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心理学思想及对养生学的贡献
《黄帝内经》的心理学思想及对养生学的贡献
《黄帝内经》的心理学思想及对养生学的贡献《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它总结了当时我国的医学知识和医疗经验,吸收了多学科知识的成就,内容涉及哲学、天文学、数学、化学、历法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渗透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1]。
本文仅就其基本观点、医学心理学思想,以及对养生学等方面的贡献进行初步的探讨。
1基本观点《内经》把人的形体和精神看作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认为人的形体病变可以影响精神,精神的状况又可以影响形体的病变,同时人体又是与外界环境(自然、社会)紧密相连的;人体必须与外界环境取得平衡,按照自然界的变化来调节饮食起居和精神活动,前者为“形神合一”观,后者则为“天人相应”观,二者充分反映了《内经》中的“整体恒动观”,是《内经》所主张的两个基本观点[2]。
1.1“形神合一”观形神问题即身心关系问题。
《内经》一方面认为形为神之本。
“形体不敝,精神不散”[3],即神必须依附于形体才能存在,且其功能也只有在身体健康时才能正常发挥,这是符合唯物主义思想的。
另一方面认为神为形之主。
神本于形,同时也反作用于形。
“精神内伤,身必败亡”[4];“得神者昌,失神者亡”[5],说明“神”可以直接影响“形”,决定“形”的存亡。
正因为神为形之主,所以神在病因、治疗、防病、养生方面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心怵惕思虑,则伤神,伤神则恐惧自失,破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6]。
心困恐惧和思虑太过而伤及所藏之神,神伤则会时时恐惧,不能自主,久而大肉削瘦,毛皮憔悴,气色枯夭,死亡在冬季。
《内经》中提到的“神”,一般指精神活动,是“心”的功能,主宰着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
由此精神对形体的反作用是明显的。
但是否“死于冬”,笔者认为其科学性还需探讨。
1.2“天人相应”观《内经》将人的身体视为自然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强调人的生理现象的变化与自然界变化一般原理的一致性。
《黄帝内经》对中医学养生学的贡献
1298《黄帝内经》对中医学养生学的贡献刘碧山陈俊祥王建芳蒋友琴陈继玲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236800)关键词:黄帝内经;中医养生学养生又称道生、摄生,是研究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延年益寿的学说,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养生历史和文化,它促进了民族的繁荣发展,下面本文就探讨一下《黄帝内经》对中医养生学说的贡献:1指出了不良的生活方式是早衰和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内经》认为良好的生活方式“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人类尽天年的必要条件,而不良的生活方式是早衰和疾病的重要原因。
正如《内经》指出“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常故半百而衰也”2阐明了治末病的重要意义,坚持以预防为核心,以养生为重心《内经》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乱已成而后治之,辟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2]。
未病学告诉人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从而采取措施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未病学的确立和实施使“上工治未病”的思想深入人心。
3顺时养生内经在“天人合一”“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指导下,内经认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2],提出顺时养生的理念,并在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了春夏秋冬具体的养生方法。
4形神共养、为健康要旨形指形体,即五脏六腑。
五官九窍,筋骨肉脉等,是人体物质基础,神指精神,即人体意识思维,形神兼养乃为健康之要旨。
《灵枢本藏》认为“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魄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形为神之体,神为形之主”“形与神俱,而尽始天年”。
在具体方法上强调摄情志“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从安来”提出运用引养生的方法,“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5记载了许多具体的养生方法在养生方法上内经开创了艾灸、针刺、砭石、饮食、导引等许多具体的养生方法,至今仍为广大中国人民所喜爱和运用。
《黄帝内经》中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探析
《黄帝内经》中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探析《黄帝内经》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有着珍贵的积极心理学思想。
在《黄帝内经》的文献中,包含了丰富的心理学思想,这些思想可以帮助现代人更好地认识自我,改变自己的心态,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黄帝内经》中有一段文字特别显示了积极心理学思想:“调气神圣,积德居之,常心存义,恶善俱免,众妙莫测”。
这段文字蕴含的是要调节自己的心态,要把积极的思想积累起来,要常存正义善良,把恶和善相结合,有规律地表达出来。
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能保持自己心情的平衡,精神上的健康,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黄帝内经》还提出了一种积极心理学思想,即“以喜悦来驱使行动”。
根据这一思想,一个人应该充满喜悦之心,把喜悦作为动力,以最大的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
只有充满喜悦的心情,才能让自己的行为有效率和力量,而不会出现极度疲惫。
此外,《黄帝内经》还强调要“慎言和谨行”。
也就是说,要善于把握自己的语言和行为,避免发表负面的言论,或是做出过激的行动。
当一个人慎言和谨行时,不仅可以避免诸多误会,还可以节省不必要的精力,把精力用到别的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去。
从上述《黄帝内经》中提出来的积极心理学思想来看,每个人都要秉持正确的价值观,把积极的思想积累起来,以喜悦来驱使行动,慎言和谨行,以健康的心态活出精彩的生活。
在一个人的心灵交流中,这些思想都可以作为一个支柱,让自己的心态保持平衡,不断发展,创造出完美的人生。
面对现代社会的节奏逐渐加快,许多繁忙的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为了把自己的心态保持平衡,同时保持良好的情绪,可以从《黄帝内经》中汲取积极心理学思想。
只有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实践,才能真正坚持下去,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应对生活的各种挑战。
总之,积极心理学思想是《黄帝内经》中的宝贵财富,可以帮助现代人更好地认识自我,改变自己的心态,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平衡,活出精彩的人生。
《黄帝内经》的养生观
《黄帝内经》的养生观《黄帝内经》对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调节情志有很大的帮助,由于现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难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对人对事。
