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的特点及采集ppt课件
合集下载
痰标本的采集-课件
14
操作步骤及要点
l评估患者 l用清水漱口 l取出培养管内长棉签蘸取少量无菌生
理盐水
l用压舌板轻压舌部 l迅速擦拭口腔两侧腭弓、咽及扁桃体
的分泌物 l迅速将棉签插入试管内,塞紧 l及时送检
15
咽拭子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l操作时动作轻快敏捷, 棉签勿触及其 它部位,防止标本污染,影响检查结 果
l作真菌培养时,须在口腔溃疡面采集 分泌物
集方法
3
4
5
标本采集的原则
l明确检验项目、检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l标本的容器贴好标签,附上验单:患 者的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送 检目的、送检日期和时间等
l每次采集标本时应做到“三个一”: 一患者、一化验单、一容器
l一般培养标本的采集应在使用抗生素
之前
6
一、痰液标本的采集
★痰常规标本 ★痰培养标本 ★24小时痰标本
痰标本的采集 PPT课件
1
标本的定义
指采取患者少许的血液、排泄物 (粪、 尿)、 分泌物 (痰、鼻分泌物)、 呕 吐物、体液 (胸腔积液、腹腔积液) 和脱落细胞 (食道、阴道)等样品, 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实验室技 术和方法对其进行检验,作为判断患 者有无异常存在的依据。
2
重点
l掌握标本采集的原则 l掌握痰标本、咽拭子标本的采
7
三种痰标本的区别
8
三种痰标本的区别
9
10
采集方法
自行咳嗽者: —晨起后用清水漱口 — 以清晨第一口痰为宜 —深吸气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 —不可混入漱口液、唾液、鼻涕等
无力咳痰或不合作者: —坐位或侧卧位,叩击胸背部, 用吸
痰器吸痰
11
痰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及要点
l评估患者 l用清水漱口 l取出培养管内长棉签蘸取少量无菌生
理盐水
l用压舌板轻压舌部 l迅速擦拭口腔两侧腭弓、咽及扁桃体
的分泌物 l迅速将棉签插入试管内,塞紧 l及时送检
15
咽拭子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l操作时动作轻快敏捷, 棉签勿触及其 它部位,防止标本污染,影响检查结 果
l作真菌培养时,须在口腔溃疡面采集 分泌物
集方法
3
4
5
标本采集的原则
l明确检验项目、检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l标本的容器贴好标签,附上验单:患 者的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送 检目的、送检日期和时间等
l每次采集标本时应做到“三个一”: 一患者、一化验单、一容器
l一般培养标本的采集应在使用抗生素
之前
6
一、痰液标本的采集
★痰常规标本 ★痰培养标本 ★24小时痰标本
痰标本的采集 PPT课件
1
标本的定义
指采取患者少许的血液、排泄物 (粪、 尿)、 分泌物 (痰、鼻分泌物)、 呕 吐物、体液 (胸腔积液、腹腔积液) 和脱落细胞 (食道、阴道)等样品, 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实验室技 术和方法对其进行检验,作为判断患 者有无异常存在的依据。
2
重点
l掌握标本采集的原则 l掌握痰标本、咽拭子标本的采
7
三种痰标本的区别
8
三种痰标本的区别
9
10
采集方法
自行咳嗽者: —晨起后用清水漱口 — 以清晨第一口痰为宜 —深吸气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 —不可混入漱口液、唾液、鼻涕等
无力咳痰或不合作者: —坐位或侧卧位,叩击胸背部, 用吸
痰器吸痰
11
痰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痰标本采集方法PPT课件
06 痰标本采集的临床意义
辅助诊断肺部疾病
痰液中的细胞和微生物成分可以反映肺部健康状况,通过对痰液的检测和分析, 有助于诊断肺炎、肺结核、肺癌等肺部疾病。
痰液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以帮助确定病原体种类和敏感药物,为临床治疗提 供依据。
监测治疗效果
通过定期采集痰标本进行检测,可以了解肺部疾病的治疗 效果和病情变化,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
注意个人卫生
采集前应洗手或使用手部消毒液,保 持手部清洁。
采集后应及时清洗面部和手部,保持 个人卫生。
采集时应避免说话和咳嗽,以免污染 痰标本。
确保采集质量
采集时应选择清晨的痰液,因 为此时的痰液较为浓稠,易于 收集。
采集时应避免用力咳嗽,以免 影响痰液的质量。
采集后应将痰液放置在干燥、 清洁的容器中,并及时送检, 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痰标本采集方法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痰标本采集的重要性 • 痰标本采集前的准备 • 痰标本采集方法 • 痰标本的保存与运输 • 痰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 痰标本采集的临床意义
