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合集下载

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

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

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工作也在不断发展,朝着更加深层次和非常规区域进行深度勘测,在实际勘探的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越来越复杂化,对工作人员的勘探技术和勘探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加深对天然气基础地质理论的研究,才能提出更好的勘探技术和勘探设备。

标签:石油;天然气;开发技术天然气属于一种新型能源,并且拥有绿色天然无污染的特点,在进行燃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气体比较少,但是由于我国对天然气的勘探工作发展比较晚,目前我国对天然气能源的消耗量占资源消耗量比例的 6.4%。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差距,随着我国科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并且努力向先进国家学习专业技术后,对天然气的生成以及勘探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良好的工作效果,利用先进的勘探技术,为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工作进行了有效推动,进一步实现对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保障。

1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1.1裂缝性气藏开发技术裂缝性气藏开发技术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综合评价技术和排气采气技术。

裂缝性气藏开发技术中水采气技术主要是用于水汽较多的天然气储层区。

在气藏开采过程中,水汽较多会对天然气的开采造成影响。

排水采气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天然气的开采量,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开采周期,降低石油天然气的开采成本,有效促进天然气开发的可持续性发展。

1.2低渗透气藏开发技术低渗透油气藏开采技术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并且开采环节较为繁琐。

我国低渗透油气藏的储存量较多,因此在进行天然气开发之前,需要对开采地区进行考察并研究该地区的具体情況,深入了解天然气储层区的均质性以及地质特征,选择正确的天然气开发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低渗透油气藏的开采效率。

另外,在进行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天然气气层的保护,防止施工而造成地层破坏。

1.3中低含硫气藏开发技术中低含硫气藏分布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含硫气体存在较大的腐蚀性,因此在运输过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中低含硫气藏开发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含硫气体中腐蚀性问题,该技术是一种防腐蚀性的天然气开发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含硫气体在运输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天然气净化以及脱硫提供便利。

四川盆地 岩气勘探开发 现状与实践

四川盆地 岩气勘探开发 现状与实践

主压裂
2118.92
41.45
连续产气24天,累产16.94万方,平 均日产0.75万方
18 37
(三)中国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威201-H1井简介
184 50
184 55
184 60
184 65
89WD- D3
89WD- D2 89WD- D1 WX91- D4
WX91- D3
05WY31
威03
- 1250
威寒104
威寒8井
威阳17
32 75
05WY23
05WY22
05WY21 05WY20 05WY19 05WY18
05WY15
05WYXDJ
05W3Y61747 05WY16
1661 184 50
15291595 05WY152681284 55
1529
威16 184 60
184 65
威201-H1 井深2823.43m,水平段长 1079m
12 37
10、完成长宁-威远区块国家级页岩气先导试验区方案编制
长宁-威远区块国家级页岩气先 导试验区位于四川盆地蜀南地区, 分为长宁和威远两个区块,总面积 6567.5km2。
长宁区块面积4201.4 km2。 威远区块面积2366.1km2。
13 37
汇报提纲
一、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历程简介 二、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实例分析 三、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前景展望
威201-H1井施工曲线
20 37
累计生产44天,累计产气56.4万方
21 37
(四)努力做好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
1、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所遵循的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中国的德克萨斯——记四川盆地油气产业发展

中国的德克萨斯——记四川盆地油气产业发展

中国的德克萨斯——记四川盆地油气产业发展近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对外披露,在川中地区发现了一条富含天然气的新区带,预计潜在资源量超万亿立方米。

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下古生界—震旦系,目前已探明万亿立方米储量,建成年生产能力150亿立方米的特大型气田,是西南油气田的主要产气区。

据了解,西南油气田公司矿权范围内天然气总资源量达30万亿立方米,承担着向西南地区千余家大中型工业企业、超过2000万户居民家庭以及约1万户公用事业单位供气的任务。

今年,西南油气田将建成300亿立方米产量的战略大气区。

四川盆地是世界上最早开采利用天然气的地方四川盆地(川渝盆地)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地方,早在汉代自贡境内便开始利用天然气进行盐卤生产活动。

在开采盐井的过程中,地底的天然气逸出,遇火燃烧,人们将这样的井称为火井。

自贡燊海井的“燊海”二字,就是指这口井既出产海水一样多的卤水,同样还出产可以熊熊燃烧的天然气。

既然天然气能够燃烧,聪明的古人就开始尝试用气煮盐。

西汉文学家扬雄的《蜀王本纪》有这样的记载:“临邛有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六十余丈……井上煮盐”,这是世界上有关人类利用火井天然气最早的文字记载。

三国时,诸葛亮曾亲自视察古火井,并改进技术,在井周围筑灶数十,用竹筒导气,引井火煮盐,使盐产量倍增,火井因此更加兴旺发达。

东晋,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同样记述了临邛“有火井,夜时光映上昭。

民欲其火,先以家火投之。

顷许,如雷声,火焰出,通耀数十里,以竹筒盛其光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

这种竹筒盛装天然气,且“拽行终日不灭”,已经有了类似于现代天然气罐的储存工艺。

而隋唐时的火井输送天然气又有了重大改进:把原来的竹制管道改为石制管道或陶管,当地人称为“火槽子”。

火槽子取材方便,经久耐用。

在南宝镇一户乡民屋后的堡坎边上,如今还能看到一截两三尺长的陶制天然气管道,它证明了在过去的年代,这里的民众曾普遍把天然气作为日常能源。

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四川盆地是一个油气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在中国的油气勘探开发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勘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四川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程度也进一步提高。

本文将对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探讨。

一、地质条件及油气储藏分布四川盆地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主要油气产地之一,包括巴中地区、遂宁市及其周边地区、南充市等地,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四川南部的泸州、宜宾、广安等地。

四川盆地的地质条件对于油气的形成和储存至关重要,其主要石油资源类型有古隆起油藏、断块油藏、生物质油气藏、致密油、页岩气。

古隆起油藏主要分布于川东北地区,包括内江-宜宾地区、北川地区、武胜地区等,其原油常为高芳烃和低硫低钠油。

断块油藏主要分布于四川西部的龙门山断裂带,原油常为高腐质烃和高硫氨基酸油。

生物质油气藏分布在向家坝地区和东南部的花溪地区,常为低成岩、低演化的原油。

至于致密油和页岩气,则主要分布在四川南部,包括宜宾、广安、遂宁等地,这些类型的油气储藏对于勘探开发技术和方法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勘探技术发展简述四川盆地的油田勘探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其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划分困难和测试手段不完全等原因,一直难以实现高效的勘探开发。

然而随着地面物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地震勘探、地电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测井技术等的引入,四川盆地地下油气资源逐渐被揭示。

