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巨人小矮人的教案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单元《有趣的比较大》,详细内容为章节三《大巨人和小矮人》。

通过故事、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幼儿感知和理解大小的概念,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大和小的概念,能够用语言表达出事物的大小。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比较的能力,能够从生活中发现大和小的例子。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大和小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和比较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巨人、小矮人的图片,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球、苹果、玩具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讲述《大巨人和小矮人》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大和小。

(2)邀请幼儿分享故事中喜欢的大巨人或小矮人的原因。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大巨人、小矮人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大小。

(2)教师拿出大小不同的物品,让幼儿进行观察和比较,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出物品的大小。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材料,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大巨人和小矮人。

(2)幼儿分组进行“大小接力”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加深对大和小的认识。

(1)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画中的大巨人和小矮人。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肯定。

六、板书设计1. 大巨人、小矮人的图片2. 大小不同的物品3. 幼儿作品展示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心中的大巨人和小矮人。

答案:幼儿作品。

2. 作业题目:找一找生活中大小不同的物品,并与家长分享。

答案: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幼儿较好地掌握了大小的概念,但部分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仍有待提高。

中班音乐游戏《大巨人与小矮人》教案

中班音乐游戏《大巨人与小矮人》教案

中班音乐游戏《大巨人与小矮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感受音乐的强弱变化,能够用身体动作表现大巨人与小矮人的形象。

2.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能力。

3.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1.感知音乐的强弱变化。

2.用身体动作表现大巨人与小矮人的形象。

三、教学难点1.节奏的掌握与身体动作的协调。

2.合作完成音乐游戏。

四、教学准备1.音乐CD《大巨人与小矮人》。

2.画有大巨人与小矮人的图片。

3.玩具乐器(如铃鼓、木鱼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音乐《大巨人与小矮人》,让幼儿倾听并感受音乐。

2.教师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音乐里的声音有什么变化?(二)基本教学1.教师出示大巨人与小矮人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大巨人和小矮人有什么不同?他们分别代表音乐中的什么声音?2.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引导幼儿用拍手的方式表现大巨人与小矮人的形象。

当音乐强大时,幼儿用拍手的方式表现大巨人;当音乐弱小时,幼儿用拍手的方式表现小矮人。

3.教师与幼儿一起练习,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掌握动作。

(三)拓展教学1.教师出示玩具乐器,引导幼儿用乐器表现大巨人与小矮人的形象。

当音乐强大时,幼儿可用铃鼓等乐器敲击;当音乐弱小时,幼儿可用木鱼等乐器轻敲。

2.教师与幼儿一起练习,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掌握乐器的使用。

(四)音乐游戏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代表大巨人与小矮人。

2.教师播放音乐,两个小组根据音乐的强弱变化,用身体动作表现大巨人与小矮人的形象。

3.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与指导。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

3.教师邀请全体幼儿一起表演《大巨人与小矮人》音乐游戏,展示学习成果。

六、课后作业1.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表演《大巨人与小矮人》音乐游戏。

2.家长协助幼儿记录表演过程中的感受,以便下次活动分享。

七、教学反思1.本次活动过程中,幼儿对音乐强弱变化的感知较为明显,能够在游戏中表现出大巨人与小矮人的形象。

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巨人和小矮人》

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巨人和小矮人》

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巨人和小矮人》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巨人和小矮人》这首音乐作品的故事背景和内容;2.能够感受并理解音乐的动态、节奏和旋律,拓展音乐语感;3.通过音乐与小伙伴们进行合作交流,提高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4.提高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培养小朋友对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大巨人和小矮人》的录音和歌词;2. 乐器:小提琴、钢琴等;3. 教具:音乐绘本、幻灯片等;4. 其他:班级环境布置(如:音乐氛围,教室蓝牙小喇叭等)。

三、教学过程1. 情境营造老师先向全班介绍这周要学习的音乐作品《大巨人和小矮人》,然后通过音乐绘本和幻灯片展示作品的故事背景、内容和主题,并与班级环境的音乐氛围协调,让小朋友尽快进入音乐情境。

2. 听音乐老师播放《大巨人和小矮人》的录音,让小朋友们安静地坐着,认真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同时,老师可以提前挑选一些重要节奏和旋律的片段,进行重复播放和引导小朋友跟唱。

3. 游戏活动让小朋友相互配对,一人扮演大巨人,一人扮演小矮人,模仿音乐中的主题情境,进行搭配舞蹈的游戏活动。

小朋友需要互相协作,进行音乐情境的演绎。

4. 乐器演奏老师准备好小提琴、钢琴等乐器,通过演奏强化音乐的形式。

老师同时也可以引导小朋友进行简单的乐器演奏,例如小朋友们可以拿出自己的玩具乐器一起演奏或者请一些家长自愿来宣传自己的乐器,跟小朋友们一起演奏,营造激励、轻松的场氛围。

