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中藏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及发展方向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及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e69da64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0.png)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传统中藏药材的认可,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藏药材种植技术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产量和质量将得到提高。随着中藏药材的产业化进程加快,药材的加工和销售将更加规范和高效。
随着政府对中藏药材资源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资源的合理利用将得到保障,中藏药材种植业将迎来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也将为中藏药材种植业提供重要支持。
保护中藏药材资源是中藏药材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只有做好资源保护工作,才能有效保障中藏药材产业的长远发展。希望未来在保护中藏药材资源方面,各方共同努力,共同推动中藏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论
3.1 总结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总体来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中藏药材种植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目前,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主要集中在一些适宜的地区,如果洛、玉树等地,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利于中藏药材的生长。种植户和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中藏药材的市场潜力,投资增加,种植技术不断提升,推动了行业整体发展。
加强中藏药材资源的科学研究是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中藏药材资源的生态特征、分布规律、繁育繁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科学评估资源的利用价值和潜在风险,为制定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中藏药材资源的监测和监管是保护工作的关键。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和监管机制,及时了解资源的变化情况,发现并阻止资源遭受破坏或滥用的行为,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2.4 发展方向二:加强中藏药材技术研究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中藏药材种植的技术研究也变得越发重要。加强中藏药材技术研究可以提高药材的品质和产量,推动中藏药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针对这一发展方向,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
青海省生物园区中藏药产业发展研究
![青海省生物园区中藏药产业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f8618e3f8c75fbfc77db2a2.png)
( 二 ) 园 区 中 藏 药 发 展 相 对 滞 后 园 区 中 藏 药 产 品 品 种 主 要 有 七 十 味 珍 珠 丸 、 二 十 五 味 松 石 丸 、 如意 珍 宝 丸 、 仁青 芒 觉 、乙 肝健 、藏 茵 陈 片 、肝 泰 舒 、风 湿 胶 囊 、流 感 丸 、 速 效 胶 囊 等 ;保 健 食 品 有 大 黄 茶 、 虫 草 精 口服 液 、 红景 天饮 料 、 沙棘 饮 料 等 。产 品 品种 多 、档 次低 、标 准 不 统
案 例 一 : 青 海 金 诃 藏 医 药 集 团有 限 公 司 2 00 8 年 销 售 收 入 达 到9 0 0 0 万 元 ,净 资 产 总 额 1 亿 元 ,成 为 了青 海 省藏 医药 产 业 “ 龙 头 ”和 主 体 。 公 司下 属 藏 医 院 、藏 医药 研 究所 、藏 医学 院 、 藏药 药业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青 海 金 诃 高技 术 开 发 有 限 公 司 、青 海 阿 如拉 藏 文化 传 播 有 限 公 司等 机 构 。 公 司汇 集 了一 大批 高素 质 人 才 ,有 富 有 开 拓 精 神 的 管 理 干 部 、 有 从 各 国 留 学 归 国 的 学 子 , 有 著 名 的
原 料 质 量 得 不 到 确 切 保 证 ,生 产 过 程 管 理 离 G M P 达 标 要 求 相 差 甚 远 ,产 品质 量 定离 现 代 科 学 评 估 方法 相 差 甚 远 。进 行 体 制 改 革 , 实施 产 业 兴 医 、科 技 兴 药 、人 才 兴事 战略 , 以推动 中藏 药 事 业 的快 速 发 展 是 青海 中藏 药 产 业 发展 的 当务 之急 。 二 、 中藏 药 产 业 发 展 面 临 的 困 难 ( 一 )产 品结 构不 合理 , 二次 开发 不充 分 目 前 青 海 生 产 的 中 藏 药 药 品 , 大 多 来 源 于 藏 医 传 统 验 方 和 藏 医 名 著 , 自主 研 发 的少 ,执 行 国家 药 典 的 多 。 受藏 药 生 产 和 工 艺 影 响 , 藏 药 标 准 化 的 现 代 化 升 级 进 程 缓 慢 , 技 术 水 平 落 后 , 结 构 不 合 理 , 剂 型 简 单 , 生 产 技 术 基 本 上 停 留 在 丸 剂 、 片 剂 等 传 统 生 产 工 艺 阶 段 。 同 时 , 缺 乏 藏 药 基 础 研 究 , 影 响 了 药 品 的 有 效 推 广 和 科 学 应 用 , 导 致 中 藏 药 进 入 公 费 医 疗 目录 品 种 少 , 临 床 应 用 不 广 , 患 者 自主 选 择 机 会 不 多 。 ( 二 )行 业 产 能 过 剩 ,流 动 资 金 严 重 不 足 2 0 01 年 国家 强 制 企 业 全 面 按 照 《 药 品生产质量管理 规范》 ( G M P) 标 准 组 织 生 产 ,建 立 国 家 药 品 标 准 , 取 消 地 方 标 准 药 品 。 在G M P 改造 过 程 中, 企业 盲 目扩 大生 产 规 模 , 导致 负债 经 营 。G M P 改 造 完 成 后 ,藏 药 功 效 过度 宣传 的副 作 用 开始 显 现 ,销 售 未达 到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及发展方向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及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3bf8776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6.png)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及发展方向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是中国重要的藏药材种植基地之一。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问题。
本文将从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现状分析1. 藏药资源丰富青海省是藏药资源丰富的地区,拥有大量的草原、高山、河谷等自然生态环境,适宜种植藏药材。
据统计,青海省有藏生药材种类高达800多种,其中有80%以上的种植地点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
这些天然的地理条件为青海省中藏药材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2. 种植规模有限尽管青海省中藏药材资源丰富,但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存在种植规模受限的问题。
由于中藏药材的特殊生长环境和种植技术要求较高,加上部分地区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的制约,导致了中藏药材种植规模相对较小,规模化种植难度较大。
3. 品种单一青海省中藏药材的种植以青藏高原特有的植物为主,如冬虫夏草、贝母、藏红花等。
这些植物虽然重要,但种植品种相对单一,且不同品种的生产技术水平不一,产出量和品质有所不同。
这种单一品种的种植模式使得中藏药材的市场供应链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二、存在问题1. 种植技术落后青海省中藏药材的种植技术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仍然较为落后,缺乏现代化的种植管理技术和设施设备。
由于青藏高原的气候环境复杂多变,种植过程中需要面临高原反差气温大、紫外线强、土壤贫瘠等问题,因此需要引进更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施设备进行种植。
2. 市场需求不足中藏药材的市场需求受到了一定的局限,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对中藏药材的认识存在偏差,部分消费者误认为西药更有效,导致市场需求不足。
一些中藏药材产品的质量不达标,也影响了市场口碑,使得产品销售有所滞后。
3. 生产与销售脱节青海省中藏药材的生产与销售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
由于中藏药材的生产大多分散在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使得中藏药材的销售往往受到影响,生产者难以直接接触到市场,导致了产品供应不畅,影响了产业的发展。
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发展前景及问题思考浅谈
![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发展前景及问题思考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b1f39b3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d.png)
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发展前景及问题思考浅谈青海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藏药材种植基地,其种植中藏药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从种植中藏药材的市场前景、种植技术及问题思考等方面进行浅谈。
青海省具备得天独厚的中藏药材种植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于传统中医药的认可度提高,中藏药材市场需求量大幅增加。
青海省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种植中藏药材的条件非常优越。
而且,由于青海省地处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适宜生长中藏药材,因此种植中藏药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种植技术对于中藏药材的发展至关重要。