其中最为先进的是地震勘探技术。

地震勘探是一种检测地下地质构造及勘探对象层位的一种技术,在四川盆地的油气勘探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利用波阻抗差异的反射、折射和衍射规律,确定藏层空间分布及其物性,从而达到探明油气储藏地质体系的目的。

此外,地震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油气储层散布分布、烃源岩分布和断层构造,对油气勘探的精度和成功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除了地震勘探,四川盆地油气勘探中还涉及到了地电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和测井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这些多维度的勘探技术应用,可以高效准确地揭示油气勘探中所需的层位、圈闭型式以及烃源岩等藏层蕴藏情况。

四川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四川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四川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胡勇1 彭先2 李骞2 李隆新2 胡碟21.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2.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摘 要 近年来,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成为四川盆地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但由于该类气藏成藏条件复杂、埋藏深且气水关系复杂,其高效开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此,通过剖析该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开发历程,结合深层碳酸盐岩气藏的开发特点与实践,总结梳理了专项技术,并指出了下一步的攻关方向。

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的储量规模差异大、类型多,储层品质差、非均质性强,边、底水活跃,且原料气普遍含酸性气体,同时开发井多位于山地,钻遇地层纵向上展布复杂;②四川盆地已形成了一系列专项技术——深层低缓构造强非均质气藏精细描述技术、小尺度缝洞发育的有水气藏治水优化技术、深层复杂气井钻完井及增产工程技术、含硫气藏清洁安全开发配套技术,支撑了该盆地特大型海相碳酸盐岩气藏的高效建产及优化开发;③随着盆地内碳酸盐岩气藏开发开始向超深层的复杂构造带气藏转移,针对该类气藏的构造精细描述和薄储层预测技术、跨尺度数值模拟技术、钻完井及采气工程技术是下一步的技术攻关方向。

结论认为,所形成的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高效开发专项技术为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建成百亿立方米特大型气田、实现天然气产量跨越式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为国内外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的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深层 海相碳酸盐岩 精细气藏描述 治水优化 增产工程技术 清洁安全工程技术 气藏高效开发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19.09.006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echnologies for deep marinecarbonate gas reservoirs in the Sichuan BasinHu Yong1, Peng Xian2, Li Qian2, Li Longxin2 & Hu Die2(1. PetroChina Southwest Oil & Gasfield Company, Chengdu, Sichuan 610051, China;2.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etroChina Southwest Oil & Gasfield Compan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NATUR. GAS IND. VOLUME 39, ISSUE 9, pp.48-57, 9/25/2019. (ISSN 1000-0976; In Chinese)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eep marine carbonate gas reservoir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ield in increasing conventional gas reserves and production in the Sichuan Basin. Due to complex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great burial depth and complicate gas-wa-ter relation, however, this type of gas reservoirs faces huge challenges to realize efficient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deep marine carbonate gas reservoirs in the Sichuan Basin was analyzed. Then, based on such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es, special technologies were summarized. Finally, the research direction for the coming years was pointed out. And the following research results were obtained. First, the reserves of the deep marine carbonate gas reservoirs in the Sichuan Basin vary greatly in scales and types. The reservoirs are of poor quality and strong heterogeneity with active edge and bottom water. The raw gas generally contains acidic gas. What's more, most development wells are located in mountainous areas, and drilled formations are complicated in vertical dis-tribution. Second, special technologies have been formed in the Sichuan Basin, including the fine description technology for strong-het-erogeneity gas reservoirs in deep low-gentle structures, the optimized water control technology for the water-bearing gas reservoirs with developed small-scale fractures and vugs, drilling, completion and stimul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 for deep complicated gas wells, and the support technology for clean and safe development of sulfur-bearing gas reservoirs, so as to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efficient pro-ductivity construction and optimized development of giant marine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the Sichuan Basin. Third,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rbonate gas reservoirs in the Sichuan Basin begins to convert into the gas reservoirs in ultra-deep complex structures, the next direction of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s the fine structure description and thin reservoir prediction technique, across-scale numerical simula-tion technique, drilling and completion and gas production engineering technique for deep marine carbonate gas reservoir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se special technologies for the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deep marine carbonate gas reservoirs provides powerful support for the PetroChina Southwest Company to build up giant gas fields with the reserves of tens of billions of cubic meters and realize the leaping growth of gas produc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valuable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eep marine carbonate gas reservoirs at home and abroad.Keywords: Sichuan Basin; Deep; Marine carbonate rock; Fine gas reservoir description; Optimized water control; Stimulation engineer-ing technique; Clean and safe engineering technique;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gas reservoirs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盆地大型碳酸盐岩气田开发示范工程”(编号:2016ZX0505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西南油气田天然气上产300亿立方米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016E-06)。

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应用进展与对策建议

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应用进展与对策建议

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应用进展与对策建议摘要: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天然气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其勘探开发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应用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的应用进展,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天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发展对策1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技术的应用进展1.1低渗透气藏综合表征技术从我国天然气开发的现状来看,低渗透气藏综合表征技术是天然气开发过程中常用且应用广泛的技术。

在我国天然气资源中,低渗透气藏所占比重较大,具有非均质性强、储层渗透率低的特点。

在低渗透气藏研究过程中,以沉积成岩微相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了低渗透气藏综合表征技术。

这种天然气开发技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但应该注意的是,如果这项技术用于开发天然气储层,它需要地震的支持软件,这个软件的作用是支持实现储层地震预测,储层微观特征等方面的分析,从而为我国天然气布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因此可以看出在天然气开采的过程当中采用低渗透气藏综合表征技术相对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1.2异常高压气藏开发技术天然气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低渗透砂岩气藏储层的综合表征技术,另一种技术是异常高压气藏的开发技术,也可以扮演一个好的角色在帮助中国的天然气开发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对于高压异常气藏,其特点是压力高,弹性充分。

同时,也正是由于这一特点,使得该天然气开采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具有井数少、产量高的特点[1]。

在该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地震、区域地质等方面建模的支持,可以更好地实现异常高压天然气储层的资料解释。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结合这一专业建模,钻井技术能更好地满足我国天然气开发生产的需求。

因此可以看出在我国天然气开采进行的过程当中采用异常高压气藏开发技术来进行开采的话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1.3深层高压气藏开发技术(1)高密度宽方位三维地震精细成像及构造解释技术。

塔里木深层气田地表、地下地质结构复杂,地表多为山地和戈壁,相对高差大,地下发育巨厚塑性膏盐层,构造结构复杂,造成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偏移归位难度大,成像精度低,层位追踪对比困难。