5. 互动交流激发小朋友对音乐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老师可以通过互动交流来帮助小朋友们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学习。

让小朋友分成小组,分别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并共同讨论作品的精髓。

6. 总结反思在音乐学习中,总结和反思是十分必要的。

让小朋友们学习后进行总结,问自己这堂音乐课你学到了什么,又有什么不足,以便于下一节课的改进和提高。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节音乐课,我发现小朋友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音乐表现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的确,让小朋友们在丰富的音乐氛围中学习,真正地进入到音乐情境中,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学习音乐,我想这就是我一直追求和敬畏的教育胜利方式了。

幼儿园中班精品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精品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精品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章“比较与测量”,具体内容为“大巨人和小矮人”。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可以学习到比较大小概念,并解如何使用简单工具进行测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大与小概念,能够区分大小不同物体。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测量能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大与小概念,学会使用工具进行测量。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测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巨人和小矮人图片、故事书、尺子、玩具模型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棒、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大巨人和小矮人》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大巨人和小矮人形象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大巨人和小矮人图片,让幼儿指出哪个是大巨人,哪个是小矮人。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图片中大小不同物体,如树木、房子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在组内找出大小不同物体,并进行比较。

指导幼儿使用尺子进行测量,解测量工具使用方法。

4. 小组活动(10分钟)每组发放画纸、画笔等材料,让幼儿画出一个大巨人和一个小矮人,并剪下来。

对幼儿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大巨人和小矮人图片、故事书。

2. 黑板右侧:幼儿画大巨人和小矮人作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大巨人和小矮人,并剪下来。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故事和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大与小概念,学会使用工具进行测量。

但在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细节,提高他们观察能力。

2. 拓展延伸: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家里大小物品,进行大小比较。

在幼儿园环境中,教师可以设置大小比较主题区角,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中,如何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大与小概念。

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巨人和小矮人》

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巨人和小矮人》

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巨人和小矮人》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巨人和小矮人》的曲调、歌词和基本内容。

2.能够跟随音乐,配合动作。

3.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音乐、电子琴、麦克风、帽子、尺、小石子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带着幼儿们想象一下:今天我们将会去一个神奇的世界,在那里,有一个巨人,他很高大,身体非常强壮。

还有一个小小的矮人,他的身材娇小,却非常灵活。

他们之间会发生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呢?2)通过对幼儿的提问,引导幼儿们尽可能想出与巨人和矮人相关的内容:a.巨人和矮人会玩什么游戏?b.巨人和矮人会一起做什么?c.巨人和矮人有没有遇到问题,他们又是怎样解决的?2.音乐活动1)教师播放《大巨人和小矮人》的曲目,用慢板或中板速度聆听,让幼儿们先听其他人跟唱。

然后,询问幼儿们有关巨人和矮人的情节。

2)教师向幼儿介绍唱歌的方法:节奏要放松,语速要适中,注意音调和强弱。

然后,把音乐放慢一些,教唱歌词,让幼儿跟着唱。

3)引导幼儿试着将音乐和动作结合起来:先用尺子模拟一下巨人的高度和矮人的身材,然后,在歌曲的引言部分先用尺子比比高度(巨人/矮人),再用帽子做出形象的表现。

幼儿可以用手比比自己和同伴的身高,也可以穿不同大小的帽子相互娱乐。

4)教师将小石子放在中心点,幼儿围成一圈,每人拿一只小石子,根据歌词唱歌、跳舞、玩游戏。

a) “大风吹,小石头滚”:幼儿在歌词歌词“大风吹”时把石头投掷在外侧的圈外,然后在歌词“小石头滚”的时候去捡起它们,直到歌曲结束。

b) “打啦糕,唧唧唧”:在这个部分中,幼儿击打小木鱼,在歌词“打啦糕”时,击打才会更加有节奏感。

而在“唧唧唧”的部分,幼儿可以在鼓的节奏示范下,敲击小手鼓或拍子。

3.教学总结答应幼儿们一个对巨人和矮人的小测验,以便于检验他们对这个故事的了解情况。

也可以留给幼儿们时间,再跳一起舞蹈。

四、教学反思《大巨人和小矮人》这首歌曲音乐动感、简单易学,因此,它很适合幼儿进行音乐活动。

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巨人和小矮人》

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巨人和小矮人》

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巨人和小矮人》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音乐活动,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用动作表现音乐形象,发展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节奏,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教学歌曲《大巨人和小矮人》。