《黄帝内经》就告诉我们要“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从而使人少生病或不生病。
有了好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工作。
《黄帝内经》要求人们要顺应四时休养生息,而不好的生活习惯在我们周围人的身上随时能找到。
比如,经常熬夜,暴饮暴食。
而《黄帝内经》强调:“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它表现在我们每个人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要求我们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
只有做到了这些,并把它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变成一种生活习惯,我们才会健康长寿。
《黄帝内经》是我国的国学瑰宝,是我国最早、地位最高的中医巨着、中医养生学之源。
通过这部古老经典的学习,我们能够洞察生命规律,从根本上把握健康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中有关健康养生的论述比比皆是。
养生之道?《黄帝内经》,它更像一本养生宝典、一本哲学书,一本了解自然,了解自身,关注自身,顺应自然法则,达到天人合一从而使人生存的更好的养生哲学书。
也使我悟到“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的智慧。
《黄帝内经》流传千百年,是一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经典,它的医学价值和哲学价值正在不断被后人挖掘中,我也从这本书中得到不少的启发,也希望我能更深更好的理解这本书,给我的生活工作带来更大的帮助。
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我觉得《黄帝内经》可以用三个"第一"给它作一概括。
第一,《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
人类出现以后,就有疾病,有了疾病必然就要寻求各种医治的方法,所以医疗技术的形成的确远远早于《黄帝内经》。
但中医学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却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所以《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这部着作第一次系统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最具权威的医学经典之一,涵盖了丰富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
在《黄帝内经》中,心理治疗是指通过调整人的情绪、意志和思维,从而达到治疗身心疾病的目的。
其核心理论包括情志理论、气血理论、五行阴阳理论以及脏腑经络理论等。
在心理治疗方法方面,包括情志调理、饮食调理、运动疗法等多种治疗手段。
情志理论是《黄帝内经》中的重要心理治疗理论之一,认为情绪和心理状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非常重要。
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云:“喜怒思忧悲恐,不得其所,即使人鬼神之所淫也”。
这句话表明,情绪和心理状态的不平衡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灵枢·本神》中也提到了情志与五脏的关联,指出五脏受邪,在于喜怒悲忧恐之所生。
《黄帝内经》强调了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对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性。
气血理论是《黄帝内经》中的另一个重要心理治疗理论,其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了“若悲则气上,气上则少阴之所系者血者则溢”。
这句话表明,情志不调对气血循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从而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黄帝内经》强调情志与气血的调理关系,以及运用情志调理来平衡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五行阴阳理论和脏腑经络理论也是《黄帝内经》中的重要心理治疗理论。
五行阴阳理论认为阴阳是宇宙间的两种对立统一的力量,它们贯穿了生命的方方面面。
脏腑经络理论则是指人体脏腑之间和脏腑与经络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提到:“怒伤肝,乃鬲。
夫肝之不和,和气结,故胆热。
胆热则胃泄。
”这句话说明了情志对脏腑功能的影响。
根据五行阴阳理论和脏腑经络理论,《黄帝内经》提出了调节情志、调理气血、平衡脏腑功能的方法,从而达到治疗身心疾病的目的。
在心理治疗方法方面,《黄帝内经》提出了多种治疗手段。
情志调理是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灵枢·九宫八风》中提到了“愁则耗,喜则伤,怒则郁,悲则咳,恐则惊”这句话表明了不同情绪对人体的伤害。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经典医学著作之一,它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对《黄帝内经》中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进行介绍和探讨。
《黄帝内经》认为心理与身体是相互关联的,心理状态的不良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而身体的疾病也会对心理产生影响。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主要聚焦于调整人的情绪和心态,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
《黄帝内经》中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调气施三针、调心施六气和调情施八宫等。
调气施三针是通过针灸来调节人的情绪和心态。
《内经》中提到,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气血运行,改变人体的体温和体液分泌等生理机能,从而影响人的情绪。
当人处于愤怒或焦虑状态时,可以选择穴位气海等进行针刺来平复情绪,使人恢复平静。
调心施六气是通过调节六气的运行来改善人的心理状态。
《内经》中认为,人的情绪和心态受六气的影响较大,因此通过调节六气的运行来改善心理状态是有效的方法。
当人感到郁闷或抑郁时,可以通过调节水火之气来改善情绪,如多喝温水、避免辛辣食物等。
调情施八宫是通过调节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交关系来改善心理状态。
《内经》中认为,人的情绪和心态与外界环境有密切关系,因此改善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交关系对心理治疗至关重要。
当人感到孤独或无助时,可以通过增加社交活动、与他人交流等方式来改善心理状态。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外,《黄帝内经》中还包括了其他的心理治疗方法,如音乐疗法、草药疗法等。
这些方法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黄帝内经》是中国国学经典之一,是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它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为医学发展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依据。
下面将重点介绍《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
1、身心一体的观念《黄帝内经》认为人的身体和心理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心理发生的变化会影响身体健康,身体的疾病也会影响心理健康,因此在治疗中必须考虑身心一体的因素。
2、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影响《黄帝内经》认为,人的情绪、思想、意志等精神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在治疗中应该注意切断精神与疾病的关联,促进正常情绪,改善心理状态。
