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届高三理科语文9月5日作业资料——练习(一)
湖北省黄冈市2018届高三9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黄冈市高三年级9月份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B(理解有误,“作品也就不涉及历史底蕴、悲悯情怀、哲理玄思等思想内容”错,这些并非没涉及,原文是“没有多么丰沛深厚的历史底蕴、宽广沉重的悲悯情怀、费解难懂的哲理玄思”。
)2. D(最后所强调的是新世纪的中国诗学在某种程度上是“感兴的诗学”的复兴。
“感性的诗学传统是历代一以贯之的主流”是一个错误慨括,从文中看出,这种传统虽没完全中断,但并非历代都得到“伸张”;“主流”的说法不正确,如近现代的诗学主流是“种种宏大历史命题”。
)3.A(“没有追求”绝对化,是对文本的误读。
从第二自然段论述其特征的种种表述来看,不是完全“没有追求”,而是不作为“刻意追求”的目标。
)4.C(A项中“老磨他们的计划得逞”错,他们只是想捉弄大厦,“受伤”不是本意;B项“为老磨及工友穿藏青色西服埋下了伏笔”错,因为这一场景对他们穿藏青色西服没有预示作用,下文也没有他们都穿西服逛街的场景照应;D项小说表现的主题与“歌颂了农民工对城市建设的默默奉献”关联不大,要从追求文明生活的角度把握主题,文中穿西服是自尊和尊重他人的体现,强调了只有自尊和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尊重的道理。
)5.(1)脏了吧唧的老磨和工友与身穿干净而笔挺西服的于大厦形成对比,凸显了于大厦自尊和尊重他人的个性。
(2)坐公交车时,老磨用泥灰和汗味抢占座位,而于大厦静静地融合在人群中,从这一鲜明对比中,可以看出两者截然不同的素养和精神风貌。
(2分)(3)于大厦受伤前后老磨的态度和行为形成对比。
于大厦受伤前,老磨斥责于大厦穷烧;于大厦受伤后,老磨被深深触动,真正理解了大厦的行为是一种文明的体现。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满分5分)6.【示例】(1)藏青色西服是行文的线索,使故事的情节更加集中紧凑。
(2)藏青色西服是人物精神的外在体现。
于大厦穿藏青色西服体现的是自尊和尊重他人,老磨和工友从不理解到认可再到自己穿藏青色西服,是文明素养的提升。
湖北省黄冈市2018届高三语文9月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

湖北省黄冈市2018届高三语文9月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黄冈市高三年级9月份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B(理解有误,“作品也就不涉及历史底蕴、悲悯情怀、哲理玄思等思想内容”错,这些并非没涉及,原文是“没有多么丰沛深厚的历史底蕴、宽广沉重的悲悯情怀、费解难懂的哲理玄思”。
)2. D(最后所强调的是新世纪的中国诗学在某种程度上是“感兴的诗学”的复兴。
“感性的诗学传统是历代一以贯之的主流”是一个错误慨括,从文中看出,这种传统虽没完全中断,但并非历代都得到“伸张”;“主流”的说法不正确,如近现代的诗学主流是“种种宏大历史命题”。
)3.A(“没有追求”绝对化,是对文本的误读。
从第二自然段论述其特征的种种表述来看,不是完全“没有追求”,而是不作为“刻意追求”的目标。
)4.C(A项中“老磨他们的计划得逞”错,他们只是想捉弄大厦,“受伤”不是本意;B项“为老磨及工友穿藏青色西服埋下了伏笔”错,因为这一场景对他们穿藏青色西服没有预示作用,下文也没有他们都穿西服逛街的场景照应;D项小说表现的主题与“歌颂了农民工对城市建设的默默奉献”关联不大,要从追求文明生活的角度把握主题,文中穿西服是自尊和尊重他人的体现,强调了只有自尊和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尊重的道理。
)5.(1)脏了吧唧的老磨和工友与身穿干净而笔挺西服的于大厦形成对比,凸显了于大厦自尊和尊重他人的个性。
(2)坐公交车时,老磨用泥灰和汗味抢占座位,而于大厦静静地融合在人群中,从这一鲜明对比中,可以看出两者截然不同的素养和精神风貌。
(2分)(3)于大厦受伤前后老磨的态度和行为形成对比。
于大厦受伤前,老磨斥责于大厦穷烧;于大厦受伤后,老磨被深深触动,真正理解了大厦的行为是一种文明的体现。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满分5分)6.【示例】(1)藏青色西服是行文的线索,使故事的情节更加集中紧凑。
(2)藏青色西服是人物精神的外在体现。
于大厦穿藏青色西服体现的是自尊和尊重他人,老磨和工友从不理解到认可再到自己穿藏青色西服,是文明素养的提升。
山西省芮城县2018届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题

山西省芮城县2018届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阅读题)和第二部分(表达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2017.09第一部分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丝绸之路对于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是沟通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往来,也促进了东西方双向的文化交流。
