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_双师型_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启示

合集下载

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出路

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出路

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出路1. 引言1.1 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培养技术与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场所,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关乎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而“双师型”教师既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又需要了解行业实践和市场需求,以此来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的衔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迅猛进步,高职院校教师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更能够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于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通过务实有效的措施和政策支持,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将成为推动教育发展和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2. 正文2.1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在面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是一个主要困境。

由于人才储备不足、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并不具备“双师型”教师应有的素质和能力。

教师教学能力不足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困境。

一些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和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这使得“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方面受到一定的制约。

缺乏行业实践经验的教师也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

在高职院校这类实践性教育机构中,教师应具备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学习和职业发展。

一些教师缺乏相关行业实践经验,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面对这些困境,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和策略,寻找出路,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迈向新的高度。

【接下来,请输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出路的内容。

】2.2 困境一: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正文:在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而“双师型”教师培养,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亟待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的主要问题1.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大部分教师具备的是理论知识和学术研究能力,但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和技能培训,导致他们在面对学生的实际需求时难以胜任。

2.实践教学环节不足。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不足,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3.教师培养模式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很少有教师能够融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教学,缺乏师徒传授和实践锻炼的机会。

三、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具体措施1.加强教师培训。

高职院校可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确保他们能够胜任双师型教师的工作。

2.建立实践基地。

高职院校可以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

3.鼓励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可以鼓励与企业合作,将企业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培训资源引入到教学中,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只有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加强教师培养、建立实践基地和鼓励校企合作,才能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教育的质量,促进产教融合,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
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方面,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偏低,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理念,无法满足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需求;另一方面,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缺乏拥有一定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和高层次的教师。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加强教师培训,使教师拥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能力和水平。

三、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推行教师职称制度和薪酬制度,并对教师业绩进行评估,提高教师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完善教师队伍管理体制和制度,规范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推进教学质量的管理和监督。

五、推动校企合作,积极引入企业实践经验,加强教师和企业之间的互动,提升教师的企业适应能力和专业素养,进一步提高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六、加强学科建设,实现教学、科研和实践相结合,确保教师队伍的学科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全面深入的改革,上述建议值得高职院校和教师们共同思考和努力实践,促进高职院校发展。

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出路

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出路

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出路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但在实践中却存在一些困境。

本文将探讨这些困境,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

传统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主要以实践经验丰富的技工教师为主,而缺乏具备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科研型教师。

这种局面在培养应对复杂技术和科学问题的学生上显得尤为突出。

高职院校应该引进更多的研究型教师,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面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经费和设备的限制,很多高职院校无法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科研环境,这给教师的工作和教学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教师的工作负荷往往过重,导致缺乏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科研和创新工作。

高职院校应该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提供更好的设备和条件,同时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科研和创新机会。

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还面临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当前评价教师的主要标准往往以教学效果和学生评价为主,忽视了教师的科研和创新能力的评价。

这导致教师在面临评聘和晋升时更愿意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而忽视了科研和创新方面的工作。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高职院校应该建立起科研和创新能力评价的体系,重视教师的科研和创新工作,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激励。

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所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人才短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评价体系不完善。

为了克服这些困境,高职院校应该引进更多的科研型教师,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条件,并建立起科研和创新能力评价的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成为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变革导致了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其中“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出发,分析其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高水平学科专业素养,又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情怀的教师。

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意味着要在聘任时注重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注重对实习指导、课堂教学和项目实践的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但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相对匮乏。

据统计,目前全国“双师型”教师在中小学占比达到了85%,而在高职院校却仅有不到30%。

虽然一些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性,但是实际操作却存在不少问题。

其次,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定位不清。

一些学校在教师招聘时只注重专业能力而忽略了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这就导致了一部分教师虽然具备专业知识,但在教学方面却不尽人意。

同时,一些学校过分讲求“双师型”教师队伍,导致一些专业技能比较强的人才转而选择其他行业,导致该领域人才短缺。

第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体系不健全。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注重理论学习和基础知识的传授,但缺乏实际教学经验。

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开展了一些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但还是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缺乏对实践环节的重视。

(一)加强师资队伍培养。

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在教学中选用第一线或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教学与实践培训,加强他们的教学技能。

另外,学校也可在招聘时采取“双选会”等形式吸引更多有潜质的人才,注重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编制比例。

