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PPT

合集下载

化疗药物的正确使用PPT课件

化疗药物的正确使用PPT课件
• 规格包装:每瓶100mg,200mg,片剂,每片 50mg。
3、异环磷酰胺
• 别名:和乐生 • 英文名:Ifosfamide,Isophosphamide,IFO,IFS,ISP • 分子式:C7H15Cl2N2O2P • 实验研究:本药60年代中期由德国Asta药厂合成,由于严重的出血性
膀胱炎副作用,限制了临床使用。直到1981年Brock等合成了尿路保 护剂Mesna(巯乙磺酸钠)后,方广泛临床应用。1988年FDA批准美 国上市,1991年临床试验后我国上市。 • 药代动力学:IFO静注后迅速分布到各组织中,与CTX一样需经肝细胞 色素P450激活,代谢为异磷酰胺氮芥才能起抗癌作用,但与环磷酰胺 代谢途径不同。 IFO水溶性大,活化速度慢,血峰值低,剂量可为CTX的3-4倍,常规 给药1.6-2.4g/m2,连续3-5日,t1/2约为7小时,约55%-60%从尿 中排泄,另15%为原形排泄。一次给予大剂量3.8-5.0g/m2 ,t1/2为 15小时,80%从尿中排泄,其中50%-55%为原形。因此,分次给药 可获得更好的生物效应。
• 不良反应:⑴骨髓抑制(最低1-2周,3-5周恢复)。 ⑵消化道反应(停药1-3天后消失)。⑶脱发、皮 肤色素沉着。⑷中毒性肝炎。⑸口腔炎、膀胱炎。 ⑹大剂量可致心肌炎。⑺无月经、无精子及不育。 ⑻肺纤维化。
• 注意事项:⑴肝肾功能异常时毒性增加。⑵大剂量 使用时应水化利尿,同时应用尿路保护剂(Mesna) 以预防出血性膀胱炎。
• 用法:口服,成人1g/天,分2次口服,连服4天, 休息3天/周。也可连续服用,总量20克为1疗程。 儿童按20mg/kg计算。局部用药:涂抹于肿瘤溃 疡处,1-2次/天。
• 不良反应:⑴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等。 ⑵白 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骨髓抑制出现较晚,总量达 10g以上可出现明显骨髓抑制。

化疗药物基本知识ppt课件

化疗药物基本知识ppt课件

需避光输注的药物—使用避光袋和避光输液器:
3、烷化剂类:环磷酰胺、尼莫司汀、达卡巴嗪
4、抗生素类:吡柔比星、表柔比星 5、其他:亚叶酸钙
上述抗肿瘤药物对光、热敏感,在日光、高温、高湿 条件下不稳定。上述化疗药物临床使用溶解稀释后, 水溶液不稳定,光照加速反应。
21
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稳定性
药物的低温保存2~8摄氏度:
应调节剂(干扰素、IL-2),靶向药物
6
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
溶媒 给药次序
用法用量
药物
给药途径
滴速
稳定性
7
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给药次序
药物相互 作用原则 细胞动力学 原则
刺激性原则
有的化疗药物之间 会发生相互作用, 从而改变药物的体 内过程,可能影响 疗效或毒性。
使用非顺序依赖性 化疗药物时,应先 用对组织刺激性较 强的药物,后用刺 激性小的药物。
14
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给药途径
肌肉注射:适用于对组织无刺激性药物,如噻替哌,阿糖胞苷。应备长针头 肌注要深,利于药液吸收。 腔内注射:适合胸、腹腔给药的药物有氟尿嘧啶、阿霉素、顺铂。将药物快 速注入胸、腹腔,注药后协助病人定时更换体位,使药液加快与 胸腹腔广泛接触并在胸腹腔滞留一段时间,使药液均匀分布于胸 、腹膜。 膀胱灌注:如最早应用噻替哌(TSPA)行膀胱灌注,其次是 阿霉素 (ADM)、丝裂霉素(MMC),羟基喜树碱 (HCPT)。灌注方 法;置尿管行导尿术,排空膀胱尿液后注入药物。
1、植物类:长春新碱、长春地辛、紫杉醇脂 质体、多西他赛 2、酶类:门冬酰胺酶 3、烷化剂:达卡巴嗪、卡莫司汀 4、靶向药物: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西 妥昔单抗。
22
请签字:

