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亲情”为主题单元备课说明及设计展示 以亲情为主题的画

合集下载

《亲情》优秀教案

《亲情》优秀教案

《亲情》优秀教案教案:《亲情》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亲情》。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通过描述主人公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关爱和照顾,让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和美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体会亲情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2.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关爱家人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通过故事情节,感受亲情的伟大和美好,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爱,学会感恩父母、关爱家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包含故事动画、图片、文字等。

2. 学生作业本:用于书写课后作业。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播放故事动画,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初步感受亲情的美好。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与家人之间的关爱和照顾,让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

3.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是如何关爱和照顾彼此的?你从故事中感受到了什么?4. 分享感受(5分钟)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的亲情,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5. 情感延伸(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关爱家人?学生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亲情的美好。

6. 课堂小结(3分钟)7. 课后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以“我的家人”为主题,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与家人之间的亲情故事。

六、板书设计亲情:关爱与照顾相互支持感恩父母关爱家人七、作业设计作文题目:《我的家人》要求: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与家人之间的亲情故事,体现家人的关爱和支持,以及自己对家人的感恩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讲解、小组讨论、分享感受等形式,让学生深刻体会亲情的伟大和美好,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在课后,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进一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关爱和感恩之情。

幼儿园大班“亲情在心间”社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亲情在心间”社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亲情在心间”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理解亲情的含义,知道亲情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表达爱意、关心家人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人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增强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和体验亲情,学会关心家人。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学会表达爱意,培养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亲情主题图片、家庭成员照片、心形卡片等。

2. 经验准备:让幼儿提前观察和了解自己的家人,思考家人的特点和对自己的关爱。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亲情主题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分享自己对亲人的认识和感受。

2. 主题活动一:介绍家人a. 邀请幼儿分享家人的照片,介绍家人的特点和对自己的关爱。

b. 引导幼儿讨论亲情的表现,如关心、照顾、陪伴等。

3. 主题活动二:亲情体验a. 组织幼儿进行亲情体验活动,如扮演家人相互关心、照顾。

b. 让幼儿分享体验心得,引导幼儿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

4. 主题活动三:表达爱意a.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表达对家人的爱意,如说关心的话、做贴心的事。

b. 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心形卡片,写上对家人的爱意。

5. 主题活动四:家庭责任a. 引导幼儿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责任。

b. 让幼儿思考如何承担家庭责任,如帮助家人、关心家人需求。

6.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引导幼儿常怀感激之心,关爱家人。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亲情的认识和感受。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关心家人、表达爱意的技能。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分析他们对家庭责任的认识和承担。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表达爱意,并尝试承担一项家庭责任。

2. 社区活动: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幼儿生活,是否有助于幼儿理解亲情。

《至爱亲情》主题单元教学实施方案

《至爱亲情》主题单元教学实施方案
1、学生会上网搜集资料,学会筛选、整理。
2、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给重点句子断句。
实施中
教学导入阶段
教师播放《高山流水》的视频,引入到文言文《人琴俱亡》的教学。
教学操作阶段
活动一:认识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1、教师指导学生在网上搜集、整理刘义庆和《世说新
语》的相关信息,并记录在卡片上。
2、小组内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教学操作阶段
小组活动一:介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者情况和作品背景。
1、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收集朱自清的生平和作品简介,并记录在卡片上。
2、交流信息,进行展示。
3、教师播放关于朱自清的视频。
小组活动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布置学习任务,介绍本活动的任务和要求。
2、播放《背影》的课文朗读录音。
3、指导各组成员合理分工。
3、教师进行总结,从学生的综合表现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整体性评价。
实施后
学生活动规范指导
1、要求学生筛选、整理好搜集的材料,制作好学习卡片。
2、认真读书,学会从课文中寻找信息,发言的语言要规范。
3、指导学生整理好探究结果,形成研究专题报告。
提出下一专题要求
1、背诵描写父亲买橘子的背影一段内容。
2、搜集整理刘义庆和《世说新语》的相关信息。
《至爱亲情》主题单元教学实施方案
专题1:父子情《背影》
实施前
确定教学环境
有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室。
准备教学资源
1、学生事先自学课文,解决字词问题,通过读书或上网搜集有关朱自清的生平和作品简介。
2、教师准备好课件和课文朗读录音、视频,准备上课。
落实前需技能
学生会上网搜集资料,学会筛选、归纳、整理信息。

幼儿园大班“亲情在心间”社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亲情在心间”社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亲情在心间”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亲情的含义,知道亲情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表达对亲人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珍惜亲情,学会关爱家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亲情的含义,体验亲情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表达对亲人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图片、卡片、故事书、视频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亲情的小故事,引发幼儿对亲情的思考。

2. 主体活动:a) 图片分享:展示一张家人在一起的图片,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及他们对自己的爱。

b) 亲情卡片:让幼儿制作一张亲情卡片,写上自己对家人的感谢之情。

c) 亲情角色扮演:分组进行亲情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亲情的重要性。

3.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引导他们珍惜亲情。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亲情的理解程度。

