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材实验归纳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归纳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归纳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归纳高中生物实验知识归纳如下:一、实验方法1.显微观察法:如“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等。

2.观色法:如“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观察动物毛色和植物花色的遗传”、“DNA和RNA的分布”等。

3.同位素标记法(元素示踪法):如“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恩格尔曼实验”等。

4.补充法:如用饲喂法研究甲状腺激素,用注射法研究动物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用移植法研究性激素等。

二、实验技术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包括显微镜的取送、放置、旋转、对光(反光镜及光圈的使用)、低倍观察、高倍观察、镜头的擦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体的长和宽,不是面积,也不是体积)、焦距问题、物镜离装片的远近、准焦螺旋的使用、显微镜使用时物象移动方向、显微镜使用时异物的判断(通常通过移动玻片、转动转换器或旋转目镜来判断)。

2.临时装片、切片和涂片的制作:适用于显微镜观察,凡需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和涂片,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中要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在“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中要制作花生种子的切片,在“观察动物如人体血液中的细胞”中要制作血液的涂片等等。

3.研磨,过滤:适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等,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研磨、过滤的方法,如研磨时要先将生物材料切碎,然后加入摩擦剂(常用二氧化硅)、提取液和其它必要物质,充分研磨之后,往往要进行过滤,以除去渣滓,所用过滤器具则根据需要或根据试题中提供的器材加以选用,如可用滤纸、纱布、脱脂棉、尼龙布等。

4.解离技术:适用于破坏细胞壁,分散植物细胞,制作临时装片。

5.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恒温箱,根据题目要求选用。

6.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

主要步骤包括制备滤纸条、划滤液细线、层析分离等。

7.植物叶片中淀粉的鉴定:适用于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主要步骤包括饥饿处理、光照、酒精脱色、加碘等。

高中生物24个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24个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24个实验归纳(最新版)目录1.实验一:观察细胞膜的通透性2.实验二:检测蛋白质3.实验三: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4.实验四:观察细胞有丝分裂5.实验五:观察减数分裂6.实验六:观察受精作用7.实验七:观察细胞分化8.实验八:观察生长素的作用9.实验九: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10.实验十:观察呼吸作用11.实验十一:观察酶的催化作用12.实验十二:观察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3.实验十三:观察基因的表达14.实验十四:观察遗传病的遗传规律15.实验十五:观察基因突变16.实验十六:观察基因重组17.实验十七:观察染色体变异18.实验十八:观察基因表达调控19.实验十九:观察蛋白质工程20.实验二十:观察生物技术的应用21.实验二十一:观察动物的生理功能22.实验二十二:观察生物的进化23.实验二十三:观察生态系统的平衡24.实验二十四:观察生物的适应性正文高中生物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生物的各个方面,包括细胞、遗传、进化等。

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学原理。

本文将对高中生物的 24 个实验进行归纳。

实验一的主要目的是观察细胞膜的通透性,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膜的功能和结构。

实验二则是检测蛋白质,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

实验三要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核酸在细胞中的作用。

实验四和实验五分别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这两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细胞的分裂过程。

实验六是观察受精作用,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受精的过程和原理。

实验七是观察细胞分化,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细胞分化的原理和过程。

实验八到实验十分别是观察生长素的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三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

实验十一是观察酶的催化作用,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酶的功能和性质。

高中生物课本19个实验归纳与整理

高中生物课本19个实验归纳与整理

实验一:观察DNA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必修一P26)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 甲基绿+DNA 绿色两种试剂不是单独使用,应混合使用吡罗红+RNA 红色2. 8%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休中的DNA 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 及染色剂结合。

0.9%NaCl 溶液: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 蒸馏水:配制染色剂,冲冼载玻片 三.方法步骤 几种液体 的作用实验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必修一P18) 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甲液:0.1g/ml NaOH 溶液 乙液:0.05g/ml CuSO 4 溶液(全部单糖、麦芽糖、果糖、乳糖)及新制的Cu ( OH )2 2O 2.。

3.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 溶液中能及双缩脲试剂中的Cu 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 A 液:0.1g/ml NaOH 溶液 B 液:0.01g/ml CuSO 4 溶液肽键结构及铜离子反生络合反应,生成紫4. 淀粉遇碘变蓝色。