化疗药物的分类及PPT课件

化疗药物的分类及PPT课件

编辑版pppt
15

编辑版pppt
16
杂类
• 奥沙利铂 与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联合应用, 可应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不能用生理盐
水稀释本药。用药期间,指导患者勿吃冷食,
禁用冰水漱口,禁风,禁冷热敷。不良反应: 1、神经毒性,主要表现为感觉迟钝,感觉异 常,遇冷加重,偶见可逆性急性咽喉感觉异常。 2、胃肠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3、造 血系统,奥沙利铂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血液毒性。
当单独用药时可能引起贫血,血小板较少,当
与氟尿嘧啶联合使用时,会导致血小板减少症 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血液学毒性增加。
编辑版pppt
13
化疗药物的近期毒性反应
• 一、胃肠道反应: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食 欲减退、便秘和腹泻。防治主要是化疗前应用 止吐剂,做相应的饮食指导。
• 二、静脉炎:发炎的血管变硬,呈条索状,有 疼痛感,血流受阻。
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常出现于给药后第8-12天。
编辑版pppt
4
抗代谢类
• 氟尿嘧啶(5-FU)需静脉给药;主要对消化道癌症和乳腺癌疗效 较好;最早出现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一般于 用药后第2周出现骨髓毒性,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 卡陪他滨(希罗达)为氟尿嘧啶的衍生物,口服给药。临床应用 及不良反应与氟尿嘧啶相似。
编辑版pppt
11
杂类
• 卡铂 常见的不良反应1、骨髓抑制,白细胞与血小 板在用药21天后达最低点,通常在用药30天左右恢复, 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减少与剂量有关,有蓄积作用2、 注射部位疼痛。不常见的反应有:过敏反应 (皮疹或
瘙痒,偶见喘咳)发生于用药几分钟内;周围神经毒性; 耳毒性(耳鸣常见);视力模糊,黏膜炎或口腔炎;

化疗教学课件

化疗教学课件
神经毒性可能导致肢体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生活。
处理方法包括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理疗等措施,同时注意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05
化疗的疗效与预后
化疗的疗效评价
01
02
03
肿瘤大小变化
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肿 瘤在治疗过程中的大小变 化,以评估化疗的疗效。
症状改善情况
关注患者症状的改善程度 ,如疼痛减轻、呼吸困难 缓解等,作为疗效的参考 指标。

胃癌的化疗
总结词
化疗是胃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有效 控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详细描述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化疗通常作为 手术和放疗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缩小肿瘤 体积、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常见的胃癌化 疗药物包括烷化剂、抗代谢药、抗生素类等 。
04
化疗的副作用及处理方法
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是化疗过程中最常见 的副作用之一,通常在化疗后 1-2天内出现。
详细描述
化疗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对于实体瘤,化疗通常作为手术和放疗的辅助 治疗手段,可以缩小肿瘤体积、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常见的实体瘤化疗药物包括烷化剂、抗代谢药、抗生素类 等。
血液肿瘤的化疗
总结词
化疗是治疗血液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详细描述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化疗通常作为手术和放疗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缩小肿瘤体积、预防 肿瘤复发和转移。常见的乳腺癌化疗药物包括烷化剂、抗代谢药、抗生素类等。
肺癌的化疗
总结词
化疗是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详细描述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化疗通常作为手术和放疗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缩小肿瘤 体积、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常见的肺癌化疗药物包括烷化剂、抗代谢药、抗生素类等