中藏药材的种植对于土壤要求较高,同时需要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
正确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和土壤类型,合理制定种植方案,选择合适的肥料和农药,加强灌溉管理。
在种植过程中,及时了解并掌握中藏药材的生长特点和病虫害防治措施,提高种植中藏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种植效率,降低种植成本,是种植中藏药材发展的关键。
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面临一些问题需要思考。
种植中藏药材的市场定位不明确,缺乏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策略,导致中藏药材的推广和销售受到一定影响。
青海省在中藏药材的种植领域缺乏专业化的人才,制约了中藏药材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中藏药材的采摘和加工技术也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中藏药材的质量和保鲜度,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成分的损失。
农民种植中藏药材的收入还不够稳定和可持续,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更多的扶持政策和技术指导。
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通过加强市场定位和品牌建设,提高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改进采摘和加工技术,以及政府的扶持政策和技术指导,将能够进一步推动中藏药材产业的发展,为青海省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试议青海藏医药产业开发模式及其问题
![试议青海藏医药产业开发模式及其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d0e961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3.png)
试议青海藏医药产业开发模式及其问题标题一:青海藏医药产业概述青海地处青藏高原,素有“藏侨之乡”、“药都之省”的美称。
藏医药是青海省的重要特色产业之一,发展潜力巨大。
本文从藏医药产业的定义、总体规模、发展现状及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介绍藏医药产业的定义。
藏区是中国的独特区域,拥有广泛的藏医药资源,藏医药产业是以藏医药资源为主要生产要素,通过种植、加工、贸易、研发等环节,实现通过整个产业价值链的增值服务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的新兴产业。
其次,谈及藏医药产业的总体规模。
从国家层面来看,藏医药作为民族医学体系之一,是养生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了全国药品消费量的10%以上,市场规模超过了1500亿元。
从青海地区角度来看,据省政府数据显示,藏医药产业是青海省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产值超过450亿元,占全省GDP的15.5%。
然后,分析藏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
虽然藏医药产业规模较大,但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目前,藏医药产业发展存在许多问题,如企业规模小、产品单一、加工水平落后、市场营销不到位等。
与其他地区相比,青海藏医药企业力量薄弱,发展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最后,展望青海藏医药产业的发展前景。
藏医药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优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加工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推动藏医药产业向品牌、精品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标题二:青海藏药产业发展的利与弊青海藏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利与弊。
本文将分别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分析青海藏药产业的利与弊。
一方面,藏药产业的快速发展给当地经济带来很多好处,尤其是对于藏区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藏药的生产、销售与进出口,都能够产生大量的经济效益。
它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另一方面,藏药产业的发展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藏药种植区的土地利用越来越受限,因此过度开采和过度利用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发展前景及问题思考浅谈
![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发展前景及问题思考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b0169f7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d.png)
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发展前景及问题思考浅谈青海省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藏药生产地之一。
近年来,随着中藏药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国家政策的支持,青海省的种植中藏药材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这个行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从中藏药材的种植与发展现状、发展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思考三个方面进行浅谈,为中藏药材行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中藏药材的种植与发展现状青海省是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中藏药是该地区的特色之一。
近年来,随着中草药市场的不断扩大,中藏药材的种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目前青海省种植的中藏药有60多个品种,主要有青藏高原特有种类如冬虫夏草、藏红花、藏茵陈等,以及其他适应藏药研究和市场需求的品种。
随着政府对中藏药的重视,青海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中藏药材的发展,如制定种植基地建设规划、实施中藏药材标准化种植、建设藏药中药材加工产业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中藏药材种植的规模和质量得到了提高。
三、中藏药材存在的问题和思考随着中藏药材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中藏药材的生长环境非常特殊,对气候、土壤等要求非常高,且中藏药的生长过程很漫长,种植难度很大。
其次,在市场上,中藏药材的价格较高,但其质量很难保证。
此外,中藏药材的采摘,存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加强中藏药材的标准化种植和采摘,提高质量,不断推进中藏药材的标准化、标签化和品牌化。
同时,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完善中藏药材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确保中藏药材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中藏药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青海省的中藏药材种植与发展正迎来历史性机遇。
政府和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行业的重要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加强科研和标准化建设,提高中藏药材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助力中藏药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青海省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青海省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d7acc2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4.png)
青海省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植物资源。
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人们逐渐发现了林下种植中药材的丰厚商机。
林下种植中药材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目前青海省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1. 优势条件:青海省地广人稀,气候寒冷,地势高峻,适宜生长高原性中药材。
青海省拥有丰富的野生中药资源,如黄芪、藏红花、灵芝等,这为林下种植中药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2. 产业现状:目前,青海省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已初具规模,各地建立了一批示范基地和种植基地,栽种了一系列中药材种植品种。
中药材种植覆盖面逐渐扩大,已成为青海省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 问题与挑战:青海省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仍存在一些问题。
中药材种植规模不大,产量不高,供需矛盾突出。
中药材种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整体产能和品质有待提高。
中药材价格波动大,市场风险较高,种植者收益不稳定。
中药材产地基础设施薄弱,运输和加工环节需要进一步完善。
这些问题制约了青海省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二、发展对策1.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林下种植中药材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推动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
适时给予补贴和贷款支持,降低中药材种植者的生产成本,提升种植者的积极性和产能。
