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勘探的主要对象 ,围绕“开江 — 梁平”海槽两侧礁滩和 大川中须家河组勘探技术的攻关 ,取得了多项关键技 术重大进展和突破 。 1)礁滩气藏勘探技术 。 立足龙岗气田示范工程 , 地质 、物探 、测井紧密结合 ,建立了“开江 — 梁平”海槽 沉积发展模式 ,明确礁 、滩储层受控因素 ,揭示了礁滩 气藏富集规律 ;针对性优化地震观测系统设计 ,形成大 面积山地三维地震高效采集技术 ;发展完善了地震层 序分析 、古地貌恢复 、模型正演的礁滩储层地震预测技 术(图 1) ;集成了基于叠后吸收衰减 、叠前 A VO 模型 正演 、叠前 A VO 属性分析 、岩石物理参数交会分析及 叠前弹性阻抗 、叠前同时反演的礁滩气藏烃类地震检 测技术 ;配套了礁滩储层岩性定量解释 、储层参数定量 计算 、储层有效性评价和气水判别的礁滩气藏储层测 井流体性质识别技术 。 上述配套技术的应用 ,识别出 龙岗地区 29 个礁滩储集体 ,礁滩储层地震预测符合率 超过 80% ,气 、水识别井震吻合率超过 70% ,测井流体 储层识别符合率超过 86 % ,有力支撑了龙岗气田勘探 开发攻坚战的有效推进 。
2 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
“十一五”以来 ,四川盆地岩性气藏 、低渗透气藏 、高 含硫气藏逐步成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 ,西南油 气田加大科技攻关 、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应用和科技现场 试验力度 ,围绕龙岗气田 、须家河组气藏和高含硫气田 等主攻领域组织实施三大攻坚战 ,同时全面深化和推动 老气田稳产和提高采收率工程 ,在勘探 、钻完井 、气藏工 程 、采气工程 、地面工程等专业技术方面都有新突破 、新 进展 ,初步形成了适应不同类型复杂气藏的勘探开发配 套技术 ,有力支撑了四川盆地天然气增储上产 。 2 .1 岩性气藏勘探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十一五”以来 ,岩性气藏勘探成为四川盆地油气
图 3 龙岗气田礁滩气藏试采曲线图
计”为核心的气藏一 、二类区效益开发主体技术 。 特别 是在储层分层及多段改造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形成 了以封隔器分层技术 、水力喷射分层技术和连续油管 分层技术为核心的分层改造技术 ,实现了一趟管柱分 压 4 层 ,提高了作业效率 ;自主研发出了大通径分层压 裂工具 ,满足了 3 层压裂后生产测试 ;封隔器分层与可 回收压裂液体系相结合在丛式井组实现集中压裂 ,进 一步优化了作业方式 、降低作业成本 ,增产效果显著 ; 自主研制了水力喷射工具 ,形成了水力喷射分层加砂 压裂设计技术及 3 种配套工艺 ,实现了 4 层以上的分 层改造 ;连续油管水力喷射射孔 、环空加砂压裂为进一 步提高压裂效率 、为后期生产测试创造了条件 ;在水平
川渝气区是我国最早的天然气工业基地 ,经过几 十年的不懈努力和发展 ,2004 年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 公司 (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 )在四川盆地建成全国首个 天然气年产量超过百亿立方米的大气区 。 进入“十一 五”以后 ,西南油气田紧紧依靠科技进步 ,大力实施科 技创新战略 ,着力加大科技攻关和新工艺新技术推广 应用力度 ,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不断取得重大进展 ,有 力支撑了勘探开发主营业务的快速推进和天然气储量 产量的快速增长 ,2006 年成为全国首个以生产天然气 为主的千万吨级大油气田 ,2009 年天然气产量超过 150 × 108 m3 ,为川渝等周边六省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做 出了重大贡献 。 站在“十二五”新的历史起点上 ,四川盆 地勘探领域不断扩展 ,对象日益复杂 ,勘探开发难度进 一步加大 ,必须始终把发展的基点牢固地建立在依靠科 技进步上 ,依赖关键技术和瓶颈技术的突破 ,才能全面 推动和实现油气田的跨越式发展 ,为建成“300 亿战略大 气区和一流天然气工业基地”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
第 31 卷第 1 期 本 期 视 点
·3·
图 2 合川 — 安岳地区须家河组气藏有效厚度分布图
