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一)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1)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环境或地理环境是指与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自然条件的总和。
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或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它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首先,自然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
离开一定的自然条件,人们就不可能进行生活和生产。
其次,自然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优良的自然环境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恶劣的自然环境则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再次,自然生态平衡对社会生活起重要作用。
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是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就会给社会带来危害。
自然环境的作用要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特别是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自然环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2)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口是指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
人口因素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增长率和密度等。
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首先,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
没有人,就没有社会。
其次,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等因素对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适度的人口对社会发展起加速作用;过密或过疏的人口对社会的发展则起延缓作用。
在现代社会,人口的质量(智力、体力等)、职业构成、教育程度和技术熟练程度等状况,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人口因素要受社会生产状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人口增长或自我生产的规律是社会规律,而非自然规律。
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口生产相互制约,但物质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方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总体概况本部分主要围绕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三大问题展开论述。
(一)、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 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 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由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等所组成的综合的有机系统.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
人口因素是指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迁徙、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
社会意识: 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是社会精神生活过程, 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哲学、道德、艺术、科学、宗教等意识形式,以及风俗、习惯等社会心理现象。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
2、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从这一根本观点出发,唯物史观认为,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特别是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2、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
3、并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社会存在是第二性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从这一根本观点出发,唯心史观把人们的思想动机或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看成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 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是特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各要素中的决定性力量。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学习教案
详细描述
生产资料资本家所有,工人出卖劳动力给资本家。
文化和科技快速发展,形成全球化的世界市场和信息社 会。
社会主义社会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五个阶段,以人民群众利益为 中心的制度设计,社会组织形式是社会主义国家。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生产力进一步发展,铁器和畜力广泛应用。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生产资料地主所有,农民依附于地主。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社会关系等级化,权力集中于地主阶级。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文化和科技有一定发展,出现封建制度下的文化繁荣。
资本主义社会
总结词:人类社会发展的第四个阶段,以资本家占有资 本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社会组织形式是资本主义国家。 生产力高度发展,工业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现代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构建
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需要加强 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 同应对挑战,实现共同发展。
社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资源环境压力:随着人 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 源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 ,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 资源节约。
科技革命的影响:科技 新。
维护公共利益
以公共利益为重,反对个人主义和自私行为,维 护社会的整体利益。
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秉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推 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80%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推动社 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能够提高 生产效率、改善生活品质、推动 经济和社会进步。
100%
03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革命性变革。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它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类在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把自然物改造成为适合人类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力量。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
其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是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两者的矛盾运动过程。
这种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
高中政治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之二框 运动、规律
学的。
方法论
(2)焦耳成功启示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尊重 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大家都知道,成语“对牛弹琴”是讽刺弹 琴者不看对象,白费劲。但现代科学却证明: 定时给奶牛放音乐,能使奶牛多产奶。法国 科学家曾将耳机套在番茄上,让它每天欣赏 3小时音乐。结果番茄长到几公斤重。这是因 为人们认识到声音是能量,在一定条件下, 按一定的节奏和音量放出,易被动植物吸收 转化为生物能、化学能,促进动植物的生长 和发育。 这则故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提示】规律与规则、定律的区别 规律是客观的,规则是根据规律制定的,定律是对 规律的反映,两者都是主观的东西(有正误之分)。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1、〖世界观〗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和 客观性。 2、〖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 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将会受到 规律的惩罚。
如果你是法官,你会做出怎样判决?
4、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 运动是绝对的、 无条件的、永恒的
② 静止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暂时的
是运动的一种特殊 状态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 静止: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③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下列符合唯物辩证法运动观的是 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B、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C、一切皆变,瞬息万变,不可捉摸 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界的关系?