2. 关注幼儿在亲情卡片制作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3. 搜集幼儿在亲情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亲情的体验程度。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并记录在日记中。

2. 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举办一次“亲情大团圆”活动,让幼儿与家人共同参与游戏,增进感情。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2. 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感波动,引导他们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3. 教师应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亲情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2. 搜集家长对教学活动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幼儿在亲情教育方面的期待。

3. 结合幼儿在家庭作业和亲子活动中的表现,全面评估他们对亲情的认识和关爱家人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亲情在心间”社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亲情在心间”社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亲情在心间”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和理解亲情的含义,体会亲情的重要性。

2. 学会表达对亲人的爱和感激之情。

3. 培养幼儿关爱家人,感恩家庭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亲情的重要性2. 家人的关爱与付出3. 表达爱意的方式4. 家庭和睦相处的方法5. 感恩家庭,关爱亲人的行动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亲情的重要性。

2.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让幼儿观察家人的关爱与付出。

3. 讨论交流: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家庭亲情经历。

4. 情景剧:设置情景剧,让幼儿扮演家人,体验亲情互动。

5. 手工制作:让幼儿制作亲情卡片,表达对家人的爱意。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准备生动有趣的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认识亲情的重要性。

2. 图片素材:收集家人关爱与付出的图片,让幼儿观察。

3. 情景剧道具:准备相关道具,设置情景剧。

4. 亲情卡片材料:准备手工制作亲情卡片的材料。

1. 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亲情的生动故事,引导幼儿认识亲情的重要性。

2. 图片展示:展示家人关爱与付出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的想法。

3. 讨论交流: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家庭亲情经历。

4. 情景剧:设置情景剧,让幼儿扮演家人,体验亲情互动。

5. 手工制作:让幼儿制作亲情卡片,表达对家人的爱意。

教学评价:通过幼儿在讨论、情景剧和手工制作环节的表现,评价他们对亲情的理解和表达爱意的能力。

六、教学活动:1. 亲情故事分享:选取几个关于亲情的温馨故事,让幼儿在小组中分享并讨论故事中的亲情表现。

2. 家庭角色扮演:设置不同的家庭场景,让幼儿扮演家庭成员,体验亲情互动的过程。

3. 亲情手工艺:指导幼儿制作家庭树或亲情手链,以此象征家庭成员间的紧密联系。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故事分享和角色扮演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能力。

2. 评估幼儿在亲情手工艺制作过程中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幼儿对亲情的新认识和感受。

幼儿园大班“亲情在心间”社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亲情在心间”社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亲情在心间”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亲情,了解亲情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表达爱意、关心他人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家人,体验家庭的温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感受到亲情的重要性,学会关心家人。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亲情卡片、绘画材料、音乐CD等。

2. 环境准备:舒适、温馨的环境,有助于激发幼儿对亲情的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family Tree》引导幼儿进入亲情主题。

2. 主题活动一:亲情分享a) 让幼儿分享自己与家人之间的趣事,感受亲情的温暖。

3. 主题活动二:亲情卡片a) 教师发放亲情卡片,让幼儿为家人绘制卡片。

b) 引导幼儿在卡片上写下对家人的祝福和爱意。

4. 主题活动三:亲情表演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亲情表演,如亲子舞蹈、家庭角色扮演等。

b) 让幼儿在表演中体验亲情,学会关心家人。

五、课后作业1. 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完成一幅亲情画作,表达对家人的爱意。

2. 向家人讲述今天学到的亲情故事,共享家庭温馨时光。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感引导,让幼儿真实地感受到亲情。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家庭情感。

3. 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亲情的认知和感悟。

2. 关注幼儿在亲情卡片制作和亲情表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关心家人的意识。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对亲情的表现和家庭情感的培养。

七、教学拓展1. 开展“亲情故事会”,让幼儿分享自己和家人的温馨故事,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2. 进行“亲情公益活动”,如探望孤寡老人,让幼儿体验亲情,学会关爱他人。

3. 组织“亲情主题班会”,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家庭情感。

八、教学反思2.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幼儿生活,是否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家庭情感。

亲情,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

亲情,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

亲情,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情的含义,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人,珍惜家庭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激。

二、教学重难点1. 亲情含义的理解2. 学生表达爱意和感激的能力培养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亲情。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亲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亲情。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亲情案例和图片。

2. 准备班会课件和教学素材。

3. 安排教室座位,以便进行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播放一首关于亲情的歌曲,如《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2)引导学生思考:亲情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2.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亲情案例,如孝敬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关爱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3.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激?(2)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做法。

4. 分享环节:(1)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亲情体验活动,如给家人写一封感谢信。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心得。

7.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共同完成一个关于亲情的活动,如拍摄一张全家福,写下对家人的祝福等。

六、教学延伸1. 开展“亲情故事分享”活动,让学生讲述自己或身边的亲情故事,增强学生对亲情的认识和感悟。

2. 举办“亲情绘画比赛”,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和感激。

3. 开展“亲情交易日”,让学生通过交换亲情礼物,传递爱与温暖。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班会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