01 痰标本采集的重要性
诊断肺部疾病
痰液是肺部疾病的常见样本,通过采 集痰标本可以检测出肺部感染、肺癌 等疾病的病原体或肿瘤细胞,为疾病 的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提醒患者采集前应避免使用口腔 护理用品,如漱口水、牙膏等。
准备采集工具
痰盒
选择适当的痰盒,确保能 够容纳足够的痰液,并具 有密封性。
纸巾
用于擦拭患者口角及周围, 保持清洁。
手套
采集人员需佩戴手套,确 保无菌操作。
03 痰标本采集方法
自然咳痰法
总结词
自然咳痰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痰标本采集方法,适用于能够自然排痰的患者。
痰培养采集及药敏结果判读PPT课件
儿童痰液收集法
用弯压舌板向后压舌,将 拭子伸入咽部,小儿经压 舌刺激咳痰,可喷出肺部 或气管分泌物粘在拭子上
03
药敏试验概述
药敏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指导临床用药
通过药敏试验可以了解病原菌对 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医生选择 有效的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提高
治疗效果。
监测耐药菌株
药敏试验可以及时发现耐药菌株, 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重要信息,防 止耐药菌株的传播和流行。
实验室处理
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立即进行处 理,包括涂片镜检、分离培养等 步骤;同时要注意实验室生物安 全,防止交叉污染和感染。
01
采集前准备
向患者解释采集目的和方法,取 得患者配合;指导患者用清水漱 口,以去除口腔内杂菌。
02
03
标本运送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往实验室, 避免长时间放置导致细菌死亡或 污染。
药敏试验的注意事项
标本采集
采集标本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 ;同时应根据不同感染部位选择合适的标本
类型。
试验药物选择
药敏试验结果判读应遵循标准化操作程序,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感染部位等因素进行综
合判断。
结果判读
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 ,包括常用药物和新型药物。
质量控制
药敏试验过程中应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包括 试剂、培养基、药敏纸片等的选择和保存, 以及操作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监测病情变化
通过连续多次的痰培养,可以监测病原菌的 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痰培养采集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各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肺炎 、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禁忌症
无绝对禁忌症,但严重咯血、昏 迷等情况下应谨慎操作。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ppt课件
痰标本 的采集方法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目的
• 进行临床检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常用的痰来自本检查•常规痰标本 •痰培养标本 •24h痰标本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常规痰标本的目的
•检查痰液中的细菌,虫 卵或癌细胞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素质要求
1、服装、鞋帽整洁 2、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3、微笑服务、语言柔和恰当、态度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谢 谢!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要求
• 时间:晨起、漱口 • 方法:1.深呼吸数次后用力咳出气 管深处的痰液置于痰盒 • 2.昏迷患者可用吸痰法吸痰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24h痰标本的目的 •检查24h的痰量,并观察 痰液的性状,协助诊断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要求
