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子昂看初唐文学的特点
陈子昂为何主张“复古”?叶嘉莹讲诗歌之八:初唐诗风的转变
陈子昂为何主张“复古”?叶嘉莹讲诗歌之八:初唐诗风的转变.陈子昂为何主张“复古”?叶嘉莹讲诗歌之八:初唐诗风的转变叶嘉莹讲授于家慧、李晓楠整理张海涛审校我们上次说了,初唐的诗是五言律诗的体式,是律体刚刚成立的时候。
我们上次讲了杜审言那首《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他注重的是对偶的工整,而且用律体来酬赠,还要写得切合,所以写得工整,写得切合。
初唐的一些诗歌,在工整切合之中,还有开阔博大的气象,这是唐朝诗歌的特色。
格律的突破与变化诗歌是很奇怪的一个东西,诗歌一定是有生命的。
我个人以为,艺术一定是有生命的,搞艺术创作的,一定是带着他自己的性格、感受、经历来创作的,所以当然与个人有关系。
而个人生活在大的社会环境之中,所以它就与整个时代的风气也结合了一个必然的关系,这是初唐诗歌的特色。
可是,事情变化真的是非常微妙,开始的时候非常注重工整切合,像杜审言的那首诗。
可是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所以注重工整的同时就已经发现,可以从工整之中有一个突破,你一定要注意到,是从无到有——本来没有格律,再从有到破——把这个格律破出去。
我们现在要讲王勃的一首诗,就是你要发现它在格律之中有了变化。
本来我们说一首律诗的格律,第三句跟第四句一定要对偶,第五句、第六句也是一定要对偶。
对偶的规则是什么呢?平仄要相反,词性要相同,这是律诗最基本的格律。
什么叫平仄相反?第一个字跟第三个字可以通用,不必注意,所以平仄相反主要是指音节停顿的地方,我们再看一下杜审言那首诗,“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霞”是平声,“柳”一定要是仄声。
“海”是仄声,“江”一定要是平声。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气”是仄声,“光”一定要是平声,“黄”字是平声,“绿”一定要是仄声。
所以平仄相反,主要是第二个字、第四个字,音节顿挫停顿的地方,可是它的词性需要相同,这是律诗的规则。
现在我们就来看王勃的诗。
这首诗的题目,《古诗今选》上写的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戴君仁的《诗选》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题目有不同的版本。
陈子昂诗歌中的议论特点
陈子昂诗歌中的议论特点陈子昂诗歌中的议论特点陈子昂诗歌中的议论特点【摘要】陈子昂是初唐后期才智志向过人的诗人,在诗歌的理论与创作上都表现出大胆的创新精神。
他诗中的议论在初唐诗人中是十分典型的,诗作风格慷慨悲壮,雄浑苍凉,善用比兴寄托,词旨幽深。
他的议论往往以理胜情,以气胜辞。
他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风雅比兴,反对形式主义的齐梁诗风。
他是倡导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诗发展影响很大。
他的散文取法古代,摒弃浮艳之风,反对骈文,独具清峻的风格。
【关键词】陈子昂;议论;诗歌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西北)人。
年少时就富于浪漫的豪侠性格。
武则天光宅元年(684)举进士,因上《大周受命颂》受武则天赏识,拜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
陈子昂敢于针砭时弊,不避权贵。
万岁通天元年(696)随从武攸宜征伐契丹。
后因痛感自己的政治抱负和许多进步主张不能实现,便于圣历初(698)辞官返乡。
武三思县令段简诬陷他,因此入狱,后忧愤而死。
终年仅四十二岁。
陈子昂从小受家庭和社会影响,思想驳杂,儒道释纵横诸家的思想杂糅,而以儒家和纵横家的入仕建功思想为主导。
他早年行侠仗义,入仕后喜言王霸之道,志在功名事业,有纵横家的风尚。
道家思想对于陈子昂诗文创作的愤世嫉俗内容和浪漫主义风格有一定的影响。
而在他的作品里,用议论来表现用世济时的思想、出处原则、施政主张,均属儒家范畴。
陈子昂的诗作中多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因其倡导比兴美刺,不免常发议论于诗中,如《感遇诗・其十六》全诗借古人抨击世人的不公平和争名夺利,全诗几乎全是议论。
圣人去已久,公道缅良难。
蚩蚩夸毗子,尧禹以为漫。
骄荣贵工巧,势利迭相干。
燕王尊乐毅,分国愿同欢。
鲁连让齐爵,遗组去邯郸。
伊人信往矣,感激为谁叹?而《感遇诗・其三十五》: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前4句以兴寄方式抒写自己的报图之志;后4句直言自己对于世事祸福的担忧,皆为议论。
陈子昂
古代文学史陈子昂诗歌革新理论和创作实践对唐诗发展有何影响?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唐代初期诗歌,沿袭六朝余习,风格绮靡纤弱,陈子昂挺身而出,力图扭转这种倾向。
陈子昂的思想相当复杂,他糅合了儒、道、墨、纵横、阴阳各家于一身。
随着境遇的改变,适时地调整,熟练地在各家思想之间纵横穿梭飞翔。
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纵横家给了他飞翔之力,道家给了他飞翔之术,儒家给了他顾尘之累,佛家又给了他终归人世而又能妙赏自然之趣......”在如此多的思想影响之外,透浸于骨子里的侠义之气贯穿其里。
他在侠与隐中蕴藏着对现实社会政治参与的欲望,与一般的侠义有别,故而能超越流辈,终成大器。
他是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陈子昂对齐梁文风提出了两点批评:一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二是“汉魏风骨,晋宋莫传”。