四川盆地茅口组滩相孔隙型白云岩储层天然气勘探的突破及启示——以川中北部地区JT1井天然气立体勘探为例

四川盆地茅口组滩相孔隙型白云岩储层天然气勘探的突破及启示——以川中北部地区JT1井天然气立体勘探为例

天 然 气 工 业Natural Gas Industry第41卷第2期2021年 2月· 1 ·四川盆地茅口组滩相孔隙型白云岩储层天然气勘探的突破及启示——以川中北部地区JT 1井天然气立体勘探为例杨 雨1 谢继容2 赵路子1 黄平辉3 张玺华2 陈 聪2 张本健2 文 龙4 汪 华2 高兆龙2 山述娇2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3.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事业部4.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摘要: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浅海碳酸盐岩储层以往一直被认为是裂缝、缝洞型储层,近期风险探井——JT1井继在川中北部太和含气区下寒武统沧浪铺组获得天然气勘探突破以后,又在其上的茅口组发现了滩相孔隙型白云岩储层且测试获得112.8×104 m 3/d 的高产工业气流,JT1井实现了纵向上多套含气层系天然气立体勘探的突破和茅口组储层类型的新发现。

为了进一步明确太和含气区茅口组滩相孔隙型白云岩储层的特征及控制因素,对其沉积演化、高能滩相特征、储层特征及下一步天然气勘探方向等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①川中北部台洼边缘发育茅二段滩相孔隙型储层,岩性主要为残余砂屑云岩和亮晶砂屑灰岩,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和晶间孔,平均孔隙度为4.9%;②茅口组沉积中晚期川北地区发育广元—巴中古裂陷,川中北部发育台内洼地,川中—川北地区茅口组高能滩围绕裂陷和台洼边缘规模分布,呈现“一缘三高带”的古地理格局;③受高能滩相的控制,川中北部茅口组孔隙型储层沿“一缘三高带”规模分布,“一缘三高带”高能滩相分布面积近6 000 km 2,该区垂向上发育寒武系、志留系、二叠系等多套烃源岩且烃源断裂发育、疏导体系良好,有利于油气规模富集成藏。

结论认为,四川盆地茅口组具有相控孔隙型储层发育的有利地质条件,“一缘三高带”是滩相孔隙型白云岩储层天然气勘探的有利区;该认识为四川盆地天然气规模增储指明了新的勘探领域和方向。

四川盆地大型天然气田形成主控因素及下一步勘探方向

四川盆地大型天然气田形成主控因素及下一步勘探方向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盆地碎屑岩层系油气富集规律与勘探评价”(编号:2016ZX05002004)、“生物礁底水气藏开发规律与技术对策优化研究”(编号:2016ZX05017005-002)、中国石化科技部项目“四川盆地下组合油气富集规律与目标评价”(编号:P16083)。

作者简介:李书兵,1965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油气田勘探综合研究与技术管理工作。

地址:(610041)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吉泰路688号。

E-mail:**************************四川盆地大型天然气田形成主控因素及下一步勘探方向李书兵 胡 昊 宋晓波 张小青 叶素娟 王海军 廖荣峰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摘 要 四川盆地油气资源丰富,是我国天然气勘探的主要盆地之一,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勘探,先后发现了一大批大中型海相碳酸盐岩和陆相碎屑岩气田,其中,探明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的大型气田共有9个。

为落实天然气勘探接替层系,进一步开拓新的勘探领域,分析总结了该盆地已发现大型气田的地质特征及形成主控因素;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该区烃源岩特征及分布规律、储层与圈闭发育特征,提出了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方向。

结论认为:①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勘探前景广阔,礁(丘)滩相、潮坪相和三角洲相大规模优质储层是大型气田形成的关键因素,丰富的烃源岩和有效运移是基础,多类型大型圈闭为大型气田的形成提供了保障;②“绵阳—长宁拉张槽”油气富集带、川西地区火山机构群发育区、中二叠统栖霞组台地边缘滩相发育带、川西坳陷斜坡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3亚段及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段深盆气是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大型气田 探明储量 主控因素 规模储层 烃源岩 大型圈闭 勘探方向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19.S1.0010 引言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始于1953年,经历了早期普查勘探、构造和裂缝性气藏勘探、川东高陡构造气藏勘探、构造—岩性气藏勘探及岩性气藏勘探等几个阶段[1]。

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pdf

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pdf

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2011年9月前言世界页岩气资源丰富,据美国Kawata等人估计,全球页岩气资源量达447.9万亿立方米。

近20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页岩气发展非常迅速,产量急剧增长,2010年达到1300亿立方米。

为了推动我国页岩气有序、快速、高效、可控发展,探索解决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加快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进程,实现国内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源安全,中国石油股份公司针对四川盆地丰富的页岩气资源进行了积极的勘探开发评价工作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一、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现实意义二、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进程三、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成果四、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难点及对策一、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现实意义1、四川盆地是我国现实的天然气工业基地之一亿方。

太地区10.8%的平均水平,市场占有率、一、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现实意义2、天然气工业为川渝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现实意义3、加快开发天然气是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迫切需求一、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现实意义4、页岩气勘探开发是我国油气工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推手需要更高价格、新技术等包括天然气水合物、极差品质资源等常规非常规资源-1油:重质油、油砂、油页岩页岩油等气:致密砂岩气、煤层气盆地中心气、页岩气等非常规资源-2非常规油气资源数量很大难于开发常规油气资源数量较少易于开发新理论、新技术、投资增加、价格升高1000md 100md 1md0.1md 0.001md0.00001md储层质量下降一、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现实意义5、页岩气前期工作成果为四川页岩气勘探开发建立了信心Ø资料调研、野外踏勘、浅井钻探优选出了有利区块Ø初步建立了页岩储层改造室内实验评价体系Ø钻井实践积累丰富的页岩气钻完井经验Ø通过压裂实践,从施工组织、设备保障、施工控制、事故处理等各方面积累了页岩气大型施工的宝贵经验Ø通过自主攻关,国产复合桥塞已初步成形复合桥塞页岩气水平井复合桥塞分段压裂示意图二、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进程1、四川页岩气对外合作进程二、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进程2、四川页岩气自主经营进程2009年5月:”中石油页岩气项目方案论证会”召开,设立“四川盆地页岩气评价选区及开发先导试验项目研究”2009年12月:”中国石油页岩气工业化试验方案论证会“召开,讨论并制定了“中石油页岩气产业化示范区工作方案”2009年:11口浅井完钻、评选出3个有利区块、第1口页岩气井开钻2010年1月:召开”中国石油页岩气产业化示范区工作启动会“2010年5月长宁第1口页岩气井开钻;7月威远寒武系页岩压裂获气;9月威远志留系页岩压裂获气;11月长宁志留系页岩压裂获气;2011年:第1口页岩气水平井开钻;完成长宁区块二维地震,正在进行三维地震采集;完成威远三维地震野外采集;完成宁201第2试油层、宁203压裂并获气;完成第1口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如今:威远第2口水平井正钻;长宁第1口水平井正钻;宁206准备压裂改造三、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成果1、通过资料调研、野外踏勘、浅井钻探选出三个有利区块l钻探地质浅井11口Ø总进尺1569.13m,Ø总取心进尺1509.2m,Ø岩心总长心1458.44m,Ø收获率>95%l麒麟页浅1井于井深173米,见气喷显示,喷高3~6米,持续时间10s永川、、威评选出富顺--永川评选出富顺远、长宁三个有利区块三、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成果2、地震勘探取得初步成果u完成长宁北斜南翼986.42km和长宁北斜东端372km 二维地震的采集处理解释工作;u完成威远和长宁各100km2的三维地震勘探;u完成蜀南地区718条二维地震老资料联片处理解释工作。