3、五脏六腑与情志之间的关系《黄帝内经》指出,五脏对应着情志,不同的情志对应着不同的五脏,情志的过度刺激会引发相应脏腑的疾病。
因此,在治疗中应考虑五脏六腑与情志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4、思维方式对身心健康的影响《黄帝内经》指出,人的思维方式对身心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种正,一种邪,一种表,一种里,一种阴,一种阳等等,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影响。
基于上述理论,《黄帝内经》也发展了许多心理治疗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方法。
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五脏六腑的情志是有着联系的。
在治疗中,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精神疗法、药物疗法、运动疗法、饮食疗法等方法,调节五脏六腑的情志,达到养护身心健康的效果。
2、情志调节情志调节是《黄帝内经》中常用的一个心理治疗方法。
通过引导患者在意识层面上调节情绪、情感、人格等方面的问题,达到调整患者整个身心状态的目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3、气功调理气功调理是《黄帝内经》中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
通过气功的练习,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神经、内分泌等途径,促进身心健康。
在治疗中,气功也可用于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达到治疗效果。
总之,《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对现代医疗实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涵盖了医学、心理学和哲学等多方面知识。
在《黄帝内经》中,关于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是非常丰富和深刻的,对于今天的心理治疗实践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从《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出发,探讨其对心理治疗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1. 心理理论基础《黄帝内经》中,关于心理的论述主要集中在《素问》部分,其中有关心理的观念有“气”“志”“神”等概念。
在《灵枢》部分,也有关于心理疾病和心理调节的论述。
这些内容为后世的心理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哲学和经验支持。
在《素问》中,黄帝内经明确指出:“氣行則生,故言曰生氣。
”这句话表明在心理治疗中应当注重气的调和和畅通,而不畅通的气会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在《素问》中还有关于五脏的情志调摄的理论,说明情志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这些理论为后世的心理治疗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支持。
2. 心理疾病的认识《黄帝内经》中也有关于心理疾病的认识,在《灵枢》中有关于癫狂病的论述,说明了心理疾病对人的精神和身体的危害。
对心理疾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方法和经验总结,这为后世的心理治疗提供了参考。
3. 心理治疗的方法在《黄帝内经》中,有关于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巧的论述,包括对于情志的调摄、对于气的调和、对于精神的调理等方面的方法。
这些方法和技巧为后世的心理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1. 情志调摄在《素问》中,有关于五脏的情志调摄的论述,说明了不同的情志对五脏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情志的调摄方法。
在心理治疗中,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志状态来调控其五脏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 气的调和在《素问》中,有关于气的调和的方法,说明了气的不畅通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因此在心理治疗中应当注重气的调和和畅通。
这包括通过药物、针灸、按摩等方式来调和患者的气机,从而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
三、《黄帝内经》心理治疗对今天的启示1. 注重情志调摄《黄帝内经》强调情志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这为今天的心理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1. 引言1.1 黄帝内经的重要性《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其对于心理治疗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在现代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心理治疗成为人们重要的关注点。
而《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宝典,提供了丰富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对于维护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意义。
《黄帝内经》中的心理治疗理论,立足于中医的整体观念,强调人体的阴阳平衡及气血畅通。
通过调理五脏六腑,达到心身相应,治疗心理问题的效果更为显著。
药膳调理、针灸调理、气功调理等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心理治疗中,有效地调节人体气血,平衡阴阳,达到心理和身体的和谐统一。
在当前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方法更显珍贵。
通过调整饮食、按摩穴位、练习气功以及心理疏导,人们更容易达到心灵的平静和健康。
《黄帝内经》在当代心理治疗中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维护人们的心理健康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指导。
2. 正文2.1 心理治疗理论心理治疗理论是《黄帝内经》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它认为人体的身心健康是相互关联的,心理疾病与身体疾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心理治疗理论强调了调理阴阳平衡,保持人体气血畅通的重要性。
在《黄帝内经》中,心理治疗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情志调理:《黄帝内经》指出,情志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负面情绪会导致身体失衡,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调节情志是心理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2. 心态调理:人的心态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黄帝内经》提倡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以维护身心健康平衡。
3. 生活调理:饮食、作息、运动等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同样至关重要。
《黄帝内经》提倡饮食调理,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参与体育锻炼,以保持身心健康的平衡状态。
4. 心理调理:《黄帝内经》认为,心理调理是通过对人的情绪、心态、思维进行疏导,使之达到平衡和和谐状态,从而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
