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塌渍操作及沟通语言 (心悸)
中药塌渍操作方法
中药塌渍操作方法
中药塌渍是一种中医外治法,通常用于治疗关节疼痛、软组织损伤、皮肤病等。
以下是一般的中药塌渍操作方法:
1. 准备药物:根据医生的处方,准备所需的中药材。
2. 煎煮中药:将中药材放入砂锅或陶罐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一定时间,一般建议煎煮20-30 分钟,以提取出中药的有效成分。
3. 过滤药汁:使用纱布或滤网过滤药渣,得到纯净的中药药汁。
4. 调整温度:将药汁稍微冷却,待温度适宜后使用。
注意不要太热,以免烫伤皮肤。
5. 清洁皮肤:在进行中药塌渍前,先清洁要治疗的皮肤部位,确保皮肤干净。
6. 涂抹药汁: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浸湿药汁,拧至半干后,敷在要治疗的皮肤部位上。
可以使用保鲜膜或绷带固定,以保持药汁与皮肤的接触。
7. 保持时间:根据医生的建议,保持中药塌渍的时间。
一般建
议每次治疗20-30 分钟,但具体时间可能因病情和药物而异。
8. 结束治疗:到达治疗时间后,取下纱布或毛巾,用清水轻轻洗净皮肤,拍干。
中药塌渍
操作流程
4、将湿润后的纱布置于患处皮肤上,将调好的 药膏均匀涂抹湿纱布上,TDP灯局部照射,每 次20分钟。 5、保持温度,TDP灯照射距离5~10cm。询问 患者有无不适,根据患者要求调整距离。 6、擦拭治疗部位,协助衣着,舒适卧位,整理 床单位,清理物化,若患者感到疼 痛或出现水疱时,立即停止操作,报告医师,并配合 处理。 2.塌渍温度要适宜,尤其对老年人、婴幼儿实施中 药塌渍治疗时,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灼伤。 3.1次/天,10天为1个疗程,一般为3个疗程。
中药塌渍
定义
中药塌渍是中药药膏湿敷结合TDP照射患处的 一种外治法。以达到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等的 目的。 药粉和凡士林按2:8的比例(20克药粉,80克 凡士林调成糊状)
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 敏史。 2、患者体质及部位的皮肤情况。 3、心理状况。
适应症
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骨质增生、关节炎、 肩周炎、腰肌劳损、风湿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膝盖肿痛等筋骨类疾病。 急性湿疹、白癜风等皮肤病。
病例
患者女,23岁,右前臂瘙痒10天。 诊断:右前臂湿疹 治疗:中药塌渍
禁忌症
有皮肤过敏患者、皮肤破损者。
物品准备
治疗盘、治疗巾、纱布、凡士林、药粉、油膏 刀(压舌板)、镊子(2把)、TDP灯、棉球等。
中药塌渍
操作流程
1、要求仪表端庄,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 2、物品准备:按处方磨成中药粉,同时准备纱布、 凡士林、TDP等。 3、核对解释、保暖、暴露塌渍部位,取适宜体位。
中药塌渍操作流程
中药塌渍操作流程
中药塌渍是一种中药炮制的方法,主要用于提取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使其更易于吸收和利用。
下面将介绍一下中药塌渍的操作流程。
首先,准备好需要的中药材料,根据配方要求将中药材料清洗干净,去除杂质和泥土。
然后将中药材料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泡一段时间,使中药材料充分吸水膨胀。
接着,将浸泡好的中药材料放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成细粉状。
研磨的时间和速度要根据中药材料的特性来调整,确保研磨均匀细腻。
然后,将研磨好的中药粉末放入蒸锅中进行蒸煮,蒸煮的时间和温度也要根据中药材料的特性来调整,确保中药材料中的有效成分得以释放。
接着,将蒸煮好的中药材料放入过滤器中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固体颗粒,得到澄清的中药液。
最后,将澄清的中药液进行干燥处理,使其形成固体状的中药制剂。
干燥的时间和温度也要根据中药材料的特性来调整,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通过以上的操作流程,中药塌渍可以有效提取中药材料中的有