展的开发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 ,有力支撑了龙岗气 田试采工程建设和投产 。 开发地质综合评价研究深化 了对龙岗气田礁滩气藏储层非均质性 、气井产能 、气田 水分布特征的认识 ,为试采区合理开采奠定了基础 ;形 成了分层酸化合层开采的完井管柱优化技术和150 ℃ 高温凝胶酸和转向酸酸液体系 ,使超深 、高温 、高压 、高 含硫气井完井与储层改造配套技术不断完善 ,支撑了 龙岗气田试采区单井日产量最高达 80 × 104 m3 气井 的产能建设 ;建立了井筒安全屏障及实际工况油套管 柱安全分析技术 ,确保了投产的高含硫气井安全可靠 生产 ;形成和完善了酸性天然气腐蚀与防腐配套技术 , 解决了高含硫气藏井下与地面系统整体防腐问题 ;高含 硫天然气净化技术的配套和完善 ,支持建成了国内单系 列最大规模的脱硫 、硫磺回收和尾气处理装置 ,为龙岗 气田试采工程一次投产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 。 龙岗气 田礁滩气藏投产气井井均日产气量达到 25 × 104 m3 ,成 为四川盆地有史以来单井日产量最高的气田 (图 3) 。 2 .3 形成须家河组气藏一类区开发主体配套技术 针对川中须家河组气藏低孔低渗储层特性 (图 4) ,结合沉积特征 、构造特征 、储层发育程度 、储量丰 度 、气井测试 、生产动态等优选有利区 ,基本形成以“区 块优选 + 丛式井组 (直井 + 斜井)钻完井 + 分层压裂 (合川)/大型压裂(广安) + 井下节流 + 地面标准化设
作者简介 :李鹭光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博士 ;1983 年毕业于原西南石油学院钻井专业 ,2004 年获油气田开发专业博士学位 ;现 任中国石油川渝石油企业协调组组长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总经理 ,担任本刊第六届编委会主任 。 地址 :(610051 )四川省成都 市府青路一段 3 号 。
1 四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地天然气工业现状
1 .1 资源基础更加雄厚 ,产量快速增长 “十一五”期间 ,西南油气田在岩性气藏勘探中获 得重大发现 ,探明龙岗 、须家河组等一批大中型气田 (藏) ,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超过 5 000 × 108 m3 ,年均 新增探明储量在 1 000 × 108 m3 以上 ,是“十五”年均 探明储量的 1 .8 倍 。 在储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 ,天然 气产量也持续较快增长 ,“十一五”期间累计生产天然 气超过 700 × 108 m3 ,占同期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近 20% ,年均增长达 6% ,2010 年产量达到 153 × 108 m3 , 形成了龙岗 、须家河组 、老气田等三大主要生产领域 。 1 .2 地面系统综合配套能力大幅提高 “十一五”期间 ,随着地面系统建设力度的加大和 北内环 、罗家寨外输管线等骨干管道相继投产 ,川渝地 区输配气管网系统更加完善 ,累计建成集输管网 1 .8 × 104 km ,同时地面系统其他配套建设也达到新的水
图 1 弱反射信号及深层礁滩体成像处理技术剖面图
2)碎屑岩气藏勘探技术 。 立足前陆盆地发展模 式 ,认识了盆地结构控制须家河组气藏类型 ,前陆隆起 带和斜坡带具有形成大中型气藏的有利条件 ,有利沉 积相 、继承性古构造 、高丰度烃源区和裂缝发育带是气 藏富集带 ;建立了二维地震网格法采集模式 ,形成和发 展了大面积砂岩储层预测技术和识别致密砂岩中高孔 储层的地震综合预测技术 ;建立了致密砂岩储层下限 综合评价技术 ,创新集成的低电阻气层测井综合识别 技术 ,有效解决了大川中“砂中找好砂”的储层地震预 测难题(图 2 ) 。 通过这些技术的全面应用和实践 ,已 初步形成了大川中须家河组气藏三级储量万亿立方米 规模储量区 。 2 .2 深层礁滩高含硫气藏开发技术攻关成效显著 针对龙岗地区礁滩气藏高温 、高压 、高含硫特点开
第 31 卷第 1 期 本 期 视 点
·1·