(二)加强课程改革,注重实践教学。

在开设新课程或调整原有课程时,要注重教学实践的深入实践,采取多种直接实践形式,如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创新等。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启示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启示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启示魏 明 罗凤姿 刘晓晖摘 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以“双师型”为主要构件取向。

本文以我国部分省市师资队伍为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详尽的分析,找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成因进行探讨,从而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合适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对策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43-1027/F(2008)11-104-02作 者:湖南工程职院;湖南,湘潭,410151一、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及其存在的问题1.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高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较突出,其表现在专任教师职务结构比例中,高级职称教师偏少,学术带头人缺乏。

据教育部高教司对辽宁、四川、陕西、湖南、江苏五省市30余所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队伍现状的抽样调查显示,高职院校中低职称多,高级职称少(见表1)。

表1 高职高专专任教师职称情况教师职称正高级职称副高级职称中级职称低级职称总计人数48756819646524421058比例(%)2%27%46%25%100% 另据调查,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出现两头重的现象,一是年轻教师比例过大,二是聘请的退休专家比例过高。

高职院校严重缺乏年龄层次在40~55岁之间能担当教学与科研的骨干。

2.“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远低于实际要求。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现有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更深层次的缺陷在于高技术素质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严重缺乏。

现有高职院校严重缺乏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技术素质教师。

由上述五省市数据统计,高职院校的教师中,高校毕业生多,有实际工作经历的少(见表2)。

表2 高职高专专任教师来源情况教师来源高校毕业分配其他高校调入科研机构调入企业调入其他总计人数72799322001210132010941比例(%)66%9%2%11%12%100%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师资主要来源于高校毕业生,即家庭-校门-校门模式。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的对策。
【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 育; 师资建设 ; 双师型 ; 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承担着为社会开发 校 毕 业 生 以补 充 劳 动 力 等 , 这 些 合 作 并 非 完 全 与学 生 学 习 的专 业 而且
劳动力资源 、 商接 向社 会 输 送 实 用 型 人 才 的 重 任 。 河 南 省 高 等 职 业 教 对 口 . 业 并 没 有 真 正 进 入 到 办 学 的 核 心 层 次 即 师资 队 伍 建 设 . 不 企 这 育 近 年 来 快 速发 展 , 规 模 、 构 和 整 体 水 平上 已有 很 大 的 提 升 。但 从 符合高职教师队伍建 设和职业教育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 。另外 , 在 结 兼职 总 体 上 看 , 发 达 地 区 的高 等 职业 教 育 相 比 还 存 在 一 定 的 差 距 , 其 教 师 队伍 明显 不 足 且 不 稳 定 , 与 尤 而且 目前 高 职 院 校 的兼 职 教 师 , 然 有 虽 是 师 资 队 伍 的状 况 与 其 快 速 发 展 现 状 和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极 不 适 应 经 丰 富 的 工 作 经 验 和 一定 的理 论 基 础 . 普 遍 缺 乏 教 育 理 论 知 识 及 先 进 已 但 成 为 严重 制 约高 职 院校 发 展 的 瓶 颈 。 等 职业 教 育 的基 本 属 性 和 培 养 的 教 育 教 学 能 力 , 些严 重 影 响 了“ 师 型 ” 师 队 伍结 构 的优 化 。 高 这 双 教
目标 决 定 了高 职 教 师不 仅 要 有 较 高 的 师德 水 准 和 系 统 的专 业 理 论 知 2 高 职 院校 “ 师 型 ” 师 队 伍 建 设 的对 策 和 思 考 双 教 识 , 重要的是必须有 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 的操作能力 . 更 即高 职 教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 设研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现状 •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 •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与
探索 •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趋
势与展望 • 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2 3
高职院校教育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高 职院校教育发展迅速,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更高 要求。
培养高技能人才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培养高技能人才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应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注重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同时,双师型教 师也应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校企合作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教 师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提高其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
鼓励教师开展实践教学, 通过实验、实训、课程设 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 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技能培训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技能培 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水平。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薪酬激励
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薪酬待遇,吸 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
未来展望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将更加重要,需要 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05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趋 势与展望
适应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
行业需求导向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应紧密结合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确保 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符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 应能力。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况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况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况1前言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策2021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术,明确了“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政策,要培育兢兢业业的工匠精神。