效成分,使其更易于吸收和利用。
中药塌渍是一种传统的中药炮制
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中药炮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药和中药保健品的生产中。
康复科中药塌渍技术操作规范
康复科中药塌渍技术操作规范
【目的】
溻是将饱含药液的纱布或棉絮湿敷患处,渍是将患处浸泡在药液中。
溻渍法是通过湿敷、淋洗、浸泡对患处的物理作用,以及不同药物对患部的药效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扭挫伤、筋骨关节劳损等。
【用物准备】
治疗盘、治疗碗内盛药汁、纱布数块、钳子二把、橡皮布、毛巾、脸盆。
【操作方法】
1.埋管湿敷法,患部下面垫以橡皮布,用4-5层纱布盖于疮面,在2和3层中间放尼龙管一根,尼龙管前端管壁钻孔数个,尾端连接针栓,露于敷料外,定时用注射器注入药液。
2.浸泡法,用大口的小药瓶或治疗碗,或小药杯盛放浸泡的药液,然后将肢端浸泡在药液中。
3.淋洗法,将煎煮好的药液放于盆内,乘热熏蒸,然后淋洗。
或将药液装入喷壶内淋洗患处,每日3-4次。
【操作程序】
1.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3.患部下面垫以橡皮布,用4-5层纱布浸透溶液,用钳子拧至不滴水,敷于创面。
4.每隔15-30分钟淋药液于纱布上,使其经常保持湿润,以利发挥药效。
【注意事项】
用溻法时,药液应新鲜,溻敷范围应稍大于疮面。
热溻、罨敷的温度宜在45℃-60℃之间。
淋洗、冲洗时,用过的药液不可再用。
局部浸泡一般每日 1-2次,每次15-30分钟。
全身药浴可每日1次,每次30-60分钟,冬季应保暖,夏季。
直避风凉。
中医塌渍处理措施
中医塌渍处理措施一、概述塌渍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药物作用于皮肤表面,达到缓解疼痛、消炎杀菌、促进血液循环等效果。
本文将介绍中医塌渍处理措施,包括药物选择、操作方法、塌渍时间、塌渍频次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
二、药物选择塌渍药物可根据不同的病症进行选择。
常用的药物有:红花、当归、川茸、桂枝、透骨草、伸筋草等。
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适用于各种疼痛、肌肉疲劳、关节炎症等症状。
三、操作方法1.将所选药物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
2.煮沸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滤出药液。
3.在药液中加入适量温水,调节温度至适宜(一般为40。
C左右)。
4.将毛巾浸入药液中,拧干后敷于患处或需要治疗的部位。
5.用保鲜膜或绷带固定毛巾,保持一定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四、塌渍时间塌渍时间应根据个人体质和治疗部位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一般来说,每次治疗时间为15-30分钟,每日1-2次,连续治疗5-7天为一个疗程。
如出现不适或过敏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治疗。
五、塌渍频次根据病症和个体差异,塌渍频次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急性病症可每日治疗1-2次,慢性病症可每周治疗2-3次。
在治疗过程中,应观察病情变化,如症状缓解可适当减少治疗次数。
六、注意事项1.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和吹风。
2.治疗部位如有伤口或感染等情况,应避免使用本疗法。
3.对药物过敏者禁用该疗法。
如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医。
4.治疗过程中如出现不适或病情加重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治疗并就医。
中药塌渍
十二、操作注意事项
1. 塌渍时必须注意温度适中,厚薄均匀,一般以0.2~0.3厘 米为宜。若药物太薄则药力不够,效果差。
[神经系统适应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部位:双下肢。 中风后肢体肿胀。部位:肿胀部位肢节周围及患肢手背部