通过倾听、开导、引导等手段,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恢复心理健康。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也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文献之一。
在《黄帝内经》中,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被称为“阳明心学”,该理论深刻地反映了中医对心理健康的重视。
下面将简要介绍《黄帝内经》中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心理和身体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往往与人体阴阳失衡、气血不畅有关。
《黄帝内经》提出了“心脏主治神明”、“脾胃为生气之源”等观点,强调了心、脾、肝、肺等脏腑的重要性,认为调整脏腑功能可以改善心理健康。
《黄帝内经》中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按摩、气功、药物治疗等。
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气血运行,以达到平衡心理的方法。
按摩则通过对特定部位的推拿、揉捏、拍打等手法来刺激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心理健康。
气功则是运用特定的呼吸法、体位法和心理调节法,来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增强体质和心理健康。
药物治疗则是通过选用适当的中药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心理症状。
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心理治疗的关键在于调整阴阳平衡。
《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
首先是通过调整饮食,合理摄取寒热、草木、酸甘苦以及五味等,来保持体内的阴阳平衡。
其次是通过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平衡阴阳。
再者是通过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减少过度兴奋或抑郁的情绪,以保持心理健康。
最后是通过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改善心理健康。
《黄帝内经》中的心理治疗理论及方法,强调了人体阴阳平衡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的针灸、按摩、气功、药物治疗等方法,以达到调整心理健康的目的。
这些方法具有独特的中医特色,为现代心理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不仅涵盖了许多治疗疾病的医学知识,也提供了丰富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
一、心理治疗理论1.情志理论:情志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说“因二志之失而病形生”即因为情志失衡会导致身体产生疾病。
《灵枢·九针十二原》也指出“喜则舒,怒则躁,悲则消,恐则惊,这五志不当,则为五脏所伤”。
2.心理咨询理论:《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医之上,必先明心”,意思是心理问题是治疗身体疾病的前提,医生应该先了解患者内心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治疗。
3.自我调节理论:《灵枢·本脏》中提到“病在脏中,治在身外”。
意思是身体疾病的治疗要依靠身体的自我调节,人的身体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创造好的治疗环境有利于身体的自我调节。
4.音乐疗法:《灵枢·九宫八风》中提到,宫、商、角、徵、羽五音与五行相对应,在医治疾病时可以用音乐来调节身体的气血,促进治疗。
1.催眠:《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提到“夫五政调于心,则五脏和;和则病消,不和则病生”。
这就是利用心理暗示的原理,通过催眠来使情志平和,从而调节身体气血,促进治疗。
2.颜色疗法:《素问·天元纪大论》中提到“黄色者,所以太阳方至也,黄色者,所以安宗筋骨也”。
意思是黄色能够调节脏腑经络,促进治疗。
不同的颜色还有不同的功效,应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颜色。
3.针灸:《素问·九卫别传论》中提到“五脏六腑,不和,则灸之足少阴肾,使其和也”。
意思是针灸能够调节身体气血,促进治疗。
在针灸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问题,达到心理治疗的效果。
4.运动疗法:《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到“五脏失常,则无以生气;六腑虚弱,则无以藏精”。
意思是通过运动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的效果。
《内经》养生观中蕴含的健康心理学思想
《 内经》 养生砚 中所 包含 的健康 心理 学思想 。 望本 文可 以让 更 多的人 了解 ,内经》 希 《 中除 了含有 博大精深 的中 医治 疗理论 , 蕴含 着关 更
于心理 学的理念 , 考究 。 亟待 l 键词 】 内经 关 养生观 【 图分类 号 lR2 中 I 2 健康 心理 学 【 献标识 码】A 文 【 文章编号 】 1 7 — 7 22 0 )2c一 1 5 2 4 0 4 (0 8I() 0 —0 6 2 古 天 真论 》 中 告 诉 我 们 : 有 形体 不敝 , 神 不散 , 能健 康长 只 精 才 寿 , 所 谓 “ 能 形 与 神俱 , 尽终 其 天 年 , 是 故 而 度百 岁乃 去 。 ” 《 经》 已经初 步认识 到存在 与意识 、生理 与心理 是对 立统一 内 的 。 自 地揭示 了心理与生 理的相互 依存 、相 互作用 、相互渗透 的 发
也 ”《 (灵枢 - 客》“ 邪 )顺四时 而适 寒温”《 问 ・ 气调神 大论 》, (素 四 )正 说 明 了人 类作 为 自然 界的 一部分 , 是不能 脱 离客观 自然 条件而 生存
的 , 顺应 四时 的变 化 , 应 根据 春生 、夏长 、秋收 、冬藏 的特 点 ,春 “ 夏养 阳 , 秋冬 养阴”来达 到阴平 阳秘 、脏腑 协调等 养生保建 的 目的 。 , 如 何更 好 的 “ 于 阴 阳 真正 做到 “ 法 , 法于 阴 阳” 岐伯 告诉 我 , 们 的是 “ 和于 术数 ” 。所 谓 “ 于术数 就 是根据 正确 的养生 保健 和 , 方法 进行 调养锻 炼 , 如劳逸 结合 , 起居有 度 , 欲求适 度 , 欲保精 , 节 适 应 环境 , 因地养生 等 等 。这 样看 来 《 内经》 养生其 实提 倡的就 是一 种健 康科 学的生 活方 式 , 这与现 代健康 心理 学 中关于 帮助人 们改 而
《黄帝内经》奠定了养生学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奠定了养生学理论基础《内经》总结了先秦时期医药学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先秦道家、儒家、杂家的养生思想为《内经》养生理论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内经》则是集先秦诸子理论及医药学实践之大成,为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现将其要点归纳如下:(一)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内经》认为生命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认为自然界的阴阳精气是生命之源,这种认识是符合实际的。
(二)天人相应,顺应自然《内经》把人与自然界看成一个整体,自然界的种种变化,都会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即天有所变,人有所应。
因而,强调要适应自然变化,避免外邪侵袭。
如《灵枢·本神篇》指出,要“顺四时而适寒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则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
《素问·上古天真论》又明确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从而开辟了中医防病养生的先河。
(三)对生命规律的阐述《内经》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有精妙的观察和科学的概括,不仅注意到年龄阶段的变化,也注意到了性别上的生理差异。
