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之圆的认识》教案
二、教学例l
1.提问:你在生活中见过圆吗?举例说一说。
学生交流时,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如果学生说的圆形物体就在身边,可以让他们指一指物体上的圆;第二,课前要准备一些典型的、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或图片,当学生说到这些物体时,可及时呈现出来;第三,如果学生把球当成了圆,可以通过比较让他们知道球是立体图形,而圆是平面图形。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在交流中相机明确: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游戏:摸图形。
出示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纸片的袋子。
提出要求: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袋子,里面装有很多平面图形。请一位同学把它们依次摸出来,其他同学一起说出图形的名称。
2.出示学生摸出的圆形纸片,指出:这是一个圆形纸片(板书:圆)。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不同?它有哪些有趣的特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2.追问:说了这么多的圆,看了这么多的圆,大家想不想动手画一个圆呢?先动脑筋想一想,再用手头的工具动手画一画。
3.学生独立画圆。组织交流时,可结合教材所列的画法,有针对性地介绍一些典型画法。如果有学生想到了用圆规画圆,不要急于让他们说出具体的操作过程。
苏教版五下《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下《圆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主要内容包括圆的定义、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本课内容是学生对几何图形学习的进一步拓展,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知识,对形状、长度、面积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特点和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定义、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索圆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圆的模型、圆规、直尺、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如硬币、轮子等,引导学生对圆的特点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圆的定义和特征,让学生初步认识圆。
然后,利用圆规和直尺现场画圆,让学生观察圆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圆规和直尺画圆,测量圆的周长和面积,验证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圆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圆的认识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轮子、圆桌等。
让学生举例说明圆的特点和优势。
6.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圆的定义、特征、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85~6页例1~例2及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2、3题。
二、教学目标:1、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2、学生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四、教学难点:学生归纳圆的特征。
五、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圆规、剪刀、纸片等。
六、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充分感知。
1、师:同学们,对于圆大家一定不陌生吧,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呢?(学生举例)2、多媒体课件演示:滴水泛起的圈圈涟漪,匀称的光盘,精美的挂钟表面,转动的车轮,寄托着梦想的奥运五环,这些都告诉我们: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美妙神奇,那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圆的世界,去领略圆的神奇,好吗?(板书课题)二、动手实践,加强认识。
师:圆的美,光靠看是不够的,咱还得动手来画。
因为,画圆的过程,正是我们体会它的特点、发现它的美的过程。
1、猜一猜(1)教师出示一个圆片:同学们,,大家猜猜这个圆老师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2)教师出示第二个圆片:同学们,大家猜猜第2个圆教师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3)师:同学们,我们刚才总结了那么多种画圆的方法,现在请自己动手,试着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一个圆吧。
(4)总结圆规画圆的方法:师:同学们,大家来说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画的圆呢?(生:---)学生再次操作画圆。
2、画一画师:短短的时间,我们就能画一个很漂亮的圆。
大家能画一个和我这个圆一样大的圆吗?3、想一想师: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多边形有什么异同?4、说一说说一说圆心:师:刚才画圆时,圆规针尖固定的这个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定义、特点、圆心、半径等基本概念,以及圆的周长、直径等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课堂上,学生可能对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等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对圆的周长、直径的计算方法还需通过实例进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圆的定义、特点、圆心、半径等基本概念。
2.学会计算圆的周长、直径,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定义、特点、圆心、半径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2.圆的周长、直径的计算方法的掌握与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际为例,引导学生认识圆、探索圆的性质。
2.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圆的定义、特点等。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测量、计算,巩固圆的周长、直径的计算方法。
4.运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圆形的实物,如硬币、圆桌、圆形玩具等。
2.准备圆的模型或图片,用于展示圆的性质。
3.准备圆的周长、直径的计算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圆形实物,如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物体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物体都是圆形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的一些基本知识。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圆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圆的特点,如圆心、半径等。
同时,教师讲解圆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圆的概念。
3.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圆形纸片,让学生亲自测量圆的直径、周长,并记录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完整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泰州市泰东实验学校吴红江教材简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圆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平面图形,也是教学的惟一一个曲线图形。
教材编排思路是从情境入手,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掌握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借助于例3 和练一练,引导学生认识圆的相关概念,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教学这部分内容,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使学生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也为以后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
学会用圆规画规定大小的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并形成圆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画圆,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纸圆、、尺、圆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师:摸图形的游戏: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
摸出圆形,并说说为什么一下就摸到了?(设计思路:通过寻宝活动,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己动手画出宝物的位置,为认识圆心和半径打下基础。
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和学习认知的习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自然过渡。
)2、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师:今天,张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3、你能画出一个圆吗?学生借助手中的工具画圆。