四川盆地勘探天然气有利地区和新领域探讨_上_罗志立

四川盆地勘探天然气有利地区和新领域探讨_上_罗志立

水下重力流中获工业气流。

根据各期沉积体系在平面上展布,可望在邛崃—温江—彭县一带寻找到较大型的进积型三角洲储集体。

在蒲江—新津—成都—广汉一带可能分布多个水下重力流储集体。

本文在完成过程中,得到川西北矿区的大力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参 考 文 献1 四川盆地陆相中生代地层古生物编写组.四川盆地陆相中新生代地层古生物.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2 丘东洲、李学慧等.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上三叠统沉积相与油气.石油地质文集(沉积相).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3 四川油气区石油地质志编写组.中国石油地质志(卷十),四川油气区.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4 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四川省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5 韩克猷等.四川盆地发展与上三叠统油气生成聚集关系.天然气工业,1991;(4)6 丘东洲.油气沉积学原理及其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新疆石油地质,1992;(1)7 李勇、曾允孚等.龙门山前陆盆地沉积及构造演化.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8 西南石油地质局.四川盆地碎屑岩油气地质图集.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 郭正吾、邓康龄等.四川盆地形成与演化.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10 丘东洲.油气层序地层学研究的若干问题.新疆石油地质,1998;(1)(收稿日期 2000-03-14 编辑 黄君权)*本文得到“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

**罗志立,教授,1927年生;195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长期从事石油地质勘探、生产、科研教学等工作,多次参加国际会议,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际协作等项目,并多次获部、省科技成果奖,在国内外有关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并多次获得优秀论文奖,享受政府津贴。

地址:(610059)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

电话:(028)5227424。

四川盆地勘探天然气有利地区和新领域探讨(上)*罗志立** 刘树根 刘 顺(成都理工学院) 罗志立等.四川盆地勘探天然气有利地区和新领域探讨(上).天然气工业,2000;(4):10~13摘 要 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工作40多年来,已取得巨大的成绩,有力地支援了四川省和重庆市建设。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
Zhang Jian,Zhou Gang,Zhang Guangrong,Li Guohui& W ang Hua
(PetroChina Southwest 0il and Gas Fteld Company,Chengdu.Siehuan 61 0051 China) NATUR.GAS IND.VOLUME 38,ISSUE 1.PP.10—20。1/25/2018.(ISSN 1000—0976;In Chinese)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二叠世 栖 霞组 茅 口组 白云岩 储集层 烃源岩 岩溶储 层 气藏特征 天然气富集规律 勘探方 向 D0I:10.3787 ̄.issn.1000-0976.2018.01.002
G 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ation orientation of M id—Perm ian natural gas in the Sichuan Basin
A bstract:In the Sichuan Basin.the less-proved natural gas resources in the M id—Perm ian strata are highly potential for exploration.In this paper.sedim entary and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M id—Perm ian natural gas in the basin were analyzed.0n this basis.researches were conducted on hydrocarbon supply,reservoir and trap types,preservation conditions,structure,and phases and patterns of hydrocar- bon accum ulation to highlight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f o r the enrichment of M id.Perm ian natural gas in the basin and the orientation of future exploration operations.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First.the M id-Permian natural gas reservoirs in the Sichuan Basin are char— acterized by multiple sources from different layers,existence of reservoirs and traps of various types.form ation of different reservoirs at different stages and other features.Second.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are predom inantly in the Perm ian strata.There are also som e hy- drocarbon source rocks in the Lower Cambrian Qiongzhusi and Lower Silurian Longmaxi Fms.The gas—generation center of M id—Permian Fm s Iies in the northw estern and central-southern parts ofthe Sichuan Basin.W ith a gas—generation intensity of 26×10 -44 ̄10 m /km . it has the necessary m aterial basis available for the form ation of large.or m edium .sized gas f ields.Third.the M id.Perm ian strata contain dolom ite and karst fractured—vuggy 1im estone reservoirs.with the f o rm er distributed predom inantly in grain beach or around basem ent faults,and the latter distributed extensively in m iddle and upper parts of the M aokou Fm .Fourth,the presence of high—quality hydrocar— bon source rocks,and dolom itization and epigenetic karstification of reservoirs are controlling factors fo r the distribution of large-and m edium .sized gas fields.Fifth.the Indosinian paleo.uplifts are favorable zones f o r the accum ulation of hydrocarbons,and the Him alayan

四川盆地深层-超深层天然气勘探进展与展望

四川盆地深层-超深层天然气勘探进展与展望

天 然 气 工 业Natural Gas INdustry第40卷第5期2020年 5月· 1 ·四川盆地深层—超深层天然气勘探进展与展望郭旭升 胡东风 黄仁春 魏志红 段金宝 魏祥峰 范小军 缪志伟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摘要:四川盆地深层—超深层天然气勘探近年来虽然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天然气整体探明率仍然较低。

为了进一步明确四川盆地深层—超深层天然气的勘探前景,对先期在常规天然气领域发现的普光、元坝、安岳、龙岗等大型礁滩气田(藏)与该盆地南部丁山、东溪深层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勘探突破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与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①对于常规天然气领域的深层—超深层礁滩气藏来讲,大型高能相带是控制规模性礁滩储层发育的基础,储层原始孔隙度高,早成岩期大气淡水溶蚀、白云岩化、不整合岩溶、“孔缝耦合”则主要控制次生孔隙的发育,热液流体对储层的贡献具有双面性,烃类早期充注等保持性成岩作用则使得早期孔隙得以保存至今,大型天然气成藏多具有“近源富集、相态转化、动态调整”的特点,持续保存是关键;②对于非常规天然气领域的深层—超深层页岩气藏来讲,页岩气普遍具有“高地层压力、高孔隙度、高含气量”的“超压富气”特征,“石英抗压保孔”和“储层流体超压”是深层优质页岩高孔隙度发育的关键,晚期构造作用较弱是深层页岩气持续保持“高地层压力、高含气量”的主要原因。