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好的时候,文化的交流会通过官私渠道,畅通无阻;有的时候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因为政治或其他原因断绝了关系,但文化是流动的,并不因为政权的敌对而完全断绝交流,文化的因子会通过其他途径输入或传出。
从北朝到隋唐,中国与萨珊波斯一直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双方的使者不断。
相互之间除了政治声援,还有多彩的文化交流景观。
不论作为物质文化代表的金银器,还是作为精神文化的景教、摩尼教,都从波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而波斯与中国的两种文化在唐朝交融产生的成果,比如唐人制作的波斯纹样、仿金银器制品,又从长安传到新罗、日本。
文化交流所能达到的深远程度常常是出乎我们今人意料的。
在唐朝有个叫杨良瑶的人,在德宗贞元元年,受命出使阿拉伯半岛的黑衣大食。
他从广州出发,走海上丝路,经过三年多的时间,完成联络大食、夹击吐蕃的政治使命,返回唐朝。
杨良瑶出使大食更为重要的结果,是给唐朝带回来珍贵而完整的海上丝路的航海日记,这应当就是贾耽记录下来的《皇华四达记》中从广州到缚达(巴格达)的路线,而从法门寺唐代地宫中发现的一批伊斯兰风格的玻璃器,或许也和杨良瑶出使大食有一定的联系。
杨良瑶从海路出使大食的背景,是因为吐蕃乘唐朝安史之乱,攻占了唐朝的河西领地,并向西域进军。
由于吐蕃和唐朝的敌对情形,像杨良瑶这样的政治使节很难经陆上丝路去往西方。
过去学术界普遍认为,贞元六年沙门悟空从天竺回到长安之后,中印之间的交往就完全断绝了,晚唐五代时期西北兵荒马乱,也没有任何交往的记录。
其实许多历史没有被传世文献记录下来,我们今天可以通过出土文书再现某些历史真相。
2018最新试题资料-哈三中2018——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9月语文月考

哈三中2018——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9月语文月考哈三中2018——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9月语月考哈三中2018——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9月语月考5 c 哈三中2018——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9月月考语试题、论、素材及各类教学资,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主观题答案写在答案卷上,客观题答案(除11题第1小题外)填涂在答题卡上,请注意题号。
所有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完成1—3题。
史学原以记述近现代事实为主要任务,任何时代的近现代史都是史学家的研究中心。
史学容易触犯政治禁忌,成为字狱和其它变相字狱的主要对象。
清代的字狱几乎等于历史狱。
朴学反是,以经学为中心,以小学(字学)的训诂、音韵等为附庸,在其范围内的诸子、古史考证、地理、方志等等,都和政治现实没有直接关系。
清代顺、康、雍、乾网太密,字狱大兴之后,史学因为首当其冲而大衰,考证学因为可以避祸而极盛,便是明证。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历经的时期特别长,君主权威无限大,一切都被严密控制,学术界便越越明显地出现这种极其反常的怪现象现代史成为空白点,近代史成为薄弱点,古代史成为集中点,越古越厚,越今越薄,甚至有古无今,许多学者都成为“信而好古”者。
这自然是由于统治者极端专制和极端愚民造成的,而学术界死气沉沉,学术家畏难避祸,以古代史为防空洞、避风港,也是无法辩解和否认的原因。
明末清初许多伟大的史学家,在国变之后,毅然决然地都要集中余生精力,就亲身见闻去私编《明史》。
《明史》就是他们的近代史。
当时,从学术界老前辈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到万斯同、全祖望等大史学家,多专心致志私编《明史》,把私编《明史》看作高于一切的神圣任务。
黄、万、全等清初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是难以比拟的,因为在二十四史中,只有《史记》敢于写到“今上”,即当代史。
2018年全国各省9月份高考联考全国乙卷语文试题

2018高考26省9月联考全国乙卷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粪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若想要叙述整个世界的历把,不偏不倚地讲述整个人类的故事,使不能仅仅依靠文字。
因为世界上只有部分地区拥有文字,大多数地区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都没有发展出文字。
书写是人类在发展后期才取得的成就,直至近代,即使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在记录自己的忧虑与渴望时,使用的载体依然不仅有文字,也包括物品。
②一部理想的历史记录应该把文字和物品结合起来,但在很多情况下这是无法完成的。
最能清楚地表现文字历史与非文字历史不对称的例子也许是库克船长的探险队与澳大利亚土著在植物学湾的第一次相遇。
在英国方面,我们对这一特殊的日子有科学记载及船长日志为证,而在澳大利亚方面,他们仅有一面木制盾牌。
如果我们想要重构那一天的真实情境,就需要像对待那些文字记录一样,深入而严谨地对这面盾牌进行研究和解读。
③除了双向误解之外,还有由胜利带来的有意或无意的扭曲。