圆的认识说课稿15篇
圆的认识说课稿15篇圆的认识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直线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对圆有了直观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有以下三个知识点:一是圆心、半径、直径的认识;二是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三是圆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从认识直线图形到认识圆这样的曲线图形,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空间图形”的学习经验,而且能够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
同时,这部分知识也是后面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小学生的抽象能力还比较弱,对圆的认识往往停留在具体的物体的面上,“物”和“图”分辨不清,导致他们对“圆上”和“圆内”分辨不清,这样就必然影响到他们对半径的正确认识。
因此,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圆心、半径,既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上述理解,我打算确立如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
正确掌握使用圆规画圆的方法;2、在这一过程中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四、教学策略。
为此,本节课我将重点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的策略。
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引导从中找圆,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从实物图中抽象出圆,再引导学生回到生活中找圆丰富表象;二是,以画圆为主线认识特征的策略。
第一用课前准备好的学具画圆,初步感受特征;第二用圆规画圆,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第三任意画圆,通过折一折、比一比发现圆的基本特征。
三是,自主探究的策略。
引导学生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独立思考、讨论交流,自主地认识圆的基本特征。
五、教学过程:(一)、揭题提问,引入新课课堂伊始,首先进行启发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圆这种图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圆,关于圆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提出:什么是圆?圆和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明确学习目标,激发探究的兴趣。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教案《圆的认识》一课,旨在帮助学生感悟、认识圆的本质特征,掌握圆各部分名称,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理解并掌握同一个圆中半径与直径的特点与关系,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教案教材简析: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里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也是教学的惟一一个曲线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圆心、半径、直径,探索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学生对平面上常见的直线图形的认识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对曲线图形的认识,这也是学生对平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
例1通过说圆、画圆、感受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不同之处。
教材里没有直接指出圆是曲线图形,把机会留给学生体验和交流。
例2通过用圆规画、用尺量来教学圆心、半径、直径,使学生能更准确地把握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
例3安排学生通过画、量、折等活动,深入体验圆的特征。
练习十七在安排练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圆,开展数学思考,发展空间观念。
目标预设: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能正确画圆;初步利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其特征,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画圆,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学数学应该给学生带来什么?高分?敏捷的数学思维?还是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学生动手实践、体验、感悟、交流应是重要的学习过程。
不能让学生充分体验、感悟的讲解必然导致填鸭式的灌输,在平面图形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感悟图形特征应是教学的落脚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圆的形状,了解圆的直径、半径等基本概念,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认知基础,对形状、长度、面积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特殊性质和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圆的形状,了解圆的直径、半径等基本概念,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形状、直径、半径的概念,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趣味性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圆的特点和应用。
2.探究式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直观教学法:运用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圆的概念。
4.讲解法:教师耐心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掌握圆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形的实物、模型、图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圆规、直尺等。
3.课件:利用多媒体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圆的形状、直径、半径等概念的介绍,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硬币、地球、车轮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圆的特点。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圆的认识》教案(大市公开课)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圆的认识》教案(大市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圆的定义、直径、半径、弧、圆周率等。
此章节为后续学习圆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但对于圆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物和图形来帮助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已较为熟悉,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来加深对圆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直径、半径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圆周率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定义及其性质。
2.直径、半径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圆周率的含义及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导入-实物演示-小组讨论-总结提升”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的模型、圆规、直尺、圆周率计算器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形物品,如硬币、圆饼干等。
3.课件:圆的认识相关图片、动画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圆形物品,如硬币、圆桌、地球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引入圆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圆的定义和性质,如圆是由无数个等距离于圆心的点组成的,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同时,展示直径、半径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物操作,用圆规和直尺画圆,测量直径和半径,验证圆的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关于圆的题目,让学生独立解答。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定义、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这一章节的内容是为学生后续学习圆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圆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实际问题中圆的应用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高解决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性质,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