2. 收集学生的亲情作品,评价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意。

3. 征询家长意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对亲情的态度。

八、教学反馈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大班创意美术《亲亲热热一家人》教案

大班创意美术《亲亲热热一家人》教案

大班创意美术《亲亲热热一家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亲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表现亲情;2.提高幼儿的手工创意及绘画能力;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彩纸、彩笔、颜料、刷子、剪刀、胶水等;2.教学课件;3.该节课的教学视频。

三、教学步骤1. 温馨导入老师用简单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亲情”两个字,问孩子们知道什么是亲情,亲情是怎么表现的,可以告诉老师自己和家人之间的一些亲情经历,带着孩子们进入课堂氛围。

2. 教学正文步骤一:布置任务老师向孩子们布置本次课程任务:“让我们一起创作一个代表亲情的作品,把家人的热爱表现出来吧。

”步骤二:观看视频老师播放课程视频,让孩子们观看,了解作品的具体制作过程。

步骤三:手工制作1.老师向孩子们展示需要的材料,让孩子们自由发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形状,用彩纸、彩笔等材料制作一个代表家人的小人物。

2.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自由发挥,并在创作中体会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步骤四:绘画创作1.老师向孩子们展示颜料和刷子,让孩子们自由发挥,用颜料、刷子等材料在画布上表现出自己和家人的热爱。

2.孩子们可以用多种颜色和形状创作,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将多个小人物组合成一个亲亲热热的家庭场景。

3. 总结反馈1.完成作品后,老师可以让孩子们逐一展示自己的作品,可以让大家欣赏和发表评论,让孩子们体验到分享和讨论的乐趣。

2.老师总结本次课程,和孩子们一起回顾学习内容,引导大家对亲情的表现进行总结反思。

四、课后作业1.完成家庭成员的手印创意作品;2.画一张亲情的画,写上对家人的感谢与祝福。

五、教学评估1.通过作品和表达方式,评估孩子们对亲情的理解和表达能力;2.观察孩子们在创意美术制作中的耐心和创造力;3.结合学生反馈和学习成果,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估。

六、教学注意事项1.课程中需注意安全,教师应当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安全提示;2.鼓励孩子们多动手动脑,创作自己的作品;3.激发孩子们对创意美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对美的认知和表现能力。

《亲情故事》大班教案分享妈妈的爱

《亲情故事》大班教案分享妈妈的爱

《亲情故事》大班教案分享妈妈的爱一、教学目标:1.了解亲情的重要性,认识妈妈的爱和付出。

2.培养学生珍惜家庭关系、感恩父母的情感。

3.能够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亲情的价值和意义,感受妈妈的爱。

难点:理解和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准备:1.故事《妈妈的爱》PPT2.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3.手工制作材料:纸板、颜料、彩纸等4.小组活动准备:图画、故事卡片等五、教学步骤:1.情境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母亲的视频或儿歌,让学生尽情沉浸在温馨的情感中。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对妈妈的爱有什么感受?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谈一下。

2.故事阅读与讨论(1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述故事《妈妈的爱》,并展示相关图片和PPT。

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聆听,了解故事中妈妈的爱和付出。

然后带领学生进行讨论:你们认为妈妈的爱有哪些表现?你们能否分享一些妈妈对你们的关心和照顾?3.手工制作(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手工制作任务:制作一幅表达对妈妈爱的画。

学生们可以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教师提供必要的材料和指导,让学生们动手制作。

4.小组讨论(15分钟)5.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向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亲情的重要性,妈妈的爱和付出。

鼓励学生们珍惜家庭关系,感恩父母的付出。

同时,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多关心父母,用行动回报他们的爱。

六、课后延伸:1.学生可以写一篇关于妈妈的爱的作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激之情。

2.学生可以制作一本“妈妈的爱”相册,收集写真和文字,记录下妈妈对他们的关怀和爱。

3.学生可以为妈妈准备一份小礼物,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亲情的珍贵和重要性,懂得感恩父母的付出,从而培养出一颗感恩之心,关心家庭,珍惜家人的情感。

《亲情》优秀教案

《亲情》优秀教案

《亲情》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九册第四单元《亲情》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亲情》,通过讲述祖孙三代之间的亲情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家庭亲情的温暖;配合课后练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并运用描述亲情的语言。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亲情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描述亲情的词汇和句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的亲情体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描述亲情的词汇和句型。

2. 教学重点:感受亲情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课后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亲情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亲情的关注和思考。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亲情的美好。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讲解生词、短语和句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例题讲解:选取一个课后练习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6.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亲情体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文《亲情》2. 重点词汇:亲情、温暖、关怀、陪伴、感激等。

3. 重点句型:描述亲情的句子、表达感激的句子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

答案示例:亲情,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的人生道路。

在我遇到困难时,家人总是给予我无尽的关爱和支持。

我要珍惜这份亲情,用我的行动回报他们的付出。

2. 课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册相关题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理解课文、运用词汇和句型等方面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感受亲情,表达亲情》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语文《感受亲情,表达亲情》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感受亲情,表达亲情适用年七年级级所需时专题一3课时,专题二3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主题单元依据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设计,本单元主题是家庭、亲情,这几篇文章写出了家庭生活的丰富性及亲情的多样性,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内容,积累语言,学习写法。