历史通常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尤其在只有胜利者知道如何书写的时候。
至于失败者,那些被征服或毁灭的社会,通常只能通过物品来讲述事件。
当我们研究有文字的社会与无文字的社会之间的接触时,需要参考的则不仅是文字,也应包括物品。
④这些全部知易行难。
通过文献解读历史是人们熟知的程式,数百年来我们已经学会该如何判断文字材料的坦白、失真与诡计。
而对于物品来说,当然也有考古学、科学和人类学的专业知识结构来帮助我们提出关键性的问题,但我们还必须加上一定程度的想象,才能构建出这些物品的前世今生。
我们需要借助尽可能丰富和诗意的想象,才能真正理解它们所传达的深刻内涵。
⑤这是我们了解许多文化的唯一途径。
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这些历经层层文化转译的物品需要再次被严格审视,重新想象。
⑥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解读和欣赏是“通过文物看历史”的关键,对过往文化的重建是理解人类共性的基石。
2018届重庆南开中学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

重庆南开中学高2015级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卷语文试题卷共8页。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至6题、第8至10题为选择题,27分;第7题、第11至22题为非选择题,123分。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l至6题、第8至l0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7题、第11至22题时,必须使用O.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l2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诘.问(jié) 俾将木讷.(nè) 沆瀣一气B.戍.守(shù) 词谱轶.事(yì) 掇文成篇C.累.次(1éi) 迄今樊.篱(fán) 骨鲠在喉D.蘖.芽(niè) 纰缪遂.心(suì) 融会贯通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与中国传统农业的刀耕火种方式相比,先进国家机器化的播种与收割无疑是更.现代化的生产方式。
B.《史记》中的甘罗和淳于髡等人,以各自的方式赢得了成功,凭借自己对现实矛盾的把握,表现出一种洞察..世道人心的锐利。
C.得知徐悲鸿去世的消息,她打开身边珍藏着的徐悲鸿早年的妙.手丹青...,不禁悲从中来,潸然泪下。
D.你只要心无旁骛,专心表演,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就行。
请相信,德高望重的评委们是不会有眼不识泰山的.......。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不能把中国文化简单地理解为太极拳、京剧等概念化的符号,而是要潜心挖掘和研究我们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为“文化走出去”创造良好条件。
B.时下流行的便捷、廉价的“散客拼团”旅游方式,存在着旅行社不严格执行事先约定的用车、餐饮和住宿等弊端。
最新-甘肃省兰州一中2018届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题 精品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8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天文学并不是新开拓的科学,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我们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很容易发现它的痕迹。
也许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就知道利用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踪来判断季节,这种物候授时是早期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甚至到上一世纪50年代,中国一些少数民族还通行这种习俗。
物候虽然与太阳运动有关,但由于气候变化多端,不同年份相同的物候特征常常错位几天甚至更多,物候授时比起后来的观象授时就要粗糙多了。
观象授时,即以星象定季节。
比如《尚书•尧典》记载,上古的人们以日出正东和初昏时鸟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春,以日落正西和初昏时虚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秋,等等。
当人们对天文规律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掌握了回归年长度以后,就能够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古代历法便应运而生了。
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期肯定已有历法,只是因为文字记载含意不明,其内容还处于研究之中。
春秋战国时期,流行过黄帝、颛顼、夏、商、周、鲁等六种历法。
它们的回归年长度都是365.25日,但历元不同,岁首有异。