六、适应症及主要穴位
[其他方面的适应症] 湿疹、日光性皮炎。部位:病变处。 外阴营养不良。部位:外阴白斑处。 慢性盆腔炎。部位:下腹部。 化疗性静脉炎。部位:穿刺点上方2cm沿血管方向
五、中药塌渍的方法
根据患者不同病症,选择合适的药粉,用水或黄酒、 或蜂蜜均匀调成泥状,协助患者摆放合理舒适体位, 充分暴露塌渍部位,加热药物后敷于患处,用保鲜 膜包裹。根据用药部位或病情,可以配合局部热疗。 保留2小时,去除药泥并清洁局部皮肤。
六、适应症及主要穴位
[呼吸系统适应症]
肺炎。部位:肺炎发生部位体表定位处。 慢性支气管炎。部位:背部双肺处。
措施:敷药前,测试药物温度,以手背能耐受为宜。一 旦出现烫伤,立即停止塌渍,对伤口及时进行处理。
2.药物过敏 原因:患者对药物或黄酒过敏。
措施:操作前询问患者有无此类药物过敏史,有无酒精 过敏,初次塌渍时应密切观察局部肌肤情况,询问病人 有无搔痒感觉,初次塌渍时,应先用水调配药物,未发 现过敏后,可换黄酒调配。若局部皮肤出现丘疹、瘙痒、 水泡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并报告医生,协同处理。
中医经典记载,“若其病既有定所,在皮肤筋骨之 间,可按而得之,用药包敷之,闭塞其气,使药性 从毛孔而入其腠里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功而 散之,教服药尤为得力”。
中药塌渍流程
中药塌渍流程
中药塌渍是中药炮制过程中的一种常用方法,用于去除杂质、减轻药味、改善药效等。
其具体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材料准备:根据需要的中药材,选择新鲜或干燥的药材,并将其清洗干净。
2. 打碎:将清洗好的中药材进行打碎成适当大小的颗粒或粉末。
3. 浸泡:将打碎好的中药材加入适量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一般为数小时至一整夜,以便药材充分吸水。
4. 加热:将浸泡后的中药材和泡水一同放入大锅中,加热煮沸。
煮沸后改为小火煮煎,保持药汁的温度。
5. 堆积:将煮沸后的药汁倒入容器中,并堆积在一起。
堆积后,用重物压在上面,使药汁能够渗透下去,并通过重物的压力,将其中的水分挤出来。
6. 整理:将堆积后的中药渣整理出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需要的部分,保留纯净的药渣。
7. 烘干:将整理好的中药渣晾干或用低温烘干,直至完全干燥。
8. 包装:将烘干后的中药渣进行包装,储存或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塌渍的具体流程可能会因中药材的性质和使用目的而略有不同。
因此,在进行中药塌渍时,最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中药塌渍操作流程
中药塌渍操作流程
中药塌渍是一种中医外治法,需先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由医生进行辨证处方用药,然后依常规煎药法将药物煎成浓汤剂,冷却至适宜的温度,用纱布或棉垫等浸蘸后贴敷于患处。
具体流程如下:
1. 物品准备:按处方准备好中药粉、纱布、红外线灯、凡士林等。
2. 患者准备:安排患者体位,使其感到舒适、合理,暴露治疗部位。
3. 操作方法:
- 溻法:用6-8层纱布浸透药液,轻拧至不滴水,湿敷患处。
- 浸渍法:包括淋洗、冲洗、浸泡等。
4. 观察:治疗过程中,观察红外线灯温度及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5. 记录:治疗完毕后,记录实施中药塌渍治疗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药液温度要以患者自身耐受为度,切勿烫伤皮肤。
建议患者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要擅自进行,避免耽误病情。
(完整)中药塌渍
(完整)中药塌渍
中药塌渍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中药塌渍
定义:把中药与醋混合后加热敷于患处以达到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目的治疗方法。
目的:
1.减轻或消除脘腹疼痛、腰背酸痛,肢体麻木酸胀等症状;
2.缓解或消除呕吐腹痛、各种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淤血、肿
痛.