三.实验材料1.做还原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

(因为组织的颜色较浅,水浴加热斐林试剂 使用时:甲乙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 双缩脲试使用时:先加A 液后加B 液最好无色,防止颜色干扰且易于观察。

)2.做脂肪的鉴定实验: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一般要浸泡3~4小时(也可用蓖麻种子)。

3.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等。

四、实验试剂斐林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碘液、蒸馏水。

五、方法步骤(一)可还原糖的鉴定(二)脂肪的鉴定⑴显微镜观察法中有染成橘黄色或红色圆形小颗粒。

高中生物24个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24个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24个实验归纳摘要:一、实验归纳的意义1.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2.实验归纳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的作用二、24 个实验的内容概述1.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2.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3.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4.观察植物光合作用5.观察植物呼吸作用6.观察蛙的受精和发育7.观察基因的显性和隐性8.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9.观察酶的催化作用10.观察细胞膜的功能11.观察植物生长素的作用12.观察动物激素的作用13.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4.观察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5.观察遗传的规律16.观察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17.观察蛋白质的合成和结构18.观察细胞凋亡19.观察神经冲动的传导20.观察免疫反应的过程21.观察生物进化论的证据22.观察生态位的作用23.观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24.观察基因编辑技术三、实验归纳在教学中的应用1.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素养正文:高中生物实验归纳是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过程中,通过实验操作对生物学知识进行实践性验证的过程。

实验归纳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本文将对高中生物24 个实验归纳进行简要概述。

实验归纳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其次,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实验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在24 个实验中,涵盖了生物学各个领域的重要实验。

如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使学生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和遗传规律;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观察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使学生了解生物体的能量代谢过程;观察蛙的受精和发育,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等。

高中《生物学》实验类归纳

高中《生物学》实验类归纳

六、实验过程中常用试剂的作用、检测指标的设置及实验条件的调控1.化学物质的常用检测试剂或方法(1)淀粉——一碘液(2)还原糖一—一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沸水浴,砖红色沉淀)(3)CO2一一—Ca(OH)2溶液或酸碱指示剂(4)乳酸一一—pH试纸(5)O2—一—带火星木条复燃(6)无O2—一—火焰熄火(7)蛋白质—一—双缩脲试剂(不加热,紫色反应)(8)染色体—一—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9)DNA—一—二苯胺试剂(沸水浴,蓝色反应)(10)脂肪一一一苏丹Ⅲ染液(橘黄色)或苏丹Ⅳ染液(红色)2.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1)光合速率一—一O2释放量或C O2吸收量或淀粉产生量(2)呼吸速率一—一O2吸收量或C O2释放量或淀粉减少量(3)物质代谢途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4)细胞液浓度大小———质壁分离(5)细胞是否死亡———质壁分离、细胞质流动(6)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7)生长激素的作用———生长速度(体重变化.身高变化)(8)胰岛素的作用一一—动物活动状态(9)菌量———菌落数或亚甲基蓝溶液褪色程度(10)大肠杆菌———伊红一一美蓝琼脂培养基(鉴别培养基)3.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1)增加水中氧气———泵人空气或吹气或放人绿色植物(2)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3)除去容器中的C O2———NaOH溶液(4)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中(饥饿处理)(5)除去叶片中叶绿素———酒精加热(6)除去光合作用对细胞呼吸的于扰———给植株遮光(7)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或彩色薄膜滤光(8)血液抗凝———加入柠檬酸钠(9)线粒体提取———细胞匀浆离心(10)细胞膜提取———清水处理哺乳动物红细胞(11)骨的脱钙———盐酸溶液浸泡(12)灭菌方法———培养基用高压蒸气灭菌:接种环用火焰灼烧灭菌;双手用肥皂洗净,擦干后用75%酒精消毒;实验室或接种箱用甲醛蒸汽或紫外灯灭菌;整个接种过程都在实验室无菌区或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高中生物必修课本实验归纳(全)

高中生物必修课本实验归纳(全)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高中生物所有试验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如果光线较暗时,可用凹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大的光圈;如果光线明亮时,可用平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小的光圈。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换用高倍镜后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2、低倍镜和高倍镜的区别:透镜大小镜头长短视野亮度物像大小细胞数量低倍镜小短亮小多高倍镜大长暗大少3、污点位置的判断: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目镜、物镜、所观察的材料是在同一直线上的,只要分别转动镜头或移动玻片标本,看污物是否随之而动,就可做出正确判断。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斐林试剂与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这种试剂要现配现用。