2.设计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大巨人和小矮人》,并能用动作表现音乐形象。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用恰当的动作表现音乐形象。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大巨人和小矮人的故事吗?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带来一首关于大巨人和小矮人的歌曲,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他们的世界吧!2.歌曲教学师:我们一起来听一遍这首歌曲,注意听歌曲中的大巨人和小矮人的特点。

(1)第一遍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师:谁来说说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觉?生1:我觉得这首歌曲很有趣。

生2:我觉得这首歌曲的旋律很好听。

(2)第二遍听歌曲,让学生关注歌词内容。

师:请你们仔细听,歌曲中分别出现了哪些角色?生1:歌曲中出现了大巨人和小矮人。

生2:还有小鸟。

(3)教学歌曲,让学生跟唱。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

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唱。

(4)分组练习,让学生巩固歌曲。

师:我们分成两组,一组唱大巨人的部分,另一组唱小矮人的部分。

3.音乐游戏师:我们刚刚学会了这首歌曲,现在我们来玩一个音乐游戏。

游戏规则是:当听到大巨人的部分时,大家要做出大巨人的动作;当听到小矮人的部分时,大家要做出小矮人的动作。

(1)第一遍游戏,让学生自由发挥。

师: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吧!(2)第二遍游戏,让学生按照规定动作进行。

师:这次,我们要按照规定的动作进行。

当听到大巨人的部分时,要做出大巨人的动作;当听到小矮人的部分时,要做出小矮人的动作。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歌曲《大巨人和小矮人》,并用动作表现了音乐形象。

大家在游戏中也感受到了音乐的乐趣。

《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教案(共五则)

《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教案(共五则)

《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教案(共五则)第一篇:《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教案《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感知巨人与小短矮人的视觉形象对比与角色变化的想像力;(2)学会用变形夸张与组合的手法去表现童话故事巨人和小矮人。

2、过程与方法:(1)分别从巨人与小矮人的角度去观察身边事物的形象特征;(2)从不同角度观察发现意想不到的事物。

3、情感与态度:(1)积极收集与讲述相关的童话故事;(2)共同参与画家与同龄人作品的欣赏点评活动。

教学重难点:如何以周围环境衬托出自己变大或变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认为最大的人是谁?谁来形容一下到底有多大。

你认为最小的人又是谁,有我么的小呢?二、欣赏感知1、欣赏课本中的卡通图《草丛中的世界》,感受草丛中的卡通动物世界,猜猜谁是巨人和小矮人,想想它们中间有怎样的历险童话故事。

引导学生观察,指名讲故事。

2、欣赏《我变大了,老虎变小了》,巨人和小矮人感受凶猛的老虎变成小动物,我变成了大人,感受一种安全感,感受画面对比强烈的色彩。

3、欣赏《巨人》,感受飞奔的巨人与海滩小朋友的夸张对比。

4、欣赏《巨人筑城堡不费力气》,体验巨人建筑师的角色,会有什么奇迹出现呢?三、小组活动,启发想像想一想,我变大或变小后有何奇遇?(如档我们变大或变小后走在深圳的公路上会出现什么情况)说一说,把自己变成你所想像中的巨人或小矮人后所发生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四、小组创作1、小组内的同学,把自己设计成巨人或小矮人,把本组同学所想像中的场景表现在作品中。

2、小组合作创作,要集中体现本组同学的主要构想,发挥集体的智慧,合作完成。

五、作品展评自由展示作品,评一评:(1)谁的想像力最丰富、最新奇?(2)谁画的人物表情、动作既夸张又有趣?(3)谁的画面表现得最美?第二篇: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教案巨人与小矮人历险记1、知识与技能(1 感知巨人与小矮人的视觉形象对比与角色变化的想像力(2 学会用变形夸张与组合的手法去表现童话故事2、过程与方法(1 分别从巨人与小矮人的角度去观察身边事物的形象特征(2 从不同角度观察发现意想不到的事物3、情感与态度(1 积极收集与讲述相关的童话故事(2 共同参与画家与同龄人作品的欣赏点评活动教学目标:执教: 云陵一小陈舒重点:扩大想像的空间,增大奇思异想的力度难点:如何以周围环境衬托出自己变大或变小课前准备:教学课件、作品范例、彩笔、等教学过程与方法:1、动画导入:欣赏动画《米老鼠与豌豆茎》及《拇指姑娘》片段:出现巨人与小矮人。

幼儿园中班精品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中班精品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中班精品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通用《大巨人和小矮人》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课程,涉及主题是“大小比较”。

教材章节是《有趣大小》,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生活中各种物品大小,通过有趣故事《大巨人和小矮人》,让幼儿理解大小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生活中物品大小。