• 采集时间:晨起漱口后(7am)第 一口痰至次晨漱口后(7am)第一 口痰 • 方法:24小时痰液全部收集在痰盒 内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指导患者
• 1.告知患者目的、方法、采集时间。 • 2.告知患者不可将痰液、漱口水、鼻涕混入痰中。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注意事项
1、护士在采集过程中要注意根据检查的目的 选择正确的容器 2、痰标本容器应加盖,避免痰中微生物播散。 标本收集后应尽快送检,无法立即送检者应 存放冰箱内 3、痰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标本应在使用抗 生素之前收集,以免影响结果 4、痰标本内应避免混入唾液、漱口水或鼻涕
4 用物准备
• 有盖的清洁痰杯、化验单、标签、 笔、盛有清水的水杯、弯盘一套、 纱布。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常规痰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 协助患者用清水漱口 留取痰标本
再次清水漱口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目的
• 进行临床检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常用的痰来自本检查•常规痰标本 •痰培养标本 •24h痰标本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常规痰标本的目的
•检查痰液中的细菌,虫 卵或癌细胞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素质要求
1、服装、鞋帽整洁 2、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3、微笑服务、语言柔和恰当、态度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谢 谢!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要求
• 时间:晨起、漱口 • 方法:1.深呼吸数次后用力咳出气 管深处的痰液置于痰盒 • 2.昏迷患者可用吸痰法吸痰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24h痰标本的目的 •检查24h的痰量,并观察 痰液的性状,协助诊断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要求
• 采集时间:晨起漱口后(7am)第 一口痰至次晨漱口后(7am)第一 口痰 • 方法:24小时痰液全部收集在痰盒 内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指导患者
• 1.告知患者目的、方法、采集时间。 • 2.告知患者不可将痰液、漱口水、鼻涕混入痰中。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注意事项
1、护士在采集过程中要注意根据检查的目的 选择正确的容器 2、痰标本容器应加盖,避免痰中微生物播散。 标本收集后应尽快送检,无法立即送检者应 存放冰箱内 3、痰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标本应在使用抗 生素之前收集,以免影响结果 4、痰标本内应避免混入唾液、漱口水或鼻涕
4 用物准备
• 有盖的清洁痰杯、化验单、标签、 笔、盛有清水的水杯、弯盘一套、 纱布。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常规痰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 协助患者用清水漱口 留取痰标本
再次清水漱口
吸痰ppt课件
吸痰操作流程
01
02
03
准备物品
备齐所需物品,如吸痰器 、消毒液、棉签、纸巾等 。
核对患者信息
核对患者信息,确认患者 身份。
消毒
用消毒液清洗患者口鼻部 ,以减少感染机会。
吸痰操作流程
插入吸痰管
将吸痰管插入患者呼吸道 内,深度适宜,一般插入 10-15cm左右。
吸引
打开吸引器开关,吸引患 者呼吸道内分泌物。吸引 时应适度用力,避免过度 吸引。
提高睡眠质量
通过吸痰,可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有助于提高 睡眠质量,使患者得到更好的休息。
3
增强患者信心
对于一些长期受到呼吸道疾病困扰的患者,吸痰 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症状,增强信心,提高生活质 量。
04 吸痰的并发症及处理
CHAPTER
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症及处理
原因
吸痰过程中,痰液被迅速吸走,导致 肺通气不足,氧合作用下降,引起低 氧血症。
吸痰管的使用
吸痰管应选择适当的大小,插入深度不宜 过深,以免损伤呼吸道。使用前应先检查 是否通畅,有无破损。
连接管的使用
连接管应保持清洁,避免污染。如有破损 或污染,应及时更换。
开关的使用
开关应灵活,易于操作。使用时应注意开 关方向,避免反向吸引,造成负压过高, 损伤呼吸道。
过滤器的使用
过滤器应定期清洗,如有堵塞,应及时更 换。
02
吸痰是临床护理的重要操作之一 ,尤其适用于昏迷、咳痰无力、 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的患者。