甲液(质量浓度为mL的NaOH溶液)与乙液(质量浓度为mL的CuSO4溶液)等量均匀混合生成蓝色Cu(OH)2,Cu(OH)2与可溶性还原糖发生反应。

淀粉、蔗糖等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2、实验过程:1选材(应选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浅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研磨过滤组织样液加入斐林试剂(现配现用)摇匀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反应(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二)脂肪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苏丹Ⅲ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橘黄色苏丹Ⅳ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红色2、实验过程选材(选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较好)浸泡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转片(徒手切片,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滴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浮色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子叶最薄处,并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调整细焦螺旋观察,可见已着色的脂肪颗粒)。

(三)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高中生物实验汇总

高中生物实验汇总

高中生物实验汇总引言这份文档旨在汇总高中生物实验的内容和结果。

实验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并培养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文档将总结几个典型的高中生物实验。

实验一: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对环境和生物的重要性。

实验步骤1. 将一棵绿叶植物(如豆苗)放置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并给予适量的水。

2. 在植物的一片叶片上涂抹一层石蕊试剂(一种测定光合作用的指示剂)。

3. 将植物置于强光下数小时后,观察石蕊试剂的变化。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涂抹了石蕊试剂的叶片会变成紫黑色,说明光合作用已经进行。

这表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同时释放出氧气。

实验二:果蝇的遗传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果蝇的遗传特征,了解遗传规律和基因的传递方式。

实验步骤1. 选取一对纯合子(纯合子是指基因型中两个等位基因相同的个体)的果蝇。

2. 交配纯合子果蝇,观察子代果蝇的遗传特征。

3. 记录子代果蝇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并计算各表型比例和基因型比例。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不同基因型果蝇的表现型比例和基因型比例。

这说明某些特征的遗传是受到基因的支配和显性-隐性规律的影响。

实验三:细胞的酶活性实验实验目的探究细胞中酶的活性以及酶活性受到温度和pH值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准备若干含有不同pH值的缓冲液,分别为酶液和底物(如淀粉酶和淀粉)制备试管。

2. 将试管置于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反应一定时间后停止反应。

3. 使用显色剂观察试管的颜色变化,颜色越深表示酶活性越高。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适宜的温度和pH值下,酶的活性最高,颜色变化最显著。

这说明细胞中的酶活性对温度和pH值敏感,合适的环境条件有利于酶的正常活性。

总结以上是几个典型的高中生物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学的知识和原理。

高中生物24个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24个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24个实验归纳生物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的技能。

下面将介绍高中生物教学中的24个实验,并归纳总结它们的重点内容和实验结果。

实验一:植物光合作用的观察实验目的:观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实验步骤:将水培养的水生植物暴露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和氧气气泡的产生。

实验结果: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叶片呈现绿色,产生氧气气泡。

实验二:酵母发酵作用实验目的:观察酵母菌进行发酵作用的过程,了解酵母菌的生物特性。

实验步骤:将酵母菌加入含糖溶液中,观察发酵的产物和温度变化。

实验结果:酵母菌在糖溶液中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气泡和酒精。

实验三:葡萄酒鉴别实验目的:通过化学试剂判断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的成分差异。

实验步骤:将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分别添加不同试剂,观察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白葡萄酒在加入一定试剂后呈现颜色变化,而红葡萄酒则没有。

实验四:显微镜的使用实验目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微观世界。

实验步骤:将样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调节镜片和光源,观察样本细胞的结构。

实验结果:可以看到样本中的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壁等结构。

实验五:果蔬细菌培养实验目的:观察果蔬中的细菌种类和数量,了解食物安全问题。

实验步骤:将果蔬切成小块,培养在富含营养的琼脂平板上,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可以观察到果蔬中可能存在的细菌类型和细菌数量。

实验六:DNA提取实验目的:从生物体细胞中提取DNA,了解DNA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步骤:将样本细胞经过一系列步骤处理,提取出DNA,观察DNA的形态。

实验结果:可以看到提取出的DNA呈现为白色的纤维状物质。

实验七:细胞分裂观察实验目的: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了解细胞的生长和繁殖机理。