2.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动画演示。
2.教学素材:圆形物品、圆规、直尺等。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硬币、车轮等,引导学生关注圆形的特征,激发学生对圆的认识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圆的定义和性质,通过课件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用圆规和直尺画一个圆,并测量圆的直径、半径等,加深对圆的认识。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巩固对圆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如何应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圆的认识的理解。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6.1 圆的认识教案
《圆的认识》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画圆的步骤,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2.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目标通过生动画面、图像、演示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圆的存在与作用,感受其神奇与蕴含的美学价值。
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平面图形,请看大屏幕。
快点看一看,都认识吗?(课件展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梯形等6种平面图形。
)你能从中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2、揭示课题: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都是在平面上由直直的线段围成的图形,而圆则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称做“曲线图形”(板书:曲线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曲线图形——圆。
(板书:圆)3、你在生活中见到过这样的圆形吗?生:从生活中寻找自己所认为的圆,有可能会回答:①自行车汽车的轮子是圆的;②篮球乒乓球是圆的;③硬币是圆的……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老师也带你走进园的世界,请欣赏视频——生活中的圆。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一)、初次探究:画圆,初步感知圆的特征1、初次画圆,了解画圆方法“定点,定长”,认识圆心、半径、直径(1)学生初次画圆师:你能创造出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吗?同学们真有自信,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可以利用学具袋中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工具,也可以自己想办法去创造圆,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工创造圆。
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圆吗?找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分类,①利用硬币或其它圆形轮廓描圆;②利用图钉和线画圆;③用圆规画圆;④用圆形物体用力在纸上压印圆;⑤线一头系上重物旋转形成圆……师:这么多的方法都能创造出圆,那么这些方法有什么缺点吗?学生说一说各种画法的缺陷。
苏教版五下《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下《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圆的定义、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等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对圆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主动探索圆的特征和性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在学习圆的相关概念和性质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圆的无限点、半径、直径等概念产生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性质,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圆的无限点、半径、直径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激发学生对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主动探索圆的特征和性质。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等内容。
2.学习材料:准备圆的相关图片、实物模型等,方便学生观察和操作。
3.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过程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太阳、地球、车轮等,引导学生关注圆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圆的特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圆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圆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圆的无限点、半径、直径等概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圆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圆,了解圆的性质,掌握圆的周长和直径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圆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学习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一步理解圆的特征,以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计算方法。
此外,学生还需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圆,了解圆的性质,掌握圆的周长和直径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提高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和直径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圆的性质,以及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圆,理解圆的性质。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形的实物、圆规、直尺、绳子等。
2.学具:学生自带的圆形物品、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如硬币、圆桌、地球等,引导学生关注圆形物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问:“你们对这些圆形物品有什么认识?”,让学生初步了解圆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1)教师介绍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所有点到一个固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2)教师讲解圆的性质: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圆的直径是圆的最长线段,圆的周长公式为C=2πr,其中r为圆的半径。
(3)教师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圆的认识》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圆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知识,包括圆的定义、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等。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圆的认识的初步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形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特征和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特征,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具体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主动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的模型、圆规、直尺、圆的图片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形的物品,如圆的玩具、硬币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硬币、圆桌、地球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可能回答到圆形、中心点、半径等。
教师总结:这些物品都是圆形的,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圆的一些基本知识。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者黑板,向学生呈现圆的定义和特征,如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直径等。
同时,教师可以用圆规和直尺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特征。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1.圆的认识》教案3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1.圆的认识》教案3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1.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的一节重要课程,主要让学生认识圆的基本特征,包括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等,并学会用圆规和直尺画圆。