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分,突如其来的特大地 震灾害降临四川汶川,造成房屋倒塌、数十万群众被埋。 在这第一时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出现在抗灾现场。温家宝 总理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只要 有一线希望,就要作百分百的努力。”按照国务院的布置, 四川某市政府在灾情发生后,紧紧围绕“保交通、保供电、 保民生”的总体要求,奋起抗灾。交通、公安、通信等部 门迅速启动了紧急预案,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调运大量的药 品、食品和其他生活用品,解决受灾群众的实际困难。市 政府领导多次亲临抗灾第一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主 要负责同志和各级部门领导干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广 大干群团结一致,谱写出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生命壮歌。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答:(1)生产方式是人类向自然界获取必要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2)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第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生存活动是形成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第三,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答: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和被社会存在决定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并且与社会存在发展并不一直保持一致和平衡。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之间的非完全同步化。
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第四,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或称能动性,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非完全同步化。
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四,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或称能动性,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答:首先,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对高度概括和高度抽象的范畴,包含了人类社会一切的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其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最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人类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
答: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指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
第一,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第二,社会意识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012修改稿)
人民群众的作用
人民群众 是社会物 质财富的 创造者。
丰收图
人民群众的作用
人民群 众是社 会精神 财富和 先进文 化的创 造者。
编钟
人民群众的作用
秋收起义
人民群 众是实 现社会 变革的 决定力 量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的 制约条件
1、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指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 2、政治条件。主要指政治和法律制度。 3、精神条件。主要指传统、既存的各种 思想观念、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等。
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普通个人 个人 历史人物
进步的历 史人物 反动的历 史人物
(一)杰出人物及其作用
1.定义:是指那些反映时代要求、推 动历史进步,并在历史进程中留下深刻印 记的正面人物,包括杰出的政治家、思想 家、科学家、艺术家等。 2.作用: (1)进步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发起者 (2)实现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1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 观点。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3、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4、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二) 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 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 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 中去。”
一切为了群 众,是无产 阶级政党一 切工作的根 本出发点。
孔繁森在阿里
比 尔 盖 茨
2、 杰出人物与人民 群众作用的一致性
1. 杰出人物是在群众斗 争的实践中产生的
2. 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 发挥离不开人民群众
大泽乡起义
争 的杰 实出 践人 中物 产是 生在 的群 众 斗
秋收起义
发 挥杰 离出 不人 开物 人历 民史 群作 众用 的
三、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一)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
论人类社会文明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文明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对科学技术信息系统的复制与表达过程的综合研究沈律(皖南医学院科研处,芜湖,241001)[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科学技术也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密切。
人们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就是人类社会文明进化的基因组图谱。
而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是人类社会文明基因组复制与表达的结果。
从人类社会文明基因的层次上揭示人类社会文明进化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也是非常迫切的重要学术问题。
21世纪是一个生命科学大发展的世纪。
生命科学将作为带头学科成为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领头羊。
发展生命科学,运用生命科学的理念来解决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问题已经并正成为当今国际学术界的一个重要共识。
从大生命科学的角度上看,生命系统其实是包括生物与社会两大系统在内的一个大生命系统。
因此,我们要想揭示生命系统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光从人类生物基因组和后基因组来寻找答案已经远远不够了,还必须从人类社会基因组和后基因组中寻找答案。
所以,建立“人类社会基因组和后基因组计划”应提到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议事日程上来。
对此,我们强烈呼吁:中国应率先在世界上建立并实施“人类社会基因组和后基因组计划”。
加强对人类社会基因组---科技体系和后基因组---经济体系的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社会科技与经济事业的发展沿着健康正确的道路前进。
[关键词]人类社会基因组和后基因组计划,科技信息系统,复制与表达,生命大系统,生物信息系统,社会信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生物与社会)引言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科学技术也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密切。
人们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就是人类社会文明进化的基因组图谱。
而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是人类社会文明基因组复制与表达的结果。
从人类社会文明基因的层次上揭示人类社会文明进化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也是非常迫切的重要学术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 的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以及体现这些 制度和设施的意识形态的总和,包括政治上层 建筑和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
生产方式是整个社会的物质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社会政治结构和 社会意识结构,这就是上层建筑。
1、政治上层建筑及其构成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
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 间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 承性。
第四,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 用。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生产力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
生产力是指人类改造自 然、获取生活资料的能 力,构成生产力的主要 要素有劳动资料、劳动 对象和劳动者。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的观点:
A、阶级根源
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它根源于社会物质生活中的阶级矛盾和斗争,是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列宁论国家的起源
“国家这种强制人的 特殊机构,只是在社会 划分为阶级,即划分为 这样一些集团,其中一 些集团能够经常占有另 一些集团的劳动的地方 和时候,只有在人剥削 人的地方,才产生出来 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的观点:
B、社会根源
国家的产生又与社会管理职能的独立化密切 相关,这是国家产生的一般社会根源。
从历史上看,社会管理职能的独立化与阶级 的形成是交织在一起的,当国家成为管理社会生 活的独立机构时,它不可避免地同时成为统治阶 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在国家产生的阶级根源和一般社会根源中, 前者是本质的、主要的,后者是次要的、从属的 。
阶级的暴力机关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学习教案ppt (2)
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己的 学习效果。
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社会现象
跨学科学习
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全面认识社会现象的本 质和规律。
多元文化视角
尊重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从多元角度审视 社会现象。
动态观察