实验步骤:观察根尖细胞在不同阶段的分裂过程,统计染色体数量。

实验结果:细胞的染色体数量在分裂过程中发生明显变化。

最新高中生物课本19个实验归纳与整理

最新高中生物课本19个实验归纳与整理

实验一:观察DNA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必修一P26)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 甲基绿+DNA 绿色两种试剂不是单独使用,应混合使用吡罗红+RNA 红色2. 8%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休中的DNA 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 与染色剂结合。

0.9%NaCl 溶液: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 蒸馏水:配制染色剂,冲冼载玻片 三.方法步骤 几种液体的作用实验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必修一P18)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甲液:0.1g/ml NaOH 溶液 乙液:0.05g/ml CuSO 4 溶液Cu ( OH ) 2反应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Cu 2O )。

2.。

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 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 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 A 液:0.1g/ml NaOH 溶液B 液:0.01g/ml CuSO 4 溶液肽键结构与铜离子反生络合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4. 淀粉遇碘变蓝色。

三.实验材料1.做还原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

(因为组织的颜色较浅,最好无色,防止颜色干扰且易于观察。

)2.做脂肪的鉴定实验: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一般要浸泡3~4小时(也可用蓖麻种子)。

3.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等。

四、实验试剂斐林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碘液、蒸馏水。

五、方法步骤水浴加热 斐林试剂 使用时:甲乙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 双缩脲试使用时:先加A 液后加B 液(二)脂肪的鉴定⑴显微镜观察法橘黄色三、蛋白质的鉴定制备组织样液实验三: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必修一P7)一.实验目的(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利用高倍镜可以看到某些在低倍镜下无法看到的细胞结构,例如:可以看到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能看到细胞器,无法看清细胞器结构),从而能够区别不同的细胞。

高中生物24个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24个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24个实验归纳(原创版)目录1.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2.实验二:观察细胞膜的流动性3.实验三:观察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4.实验四: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5.实验五:观察内质网的形态和分布6.实验六:观察高尔基体的形态和分布7.实验七:观察溶酶体的形态和分布8.实验八:观察核糖体的形态和分布9.实验九:观察细胞周期10.实验十:观察减数分裂11.实验十一:观察受精作用12.实验十二:观察基因突变13.实验十三:观察基因重组14.实验十四:观察染色体变异15.实验十五:观察基因表达16.实验十六:观察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17.实验十七:观察神经冲动的传导18.实验十八:观察反射弧的组成19.实验十九:观察肌肉收缩和舒张20.实验二十:观察生物的进化21.实验二十一: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2.实验二十二:观察生物的种间关系23.实验二十三:观察生物的适应性24.实验二十四:观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正文高中生物课程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实验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高中生物 24 个实验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实验的内容。

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这个实验主要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了解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二:观察细胞膜的流动性。

这个实验主要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膜的流动性,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三到实验八:观察细胞器的形态和分布。

这些实验主要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核糖体的形态和分布,了解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九:观察细胞周期。

这个实验主要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在细胞周期中的各个阶段的形态变化,了解细胞周期的基本过程。

实验十:观察减数分裂。

这个实验主要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减数分裂的过程,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原理。

实验十一:观察受精作用。

这个实验主要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受精作用的过程,了解受精作用的基本原理。

高中生物24个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24个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24个实验归纳摘要:一、实验归纳概述1.高中生物实验的重要性2.24 个实验的内容简介二、实验一:观察细胞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4.实验结果与分析三、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4.实验结果与分析四、实验三:观察植物的染色体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4.实验结果与分析五、实验四:观察减数分裂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4.实验结果与分析六、实验五: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4.实验结果与分析七、实验六: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4.实验结果与分析八、实验七: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4.实验结果与分析九、实验八:观察细胞骨架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4.实验结果与分析十、实验九:观察细胞融合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4.实验结果与分析十一、实验十:观察植物的生长素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4.实验结果与分析十二、实验十一:观察动物的激素调节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4.实验结果与分析十三、实验十二:观察遗传的规律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4.实验结果与分析十四、实验十三:观察基因的转录和翻译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4.实验结果与分析十五、实验十四:观察微生物的生长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4.实验结果与分析十六、实验十五:观察病毒的繁殖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4.实验结果与分析十七、实验十六:观察生物的进化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4.实验结果与分析十八、实验十七: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4.实验结果与分析十九、实验十八:观察环境污染的影响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4.实验结果与分析二十、实验十九:观察基因工程的应用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4.实验结果与分析二十一、实验二十:观察发酵工程的应用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4.实验结果与分析二十二、实验二十一:观察细胞工程的应用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4.实验结果与分析二十三、实验二十二:观察胚胎工程的应用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4.实验结果与分析二十四、实验二十三:观察生物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4.实验结果与分析正文:一、实验归纳概述高中生物实验是学生了解生物学原理、掌握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全!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全!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全!
一、有机体活性细胞实验:
1.植物细胞内吞噬现象实验:利用蓖麻油脂体胞外液中添加合成染料,观察植物细胞内的吞噬现象,以及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植物细胞变化的情况。