前者是说齐梁文学只讲究华丽的辞藻,而缺少深微的情志寄托,缺少诗人真实情感的抒发。
后者是说晋宋之后的诗歌缺少汉魏诗歌有充实内容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
缺少那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风骨强劲的作品。
这两点批评,概括了六朝,特别是齐梁诗的弊端,击中了要害。
在批评齐梁诗歌时,陈子昂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诗歌创作主张:一是“兴寄”说,二是“风骨”说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与诗歌创作探析.他论诗主张“兴寄”、“风骨”。
所谓“风骨”是指文学作品所创造的艺术美的本质特征。
“兴寄”要求言志充实深沉。
“风骨”与“兴寄”的提出,既扫荡了初唐形式主义诗风,也为唐代诗歌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当时无疑是具有开创意义的。
我们来看看陈子昂所追求的「风骨」的含义。
从陈子昂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对东方虬〈咏孤桐篇〉的评价来看,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他所追求的「风骨」的含义。
他说, 一昨於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
陈子昂 诗风
陈子昂诗风陈子昂生活的年代大体是唐朝初年武则天时代,距东晋以后天下大乱诸雄纷争的十六国时期并没有过去多久,而陈子昂之后就是开元盛世,唐朝即将迎来国力的巅峰。
文学的发展就如社会一样,也在面临着一个新老交替风格转变的时期,而陈子昂正是这个引领文学走向的这样一个关键人物之一。
初唐时期诗歌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多受前朝齐梁诗风的影响,创作注重文辞华丽,用律格式的讲究,题材上大多以歌舞升平,颂扬圣德为主。
而陈子昂则大力呼吁风骨论和兴寄论。
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说:“文章道弊五百年矣。
汉魏风骨,晋宋莫传”。
他认为要一扫齐梁诗风的华丽和奢靡,积极倡导回复建安“风骨”,认为诗歌要反映社会现实,内容要充实,言之有物,杜绝奢靡和无病呻吟,柔弱无力的表达,而前朝诗歌就过度追求语言的华丽和形式格律上的讲究。
诗歌要起到应该有的“美刺”的效果,反映现实,针砭时弊,要具有批判精神,这才是真正的诗歌,比如在他的感遇二十八首里:“昔日章华宴,荆王乐荒淫。
霓旌翠羽盖,射兕云梦林”,他就直言不讳地指出统治者过的是醉生梦死,奢靡浮华的生活,这必将导致悲剧的发生。
诗人身上要富有强大的社会责任感,要敢于抨击时政,心系国家存亡和百姓福祉。
陈子昂最遗憾的就是没有亲自领兵上阵杀敌,为国家扫除边患甚至战死沙场。
他一生空有一腔报国杀敌的心,但苦于屡次遭到陷害,到最后也没能如愿。
在他的《送魏大从军》中:“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这既是他勉励好友边塞立功,也是自己豪情的流露,通篇充满着为国献身,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志豪情。
陈子昂如此推崇建安风骨无非是因为在那样一个时局动荡,群雄争霸的时刻,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以曹氏父子为首的文学集团,他们均是政治家、军事家,他们身上所具有的远大抱负和丰富的人生经历不仅丰富了他们的作品而且还极大地鼓舞了当时的一批有识之士,使他们都加入到建设国家中,以自己的方式为国建功。
陈子昂的诗歌特点
陈子昂的诗歌特点
陈子昂的诗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崇尚自然
陈子昂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崇尚。
他善于用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
他的诗歌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充满了对生
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尚。
二、注重形象
陈子昂的诗歌注重形象的描绘,他善于运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形象化的语言和意象,这些形象和意象使他的诗歌更加具有感
染力和生命力。
三、注重音韵
陈子昂的诗歌注重音韵的表现,他善于运用音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
诗歌中充满了韵律和音乐感,这些韵律和音乐感使他的诗歌更加具有节奏感和动感。
四、情感真挚
陈子昂的诗歌情感真挚,他善于用自己的真实情感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他
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尚,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人
类前途的关注。
五、超越时代
陈子昂的诗歌超越了时代的限制,他的诗歌思想和情感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
他