2. 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种植者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中药材的种植技术水平。
推广优质种苗和高效肥料,提供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咨询,增加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
3. 拓展市场渠道:加强对中药材市场需求和价格的研究,做好市场预测和风险评估。
建立健全中药材的销售体系,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稳定中药材种植者的收益。
4. 完善产地基础设施:改善中药材种植地的基础设施,加大对农田水利、道路交通、仓储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
加强中药材的加工环节,提高其附加值,促进中药材的加工与销售。
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发展前景及问题思考浅谈
![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发展前景及问题思考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eaa872e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8.png)
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发展前景及问题思考浅谈藏药被誉为藏族医学的明珠,其丰富的药材资源和传统药理学知识在中药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青海省作为我国藏区最大的省份之一,是藏药种植的主要区域之一。
随着藏药需求的增加,藏药材的种植和开发已经成为青海省发展藏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的发展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一、藏药材种植的发展前景1. 经济效益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知和需求的不断增加,藏药市场已经逐渐成熟。
同时,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藏药的种植和加工技术不断提高。
因此,种植中藏药材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2. 生态效益藏药材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特殊生态环境下,栽种这些药材能够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景观的美观性。
同时,在栽种过程中可以有效保护和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正常功能,促进青海省生态建设和绿色经济的发展。
3. 文化价值藏药作为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古老而独特的文化价值。
通过种植中藏药材,能够传承和弘扬藏族文化,保护和传承藏族的传统药理学知识,增强青海省的文化自信心和非遗保护意识。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考1. 种植技术问题解决思路: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设现代化的养殖基地和种植示范区,提供技术指导和管理服务,加强品种选育和适应性研究,做好药材品质的保障。
2. 市场规范问题由于藏药市场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和价格体系,存在很大的价格不透明和诚信度不足的问题。
这不仅会给藏药种植的回报带来影响,同时也对藏药市场的稳定和消费者的信任造成负面影响。
解决思路: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管体系和售后服务机制,加强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和价格体系,打造品牌和形象,提高藏药市场的信誉和知名度。
3. 生态环境问题随着人口增加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和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种植中藏药材的生态环境保护显得更加重要。
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发展前景及问题思考浅谈
![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发展前景及问题思考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d04cf47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b.png)
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发展前景及问题思考浅谈【摘要】青海省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处高原草甸、高山草甸和高山森林生态区,拥有丰富的藏药资源。
随着对传统中医药的重视,藏药材种植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从引言部分对青海省的藏药资源概况和种植现状进行了介绍,接着在正文部分分析了藏药材种植的前景,探讨了种植技术和管理问题以及市场需求与产能矛盾,并提出了政策支持和发展建议,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指出藏药材种植将成为青海省重要产业,强调加强科研与技术创新,促进藏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藏药材种植的关注,推动藏药材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青海省、藏药、药材、种植、前景、技术、管理、市场需求、产能矛盾、政策支持、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重要产业、科研、技术创新、产业发展。
1. 引言1.1 青海省藏药资源概况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部,是我国重要的藏药资源富集地之一。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势复杂,气候多样,适宜许多珍贵中藏药材的生长。
青海省的藏药资源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植物种类,其中包括了许多稀有珍贵的中藏药材。
这些藏药资源包括但不限于青海乌头、冬虫夏草、灵芝、罗布麻、藏红花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开发利用潜力。
青海省的藏药资源丰富,但目前的开发利用程度并不高,大部分药材依然野生状态,供应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
由于青海省地处高原地区,交通不便,加之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导致中藏药材的种植规模和产量较小。
青海省在藏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亟需加强科研与技术支持,促进藏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
1.2 藏药材种植现状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拥有丰富的藏药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藏药材生产区之一。
目前,青海省的藏药材种植以青海红景天、青海藏蓝花、青海维荆、青海连翘等为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青海省藏药材种植面积已达到XXX万亩,产值超过XXX亿元。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及发展方向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及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98cc4324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a.png)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及发展方向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于中藏药材的种植。
中藏药材是指藏医药中所采集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物质,它们在青海省的种植和采集中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
本文将对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的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一、中藏药材种植现状1.资源丰富:青海省地处高原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草原和高山植被资源,适合中藏药材的生长。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对于某些中藏药材的生长具有独特的优势。
2.种植规模小: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规模较小,由于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的限制,种植面积相对较小,生产规模不大。
3.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目前青海省中藏药材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一方面是由于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另一方面是由于采集和加工环节存在问题。
4.市场需求不足:青海省中藏药材的市场需求相对不足,部分品种的市场价格低廉,不利于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1.提升种植技术:青海省应加强中藏药材的种植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培育和引进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中藏药材品种,提升中藏药材的生产效益和商品品质。
2.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青海省应建立中藏药材的标准化生产基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销售,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提供优质的中藏药材产品。
3.加强农民培训:开展中藏药材种植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提高农民对中藏药材种植的认识和技能水平,帮助他们提高产量和产品品质,增加收入。