2.植物细胞凋亡实验:植物细胞凋亡是一种常见的细胞死亡现象,它总是没有胞质膨胀,而是变得不规则,然后排出胞外,可以通过在细胞培养基中添加特定的化学抑制剂来进行凋亡实验,以观察植物细胞的凋亡情况。

3.植物表皮细胞植物膜实验:这是一项重要的植物细胞实验,主要是用来观察植物表皮细胞里植物膜的结构和构成,从而从动物细胞的角度来探究植物的重要生理特性。

4.植物滴虫实验:植物滴虫是一种使植物细胞增殖、形状变化的有性传播特性,通常将它放在切开的植物细胞里,看不同温度条件下,植物细胞发生的具体变化,以实现对材料进行修订及表达出来的结果。

二、植物酶活实验:
1.植物细胞酶活性实验:这是一种主要是测定植物细胞中酶物质特性和活性的实验,将样品中酶放入可溶性的植物肌肉悬液,可以通过观察未经活化物质的反应以及处理后的植物细胞反应,来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特性和功能。

3.转录因子定位实验:这是一项对植物细胞的转录因子的定位实验,将转录因子作为标记物放入植物细胞中,并观察植物细胞膜电位、体液变化以及其它生理特性的改变,从而可以确定转录因子在植物细胞体和膜等各部分的聚集性位置。

4.赤霉素影响植物细胞分裂实验:这是一种观察植物细胞如何受到赤霉素影响时,其分裂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实验,可以通过将赤霉素加入植物细胞培养基中,并观察其分裂过程的改变,来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了解植物细胞受到赤霉素的影响。

高中生物教材详细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教材详细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教材详细实验总结(一)观察类实验1.高倍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实验原理: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实验材料:藓类的叶(或菠菜叶等)。

实验步骤:取材(藓类叶)→制片→观察注意问题:实验过程始终保持有水状态2、观察细胞质流动实验原理: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可用叶绿体运动作为标志。

实验材料:选材标准:细胞质流动快,含叶绿体,易获得,容易制片观察的新鲜植物。

如:黑藻幼嫩叶片:优点是叶扁平、薄,含叶绿体,易观察。

其它如:南瓜幼苗的表皮、向日葵舌状花瓣表皮、大白菜内层叶脉表皮细胞、紫鸭跖草花丝上的表皮毛等。

实验步骤:取材→制片→观察3.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原理:(1)解离液将组织细胞固定杀死并相互分离。

(2)龙胆紫(醋酸洋红)能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3)显微镜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期的图像。

实验材料:洋葱根尖(葱,蒜)步骤:洋葱根尖的培养→装片制作(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洋葱根尖的培养:实验课前3~4 d,将洋葱放在装满水的广口瓶上,底部接触水,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注意经常换水,目的是防止烂根, 待根长到5 cm实验步骤:取材(根尖2-3mm)→解离→染色→制片→观察→绘图4.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原理:内因为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外因为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差。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具紫色大液泡),质量浓度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等。

实验步骤: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装片→观察5.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实验原理:Na2So3与稀H2So4反应生成So2,将同种植物长势相同的幼苗分别放在同样大小的玻璃罩内,并且在玻璃罩内生成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硫,就可以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