的诗歌思想和情感具有广泛的人类意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陈子昂的诗歌风格独具特色,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的崇尚和对生命
的热爱,充满了音韵和形象的表现,情感真挚,超越时代。
他的诗歌对唐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后世的文学也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陈子昂与初唐五言诗古、律体调的界分
陈子昂与初唐五言诗古、律体调的界分陈子昂与初唐五言诗古、律体调的界分——兼论明清诗论中的“唐无五古”说葛晓音内容提要对于陈子昂在初唐诗歌中的复古之功,罕有学者从明清诗论中对其古诗的不同评价来予以探讨。
明清诗论中关于“唐无五言古诗,而有其古诗”的争论包含着对“古诗”标准与审美风范认识的分歧。
初唐五言古介于“宋齐之政”有其具体的创作背景;陈子昂效仿汉魏古诗,在界分初唐五言古、律体调方面的努力意义重大;唐代五古风貌的形成与陈子昂及其同时代诗人宋之问的复古径路关系密切;陈、宋在五古创作上都把握了古诗无论句式散偶均应以散叙意脉贯穿的原理和抒情直白、曲折尽意、不避繁复、结构多变的特征,综合了汉魏到宋齐古诗的各种艺术经验并融入了近体诗的某些特点,使古诗的表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包容和自由度。
唐代五古也因此形成了不似汉魏古诗而自“有其古诗”的独特风貌。
关键词陈子昂;明清诗论;初唐五古;体调;界分陈子昂在初唐诗歌中的复古之功,在同时代卢藏用的《陈子昂文集序》里就得到很高的评价。
其意义经历代学者不断阐发,至今仍是唐诗史上必书的一笔。
但是当代有关论述的着眼点大多放在他振兴风雅、倡导建安风骨、扫荡齐梁颓风这一问题上,而罕有学者关注明清诗论中对陈子昂古诗的不同评价。
李攀龙在《唐诗选序》里曾经批评陈子昂的古诗:“唐无五言古诗,而有其古诗。
陈子昂以其古诗为古诗,弗取也。
”[1]短短几句话,引来了许多明清学者的争讼。
反对者都指责李攀龙复古至上的文学思想,赞成者也很少进一步申述这一批评的理由。
但无论赞成者还是反对者,又都认为唐代五古确实不同于前代五古。
本文认为要评判这一争讼的性质和是非,仅仅停留于复古和反复古的层面是不够的,而应当深入到争论本身所包含的中国诗歌创作的传统和原理中去,对陈子昂效仿汉魏古诗在界分初唐五言古、律体调方面的做法细加辨析,研究唐代五古风貌的形成与陈子昂及其同时代诗人的复古径路究竞有何关系。
回答了这一问题,李攀龙留下的疑问或许也可以迎刃而解。
初唐诗歌的特点主要是什么
初唐诗歌的特点主要是什么初唐诗歌的特点主要是什么初唐诗歌是唐代诗歌走向兴盛的准备阶段.初唐大致是指从唐初到唐玄宗先天时期(618-712).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初唐诗歌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初唐诗歌的特点初唐前期诗歌.初唐前期诗歌受南朝齐梁诗风的影响较大.贞观时期聚集在唐太宗周围的宫廷诗人虞世南、李百药、上官仪等,他们的创作日趋宫廷化、贵族化,多是奉和应制之作,琢磨技巧,雕饰辞藻,齐梁积习犹存.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成为当时宫廷诗人创作的典范.初唐后期诗歌.初唐后期诗歌虽没有完全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但出现了新的转机.“初唐四杰”的创作开创了不同于宫廷诗人的新诗风,在内容题材、审美追求和风格上都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文章四友”、“沈宋”虽也都是宫廷诗人,但对律诗的定型和成熟作出了贡献.陈子昂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转变唐代诗风的重要人物,他力反齐梁诗风,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和风雅的兴寄传统,并且实践了这个主张.总而言之,初唐诗歌显示了过渡和创新的特点.这是唐诗繁荣的准备时期,重要诗人有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沈佺期、宋之问等。
唐代建国初的诗歌仍沿着南朝诗歌的惯性发展,柔靡纤弱,毫无生气。
“四杰”的出现开始转变了这种风气。
他们才气横溢,不满现状,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情和壮烈的怀抱,拓宽了诗歌题材。
如杨炯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种激扬豪迈的格调,为唐初诗坛吹进一股新风。
诗中表现了青年人不甘寂寞,想投笔从戎,到边疆建功立业的热望。
宁可做个低级军官(百夫长),也不想作书生老死窗下。
继“四杰”而起的是陈子昂,他从理论上对南朝以来衰弱的诗风提出批评,认为这类诗专门玩弄华丽的辞藻,内容空虚,抛弃了《诗经》重视思想性的传统。
对此他耿耿于心,提倡“汉魏风骨”,恢复建安时代的诗风。
陈子昂的诗文革新主张对唐诗产生的历史影响
展 产生 了重要的影响 。 陈子 昂认 为 齐梁诗风与社会 内容联 系不 紧密, 诗风 颓靡, 对诗歌的发展具有 不利影响 。 针对这一 问题 , 陈子昂积 极倡导诗文革新 , 他 的诗文革新 主张带有很 积极的入世 思想 , 对 盛唐之后 的作 家产 生 了重大影响。 本 文试对 陈子 昂的诗 文革新主 张及
… 陈 习红 . 论陈子 昂 的诗 风革新及 其影响 【 N 】 . 齐齐哈 尔师 范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 0 1 1 , 1 2 2 ( 4 ) : 1 5 5 — 1 5 6 .
l 上 1 、 杜甫 、 元稹 、 自居易 、 王维 、 孟浩 然和韦应 物等均在 不 同的方
[ 2 】 闻一 多. 唐诗杂论[ M】 . 北京 : 中华书局 , 2 0 1 0 .