关注社会发展动态,及时更新认识,不断深化对社会现象的理解。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人类社会的未来展望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
总结词
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 的和谐共生。
详细描述
可持续发展强调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需求的能力。生态 文明则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社会公正与和谐社会
总结词
的定居生活。
生产方式
种植作物、养殖动物, 形成自给自足的农业生
产体系。
社会组织
出现阶级分化,形成国 家等复杂社会组织结构
。
文化特点
宗教信仰、道德规范等 逐渐形成,文化艺术开
始发展。
工业社会
总结词
工业革命后,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 市化进程加速。
社会组织
阶级分化加剧,形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 大对立阶级。
详细描述
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 繁。跨国社会的发展将使得人们超越国界,形成更加紧密的社会网络,促进全球范围内
的交流与合作。
05
学习方法与建议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学习
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 律和趋势。
实践应用
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加 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04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释放和运用人所具有的巨大能量——却茫无所知。
•
——弗洛姆《为自己的人》
•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经典作家
• 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 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 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 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 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 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精彩视频
知识拓展
• 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
经典作家
• 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类生活”,使“人的类本 质……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 段”
•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视频欣赏
知识拓展
• 人与人相异化
经典作家
• “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 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当 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
大后他直立行走,老年时他柱着拐棍。”就这样,斯芬克
斯跳下了悬崖。俄狄浦斯成了底比斯的国王以及王后—— 他母亲的丈夫。
知识要点
• 现实的个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 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
视频欣赏
经典作家
•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 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 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
经典作家
•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 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 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 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 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 生。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本质是任何社会的具体存在方式,它具有以下三个根本特性;文化的创造性、文化的自由性,文化的兼容性(双选)P1652.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D P132答:人类生存既然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就必然影响社会的发展。
这种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第二:地理环境还可以通过军事、政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不同的国家社会的发展。
地理环境虽然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但对社会发展不起主要的决定作用。
3.简述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D p133答: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第二: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人口因素虽然对社会发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有时甚至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她不是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因为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而且它受到物质生产的制约,物质生产从根本上决定了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每一种生产方式下都有与其相适应的人口规律。
4.简述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D P134答: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须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第二:生产方式和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第三: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第四: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5.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主要表现JD P136答:①含义: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一致和平衡。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 两种根本对⽴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唯⼼史观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 社会存在:⾃然地理环境、⼈⼝因素、物质⽣产⽅式(决定⼒量)2. 社会意思:个体意思、群体意识、社会⼼理、社会意识形式(⾼层次、理性认识为主)2. ⼈类社会发展规律1. ⽣产关系⼀定要适合⽣产⼒状况的规律1. ⽣产⼒: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2. ⽣产关系:是⼈们在物质⽣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包括:⽣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最基本,决定性的)、⽣产中⼈与⼈的关系和产品的分配关系2. 上层建筑⼀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 经济基础:由社会⼀定发展阶段的⽣产⼒所决定的⽣产关系的总和(⽣产关系≈经济基础)2. 上层建筑:在⼀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政治上层建筑在整个上层建筑中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
3. 社会形态更替的⼀般规律及特殊形式1. 社会形态的内涵:是同⽣产⼒发展⼀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体(社会形态=社会制度)2. 社会形态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这三者是具体的历史的统⼀。
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产关系所有制具有决定性意义。
3. 社会形态更替的⼀般性规律:统⼀性、多样性、必然性、历史选择性、前进性、曲折性。
4. 社会发展的动⼒1. ⽣产⼒是社会基本⽭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因素,是⼈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量。
2. ⽣产⼒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3. 阶级⽃争是社会基本⽭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
4. 社会⾰命是阶级⽃争的最⾼形式。
5. ⼈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 英雄史观产⽣的原因2. 现实中的⼈3. ⼈的本质:⼀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4. ⼈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作⽤5.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6. 群众路线7. 历史⼈物8. 评价历史⼈物的科学⽅法9. president xi指出:10. 只有⼈民群众、⼈们才可以搭配创造历史,其余均为影响历史。
马克思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自然科学和语言学、形式逻辑等一部分社会科学不具有社 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性质,不反映特定社会集团的利 益和要求,不服务于特定经济政治制度和特定阶级,因而 属于非意识形态。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 反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看书 P107(二)社会存在 第三段
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 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没有人就没有社会。 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等因素对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 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适度的人口对社会发展起加速 作用,过密或过疏的人口对社会发展起延缓作用。