化疗药物的使用_PPT课件

化疗药物的使用_PPT课件
正压封管: 脉冲会产生负压,会使血液 返流进导管,若干个脉冲后 必需在剩余1-2ml时边直推注 射器活塞边拔注射器(撤离 注射器时乳头是出水状态)
PICC日常护理——冲管
乳头呈出水 状态
先夹卡子, 再退出注射 器
不可选择的穿刺部位
手术区域侧肢体,•如乳房切除术、截肢等。 二十四小时内有穿刺史的静脉及穿刺点以下的静
可以选择的穿刺部位
1.首选手臂的大静脉: 腕和肘之间的静脉(易固定 、粗、直)该处静脉表浅,有足够的软组织,以 防止损伤神经和肌腱。
2.深静脉(PICC,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输液港) 3.有上腔静脉压迫症选择下肢静脉。 4.手背静脉
PICC导管的特点
导管可通过 放射影像学 显影确认导 管及其尖端 的位置
化疗废弃物处理:
1、药瓶放置在带盖密封的专用容器,以防残留药液汽化 污染室内环境。
2、化疗所用各种废弃物不可堆积,应及时清理。
3、注射器、输液器、针头等要放在防渗漏、防刺破专用 容器内,并带有特殊的警示标示。
4、所有的化疗废弃物集中放在细胞毒药物专用垃圾袋中 并封闭高温焚烧处理。
化学治疗静脉的评估与选择
内容: 一、概述 二、化疗药物的分类、特点 三、化疗药物给药途径、方法 四、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护理
概述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 病之一,与心脑血管疾病构成对人类 的最大威胁 世界每年新发病例1000万,死于癌症 600-700万 我国每年新发病例160万,死于癌症 130万
目前的肿瘤治疗方法
脉。 肿瘤(新生物)侵犯的部位; 肘窝或其它有潜在的肌腱或神经损伤可能的部位 炎症、硬化、疤痕部位。 有上腔静脉压迫症不选择上肢静脉。
化疗药物渗漏处理
药物外渗后的处理原则

肿瘤内科常用化疗药物简介PPT

肿瘤内科常用化疗药物简介PPT

免疫治疗
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肿瘤治 疗的新方向,与化疗药物联合 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02
常用化疗药物介绍
烷化剂
烷化剂定义
烷化剂分类
烷化剂是一类能将带负电的细胞表面分子 烷化,从而抑制细胞增殖的化疗药物。
根据其化学结构和性质,烷化剂可分为氮 芥类、乙烯亚胺类、亚硝基脲类和甲基磺 酸酯类等。
烷化剂作用机制
方和分期对化疗 药物的敏感性不同,选 择方案时应考虑这一因
素。
患者身体状况
患者的年龄、性别、身 体状况和基础疾病等会 影响对化疗药物的耐受
性和效果。
药物副作用
不同化疗药物具有不同 的副作用,选择时应权 衡疗效与不良反应之间
的平衡。
医疗资源与费用
医疗资源、药物供应和 患者经济状况也是方案 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
抗代谢药通过模拟正常代谢 物质,占据细胞内代谢酶的 位置,干扰肿瘤细胞DNA和 RNA的合成。
抗代谢药代表药物
氟尿嘧啶、甲氨蝶呤、阿糖 胞苷等。
抗肿瘤抗生素
抗肿瘤抗生素定义
抗肿瘤抗生素是一类能抑制肿瘤细胞 生长的药物,通常是从微生物培养液 中提取或半合成的。
抗肿瘤抗生素分类
根据其作用机制,可分为破坏DNA 结构和影响DNA功能的抗生素。
04
化疗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监 测
疗效评估指标与方法
肿瘤大小变化
通过影像学检查,比较治疗前后肿瘤的 大小变化,是评估化疗疗效的主要指标

症状改善
评估患者接受化疗后的症状是否得到 改善,如疼痛减轻、呼吸困难缓解等

生存期延长
观察患者接受化疗后的生存期是否延 长,是评估化疗疗效的重要指标。
实验室指标

常见化疗药物的机理及使用顺序(ppt)

常见化疗药物的机理及使用顺序(ppt)

DHFR
TS
MTX
5-Fu
MTX与5-Fu(二)
联用顺序:序贯抑制
先用MTX, 6h后再用5-Fu
临床应用:CMF方案
VCR与MTX(一)
VCR:1.抑制微管蛋白聚合,影响纺锤体形成 2.分布半衰期<5min,消除半衰期50~ 155min,末梢消除半衰期85h 3.随胆汁排泻
VCR与MTX(二)
先用VCR,再用MTX
先用阿米福汀,再放疗
先用VCR,6~8h后再用CTX
先用紫杉醇,再用顺铂
先用ADM,再用紫杉醇 先用CF,再用5-Fu
临床应用:PF方案
MMC与5-Fu(一)
MMC:1. 直接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类似烷 化剂
2. 血浆半衰期17min 3. 经肝脏代谢
MMC与5-Fu(二)
联用顺序:先用MMC(周期非特异性) 再用5-Fu (周期特异性)
临床应用:FAM方案
CTX与MTX(一)
CTX:1. 烷化剂,直接破坏DNA结构和功能 2. 血浆半衰期4~6.5h 3. 经肾脏排泄
放疗与阿米福汀(二)
联用顺序:200~300mg/m2溶于生理盐水50ml 放疗开始前30min滴注,15min滴完
小结
先用顺铂,再用5-Fu 先用MMC,再用5-Fu 先用CTX,9天后再用MTX 先用MTX,6h后再用5-Fu
先用紫杉醇,48h后行放 疗
先放疗,再用5-Fu 先用顺铂,再放疗
常见化疗药物的机 理及使用顺序(ppt)
按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来源分类
烷化剂 抗代谢药 抗生素 植物药 杂类 激素及内分泌药物
按化疗药作用机制分类
干扰核酸生物合成 直接影响DNA结构与功能 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 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 影响激素平衡