第 , 提倡“ 汉魏 风骨” 。
“ 风骨 ” 是 陈 子 昂在 对 文 学 作 品 的 艺 术 风 格 进 行 改 革 时 提 出
的主张 , 代 表的是 一种文学风格 , 这种 文学风格 , 清新 质朴 、 刚劲
练达。陈子昂提倡要做 到“ 骨气端翔 , 音情 顿挫 , 光英 朗练 , 有 金 石 声” 。针对 这三个诗文革新 的主张 , 陈子 昂指 出主要是要努力
的内容与形式也提 出了一些 建议 , 要求恢复 风雅 传统 , 并提倡汉
魏 的风骨 。陈子昂在诗文革新 中不断突破 , 寻求新 的诗 歌创 作道
路, 并 通过创作 实践 , 响应其理 论号 召 , 成 为 了唐 诗发展 史 上的 重要一 环。《 与东 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 是 陈子 昂诗 文革 新 的理论 诗风 的革新产生 了重 大影响 , 它标 志着唐代 诗风 的革新 和转变 。
在诗坛 , I - . , 初 唐时期 的诗文风格依 然受齐梁颓靡 诗风 的影 响 , 呈 现 衰败 的迹 象。齐梁诗风在初唐仍然 占据统治地位 , 腐蚀 文人的 头脑 。可是 , 随着时代的变换 , 新 的诗风 正悄悄 萌芽。例如 : 杨炯 的《 王勃集 序》 : “ 尝 以龙 朔初载 , 文场变体 , 争构纤微 , 竞 为雕刻 。 糅 之金 龙凤 , 乱之朱 紫青 黄 , 影带 以徇其功 , 假对 以称 其美 , 骨 气都尽 , 刚健不 闻。 思革 其弊 , 用光志业 。 ” 从这段诗文 中, 我们 可
从陈子昂和张若虚的审美倾向看初唐文学到盛唐文学的两条审美道路
从陈子昂和张若虚的审美倾向看初唐文学到盛唐文学的两条审美道路摘要:由初唐文学向盛唐文学转折时期,出现了两位重要诗人——陈子昂和张若虚,他们的创作体现了不同的审美风貌。
本文将通过他们的诗歌源流及作品分析,浅析这两种审美倾向分别是如何摆脱了六朝文学中低迷颓废之情和矫揉造作之风,而走向盛唐气象的。
关键词:审美倾向;陈子昂;张若虚作者简介:李宁娟,女,(1988—),汉族山西晋城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
陆机《文赋》中说:“体有万殊,物无一量”,诚然,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美从来不是单一的,美的形式也一直是多样的。
陈子昂和张若虚的创作正是初唐到盛唐这一时期文学审美的缩影,二人创作中逐渐显露出的美学主张是同样引人关注的,只是他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其源流与表现方式也有所差异而已。
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昂扬壮大的美学思想及创作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美学主张:反对“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齐梁文风,而追求“汉魏风骨”的。
这一点毋庸置疑。
汉魏文人的诗歌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简练刚健,自然明白而流畅,成为后代诗歌推崇的榜样。
但从序篇看来,陈子昂对正始之音亦是有所肯定的。
正始之音虽没有建安风骨的昂扬大气,但在表现个性上却与建安是一脉相承的。
可见陈子昂的理论主张首先是承认文学的审美个性的。
鲁迅认为魏晋是“文学的自觉时代”[1],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一时期开始文学表现人的主体意识。
陆机在《文赋》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
文学发展到南北朝时,梁简文帝在《诫当阳公大心书》中提出“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2],将“缘情”发展为“放荡”,将人的主体意识发挥到极致。
刚刚走向统一和安定的唐朝,需要一条文学思想走向中正的复归之路。
初唐文人为之做出了大量努力,陈子昂即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提倡像建安文人一样关心国家大事,提高社会责任感,但又不否认文学审美特性,陈子昂可谓找到了一条文学发展的恰当道路。
陈子昂:一代文宗,大廉不谦
人文历史Human History初唐诗人陈子昂,开创一代诗风,其《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和组诗《感遇诗三十八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代表作,充分体现其“忧济天下、直言敢谏”的政治实践,“为官重公慎、立身贵廉明”的从政为官之德,充分体现其“大廉不谦”的精神风骨。
文章研读其一生经历和留世诗篇,其“大廉不谦”的人格品德,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榜样。
陈子昂,字伯玉,唐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
初唐著名文学家、诗人、诗歌理论家。
24岁举进士,适逢唐高宗李治在洛阳病逝,上《谏灵驾入京书》,武则天“奇其才,召见金华殿”,赞陈子昂“地籍英灵,文称伟晔”,拜麟台正字,后擢为右拾遗(唐代谏官),后世称“陈拾遗”。
他终其一生在政治与文学上,树立了壮开唐风、谏政倡廉的丰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廉文化。
陈子昂38岁时因父亲年迈辞官还乡,被时任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冤死狱中,年仅42岁。
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为人熟知的《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和组诗《感遇诗三十八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