4.拓展市场需求:积极开发中藏药材产品的深加工,推动中藏药材产品向更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开拓国内外市场需求,提升中藏药材的市场价值。
5.加强政策支持:加大对中藏药材种植的扶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优化种植结构,降低种植成本,提高产值,增加农民收入。
三、结语青海省中藏药材的种植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种种挑战。
为了更好地发展中藏药材产业,青海省需加强技术研究,提升种植技术水平,加强农民培训,优化种植结构,拓展市场需求,加强政策支持。
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发展前景及问题思考浅谈
![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发展前景及问题思考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2b2995f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e.png)
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发展前景及问题思考浅谈1. 引言1.1 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发展的重要性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的发展对于当地经济和药材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藏药是我国传统药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药用价值。
由于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独特,适宜中藏药材的生长。
种植中藏药材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当地资源,促进青海省药材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中藏药材的种植也可以促进中药材的供应稳定,满足市场需求,助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发展中藏药材的种植在青海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繁荣、保护生态环境、传承中医药文化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字数:188】2. 正文2.1 中藏药材在青海省的种植现状青海省作为我国中藏药材种植的主要产区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宜许多中藏药材的生长。
目前,青海省种植的中藏药材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青稞、青绒、青蒿、川乌等。
川乌是青海省的重要中藏药材之一,其产量和质量在全国享有盛誉。
青海省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中藏药材的种植发展,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支持等方式提升中藏药材的种植技术水平。
青海省还不断加强中藏药材的市场开发和品牌建设,促进中藏药材产业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青海省的中藏药材种植存在一些问题,如种植技术不够成熟、市场需求不明确、产品质量波动等。
为了进一步提升青海省中藏药材的种植水平,需要加强科研力量、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体系,促进中藏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不懈努力,青海省中藏药材的种植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2.2 中藏药材发展的前景中藏药材在青海省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质的生态环境,给予了其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中藏药材疗效的逐渐认可和需求的增加,中藏药材市场潜力巨大。
消费者对中藏药材的健康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中藏药材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医药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藏药材的研发和加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及发展方向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及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d811b38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b.png)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及发展方向【摘要】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业是当地重要的产业之一,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
本文通过对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的概况分析,探讨了主要中藏药材种植区域、种植面积和产量等情况,并指出了该行业所面临的挑战。
本文也提出了中藏药材种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政策支持等方面。
展望未来,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业有望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为此,本文建议加强科研合作、优化种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中藏药材种植业持续健康发展。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业在坚定发展方向的指导下,将迎来更加璀璨的明天。
【关键词】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发展方向、产量、挑战、未来前景、健康发展、建议、总结、研究意义、目的、引言、正文、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青海省是我国的藏区之一,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藏药材资源丰富的重要产地之一。
青海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包括高海拔、低温、干燥等特点,适宜许多中藏药材的生长和种植。
中藏药材是藏区民族医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医学的重视和需求的增加,中藏药材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种植业也逐渐崛起。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业在这一背景下逐渐兴起并发展壮大,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保护藏药文化、改善人民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中藏药材种植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藏药材种植业的发展,必须深入了解其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探讨发展方向和对策,为保护和发展中藏药材资源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部分的内容到此结束。
1.2 研究意义中藏药材作为青海省的重要资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研究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当地药材资源的利用情况,为保护和开发中藏药材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深入研究中藏药材种植业还能够促进当地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当地经济的增长和民生的改善。
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发展前景及问题思考浅谈
![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发展前景及问题思考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7caa96c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6.png)
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发展前景及问题思考浅谈青海省地处西部边陲,地域辽阔,环境优美,气候适宜,是我国重要的藏药材产区之一。
随着国内外对中藏药材的需求不断增长,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发展前景和存在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发展前景1. 产业需求巨大随着人们对中藏药材的认识不断加深,中藏药材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尤其是在中医药兴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使用中藏药材。
青海省作为重要的中藏药材产区,其种植中藏药材的前景十分广阔。
2. 政策支持力度大国家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给予了巨大支持,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推动中藏药材产业的发展。
青海省作为中藏药材的主要产区,自然也能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这将为中藏药材的种植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保障。
3.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种植业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能够提高中藏药材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青海省也在不断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中藏药材的种植效率和质量。
4. 市场潜力巨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中藏药材在市场上具有巨大的潜力。