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李鹭光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李鹭光 .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天然气工业 ,2011 ,31(1) :1‐6 . 摘 要 四川自西汉时期就发现并利用了天然气 ,川渝石油人在四川盆地建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天然气工 业基地 。 为推进“建设 300 亿战略大气区和一流天然气工业基地”的工作目标 ,首先分析了四川盆地天然气工业现状 : ① 川渝地区经济社会对天然气依存度越来越高 ;② 天然气勘探开发配套技术日臻完善 ;③ 地面系统综合配套能力大幅提 高 ;④ 资源基础更加雄厚 ,产量快速增长 。 总结了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近期在该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中所取得 的技术进展 :① 岩性气藏勘探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② 深层礁滩高含硫气藏开发技术攻关成效显著 ;③ 形成须家河组气藏 一类区开发主体配套技术 ;④ 钻完井及其配套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 ;⑤ 老气田稳产和提高采收率配套技术进一步完 善 。 进而指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在开江 — 梁平海槽两侧 ,须家河组 ,石炭系 、嘉陵江组等老区层系 ,震旦系 — 下古生 界新领域等勘探开发主攻方向 ,深入开展深层礁滩气藏 、低孔渗碎屑岩气藏 、高含硫气田 、老气田勘探开发技术攻关 ,并以 页岩气勘探开发为重点 ,全面展开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工作 ,推动该盆地天然气快速增储上产 ,再上新台阶 。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天然气工业 现状 勘探开发技术进展 发展方向 大气区 DOI :10 .3787 /j .issn .1000‐0976 .2011 .01 .001
·2·
天 然 气 工 业 2011 年 1 月
平 ,采集输场站超过 1 500 座 ,净化厂达 14 个 ,西南油 气田地面系统年综合配套能力达到 200 × 108 m3 。 随 着忠武线与西气东输管道的联通 ,以及下一步中卫 — 贵阳管道的建成 ,将实现川渝地区与全国管网连接 ,输 供配套能力必将进一步加强 。 1 .3 天然气勘探开发配套技术日臻完善 围绕制约生产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 ,西南油气田 加大科技攻关和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力度 ,组织实施龙 岗气田整体勘探开发 、须家河组气藏规模效益开发 、川 东北高含硫气田安全清洁开发等三大攻坚战和老气田 稳产工程 ,在碳酸盐岩气田勘探开发 、高含硫气田勘探 开发 、低渗透碎屑岩气田勘探开发 、有水气田开发 、天 然气净化处理 、管道集输与完整性管理 、标准化建设以 及复杂深井钻完井 、欠平衡井 、水平井等工程技术方面 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专有技术 ,有力地支撑了天 然气业务的持续有效快速发展 。 1 .4 川渝地区经济社会对天然气依存度越来越高 天然气在川渝地区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 在 16 % 左右 ,大大高于全国 3 .8% 的平均水平 ,形成了 大规模天然气产业集群 ,行业天然气使用率在 80% 以 上 。 川 、渝等周边六省市已有千余家大中型工业用户 、 1 200 多万户居民家庭以及 1 0000 多家公用事业用 户 ,城镇气化率超过 80% 。 天然气的使用大大降低了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2006 ~ 2010 年西南油气田供应天 然气超过 700 × 108 m3 ,相当于替代原煤 13 122 × 104 t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10 646 × 104 t ;相当于替代燃 料油 561 × 104 t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5 014 × 104 t ,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低碳经济发展和减少温室气体 排放等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