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男子八岁为一生理阶段,女于七岁为一生理阶段的生理阶段递变规律,《灵枢天年》以十岁为一阶段的递变规律,分别详细阐述了人的生理变化特点。
(四)对衰老的认识《内经》详细论述了衰老的变化过程及衰老表现,并指出情志、起居、饮食,纵欲、过劳等一方面调节失当,是导致早衰的重要原因,并提出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初步建立了抗老防衰及老年病防治的理论基础。
(五)明确提出养生原则和方法《内经》不仅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养生原则和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如调和阴阳,濡养脏腑、疏通气血、形神兼养、顺应自然等原则,以及调情志、慎起居、适寒温、和五味、节房事、导引按跷、针灸等多种养生方法。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知识,也提出了许多与心理治疗相关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黄帝内经》中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
《黄帝内经》主张“治未病”,即在人们还没有出现明显的疾病症状之前,通过调整身心的平衡和协调,预防疾病的发生。
其中的心理治疗理论主要包括人的心理活动与疾病的关系、情志对人体的影响、心理与疾病的相互关系等。
《黄帝内经》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对身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情绪的波动可以导致机体的阴阳失衡,从而引发疾病。
它将人的情绪分为喜、怒、思、忧、悲、恐六种基本情绪,认为过度或长期的情绪波动会对相关脏腑造成伤害。
过度的喜乐会伤及心脏,过度的怒气会伤及肝脏等。
《黄帝内经》提出了通过调节情绪来达到治疗的方法,如调节心态、修养情志、养生等。
《黄帝内经》还强调了心理与疾病的相互关系。
它认为,人的心理状况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抑郁情绪会导致气机郁结,从而引发疾病;恐惧情绪会使心肾相枯竭,导致内脏功能紊乱。
心理治疗理论强调了通过调整和治疗心理问题,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根据《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治疗方法。
一是通过调整饮食来调节情绪。
《黄帝内经》指出,饮食与情志有关,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食物性质,可以达到调节情绪的效果。
吃一些温热食物可以驱寒温经,促进情绪的平衡;多吃一些酸味食物可以舒肝散郁,缓解愤怒的情绪等。
二是通过调节呼吸和运动来调节情绪。
《黄帝内经》认为,呼吸和运动与情绪紧密相关,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方式,可以调节情绪的波动。
深呼吸可以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适当运动可以促进气机运行,舒缓情绪等。
三是通过进行心理疏导和情绪释放来调节情绪。
《黄帝内经》提出了一些心理疏导和情绪释放的方法,如倾诉、咳嗽、哭泣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释放负面情绪,调节情绪的平衡。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主要通过调节情绪、调整饮食、调节呼吸和运动、进行心理疏导和情绪释放等方式,以达到平衡人体阴阳、调整人的心理状态、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黄帝内经》中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探析
《黄帝内经》中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探析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传世的典籍,它内含有深刻的积极心理学思想,阐述了许多积极健康的理念,给我们现代人带来极大的谆谆教诲。
一、健康观念
《黄帝内经》认为,在保持身心健康的同时,静心调节情绪、心态,
对身心状态特别重要。
黄帝内经明确指出:“养生而立,知足而乐”,
昭示敦促我们生活有度,自觉改变态度和行为,达到健康心态。
二、知足观念
“欲有所得,必先有所知”。
“知其所知,即可知足,知足心生乐,大乐
乐矣”,“见多识广”,“寡欲知足”,《黄帝内经》都在告诉我们,要向
知足之士学习,培养知足的心态,过上丰足而安心的生活。
三、重视内心的成长
《黄帝内经》同样强调,要健康生活,修养很重要,“恬淡为佳”,要
重视内心的成长和积累,并排除贪嗔痴的负面情绪。
这句话的宗旨是
希望人们在日夜坚持修养、守误。
四、重视养生之道
养生,必须把握积极行为,增强性格韧性,只有把握适宜的饮食、调
整适当的作息,控制情绪、系统治疗,才能把握健康的身体和心灵,
保持一个积极的、生活长久有序。
五、重视身、心、灵的协同
《黄帝内经》认为,“身为本,心为宗”,身、心、灵三者要达成协同,才能达到身心和谐,活出精彩的人生,做到“朝菁百草,夕穷芸芘,益
气足精神”。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深刻揭示了中国古代积极心理学思想,丰富
了我们现代人对健康心态的理解,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无论是培养
知足情念,还是规律作息养生、保持身心健康,我们都有必要借鉴古
人的思想,调整当下的心理素质。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的奠基之作。
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在当代心理治疗中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黄帝内经》中提炼出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在当代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黄帝内经》中的心理治疗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心理观念、情志学说、调养心理等。
《黄帝内经》中的心理观念对心理治疗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提出了“情志”对人体生理和疾病的影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指出:“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恶。
”这说明了情志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灵枢·本躯》中提出了“争心”,“心为病之本;欲为病之门”等论述,进一步阐明了情志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这些论述为心理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中的情志学说为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奠定了基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指出:“喜则气清,怒则气躁,悲则气消,恐则气怯,思则气结,劳则气耗。
”这说明了不同的情志状态会对人体的气血运行产生影响。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师需要关注患者的情志状态,及时帮助患者释放负面情绪,调整情志状态,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调养心理是《黄帝内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指出:“心者,神之舍也;神者,心之主也。
心无所倚,神无所止。
”这说明了心理的重要性。
为了调养心理,保持身心健康,《灵枢·本躯》中提出了“守神者不饥,不喜怒,无贪欲。
”这表明在生活中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远离过度的情绪波动,避免贪欲而带来的压力,以保持心理健康。
这些论述为心理治疗提供了调养心理的理论依据。
在《黄帝内经》中,还提出了多种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疗法、食疗疗法和气功疗法。