2. 培养幼儿通过比较来判断物品大小能力。

3. 引导幼儿通过故事感受大小带来乐趣,激发幼儿对大小概念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运用大小比较方法。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和比较生活中物品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巨人、小矮人玩具,大小不同球,水果,图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向孩子们展示一个大巨人和一个小矮人玩具,引导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特点。

通过讨论,让孩子们解什是“大”和“小”。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故事《大巨人和小矮人》,引导孩子们观察故事中大巨人、小矮人以及他们生活中物品大小。

通过提问,让孩子们描述并比较物品大小。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孩子们观察教具中各种物品,让他们通过比较,将物品按照大小分类。

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 创作环节(10分钟)孩子们使用学具,创作一幅以“大巨人和小矮人”为主题作品。

鼓励他们运用大小不同物品进行创作。

5. 展示与分享(10分钟)孩子们展示自己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心得体会。

其他孩子认真倾听,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大巨人和小矮人》2. 内容:大小比较:大巨人、小矮人生活物品:大小不同球、水果、图片等作品展示:孩子们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里物品,找出大小不同三件物品,并描述它们大小关系。

(2)和家人一起分享今天学到故事《大巨人和小矮人》,讲述自己最喜欢故事情节。

2. 答案:(1)例如:爸爸鞋子比我鞋子大,我碗比妈妈碗小,妈妈手机和爸爸手机一样大。

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巨人和小矮人》

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巨人和小矮人》

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巨人和小矮人》中班音乐详案:课题:《大巨人和小矮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演唱歌曲《大巨人和小矮人》;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3.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1. 学唱歌曲《大巨人和小矮人》;2. 表演歌曲配乐。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器;2. 音乐节拍器材(如鼓);3. 歌曲《大巨人和小矮人》的CD或MP3。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1. 张开双手,做手指运动,唱一首欢快的歌曲进行热身。

二、引入新歌(10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大巨人和小矮人》,让学生先听一遍;2. 教师边播放边做动作示范,让学生模仿;3. 教师逐句教学歌曲的歌词,并带领学生一起唱。

三、学唱歌曲(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分段学唱歌曲的歌词,加上动作示范;2. 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和动作进行模仿。

四、合作表演(20分钟)1. 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扮演大巨人,一组扮演小矮人;2. 两组学生进行排练,其中一组表演时,另一组用鼓等节拍器材配乐;3. 两组轮流表演,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表演。

五、反思总结(5分钟)1.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学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感受和意见;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要点,鼓励学生继续学习音乐。

教学反思:这堂音乐课上,学生对《大巨人和小矮人》这首歌曲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和参与度。

他们能够通过模仿教师的动作和节奏来学唱歌曲,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能力,能够分组进行表演。

在合作表演环节,学生们积极配合,互相鼓励,并且表演出色。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部分学生在跟随节奏和动作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可能是由于他们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和动作协调性还有待提高。

下一步我会更注重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和动作技巧,以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

此外,由于节拍器材不够,有些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到配乐中,下一次课我会准备更多的节拍器材,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到合作表演中去。

总的来说,这堂音乐课在培养学生对音乐兴趣和合作意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幼儿园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及教学反思五篇范文

幼儿园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及教学反思五篇范文

幼儿园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及教学反思五篇范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及教学反思《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音乐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扶植,快来看看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设计意图:音乐的强弱须要幼儿去感受,怎样让幼儿轻松好玩的去感受,而非老师的简洁讲解示范呢?为此我设计了《大巨人和小矮人》这一活动,用故事情境绽开,在情境中自然穿插渐强与渐弱,让幼儿在嬉戏中感受了音乐的渐强与渐弱,激发了幼儿感受美的情趣。

活动目标:1、感受音乐的渐强与渐弱。

2、大胆创编动作,体验自由表达和创建的欢乐。

3、培育幼儿与他人共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切他人的情感。

4、探究、发觉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感受音乐的渐强与渐弱活动难点:依据音乐改变创编动作活动打算:大巨人和小矮人的音乐;个头递增递减的矮人与巨人;渐强与渐弱活动过程:一、故事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对活动的爱好。

“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会魔法的小矮人,他们每天欢乐地劳动、欢乐地生活着,瞧,他们唱着歌儿,打算到山上去打猎呢!” 啦…………叭(休止符)啦…………老师边唱边出示渐强与渐弱符号(小矮人在符号上上山与下山)“刚才小矮人上山时唱的歌有什么改变?下山时唱的歌又有什么改变?”像这样音乐渐渐变强,我们就叫它“渐强”,音乐渐渐变弱,我们叫它“渐弱”。