为了顺应社会前进的脚步,民办高职院校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应特别重视师资工匠精神的培养,以满足职业教育改革给教师行业带来的新要求。

工匠精神视域下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研究是服务于国家战术转型发展战术的重要途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不足(1)专任教师的实践工作经验不足。

民办高职院校新进专任教师的主体是应届高校毕业生,缺少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先把应届生招聘进校,然后送去参加短期的岗前培训,获得高校教师资格,通过率接近100%,拿证后就直接担任课程教师。

再者,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采用的招聘主要以试讲为主,缺乏实践操作考评,易导致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应聘者因为试讲成绩不理想而无缘教师岗位。

这种招聘政策不利于高职院校培养实用性人才要求。

(2)“双师型”教师的引入渠道灵活性不足。

目前“双师型”教师的来源主要包含校企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直接招聘“双师型”教师、外聘优秀的企业师资等,缺乏灵活性不足,更缺乏长期规划,导致民办高校规模大却不强。

(3)民办院校的“双师型”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评价标准不健全。

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在教师待遇等相关的激励政策和评价评系统尚未健全。

一方面,对“双师型”教师考核时,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侧重科研成果和教学工作量方面的考核,另一方面,对师资培训力度也不够,导致教师队伍流动性大、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高职师资队伍素质的客观状况不能适应国家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要。

全国与日俱增的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与民办高校现有的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

应该从多方面努力,提升民办高职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和双师素养,促使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尽早实现双赢的局面。

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出路

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出路

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出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也随之迅速壮大。

在当前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即既具备一线生产、实践经验的工匠式教师,又具备丰富的教学方法和理论的教授式教师,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力量。

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种种困境,如何破局发展成为了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困境1.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比例偏向以教授式教师为主,技能型教师数量不足。

这就导致了一线实践教学和产教融合的不足,影响了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的提高。

2. 教师培训机制缺失由于教师队伍结构的不合理,加上教师培训机制的薄弱,导致技能型教师无法享受到好的培训和成长机会。

没有良好的培训机制,使得高职院校技能型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经验无法得到持续提升。

3. 教师激励机制不完善目前高职院校中,技能型教师的工资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的激励措施不足,这导致了对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能型教师的吸引力不足,使得他们无法将精力投入到教学和实践中来。

4. 教师交流平台不畅高职院校中,教授式教师和技能型教师往往是两个独立的群体,缺乏有效的交流平台与合作机制,无法进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的交流,也无法实现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机结合。

5. 人才培养方式单一当前高职院校中对于“双师型”人才的培养方式还停留在单一模式上,教授式教师以讲授理论为主,而技能型教师则以岗位培训为主,缺乏综合性的培养方式,这也成为了阻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出路应建立起完善的“双师型”教师招聘机制,招聘更多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技能型教师,同时对于技能型教师给予更好的职称晋升、工资待遇及岗位激励政策,以提高他们在高职院校中的吸引力。

2. 构建教师培训和成长体系应加大对技能型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起完善的教师培训和成长体系,加强对技能型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实践经验。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指培养一支既具有行业实践经验又具备优秀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中行业教师的比例偏低。

由于高职院校一直以来重视实践能力,导致行业教师的比重相对较低,而大部分教师都是从事教育工作的。

这样一来,教师队伍中的行业经验相对不足,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高职院校缺乏行业教师培养的机制和途径。

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师培养方面主要集中在教育学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培训上,而对于行业教师的培养则缺乏相应的机制和途径。

这导致了行业教师的培养方式相对较为分散,缺乏规范统一的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中教师的教育水平不高。

由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起步较晚,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育水平较低,缺乏对学科知识的系统研究和深入理解。

对策建议为了解决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对策是必要的。

需要加大对行业教师的培养力度。

高职院校应该在教师培养计划中增加行业教师培养的内容,通过与企业合作实施实践教学,提高教师队伍的行业经验。

可以建立行业导师制度,邀请业内专业人士作为教师的指导老师,通过指导和交流,提升教师的行业素养。

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完善的行业教师培养机制。

可以设立专门的岗前培训机构,提供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帮助行业人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建立行业教师的培养规范和评价机制,确保培养的行业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素养。

高职院校应注重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教育水平。

可以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并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