针灸疗法在心理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指出:“明针在邪,九针之中,灸绝穴之括椎者,可以寒热,开心通阳。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
《黄帝内经》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精髓之一。
《黄帝内经》对于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为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就《黄帝内经》中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方法进行介绍。
1.1 精神病因理论《黄帝内经》主张:“精气神三者一体,精是血液之精华,气是血液之动力,神是气之运动”(《灵枢·本神》)。
这说明了人的身体与精神是相互关联的,身体是精神的载体。
在《素问·调经论》中则认为情志是影响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对于情志的变化应及时调整。
1.2 阳虚阴虚理论《黄帝内经》中有“阴阳之气逆则为病”之说,意味着健康的身体必须是阴阳平衡,如阴虚、阳虚易生病。
此理论进一步解释了情绪及其消化和吸收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
1.3 情志病理理论《素问·刺禁论》中指出:“五脏之所喜,五脏之所悲,五脏之所恐,五脏之所怒,五脏之所忧。
”表明不同五脏对情感的不同反应,因此情感的失调易导致相应器官的受损,即情志病理。
《灵枢·百病始生》中提到:“风,邪之长也,其所先得者,必先得其阳。
盖阳气者,诸邪所先袭也。
”意味着风(指外部因素,如疾病、压力等)因素的作用,易使人体阳气受伤,导致身体虚弱或疾病。
因此,人们应该通过有规律的生活和营养来保持身体健康。
2.1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作为中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在心理治疗方面也有着不错的效果。
根据五脏之所喜、悲、恐、怒,中医针灸师使用不同的针灸手法来调整情感。
比如,情绪失衡表现为郁闷、抑郁,可采用“心主神之论”中的针灸点位,以促进身体的平衡,并最终改善心理状态。
2.2 草药治疗根据中医药理学,每种中药对五脏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可以作为辅助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
例如,丹参能补血定志、当归补血补血,熏衣草能舒缓神经,藏红花可以消除抑郁等等。
选择适合的药物治疗可以弥补心理治疗中的不足。
2.3 健康生活方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到:“神仙者,所以能年皆度百岁以上……久视则眼盲,久听则耳聋,长者失其真,少者失其宗。
《黄帝内经》中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探析
《黄帝内经》中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探析【摘要】《黄帝内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医典之一,记录了古代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体健康的理解。
《黄帝内经》中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探析是一个重要课题,它涵盖了多种不同的心理学概念,包括正向心理学、内心力量、绝对安全感、心理平衡、自我控制等。
本文旨在探讨《黄帝内经》中所蕴含的积极心理学思想,深入了解它们的内涵以及它们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引言】心理学是一门多面向的学科,它涵盖了心理健康、行为影响、情绪管理等多种不同的内容。
在中国古代,学者们就曾提出了许多有关心理学的理论,其中最有名的要数《黄帝内经》。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医典之一,《黄帝内经》记载了古代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体健康的理解,而其中也充满了积极心理学思想。
然而,这些思想很少有人对其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本文就是为了补充这一空白而进行的研究。
【内容】《黄帝内经》中蕴藏的积极心理学思想主要有:1)正向心理学:《黄帝内经》强调要以正确的心态去看待生活,认为正向的思维会帮助人们获得精神上的安宁;2)内心力量:书中倡导对自己的能力、想法和信念的肯定,帮助人们发掘潜力;3)绝对安全感:《黄帝内经》提倡贯彻“安全感最重要”的理念,帮助人们树立信心;4)心理平衡:书中主张思想要保持积极乐观,要有意识地保持内心的平衡;5)自我控制:《黄帝内经》还敦促人们要有自我控制的能力,帮助人们调节自己的情绪。
【结论】《黄帝内经》中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探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不仅能够增进人们对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而且可以为现代社会的心理健康提供有益的启示。
通过系统地探究《黄帝内经》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他们的内涵和当今社会的实际意义。
《内经》中的医学心理学思想
《内经》中的医学心理学思想《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其内容丰富,经久不衰。
其中涉及到的医学心理学思想,也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学习。
1. 《内经》中的情志学说《黄帝内经》中提出了情志学说,即情绪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其中记载了七种情绪与七种脏器的关系。
如“喜伤肝”,“怒伤气”,“悲伤肺”,“恐伤肾”等。
因此,情志不顺会引起身体疾病,而治疗疾病应当注意心理调适,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在现代医学里,大量的研究也验证了情绪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如长期的焦虑、紧张、消沉等情绪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血脂升高、胃肠道不适等生理反应,而积极的心态则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促进健康。
2. 《内经》中的治未病思想《黄帝内经》中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即在没有出现明确的症状时,就要进行预防和调节,以避免疾病的发生。
其中重要的一步是保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不但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也可以通过对人体的精神影响,起到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
《内经》中有句话“治疾不可不察神”,强调了治疗疾病需要关注人的身心状态,注重个体的整体健康。
3. 《内经》中的医患关系《黄帝内经》中提出了“医患恒为一体”的思想。
医生和患者之间不是单纯的治病关系,而是一种心理上的交流和互动,要将医生和患者紧密联系起来,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内经》中提出了医患沟通的原则:“道从心生,术由道发”。
医生应当先了解患者的真实情况,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选用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通过沟通和互动,建立医患信任,达到心理上的舒适。
总结《黄帝内经》中的医学心理学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素材之一。
它把身体和心智看做一个整体,重视内在健康、防治未病。
此外,医生和患者的沟通、互信和心灵交流也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在当代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医学专业人士更深入地学习和应用《内经》中的医学心理学思想,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黄帝内经有关心理学的描述