实验步骤:测量玻璃罩容器→计算称取所需亚硫酸钠的质量→按要求完成实验装置→观察幼苗受害部位及受害程度。

高中生物24个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24个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24个实验归纳【原创实用版】目录1.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2.实验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3.实验三:观察减数分裂4.实验四:观察受精作用5.实验五: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6.实验六:观察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7.实验七:观察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8.实验八:观察光合作用9.实验九:观察叶绿体的结构10.实验十:观察线粒体的结构11.实验十一:观察细胞膜的透过性12.实验十二:观察细胞质的流动13.实验十三:观察细胞核的结构14.实验十四:观察染色质的形态变化15.实验十五:观察基因的分离和组合16.实验十六:观察基因突变17.实验十七:观察基因表达调控18.实验十八:观察生物的伴性遗传19.实验十九:观察生物的染色体变异20.实验二十:观察生物的基因组结构21.实验二十一:观察生物的转录和翻译22.实验二十二:观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23.实验二十三:观察生物的免疫反应24.实验二十四:观察生物的生态学特性正文高中生物课程涉及广泛的知识内容,实验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高中生物 24 个实验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这些实验的内容。

实验一和实验二主要关注细胞的结构和分裂。

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以及细胞的有丝分裂,学生可以加深对细胞壁、细胞膜、染色体等结构的理解。

实验三至实验七关注细胞的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和生物大分子的研究。

观察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可以了解有性生殖的基本过程;通过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可以学习到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性质和功能。

实验八至实验十关注光合作用、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观察光合作用、线粒体的结构,可以了解细胞能量代谢的过程和场所;通过观察细胞膜的透过性、细胞质的流动,可以学习到细胞膜的功能和细胞质的运动。

实验十一至实验十五关注细胞核、染色体、基因的研究。

高中生物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实验归纳生物实验是高中化学的一个小难点,因为涉及到了实验操作,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实验归纳,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中生物实验归纳1.实验原理(1)放大倍数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放大倍数的实质: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3)高倍显微镜的作用:可以将细胞放大,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的形态、结构,有利于区别不同的细胞。

2.操作步骤[深度思考](1)如何区分目镜与物镜,其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提示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观察?提示低倍镜下视野范围大,而高倍镜下视野范围小,如果直接用高倍物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物像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

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观察。

(3)如何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提示物像在视野中偏向哪个方向,装片就向哪个方向移动,简称“偏哪移哪”。

(4)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观察花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出现上述两种情况的可能原因分别是什么?提示前者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后者可能是由花生切片厚薄不均匀造成的。

(5)若所观察视野中有“污物”,应如何判断“污物”位置?提示:[方法技巧]1.关注显微镜使用的“4”个易错点(1)必须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再换用高倍物镜。

(2)换用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3)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4)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

2.显微镜下细胞数目的两种计算方法若视野中的细胞为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和宽度;若视野中充满细胞,计算时则要考虑面积的变化。

高中生物24个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24个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24个实验归纳摘要:一、实验归纳概述1.高中生物实验的重要性2.24 个实验的内容概括二、实验内容详解1.观察类实验a.观察细胞结构b.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c.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d.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e.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2.验证类实验a.验证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验证光合作用产物c.验证有氧呼吸的产物d.验证植物生长素的功能e.验证动物激素的作用3.探究类实验a.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b.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c.探究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d.探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e.探究基因的显性和隐性4.操作类实验a.显微镜的使用和维护b.植物组织培养c.动物细胞培养d.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e.基因工程的操作技术三、实验教学与实践的意义1.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2.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3.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正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高中生物24 个实验进行归纳,包括观察类实验、验证类实验、探究类实验和操作类实验,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

首先,观察类实验包括观察细胞结构、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以及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等。

这些实验旨在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巧。

其次,验证类实验包括验证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验证光合作用产物、验证有氧呼吸的产物、验证植物生长素的功能、验证动物激素的作用等。

这些实验有助于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再者,探究类实验包括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探究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探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以及探究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等。

这些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从实验结果中总结规律。

最后,操作类实验包括显微镜的使用和维护、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以及基因工程的操作技术等。

高中生物24个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24个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24个实验归纳高中生物课程中有许多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生物学原理的理解。

以下是24个常见的高中生物实验归纳:1. 细胞观察实验,使用显微镜观察和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