本单元分为二个专题:专题一:感受亲情——以《风筝》、《羚羊木雕》、《散步》为例,《风筝》《羚羊木雕》都突出了家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风筝》写出了兄弟之间的冲突,《羚羊木雕》写出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冲突,但都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散步》写出了家人相处的细节,写出了亲情的温馨。

学习这些文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家人之间不同的亲情,如学习《羚羊木雕》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谈学习体会,学习写作方法,可以让学生把学习语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学习《风筝》,可以体会一种别样的亲情,本文可以从多角度解读,可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和时代的内容,可以给学生带来写作上的启示。

专题二:表达亲情,即我笔写我心。

研究性学习主要在于表达亲情,结合学过的三篇文章,及学生搜集到的其他关于亲情的文章,学习亲情的表达方式。

结合学生自己家老照片的展示解说及珍藏品的来历,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生活素材转换成写作素材,进而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本单元学习是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学生学习采用活动式设计,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朗读、小组学习、合作交流、小组展示等形式完成教学任务。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字词,积累词语。

2、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大意。

《画亲情》教学设计

《画亲情》教学设计

《画亲情》教学设计拟写人:彭景教材分析:本课以渗透法制教育和学生感恩教育作为题材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欣赏探索、设计、评价活动。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图画的意境,发现图画蕴含的道理。

激发学生去认识美、创造美,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思想境界。

学情分析1、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很强,对主题画很感兴趣。

2、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在创作作品上速度不一样,故教师分层辅导。

设计思路本课依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并拓展,主要采取激趣、佳作欣赏、引导、交流活动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对亲情有所了解,发现父母之爱,激发学生有大爱,引发学生明白《少年儿童保护法》、《中国老人赡养法》等的相关法律。

课前准备教师:教学课件、范作等。

学生:白纸、铅笔、橡皮擦、水彩笔或蜡笔。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图片,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

过程与方法:1、体验学习的过程和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手脑协调的动手能力。

2、通过讲解、交流讨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有大爱,引发学生明白《少年儿童保护法》、《中国老人赡养法》等的相关法律。

让学生感悟亲情。

教学重点画一幅体现亲情的作品。

教学难点完成作画,渗透法制教育。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这是一节美术课。

你们喜欢画画吗?这节课老师让你们大显身手,好好画一幅画展示展示。

(直接出示课题:《画亲情》)在画画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欣赏一首歌。

(播放歌曲:我的好兄弟)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

提问:这首歌表达了什么?(生自由回答,师肯定)小结:总的来说,那一字一句无不代表着兄弟之间的情谊、那种亲情。

这里,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一首小诗。

(大屏幕展示:游子吟)(学生齐读古诗)师质疑:同学们,你读出了什么?这首小诗表达了什么?(生自由答,师相机作出肯定)小结:是啊,我们像春天里的小草,母爱就像温暖的阳光,我们尽情的沐浴在阳光下。

母亲的恩情,我们又怎能报答得了呢?现在请同学们想想:亲情除了可以用一首歌来传递,用一首诗来表达,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呢?(指名回答)师肯定。

美术教案-《爸爸妈妈》

美术教案-《爸爸妈妈》

美术教案-《爸爸妈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培养他们的亲情情感。

2.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和形状表现人物特征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用线条、色彩和形状表现人物特征,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爸爸妈妈形象。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爸爸妈妈的特点,并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爸爸妈妈对你们有多好吗?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今天我们就用画笔来表现一下我们对爸爸妈妈的爱吧!(2)请大家回忆一下,你们的爸爸妈妈有什么特点?可以是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

2.观察与讨论(1)请大家拿出爸爸妈妈的照片,观察一下他们的外貌特征,如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等。

(2)讨论:如何用线条、色彩和形状表现爸爸妈妈的特征?3.示范与指导(1)教师展示一张自己的爸爸妈妈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讲解如何用线条、色彩和形状表现人物特征。

(2)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边画边讲解注意事项。

4.学生创作(1)发放绘画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创作一幅爸爸妈妈的画作。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绘画过程给予建议和指导。

5.展示与评价(1)学生完成作品后,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引导学生从线条、色彩、形状等方面进行评价。

(1)引导学生谈谈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四、教学延伸1.开展“我心中的爸爸妈妈”主题绘画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表现对爸爸妈妈的爱。

2.邀请家长参与课堂,与孩子一起完成画作,增进亲子关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绘画表现爸爸妈妈,让学生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绘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同时,要注意评价学生的作品,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和自信心。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的亲情主题,让学生在绘画中表达情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如何观察爸爸妈妈的特征,包括细节上的服饰、习惯性动作等,并教会他们运用基础形状和线条来描绘这些特征。