陈子昂既为“诗人”又为“谏官”,“一代文宗”因其在文学上的成就,为我们熟知,对于其“大廉不谦”的精神也应该为后人所传承。
“大廉不谦”出自庄子《齐物论》句“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意思指真正廉洁的人是不会谦虚逊让的,或并不标榜自己的廉洁的。
按今天的话说,“不谦”就是当仁不让,敢于担当,其力倡“文学回归汉魏风骨”的改革精神和“忧济天下、直言敢谏”的政治实践,“为官重公慎、立身贵廉明”的从政为官之德,充分体现其“大廉不谦”的精神风骨。
作为“一代文宗”,陈子昂敢亮诗骨,“壮开唐风”;作为一代谏官,陈子昂清正廉明,直言敢谏,敢于较真;作为著名政论家,陈子昂洞察国势,卓有远见。
一、立志报国,剑起蒿莱陈子昂幼而聪颖,少而任侠,年十七、八,尚不知书。
总结初唐文学
一,初唐宫廷诗演进的三个阶段、主要诗人及特色初唐的宫廷诗主要在前五十年。
从作家来讲,初唐前五十年主假如以李世民为代表,包含李百药、虞世南、马周、许敬宗、杨师道、长孙无忌、魏征、上官仪、褚亮等人在内的宫廷作家群,而“以绮错婉媚为本”(《旧唐书·上官仪传》)的“上官体”为这一期间的诗风代表。
在野诗人王绩“以真率浅疏之格” (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一)特立于初唐诗坛,惠及初唐四杰。
以下即是初唐宫廷诗演进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贞观期间(李渊、李世民)主要诗人:贞观年间是唐王朝基业始创、力争稳固的期间,当时宫廷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应制颂圣、润饰鸿业和以隋为鉴、谏议讽喻两个方面,诗风开始由六朝绮靡浮艳向典雅中和转变。
这一大量宫廷文人绝大部分是元老重臣。
他们深受环绕在太宗四周,深受欣赏,身居要职,参加新朝的重要政治和文化学术建设,不单对实现贞观之治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形成了当时的文学中心,以他们较为鲜亮的文学观点和大量的宫廷诗作,领导着当时文学创作的主要潮流。
此中成就较大的诗人当推唐太宗李世民和虞世南、魏徴、李百药等人。
主要代表诗人: 1,唐太宗录存唐太宗诗八十六题九十八首,数目居贞观宫廷诸人之冠。
其诗题材丰富,此中纪行、咏怀之作,多是追想昔年戎马征战的激情胜慨。
《帝京篇》十首是唐太宗写景抒怀相联合的代表作,这组诗汲取前代京都赋的宽阔视线和铺张写法,描叙他作为帝王平时的临朝、念书、阅武、听歌、观舞、旅行、宴饮等生活场景,固然旨在去奢戒盈,但仍有矜夸之意。
1,贞观宫廷中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是虞世南。
诗歌力争挣脱齐梁浮艳之习,初露清爽、刚健气味。
虞世南诗歌中的佳构主假如拟乐府诗,边塞诗和游侠诗写得特别英爽精工。
如《参军行》二首,描绘边塞征战的艰辛,《结客少年场行》将重义轻生的少年侠客参军报国的壮志,也写得生机盎然,英气逼人。
虞世南的写景诗,也能在藻饰中显出清爽、明媚、开朗的风致。
如《侍宴应诏赋韵得前字》第二阶段:龙朔期间(李治、武则天)代表诗人:上官仪,《旧唐书·本传》云:“太宗雅好属文,每遣仪视草,又多令继和,凡有宴集,仪尝预焉。
简述陈子昂的文学主张及其对唐代诗文发展的贡献。
陈子昂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文学主张和诗歌创作对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子昂的文学主张的核心是“复古”,即回归到古代的文学传统,提倡“汉魏风骨”和“建安风骨”。
他主张去除唐代文学中的浮华和艳丽,回归到古代文学的朴素和自然,提倡以诗歌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和反映社会现实。
陈子昂的文学主张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和教育作用,认为文学应该为政治服务,同时也要有益于人民。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实践也体现了他的文学主张。
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为题材,抒发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表达了他对社会的批评和思考。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蕴深厚,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陈子昂对唐代诗文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推动唐诗的健康发展:陈子昂提倡“汉魏风骨”和“建安风骨”,提倡回归到古代文学的传统,这对唐代诗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的诗歌创作也体现了他的文学主张,对唐诗的健康、自然、朴素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提高了诗歌的社会地位:陈子昂认为文学应该为政治服务,同时也强调了文学的教育作用。
他的主张提高了诗歌在社会中的地位,使诗歌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对唐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丰富了唐诗的题材和表现手法:陈子昂的诗歌题材广泛,涉及自然景观、历史人物、社会现实等多个方面。
他的诗歌表现手法多样,语言简练、意蕴深厚,意境深远,对唐代诗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陈子昂的文学主张和诗歌创作对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复古主张推动了唐代文学的健康发展,提高了诗歌的社会地位,丰富了唐诗的题材和表现手法。