结论认为,四川盆地深层—超深层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勘探潜力巨大;深层—超深层天然气地质目标识别与“甜点”预测以及高温高压工程工艺等核心技术的进步,是深层—超深层天然气高效勘探的前提和保障。

关键词:四川盆地;深层—超深层;古生界;礁滩气藏;页岩气;储集层发育机理;成藏机理;勘探前景DOI : 10.3787/j.issn.1000-0976.2020.05.001Deep and ultra-deep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inthe Sichuan Basin: Progress and prospectGUO Xusheng, HU Dongfeng, HUANG Renchun, WEI Zhihong, DUAN JinbaoWEI Xiangfeng, FAN Xiaojun, MIAO Zhiwei(Sinopec Exploration Company , Chengdu , Sichuan 610041, China )NATUR. GAS IND. VOLUME 40, ISSUE 5, pp.1-14, 5/25/2020. (ISSN 1000-0976; In Chinese)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ajor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made in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in deep and ultra-deep strata in the Sichuan Basin, but the overall successful rate is low. To further clarify the prospects there,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reviously discovered large-scale reef-shoal gas fields such as Puguang, Yuanba, Anyue and Longgang and deep shale gas discovery in Dingshan and Dongxi, southern Sichuan Basin. On one hand, large high-energy facies are the basis for controlling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scale reef-shoal reservoirs in conventional reef-shoal areas. The reservoir original porosity is high. The atmospheric freshwater dis-solution in the early diagenetic stage, dolomitization, unconformity karst, and "pore-fracture coupling" mainly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pores. The contribution of hydrothermal fluids to reservoir is double-sided, and such early pores can be preserved till pres-ent due to those retention processes such as early hydrocarbon charging. Apart from continuous preservation as the key factor, most gas reservoirs are featured by "near-source enrichment,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dynamic adjustment". On the other hand, deep shale gas generall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pressure, high porosity, and high gas content", that is, "overpressure and rich gas".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deep shales with high pores are "quartz compression retaining hole" and "reservoir fluid overpressure". The weak tectonic effect in the late stage is the main reason for deep shale gas to maintain the "high pressure and high gas content". In conclusion, technological advances like geological target identification and "sweet spot" prediction, as well as deep, high-temperature and high-pressure engineering processes, are the guarantee for efficient exploration of con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 deep and ultra-deep natural gas, which has great potential in the Sichuan Basin.Keywords: Sichuan Basin; Deep and ultra-deep layer; Paleozoic; Reef-shoal reservoir; Shale gas; Reservoir development mechanism; Accumulation mechanism; Exploration prospect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页岩气区带目标评价与勘探技术”(编号:2017ZX05036)、“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大中型油气田分布规律及勘探评价”(编号:2017ZX05005-003)。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勘探新进展与前景展望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勘探新进展与前景展望

天 然 气 工 业NATURAL GAS INDUSTRY 第40卷第7期2020年 7月· 10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勘探新进展与前景展望杨跃明1 杨 雨2 文 龙2 张玺华2 陈 聪2陈 康2 张 亚2 狄贵东2 汪 华2 谢 忱2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摘要:近年来,随着四川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力度的不断加大。

基于区域地质背景研究成果,在岩相古地理、储层成因以及天然气成藏演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地质新认识,并且在该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峨眉山玄武岩等多层系、多领域都取得了天然气勘探新进展,展现出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

归纳总结该盆地近期中二叠统天然气勘探成果表明:①栖霞组沉积受加里东末期古地貌的控制,在川西海盆边缘和川中地区环古隆起周缘发育了规模分布的台缘滩和环带状台内滩,滩体规模大、分布范围广,白云岩储层发育,含气性好;②盆地内茅口组主要发育两种类型的储渗体——一种是叠加白云化作用的受相带控制沿台缘和台内高带发育的滩体,另一种是茅口期末受大规模侵蚀作用在岩溶斜坡带分布的有效岩溶储层;③在成都—简阳地区发现了火山岩气藏,其优质储层为火山岩爆发相,厚度大、物性好、分布面积广,该种新类型气藏的发现,进一步拓展了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勘探的领域。

结论认为,中二叠统多层系、多领域天然气规模勘探潜力的提升,使其成为四川盆地下一步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领域。

关键词:四川盆地;中二叠世;海相碳酸盐岩;峨眉山玄武岩;沉积相;白云化作用;天然气勘探潜力;新进展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20.07.002New exploration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Middle Permian natural gas in the Sichuan BasinYANG Yueming1, YANG Yu2, WEN Long2, ZHANG Xihua2, CHEN Cong2,CHEN Kang2, ZHANG Ya2, DI Guidong2, WANG Hua2, XIE Chen2(1. PetroChina Southwest Oil & Gasfield Company, Chengdu, Sichuan 610051, China;2.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etroChina Southwest Oil & Gasfield Company, Chengdu, Sichuan 610051, China)NATUR. GAS IND. VOLUME 40, ISSUE 7, pp.10-22, 7/25/2020. (ISSN 1000-0976; In Chinese)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in the deep marine carbonate rocks of the Sichuan Basin has been strengthened contin-uously. And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setting, a great number of new geological understandings are obtained in terms of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reservoir genesis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evolution. What's more, new progress of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is achieved in many strata and domains in the Sichuan Basin, e.g. Qixia Formation of Middle Permian, Maokou Forma-tion and Emeishan basalt, and the prospect of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is promising. In this paper, the recent exploration achievements of Middle Permian natural gas in the Sichuan Basin were summarized. First, under the control of palaeogeomorphology of late Caledonian, marginal platform shoal and girdle intra-platform shoal that are distributed in a large scale were developed at the edge of western Sichuan sea basin and in the periphery of central Sichuan paleo-uplift during the sedimentation of Qixia Formation, and they are large in scale and extensive in distribution range. Dolomite reservoirs are developed with good gas bearing property. Second, two kinds of reservoir bodies are mainly developed in the Maokou Formation of the Sichuan Basin. One is the shoal body which is developed along the marginal platform and the intra-platform high belt under the control of facies belt superimposed with late dolomitization, and the other is the ef-fective karst reservoir which is distributed at the karst slope belt under the action of large-scale erosion in the late Maokou period. Third, volcanic gas reservoirs are discovered in the areas of Chengdu and Jianyang, and their quality reservoirs are of volcanic eruption facies and characterized by great thickness, good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extensive distribution. The discovery of this new type of gas reservoir expands the exploration domain of Middle Permian natural gas in the Sichuan Basin. In conclusi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arge-scale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potential in many strata and domains of Middle Permian in the Sichuan Basin promotes it to be one important re-placement domain of the further increase of natural gas production and reserves in the Sichuan Basin.Keywords: Sichuan Basin; Middle Permian; Marine carbonate rock; Emeishan basalt; Sedimentary facies; Dolomitization;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potential; New progress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盆地二叠系—中三叠统大型气田富集规律与目标评价”(编号:2016ZX05007-004)、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西南油气田天然气上产300亿立方米关键技术与应用”(编号:2016E-0602)。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进展与方向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进展与方向