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 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 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 “历史之谜”,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握这两个“划分”、两个“归 结”的思想,对于认识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这一原理对于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社会发展理 念特别是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取决于它们是否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存在。我 国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顶层设计或总体部署,必须从我国现在的社会存在出发,即从 我国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也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思 想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也是如此。思想文化的发展既决定于社会存在发展的 要求,又对社会存在发展起能动作用。文化之中蕴含着人类的智慧、价值追求和审 美情趣,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举凡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人民群众的长 远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文化,都能起到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在 人类历史发展中,先进文化是有效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 在当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当 代中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等,为人类的文化做出贡献。
马原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ppt学习教案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目录
•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结构 • 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 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 • 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 •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01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结构
人类社会的定义和特征
定义
人类社会是指由共同语言、文化 、组织等元素组成的群体,是人 类生活的共同体。
05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 和教训
历史上的人类社会发展经验和教训
农业革命
农业革命使人类从游猎采 集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定居 生活,促进了人口增长和 社会复杂化。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 巨大飞跃,但也带来了环 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等 问题。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在探索新的 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方面 取得了一些成功,但也经 历了许多挫折和失败。
特征
具有共同的文化、语言、组织、 信仰、价值观等,同时具有复杂 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包括家 庭、社区、国家等。
人类社会的构成要素
人口
包括人类个体及其家庭、家族 、民族等,是构成社会的基本
单元。Βιβλιοθήκη 经济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等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政治
包括国家、政府、政党等政治 组织和政治制度,是维护社会 秩序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 量。
社会制度
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 化制度等,是规范社会行为和 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机制。
社会关系
包括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国 际关系等,是维系社会凝聚力 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02
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01
02
03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在于:生产力状况的历史 演进必然使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与社会形态由低 到高依次更替。 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表现在:不同国家和民族 在由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过渡时,采 取的过渡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某种特定条件下, 有些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形态的演进顺序上表现出 脱离常规的特殊性,有时可能跨越一个或几个社 会形态跳跃到更高的社会形态。“历史环境”和 “历史影响”是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
二、社会历史
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实际形成了生产
力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上 层建筑这样一个三层结构的系统。生 产力是整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动力 之源。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生 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
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
两对社会基 本矛盾形成了三 层结构的系统。 生产力是整个社 会基本矛盾运动 的动力之源。正 说明了生产力是 社会发展的最终 决定力量。
3、社会主义改革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 完善,是对具体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调 整、完善或革新。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改变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建立适 合时代特点和国情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新 体制,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黄巢起义
太平天国革命
其次,阶级斗争的作用更突出地 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一种社会形态向另 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质变过程中。
广州起义
法国大革命
(三)社会革命及其作用
是革命阶级为改变旧的经济基础和上 层建筑而进行的政治斗争,是阶级斗争的 最高表现形式。
十月革命 辛亥革命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学习教案ppt
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社会发展规律
在古代社会,人们主要依靠自然 资源和简单的生产方式来维持生 活,社会发展规律主要表现为自 然经济的规律。
近代社会发展规律
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产生 ,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近代社会发展规律主要表现为 市场经济的规律。
现代社会发展规律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和信息化 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和经济发 展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社 会发展规律主要表现为知识经济 的规律。
经济结构
02
03
经济体制
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就业结 构、投资结构等,这些结构的变 化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经济体制是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 ,一个合理的经济体制可以促进 经济的发展。
政治
01
02
03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保 障,一个合理的政治制度 可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 展。
政治组织
政治组织是社会发展的力 量,一个有效的政治组织 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
文化传承是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社会 的文化传承会影响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 生活方式。
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一个社会的文化创新 可以推动其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文化 交流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融 合。
经济
01
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水平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的提高可以推动经济的发 展。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学习 教案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 录
• 人类社会的概述 • 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 人类社会的构成要素 • 人类社会的发展动力 • 人类社的未来展望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唯物 史观
决定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 其辩证关系
1、什么是社会存在?
2、什么是社会意识?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
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不依人的 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包括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 人口。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 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 特定的生产关系的统一。
教学要点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 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 ·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的作用 ·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社会形态 社会基本矛盾 人民群众
地理环境只有通过生产过程或生 产方式才能对人类历史发生作用。
地理环境决定论
气候的权力强于一切权力。热带民 族的懦弱往往使他们陷于奴隶地位,而 寒带民族的强悍则使他们保持自由的地 位,所有这些都是自然原因造成的。
孟德斯鸠
气候、食物、土壤和地 形是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 四个主要因素。
巴克尔
(2)人口因素 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密度 和增长速度等。
关键词
开篇问题
什么是历史?