请小挚友试一试,唱一唱。

二、观赏音乐,感知渐强与渐弱。

1、观赏打猎完下了山,小矮人们兴奋地往家走,突然,传来了咚咚咚的脚步声,“咚…………”(渐强)来了一个大巨人,头顶天,脚踩地,你们说,小矮人会不会胆怯?小矮人没有胆怯,他们会变魔法呢!只见他们边唱边变“我变…………变成一个大巨人”(渐强边出示小矮人渐变的图片)小矮人变得比那个大巨人还要高,那个大巨人一看,吓跑了。

“咚…………”(渐弱)小矮人又边唱边变“我变…………变成一个小矮人”(渐弱边出示小矮人渐变的图片)小矮人用魔法与英勇战胜了大巨人,你们想不想也学他们变一下2、感受幼儿学唱,提示幼儿将渐强与渐弱唱明显一些。

幼儿园小矮人和大巨人教案

幼儿园小矮人和大巨人教案

幼儿园小矮人和大巨人教案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也是幼儿教育的基石,它不仅是教师备课的基本单元,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指导工具。

创新的教案设计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帮助幼儿掌握知识和技能,实现逐步自主的学习目的。

本文将介绍一份以“幼儿园小矮人和大巨人”为主题的教案,介绍该教案的目标、方法和设计步骤,旨在为幼儿教育教师提供参考。

一、目标:1. 通过本次探究课程,幼儿能够发现周围的事物和人们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有的很小,有的很大,有的很高,有的很矮。

2. 能够感受到“大”和“小”这两个概念。

3. 能够以“小矮人”和“大巨人”作为人物形象,学会用比较的方式来描述大小。

4. 借辞表达思想,涵养小手语能力。

二、方法:1. 普及经典故事,提供故事参考。

在采用这种方法时,老师要准备一本充满童话色彩的故事书籍,并且要在故事中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互动方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

2. 然后,老师要为幼儿提供一些与故事主题相关的材料,如小人的模型、巨人的模型等。

3. 围绕着主题,展开互动游戏,以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

例如,让幼儿分组,分别选择一个小人和一个巨人,然后让他们与伙伴比较大小。

小人和巨人越大越好,让幼儿更有成就感。

4. 结束后,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课程反思。

三、设计步骤:1. 主题分享老师以“小矮人”和“大巨人”这两个人物为主题,介绍幼儿园的小伙伴们。

把他们分为两组,让幼儿分别站起来,用手比划两种人物的大小差异。

老师简单互动,提高幼儿的情绪,紧接着,转入下一环节。

2. 互动探索——“小矮人和大巨人的差异”让幼儿将老师为他们准备模型的大小进行比较,差异表达出来。

老师可以边带着幼儿观察小矮人和大巨人的模型,边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发现其中蕴含的大小差异。

3. 指导探究——亮出答案:人们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大和小的概念老师通过互动比较,用孩子易懂的语言解释了人们的大小可能不同,因而才引发了小矮人与大巨人之间的大小区别。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大巨人和小矮人》,涉及章节为第二章“有趣的大小比较”。

详细内容包括大与小的概念理解、事物大小比较、以及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幼儿感知大小的相对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并掌握大与小的概念,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区分事物的大小。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大小比较能力。

3. 通过故事情境,让幼儿感知大小的相对性,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大小的相对性,能够灵活运用比较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大与小的概念,学会通过观察和比较进行大小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巨人、小矮人玩偶,大小不同的球、苹果、书本等。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大巨人、小矮人玩偶,讲述《大巨人和小矮人》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大与小的对比。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大小比较例子。

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球、苹果、书本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关系。

(2)通过比较,让幼儿理解大与小的概念,并学会用尺子进行测量。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画纸和水彩笔,让幼儿画出一个大圆形和一个小圆形。

(2)幼儿互相比较自己画的大小,并用水彩笔进行标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大巨人和小矮人》2. 内容:(1)大与小的概念(2)事物大小比较(3)大小的相对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大小比较,并记录下来。

例如:我的书包比我的铅笔盒大,我的玩具汽车比我的玩具小熊小。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大与小的掌握程度,了解他们在比较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1)开展主题活动,如“我家的大家伙和小不点”,让幼儿在家庭中寻找大小比较的事物,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大巨人和小矮人教案

大巨人和小矮人教案

大巨人和小矮人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教案1活动目标:1、能根据故事的情节要求做动作,并享受表演的乐趣。