他的诗歌创作实践也体现了他的文学主张,对唐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四杰”和陈子昂为例,谈谈初唐后期中下层文士崛起对唐代文学的意义。
以“四杰”和陈子昂为例,谈谈初唐后期中下层文士崛起对唐代文学的意义。
初唐后期,特别是在玄宗时期,中下层文士的崛起对唐代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以下以"四杰"(左思、骆宾王、张说、高适)和陈子昂为例,谈谈他们对唐代文学的意义:1.拓宽文学的题材和形式:"四杰"和陈子昂等中下层文士的崛起,使得唐代文学的题材和形式得到了拓宽。
他们广泛涉足各个领域,涵盖了宫廷、政治、历史、风俗等各个方面的创作。
他们开创了讽刺讽喻的作品,加入了更多的叙事元素和个人情感,使得唐代文学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2.表现中下层社会的生活与情感:"四杰"和陈子昂等文士的作品多以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与情感为题材,描绘了他们的困境、苦难和希望。
他们用平民的视角叙述与描写,反映了社会现实和农民、士人的生存状态,增加了亲民性和真实感。
这种表达方式为唐代文学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其更加贴近人民、贴近生活。
3.独立精神与人文关怀:"四杰"和陈子昂等中下层文士虽然身份较低,但他们具备了独立思考和人文关怀的精神。
他们注重人性的探索、道德伦理的思考以及社会问题的反思,作品中常有对社会不公、统治者的批判和对困苦人民的同情。
这种人文关怀使得唐代文学不仅仅是娱乐和艺术表达,更具有了深刻的思辨和社会意义。
4.彰显社会流动性:"四杰"和陈子昂等来自中下层社会的文士之中,有些人后来还得到了晋升和官职封赏,显示了社会流动性的现象。
他们的崛起为后来的文士们树立了榜样,鼓舞了更多的人投身于文学创作。
这种社会流动性使得唐代文学不再局限于宫廷和贵族,有更多的社会阶层都可以参与到文学的创作中来。
总结来说,初唐后期中下层文士的崛起对唐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他们拓宽了文学的题材和形式,表现了中下层社会的生活与情感,展现了独立精神与人文关怀,彰显了社会流动性。
他们的作品丰富了唐代文学的内涵和形式,为后来的文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初唐四杰与陈子昂
一、隋代文学概貌(581—618)
1、统一国家的建立与隋代文学的特点:270余年 分裂结束,南北重新统一;
为南北文学的大融合作了准备 而未合) (南北文学融
文学的过渡性, 未形成自身特点(‚隋无 文‛ )。
隋 代 文 学
2、隋代作家群
(1)北朝入隋作家:卢思道、杨素、 薛道衡 A 杨素‚词气宏拔,风韵秀上,亦 为一时盛作‛ 情思悲凉,慷慨多气:典型北歌风格
唐 代 文 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 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所述 的原因中有一个原因是之前学术界未提到的, 即“文禁松弛”。书中说: 就整个唐代来说,是封建社会中的繁荣 上升时期,统治者对自己的统治力量还具有 一定的信心,在文禁方面也比较松弛,不像 以后的宋、元、明、清的统治者那样在文禁 上一代比一代更加严密而残酷。
南 北 文 学 的 合 流 与 初 唐 诗 坛
初唐诗坛与陈子昂
第一节 初唐诗坛
一、贞观诗风及上官体
1、唐朝开国初年,贞观诗坛上主要是唐 太宗周围的宫廷诗人(杨师道、李百药、 虞世南等)诗歌创作,多应制酬唱之作。
初 唐 诗 坛
内容上多是怀古、咏史、咏物、 感时应景、君臣唱和,风格趣 味上追求典雅,日益贵族化和 宫廷化,带有鲜明的南朝韵味。
初 唐 诗 坛
弃甲子而逃,冀臻其乡,失路而道夭,故 天下遂不宁。至乎末孙桀纣,怒而升其糟丘, 阶级千仞,南向而望,卒不见醉乡。武王得志 于民,乃命公旦立酒人氏之职,典司五齐,拓 土七千里,仅与醉乡达焉。三十年,刑措不用。 下逮幽厉,迄乎秦汉,中国丧乱,遂与醉乡绝。 而臣下之爱道者,往往窃至焉。阮嗣宗、陶渊 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没身不返,死葬其 壤,中国以为酒仙云。嗟乎!醉乡氏之俗,岂 古华胥氏之国乎,何其淳寂也如是。余将游焉, 故为之记。 ——《醉乡记》
浅谈陈子昂散文的创作特色_风雅
浅谈陈子昂散文的创作特色_风雅论文导读::作为唐初著名的诗文改革家,陈子昂以其鲜明的文学理论和出色的创作实践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宝贵遗产。
虽然,后人对其诗歌及诗歌理论研究非常详尽,对其散文的研究却寥寥可数,这与其散文创作成就极不相称。
本文试图从陈文形式、内容表现及艺术风格方面探讨陈子昂散文的创作特色,以期对其散文研究作些许努力。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而且尤善属文。
[1]页259他不仅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页208的千古绝唱彪炳文学史册,更以其独特的散文创作顺应散文革新的历史潮流,对唐初散文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古典散文发展到唐代,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
而这次变革,如孙昌武先生所指出的,是从陈子昂开始的。
[3]页1他还指出:在唐代散文史上,第一个创造了文体革新的实绩的,是陈子昂。
[3]页39然而,后人对陈子昂文学作品的研究,往往更注重其诗歌和诗歌理论所取得的成就和贡献,忽略散文创作的成就。
近十年关于陈子昂研究的110余篇论文中,涉及其散文的却只有3篇,而且不是专门评价其散文的。