历史是过去实际发生的不以我们的意识为转
移的事物吗? 历史的发展是否受客观规律的支配? 我们如何解释历史?是否有一个基本的因素 应对历史事件的发生负有责任? 历史是否有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或确定的方 向? 历史可以预测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是在劳动对资本的 形式上的从属阶段,而以分工为特征的手工 工厂和机器大工业则是在劳动对资本的实际 上的从属阶段才出现的。
“劳动过程的一般性质并不因为工人是为资本家劳 动而不是为自己劳动就发生变化。制靴或纺纱的特 定方式和方法起初也不会因资本家的插手就发生变 化。起初,资本家在市场上找到什么样的劳动力就 得使用什么样的劳动力,因而劳动在还没有资本家 的时期是怎样的,资本家就的采用怎样的劳动。由 劳动从属人服务的条件而获得新的规定。在简单协 作和以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中,上述变化只涉 及可以共同使用的共同的劳动条件,如厂房等等。 在以使用机器为基础的机械工厂里,这种变化发展 到劳动工具本身。”
,它才具பைடு நூலகம்阶级意识。
(三)马 克思对阶 级斗争学 说的新贡 献
“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 )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 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 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 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
——马克思
1. 把阶级斗争学说完全置于科学的唯物史观的基础 之上;
——《资本论》第1卷
(三)上 层建筑必 须适合经 济发展的 规律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 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 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 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 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 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 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 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志。 ”
“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 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他们的生活方式不 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既然数 百万家庭的经济条件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 育程度与其他阶级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不 相同并互相敌对,所以他们就形成一个阶级。由于 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有地域的联系,由于他们利 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任何的共同关系 ,形成任何的全国性的联系,形成任何一种政治组 织,所以他们就没有形成一个阶级”。
2.大卫李嘉图:进一步揭示了三大阶级在经济利益 上的对立
2.大卫李嘉图:进一步揭示了三大阶级在经济利益 上的对立
“李嘉图揭示并说明了阶级之间的经济对立——正 如内在链子所表明的那样——这样以来,在政治经 济学中,历史斗争和历史发展的根源被抓住了,并 且被揭示出来了”。 ——马克思
3.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梯叶里、基佐、米涅
(二)马 克思的阶 级概念
“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 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 的历史”。
——《共产党宣言》
1.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指特定经济结构 中人群的共同体;
2. 现代工业社会中的阶级诞生于生产资料 和生产者之间的分离;
3. 阶级的本质是基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 的不同而形成的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 团或人群共同体。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四)劳 动群众是 推动历史 发展的决 定力量
1. 人是历史的主体。 2. 社会历史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创造的
。 3.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
二 阶级和阶级斗争
(一)马克 思之前的 阶级概念 :
“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种有阶级存在 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 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 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 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个 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
2. 生产方式: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的 特定的生产过程。
3. 生产关系: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 的生产条件的所有者同直接生产者的 关系。
“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 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 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 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 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 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
“如果说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那么梯叶里、基 佐、米涅以及1850年以前英国所有的历史学家就 已表明,已经有人力求做到这一点。”
──恩格斯
3.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梯叶里、基佐、米涅 1) 在描述历史事件时,第一次引进了阶级斗争的概 念; 2) 财产关系、物质利益时阶级斗争和革命的根本原 因; 3) 重视阶级斗争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
人类社会的本质及 其运动规律
一 社会历史规律的主要内容
1.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物质生 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发展的规律。 4. 劳动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5.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社 会存在的 核心是物 质资料的 生产方式
1. 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构成为 社会的基础。
2. 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 。
3.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生作用的方向和大 小,归根到底受生产方式的发展所决 定。
4. 人口规律依赖于生产方式。
(二)生 产力、生 产关系和 生产方式
1. 生产力:由人的体力和智力构成的人 们从事物质生产的能力。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1.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指特定经济结构中人群的共同体 ;
2. 现代工业社会中的阶级诞生于生产资料和生产者之间的 分离;
3. 阶级的本质是基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而形成的 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
4. 社会阶级只有当它具有自我意识时才真正存在; 5. 一个阶级只有当它发现它要对其他阶级进行斗争的时候
——马克思
1. 亚当斯密:以收入划分阶级
“一国土地和劳动的全部年产物,或者说,年产 物的全部价格,自然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 和资本利润三部分。这三部分,构成三个阶级人 民的收入,即以地租为生、以资本为生和以利润 为生这三种人的收入。此三阶级,构成文明社会 的三大主要和基本阶级”。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