亲情绘画教案分享

亲情绘画教案分享

亲情是人类漫长历史中无法抹灭的情感,是深深扎根于人类心底的一种牵挂、情感和关爱。

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来说,亲情是一种重要的情感支撑,在我们遇到困难、遭遇磨难、感到无助时,亲情为我们撑起了一盏灯,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给我们温暖的拥抱。

本次课程分享中,我将带大家学习如何通过绘画来表达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表达,为我们的亲情生活增添更多色彩。

1、课程设计说明本次课程主要以亲情为主题,采用绘画表现方式,帮助学生们认识和理解亲情的内涵和意义,通过绘画为亲情生活注入更多的情感元素。

在课程的设计上,我们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1 课程目标通过课程的设计,帮助学生们认识并理解亲情的内涵和意义,激发出他们对于亲情的热爱与感悟,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人文素质和情感阅读能力。

1.2 课程内容和形式本次课程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绘画的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们认识亲情的内涵和意义,并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亲情的感受和表达。

具体的课程内容包括:(1)亲情的内涵和意义介绍(2)亲情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分享(3)亲情绘画实践1.3 课程评价本次课程主要以学生的课程表现为主要评价方式,其中包括学生的创意思考能力、绘画技巧、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

同时,将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等方式,将课程的收获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2、课程实施步骤2.1 亲情的内涵和意义介绍教师将通过图片、文字和故事等方式,介绍亲情的内涵和意义,引导学生们认识和理解亲情的重要性和影响,同时让他们感受到身边亲人对他们的爱和关爱。

2.2 亲情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分享教师将运用丰富多彩的图片和视频等形式,分享亲情表达的方式和技巧,如肢体语言、言语表达、绘画和文字表达等。

其中,教师将着重强调如何通过绘画表达亲情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引导学生们掌握绘画技能和提升创造力。

2.3 亲情绘画实践学生们将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通过绘画的方式向家人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幼儿园小手工:亲情海报教案

幼儿园小手工:亲情海报教案

幼儿园小手工:亲情海报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掌握制作亲情海报的基本技能;2. 体验制作亲情海报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感情;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教学内容:1. 材料准备:海报纸、颜料、毛笔、剪刀、胶水、生活照片。

2.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让学生们看一看老师带来的亲情海报,让他们发现海报上有哪些人,我们怎样认识他们,他们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有意义的事。

2) 示范制作:老师为学生们示范制作亲情海报的过程,让他们对制作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首先,老师将海报纸上下左右对折,然后再对半撕开,最后得到一个正方形的海报纸;其次,老师让学生们用毛笔和颜料画出自己的家人和家人做过的事;最后,老师将学生们的家人照片粘贴到海报上,并在海报的下方写上一两句感谢的话。

3) 学生动手制作:学生们依照老师的示范,使用剪刀和胶水,将家人照片粘贴到海报上,并在海报下方写下感谢的话,制作自己的亲情海报。

4) 展示和分享:学生将自己的亲情海报展示给同学和老师,分享自己对家人的感悟和感谢之情。

教学方法:以示范为主,引导学生体验制作亲情海报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启发学生思考,在亲情海报中如何表达感恩之情;教学评价:学生的亲情海报创作成果;学生对于亲情海报创作所表达的感恩之情。

教学拓展:1) 可以将学生手工制作的亲情海报用作班级墙报或家长会展示,增进家校沟通和协作;2) 可以将学生制作的亲情海报用于班级评比,激励学生创新和动手能力。

教学注意点:1) 确保学生选取的家人照片真实且全家福较为合适;2) 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在海报中表达感恩之情,使学生从中汲取爱与感恩的真谛。

教学后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制作亲情海报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还深切体验了自己与家人间的感情,进而更加珍惜亲情,懂得表达感谢之情,更加关注家庭与生活。

2024年小学五年级亲情主题班会教案精品

2024年小学五年级亲情主题班会教案精品

2024年小学五年级亲情主题班会教案精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三单元“亲情无价”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亲情的重要性、孝敬父母、体谅家人、和睦相处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亲情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和谐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孝敬父母、体谅家人的品质,提高道德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和睦相处,增强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亲情的重要性,并将孝敬父母、体谅家人、和睦相处等品质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重点:培养学生孝敬父母、体谅家人、和睦相处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亲情主题故事视频、孝敬父母名言警句。

2. 学具:学习笔记、亲情主题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亲情主题故事视频,让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引发学生对亲情主题的思考。

2. 新课内容学习:(1)讲解亲情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和谐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引导学生学习孝敬父母、体谅家人、和睦相处的方法。

(3)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情况,谈谈如何孝敬父母、体谅家人、和睦相处。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亲情主题绘画,展示作品,分享感受。

六、板书设计1. 亲情的重要性2. 孝敬父母、体谅家人、和睦相处的方法3. 亲情主题绘画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亲情故事”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亲情主题手抄报制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例题、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亲情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仍有待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开展亲情实践活动,如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

同时,组织亲情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亲情自画像——小学二年级美术课教案

亲情自画像——小学二年级美术课教案

亲情自画像——小学二年级美术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并描绘自己的家庭及家中成员。