化疗药物课件ppt

化疗药物课件ppt

VS
精准医疗
通过精准检测和诊断,针对不同患者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实现精准治疗。
免疫疗法与化疗药物的结合应用
免疫疗法
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症细胞的方法,如免 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等。
结合应用
将化疗药物与免疫疗法结合使用,可以发挥 各自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性和 副作用。
谢谢您的聆听
化疗药物课件
CONTENTS
• 化疗药物概述 • 常用化疗药物介绍 • 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及处理 • 化疗药物的合理使用及注意事
项 • 化疗药物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

01
化疗药物概述
化疗药物的种类和作用机制
烷化剂
通过与DNA结合,导致DNA复制障碍, 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抗代谢药
干扰DNA和RNA的合成,导致肿瘤细胞 死亡。
肾功能异常
化疗药物可能引起肾功能异常,需要注意 监测肾功能指标,及时处理。
药物性肝炎
化疗药物可能引起药物性肝炎,需要注意 监测肝功能指标,及时处理。
其他副作用
01
02
03
过敏反应
化疗药物可能导致过敏反 应,需要注意观察过敏症 状,及时处理。
神经毒性
化疗药物可能引起神经毒 性,需要注意观察神经症 状,及时处理。
05
化疗药物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
新药研发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化疗药物不断涌现,针对不同类型和阶段的癌症进行治 疗。
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是评估新药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等方法对新 药进行严格的评估。
个体化治疗与精准医疗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基因、分子特征和病情等因 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 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化疗ppt课件基础知识

化疗ppt课件基础知识

科学评估
一旦出现副作用,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 施,减轻患者的痛苦。
心理支持
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辅导,增强其战胜疾 病的信心和勇气。
副作用预防及处理方法
1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的副作用,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止吐药、 升白细胞药等。
2 营养支持
针对不同的副作用,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止吐药、 升白细胞药等。
从植物中提取的抗肿瘤成分,通 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分裂来发 挥作用。常见的植物类药物包括 紫杉醇和长春新碱。
01
烷化剂
通过使DNA烷化干扰细胞复制, 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常见的烷化 剂包括环磷酰胺和异环磷酰胺。
02
03
抗生素类
从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的天然物 质,能够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 常见的抗生素类药物包括阿霉素 和表阿霉素。
化疗PPT课件基础知识
目录
• 化疗简介 • 化疗药物 • 化疗方案 • 化疗副作用及处理 • 化疗效果评估 • 化疗发展前景
01
化疗简介
化疗简介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2
化疗药物
化疗药物种类
抗代谢药
通过干扰DNA和RNA的合成来 阻止肿瘤细胞生长。常见的抗代 谢药包括甲氨蝶呤和氟尿嘧啶。
植物类
骨髓抑制
化疗药物可能对骨髓产生抑制 作用,导致白细胞、红细胞和 血小板数量下降。
化疗药物可能对肝肾功能造成 一定程度的损伤,影响正常的 代谢和排泄。
副作用处理原则
预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
在化疗前和化疗期间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
及时处理
对患者的副作用进行科学评估,以便更好地 制定治疗方案和调整药物剂量。