可以说,忽略对其散文的研究,是一个极大的缺憾。
传世的陈文,尤以政论文为代表。
本文主要以陈子昂政论文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散文的创作特色。
一、从形式上看,陈子昂散文既疏朴近古,又骈散相间作为唐初竖起文学改革旗帜的诗文改革家,陈子昂极力反对六朝的绮靡文风,试图摆脱骈体文过于形式化的流弊;而作为一个较早的诗文改革家,他所写的散文亦不同于后来单行散句的古文。
因此风雅,陈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里所说的今观其集惟诸表序犹沿排俪之习,若论事书疏之类实疏朴近古[4]页527。
值得注意的是,陈子昂政论文的句式虽以散体为主,疏朴近古,但又并非完全散化。
其文散则散矣,并不伤于整饬之美。
因此,陈文又形成了骈散相间的句式特点。
例如其《谏用刑书》云:臣闻古之御天下者,其政有三:王者化之,用仁义也;霸者威之,盛权智也;强国胁之,务刑罚也。
初唐诗坛上的陈子昂
初唐诗坛上的陈子昂肖旭初唐四杰,在刨作上逐渐摆脱了六朝时期形式主义的影响,而陈子昂则是自觉地反对齐梁诗风,高唱汉魏风骨,为唐诗高潮的到来扫清了道路。
陈子昂的思想性格及其经历跟他诗歌的内容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他出身富豪之家,受家庭影响,年轻时就具有的浪漫豪侠性格和从事政事的热情贯穿了他的一生。
他二十四岁中进士,以后屡次上书指问政事,主张息兵、措刑、反贪婪、轻徭役,以安人保和。
三十八岁时随武攸宜东征契丹,因为前锋大败,陈再三请求作前驱,不但没被采纳,反而降为署军曹,他痛感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主张不能实现,写下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的《登幽卅台歌》和《蓟丘览古》等著名作品。
四十岁那年他辞官回家,四十二岁被诬害而死。
从陈子昂的生平可以看出,他胸怀大志,才情四溢,富有积极进取精神,但却始终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激起他深沉的不平,对理想的热切追求,以及理想不能实现的愤忾不平,就是贯穿他诗歌刨作中的主要内容。
下面分析一下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及他的创作实践,对唐诗韵发展有什么影响?陈子昂的诗歌主张见于他的《修竹篇序》,他明确反对“彩丽竟繁,而兴寄都绝”的齐梁诗风,提倡“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以复古为口号,强调诗歌要反映现实政治。
他在《修竹篇序》中提出“兴寄”、“风骨”这样两个鲜明的观点,兴寄——要有政治寄托;风骨——建安风力。
“建安风骨”(指描写那种社会动乱,反映民生疾苦,歌唱自己的理想,歌唱自己的抱负,带有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诗风的诗歌),是值得提倡的诗歌方向,然而“汉魏风骨晋宋未传。
”到了齐梁至隋唐时期,宫体诗盛行,更是“采丽竟繁”、“兴寄都绝”。
陈子昂着重从“风骨”、“兴寄”提出问题,就是要从精神实质上变革五百年来的诗风,比起初唐“四杰”来,陈有更高的理想和更大的魄力。
初唐“四杰”和陈子昂都不满于当时的宫体诗,“四杰”是改造宫体诗,试图从中蜕变出一种新体诗歌,而陈子昂则根本抛弃了宫体诗,直接继承了建安传统,为盛唐浪漫主义诗歌开辟了道路。
论古代文学诗人陈子昂的诗歌艺术特色
贵州大学毕业论文题目:论古代文学诗人陈子昂的诗歌艺术特色院系:教学部(校内/校外):贵州函授站专业: 汉语言文学年级: 2007级指导老师:学生姓名: 杨小红学号:二年月日目录一、内容摘要、关键词 (1)二、我国诗歌的沿习,《诗经》以来的光辉的诗歌传统 (1)三、魏晋六朝及初唐诗歌的特征:不注重表现现实内容,华而不实 (2)四、初唐诗歌的有意识的改革,初唐四杰等诗文运动的开创 (2)五、陈子昂大力提倡复古诗风,提倡诗歌重在写真情实感 (3)六、陈子昂《修竹篇序》是提倡诗文改革的先声,以及它的意义 (3)七、陈子昂的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 (4)(一)、“兴寄”说及《感遇》诗的艺术特征和现实意义 (4)(二)、“风骨”说及《登幽州台歌》的艺术特征,以及它在创作中的特殊意义 (5)八、陈子昂对他以后诗人的影响及后人的评价 (6)九、结论:陈子昂的伟大贡献确立了他开唐诗风气之先的历史地位 (7)注释 (7)参考文献 (7)论古代文学诗人陈子昂的诗歌艺术特色[摘要] 《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歌的传统。
及至汉魏,诗人们更注重表现现实内容,反映民生疾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诗歌的发展。
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统治者采取“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豪门望族把持了社会经济命脉,他们不劳而获,极度腐化,尚黄老学说,行无为之治。
在诗歌创作上的表现就是绮靡华丽诗风的滥觞。
文人更多在用事、对偶、辞藻上下功夫,不少诗赋虽雕缋满眼,富丽精工,而内容却十分空虚贫乏。
他们殚精竭思,以精美的词句吟咏性情、留连风月,自然难以写出反映民生疾苦的诗歌来。
[关键词] 陈子昂诗文改革运动齐梁诗风兴寄汉魏风骨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为人类留下了无数光辉灿烂的文明成果。
从四大发明到长城的修筑,从文字的发明到文学的全盛,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一个个具有开创意义的时代先锋的不懈努力。
在诗歌的王国里,具有开创意义的时代先锋更是不计其数。
删诗的孔子,沉江的屈原,采菊的陶渊明,穷途而哭的阮籍等等,他们都为诗歌的繁荣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陈子昂的诗歌风格