2. 提高学生的美术绘画技能,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家庭肖像。

3. 增强学生对家庭、亲情等概念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家庭肖像,并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进行技能的训练。

2. 让学生理解家庭、亲情的概念,并在绘画中表达出自己对家庭、人际关系等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描绘家庭成员的形象,并表现出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2.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创意地完成自己的家庭肖像。

四、教学准备1. 色彩画笔、调色盘、颜料。

2. 模板和示范作品。

3. 制作肖像的素材图片。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带领学生回忆家庭、家庭成员的概念,鼓励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

2. 通过图片、PPT等形式展示家庭肖像的基本构成和注意事项。

(二)讲解1. 讲解家庭肖像的构成要素,如人物形象描绘、色彩运用等。

2.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熟悉绘画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

3.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创意地完成自己的家庭肖像。

(三)实践操作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户型示意图,描绘自己家庭的基本构成和各成员的形象特点。

2. 学生根据自己的描绘,用色彩和画笔完成一幅自己的家庭肖像,力求刻画出家庭成员间真挚的亲情和深厚的感情纽带。

(四)展示分享1. 学生逐一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家庭肖像,并分享自己的绘画感受和理解。

2. 设立“最美家庭肖像”评选活动,激励学生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五)总结1. 总结绘画技巧和家庭肖像的表现方法,并分享在实践操作中的感受和体会。

2. 强调家庭、亲情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珍惜家庭、孝顺父母、亲情相处,感恩与共建一个和谐、幸福的家。

六、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整体表现、作品的质量、学生的作品表现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2. 让学生相互进行评价、交流,分享不同的经验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和绘画技巧。

指尖上的亲情记录小班《全家福》美术活动教案

指尖上的亲情记录小班《全家福》美术活动教案

指尖上的亲情记录小班《全家福》美术活动教案美术活动教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构成也越来越多样化。

但无论是大家庭还是小家庭,家庭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存在。

而通过美术活动,孩子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家庭,体验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小班幼儿开展的美术活动——《全家福》。

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表达和观察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素养。

2.帮助幼儿认识家庭的重要性,感受家庭温暖和幸福。

3.让幼儿了解各种美术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

4.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教具和材料1.彩纸、颜料、毛笔、蜡笔、剪刀、胶水、等。

2.相机。

三、教学过程1.教师介绍家庭的重要性,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家人的情况,展示教师自己的《全家福》制作成果。

2.教师布置任务,让每一个幼儿设计自己的《全家福》。

为了获得足够的材料,可以要求家长帮助提供家庭照片、标本、卡片等。

3.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准备各种美术材料,展开创作。

4.在幼儿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介绍相关美术知识,如图像的比例和色彩的搭配等。

5.完成作品后,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并与幼儿分享作品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6.幼儿齐欣赏各自的作品,交流家庭情况以及你们对于家庭的感受与看法。

7.将幼儿的作品拍照,制作成PPT或比较受欢迎的操作是电子相册。

可以上Wall上,分享给幼儿家长及其他有意者。

四、教学要点1.家庭的重要性。

2.美术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和相关美术知识。

3.幼儿自由创作《全家福》,注重幼儿个性化的表达和创意发挥。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们不仅了解了不同的家庭构成和成员,而且提高了表达和观察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在其中让幼儿探索创意、体会亲情、发现美感、体验创造乐趣,是本次活动带来的最大收获。

幼儿园亲情树美术教案

幼儿园亲情树美术教案

幼儿园亲情树美术教案1. 教案背景亲情是幼儿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亲情的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情感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

为了提升幼儿对亲情的认知和理解,本教案设计了一堂以亲情树为主题的美术课程。

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中大班幼儿的美术教育,通过参与绘制亲情树的活动,培养幼儿对亲情的感知和体验,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能力。

2.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理解亲情的含义和重要性。

•提升幼儿对家庭成员的认知和感恩意识。

•培养幼儿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教学准备•每位幼儿需要准备一张画纸和一支画笔。

•教室需要准备足够的绘画工具和颜料。

4. 教学活动第一步:树的形状•通过展示一些不同种类的树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不同树的形状特点。

•提示幼儿树的形状是长什么样的,并鼓励幼儿用手指画出树的轮廓。

第二步:家庭成员•引导幼儿回忆和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鼓励幼儿讲述自己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故事和亲情体验。

第三步:亲情树的绘制•提醒幼儿将自己的家庭成员留在心里,开始绘制亲情树。

•引导幼儿在画纸上画出树干和树枝的形状。

•鼓励幼儿用不同颜色的画笔为树干和树枝涂上颜色。

第四步:家庭成员的绘制•引导幼儿用画笔为树枝上绘制家庭成员的图案。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记忆,运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图案来代表家庭成员。