此节课内容为后续学习圆的周长、面积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认知基础,例如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等。
但在学习圆的相关知识时,还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和探究。
此外,学生对于圆的实际应用可能较为陌生,因此需要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感受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认识圆心、半径等基本要素,学会用圆规和直尺画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法探究圆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等基本概念,用圆规和直尺画圆的方法。
2.教学难点:圆的画法,以及圆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圆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圆的实际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画圆,加深对圆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规、直尺、圆形物品(如硬币、圆桌等)。
2.课件:圆的相关图片、动画等。
3.练习题: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它们都是圆形的。
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圆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圆的图片,提问:“你们知道圆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圆的定义,并解释圆心、半径等基本概念。
同时,用课件展示圆的画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用圆规和直尺画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用圆规和直尺画圆。
苏教版五下数学《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下数学《圆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圆的特性,包括圆的直径、半径、周长等概念,并学会用圆规和直尺画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圆的相关知识,为后续学习圆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能力,对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学习圆的相关概念时,仍需通过实物操作和亲身体验来加深对圆特征的理解。
此外,学生还需掌握圆规和直尺的使用方法,以便能熟练地画出圆形。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圆的直径、半径、周长等概念,了解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和直尺画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掌握圆的相关概念,学会用圆规和直尺画圆。
2.难点:学生对圆的直径、半径、周长的理解以及圆规和直尺的使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物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圆的特征的理解。
3.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圆规、直尺、铅笔等画图工具。
2.圆形实物,如硬币、瓶盖等。
3.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圆形实物,如硬币、瓶盖等,引导学生观察圆的特点,引发学生对圆的好奇心。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物体为什么是圆的吗?”让学生思考圆的特性。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介绍圆的定义、直径、半径等概念,并用动画展示圆的周长计算过程。
同时,教师讲解圆规和直尺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画圆。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物操作,尝试用圆规和直尺画圆,并测量圆的直径、半径和周长。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画圆心得和测量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圆的特点和画圆方法。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圆的认识教案苏教版
第六单元圆的认识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圆,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会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进一步体验图形和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的名称,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圆特征的发现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游戏:摸图形。
同学们,想做游戏吗?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袋子(袋子里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里面装有很多平面图形,请一位同学把它们依次摸出来,其他同学一起说出图形的名称。
请一名学生到前面摸,其他人说。
2、你能只摸一下就摸出圆形吗?有什么诀窍吗?引导说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圆。
板书:圆的认识二、交流共享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圆吗?其实圆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
1.教学画圆。
你们想不想动手画一个圆呢?老师只给你一支粉笔,你能画一个圆吗?课前同学们也准备了一些工具,你会用它们画一个圆吗?刚才,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画出了这么多的圆。
你觉得用什么工具画圆最方便,最标准呢?(圆规)下面我们大家就用圆规在纸上画一个圆。
同学们完成得真快。
下面请同一小组的同学,把你们画的圆放在一起,比一比,然后说一句评价的话,好吗?展示学生画的圆,一起来评价。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
(1)同学们画出的圆为什么有大有小呢?(2)同学们画出的圆为什么位置不同呢?(3)我也发现有几个同学画得不够圆,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了?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画圆的注意点。
示范画圆,并强调需要注意的地方。
你想不想用正确的方法再画一个圆?别着急,能想个办法,使我们班每个人画的圆都一样大吗?(用尺量出两脚之间的距离,使之相等。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认识》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特征和性质,包括圆的半径、直径、周长、面积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圆的特征和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掌握圆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特征和性质,了解圆的半径、直径、周长、面积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法,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克服困难,勇于探索。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基本概念、特征和性质,圆的半径、直径、周长、面积等。
2.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圆的概念和性质。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圆形实物、模型、图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圆形物品,如硬币、圆饼干等。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圆的定义、特征、性质等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圆形实物,如硬币、圆饼干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都是圆形的物品,今天我们来学习圆的相关知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圆的定义、特征和性质等内容,同时进行讲解。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5-87例1、例2,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和圆的特征,知道其各部分的名称,认识直径和半径长度之间的关系,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2、使学生通过直观和操作等活动,充分感知、体验并理解圆的基本特征,形成圆的概念,积累学习图形特征的基本经验,培养观察、比较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主动参与感知、体验圆的特征等活动,主动了解圆的特征,体验认识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
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
感受并发现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导学单
1、找出图中的圆,并说说圆与以前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想办法画一个圆
3、用圆规画时要注意什么
4、说说半径、直径的意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5、圆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多少条对称轴?