从西汉到五代是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完善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观测手段和计算方法。
南北朝的姜岌以月食位置来准确推算太阳的位置,隋朝刘焯用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来处理日月运动的不均匀性。
唐代一行的大衍历,显示了古代历法已完全成熟,它记载在《新唐书•历志》中,按内容分为七篇,其结构被后世历法所效仿。
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以后,浑仪的功能随着环的增加而增加;到唐代李淳风时,已能用一架浑仪同时测出天体的赤道坐标、黄道坐标和白道坐标。
除了不断提高天体测量精度外,天文官员们还特别留心记录奇异天象的发生,其实后者才是朝廷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所谓“天垂象,见吉凶”,把它看成上天给出的瑞象和凶象,并加以趋避。
宋代和元代为古代天文学的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颁行的历法最多,达25部,其中郭守敬等编制的授时历最为优秀,连续使用了360年,达到中国历法的巅峰。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届高三语文上册9月月考试题(附答案)_0

2018届高三语文上册9月月考试题(附答案)2018届高三语上册9月月考试题(附答案) 2018届高三语上册9月月考试题(附答案)
5
重庆市铜梁一中2018届高三9月月考
语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一卷(30分)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腈纶(qīng)潜规则(qián)不着边际(zhuó)装模作样(ú)
B(zài)贺岁片(piān)返璞归真(pú)强颜欢笑(qiǎng)c屏弃(bǐng)一场雨(cháng)荆钗布裙(chāi)煊赫一时(xuān)
D弭谤(ǐ)血淋淋(xiě)叱咤风云(chà)睡眼惺忪(sō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瑕不掩瑜纠纠武夫出奇制胜真知灼见
B融会贯通生死攸关首屈一指不径而走
c英雄辈出出神入化器宇轩昂殒身不恤
D欢度国庆人情世故两全齐美平心而论。
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精选范文)

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精选范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求实即秉笔直书,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经世致用也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早在中国史学开始兴起的时期,秉笔直书就成为史家的崇高美德而受到称赞。
尤其是孔子因晋国史官董狐的“书法无隐”而称他是“古之良史”,以及《左传》作者记述了齐国太史、南史氏为书“崔杼弑其君”而不惜以死殉职,这种秉笔直书的精神境界就成为史家遵循的传统。
唐代刘知几撰《史通》,有《直书》《曲笔》两篇,指出了史学上“直书”与“曲笔”的对立,分析了它们的利害。
认为“直书”“直词”是实录的前提,而“曲笔”“诬书”则会造成实录难求。
刘知几正是从历史撰述是否是“实录”这一根本点上,来划清“直书”与“曲笔”的界限的。
这种求实的精神自司马迁《史记》被誉为“实录”之后,便成为大多数史家追求的目标而形成优良的传统。
曲笔作史危害很大,造成的史事上的错误也不少,但在整个史学上毕竟只占少数。
这是因为绝大多数史家是以董狐、南史、司马迁为效法的楷模,存实录、写信史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从史学发展的连贯性来看,任何得计于一时的曲笔作史,终究要为后人所揭露和纠正。
从史学的社会作用来说,求实,也是史学经世致用的基础。
刘知几说:“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
其有贼臣逆子,淫君乱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
”中国古代史学之求实的传统和经世的传统在总的发展方向上的一致性,可以从《史记》《资治通鉴》等各类有代表性的著作中看得很真切。
《资治通鉴》意在“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而附以《考异》30卷,使其所记、所论有经得起检验的历史事实为基础。
历代盛赞《资治通鉴》者极多,金朝女真族统治者金世宗的话或许更有深意,他说:“近览《资治通鉴》,编次累代废兴,甚有鉴戒,司马光用心如此,古之良史无以加也。
2018届高三9月份试卷 语文(五)教师版 word版(含参考答案)

2018届金太阳好教育9月份内部特供卷高三语文(五)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众所周知,在阳明心学的思想体系中,“万物一体”论是其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
这一命题的完整表述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然而以往人们在讨论这一命题时,往往容易突出“万物一体”而刊落后面的“仁”字,这就使得阳明学的万物一体论与历史上其他形态的万物一体论的理论界线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有观点认为阳明此说与庄子“万物与我为一”的道家观点存在某种渊源关系。