高职院校还可以设立奖学金和津贴,激励教师在学术研究和教学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果。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通过加大行业教师的培养力度,建立完善的培养机制和注重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可以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素质,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及对策【摘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本文从背景介绍和问题提出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项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教师培训,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最后在总结讨论中指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展望未来,希望通过不断探索和改进,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通过本文的分析与讨论,可以更好地了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现状及对策,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问题,对策,分析,建议,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也逐渐受到重视。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专业技能的教师,也具备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能力的教师。

这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备双重能力的专业教师,以满足社会对于高质量教育人才的需求。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更多地涉及到实践技能的培养。

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教师具备更高水准的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完善和提升,对于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培养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1.2 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及对策引言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教学实践能力不足、行业实践经验不足、专业知识储备不够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也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而“双师型”教师在高职院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谓“双师型”教师,指的是既具有实践经验又具备专业知识的教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需求日益增长。

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实践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更新不及时等。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水平,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对策建议、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探索和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意义“双师型”教师培养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其意义重大。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急需具备行业经验和教育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来满足实际教学需求。

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缺乏一线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的教师,导致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而“双师型”教师正是可以弥补这一不足的关键力量。

随着社会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和高校竞争日益激烈,培养更多“双师型”教师也是提高高职院校竞争力和区别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研究和探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2. 正文2.1 现状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着一些明显特点。

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大多数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无法及时更新知识和技能。

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化,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教师培养机制存在不足,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导致教师积极性不高,培养效果欠佳。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呈现出结构不合理、方法单一、机制不完善、质量参差等问题。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双师型”教师成为了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提升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任务。

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培养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培养方式单一。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培养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二是师资力量不足。

高职院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存在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导致“双师型”教师培养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三是培养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的培养课程设置关注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高职院校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培养“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其思想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其成为德才兼备、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教师。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及对策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双师型”教师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一些现状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对策进行解决。

一、现状分析1. 人才结构不合理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人才结构不合理,大多数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职业素养。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不能很好地结合理论与实践,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2. 培养模式不够灵活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较为固化,缺乏灵活性。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无法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教学资源不均衡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一些地区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条件有限,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设备陈旧,教学环境比较差。

这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造成一定的阻碍。

4. 教师培训不足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教师培训不足,目前教师培训机构不够完善,培训方式也较为单一、落后。

这导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对策建议1. 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优化“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结构,重视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职业素养,增加实践环节的培养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

2.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高职院校应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理念和模式,鼓励教师开展创新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使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4. 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的培训体系,增加教师培训的机会和渠道,提高教师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加强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

只有不断地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师培养结构,加强教育资源配置和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才能更好地培养“双师型”教师,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对策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对策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对策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以及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

高职院校在服务国家战略、培养人才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建设一支充满活力、专业技能与学科知识并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然而,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诸多困境。

首先,教师队伍结构亟待优化。

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教师仍然以教育者为主,缺乏行业背景与实践经验。

这导致一些教师在职业技能培训和教学方法创新方面存在短板。

其次,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待完善。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培养主要依赖学历教育,而忽视了教师职业能力培养。

教师培养机制以考试和论文发表为导向,多以理论为主,缺少针对实际教学场景的教育教学辅导。

再次,教师队伍发展通道不畅。

现有的职称评定制度往往重视学科知识和科研成果,忽视了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的评估。

这导致高职院校教师往往更注重科研发表,而忽视了实际的教学质量。

面对这些困境,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对策来推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行业的合作,引入专业技能教师。

同时,要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

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出更多具备行业经验的教师。

其次,完善教师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应该重视教师的实践能力,并着力培养其教育教学辅导能力。

在教师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实践环节,加强与行业的对接,提升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

再次,改善教师队伍发展通道。

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制定明确的职称评价标准,更科学地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发展动力。

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建立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机制,提供各种专业技能培训、教学方法培训和教育教学辅导培训等,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最后,还需要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高职院校教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行业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承担着重要的使命。

在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现状分析1. 教师队伍规模不足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规模不足,教师数量不足以满足教学需要。

一方面,学生数量增加导致师资不足,市场上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需要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加入到高职院校的教学队伍中来。

2. 教师素质不高部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中存在着教师素质不高的问题。

一方面,受学历、待遇等因素的限制,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不愿意加入到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也不够高,无法满足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

3. 教师培养机制不完善目前,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机制不够完善。

在教师的选拔、培训和激励机制上存在一定的不足,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无法有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二、对策建议1. 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力度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力度,通过提高待遇、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培训等措施,吸引更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加入到高职院校的教学队伍中来。

