案:使用相同类型量的较高级参考物质,对特定顺序的测量程序进行校准,用于对参考物质进行赋值的过程的详细描述。
2、一级参考物质:具有最高计量特性的参考物质,由一级参考测量程序赋值。
一级参考测量程序:具有最高级计量学特性的参考测量程序,其操作能够被充分描述和理解,可用国际单位制(SI)单位表示完整的不确定度,不必使用测量的量的测量标准为参考,结果即可接受。
3、参考物质: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酌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
注:词“均一”指肉眼可见的物质的物理均一性,不是分析物分子间的微观不均一性。
4、溯源性:通过一条连续(不间断)的比较链〔在一定的误差条件下〕,使病人样品检测结果与国际或国家的参考系统〔在参考实验室,使用参考方法、参考品得到的结果〕联系起来的特性。
说明结果准确的依据。
为了领会可追溯性。
为此,检验结果除了在分析性能(如精密度、正确度、检测范围、分析特异性、分析灵敏度、参考区间等)有足够的证据外;还应显示结果量值在计量单位一致的前提下,和参考方法、或以参考品校准后的方法对病人样品检测结果量相同的依据。
这就是追求检验结果的可溯源。
5、值的溯源性步骤
6、一级标准品(原级参考物):是已经确定的稳定而均一的物质,其数值已由决定性方法确定或由高度准确的若干方法确定,所含杂质已经定量。
用于校正决定性方法,评价和校正参考方法以及为“二级标准品”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