注意事项:
1.塌渍中保持药袋的温度,冷却后应及时更换或加热;
2.塌渍过程中要及时观察病情变化,若患者感到疼痛或出现水疱时,立即停止操作,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塌渍温度要适宜,尤其对老年人、婴幼儿实施中药塌渍治
疗时,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灼伤,布袋用后消毒、清洗、晒干、
高压灭菌后备用。
中药塌渍疗法
中药塌渍疗法
中药塌渍是中药药膏湿敷结合TDP照射患处的一种外治法。
以达到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等的目的。
1.评估
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1.2患者体质及部位的皮肤情况。
1.3心理状况。
2.目标
可达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止痛、温经散寒等治疗效果。
3.适应症
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骨质增生、关节炎、肩周炎、腰肌劳损、滑膜炎、腰椎管狭窄、骨刺、风湿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膝盖肿痛等筋骨类疾病。
4.禁忌症
有皮肤过敏患者、皮肤破损者。
5.告知
给药部位出现过敏及其他不不适,可能出现烧汤伤。
6.物品准备
治疗盘、纱布、凡士林、TDP灯、酒精、棉球、敷料等。
7.操作流程
1、素质要求仪表端庄,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
2、物品准备:按处方磨成中药粉,同时准备纱布、凡士林、TDP 等。
3、核对解释、保暖、暴露塌渍部位,取适宜体位
4、将湿润后的纱布置于患处皮肤上,将调好的药膏均匀涂抹湿纱布上,TDP灯局部照射,每次20分钟。
5、保持温度,TDP灯照射距离5~10cm。
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根据患者要求调整距离。
6、擦拭治疗部位,协助衣着,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物品。
8.护理及注意事项
防止烫伤及药物过敏。
9.出现意外的预防与处理
烫伤后给以生理盐水冲洗并外敷清热解毒药物,给药伤口换药,药物过敏后立即停药,并给以抗过敏药物对症处理。
中药塌渍操作规程
中药塌渍的操作规程
【目的】
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减轻局部肿胀、疼痛、瘙痒等症状。
【适应症】
适用于丹毒、脱疽、关节炎、手足癣等外科肿痛及皮肤病等。
【操作前准备】
1、遵照医嘱评估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评估患者体质及湿敷部位皮肤情况。
3、告知患者湿敷的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的合作。
4、物品准备:治疗盘、药液、敷布数块、镊子、弯盘、中单、纱布。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配制药液温度适宜,倒入容器内,敷布在药液中浸湿后,敷于患处。
4、定时用无菌镊子夹取纱布浸药后淋药液于敷布上,保持湿润及温度。
5、操作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弯盘、中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元。
6、整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字。
【注意事项】
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
2、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3、注意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4、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
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中药塌渍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回复
中药塌渍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回复中药塌渍是一种传统中药炮制技术,用于改变药材的外形和特性,使其更易于储存、煎煮和使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塌渍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准备好所需的药材和工具。
首先要选择好质量可靠的药材,最好是新鲜的、干燥的和完整的。
工具包括塌杵(又称杵拍)和凹凸板。
2. 杵拍:将药材用杵拍进行杵拍。
杵拍是指用力将杵拍在药材上,以改变其形状和特性。
首先,将凹凸板放在固定位置上,然后将药材放在凹凸板上。
接下来,用合适的力量用杵拍击药材,使其变平、变宽或变薄。
3. 烘干:将经过杵拍的药材进行烘干。
烘干可以加速药材中水分的蒸发,以防止霉变和变质。
药材可以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也可以用低温烘干设备进行烘干。
4. 储存和使用:将烘干后的塌渍药材储存起来,以备后续使用。