常见化疗药物使用顺序与机理PPT医学课件

常见化疗药物使用顺序与机理PPT医学课件

化疗药物联用顺序:
AT:先用阿霉素类后紫杉类; TP:先紫杉类后顺铂;顺铂对细胞色素P450酶有调节作, 可使PTX清除率大约降低33%,产生更为严重的骨髓抑制 GP:先吉西他滨后顺铂;顺铂会影响吉西他滨的体内过程 ,加重骨髓抑制。与卡铂联合应用,先用卡铂 后用吉西 他滨效果好 ? DP:先顺铂后氟尿嘧啶; OLF:奥沙利铂—CF—氟尿嘧啶; FOLFOX4:奥沙利铂(d1天)—CF(d1、2天)—氟尿嘧啶 (44h); FOLFOX6:奥沙利铂(d1天)—CF(d1天)—氟尿嘧啶( 46h
常见化疗药物使用顺序与机理
内容
1.化疗药物使用顺序 2.简述各疾病化疗方案 3.常见化疗药物分类 4.化疗药物护理要点 5.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化疗概述
所谓化疗即化学药物治疗,是一种利用化 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分化的一种治疗方式 ,它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对原发病灶 、转移灶均有治疗作用。为了取得更好的 疗效,化疗疗程通常在4~6个月左右。
常见化疗方案
非小细胞肺癌 (腺) NP GP TP (鳞癌)首选 GP 小细胞肺癌 一线:EP 二线:伊立替康+顺铂 乳腺癌一线:手术切除较彻底 、辅助AC-T晚期或姑息TAC 分子靶向药物:赫赛汀:适用于Cerb-B2+++++者,可与化疗联合 内分泌治疗:(ER or PR+)不与化疗同时进行,在辅助化疗后给予 绝经前女性:1.去势+芳香化酶抑制剂 绝经后:芳香化酶抑制剂 胃癌、直肠 以铂类为主 FOLFOX6 或XeLoX方案 泌尿系:GP TP TA 非霍奇金淋巴瘤 CHOP 或ECHOP 前列腺癌:化疗首选DP 药物去势 多发骨髓瘤:VAD首选 胰腺癌:GP首选 宫颈或 氟尿嘧啶(5FU,4~6h)、亚叶酸钙(CF,2h)顺铂/顺可 达/诺欣/铂龙(DDP,2~3h)、异环磷酰胺(IFO,2~4h)、紫 杉醇/奥素(3h)。 慢滴的原因 1. 有些药物的毒性为泌尿道刺激及肾毒性,表现为血尿及血 肌酐升高,快速滴注时,可导致肾小管坏死。如:顺铂、 异环磷酰胺。 2. 有些药物快速滴注时毒性增加,慢速滴注时,分解快,毒 性降低。如:氟尿嘧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NA和蛋白质继续合成,约占细胞周期的1/5。
有丝分裂期(M):约占细胞周期的1/20,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相,该期内
RNA合成停止。蛋白质合成减少,细胞含有二倍的DNA,分裂成二个G1期子细胞。每 个子细胞可立即进入下一细胞周期,或进入非增殖状态,即G0期。
细胞增殖周期
S DNA合成期
G2
分裂前期
(2)产生自由基引起碱基损伤和DNA链断裂。 如 :博来霉素、丝裂霉素。
(3)抑制DNA拓扑异构酶,使DNA与酶蛋白结合形成易解离的复合物趋于稳定 和僵化,从而使DNA链断裂。 如:伊立替康、拓扑替康等。
3.作用于微管蛋白 :
主要作用妨碍微管形成或促进分解,从而 抑制有丝分裂。如:长春新碱、长春碱等。
抗代谢药物
甲氨蝶呤(MTX,methotrexate)
叶酸类似物,竞争性与二氢叶酸还原酶结合,阻止其还原为四氢叶酸,导致 合成所需的还原型叶酸不足,间接影响DNA合成。
氟尿嘧啶(5-FU,5-fluorouracil)
5-FU活化成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抑制胸苷酸合成酶的活性,使脱氧胸腺嘧 啶核苷酸缺乏,影响DNA合成。
如:抗代谢和植物类。
烷化剂
环磷酰胺(CTX,cyclophosphamide)
氮芥衍生物,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在体内经细胞色素 P450(CYP450)活化后,产生具有烷化活性的磷酰胺氮芥,发挥其细 胞毒作用。
异环磷酰胺(IFO,ifosfamide)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与DNA发生交叉联结,抑制DNA的合成,也 可干扰RNA的功能,经肝药酶活化生成异磷酰胺氮芥,发挥其细胞毒 作用。
4.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利用其本身的化学结构与氨基酸结合,以 “伪”物质身份参与生化反应,生成无生 物活性的产物,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如:嘌呤霉素。
化疗药对细胞增殖周期及各时相不同作用分类
细胞周期:
DNA合成前期(G1) :指细胞分裂终了到开始合成DNA之间的这段时期,约占细胞
周期的1/2。