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对中藏药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青海省的中藏药材作为优质的中药材资源,其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二、存在问题1. 生态环境压力大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容易受到破坏。
随着中藏药材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也在逐渐增大,这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负担。
2. 品种选择不合理由于中藏药材种类繁多,而且不同品种适应的环境和土壤也各有不同。
而青海省在种植中藏药材时,往往存在品种选择不合理的情况,选择了一些对当地环境条件不适应的品种,这导致了种植效率的降低和质量的下降。
3. 品质管理不到位中藏药材的品质直接关系到其市场竞争力和价格,但由于青海省中藏药材的种植大多是农户个体行为,对于中藏药材的品质管理有时并不到位,导致了中藏药材的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其市场竞争力。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及发展方向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及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778c5dc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2.png)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及发展方向【摘要】青海省是中藏药材的重要生产地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本文通过对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的调研分析,发现存在着种植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同时也探讨了影响藏药材种植的因素。
在展望发展方向方面,提出了加强政策支持、推动技术创新等建议,以促进中藏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
政府应制定针对性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藏药材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未来,中藏药材产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推动青海省经济发展和藏药材文化的传承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影响因素,发展方向,政策支持,技术创新,总结述评,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边陲,素有"天境神川"之称,是我国重要的藏文化传承地。
长期以来,青海省中藏药材资源丰富,传统藏药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中藏药材以其独特的药效和丰富的资源成为医药界研究和关注的焦点。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一直备受关注。
种植中藏药材对于保护和利用当地药材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资源开发的不合理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等因素,中藏药材种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对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因素,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为中藏药材种植提供参考和支持。
本文还将重点关注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为中藏药材种植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及其发展方向,通过对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影响因素,提出未来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方向。
通过对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的研究,可以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推动中藏药材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药材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探讨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为相关研究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展望,促进中藏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药材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地区经济繁荣。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及发展方向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及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f776c5b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35.png)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及发展方向【摘要】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拥有丰富的藏药资源,中藏药材种植是当地重要产业之一。
本文从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面积有限,种植技术相对滞后,存在品种单一、市场认知度不高等问题。
为了促进中藏药材种植业的发展,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中藏药材的种植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展望未来,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业有望实现快速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和藏药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加强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是实现中藏药材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发展方向,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展望未来,总结观点1. 引言1.1 背景介绍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重要的藏药产地之一。
藏药是藏族传统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药材资源和药物疗效,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品种资源,是藏药产业的重要支柱。
随着近年来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中藏药材的种植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目前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存在一些问题,如品种单一、生产规模小、市场开发不足等,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进一步了解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方向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促进中藏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丰富中医药产业链条,提升藏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中、参考资料、分析等。
以下是根据您的要求输出的内容:藏药作为我国传统药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和巨大的药物开发潜力。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及发展方向的研究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保护和传承藏族传统药文化、推动藏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的深入分析,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企业开展藏药材种植提供指导,为推动中藏药材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青海省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青海省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38f22e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c.png)
青海省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青海省是我国药材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之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中药材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是青海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青海省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青海省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1.资源优势青海省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阿尔金山脉、祁连山等地,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
尤其是大青山区域的中药材种类繁多,包括不og精、莛子、藏红花等珍贵的中药材资源,为林下种植中药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发展现状目前,青海省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已经初具规模,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中药材的种植品种也在不断丰富。