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参与国家政策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技术专家和行业精英加入到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

2. 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高职院校应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提升计划,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技术水平。

可以通过举办教学比赛、组织教学研讨会、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高职院校应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教师选拔、培训、评价和激励机制。

可以通过加强对教师的岗前培训、组织教学观摩、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建立教师激励机制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1 关于 “ 师型" “ 师素质" 双 或 双 教师命 题 的提 出和演变
“ 双师型”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 对 高职 院校 师资 队伍建 设 所 提 出 的新 课 题 , 也是 高 职教育改革 的重要 内容 之一 。1 9 年 国家教委制 98
定 的《 向 2 世 纪 深化 职 业 教 育 教学 改 革 的意见 》 面 1
t n lc l e . i a l s o o e g
Ke r s i h rv c t n lc l g s e c n tf ;d u l- u l i t n;d u l - u l i t n q aiy y wo d :h g e o a i a l e ;t h g sa f o b eq a i e i o o e a i f a o o beq aic i u l f a o t
具体表现为高职教师不仅要获得教师系列的技 术 职称 , 同时 还应具 备相 应专业 的技术 技能 , 获得 相 应 专业 的第二 系列 技 术 资 格 、 技术 职 称或 技 能 岗位 证书。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 , 根据我 国现阶段的实际 情况 , 在教师 系列 职称外 , 取得 工程 系列 的职称 是 要 比较难 操作 的 , 在现 行 体 制 机 制下 不 易 达 到 。所 以
第9 第1 卷 期 201 年 3月 0
J u杨 f 职l业Vo t n l T c n c l报 e o r a o n i 技 i a 学 院 学 o l u l凌 Ya g n g c o & eh i C l g a 术 a e
V 19 N . o. o 1
中提 出高职 院校 要重视 “ 双师 型” 师 的培 养 。 教
知识 。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及建议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及建议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及建议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对于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对于毕业生素质要求的不断增高,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成为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然而,在当前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下面,笔者将就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及建议进行探讨。

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正在稳步提升,但是在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是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科学知识同等重要。

因此,培养双师型教师需要既能传授学科知识、也要熟悉教育教学理论、教育科学等,这对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仍然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导致教育教学理论教育科学知识的传授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2.培养模式单一现在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大多采用传统的教育技能培训模式,如仅仅是让教师参加教育教学培训等。

这种培训方式往往只注重知识点,缺少整体理论的理解和知识的深度挖掘,不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使双师型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领教育。

3.认识不够到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需要的理论知识体系、创新思维、科学素养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较高,指导教师应尽可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但是,由于一些院校还存在着关于双师型教师的认识不够到位的问题,他们还不能深入理解双师型教师的意义及其作用。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以下的建议:1.每年组织双师型教师能力考核,以推动教师队伍能力的提高2.鼓励学校发展双师型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双师型教师能力提升的平台3.加强教师源头培养,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后备力量提供有力支持4.以学生为中心,以“双师型”为核心,完善师生互动机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5.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课程开发和实践教学等工作,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出路

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出路

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出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要,高职院校的发展也日益迅猛。

在这一进程中,“双师型”教师成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

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许多困境,需要寻找出路。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师资不足的问题。

由于高职教育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地位不够高,导致很多优秀的本科生并不愿意从事高职教育教师的职业。

这就导致了高职院校师资的不足,很多教师缺乏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无法满足高职教育的实际需求。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培养模式不合理的问题。

现有的高职院校教师培养模式主要注重理论培训,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使得教师过于理论化,无法与学生紧密联系,无法传递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无法真正达到“双师型”的要求。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激励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现有的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机制主要以学术成果为导向,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使得很多教师只注重科研,而忽视了教学工作,导致高职教育的实际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针对上述问题,有以下几个出路。

需要加大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高校和政府可以通过提高高职教师的待遇,加大对优秀本科生从事高职教育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高职教育教师的职业。

高校应加强教师培训,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

需要改革现有的教师培养模式。

高校可以开设更多的实践课程,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

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教师实践培训,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培养教师的实际能力。

需要完善教师激励机制。

高校可以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政策,以教学工作为导向,激励教师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教育。

高校可以加大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考核和评价,以确保“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当前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诸多困境,但是通过加大师资引进和培养的力度、改革教师培养模式以及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我们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启示魏 明 罗凤姿 刘晓晖摘 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以“双师型”为主要构件取向。