2、能用不同的乐器表现小矮人和大巨人的脚步声。

活动准备:1、设置森林的情境。

2、乐器若干。

3、音乐《小矮人和大巨人》重点与难点:重点:能根据故事的情节做动作,并享受表演的乐趣。

难点:能用不同的乐器表现小矮人和大巨人的脚步声。

活动过程:一.音乐进场,讲故事引出主题。

故事:最近,森林里出现了一群大巨人和小矮人,听其他的小动物们说,大巨人和小矮人,小矮人又矮又小,小小的脑袋,小小的手,小小的脚,走起路来很轻很轻“嘻嘻嘻嘻嘻”。

大巨人又高又大,大大的脑袋,大大的手,大大的脚,走在路来“咚咚咚咚”。

那现在让我们去找一找它们的踪迹吧。

二.用肢体动作来表演《小矮人和大巨人》1、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小矮人和大巨人①听说,小矮人和大巨人正在玩游戏,那在找到它们之前,你们觉得小矮人和大巨人长得怎么样?②请出大巨人和小矮人。

③请幼儿观察大巨人和小矮人长得怎么样,并用动作来表现。

2、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一起做动作。

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做动作,变大变小,变成大巨人,再变成小矮人。

幼儿排在教师前面,当听到大巨人大家就要站立双手高举学大巨人,当听到小矮人,大家就蹲下来学小矮人。

三.用乐器表现大巨人和小矮人声音“小朋友们,刚刚我们学习了大巨人和小矮人的动作,那你们猜一猜大巨人和小矮人走路的时候是发出什么样的声音?①教师出示乐器,介绍乐器,并讲解使用。

请小朋友们听听哪个乐器像大巨人发出的脚步声?哪个像小矮人发出的脚步声?②请小朋友选择乐器,自己操作。

教师引导幼儿用乐器敲打出大巨人和小矮人的脚步声,并说说为什么(例如:用铃鼓,用手掌敲打铃鼓,发出“啪啪”的声音,代表大巨人的脚步声,而轻轻摇晃铃鼓,发出“沙沙”的声音,代表小矮人的脚步声。

)③教师幼儿一起随音乐用乐器敲打。

三.结束你们玩的开心吗?那请小朋友带着我们的乐器朋友去找小矮人和大巨人一起玩耍把。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大巨人和小矮人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与人合作、分享的精神,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3. 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大小变化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大巨人和小矮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大小的概念。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合作、分享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巨人、小矮人的卡通图片,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球、积木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彩色卡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讲述大巨人和小矮人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人物特点。

(2)教师展示大巨人、小矮人的卡通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他们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拿出大小不同的物品,让幼儿通过观察,分辨出哪个是大巨人,哪个是小矮人。

(2)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比较,理解大小的概念。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画笔等材料,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大巨人和小矮人。

(2)幼儿互相展示作品,分享自己的心得。

4. 合作分享(5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大巨人和小矮人”的角色扮演,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大小变化。

(2)教师引导幼儿互相合作、分享,共同完成任务。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强调合作、分享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大巨人和小矮人的卡通图片,标注特点。

2. 大小不同的物品,标注大小。

3. 画出的大巨人和小矮人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心中的大巨人和小矮人,并写出他们的特点。

答案示例:大巨人:高高的,大大的,很强壮。

小矮人:矮矮的,小小的,很灵活。

2. 作业题目: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个“大巨人和小矮人”的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活动中,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关注他们在合作、分享方面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通用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通用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大巨人和小矮人》章节,详细内容包括通过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大小、高矮概念,以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并运用“大”、“小”、“高”、“矮”等词汇。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大小、高矮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巨人、小矮人玩偶各一个,故事书《大巨人和小矮人》。

2.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具大巨人、小矮人,提问:“大家看看,这两个玩偶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幼儿发表观点,引出本节课主题。

2. 故事讲解:讲解故事《大巨人和小矮人》,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描述的大小、高矮特点。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找不同”游戏,让幼儿在教室内寻找大小、高矮不同的物品,并贴上彩色贴纸。

4. 例题讲解:出示图片,让幼儿判断哪个是大巨人,哪个是小矮人,并说明原因。

5. 随堂练习:让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大巨人和小矮人,并分享给同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大巨人和小矮人》2. 内容:大巨人:高、大小矮人:矮、小幼儿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心中的大巨人和小矮人,并用“大”、“小”、“高”、“矮”等词汇进行描述。

2. 答案示例:我画的大巨人很高,小矮人很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实践、绘画等多种形式,让幼儿较好地掌握了大小、高矮概念。

但在引导幼儿用词汇进行描述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寻找生活中大小、高矮不同的物品,并进行描述。

同时,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编关于大巨人和小矮人的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和例题讲解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难点:理解和掌握大小、高矮概念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

《小矮人和大巨人》活动教案

《小矮人和大巨人》活动教案

一、活动主题:《小矮人和大巨人》二、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2. 通过故事讨论,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三、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小矮人和大巨人》2. 小矮人和大巨人的头饰3.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故事讲述:以生动的语言和表情,讲述《小矮人和大巨人》的故事,引导幼儿倾听和理解。