黄帝内经有关心理学的描述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心理学内容。
在黄帝内经中,心理学被视为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黄帝内经的角度探讨心理学的相关内容。
一、情志与健康在黄帝内经中,情志被视为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情志包括七种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
这七种情绪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不同的情绪会对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喜情会影响心脏,怒情会影响肝脏,忧情会影响肺脏,思情会影响脾脏,悲情会影响肾脏,恐情会影响膀胱,惊情会影响心脏和肾脏。
黄帝内经认为,情志的不良影响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例如,长期的忧虑会导致肺气郁滞,引发哮喘、咳嗽等疾病;长期的愁闷会导致脾气虚弱,引发消化不良、腹泻等疾病;长期的恐惧会导致肾气不足,引发尿频、遗精等疾病。
因此,黄帝内经强调情志调摄的重要性,认为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二、心理因素与疾病除了情志之外,黄帝内经还强调了其他心理因素对于疾病的影响。
例如,内伤情志、过度劳累、饮食不当等因素都会导致气血失调,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黄帝内经认为,心理因素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三、心理调节与治疗在黄帝内经中,心理调节被视为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黄帝内经提出了许多心理调节的方法,例如音乐疗法、气功疗法、药物疗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调节情绪、平衡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等方式,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黄帝内经还提出了一些心理治疗的方法,例如针灸、推拿、按摩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按摩经络等方式,调节气血、平衡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四、心理健康与生活方式在黄帝内经中,心理健康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黄帝内经提出了许多生活方式的建议,例如饮食调节、运动锻炼、作息规律等。
这些生活方式可以通过调节身体机能、平衡气血、调整情绪等方式,达到保持心理健康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帝内经》的心理学思想及对养生学的贡献《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它总结了当时我国的医学知识和医疗经验,吸收了多学科知识的成就,内容涉及哲学、天文学、数学、化学、历法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渗透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1]。
本文仅就其基本观点、医学心理学思想,以及对养生学等方面的贡献进行初步的探讨。
1基本观点《内经》把人的形体和精神看作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认为人的形体病变可以影响精神,精神的状况又可以影响形体的病变,同时人体又是与外界环境(自然、社会)紧密相连的;人体必须与外界环境取得平衡,按照自然界的变化来调节饮食起居和精神活动,前者为“形神合一”观,后者则为“天人相应”观,二者充分反映了《内经》中的“整体恒动观”,是《内经》所主张的两个基本观点[2]。
1.1“形神合一”观形神问题即身心关系问题。
《内经》一方面认为形为神之本。
“形体不敝,精神不散”[3],即神必须依附于形体才能存在,且其功能也只有在身体健康时才能正常发挥,这是符合唯物主义思想的。
另一方面认为神为形之主。
神本于形,同时也反作用于形。
“精神内伤,身必败亡”[4];“得神者昌,失神者亡”[5],说明“神”可以直接影响“形”,决定“形”的存亡。
正因为神为形之主,所以神在病因、治疗、防病、养生方面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心怵惕思虑,则伤神,伤神则恐惧自失,破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6]。
心困恐惧和思虑太过而伤及所藏之神,神伤则会时时恐惧,不能自主,久而大肉削瘦,毛皮憔悴,气色枯夭,死亡在冬季。
《内经》中提到的“神”,一般指精神活动,是“心”的功能,主宰着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
由此精神对形体的反作用是明显的。
但是否“死于冬”,笔者认为其科学性还需探讨。
1.2“天人相应”观《内经》将人的身体视为自然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强调人的生理现象的变化与自然界变化一般原理的一致性。
“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
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7]。
是说一个人的生存与天地二气的自然界是密切相关联的,人能顺应天地阴阳的变化,不违四时的规律,了解十二经脉的道理,就能明达事理,不会被疾病现象所迷惑。
这说明无论是治病还是养生,都离不开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形神合一”观与“天人相应”观所体现出来的是整体观,把人与自然、社会、生理、心理等置于整体联系之中,并将其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各个环节,对今天的医学临床实践仍有启发意义。
当代医学模式正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过渡,继承和发扬《内经》的整体观,不仅对医学,而且对人类认识的发展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医学心理思想《内经》指出心理活动不是虚构的而是由人体产生的。
它认为心理活动分属于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8]。
并主张脏腑还是情绪活动产生的生理基础。
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内经》以脏腑作为心理器官是不科学的。
但《内经》把心理活动植于脏腑形体之上,同灵魂学说相比较有历史进步意义。
2.1病因及诊断方面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心理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引发疾病,并将这一类病因集中概括为情感病因。
《内经》对此作了广泛的论述,指出情感失调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内因。
《内经》认为感情活动与五脏一一对应。
五脏所属的情感活动一旦过激,就会引起相应脏腑的病变,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
现代心身医学研究表明,一些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是人们长期处于节奏快速,应激频繁的状态之中,心理压力过大,情绪适应不良导致的,这正是与《内经》的关于情感与五脏关系的论述有相通之处。
另外,情感刺激的强度不同,致病的结果也不同,指出“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可以致疾病急起,甚至死亡。
类似病例比较突出的就是《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后喜乐异常,使他突然得了癫狂。
而对渐进性的精神刺激对身体的伤害也有明确的论述,如“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9]。
可见,渐进性的精神刺激所致疾病多、起病缓慢、病程长、治疗难。
《内经》对情感致病的机理有所认识,指出情感除直接损伤脏腑外,还通过气机引起其他身心病变。