本文以我国部分省市师资队伍为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详尽的分析,找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成因进行探讨,从而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合适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对策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43-1027/F(2008)11-104-02作 者:湖南工程职院;湖南,湘潭,410151一、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及其存在的问题1.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高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较突出,其表现在专任教师职务结构比例中,高级职称教师偏少,学术带头人缺乏。

据教育部高教司对辽宁、四川、陕西、湖南、江苏五省市30余所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队伍现状的抽样调查显示,高职院校中低职称多,高级职称少(见表1)。

表1 高职高专专任教师职称情况教师职称正高级职称副高级职称中级职称低级职称总计人数48756819646524421058比例(%)2%27%46%25%100% 另据调查,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出现两头重的现象,一是年轻教师比例过大,二是聘请的退休专家比例过高。

高职院校严重缺乏年龄层次在40~55岁之间能担当教学与科研的骨干。

2.“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远低于实际要求。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现有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更深层次的缺陷在于高技术素质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严重缺乏。

现有高职院校严重缺乏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技术素质教师。

由上述五省市数据统计,高职院校的教师中,高校毕业生多,有实际工作经历的少(见表2)。

表2 高职高专专任教师来源情况教师来源高校毕业分配其他高校调入科研机构调入企业调入其他总计人数72799322001210132010941比例(%)66%9%2%11%12%100%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师资主要来源于高校毕业生,即家庭-校门-校门模式。

而西方发达国家则非常强调专业教师要来自一线的优秀工作人员,并重点引进一些有5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其对“双师型”的比例一般为50%以上。

如澳大利亚技术学院南澳丽晶斯学院要求教师要有8年以上的行业经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理工学院高职教育的教师队伍由具有工程师资格的人员组成;英国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63%以上是从企业招聘来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

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对“双师型”的要求指标为70%。

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现状必然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发展,也必然影响到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功能。

3.现有政策有缺陷。

职称评定是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

这里包括高职高专师资评审难以体现高职高专学校的特点以及由中专升格后的职业技术学院,师资从中专系列如何转为高教系列等问题。

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要求、培养、待遇等方面的办法予以解决。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里,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

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包括教师应拥有的渊博的知识和学问,更重要的是在于学生对教师较高的评价与真心的信服。

只有尽心尽力为学生服务,替学生排忧解难,真正做到“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六、视情形,把握好“严”和“宽”之度在新世纪的家庭,一部分女生心胸比较狭窄,喜欢斤斤计较,加上独生子女比较多,很多学生在家里被宠惯了,什么事情都凭感情办事,喜欢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叛逆心理很强,不懂得尊敬老师,更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

针对这种情况,辅导员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能什么都依学生的。

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一定要站在学校乃至社会整体的高度,把握好“严”和“宽”的度。

要与学生悉心交流,在开始时,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再对症下药,找出问题的“结”,从大局出发,然后给学生一一分析,做到以理服人,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当然,平时,我们要与学生多做朋友,倾听她们的心声,对于合理建议,要认真听取。

七、察性格,因材施教促成材学生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各自的起点也不一样。

比如,有的学生专业成绩非常好,理论成绩差;而有的学生理论成绩优秀而专业底子薄;有的学生胆小害羞,而有的学生活泼开朗。

鉴于这种情况,我平时注意观察学生各自的特点,从学生的薄弱点下手,对她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与锻炼,做到因材施教,尽量使她们能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我认为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一线人员,要使自己的本职工作得以充分体现,我们就必须必须以制度管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人格魅力影响人,要具有很强的责任心,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时时接受新事物,掌握新知识,了解学生的新动态,每天都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战,使高职新生辅导员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责任编辑:邹定宜)401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11也缺少统一、规范、权威的规定。

4.培训渠道不通畅。

比如学历层次的培训,至今没有象中职一样的在职攻读硕士渠道,技能培训难以对口,另外各个学校的培训政策也不统一。

不少职业院校,由于这些年来的迅速发展,以至使许多新教师一到学校,就接受繁重的课务,无暇参加培训。

虽然建立了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但由于种种原因,真正进入实质性合作的并不多。

更有甚者,有些教师被指派到企业从事实践学习锻炼后,反被企业将其“挖”走了。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问题的成因分析以上所述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笔者归纳了一下,有如下几点:1.认识理念上的不足。