储存时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在使用时,根据需要将塌渍药材进行煎煮或研磨,以达到最佳的药效。
二、注意事项1. 选择好质量的药材:药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塌渍的效果和药效。
应选择新鲜、干燥和完整的药材,避免选择有霉变或虫蛀的药材。
2. 控制杵拍的力度:杵拍的力度需要适中,不宜过大或过小。
力度过大容易导致药材损坏,力度过小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初学者在进行杵拍时应适度控制力量,以防止药材的碎裂或破损。
3. 适当调整塌渍的形态:根据药材的特性和需要,可以适当调整塌渍的形态。
例如,对于硬质的药材,可以增加杵拍的力度和次数,使其变薄和变宽;而对于脆性的药材,应适当减小杵拍的力度和次数,避免药材的断裂。
4. 注意药材的湿度:药材在进行杵拍之前应保持适当的湿度。
如果药材过于干燥,容易导致硬塌或碎裂;而如果药材过于湿润,会影响杵拍的效果和药材的储存。
一般来说,药材的湿度应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以保证塌渍的效果。
5. 烘干的适宜温度和时间:药材在杵拍完成后需要进行烘干,烘干的温度和时间需要适当控制。
一般来说,烘干温度不宜过高,以免影响药材的有效成分。
中药塌渍操作流程
中药塌渍操作流程
中药塌渍是一种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它可以帮助中药材更好
地释放药效,提高药材的药用价值。
下面将介绍中药塌渍的操作流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准备好需要的中药材和辅料。
选用优质的中药材是中药
塌渍的关键,同时还需要准备好干净的水和其他辅料,如酒精、盐等。
接着,对中药材进行处理。
首先要对中药材进行清洗,去除杂
质和污垢,然后根据具体药材的特点进行处理,有些需要切片,有
些需要研磨成粉末,有些需要晾晒等。
然后,进行中药塌渍的操作。
将处理好的中药材放入容器中,
加入适量的水,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加入一定比例的酒精、盐等辅料,搅拌均匀。
接下来,进行渍透处理。
将混合均匀的中药材浸泡在水中,让
其充分吸收水分和辅料的成分,达到渍透的效果。
这个过程一般需
要一定的时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最后,进行晾晒或烘干。
将渍透的中药材取出,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晾晒或烘干处理,使其达到合适的含水量和质地,以便后续的使用和保存。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塌渍的操作流程中,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尤其是对中药材的处理和渍透的时间掌握,这都直接影响着中药的质量和药效。
总的来说,中药塌渍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中药炮制方法,掌握好操作流程,可以帮助中药材更好地发挥药效,提高药用价值。
希望大家在使用中药塌渍的时候,能够按照正确的流程进行操作,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中药塌渍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回复
中药塌渍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回复中药塌渍是在中药学中常用的一种制备方法,通过制作中药粉末后,使用清洁的毛巾将中药塌实,使其更加细腻,有利于中药的溶解和渗透。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塌渍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一、准备工作1. 约定制备中药的比例,准备好所需中药材和辅料,确保中药的质量。
2. 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包括研钵、研杵、过筛器、干净的毛巾等。
3. 清洁工作台台面和工具,确保无尘、清洁。
二、材料处理1. 将需要制备的中药材按照配方比例准备好。
2. 对中药材进行初步净化处理,去除杂质、异物以及糟粕等。
3. 将净化后的中药材晾干或晒干,使其适合后续的研磨处理。
三、研磨处理1. 将准备好的中药材放入研钵中,用研杵反复研磨,直至变成细腻的中药粉末。
2. 通过过筛器对中药粉末进行过筛,去除颗粒较大的杂质,使中药粉末更加均匀。
四、塌渍操作1. 将塌渍材料准备好,一般采用干净的毛巾或者纱布等材质。
2. 将中药粉末均匀地撒在干净的工作台面上。
3. 用手或者刮板将中药粉末铺平,使其呈现一定的厚度。
4. 将准备好的毛巾铺在中药粉末上方,轻轻按压,使中药粉末与毛巾充分接触。
5. 按照一定的方向和力度进行塌渍操作,一般采用手掌均匀地按压,或者用木棒轻轻敲打毛巾,使中药粉末逐渐塌实。
6. 继续进行均匀的塌渍操作,直至中药粉末完全塌实,毛巾的厚度明显变厚。
五、注意事项1. 中药塌渍操作需在无风、干燥、清洁的环境中进行,以防止灰尘或杂质进入中药粉末。
2. 选择合适的塌渍材料,如毛巾或纱布,确保其干净卫生。
3. 在进行塌渍操作前,一定要先仔细阅读相关的操作说明和配方要求,遵守相关的制作规范和操作步骤。
4. 注意力度的掌握,过度力度可能导致中药粉末过于紧密,影响后续的使用效果。
5. 注意操作的方向,一般采用一致的方向进行,以保证中药粉末的均匀塌实。
6. 塌渍操作完成后,及时清理工作台面和工具,保持工作环境清洁。