2020年5月第25卷 第3期中国石油勘探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DOI : 10.3969/j.issn.1672-7703.2020.03.005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盆地二叠系—中三叠统大型气田富集规律与目标评价”(2016ZX05007-004),“四川盆地及邻区下古生界—前寒武系成藏条件研究与区带目标评价”(2016ZX05004-005);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西南油气田天然气上产300亿立方米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6E-06)。

第一作者简介:杨雨(1972-),男,重庆人,硕士,1996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高级工程师,现从事四川盆地油气勘探与综合地质研究工作。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2号中国石油科技大厦,邮政编码:610041。

E-mail: yangyu@收稿日期:2020-04-12;修改日期:2020-04-24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进展与方向杨 雨1 文 龙1 谢继容2 罗 冰1 黄平辉3 冉 崎1 周 刚1 张玺华1汪 华1 田兴旺1 张 亚1 陈 聪1( 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事业部;3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油气资源处 )摘 要: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经历长年沉积,天然气资源量为14.33×1012m 3,资源丰富,居全国首位,是寻找规模优质储量的重要勘探领域。

近年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坚持寻找规模优质储量、发现大中型气田的勘探主线,通过强化大型控藏古地质单元的识别和评价,不断深化地质理论认识,突出规模优质储层展布精细刻画、山前复杂构造带精细构造建模、大型构造斜坡区及低部位的成藏特征研究,依托地质—地球物理—工程等专业多方位联合技术进步,加大新区、新领域的勘探评价力度,形成川中安岳气田震旦系灯四段台内精细勘探理论、川西地区上古生界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成藏理论,取得川中北部地区海相多层系立体成藏立体勘探等重要勘探新成果和新认识,高效推动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储量稳定快速增长。

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地质技术发展趋势

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地质技术发展趋势

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地质技术发展趋势由于各方面的地质原因,天然气的开采工作一直处于不太理想的境地,再加上相关开采天然气地质技术的落后,天然气的开采难度进一步增加,因此如何提高地质技术对于发展天然气产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天然气开采地质技术的现状,对天然气开采地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相关论述,以便于提高天然气地质技术的升级与改进。

标签:天然气;勘探开发;地质技术;发展趋势然气资源对于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能够充分调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全面升级和进步。

尽管如此,在天然气的实际开采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难题,要想有效的摆脱这些难题,必须进行不懈的勘探技术革新,科技的进步为勘探开采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现阶段我国的天然气勘探开采地质技术已经相对来说比较完善,主要包括地震勘探技术、地下探测井技术和勘探模拟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对于天然气的开采工作提供了极大地便利[1]。

1 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地质技术现状1.1 地震勘探技术天然气往往深埋于地层之下,因此应运而生的地震勘探技术可以利用岩层的密度和形状的各项差异,向地下传送地震波,通过仪器接受地震波对于岩层的回应,并对水流界面上的横纵波振幅和反射速率的差异进行比对分析,对地震波的信噪比、分辨率等参数进行差异分析,借此来对地下岩石层的各种性质做出科学的推测,来判断地下天然气的存在情况。

通过地震来勘测地下天然气的技术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手段,在现阶段的地质勘探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得到地下天然气的存量,开采难度等重要信息,对于接下来进行开采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较为复杂多变的地质进行地震勘探需要长年累月的不段总结和记录,才能得到更加有效合理的勘探数据,这种方法为天然气油田的发现提供了宝贵的信息[2]。

1.2 地下测井技术由于天然气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并且与地下岩层的接触时间较长,会对地下的沉积物产生作用,导致沉积物在各方面的性质发生相应的变化,外界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来判断天然气的存在。

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李鹭光【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年(卷),期】2011(031)001【摘要】四川自西汉时期就发现并利用了天然气,川渝石油人在四川盆地建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天然气工业基地.为推进"建设300亿战略大气区和一流天然气工业基地"的工作目标,首先分析了四川盆地天然气工业现状:①川渝地区经济社会对天然气依存度越来越高;②天然气勘探开发配套技术日臻完善;③地面系统综合配套能力大幅提高;④资源基础更加雄厚,产量快速增长.总结了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近期在该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中所取得的技术进展:①岩性气藏勘探技术取得重大突破;②深层礁滩高含硫气藏开发技术攻关成效显著;③形成须家河组气藏一类区开发主体配套技术;④钻完井及其配套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⑤老气田稳产和提高采收率配套技术进一步完善.进而指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在开江一梁平海槽两侧,须家河组,石炭系、嘉陵江组等老区层系、震旦系一下古生界新领域等勘探开发主攻方向,深入开展深层礁滩气藏、低孔渗碎屑岩气藏、高含硫气田、老气田勘探开发技术攻关,并以页岩气勘探开发为重点,全面展开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工作,推动该盆地天然气快速增储上产,再上新台阶.【总页数】6页(P1-6)【作者】李鹭光【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与利用概览 [J], 李鹭光2.气价是促进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并合理使用的杠杆 [J], 夏晓莉;许鹏;何素华3.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重大发现 [J], ;4.四川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J], 胡勇; 彭先; 李骞; 李隆新; 胡碟5.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国土空间形势及对策建议 [J], 霍小鹏;杨家静;梁静;杨震寰;刘竞;唐春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盆地天然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四川盆地天然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四川盆地天然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雍锐;胡勇;彭先;梅青燕;戚涛;杨建;李隆新;郑伟;陈颖莉;李滔;张理【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年(卷),期】2023(43)1【摘要】四川盆地油气资源丰富,有超级含油气盆地之称,是我国最具开发潜力的含油气盆地之一,具有开发对象复杂,气藏类型多且普遍具有低孔、低渗、水侵活跃、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因此天然气提高采收率面临巨大挑战。

为此,系统剖析了四川盆地常规气藏特点和提高采收率难点,回顾了发展历程,梳理了提高采收率技术模式和技术体系,总结了近年来针对复杂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取得的最新进展,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