吸痰的适应症
适用于昏迷、咳痰无 力、呼吸道分泌物潴 留的患者。
适用于长期卧床的患 者,预防肺部感染和 窒息。
适用于气管插管或气 管切开的患者,保持 呼吸道通畅。
痰标本采集PPT课件
混合性痰:由上述两种或三种痰混合而成
如何观察痰液的颜色
红色或棕红色:鲜红色血丝痰常见于早期肺结 核或病灶播散时;粉红色泡沫样痰为急性肺水 肿的特征;铁锈色痰多由于血红蛋白变性所致, 见于肺炎、肺梗塞等
黄色或黄绿色:含有大量脓细胞所致,如慢性 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绿脓杆菌感染或干酪性 肺炎时常呈黄绿色
痰液检查的目的
协助诊断某些呼吸系统的疾病,如:支气管哮 喘、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肺炎等
确诊某些呼吸系统的疾病,如:肺结核、肺癌、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肺吸虫病等
检查痰液中的致病菌,为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 观察疗效和预后判断
痰的送检指征有哪些
发热、咳嗽和咳痰,痰呈脓性、黏稠或血性并 伴有胸痛、气急、肺部闻及湿啰音
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怀疑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应连续收集3天清晨 痰送检
自然咳痰前,首先进行刷牙,用清水漱口3次 以去除口腔内的杂菌,特别是老年、重症或住 院患者的上呼吸道定植菌更多,பைடு நூலகம்使痰经口咽 部受到污染
痰标本内应避免混入唾液、漱口水或鼻涕等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自然咳痰法 患者清晨刷牙漱口之后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的 痰液,吐至无菌广口瓶内立即盖紧盖子送往微 生物实验室。如果患者痰液较深不易吐出时, 可在咳痰前捶背,协助排痰,采集痰量不少于 1ml
。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X线检查提示肺部有炎症性浸润或胸腔积液,甚
至出现感染性休克和呼吸衰竭等患者
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痰液 最好在清晨采集痰标本,多数患者在清晨痰较
多,且含菌量也多 对于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一次,连续
2-3天,不建议24小时内多次采集,除非痰液外 观性状出现改变 痰找瘤细胞检查时尽量送检含血的痰液
如何观察痰液的颜色
红色或棕红色:鲜红色血丝痰常见于早期肺结 核或病灶播散时;粉红色泡沫样痰为急性肺水 肿的特征;铁锈色痰多由于血红蛋白变性所致, 见于肺炎、肺梗塞等
黄色或黄绿色:含有大量脓细胞所致,如慢性 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绿脓杆菌感染或干酪性 肺炎时常呈黄绿色
痰液检查的目的
协助诊断某些呼吸系统的疾病,如:支气管哮 喘、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肺炎等
确诊某些呼吸系统的疾病,如:肺结核、肺癌、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肺吸虫病等
检查痰液中的致病菌,为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 观察疗效和预后判断
痰的送检指征有哪些
发热、咳嗽和咳痰,痰呈脓性、黏稠或血性并 伴有胸痛、气急、肺部闻及湿啰音
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怀疑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应连续收集3天清晨 痰送检
自然咳痰前,首先进行刷牙,用清水漱口3次 以去除口腔内的杂菌,特别是老年、重症或住 院患者的上呼吸道定植菌更多,பைடு நூலகம்使痰经口咽 部受到污染
痰标本内应避免混入唾液、漱口水或鼻涕等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自然咳痰法 患者清晨刷牙漱口之后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的 痰液,吐至无菌广口瓶内立即盖紧盖子送往微 生物实验室。如果患者痰液较深不易吐出时, 可在咳痰前捶背,协助排痰,采集痰量不少于 1ml
。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X线检查提示肺部有炎症性浸润或胸腔积液,甚
至出现感染性休克和呼吸衰竭等患者
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痰液 最好在清晨采集痰标本,多数患者在清晨痰较
多,且含菌量也多 对于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一次,连续
2-3天,不建议24小时内多次采集,除非痰液外 观性状出现改变 痰找瘤细胞检查时尽量送检含血的痰液
2024吸痰术ppt课件课件完整版
02
常用吸痰方法与技巧