一些区域已经形成了以中药材种植为主导的产业链,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就业和增收。
一些中药材的加工企业也逐渐涌现,为中药材的收购和销售提供了便利。
3.存在的问题虽然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农民对中药材的种植技术和市场需求了解不足,导致产量和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中药材的收购和销售渠道狭窄,价格波动大,农民收益不稳定。
部分地区存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坡耕地资源匮乏,制约了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二、对策建议1.加强科技培训政府应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其对中药材种植技术和市场需求的了解。
可以组织农技人员,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和示范,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
2.建立产销对接平台政府可以建立中药材的收购和销售平台,为农民提供更为便捷的销售渠道,保障中药材的价格稳定性和农民的收益。
可以引入中药材加工企业,建立产销对接平台,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
3.加强生态保护和资源整合政府应加强对中药材生长环境的保护,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中药材的生长环境。
我国藏药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我国藏药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cfa1c2f87c1cfad6195fa75d.png)
我国藏药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1、藏药发展现状4000多年前,藏医藏药起源于青藏高原,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博采祖国和世界传统医学之长,形成了拥有完整系统和科学性的民族医学体系。
近几年来,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藏医药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重视。
藏药开始走出传统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向现代化迈进。
而这一过程中,藏药产业链条得到不断完善,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全国藏药企业有百家以上,青海有20多家,西藏自治区有40余家,甘肃、云南、四川、新疆等地也有不等的分布。
仅在青海省,藏药产业的年产值就在2亿元以上,年增长速度在30%以上;西藏的藏药年产值在3亿元以上。
青海省境内的金诃、晶珠等藏药集团,年产值都在亿元左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同时,一些企业已经形成了集资源基地、医院、药物研究所、藏医教育、药品生产和市场营销为一体的集团型发展格局。
2、青海省藏药产业的现状青海藏药工业经过50多年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成了一批地方藏药生产企业,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产体系,产品从手工作坊炮制发展到工业化生产厂已初具规模。
青海省已把藏药定为优势产业来发展,"十五"期间产值要达到30个亿。
(一) 藏药产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产体系。
目前,全省中藏药生产企业已发展到20多家,其藏药生产企业7家,三普药业、金诃集团、晶珠药业、大地药业、久美药业已形成一定规模。
一些企业还积极兴建GMP车间,向药品规范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各医药生产企业依托青海丰富而特有的大黄、虫草、塞隆骨、红景天、藏茵陈、花锚等资源,加强开发力度,逐步推出了一批有市场、附加值高的中藏药产品,基本形成了治疗心脑血管、肝胆、消化系统、风湿、妇科疾病等五大类产品。
其中的大黄茶、虫草口服液、飞七十味珍珠丸、乙肝健、红景天胶囊、藏茵陈片、肝泰舒等一批中藏药产品已走向全国,部分还进入国际市场。
在中藏药热持续升温的条件下,现有的生产厂家不断完善自己的生产体系,从GMP的认证到药材基地的GAP建设,都形成了自己较为完整的生产体系。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及发展方向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及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cbfd77bda300a6c30d229f32.png)
研究与探讨Y 2182019年7月·下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及发展方向王文义(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宝库林场,青海 大通 810100)摘 要 中藏药材属于珍贵的药材种类,是传统的药材资源,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青睐。
在目前的现状下,很多地区针对中藏药材都在逐步扩大现有的药材种植规模,并且该领域的药材种植技术也体现为多样化。
因此针对中藏药材在进行扩大种植的实践中,关键在于明确中藏药材目前现存的种植技术和行业监管的缺陷,进而引导中藏药材种植向良性发展。
关键词 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发展方向中藏药材种植能否达到较好的药材种植效益,其在根本上决定于现有的药材种植技术以及种植管理水准。
近些年以来,种植中藏药材的领域呈现较好的市场收益,进而吸引了较多的药材种植主体。
但是,中藏药材种植技术不标准,行业监管不力,出现土地、人力和种苗等等生产要素的浪费和较差的药材质量现象。
本文讨论推行药材种植技术推广和行业监管的举措,实现最大化的药材种植综合效益。
1 中藏药材目前的种植现状首先,技术不规范,规模小的药材生产基地。
从现状来看,很多县区药材种植仍然是分散的小型农户为主体,还有不规范的合作社种植。
农户种植技术不成熟,合作社种植受到土地流转、种植技术和产业管理水平较低等等的不良影响,出现药材生产产量和质量不高,没有产生规模效应,影响市场销售。
尤其,为了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在肥料、生物制剂和农药使用上不规范,生产的药材出现农药残留现象,损害道地药材生产品牌。
无法达到优质的大宗中藏药材生产目标,未能建成标准化的中藏药材栽培基地。
由此,小农意识的药材生产方式在根本上阻碍了现阶段的药材产业升级。
其次,野生中藏药材资源保护不力,道地药材开发滞后,盲目引种药材。
每个地区具有天然的气候条件,生长有道地的中藏药材,由于,野生药材市场的紧俏,群众乱采滥挖,再加当地相关部门对野生中藏药材保护不力,道地药材种质资源断崖式减少,道地中藏药材开发收到种源限制。
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发展前景及问题思考浅谈
![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发展前景及问题思考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abdaba0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0.png)
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发展前景及问题思考浅谈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部,是我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区之一,也是中藏药材的重要种植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兴起和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重视,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的发展也逐渐受到了关注。
本文将就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的发展前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
一、种植中藏药材的发展前景1.资源丰富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气候条件独特,地势高海拔,阳光充足,土质肥沃,适宜于中藏药材的生长。
青海省拥有大量的天然草原和森林资源,这些自然条件为中藏药材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青海省,生长着许多中藏药材的重要原植物,如青藏高原特有的冬虫夏草、藏红花、藏黄连等,这些药材资源极为丰富,为中藏药材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
2.市场需求旺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医药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中藏药材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适用性,深受人们的喜爱。
尤其是一些稀有的中藏药材,如藏红花、冬虫夏草等,更是备受关注,市场需求十分旺盛。
在这种情况下,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可以满足市场对中藏药材的需求,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3.政策扶持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中医药产业也被列为国家支持的重点产业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青海省种植中藏药材的发展也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包括财政扶持、税收优惠、土地流转等政策,为中藏药材的种植和加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中藏药材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和思考1.资源保护由于近年来中藏药材市场需求旺盛,一些地方为了谋取经济利益,滥伐滥采中藏药材现象时有发生。
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中藏药材资源的生态平衡,还威胁到了一些濒危植物的生存。
在推动中藏药材种植的必须加强对中藏药材资源的保护,避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伐滥采。
