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简单来说就是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是否能在国际社会得到认可,其认证基础是《华盛顿协议》。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工程类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由专门职业或行业协会(联合会)、专业学会会同该领域的教育专家和相关行业企业专家一起进行,旨在为相关工程技术人才进入工业界从业提供预备教育质量保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就是要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等都围绕学生毕业能力达成这一核心任务展开,并强调建立专业持续改进机制和文化以保证专业教育质量和专业教育活力。
《华盛顿协议》是工程教育本科专业学位互认协议,其宗旨是通过多边认可工程教育资格,促进工程学位互认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国际流动。工程学位的互认是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和工程教育标准的互认实现的。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由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组织实施,对外由中国科协代表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
《华盛顿协议》成立于1989年,最初由6个英语国家的工程专业团体发起成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最有国际影响力的教育互认协议,成员遍及五大洲,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香港、南非、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韩国、马来西亚、土耳其、俄罗斯等15个正式
成员,和包括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德国、中国、菲律宾等7个预备成员。
《华盛顿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各正式成员所采用的工程专业认证标准、政策和程序基本等效;②各正式成员互相承认其他正式成员提供的认证结果,并以适当的方式发表声明承认该结果;③促进专业教育实现工程职业实践所需的教育准备;④各正式成员保持相互的监督和信息交流。
加入华盛顿协议,先要经过“预备”阶段,最短2年后可以成为正式签约组织。从“预备”阶段成为正式成员,有严格、规范的程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认证体系和程序实质等效于协议其他成员的认证体系和程序;二是认证所采用的毕业生标准实质等效于协议中的毕业生素质要求。
工程教育认证在我国的情况:
从2005年起,我国开始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成立了由76名教育界和产业界专家共同组成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以及机械类、化工类等14个认证分委员会,分别负责组织开展相关专业领域的认证工作。现有14000多个工程教育专业布点数,占高等学校专业总布点数的1/3,工程专业类在校生超过300万人,占全国本科总数的1/3,毕业生超过100万人,占全国本科毕业生总数的1/3。
在推进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制订的我国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在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7个方面与国际标准紧密对接。补充标准则涵盖了各行各业对各类工程人才的要求,反映了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工程人才在知识、能力
和素质方面具备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有利于不同类型和不同服务面向的学校发挥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
2013年6月19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华盛顿协议》全会一致通过接纳我国为该协议签约成员,我国成为该协议组织第21个成员。两年后将参与该协议的全会,通过考核才能成为正式成员。
工程教育认证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意义:
1、进入国际就业市场的“通行证”
目前,几乎所有相关院校都对参与工程教育认证表现出空前的热情。一是新颖的育人理念,二是未来工程师“毕业生”通行国际的执业资格。
2、“教育首先关注学生的感受”
作为预备成员国,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提上日程,给高校带来的变化就是要从以学生为本、目标导向、持续改进三个方面着手。
3、教学“从句号课堂向问号课堂转变”
为了切实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教育部建立了以“学校自我评估基础、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控”为主的“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评估制度,而专业认证工作也是这“五位一体”评估制度的重要一项。
那么,面对工程教育认证,申请工程教育认证的各高校应该如何做?李志义提出了建议:“关键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是达成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这需要实现四个转变,即:从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转变、从封闭课堂向开发课堂转变、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从句号课堂向问号课堂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