为了澄清这类似是而非的观点,有必要重新探讨王阳明“一体之仁”的仁学思想的意蕴,以揭示阳明学万物一体论的理论特质及其思想意义。
必须指出,在“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命题中,“一体之仁”无疑是核心概念。
其中,“一体”是对“仁”之特质的一种描述。
具体而言,“一体”即整体义、全体义,“一体之仁”是强调“仁”,不仅是人心的德性存在——心体,更是遍在于万物而与万物融为一体的本体存在——仁体,表明宇宙存在一种基本的精神特质。
我们关注“一体之仁”而非单独的“仁”字,目的在于揭示阳明学万物一体论的思想精髓。
唯有用“一体之仁”的观念才能充分展现,同时也可以藉由“一体之仁”来表示阳明学万物一体论的理论特质有别于历史上其他形态的万物一体论,我们称之为“仁学一体论”,即仁学形态的万物一体论。
从历史上看,大致有两种形态的万物一体论,一种是先秦诸子时代的传统万物一体论,另一种是宋代道学思潮中出现的新形态的万物一体论。
山西省芮城中学2018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芮城中学高三年级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阅读题)和第二部分(表达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2017.09第一部分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丝绸之路对于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是沟通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往来,也促进了东西方双向的文化交流。
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好的时候,文化的交流会通过官私渠道,畅通无阻;有的时候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因为政治或其他原因断绝了关系,但文化是流动的,并不因为政权的敌对而完全断绝交流,文化的因子会通过其他途径输入或传出。
从北朝到隋唐,中国与萨珊波斯一直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双方的使者不断。
相互之间除了政治声援,还有多彩的文化交流景观。
不论作为物质文化代表的金银器,还是作为精神文化的景教、摩尼教,都从波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而波斯与中国的两种文化在唐朝交融产生的成果,比如唐人制作的波斯纹样、仿金银器制品,又从长安传到新罗、日本。
文化交流所能达到的深远程度常常是出乎我们今人意料的。
在唐朝有个叫杨良瑶的人,在德宗贞元元年,受命出使阿拉伯半岛的黑衣大食。
他从广州出发,走海上丝路,经过三年多的时间,完成联络大食、夹击吐蕃的政治使命,返回唐朝。
杨良瑶出使大食更为重要的结果,是给唐朝带回来珍贵而完整的海上丝路的航海日记,这应当就是贾耽记录下来的《皇华四达记》中从广州到缚达(巴格达)的路线,而从法门寺唐代地宫中发现的一批伊斯兰风格的玻璃器,或许也和杨良瑶出使大食有一定的联系。
杨良瑶从海路出使大食的背景,是因为吐蕃乘唐朝安史之乱,攻占了唐朝的河西领地,并向西域进军。
由于吐蕃和唐朝的敌对情形,像杨良瑶这样的政治使节很难经陆上丝路去往西方。
过去学术界普遍认为,贞元六年沙门悟空从天竺回到长安之后,中印之间的交往就完全断绝了,晚唐五代时期西北兵荒马乱,也没有任何交往的记录。
其实许多历史没有被传世文献记录下来,我们今天可以通过出土文书再现某些历史真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8届高三语文9月时期检测试题

2018届高三上学期9月时期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作为高速进展的新兴国家,中国一脚踏着过去,一脚踏进以后,新老问题同时存在于过去和以后的两个时空中,于是,中国不能不同时操作两种游戏:现代游戏和全世界游戏。
确实是说,中国的现代性到今天仍然在建构进程中,可同时又已经深深加入了全世界游戏,参与建构世界的以后。
双重游戏制造了今天复杂疑难的中国的问题。
②什么缘故关于今天的问题,思维容易受挫?思维失效的典型表此刻经济学、政治学、哲学和历史学等领域的话语变得超级可疑。
比如说,十年前经济学是很受信任的,可是最近几年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后声誉大挫,人们发觉经济学家并非那么可信。
这不是经济学家的错误,而是长期以来一直利用的那些现代思维框架、概念和方式论可能再也不适用新游戏,至少不足以反思新游戏。
有个反潮流的经济学家纳西姆·塔勒布指出:现代知识论的追求本身就超级可疑,现代试图预知以后,确信一切情形,然后成立坚不可摧的秩序或系统,以便应付一切挑战。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一旦碰到未知的挑战,这秩序就变得超级脆弱而崩溃。
塔勒布说,真正能够保证有效生存的思维必需是反脆弱的,能够在不断受挫中受益,能够不确信地应付不确信性。
塔勒布的反脆弱思维几乎确实是老子那种行道如水的方式论的今世回声。
在一个充满变数的时期,这种思维应该是更有效的。
③什么缘故人们老是忘记应该像一个灵活多变的生命那样去试探?关键在于一个时期都有其既定利益的受益者,于是时期的主流观念老是拒绝思想,老是希望人们不要去思想,而去遵循既定观念。
每一个时期的既定收益主体希望人们不要去想新的问题,不用去颠覆秩序,以便维持自己的收益。