陈子昂的诗歌风格陈子昂的诗歌风格陈子昂在著名的《修竹篇序》里,曾经提出了诗歌革新的正面主张: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
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
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 在唐诗发展史上,陈子昂这篇短文好像一篇宣言,标志着唐代诗风的革新和转变。
我们知道,刘勰、锺嵘反对南朝形式主义诗风,曾经标举过“比兴”、“风骨”的传统。
王勃反对龙朔前后的宫廷诗风,也指责他们是“骨气都尽,刚健不闻”。
陈子昂继承了他们的主张,一针见血地指出初唐宫廷诗人们所奉为偶像的齐梁诗风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指出了“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的光辉传统作为创作的先驱榜样,在倡导复古的旗帜下实现诗歌内容的真正革新。
态度很坚决,旗帜很鲜明,号召很有力量。
“兴寄”和“风骨”都是关系着诗歌生命的首要问题。
“兴寄”的实质是要求诗歌发扬批判现实的传统,要求诗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
从当时情况来说,只有实现内容的真正革新,才能使诗歌负起时代的使命。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初唐四杰”等诗人的积极努力,新风格的唐诗已经出现,沿袭齐梁的宫廷诗风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不满,诗歌革新的时机更加成熟了。
陈子昂的革新主张在这个时候提出,不仅有理论的意义,而且富有实践的意义;不仅抨击了陈腐的诗风,而且还为当时正在萌芽成长的新诗人、新诗风开辟道路。
《晚次乐乡县》是陈子昂由故乡东行入京,在襄州乐乡县留宿时所写的一首抒发羁旅之情的五律.顾璘曰:“无句法,无字法,天然之妙”。
陈子昂继四杰之后,以更坚决的态度起来反对齐梁诗风的统治,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表现了鲜明的创造革新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陈子昂看初唐文学的特点
初唐文学:作品以应制之作为主,文风承袭六朝,文体以骈文为重。
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
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
初唐诗歌:从六朝绮靡诗风到盛唐之音的过渡。
两种诗风并存和消长,但都蕴含或预示着某种新的倾向和趋势,都在为唐诗的成熟与繁荣做思想和艺术的准备。
初唐诗歌或者说初唐文学的兴起,有两股力量。
一股起于社会,一股起于宫廷。
宫廷力量,先有太宗时代的宫廷文人群,后有武则天时代的宫廷文人群。
初唐时期,两股力量并存,时有起伏,总的来看,宫廷诗人的力量更大些。
这大约也是一个文明时代兴起的时候,难于避免的情况。
但无论如何,宫廷文学的价值总是低些,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宫廷诗人可以有优厚的生活条件,可以享受种种方便,可以产生很大影响,但无论如何,这些文学人士毕竟超不出“平庸”二字的束缚。
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陈子昂思想复杂,主导是儒家兼善天下思想。
他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主张影响了唐代。
他的诗歌主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兴”,兴发,“寄”,寄托。
“兴寄”就是以比兴的手法寄托诗人的情思(主要是政治怀抱),就是既有感而作,又有所寄托。
“风骨”就是要求诗歌的思想内容充实雅正,感情激烈昂扬。
2、提倡“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反对齐梁诗风,倡导“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诗歌美,成为唐代诗歌革新的基本纲领,为唐诗的健康发展确立了正确的方向
陈子昂是一位斗士,不但与权贵弊政斗争,终不妥协,而且在转变初唐文风诗风方面,起过重大作用,斗士形象尤其鲜明。
他反对六朝文风,推崇建安风骨,曾作《修竹篇序》,为改变旧习,大声呼号。
他写道:文章道弊五百年矣。
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徵者。
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凛然正气,势不可犯。
浅看了网上与书中关于初唐文学的介绍。
初唐的诗歌成就不是很高,甚至还不如晚唐。
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社会处于和平和顺利的发展时期,缺乏重大的社会事件来唤起诗人的社会责任。
同时,这一时期的诗人主要是宫廷文人,他们又自然而然的继承了六朝时期,特别是齐梁时期的诗歌艺术传统,诗歌主要是用来歌功颂德的。
这就不可能出现伟大的作品。
陈子昂是这一时期唯一的大诗人,他以复古味革新的诗歌主张和创作实践,对积重难返的初唐诗坛来说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陈子昂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一直影响到李白、杜甫,影响到元稹、白居易,影响到韩愈、柳宗元,以至影响到宋代词人。
可谓影响深远。
命虽不永,功在后人。
日语学院12级2班
学号:2012220262
姓名: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