二、小组讨论
三、交流展示
(一)交流例1。
1、课件出示例1中的各种圆形物体,全班交流:你还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看到过圆?
2、出示你课前画的圆,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3、全班展示交流。
⑴ 指名在投影下演示用不同工具画圆的过程。
⑴ 讨论: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
认识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新龙文教育学科教学案
教师: 徐老师学生:日期星期: 时段:
课题圆的认识本学期第次课学情分析孩子基础知识掌握良好,
平时可以适当提高习题难度,平时要加强训练。
学习目标与
考点分析圆的认识、圆的各部分,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学习重点
圆的认识、圆的各部分,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难点
学习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圆的认识
一条线段绕着它固定的一端在平面上旋转一周时,它的另一端就会画出一条封闭的曲线,这条封闭曲线叫做圆。
圆通常用符号“⊙”表示。
二、圆的各部分名称
1、圆心
(1)圆心的意义:观察上图会发现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
把圆中心的这个点叫做圆心。
(2)圆心的表示法: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3)圆心的作用: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2、半径
(1)半径的意义: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如图:
(2)半径的字母表示法: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如上图。
(3)半径的作用: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半径越长,圆越大;半径越短,
圆越小。
3、直径
(1)直径的意义: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半径,如上图
(2)直径的字母表示法: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如上图。
例题讲析
1.圆中心的一点叫做(),用字母()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
2.()叫做半径,用字母()表示。
3.()叫做直径,用字母()表示。
4.在一个圆里,有()条半径、有()条直径。
5.()确定圆的位置,()确定圆的大小。
一周,就画成了一个圆。
圆的大小与实物相同。
2、系绳画圆法:绳子的一端系上笔。
一端固定不动,拉直绳子,系笔的一端绕固定不动的一端
旋转一周,就画成了一个圆,绳子的长度是所画圆的半径。
3、工具画圆法:
(1)画圆的工具:圆规。
(2)画圆的步骤:
①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
②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圆心上;
③把装有铅笔尖的一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误区:判断
1、圆的半径和直径都相等。
(√)
2、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直线叫做直径。
(√)
错误分析:第(1)小题没有考虑半径、直径相等是有前提条件的。
第(2)小题没有理解直径的意义,直径是线段而不是直线。
正确解答:1、×;2、×。
注:只有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得半径才相等,所有直径也相等。
同时半径和直径都是线段而不是直线。
五、巩固练习_
一、填空。
1. 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倍多一些,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值,我们把它叫做
(),用字母()表示,它是一个()小数,一般取它的近似值()。
2. 圆心决定圆的(),半径决定圆的()。
3. 要画一个周长为18.8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应叉开()厘米。
4. 一块圆形花坛它的半径是5米,花坛的周长是()米,面积是()平方
米。
5. 一个时钟的“时针”长10厘米,一昼夜这根时针的尖端走了()厘
米。
6. 一张圆形白纸,直径是20厘米,把这张白纸平均分成5份,用去了其中的3份,用去部分
5. 用一张长是7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剪出一个最大的圆,像这样的圆最多可以剪()个。
A、1B、2C、3D、4
四、计算。
1. 求下面各圆的面积。
(9分)
(1)d=8分米(2)r=3厘米(3)C=12.56米
2. 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8分)
80米
12厘米150米
3.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8分)
五、解决实际问题。
1. 小区有一圆形花坛直径8.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2. 一种蔬菜田的自动旋转喷灌装置的射程是15米,它的喷灌面积有多大?
3.在一周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4.
4.一个小闹钟,分针长5厘米,它的尖端转动1小时所走的路程是多少?
5.
5.有两根长188.4厘米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哪个面积大大多少
6.
教导主任签字:___________
新龙文教育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