如“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灵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10]。
虽然《内经》对情感致病机理的认识与现代身心医学观点有些出入,但不能苛求。
2.2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内经》十分重视心理治疗过程中的医患关系,明确指出”病为本,工为标”[11],认为病人为本,医生为标,医生应当根据病人的身心特点,去辨证施治。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会促进和提高疗效。
说明《内经》关于医患关系的论述是富有科学性的。
2.3几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内经》也十分重视心理因素,如望诊、问诊、切诊等,通过询问病人(心理等),观察病人的精神、气色等来帮助诊治疾病。
《内经》说:“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
”[12]即诊治疾病时,应尽量做到对病因、病史及相关情况细致了解掌握,才能有助于准确诊断治疗疾病。
2.3.1语言疏导法《内经》重视语言疏导,“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便,开之以其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呼?”[13],它从人“恶死而乐生”的本能出发,告诉患者不遵医嘱的危险,讲明遵从医嘱的好处,诱导患者创造治愈疾病所需要的条件。
着重通过医生的说服教育转变患者对医治疾病的态度和认识,取得患者的配合,以提高疗效。
这也是现代心理治疗应遵守的原则。
2.3.2情感相胜法《内经》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14],说明用一种情感去纠正相应的情感,可以调节情感过激引起的病变。
从《续名医类案·郁证》记载:韩世良在治疗一个“思母成疾”的女患者时,暗中让女巫告诉患者,她母亲在阴间准备报复克命之仇,患者大怒,“我因母病,母反害我,我何思之!”事例虽极端,但患者“病果愈”。
这是“怒胜思”的成功病例。
2.3.3移精变气法《内经》记载:“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15],只要对病人移易精神和改变气的运行,用一种”祝由”的方法,病就可以治愈。
祝由是对疾病求助于“神”的一种方法,通过对患者祝说疾病的由来,用以改变病人的精神状态。
“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16]。
疾病是可以用精神疗法控制的,事先了解疾病的病因,可适当选用“祝由”的方法来治疗疾病。
2.3.4针灸刺疗法《内经》指出,“神有余者写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元中其大经,神气乃平”[17],神有余就刺其小络使之出血,不要深刺,以免伤大经,这样神气才能平和。
可见,针灸具有平复患者心理状态的作用,现代临床实践证明,针灸仍是治疗心理疾病的常用方法。
3对养生学的贡献《内经》从整体观及“防未病”思想出发,指出应“不治已病治未病”,注重内在环境与外在环境的统一,强调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养生。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18]。
对外在的“虚邪贼风”,应及时回避,对内应保持气血阴阳的平衡,做到“恬淡虚无”,正气充足则疾病不会发生,从而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
3.1少私寡欲《内经》认为欲望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
“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19],指出欲望无穷,最终会影响健康,所以养生的方法就是要“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20],即要意志安闲,少有欲望,心境安定,没有恐惧,现代身心医学证明,适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做到“少私寡欲”,以求心理达到平衡,则会有利于身体健康。
3.2锻炼形体《内经》从“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出发,认为形与神有机相联。
“独立守神,肌肉若一”[21],指出养神与养形可相结合,通过动形可以怡神。
3.3须应调神其基本原理就是适应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升降沉浮,保持自身的阴阳平衡,达到健康目的。
“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22]。
强调根据春夏秋冬之寒热温凉的变化适应“生气”、“长气”、“收气”、“藏气”,而进行调养。
并且“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23],一日之内阳气亦有所变化,如同顺应四季变化养生一样,也应顺“一日四时”进行养生。
这就与现代人体存在“生物钟”的认识不谋而合。
顺时调神也是“天人相应”的观点延伸。
《内经》的上述养生心理思想含有积极预防的意义,对今天倡导的全民健身运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对养生学的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1]黄帝内经·内容简介[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2]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6.[3]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6.[4]黄帝内经·素问·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80.[5]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5.[6]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第八[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重印):205.[7]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8.[8]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6.[9]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6.[10]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70.[11]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重印):26.[12]黄帝内经·素问·徵四失论篇第七十八[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81.[13]黄帝内经·灵枢·师传第二十九[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41.[14]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3.[15]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5.[16]黄帝内经·灵枢·贼风篇第五十八[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73.[17]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98.[18]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19]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6.[20]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25.[21]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5.[22]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6-7.[23]黄帝内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第四十四[M].太原: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