3. 故事讨论: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如:“小矮人和大巨人有什么不同?”“他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局?”等,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对话和表演,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5. 绘画活动:给幼儿发放画纸和颜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小矮人和大巨人的形象,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五、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理解故事的主题,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角色扮演和绘画活动,幼儿的口语表达、表演能力和绘画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六、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进行故事讨论和角色扮演,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小矮人和大巨人》主题展示区,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和相关图书,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3. 区域活动:在区角活动中,提供相关图书、角色扮演道具等,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进一步巩固故事情节和角色认知。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评价幼儿在角色扮演和绘画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绘画技能。

3. 收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家园共育的效果。

八、教学建议:1. 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2.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以适当调整故事内容和活动难度,使之更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一、教案背景教学班级:幼儿园中班教学主题:《大巨人和小矮人》教材:《幼儿园中班语文》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听懂、理解课文内容;•熟练使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幼儿的敬爱他人、帮助他人和与他人和睦相处的良好习惯;•培养幼儿的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态度。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从情境中抽象出抽象概念,引导幼儿探索发现事物的本质及特性,从而学习和认知事物。

2、合作学习法在师生互动的情况下,组织幼儿个体之间、小组之间以及全班之间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故事讲解法通过小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想象和经验,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播放一段《大巨人和小矮人》的动画,并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动起来,活跃气氛。

2、讲解故事老师简单讲解故事大概情节,让幼儿先进行阅读,发现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并花一定时间与幼儿交流故事的核心主题。

3、分组讨论老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故事的情节,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idea,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构建个人思维。

4、角色扮演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进行故事情节的扮演。

其他幼儿作为观众,大力鼓励他们的表演精彩和自豪感。

5、反思讨论教学活动结束后,老师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和幼儿一起反思活动中的不足,让他们体验到学习反思与提升的重要性,唤起他们的自学习想。

五、教学反思1、在教学活动中使用了情境教学法, 慢慢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2、合作学习法能有效的增强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将团队精神转化为学习动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3、故事讲解法能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让幼儿在身体上的活动中学习和理解故事中的情节;4、角色扮演活动能够锻炼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同时也能使幼儿对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深入理解;5、在教学中进行的反思有利于幼儿深度认识和理解学习内容,唤起个人自学习思想,并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幼儿园体育游戏小矮人大巨人教案

幼儿园体育游戏小矮人大巨人教案

幼儿园体育游戏小矮人大巨人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体育游戏-小矮人大巨人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发展身体协调性和运动技能。

2.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参与度。

教学重点:1. 学习基本的体育游戏规则和技能。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并尝试新的运动技能。

教学准备:1. 游戏区域:室内或室外空间。

2. 标记物:用于标记小矮人和大巨人的位置。

3. 道具:如绳子、球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与幼儿一起讨论小矮人和大巨人的特点,引发幼儿的兴趣。

2. 介绍游戏规则和目标:小矮人需要躲避大巨人的触摸,大巨人需要尽快触摸到小矮人。

游戏规则说明:1. 将游戏区域划分为小矮人区和大巨人区。

2. 选择一名幼儿作为小矮人,其他幼儿作为大巨人。

3. 小矮人站在小矮人区的标记物上,大巨人站在大巨人区的标记物上。

4. 教师发出指令后,大巨人可以开始追逐小矮人。

5. 如果小矮人被大巨人触摸到,小矮人变为大巨人,大巨人变为小矮人。

6. 游戏继续进行,直到所有幼儿都有机会扮演小矮人。

游戏变化和扩展:1. 增加障碍物:在游戏区域中放置障碍物,增加游戏难度。

2. 增加游戏时间限制:设定游戏时间,看哪个小矮人能够在规定时间内逃离大巨人的追逐。

3. 改变追逐方式:引入其他运动技能,如跳跃、爬行等。

结语:1. 与幼儿一起回顾游戏过程,让幼儿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2. 强调团队合作和积极参与的重要性。

3. 鼓励幼儿在其他体育游戏中积极运用所学的技能和规则。

这份教案旨在通过体育游戏“小矮人大巨人”帮助幼儿发展身体协调性、运动技能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中包括了游戏规则的说明、游戏变化和扩展的建议,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重点和准备工作。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为您提供专业的教案建议和指导。

小班教案小矮人和大巨人

小班教案小矮人和大巨人

小班教案小矮人和大巨人小班教案小矮人和大巨人一、教学目标1.语言目标:能够听懂、理解并表述小矮人和大巨人的故事情节,掌握新词汇。

2.认知目标:通过故事学习大巨人和小矮人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正义感和勇气,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故事情节并保持连贯性。