2. 酵母发酵实验,观察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的发酵过程,如温度、pH值等。

3. 叶绿素提取实验,提取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并观察其吸收光谱。

4. 光合作用实验,通过测量氧气释放或二氧化碳吸收来研究光合作用的速率。

5. 遗传实验,观察果蝇或豌豆等模式生物的遗传特征,如眼色、花色等。

6. DNA提取实验,从植物或动物细胞中提取DNA,并观察提取的DNA。

7. 酶活性实验,通过测量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来研究酶的活性。

8. 细胞分裂实验,观察植物根尖或动物组织中细胞分裂的过程。

9. 呼吸作用实验,通过测量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消耗的氧气来研究呼吸作用。

10. 遗传工程实验,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细胞中,观察其影响。

11. 水中生物观察实验,观察水样中的浮游生物、藻类等微生物。

12. 植物生长实验,研究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如光照、水分、温度等。

13. 环境污染实验,观察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如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14. 细菌培养实验,培养和观察不同类型的细菌。

15. 蛋白质含量测定实验,通过测量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来研究其营养价值。

16. 免疫反应实验,通过血清学实验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等方法检测抗体的产生。

17. 感知实验,研究动物的感知能力,如触觉、视觉、听觉等。

18. 生物多样性实验,通过野外调查或实验室观察,研究不同生物种类的分布和数量。

19. 水分运输实验,观察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和导管的功能。

20. 光周期实验,研究光周期对植物生长和开花的影响。

21. 生态位实验,通过模拟生态位,研究物种之间的竞争和相互作用。

22. 生物降解实验,研究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如油污染的生物修复等。

23. 水质检测实验,通过测量水样中的溶解氧、pH值等指标,评估水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归纳
特定试剂及其特定颜色反应
苏丹Ⅲ染液或苏丹
(2)物质鉴定所需的特殊条件:
①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时,要在50-65℃的水浴中加热;
②用二苯胺试剂鉴定DNA时,应将二苯胺试剂加入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在沸水裕中加热5分钟,冷却后观察其颜色变化;
③用重铬酸钾鉴定酒精时,要在酸性环境条件下进行。

注意:在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探究酶的专一性时,不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3)课本中涉及到的材料使用
检测酒精生成,重
5.高中教材实验方法汇总
(1)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物理模型法。

(2)种群数量增长模型——构建数学模型法。

(3)分离各种细胞器——差速离心法。

(4)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密度梯度离心法。

(5)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纸层析法。

(6)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死体染色法。

(7)观察线粒体——活体染色法。

(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和产物检测法。

(9)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10)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演绎法。

(11)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类比推理法。

(12)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取样器取样法。

(13)估算种群密度(运动能力强的生物)——标志重捕法。

(14)估算种群密度(运动能力弱的生物)——样方法。

6.高中教材实验基本技术
(1)玻片标本的制作技术
①应用:凡需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材料,都必须制作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②举例:如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要制作洋葱外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脂肪鉴定中要制作切片。

③步骤:如“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2)解离技术:解离液,使细胞分散开。

(3)纸层析技术
①方法:制样液→制备滤纸条→点样液→层析→观察实验结果。

②举例:如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色素提取液划线不能没入层析液)
(4)研磨、过滤技术
①举例:如绿叶中色素的提取。

②材料作用:研磨过程中加入SiO2是为了研磨得充分,色素提取时加CaCO3是为了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7.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化学药品
8.(1)经典实验的选材
①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a.选材要求:无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
b.常用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常用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③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
常用材料:新鲜的藓类的叶或者菠菜叶、黑藻叶。

④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a.选材要求:活细胞、大液泡、液泡中含有色素;
b.常用材料: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⑤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a.选材要求:选用新鲜的含叶绿素丰富的嫩叶;
b.常用材料:新鲜的绿叶,如菠菜的绿叶。

⑥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a.选材要求:选用的材料应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
b.常用材料: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正方形,排列紧密)。

⑦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a.选材要求:能够进行有丝分裂;
b.常用材料: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2)经典实验选材的分析说明
①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不能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原因: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也就几乎不含DNA、RNA。

②不能用观察叶绿体的材料来观察线粒体。

原因:叶绿体中的色素颜色会掩盖健那绿染色后的颜色变化。

③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或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时,应注意观察呈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区细胞。

原因: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状态,长方形的细胞可能是根尖的伸长区或成熟区的细胞,没有分裂能力。

④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所选的材料可以是动物的精巢和植物的雄蕊,而不宜选用动物的卵巢和植物的雌蕊。

原因:雄配子的产生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的细胞。

⑤观察叶绿体时,若选用菠菜叶则取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

原因: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较大而数目较少。

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应选取成熟的植物细胞。

原因: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大的液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