研究结果表明:①经过60余年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四川盆地已形成了“全生命周期统筹、全生产系统协同”提高采收率核心理念;②创立了以“早期评价与部署,储量刻画与动用,水侵诊断与治理,工艺配套与优化”为核心的气藏全生命周期提高采收率技术模式;③建立了地质与气藏工程、钻完井工程、采气工程、地面工程等多专业协同的提高采收率技术体系;(4)随着盆地开发重心逐步向超深层复杂岩性气藏、非常规气藏等地质条件更加复杂的领域转移,提高采收率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将包括超深层气藏薄储层精细描述、多重介质跨尺度数值模拟、超深特殊工艺井排水采气、非常规气地质工程一体化等多个方面。

结论认为,60余年来不断丰富完善和形成的提高采收率技术模式和技术体系不仅为四川盆地天然气规模效益开发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国内外类似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借鉴。

【总页数】13页(P23-35)【作者】雍锐;胡勇;彭先;梅青燕;戚涛;杨建;李隆新;郑伟;陈颖莉;李滔;张理【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集输工程技术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相关文献】1.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2.合理选择射孔层段和增产技术提高Khuff气藏中的天然气采收率3.四川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4.天然气提高采收率理论基础、技术方法与发展方向5.天然气注储协同提高凝析气藏采收率关键技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 1 月
平 ,采集输场站超过 1 500 座 ,净化厂达 14 个 ,西南油 气田地面系统年综合配套能力达到 200 × 108 m3 。 随 着忠武线与西气东输管道的联通 ,以及下一步中卫 — 贵阳管道的建成 ,将实现川渝地区与全国管网连接 ,输 供配套能力必将进一步加强 。 1 .3 天然气勘探开发配套技术日臻完善 围绕制约生产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 ,西南油气田 加大科技攻关和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力度 ,组织实施龙 岗气田整体勘探开发 、须家河组气藏规模效益开发 、川 东北高含硫气田安全清洁开发等三大攻坚战和老气田 稳产工程 ,在碳酸盐岩气田勘探开发 、高含硫气田勘探 开发 、低渗透碎屑岩气田勘探开发 、有水气田开发 、天 然气净化处理 、管道集输与完整性管理 、标准化建设以 及复杂深井钻完井 、欠平衡井 、水平井等工程技术方面 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专有技术 ,有力地支撑了天 然气业务的持续有效快速发展 。 1 .4 川渝地区经济社会对天然气依存度越来越高 天然气在川渝地区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 在 16 % 左右 ,大大高于全国 3 .8% 的平均水平 ,形成了 大规模天然气产业集群 ,行业天然气使用率在 80% 以 上 。 川 、渝等周边六省市已有千余家大中型工业用户 、 1 200 多万户居民家庭以及 1 0000 多家公用事业用 户 ,城镇气化率超过 80% 。 天然气的使用大大降低了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2006 ~ 2010 年西南油气田供应天 然气超过 700 × 108 m3 ,相当于替代原煤 13 122 × 104 t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10 646 × 104 t ;相当于替代燃 料油 561 × 104 t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5 014 × 104 t ,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低碳经济发展和减少温室气体 排放等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
第 31 卷第 1 期 本 期 视 点
·3·
图 2 合川 — 安岳地区须家河组气藏有效厚度分布图
展的开发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 ,有力支撑了龙岗气 田试采工程建设和投产 。 开发地质综合评价研究深化 了对龙岗气田礁滩气藏储层非均质性 、气井产能 、气田 水分布特征的认识 ,为试采区合理开采奠定了基础 ;形 成了分层酸化合层开采的完井管柱优化技术和150 ℃ 高温凝胶酸和转向酸酸液体系 ,使超深 、高温 、高压 、高 含硫气井完井与储层改造配套技术不断完善 ,支撑了 龙岗气田试采区单井日产量最高达 80 × 104 m3 气井 的产能建设 ;建立了井筒安全屏障及实际工况油套管 柱安全分析技术 ,确保了投产的高含硫气井安全可靠 生产 ;形成和完善了酸性天然气腐蚀与防腐配套技术 , 解决了高含硫气藏井下与地面系统整体防腐问题 ;高含 硫天然气净化技术的配套和完善 ,支持建成了国内单系 列最大规模的脱硫 、硫磺回收和尾气处理装置 ,为龙岗 气田试采工程一次投产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 。 龙岗气 田礁滩气藏投产气井井均日产气量达到 25 × 104 m3 ,成 为四川盆地有史以来单井日产量最高的气田 (图 3) 。 2 .3 形成须家河组气藏一类区开发主体配套技术 针对川中须家河组气藏低孔低渗储层特性 (图 4) ,结合沉积特征 、构造特征 、储层发育程度 、储量丰 度 、气井测试 、生产动态等优选有利区 ,基本形成以“区 块优选 + 丛式井组 (直井 + 斜井)钻完井 + 分层压裂 (合川)/大型压裂(广安) + 井下节流 + 地面标准化设
2 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
“十一五”以来 ,四川盆地岩性气藏 、低渗透气藏 、高 含硫气藏逐步成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 ,西南油 气田加大科技攻关 、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应用和科技现场 试验力度 ,围绕龙岗气田 、须家河组气藏和高含硫气田 等主攻领域组织实施三大攻坚战 ,同时全面深化和推动 老气田稳产和提高采收率工程 ,在勘探 、钻完井 、气藏工 程 、采气工程 、地面工程等专业技术方面都有新突破 、新 进展 ,初步形成了适应不同类型复杂气藏的勘探开发配 套技术 ,有力支撑了四川盆地天然气增储上产 。 2 .1 岩性气藏勘探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十一五”以来 ,岩性气藏勘探成为四川盆地油气
图 3 龙岗气田礁滩气藏试采曲线图
计”为核心的气藏一 、二类区效益开发主体技术 。 特别 是在储层分层及多段改造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形成 了以封隔器分层技术 、水力喷射分层技术和连续油管 分层技术为核心的分层改造技术 ,实现了一趟管柱分 压 4 层 ,提高了作业效率 ;自主研发出了大通径分层压 裂工具 ,满足了 3 层压裂后生产测试 ;封隔器分层与可 回收压裂液体系相结合在丛式井组实现集中压裂 ,进 一步优化了作业方式 、降低作业成本 ,增产效果显著 ; 自主研制了水力喷射工具 ,形成了水力喷射分层加砂 压裂设计技术及 3 种配套工艺 ,实现了 4 层以上的分 层改造 ;连续油管水力喷射射孔 、环空加砂压裂为进一 步提高压裂效率 、为后期生产测试创造了条件 ;在水平