经口鼻腔吸痰法
• 适用范围:适用于神志清楚、能够配合的病人。
经口鼻腔吸痰法
操作步骤
评估病人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及鼻 腔情况。
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取得合作。
经口鼻腔吸痰法
准备用物,携至床旁,核 对床号、姓名,协助病人 取舒适体位。
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 ,连接是否正确。
观察患者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心率等变化,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操作后观察记录
观察患者情况
观察患者呼吸是否通畅,面色是 否红润,有无异常情况。
记录吸痰效果
记录痰液量、颜色、性质等,评 估吸痰效果。
设备处理
及时清洗、消毒吸痰设备,确保 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手卫生与记录
进行手卫生处理,并详细记录操 作过程及患者反应。
老年人多伴有基础疾病和慢性病变, 吸痰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 耐受能力。
加强护理和观察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吸痰后应加强 护理和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
选择适当的吸痰方式
根据老年人的病情和耐受能力,选择 经口、经鼻或经气管切开处等不同方 式进行吸痰。
意识障碍患者吸痰方法选择
口腔吸引
对于意识障碍且无法配合的患者 ,可采用口腔吸引法,将吸痰管
吸痰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病 情变化,如出现心率、血压 、呼吸、血氧饱和度明显改 变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 及时通知医生。
人工气道吸痰法
• 适用范围:适用于昏迷、无法自主排痰或人工气道建立后 的病人。
人工气道吸痰法
操作步骤
评估病人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及人 工气道情况。
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取得合作。
痰标本采集ppt
感染菌会导致白细胞大量增加,由于感染早期(细菌/真菌) 启动非特异性免疫因子中,中性粒细胞是最主要的免疫细胞, 吞噬和包裹现象是反映细菌与机体免疫系统的相关性的最重要 的信号,观察这一现象有助于区别是感染还是定植。
痰涂片镜检见到大量白细胞吞噬或伴行非上呼吸道正常菌 群; 痰涂片见到的细菌,培养大量生长
• 人工气道 • 保护性毛刷采样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 胃内采痰法
痰标本的送检时间
采集后的痰标本应该在0.5h内送检,一 般不超过2小时;
延迟送检的标本置于4℃保存,保存标本 应该在24小时内送检。
如何判断痰标本是否合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痰涂片的判定
分类 白细胞 鳞状上皮细胞
单
6
<25
<25
位 :
5
>25
痰标本的正确采集(自然咳痰)
• 常规痰液采集应该以清晨为佳,清晨痰量多,同时 含菌量较大;
• 嘱患者用清水漱口3次,以清除口腔浅表固有的定植 菌;
• 指导患者深咳以采集气管深部的咳痰,而不是唾液 及鼻咽部的分泌物;
• 标本置于专用痰培养杯送检。
痰标本的正确采集(特殊取痰)
• 如患者昏迷或无力咳嗽,先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叩背以使痰液松动,再用吸痰器吸引,在吸引器吸 管中段收入痰培养杯
极可能是主要病原菌,细菌种类常只有1-2种。 3. 据此线索观察分离平板相应菌落和观察相应细菌药敏试
验结果,以此来代表病原菌资料
鲍曼不动杆菌
痰涂片的抗酸染色
抗酸杆菌呈红色,常堆积成团,排列无序; 背景及非抗酸性细菌呈兰色。
涂片抗酸染色
1. 未查见:300个不同视野未发现 2. 菌数:1-8条抗酸杆菌/300个视野 3. +:3-9条抗酸杆菌/100个视野(至少观察300个视野) 4. ++:1-9条抗酸杆菌/10个视野(至少观察100个视野) 5. +++:1-9条抗酸杆菌/视野(至少观察50个视野) 6. ++++:≥10条抗酸杆菌/视野(至少观察50个视野)
痰涂片镜检见到大量白细胞吞噬或伴行非上呼吸道正常菌 群; 痰涂片见到的细菌,培养大量生长
• 人工气道 • 保护性毛刷采样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 胃内采痰法
痰标本的送检时间
采集后的痰标本应该在0.5h内送检,一 般不超过2小时;
延迟送检的标本置于4℃保存,保存标本 应该在24小时内送检。
如何判断痰标本是否合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痰涂片的判定
分类 白细胞 鳞状上皮细胞
单
6
<25
<25
位 :
5
>25
痰标本的正确采集(自然咳痰)
• 常规痰液采集应该以清晨为佳,清晨痰量多,同时 含菌量较大;
• 嘱患者用清水漱口3次,以清除口腔浅表固有的定植 菌;