2.科学种植由于中藏药材的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较为特殊,不同的品种对土壤、气候、湿度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中藏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1I_区域经=;}青海省中藏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摘要:本文从发展中藏药产业独特的自然环境及动植物资源优势入手,审视青海发展中藏药产业的现状,分析青海发展中藏药产业的制约瓶颈,构建进一步发展青海中藏药产业的思路.关键词:特色经济中藏药产业研究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形成了藏医药的主发源地,造就了其动植物资源优于其它地区而具有活性强,药用成分含量高的特点.青海省依托独特的自然环境及动植物资源优势,把中藏药产业的发展和藏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特色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对全省优势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一,青海中藏药产业发展的现实审视(一)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为发展中藏药产业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基础.青海药用动植物资源种类十分丰富且分布广泛,储量大.在藏药经典《晶珠本草》记载的2294种中藏药资源中,青海的中藏药材有1294种,占比达56.5%, 其中植物药1087种,动物药150种,矿物药57种,有198个品种是国家和青海确定的重点品种.特别是一些特产药材,地产药材如大黄,麝香,冬虫夏草,麻黄,贝母,鹿茸,藏茵陈,锁阳,塞龙骨,红景天,雪莲等,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另外青海的高海拔,强紫外线及氧气稀薄等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药用动植物天生具备抗高寒,抗缺氧,抗疲劳,药用成分含量高的生物特性. (二)方兴未艾的中藏药工业,为青海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十五"期间,青海省把中藏药产业作为青海省四大优势产业之一,在政策,资金,人才,对外宣传等方面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 以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青海生物产业园区为发展平台,培育了一批地方中藏药生产企业,中藏药生产企业从最初的7家,发展到如今的50余家.2002 年.企业开始实施GMP改造,截至目前,全省29家药品生产企业已通过GMP认证,这些企业大多装备和技术比较先进,已形成年加工生产中藏成药5000余吨的能力,部分企业的发展势头良好.GMP改造后,青海制药行业生产能力已达到100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中藏药产品已从手工作坊炮制发展到工业化生产,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产体系,全省拥有708个国家药品人行西宁中支课题组生产批准文号,其中中藏药品种有435 个,占62%.药品剂型主要有丸剂,散剂,口服液,胶囊剂,冲剂,片剂等14大类,品种主要有七十味珍珠丸,二十五昧松石丸,如意珍宝丸,仁青芒觉,乙肝健,藏茵陈片,肝泰舒,风湿胶囊等.保健食品有大黄茶,虫草精口服液,红景天饮料,沙棘饮料等,产品主要应用于肝,胆,胃,心脑血管等方面疾病的治疗.一大批经过长时间的传统方式继承和现代技术培植后的中藏药品牌已树立,如依托青海生物科技产业园区兴起的青海金诃藏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三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宝鉴堂国药有限公司,青海晶珠藏药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大地药业有限公司等中藏药生产企业,利用冬虫夏草,大黄,红景天,藏茵陈,麻黄,麝香,塞龙骨,牛羊骨等高原动植物资源,研发出的一批中藏药产品,创立的"晶珠","三普","金珂","三江源"等品牌,成为青海高原走向世界的一一张张金名片.(三)综合发展的产业化之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三赢".随着以中藏医药产品开发和研究为依托的中藏医药生产企业的发展壮大,对中藏药材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有些药材已不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一些有实力的制药企业和有种植愿望的农牧民,已逐步开始种植中藏药材.目前全省药材种植面积大约11万亩,品种较多.种植面积前十位的品种为大黄,柴胡,甘草,黄芪, 2010.4膏碜耋融25支===区NNIF,,防风,牛蒡子,枸杞,党参,当归,板蓝根;种植面积达8.13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73%,其中大黄3.92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35.6%,占前十位种植而积的48%.由中藏药产业延伸的种植业,眼下发展势头良好,已初显成效.如:德令哈市积极探索"以林为主,林草并举,林药结合,综合发展"的产业化路子,大力发展中藏药产业,调整农林牧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种植中藏药面积近1.5万亩,采果近6000亩,仅年产枸杞干果达30万公斤,种植菊芋4000亩, 试种成功大黄,黄芪,甘草等2o余种中藏药材,中藏药种植年产值达700余万元;800户农民加上其他种植者1万余人从事中藏药材种植,种植户平均每户年增加收入1200元,占年人均纯收入的50%;种植区内,农牧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85%的农牧户住进砖混结构新居,人均住房面积达40平方米.中藏药种植在为德令哈市创造良好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不可或缺的中藏药价值,使得中藏药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中藏药作为我国民族医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定的医学价值.这种医学价值,是与中藏药源远流长的历史,系统完整的理论,得天独厚的药物资源,复杂多样的炮制技术,勘称瑰宝的经典药品密不可分.在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医药产业突飞猛进的今天,作为传统药物, 仍然能够为市场所接受,得到患者的认同,成为有一定规模的朝阳产业,充分显现中藏药其独特的价值和长盛不衰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源于儿千年大量的,丰富的临床实践积累,源于在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中不断优化形成的独特确切的功能疗效.无论现在还是今后,都将是现代医学不可替代的,并且将在许多特定的医疗领域,发挥独特的作用.药品健康化和健康生活化的市场大趋势,为发展现代中藏药产业创造了难得的市场机遇.(五)积极有效的信贷扶持,助推了中藏药产业初具规模.近年来,青海省26jf澎宝融2010_4金融机构始终把发展中藏药产业摆在分重要的位置,积极发挥金融支持中藏药产业发展的作用,从青海生态立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大局出发,开拓创新,努力探索金融支持中藏药产业发展的信贷机制,在改善生态的同时,同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发挥资源优势,对发展中藏药产业,种植开发和利用中藏药药材等项目给予积极扶持.2002年至2009年5月,全省累计完成医药产业同定资产投资15.68 亿元,在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中,银行配套资金1.14亿元,全省金融部门对中藏药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达数十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中藏药企业的发展.2008年,青海通过CMP认证的品生产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亿元; 生产巾成药754吨,年均增长15%左右;实现销信收入7亿多元,其中生产中藏药的企业22家,实现销售收入4 亿多冗,有14家企业达到每户500万元以上.二,青海中藏药产业发展的制约瓶颈(一)中藏药产业总量未形成规模优势.青海中藏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从国内来看, 在深沪上市的52家医药企业中,青海虽有2家,但其经济总量排在最后.从省内来看,全省中藏药生产企业大都是中小企业,企业数目和销售额均在全国倒数第二位.从近5年全省27家中藏药生产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看,企业经营业绩逐年增长,市场虽然稳中有升, 但没有大的突破,而且存在年产值仅为一,二百万元或数十万元,甚至零产值的企业.2008年全省中藏药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亿元左右,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左右,年销售收入超过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占本行业总户数的30%左右,而70%的企业规模小, 效益低,产品科技含量和技术附加值低,而且产品剂型滞后,多为传统剂犁, 地方标准或仿制产品,致使中藏药行业整体实力较弱,难以形成整体竞争优势.一些产品只得到本地区的认可和使用,且大部分是处方药,只能凭医生处方购买,此外,药品不能进入《国家基本药物品种目录》,直接影响藏药在医院这个主流渠道的用药,阻碍企业产品市场空间的拓展.(二)产品结构不合理,研发资金不足,新产品研发能力弱.据报道,同内一些大型企业的研发投入『销信额的15%以上.但是,据了解,2005年一2008 年,青海27家中藏药生产企业中有12 家在科研创新方面给予了资金投入,其中占销售额15%以上的企业为6家,其余企业仅投入销信额的o.5%-5%,个别企业未投入.四年总计研发投入超过500万元的有"金诃","三普","晶珠"等.获得政府研发项目资助的企业有9 家,总计900余万元;获得政府技术改造项目资助的5家,总计1090万元.此外,受藏药生产和工艺水平影响,目前青海生产的中藏药药品结构不合理,剂型简单,生产技术基本停留在丸剂,片剂等传统生产工艺阶段,导致全省27家中藏药生产企业拥有的437个品种中,进入《国家基本药物品种目录》的仅有109个,非处方药品种166个,企业长期生产的品种有130余种,真正有市场有销路的药品只有50余种.而我省三分之一的中藏药企业无科研机构,具有科研机构的企业大多也严重缺乏科技人才,流动资金和技术开发费用,特别是缺乏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藏医约专家和现代企业管理的高层经营管理人员,致使研发力量十分薄弱,新产品研究开发迟缓.(三)银行审慎经营与企业融资需求不配.一是南十大部分中藏药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低,资产规模小,贷款担保难以落实,信用等级低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难以取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二是近年来各商业银行按照审慎经营原则,进一步强化了信贷约束机制,信贷审批权限普遍上收,而且对贷款申请实行严格的审查,审贷期限短则一个月,长则三个月甚至半年,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多数企业贷款需求以短期流贷为主,特别是在原料收购期,资金区域经1t,-"-需求具有"小,急,频"的着特点,贷款周期难以准确计算;三是在2002年CMP改造过程中,许多企业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导致负债经营,GMP改造完成后,由于营销手段落后,销售并木达到预期日标,致使资金周转缓慢.