许多老师对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概念还很模糊。

加之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学校师资队伍,一个重要的指标是本科、硕士达标率。

这导致教师将主要精力用于提高学历与学位上,认为提高学历学位是当务之急,从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锻炼与提高。

高职教师应当转变观念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实现以专业学科本位向就业能力本位的转变。

2.繁重的课务让教师无暇深造与提高。

由于生师比的急剧扩大,大多数专任教师处于超负荷状态工作,很难有机会到生产一线锻炼与提高。

3.师资培训资金不足。

由于教师专业培养与进修的费用都得靠学校自筹解决,加上国家对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有限和职业教育基础的薄弱,以及由于扩招,学校资金均用于办学条件的改善与教职工的福利上面,故师资的培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4.教师评聘标准不合适。

教师职称的评定导向侧重于学历学位、论文和专著,与职业学校教师的较强的实践能力不合适,从而无法从政策上激励“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成长。

三、“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1.制定师资发展规划,明确师资发展目标。

确定与高职教育发展相一致的师资规划,是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前提条件。

制定发展规划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充分认识目前师资队伍状况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未来十年师资发展规划,明确师资发展方向和目标。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和优化教师资源的综合开发,形成有一定规模与一定竞争力的教师队伍。

2.完善用人制度,充分利用和开发教师资源。

充分利用学校内外教师资源,广纳良才,树立“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新观念。

修订与完善引进人才的各项政策规定,建立对人才使用的量化要求与必要的监督机制,采用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流动方式,以花钱少、见效快的师资引入方式,打破人才壁垒,促进所需师资的合理流动,加大引进校际间师资的力度。

3.转变观念,优化高校环境。

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

师资队伍建设既需要政策、措施为保证,又需要先进的思想理念支持。

要强化人才意识和以人为本的观念,通过人事制度改革,以教师为立足点,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支持人才成长和发展转变,大胆将最能发挥才能的岗位给优秀的青年学科带头人。

4.构建激励机制,调动职工积极性。

要从制度上激励教师,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除在分配制度改革上进一步向教师,特别是向优秀骨干教师倾斜,还应通过举办讲座、教职工大会、校刊宣传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教师的教学成果与事迹,及时表彰创新的先进教师,使教师的心理得到不断的满足。

设立教学成果奖、科研成果奖,将教师科研与论文发表纳入教师评估考核,从制度上激发教师创造热情,促使教师创造素质不断升华。

5.加大“双师型”人才培训与引进,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师队伍。

“双师型”人才培训分为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校内培训有以下几种做法:①基础理论课教师、专业理论课教师和职业实践教师相互取长补短,以传帮带的形式弥补各自的不足。

②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作用,进行专业示范教育,促进新教师成长。

校外培训做法有:①选送教师到教育部批准的高职高专业师资培训基地接受“双师型”教师为目标的培训。

②建立校外培训基地,组织教师定期参加技术培训与实践锻炼。

人才引进上,聘请省内外院校专家与相关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加盟学校,对为社会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企业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在住房、科研经费、安家费及配偶工作等问题上与高学历、高职称人员享受同等待遇,并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发挥其专业优势,从而加强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

6.加强产学研结合,建立来源稳定、素质可靠的兼职教师队伍。

产学研结合是指学校为教师创设条件,让教师参与实际业务的具体操作和技能训练。

其具体做法有:①让教师直接参与本校实验室、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与改造。

②鼓励专业教师自己创办企业或者公司,直接服务社会,可边实践,边教学,这样既锻炼了教师,又解决了学生实习问题。

建立兼职教师队伍是指从企业中选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中高级职称的业务骨干、专家与高管人员为研究和教学人员,组建兼职教师信息库,使兼职教师聘用来源稳定、专业吻和度高且实践能力强。

开展专家讲学,定期聘请企业专家到学校开展示范性教学、指导学生进行工程实践活动以及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和其他教学实务,实现校企师资互动。

参考文献:[1]陈燕萍.面向21世纪浙江水电高专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1999,6(2)[2]龙艳红.浅谈水电高职高专“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5增刊[3]黄春麟.高职师资当自强分析现状寻对策[J].职教论坛,2002, 3论文属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培养高职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编号:X J K06BZC012)的系列论文。

(责任编辑:邹定宜)501教育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