• 指导患者深咳以采集气管深部的咳痰,而不是唾液 及鼻咽部的分泌物;
• 标本置于专用痰培养杯送检。
痰标本的正确采集(特殊取痰)
• 如患者昏迷或无力咳嗽,先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叩背以使痰液松动,再用吸痰器吸引,在吸引器吸 管中段收入痰培养杯
极可能是主要病原菌,细菌种类常只有1-2种。 3. 据此线索观察分离平板相应菌落和观察相应细菌药敏试
验结果,以此来代表病原菌资料
鲍曼不动杆菌
痰涂片的抗酸染色
抗酸杆菌呈红色,常堆积成团,排列无序; 背景及非抗酸性细菌呈兰色。
涂片抗酸染色
1. 未查见:300个不同视野未发现 2. 菌数:1-8条抗酸杆菌/300个视野 3. +:3-9条抗酸杆菌/100个视野(至少观察300个视野) 4. ++:1-9条抗酸杆菌/10个视野(至少观察100个视野) 5. +++:1-9条抗酸杆菌/视野(至少观察50个视野) 6. ++++:≥10条抗酸杆菌/视野(至少观察50个视野)
临床检验痰液检验PPT课件
可清晰地显示有形成分的结构,有利于细胞的识别和进行细 菌鉴定,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区间】
①无红细胞。
卡 ②少量中性粒细胞和 氏 肺 孢 子 虫 囊
少量上皮细胞
【临床意义】
其他有形成分。
病理性痰液可见较多的红细胞、白细胞及
痰液中常见有形成分及临床意义
有形成分 细胞 临床意义 ①红细胞: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结核 ②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化脓性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支气管哮喘、过敏性支气管炎、肺吸虫病;淋巴细胞增多见于肺结核 等 ③上皮细胞:鳞状上皮、柱状上皮、肺上皮细胞无临床意义,增多见 于呼吸系统炎症 ④肺泡巨噬细胞:肺炎、肺淤血、肺梗死、肺出血 ⑤肿瘤细胞:肺癌 结晶 ①Charcot-Leyden结晶:支气管哮喘、肺吸虫病 ②胆固醇结晶:慢性肺脓肿、脓胸、慢性肺结核、肺脓肿 ③胆红素结晶:肺脓肿 病原生物 ①寄生虫和虫卵:寄生虫病 ②抗酸杆菌:肺结核 ③放线菌:放线菌病 弹性纤维 肺脓肿、肺癌
详细解释:又称岑克尔(Zenker)氏结晶、莱登(Leyden)结晶。 一种显微结晶。常可见于患阿米巴病或其他肠道溃疡的患者粪便 中,亦可在患哮喘或其他肺部疾病患者的痰液中出现。为嗜酸性 粒细胞碎裂时出现的晶状体。这种无色结晶可用碘染色,呈菱形 或针状六边形。
细胞的成分及细胞产物等,如白细胞、红细胞、上
皮细胞、吞噬细胞等。 有本事你就 各种病原体、坏死物质和异物等。 把我弄明白! 非痰液成分,如唾液,鼻咽部分泌物等。
痰液(sputum)是气管、支气管和肺泡 的分泌物。
痰液
理学检查
标本的采 集和处理
显微镜检查
量
颜色
直接涂片
涂片染色
性状
气味
痰培养的采集及药敏结果判读 ppt课件
痰培养的采集及药敏结果判读 ppt课件
11
无临床意义的结果
痰培养有上呼吸道正常菌群; 痰培养为多种病原菌少量生长(<+++); 不符合有意义检验结果中的任何一项;
痰培养的采集及药敏结果判读 ppt课件
12
上呼吸道正常菌群
口腔常见菌群: 白色念球菌、链球菌(甲型或乙型)、肺炎球 菌、表皮葡萄球菌、奈瑟氏球菌、乳酸杆菌、 类白喉杆菌等;
痰培养的采集及药敏结果判读 ppt课件
17
细菌耐药解读
多重耐药(MDR):3类或以上的抗生素同时产生耐 药;如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
泛耐药(PDR):细菌对本身敏感的所有抗生素耐药; 超级细菌:暂无科学概念,常包括以下几类:
MRSA/VRSA、VRE、MDR-PA、ESBL(+)+AmpC(+) 肠杆菌、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
痰培养的采集及药敏结果 判读
痰培养的采集及药敏结果判读 ppt课件
1
痰培养
根据需要对患者的痰液进行需氧菌及厌氧菌培 养、真菌培养、涂片查结核杆菌等,用于呼吸 道感染的病因诊断;
目前痰培养是下呼吸道病原学诊断最常用方法。
痰培养的采集及药敏结果判读 ppt课件
2
痰培养 真菌培养 涂片查细菌 涂片查真菌 涂片查分支杆菌
药敏报告是中介度(I): 表示加大剂量或药物浓缩部位可有疗效;
药敏报告耐药(R): 表示该药无疗效。
痰培养的采集及药敏结果判读 ppt课件
16
抗生素敏感试验
药敏结果 ≠ 临床疗效: 敏感——有效 耐药——无效 敏感——无效(假敏感) 耐药——有效(假耐药)
临床医师正确评价药敏试验结果的同时,必须参考病人机体状况、 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药动学、药物毒副作用和药物价格以及本地区本 医院等细菌耐药监测数据合理选用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科 “痰”的特点及采 集
痰的特点及采集
临床常见“痰”的特点
痰的特点及采集
痰的性质
• 粘液性:白色、半透明、糊状,见于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肺结核;
• 浆液性:稀薄泡沫状,见于肺水肿; • 脓性:化脓性感染,如支扩、肺脓肿; • 血性:肺结核、支扩、肺癌、肺泡出血;
痰的特点及采集
查“痰”观色
痰的特点及采集
问题
• 痰的细菌学与脱落细胞学的留取差别? • 晨起第一口痰&弃去第一口痰 • 为什么?