第五步:亲情故事分享•每位幼儿完成绘制后,引导幼儿向同学分享自己绘制亲情树的故事和想法。

•鼓励幼儿相互欣赏和表达对家庭成员的感激之情。

5. 拓展活动•鼓励幼儿用其他材料制作属于自己的亲情树手工作品,如纸板、羊毛、彩纸等。

•带领幼儿观察校园中的真实树木,增进对树木的认知和理解。

6. 教学评估•观察幼儿对亲情树绘制的专注程度和创造力。

•评估幼儿是否能够理解亲情的含义和重要性。

•听取幼儿对家庭成员的介绍和分享。

7. 总结通过这堂美术课程,幼儿不仅学习了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亲情的认知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亲情”为主题单元备课说明及设计展示以亲情为主题的画【教材说明】本单元选自人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涉及课文有:《风筝》《羚羊木雕》《拥你入睡》《散步》《散文诗两篇》(《金色花》《荷叶母亲》)。

本单元主要以家庭、亲情为主题。

选文兼顾散文、诗文,兼顾古今,兼顾中外。

同时,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也以此为主题,课文有:《风筝》《羚羊木雕》《散步》《诗两首》(《金色花》《纸船》)《〈世说新语〉两则》。

【参与学校】哈尔滨市风华中学。

整体设计与教学策略孙欣【整体设计】本单元的整体教学思路:每个篇目的教学均以主问题引领为主。

●《散步》一课以朗读和人物探究为主。

在熟悉课文的情节发展后,提出主问题:“说说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进而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我们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对课文进行深入挖掘。

同时景物描写也是课堂教学不容忽视的方面。

●《羚羊木雕》分两课时进行。

教学中我们依旧以朗读和人物分析作为重点。

第一课时,首先倾心朗读走入课文,然后整体感知: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及主要事件,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然后再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为第二节课的深入分析做准备。

第二课时,提出主问题:“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完成。

本课还设置了辩论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我们可以准备几个亲情故事来引导学生,使辩论双方达成共识,解决难点――友情需要珍视,亲情需要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金色花》的教学分7步。

1.营造氛围,导入新课;2.自读诗歌,初步感受;3.美读诗歌,咀嚼品味;4.整体感知;5.比较阅读;6.质疑拓展;7.文章写法的渗透。

●《荷叶母亲》。

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感知内容,思考:“这首散文诗描写了什么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然后是精彩朗读展示,配乐朗诵学生喜欢的段落。

接着进入主问题探究:“为什么作者看到荷叶能想到母亲?细读课文描写荷叶和荷花的语句,谈谈你的发现。

”最后是仿句练习。

●《拥你入睡》。

第1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第2步配乐自读,整体感知;第3步圈点勾画,精彩展读;第4步揣摩语言,品味真意;第5步总结方法,学以致用;第6步妙语佳句,开启文思;第7步自读家信,感悟亲情;第8步真情告白,回馈亲恩;第9步教师寄语,激情勉励;第10步特别作业,延续感动。

此课开发“家长”这一课程资源是一个亮点。

第7步需要家长事先给孩子写一封信,倾述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忘的经历。

●《风筝》一课略讲,通过主问题“回忆童年的往事带给作者的是无法把握的悲哀,那么,在这篇弥漫着浓浓的悲哀气息的散文中,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东西呢”贯穿全文的教学。

【教学策略】在集体备课中我们把《羚羊木雕》《拥你入睡》《散步》《散文诗两篇》作为重点篇目,每人选择其中两篇作为自己的详讲篇目。

将《风筝》作为略讲篇目。

《风筝》过去一直是讲读篇目,我们为什么没有把它处理成详讲篇目呢?因为我们所教的学生年龄较小,而《风筝》写作年代离我们比较久远,年幼的学生很难理解当时由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所引发的惊异和悲哀;很难理解“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中所表达的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的悲哀。

所以根据学情我们组决定不按以往的教学把它处理成详讲重点篇目,而是处理成略讲篇目,而把贴近我们生活的《散步》《羚羊木雕》《拥你入睡》等篇目作为详讲篇目。

刘爽老师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和与家长沟通的感受,将《拥你入睡》作为详讲篇目。

张宁老师所任课班级学生特别喜爱朗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便将《散文诗两篇》确定为详讲篇目。

我也将《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作为详讲篇目,将《羚羊木雕》处理成略讲篇目。

李婷婷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把《羚羊木雕》作为自己的详讲篇目。

同时,备课组把《散步》确定为详讲篇目。

因为这篇课文文质兼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展示了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散步》教学设计?笥付纪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过程与方法:揣摩词句含义,品味语言的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难点:理解一家人互相关心、互相尊敬的思想感情,感受和谐家庭的氛围,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前2分钟播放《我爱我的家》)导语:听到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一首优美的歌曲激起我们对家的美好憧憬。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感受呢?“家”是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家能给我们温暖,家能给我们信心,家能给我们力量。

家是宁静的港湾,家是人生腾飞的加油站。

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温馨和美的家。

【设计意图】运用歌曲创设情境并对“家”加以阐述,用歌曲的优美旋律撞击学生心灵,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同时用诗化的歌词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他们对“家”的认真审视。

二、课文初体验此环节遵循一种由浅入深、由粗到细的认知过程,让学生轻松走进课文。

1.找出陌生字词。

(提示写法、字的意义,重基础,强调字音和写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2.请8名学生配乐朗读课文,把握字里行间的情感。