因此,在一个时期终结的时候,人们老是迅速捍卫某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立场,回避反思,回避新思想,回避新问题,而直接把立场当做结论。
这确实是今天在网络和微博或其他言论空间所看到的那种无思想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七中2018届高三上期语文练习(一)
一、语用精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领军人物吴良镛视城市为生命的有机体,倡导通过“新陈代谢
....”来延续城市的文脉和精神。
②有人认为应该把保本的和不保本的理财产品用不同的名称具体地加以区分,让金融产品实至名归
....,才能维护市场的稳健和发展。
③武汉曾经拥有数百个湖泊,星罗棋布
....,是当之无愧的“百湖之市”,如今被生态学家誉为“城市之肺”的湖泊,已变成“城市之泪”。
④关于“北京、上海正在研究征收拥堵费”的消息再次不胫而走
....,引起了两座“大堵市”市民的普遍关注,也引发了其他城市民众持续热议。
⑤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
....,思想顽固不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挠改革潮流。
⑥最精彩的一次进攻出现在第二节最后15秒,哈登一对一单挑哈里斯,最终哈登一个转身动作将哈里斯晃倒在地,
虽最终没有投进,但哈登精彩的表现让全场球迷拍手称快
....。
A.①⑤⑥B.②③⑥
C.①③④D.②④⑤
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安全检查座谈会上,有代表指出,当前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级领导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
神,以如临深渊
....的心态,切实抓好安全工作。
②《中国好声音》一反有些选秀节目“泛娱乐化”的特点,以“好声音”为唯一评判标准,带给观众朴实无华的
感动,赢得了溢美之词
....。
③曹操严格按信赏必罚
....的原则行事,这作为乱世领袖是很自然的事。
但就臣仕者的立场来说,他却是可怕的主君。
④在煌煌的夕阳中,石头铺成的庭院里,野草莓兀自开着花,枇杷树开始结果,周围宁静得让人顿生黍离之悲
....。
⑤经验主义局限于一时一地的片面的感性认识,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
....,而忽视理论的指导作用。
⑥媒体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对世界35个国家首脑进行窃听活动,其手段无出其右
....,招致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声讨和批评。
A.②③⑥B.①③⑤
C.①④⑥D.②④⑤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综艺节目《中华百家姓》用姓氏作纽带,以亲情和地缘的家族文化为载体,激活了全体华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共同情感。
B.抗战胜利70年后的今天,中国首次以阅兵这种特殊形式来纪念,源于抗战胜利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历史地位所决定。
C.英国交通部拟于今年出台更为严格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继续加大对开车使用手机的处罚,以期尽快遏制这一驾车恶习。
D.针对“三农”问题,全国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与全国13个产粮大省的政协联合调研,提出了拉动农村消费、增加农民收入、稳定粮食生产的建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对于我们学生而言,每一次考试都是考验我们意志品质和学习效果的时候,我们与其用恐惧、厌恶、麻木的情绪去面对这必然来临的时刻,不如以平静、欢喜、积极的态度来迎接它。
B.话剧《如梦之梦》是21世纪初期华人剧场备受瞩目的话剧之一,是“表演工作坊”的创始人赖声川最大胆的突破,坐在环形舞台中央犹如置身故事之中,得以与剧中人同喜同悲。
C.当前反腐、反贪势如破竹、深得民心,但这一政治举措能否如老百姓所期望的为中国建设法治社会奠定基础,关键还在于中央、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在这一行动中的态度和做法。
D.科学家们相信,地球上的首次生命大约出现在35亿年前的太古代。
当时还没有臭氧层可以过滤紫外线,大气中也没有氧气可呼吸,这意味着微生物必须找到适宜的生存之地。
.下面是中国湿地文化节徽标,请写出该图标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
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
暗明灭。
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②
:灯。
②(ju:即鹈。
所指何物,说法不一,一指杜鹃,一指伯劳。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魂梦不堪幽怨”句,写词人白日借酒浇愁,夜晚则惜花伤时。
梦中的情景已使梦魂幽怨哀愁,醒后“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