2.明确重要词汇并能够正确使用。

3.培养学生正义感和勇气。

三、教学难点1.让孩子在阅读故事后,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一个系统的故事情节。

2.以孩子的角度出发,引导孩子正视自己内在世界以及班级中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故事阅读与故事讲解相结合。

2.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3.团队合作,让学生进行小组创作。

五、教学资源1.绘本《小矮人和大巨人》2.备课资料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

教师介绍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让孩子能够了解将要学习的故事情节。

2.阅读故事。

教师配合故事绘本,为孩子们朗读故事,并提示孩子们需要注意故事中出现的新词汇以及情节转折。

3.分组完成绘本插图配合情节创作。

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故事情节,自由发挥实现故事的连贯性,创作插图,同时让自己编写完整连贯的故事。

4.小组汇报。

学生按照小组进行汇报,讲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向其他同学介绍小组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5.讨论。

教师提出关于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情节铺展和核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们进行深入探讨、意见交换,从而增进彼此的理解,发展积极向上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6.总结。

在小组汇报完成后,通过讨论和交流,总结本次课堂内容,强调故事中的道德价值观和实际应用意义。

七、教学评价1.教师记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记录和反思,通过教育实践的总结,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坚实的依据。

2.小组评比。

教师根据小组创作,进行评比,从而鼓励孩子们合理分配时间、相互合作,并体现出优秀的故事创作能力。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巨人和小矮人》含反思【教案】教学主题:大巨人和小矮人适用年龄:3—4岁教学目标:1.同学能够通过故事了解大巨人和小矮人之间的情感和友情。

2.同学能够理解和使用一些关于情感和友情的简单词汇。

3.同学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和制造力游戏与其他同学相互合作。

教学资源:1.图书《大巨人和小矮人》2.玩具工具3.剪纸工具教学活动:前置活动:同学围坐在讲解者四周,听取讲解者给出的往来故事。

教学过程:1. 叙述故事讲解者朗读《大巨人和小矮人》这本图书,引导同学认得两位主角,并与同学一起思考一些问题:“大巨人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会帮忙人们吗?”“小矮人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会帮忙人们吗?”2. 细节分析讲解者互动提问:“大巨人和小矮人一起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他们相互交流了什么信息?”“他们在一起做了什么?”“为什么不同的人可以一起玩得很好?”3. 制作剪纸人物制作剪纸人物是一种良好的制造性教学活动,可以有益于同学进展其创意和制造力。

同学将通过制作剪纸人物来表达他们对大巨人和小矮人之间情感和友情的理解。

同学可以设计剪纸人物的面部表情、衣裳款式和颜色,以及其他该剪纸人物的细节。

同学可以共享本身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以及讨论彼此的创意和制造力。

4. 制作友情卡讲解者为同学介绍友情卡的概念,同学将制作一张友情卡,并写下他们对学校里任何一个人的感谢之情。

假如需要,讲解者可以在友情卡上供给一些引导性的话语。

制作和共享友情卡的过程富有制造力和富有意义,可以让同学进一步明白友情的意义和如何表达感谢之情。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忙同学认得到大巨人和小矮人刻画了不同世界观的两个极端,然后通过他们之间的友情来呈现出情感和沟通的紧要性。

一开始,我尝试着通过叙述侧重点来让同学理解故事,但是可以看出同学们并没有完全理解。

于是,我更改了策略,让同学们本身去做一些事情,尤其是在剪纸和友情卡制作的过程中,让同学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故事背后的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巨人小矮人的教案
音乐游戏《大巨人、小矮人》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关注音乐中音的高低。

2、通过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中音的高低。

3、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空间流动的秩序感。

二、教学准备
音乐、地垫若干(至少人手一块)
三、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有一群大巨人和小矮人在森林里游戏,每当听到高音大家就要站立双手高举学大巨人,每当听到低音,大家就蹲下学小矮人(导入方式及创编故事教师自行发挥)。

说到高低处可用肢体做出相关动作。

2、引导幼儿关注音乐中旋律的高低。

3、老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并准确用肢体动作表现出音乐中旋律的高音和低音。

4、幼儿起立尝试游戏。

全体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走,听到低音旋律时模仿小矮人,听到高音旋律时模仿大巨人。

5、课室内四散放地垫,重复步骤3,并提出新要求:
(1)课室内四散放地垫上跨过去,要从地垫之间的空隙中穿行。

(2)到旋律变化时必须要找到一块地垫站上去做相应高和低的动作。

注:游戏前提出要求:游戏时不能互相碰撞,注意倾听音乐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