勘探的主要对象 ,围绕“开江 — 梁平”海槽两侧礁滩和 大川中须家河组勘探技术的攻关 ,取得了多项关键技 术重大进展和突破 。 1)礁滩气藏勘探技术 。 立足龙岗气田示范工程 , 地质 、物探 、测井紧密结合 ,建立了“开江 — 梁平”海槽 沉积发展模式 ,明确礁 、滩储层受控因素 ,揭示了礁滩 气藏富集规律 ;针对性优化地震观测系统设计 ,形成大 面积山地三维地震高效采集技术 ;发展完善了地震层 序分析 、古地貌恢复 、模型正演的礁滩储层地震预测技 术(图 1) ;集成了基于叠后吸收衰减 、叠前 A VO 模型 正演 、叠前 A VO 属性分析 、岩石物理参数交会分析及 叠前弹性阻抗 、叠前同时反演的礁滩气藏烃类地震检 测技术 ;配套了礁滩储层岩性定量解释 、储层参数定量 计算 、储层有效性评价和气水判别的礁滩气藏储层测 井流体性质识别技术 。 上述配套技术的应用 ,识别出 龙岗地区 29 个礁滩储集体 ,礁滩储层地震预测符合率 超过 80% ,气 、水识别井震吻合率超过 70% ,测井流体 储层识别符合率超过 86 % ,有力支撑了龙岗气田勘探 开发攻坚战的有效推进 。
作者简介 :李鹭光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博士 ;1983 年毕业于原西南石油学院钻井专业 ,2004 年获油气田开发专业博士学位 ;现 任中国石油川渝石油企业协调组组长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总经理 ,担任本刊第六届编委会主任 。 地址 :(610051 )四川省成都 市府青路一段 3 号 。
川渝气区是我国最早的天然气工业基地 ,经过几 十年的不懈努力和发展 ,2004 年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 公司 (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 )在四川盆地建成全国首个 天然气年产量超过百亿立方米的大气区 。 进入“十一 五”以后 ,西南油气田紧紧依靠科技进步 ,大力实施科 技创新战略 ,着力加大科技攻关和新工艺新技术推广 应用力度 ,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不断取得重大进展 ,有 力支撑了勘探开发主营业务的快速推进和天然气储量 产量的快速增长 ,2006 年成为全国首个以生产天然气 为主的千万吨级大油气田 ,2009 年天然气产量超过 150 × 108 m3 ,为川渝等周边六省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做 出了重大贡献 。 站在“十二五”新的历史起点上 ,四川盆 地勘探领域不断扩展 ,对象日益复杂 ,勘探开发难度进 一步加大 ,必须始终把发展的基点牢固地建立在依靠科 技进步上 ,依赖关键技术和瓶颈技术的突破 ,才能全面 推动和实现油气田的跨越式发展 ,为建成“300 亿战略大 气区和一流天然气工业基地”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
图 1 弱反射信号及深层礁滩体成像处理技术剖面图
2)碎屑岩气藏勘探技术 。 立足前陆盆地发展模 式 ,认识了盆地结构控制须家河组气藏类型 ,前陆隆起 带和斜坡带具有形成大中型气藏的有利条件 ,有利沉 积相 、继承性古构造 、高丰度烃源区和裂缝发育带是气 藏富集带 ;建立了二维地震网格法采集模式 ,形成和发 展了大面积砂岩储层预测技术和识别致密砂岩中高孔 储层的地震综合预测技术 ;建立了致密砂岩储层下限 综合评价技术 ,创新集成的低电阻气层测井综合识别 技术 ,有效解决了大川中“砂中找好砂”的储层地震预 测难题(图 2 ) 。 通过这些技术的全面应用和实践 ,已 初步形成了大川中须家河组气藏三级储量万亿立方米 规模储量区 。 2 .2 深层礁滩高含硫气藏开发技术攻关成效显著 针对龙岗地区礁滩气藏高温 、高压 、高含硫特点开
1 四川盆地天然气工业现状
1 .1 资源基础更加雄厚 ,产量快速增长 “十一五”期间 ,西南油气田在岩性气藏勘探中获 得重大发现 ,探明龙岗 、须家河组等一批大中型气田 (藏) ,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超过 5 000 × 108 m3 ,年均 新增探明储量在 1 000 × 108 m3 以上 ,是“十五”年均 探明储量的 1 .8 倍 。 在储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 ,天然 气产量也持续较快增长 ,“十一五”期间累计生产天然 气超过 700 × 108 m3 ,占同期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近 20% ,年均增长达 6% ,2010 年产量达到 153 × 108 m3 , 形成了龙岗 、须家河组 、老气田等三大主要生产领域 。 1 .2 地面系统综合配套能力大幅提高 “十一五”期间 ,随着地面系统建设力度的加大和 北内环 、罗家寨外输管线等骨干管道相继投产 ,川渝地 区输配气管网系统更加完善 ,累计建成集输管网 1 .8 × 104 km ,同时地面系统其他配套建设也达到新的水
第 31 卷第 1 期 本 期 视 点
·1·
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李鹭光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李鹭光 .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天然气工业 ,2011 ,31(1) :1‐6 . 摘 要 四川自西汉时期就发现并利用了天然气 ,川渝石油人在四川盆地建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天然气工 业基地 。 为推进“建设 300 亿战略大气区和一流天然气工业基地”的工作目标 ,首先分析了四川盆地天然气工业现状 : ① 川渝地区经济社会对天然气依存度越来越高 ;② 天然气勘探开发配套技术日臻完善 ;③ 地面系统综合配套能力大幅提 高 ;④ 资源基础更加雄厚 ,产量快速增长 。 总结了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近期在该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中所取得 的技术进展 :① 岩性气藏勘探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② 深层礁滩高含硫气藏开发技术攻关成效显著 ;③ 形成须家河组气藏 一类区开发主体配套技术 ;④ 钻完井及其配套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 ;⑤ 老气田稳产和提高采收率配套技术进一步完 善 。 进而指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在开江 — 梁平海槽两侧 ,须家河组 ,石炭系 、嘉陵江组等老区层系 ,震旦系 — 下古生 界新领域等勘探开发主攻方向 ,深入开展深层礁滩气藏 、低孔渗碎屑岩气藏 、高含硫气田 、老气田勘探开发技术攻关 ,并以 页岩气勘探开发为重点 ,全面展开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工作 ,推动该盆地天然气快速增储上产 ,再上新台阶 。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天然气工业 现状 勘探开发技术进展 发展方向 大气区 DOI :10 .3787 /j .issn .1000‐0976 .2011 .01 .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