痰的特点及采集
诱导痰
• 定义:是指以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诱导无痰或少 痰患者产生足够痰液,以便对下呼吸道分泌物 中的细胞及其他液相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 无创的检测方法;
• 物品准备:超声雾化器,生理盐水,高渗盐水, 抢救药品及设备;
• 临床应用:慢性咳嗽的鉴别诊断:EB、CVA、 AC;
痰的特点及采集
诱导痰
• 方法: a. 先行肺功能检查; b.雾化前10min吸入沙丁氨醇400ug; c.雾化前清水漱口,擤鼻; d.3%高渗盐水7ml雾化吸入15min,用力咳痰; e.若无痰或痰量不够,换4%高渗盐水7ml雾化 吸入7min,用力咳痰; f.若无痰或痰量不够,换5%高渗盐水7ml雾化 吸入7min,用力咳痰,并终止诱导试验。
痰的特点及采集
痰色
• 黄脓痰: 化脓性炎症;
• 铁锈色: 肺炎球菌感染;
• 黄绿色或翠绿色: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 砖红色胶冻样:
• 脓臭痰:ຫໍສະໝຸດ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厌氧菌感染;
痰的特点及采集
痰色
• 粉红色泡沫样: 急性左心衰、肺水肿;
• 粉红色粘稠乳状: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 •
痰 每粘日拉咳丝出难数以百咳/数出千:毫升泡真沫菌痰感:染;
痰的特点及采集
痰的特点及采集
24小时痰标本
• 目的:了解24小时痰量和性状; • 容器:500ml的广口玻璃瓶,内盛少量清水,
需加少量防腐剂; • 采集方法:从晨7时~次晨7时第一口痰结束; • 送检:全部痰液留在容器中送检。 • 临床应用: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癌等;
痰的特点及采集
内科医生必须具备的能力
• 扎实的基本功; • 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 • 福尔摩斯般的逻辑推理能力;
痰的特点及采集
痰液细胞学检查
• 目的: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找瘤细胞; • 容器:置于干净的玻璃器内,或95%的乙醇或
10%的甲醛内; • 采集方法:晨起后用清水漱口(刷牙、漱口);
深吸气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遗弃第1口 痰,留第2、3、4口痰做标本; • 送检:痰液需在1-2小时内送检,如不能及时送 检,需保存在4℃冰箱内;
痰涂片、痰培养的送检:
• 痰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争取在20min钟 内送到细菌室,最晚应在2小时内送检;
• 痰液在常温下延搁2-5小时会降低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葡萄球菌的检 出率,而定植于上呼吸道的非致病菌和G-杆 菌会过度生长;
• 如不能及时送检,应暂置于4℃的冰箱保存, 并24小时内送检。
• 大量稀薄浆液性痰、内含粉皮样物: 肺泡癌;
肺包虫囊肿破裂;
痰的特点及采集
• 泡沫; • 粘液或粘液脓性; • 坏死组织沉淀物;
支气管扩张
痰的特点及采集
痰标本的种类
★痰涂片、痰培养; ★痰细胞学:找瘤细胞; ★诱导痰; ★24小时痰标本;
痰的特点及采集
痰涂片、痰培养
目的: 了解痰液一般形状; 涂片查细胞、细菌、虫卵等; 痰培养则明确痰中致病菌;
容器:无菌痰杯;密闭吸痰器;
痰的特点及采集
痰涂片、痰培养采集方法:
能自理的患者: —晨起后用清水漱口(刷牙、漱口); —以清晨第一口痰为宜; —深吸气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 —不可混入漱口液、唾液、鼻涕等; —尽量在使用抗生素之前留取;
无法咳痰或不合作者: —用吸痰法收集(集痰器)
痰的特点及采集
痰的特点及采集
临床常见“痰”的特点
痰的特点及采集
痰的性质
• 粘液性:白色、半透明、糊状,见于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肺结核;
• 浆液性:稀薄泡沫状,见于肺水肿; • 脓性:化脓性感染,如支扩、肺脓肿; • 血性:肺结核、支扩、肺癌、肺泡出血;
痰的特点及采集
查“痰”观色
痰的特点及采集
问题
• 痰的细菌学与脱落细胞学的留取差别? • 晨起第一口痰&弃去第一口痰 • 为什么?