(学生自评朗读的效果,使学生学会在朗读中抒发情感。

)3.为了检查阅读效果,回答屏幕问题。

①散步的时间、地点。

②散步的人有哪些?③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是怎样解决的?【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自主的空间,让他们去勾画圈点,品味语言的精妙,感悟人性的淳美,感受亲情的温馨。

三、自主、合作、探究主问题:说说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他/她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探究文章的人物(小组讨论)。

①“我”――孝顺;“母亲”――慈祥;“妻子――贤惠;“儿子”――懂事。

②这种浓浓亲情还体现在文中的哪些细节中?(预设: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蹲下来背起儿子。

反映了“我”的家庭和睦,一家人其乐融融。

)③学生齐读最后一段,交流对这一句话“中年人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的理解。

④你认为这个家庭怎样?你对这个家庭中成员怎样评价?(预设:互敬互爱,温馨和睦的家庭中母慈、子孝、媳贤、孙乖。

)【设计意图】本篇课文为什么设置这个主问题呢?首先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家人相互尊敬、相互爱护、相互关心的和谐家庭的氛围,那么就要引导学生分析出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互敬互爱;第二,家庭成员有责任感。

那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把人物性格分析和找体现亲情的句子作为切入点。

在分析人物时我们进行了多种预设:首先,学生选择的人物可能不同,引导他们针对先提出的一个人物充分分析,分析透。

其次,寻找的关键语句能反映出人物性格的一个侧面,但是并不突出,要引导学生理解该句人物的重要特点。

比如:当分析“我”这个形象,总结出“孝顺”这一性格特征时,可能会有学生选择最后一段作为关键语句,此时要指导学生理解中年人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接下来在探究中总结学法,如何分析人物性格、寻找相关语段、判断描写方法、透析心理性格。

四、美读课文,加深体会(大屏幕显示朗读要求)1.把握感情基调:欢愉而深沉。

2.朗读的语气:温和、亲切中含庄重。

3.朗读的语调:平稳、深沉、抒情。

4.朗读的语速:中速略舒缓。

【设计意图】本文是一首真善美的颂歌,闪耀着亲情和人性的光辉。

通过美读课文这一环节,提升学生对亲情的深层感悟,对人性美的理性思考。

五、拓展延伸分享你的亲情故事,编写一条150字内的短信发给你的亲人,注意推敲文字,尽量做到语言优美、句式整齐、表达真情实感。

【设计意图】散步之美在于以小见大,以家庭生活的细节反映尊老爱幼的社会美德,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接受灵魂的洗礼。

所以,课到这里,我们又一次和学生进行谈话,使学生回想家庭生活细节,从而达到情感共鸣。

设计讲述亲情故事这一环节,即通过这一活动,在亲情的体验中加深对课文的解读。

六、结束语(同步播放《相亲相爱》配片)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亲情的温馨,我们无时无地不沐浴着爱的阳光。

爱如久旱后的一场甘霖,爱如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有了爱,家庭才更温馨;有了爱,社会才更和谐。

人世间一切的情与爱需要我们慢慢参与、品评,我们的家庭才会和美,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

一份特殊的“作业”:懂事的你请在晚餐时给爸爸盛一碗饭,临睡时给妈妈捶捶腿,这不是一项作业,而是一份亲情的传递。

教学反思:《散步》一文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和美温馨的亲情关系。

我们在教学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使课堂教学更贴近他们的实际,真正体现“从学生角度出发”。

朗读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师不但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读,更应该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展示平台。

《散步》一文语言具有层次美、节奏美,很适合朗读。

因此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

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也因量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

另外,师生的互动并不是一种简单的“问答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中抓住最恰当的时机,在看似无疑之处设疑,让学生借助关键词“慢慢地”、“稳稳地”展开想象,进入意境,有利于学生形成对知识深层的理解,从而在有效的互动教学中触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有些问题的设置可以灵活变通,可以针对不同的班级情况灵活补充。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笥李婷婷一、教材分析《羚羊木雕》一文通过一件小事来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

描写细腻,中心突出,故事情节非常紧凑,本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两种生活、两种内心世界,我们看到了少年之间朋友的交往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

二、背景分析本文所在单元的主题是亲情。

本单元的其他几篇课文也洋溢着浓浓的亲情,相对其他几篇而言,本文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似乎有些从反面说理的味道。

我想编者一定是要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亲情,明白亲情需要理解、友情需要尊重,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点。

因此,备课组经过研讨将此设置为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重点:角色朗读。

理解矛盾冲突。

难点:结合文本体会人物的思想倾向。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把握文章思想的能力;2.提高朗读能力;3.学会用多种手段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真诚无私的友情,明白亲情需要互相理解、尊重。

过程与方法:通过整体把握、角色朗读、小组讨论、师生交流等方式理解文章。

四、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情景回现:让学生通过朗读重温情节。

走入课文情景为深入探究做准备。

(二)小组合作探究: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品味语言、评价人物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探寻这次家庭矛盾双方人物的思想倾向,探讨人的不同价值取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