通过以上步骤,中药塌渍操作可以有效地将中药粉末塌实,提高药物的溶解性和渗透性,使其更加适合煎煮或制剂的制作。
中药塌渍
8、中药塌渍时间根据季节及患者皮肤情况而定。
十三、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1.烫伤
原因:配置药物时温度过高,老年人皮肤敏感度下降, 引起烫伤。
措施:敷药前,测试药物温度,以手背能耐受为宜。一 旦出现烫伤,立即停止塌渍,对伤口及时进行处理。
操作前注意调节室温25℃,协助患者舒适卧位,药物 温度适宜,不可过烫,水量合适,不宜过多。若配合 红外线,可适当增加用水量。敷药时应厚薄均匀,一 般以0.2~0.3厘米为宜。敷药后,严密观察用药部位 皮肤情况。
十二、操作注意事项
1. 塌渍时必须注意温度适中,厚薄均匀,一般以0.2~0.3厘米 为宜。若药物太薄则药力不够,效果差。
。
七、病症示例
[膝骨性关节炎] 症状: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关节肿胀。 部位:膝关节
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充分暴露膝关节,将药粉调制成泥状 ,加热后均匀的敷于膝关节及其周围,保留2小时,夏季可 缩短用药时间。
[慢性支气管炎] 症状:咳嗽、咳痰等 部位:背部双肺部位。
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充分暴露后背塌渍部位, 观察局部皮肤完好,根据辩证,将调制好的药物均匀涂在患 者背部双肺部位,用保鲜膜覆盖,并用胶布封好,保留2小 时后用温水清洗干净。
[神经系统适应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部位:双下肢。 中风后肢体肿胀。部位:肿胀部位肢体。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部位:肩关节、肘关节、腕关
节周围及患肢手背部
六、适应症及主要穴位
[其他方面的适应症] 湿疹、日光性皮炎。部位:病变处。 外阴营养不良。部位:外阴白斑处。 慢性盆腔炎。部位:下腹部。 化疗性静脉炎。部位:穿刺点上方2cm沿血管方向
康复科中药塌渍疗法操作流程
康复科中药塌渍疗法操作流程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known as Ta Zhi (塌汁) has been used in rehabilitation centers for many years to help patients regain strength and mobility. This therapy involves using a mixture of Chinese herbs and other ingredients to create a thick paste that is applied to the body to promote healing and improve circulation. The process of applying the Ta Zhi paste can be both soothing and invigorating for patients, making it a popular choice for those recovering from injuries or illnesses.中药治疗法塌痔在康复中心被使用已有多年的历史,帮助病人恢复身体力量和活动能力。
这种疗法涉及使用各种中药和其他成分混合制成浓稠的糊状物贴敷在身体上,以促进愈合和改善循环。
敷贴塌汁疗法的过程对病人既能舒缓身心,又能激发活力,因此成为康复期间受众欢迎的选择。
The first step in the Ta Zhi therapy process is to prepare the herbal paste by mixing the prescribed herbs with a specific amount of water or other liquid. The mixture is then heated and stirred until it reaches a thick, smooth consistency that is easy to spread on the skin. The herbs used in the paste are carefully selected for their healingproperties and their ability to address specific health issues, making the Ta Zhi therapy both effective and personalized for each patient's needs.塌痔疗法过程的第一步是通过将处方中的中草药与特定数量的水或其他液体混合来准备草药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河县中医院内三科中药塌渍技术操作及沟通语言
中药塌渍法
(一)目标
中药塌渍就是将中药混匀后装入特制的棉布袋内,外敷于相应穴位上位,从而达到宁心安神,解郁的目的。
(二)适应症
体表急性炎症;丹毒、血栓性浅静脉炎、淤积性皮炎、血栓闭塞性脉管
炎,及各种急慢性疾病。
(三)禁忌症
皮肤过敏者慎用、皮肤破溃者;年老体弱;皮肤温、痛觉异常者;孕妇
或妇女月经期;骨结核及其他传染病。
(四)护理及注意事项
皮肤破溃者禁用;操作环境温度适宜,保护患者隐私;敷药后,观察同部及全身的情况,如出现丘疹、瘙痒、水疱等过敏现象,应停止用药;用中单包裹药包,避免接触被褥,导致被褥污染、变硬。
(五)穴位定位
内关:前臂掌侧,腕横纹上两寸;
足三里: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