日前, 企业在GMP改造时的中长期贷款大多已到了还款高峰期,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题突出.(四)品牌战略化优势短期内难以显现.虽然青海省的"金诃","晶珠"商标被评为"驰名商标",在中藏药市场中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由于许多企业规模小,单品种产值不高,效益差,又不重视现代营销手段的运用,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不强,近半数企业无力投入资金进行品牌宣传.有的只重视广告宣传,忽视营销管珲,产品知度和市场占有率高,生产规模上不去,与贵州苗药和甘肃奇正藏药相比,其单品种销售收入动辄千万元甚至过亿元,而青海仅为数百万元,且缺乏在全国叫得响的企业和产品,难以参与国际围内市场竞争.此外,全省大部分企业主要采用的是代理商模式,绝大多数藏药品种为区域范围内的销信,只有极少部分的藏药品种能够在全国市场范围内实现全方位覆盖销信.藏约市场营销的主导格局仍为代理商模式.这种代理商模式,缺乏自营嘲络体系,正在成为藏药产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构成近年来藏药市场混乱,营销失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的同时,对市场不能形成由厂家主导的控制能力,将导致产品运营风险增大,品牌战略难以有效实施,产业地位得不到应有提升,制约着藏药企业的做大做强.三,构建中藏药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一)构建青海省中藏药产业的发展体系.青海中藏药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科学制定中藏药产业近期和长远发展规划,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制定和完善促进中藏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对中藏药发展的帮助和指导,促进中藏药企业向规模化, 集团化方向发展,营造优良的参与国际合作,交流和竞争的创业环境,形成有利于推进中藏药现代化发展的高效,协调的管理机制.同时应将中藏药产业作为重大战略产业加以发展,加大对中藏药产业的政策支持,为青海中藏药走向国内同际市场创造条件;整合科技创新力量,集中优势,选择重点,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打造知名品牌,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研究,开发,生产和营销相结合的中藏药产业发展体系.(二)构建青海省中藏药产业发展的运作模式.药材原料的供应是中藏药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要积极扶持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开展规模化药材基地建设,特别是地道药材和特色植物药材生产基地建设,采取以"中药企业+科研+基地+农户","民营企业+科研+基地+农户","科研+农户联组"三大模式为主的合作方式,进行GAP基地的建设,标准化生产药材,保证药品的质量.坚持种植养殖基地建设与产业化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中藏药材的研究和中藏药材栽培技术研究.积极开展珍奇频危中藏药动植物资源种植养殖和替代品研究,注重资源的综合利用,利用青海独特的冷凉气候资源,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比较优势,种植开发和利用中藏药材,要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等综合措施,杜绝滥采乱挖,最大限度地限制药材资源的流失和破坏.结合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生态保护工程,把中藏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建设作为发展重点, 鼓励生产企业参与中藏药材种植,形成种植,养殖,开发生产的产业链,在改善生态的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构建和培育一批中藏药龙头骨干企业,提升整体竞争力.扩大规模, 调整产业结构,组建大型集团公司,是青海中藏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0目前,青海医药企业普遍规模小,基础差, 集中度低,不能形成生产和销售优势, 因此,要坚持扶持重点企业发展与引进省外知名企业相结合的原则,鼓励青海中藏药企业走联合之路,实现成员企业间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专业技术和设2010.4膏谬耋融27区僦-弦-rjj支!备条件的优势互补,避免恶性竞争和产品重复,实施产业整合,企业通过联合, 兼并,重组等形式,扩大规模,组成集团公司,与同内外大企业合资,合作,从而强化新产品开发力度,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切实解决青海中藏药企业规模小,市场分散等现状.对有发展潜力,成长性好的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做好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使其尽快发展壮大成为具有特色的骨干龙头企业,将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有机组合成一个整体,发展核心优势产品的规模生产,充分体现规模效益,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满足社会需求,获取最大利润,使其发挥对产业化,规模化的带头作用,提升中藏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四)构建适合青海省中藏药企业发展的信贷服务模式.商业银行通过信贷制度创新,建立适合科技含量高的中藏药企业发展的业务流程,同时也要建立和完善适合创新企业的信用评级和信用增级制度,充分考虑企业的成长后劲,以更为科学的方式评估创新企业的未来现金流,合理确定企业的授信额度,采取灵活担保方式,增加担保物品种,探索在专有技术,专利等动产上设置抵押或质押,开展税款返还担保,股票股权抵押,报单抵押,债券抵押,应收货款抵押及其它权益抵押等多种贷款形式,推动商业银行改进现有服务方式.(五)构建青海省中藏药企业发展的直接融资模式.青海省只有10家上市公司,其中药企2家,占全同上市公司总数的0.7%左右,占上市药企总数的3.8%,都是在沪,深市的主板块市场上融资,深市的200多家上市的中小企业中没有一家是青海的,更不用说我圈的B股市场.可见从根本上解决我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结合青海资本市场发展空间较大的特点,创造条件,尽快培育条件较好的药企上市融资,积极争取符合条件的较小的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创业板上融资,使其通过参股,入股,发债等各种形式吸收民间资本,拓28膏谬主融2010.4宽企业融资渠道,为中藏药产业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六)构建青海省中藏药产业发展的研发体系.藏药产业要发展,离不开有自身特色的专业技术队伍,这是产业最为重要的无形资产,应当着力加以培育.一是充分利用青海现有中藏药教学,科研,生产等机构的技术力量,多渠道,多层次对中藏药技术人才进行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创新能力.二是培养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新老传承,不断进步的藏药制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确保藏药产业核心生产要素配置的长期稳定.三是建立起一家能代表藏医药研究最高水平的藏医药权威机构,整合,集成全省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多方面的科技力量,在全省乃至全同范围内选拔有较强藏医药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的人才,支撑青海中藏药产业现代化的新药研发体系,在突出树立创造民族品牌思路的基础上,多学科并举,利用高科技手段,发掘传统中藏药的理论基础及临床经验,研究,探讨中藏药学的现代化科学内涵.四是以地产药材为主导,重点开展地产中药材的精深加工,在藏药丸剂,膏剂,浴剂的改造和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提高藏药生产的科技水平,加大藏药的科技含量,高起点地进行中藏药产品品种结构调整,使青海省中藏药品种结构更趋合理,以新,优,特产品开拓市场,提升企业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促进中藏药产业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七)构建青海省中藏药产业发展的宣传模式.青海中藏药产业化发展,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认同程度,要在宣传推介青海的同时,大力宣传藏医药文化,促进藏医药文化传播到更广泛的范围和领域,带动中藏药的生产销售.一是建立中藏药信息库,在企业现有网站的基础上设立"青海中国藏医药"综合网站,使之成为商业化的国际性藏医药信息中心,打造中国藏药在青海的概念.二是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指导青海中藏药产业的发展,探讨资源的开发利用,种植培育等方面的问题,扩大中藏药的影响,以药品质量和疗效来提高消费者对中藏药的认知程度,让中藏药这一优秀的民族医药精品走向广阔的市场.三是以"大美青海"为宣传主题,利用"青海郁金香节","环青海湖国际白行车赛"等一系列活动在青海举办的契机,加大对青海藏医药文化的宣传,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藏医药产业的发展.(1)GMP是英文GoodManufactur- ingPractice的缩写,中文的意思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一种特别注重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它是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I隹,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帮助企业改善卫生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善.(2)中药材GAP是GoodAgricul- turalpractice的缩写,直译为"良好的农业规范.所谓GAP基地就是国家GAP 管理部门认可的规模化,药用动植物养殖,种植基地,或是加盟于同类相关中药材专营企业的基地,也是制药集团制药原料供应地.GAP基地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密集型的;另一类是松散型的,但无论什么类型,都有专营公司可实施调控和管理.实施GAP以后,只要你加盟于国家认可的GAP基地,成为基地的一员, 技术服务,种苗供应,产品质量认证,回收销售义务全由专营公司承担,农户只承担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既降低了技术风险,又减少了市场风险,甚至完全无课题组组长:石海城课题组成员:石海城贾丽均李月梅(执笔)责任编辑:李三鱼校对:淡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