DNA合成期(S):主要合成DNA,同时也合成RNA和蛋白质,约占细胞周期的1/4。 DNA合成后期(G2):亦称有丝分裂前期,为DNA合成结束后的一段间期,此期内
4.植物类药:长春新碱、长春花碱、长春瑞 滨、紫杉醇、多西他赛、依托泊苷、拓扑替 康
5.铂类:顺铂、卡铂、草酸铂、奈达铂 6.激素类:雌激素、雄激素、三苯氧胺、芳
香化酶抑制剂、抗雄激素药物、LH-RH类似 物
化疗药的作用机制分类:
1.直接破坏DNA 2.间接破坏DNA 3.作用于微管蛋白 4.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植物类药
依托泊苷/拉司太特(VP-16,etoposide)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作用于DNA拓扑异构酶Ⅱ,形成药物-酶-DNA 稳定的可逆性复合物,阻碍DNA修复。实验发现这复合物可随药物的 清除而逆转 ,使损伤的DNA得到修复,降低了细胞毒作用。
长春新碱(VCR,vincristine)
主要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而影响纺锤体微管的形成,使有丝分裂停止 于中期;还可干扰蛋白质代谢及抑制RNA多聚酶的活力,并抑制细胞 膜类脂质的合成和氨基酸在细胞膜上的转运。
吉西他滨/健择(GEM,gemcitabine, Gemzar)
植物类药
紫杉醇/泰素(PTX,paclitaxel,Taxol)
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保持微管蛋白稳定,抑制细胞有 丝分裂。
多西他赛/泰索帝/多西紫杉醇(TXT, docetaxel,taxotere)
半合成的紫杉碱类药物,其作用机制与紫杉醇相同。
化疗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化疗药物分类(根据来源和作用 机制):
1.烷化剂:氮芥、苯丁酸氮芥、美法仑、环 磷酰胺、异环磷酰胺、赛替派、达卡巴嗪、 替莫唑胺
2.抗生素类:柔红霉素、阿霉素、脂质体阿 霉素、表阿霉素、丝裂霉素、博莱霉素、 米托蒽醌、放线菌素D
3.抗代谢药物:甲氨蝶呤、培美曲塞、氟尿
抗生素类
阿霉素(ADM,adriamycin)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嵌入DNA的相邻碱基对,使DNA链裂解,阻 碍DNA及RNA的合成。
表阿霉素/表柔比星(EPI,epirubicin)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嵌入DNA的相邻碱基对,干扰转录过程,阻 止mRNA的形成,抑制DNA及RNA的合成。
抗生素类
博来霉素/平阳霉素(BLM,bleomycin)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抑制癌细胞DNA的合成和切断DNA链,影响 癌细胞代谢功能,促进癌细胞变性、坏死。
放线菌素D/更生霉素(KSM,dactinomycin, actinomycin-D)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作用于RNA,高浓度时则同)烷化剂:有一个或多个活泼的烷基,所含烷基能与细胞的DNA、 RNA或蛋白质中亲核基团烷化可形成交叉联结或引起脱嘌呤,使DNA 链断裂,在下一次复制时,又可使碱基错配,造成DNA结构和功能的 损害 。
(2)铂类:类似于双功能烷化剂,铂原子只有顺式才有作用,反式无效。 (3)DNA嵌合类:能插入DNA的双螺旋链,改变DNA的模板性质,抑制
铂类
卡铂(CARBO,CBP,carboplatin, paraplatin)
DNA聚合酶从而抑制DNA、RNA合成。 如:放线菌素D、阿霉素、柔红霉素等。
2.间接破坏DNA:
(1)影响核酸合成(抗代谢药):利用其本身化学结构与体内的核酸代谢物相 似,从而竞争同一酶系,影响酶与代谢物间的正常生化反应速率,而减少或 取消代谢物的生成;或以“伪”物质身份参与生化反应,生成无生物活性的 产物,而阻断某一代谢,致使该合成路径受阻。 如: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等。
G1 合成前期
G0 静止期
M 分裂期
无增殖力细胞
化疗药对细胞增殖周期及各时相不同作用分类
1.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CNSA):
对整个增殖周期中的细胞均有杀灭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推荐大剂量 间歇性给药。
如:烷化剂、抗生素类和激素类。
2.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CCSA):
只对某一时相有杀伤作用的药物,主要杀伤增殖期的细胞,G0期细胞 不敏感。呈时间依赖性,推荐小剂量持续给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