痰的特点及采集
诱导痰
• 定义:是指以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诱导无痰或少 痰患者产生足够痰液,以便对下呼吸道分泌物 中的细胞及其他液相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 无创的检测方法;
• 物品准备:超声雾化器,生理盐水,高渗盐水, 抢救药品及设备;
• 临床应用:慢性咳嗽的鉴别诊断:EB、CVA、 AC;
痰的特点及采集
诱导痰
• 方法: a. 先行肺功能检查; b.雾化前10min吸入沙丁氨醇400ug; c.雾化前清水漱口,擤鼻; d.3%高渗盐水7ml雾化吸入15min,用力咳痰; e.若无痰或痰量不够,换4%高渗盐水7ml雾化 吸入7min,用力咳痰; f.若无痰或痰量不够,换5%高渗盐水7ml雾化 吸入7min,用力咳痰,并终止诱导试验。
痰的特点及采集
痰色
• 黄脓痰: 化脓性炎症;
• 铁锈色: 肺炎球菌感染;
• 黄绿色或翠绿色: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 砖红色胶冻样:
• 脓臭痰:ຫໍສະໝຸດ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厌氧菌感染;
痰的特点及采集
痰色
• 粉红色泡沫样: 急性左心衰、肺水肿;
• 粉红色粘稠乳状: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 •
痰 每粘日拉咳丝出难数以百咳/数出千:毫升泡真沫菌痰感:染;
痰的特点及采集
痰的特点及采集
24小时痰标本
• 目的:了解24小时痰量和性状; • 容器:500ml的广口玻璃瓶,内盛少量清水,
需加少量防腐剂; • 采集方法:从晨7时~次晨7时第一口痰结束; • 送检:全部痰液留在容器中送检。 • 临床应用: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癌等;
痰的特点及采集
内科医生必须具备的能力
• 扎实的基本功; • 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 • 福尔摩斯般的逻辑推理能力;
痰的特点及采集
痰液细胞学检查
• 目的: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找瘤细胞; • 容器:置于干净的玻璃器内,或95%的乙醇或
10%的甲醛内; • 采集方法:晨起后用清水漱口(刷牙、漱口);
深吸气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遗弃第1口 痰,留第2、3、4口痰做标本; • 送检:痰液需在1-2小时内送检,如不能及时送 检,需保存在4℃冰箱内;
痰涂片、痰培养的送检:
• 痰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争取在20min钟 内送到细菌室,最晚应在2小时内送检;
• 痰液在常温下延搁2-5小时会降低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葡萄球菌的检 出率,而定植于上呼吸道的非致病菌和G-杆 菌会过度生长;
• 如不能及时送检,应暂置于4℃的冰箱保存, 并24小时内送检。
• 大量稀薄浆液性痰、内含粉皮样物: 肺泡癌;
肺包虫囊肿破裂;
痰的特点及采集
• 泡沫; • 粘液或粘液脓性; • 坏死组织沉淀物;
支气管扩张
痰的特点及采集
痰标本的种类
★痰涂片、痰培养; ★痰细胞学:找瘤细胞; ★诱导痰; ★24小时痰标本;
痰的特点及采集
痰涂片、痰培养
目的: 了解痰液一般形状; 涂片查细胞、细菌、虫卵等; 痰培养则明确痰中致病菌;
容器:无菌痰杯;密闭吸痰器;
痰的特点及采集
痰涂片、痰培养采集方法:
能自理的患者: —晨起后用清水漱口(刷牙、漱口); —以清晨第一口痰为宜; —深吸气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 —不可混入漱口液、唾液、鼻涕等; —尽量在使用抗生素之前留取;
无法咳痰或不合作者: —用吸痰法收集(集痰器)
痰的特点及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