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三 大气环境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大气环境 (50张PPT)
5.我国的常见天气现象及影响因素
典型天 时间 地区 气 春旱 春季 华北
梅雨 夏初 江淮流域
沙尘暴 春季 我国北方
成因
天气特点
春季雨带在南方,华北 干旱少雨 降水少,而气温回升快, 蒸发旺盛
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 阴雨连绵 均力敌)
快行冷锋
沙尘暴
伏旱 台风
盛夏 长江中下游 反气旋(副高或夏威夷 炎热干燥 高压)
1、用字母表示的四个地区中,最容易发生春旱的地区是 D
A、M
B、N
C、P
D、Q
2、N地区最可能是我国的 C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华南地区
3、如果以100mm/月为标准,我国东部地区自南向北雨季逐渐 缩短,
Q地的雨季大约有 2 个月。 4、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类型有 4种
,主要是 锋面雨 。
逆温现象,烟尘不易扩散
C. 村民做早饭释放大量烟尘
D. 此时盛行山风,山坡
易形成地形雨,多云雾
(2)关于图中时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夜晚 ②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D
资料1 、 青岛的市民说, 青岛一 般白天感到空气潮
(2010年高考(新课标试题)地理)图1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 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l~3题。
84º
1500
500
1000
88º
2000
4374 3000
4884º
1500
500
1500
500 1000
高三地理大气环境
200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大气环境长沙县实验中学周维〖主干知识整合〗一、气温高低1. 影响某地气温高低的因素。
(1)地面—大气系统的热量收入太阳辐射、支出(由于地面和大气反射、散射辐射而射向宇宙空间的热量)状况;(2)地面状况如热容量大小(水体热容量大,陆地小)地形等;(3)大气运动与洋流的热能输送和交换情况;(4)人类活动的影响(改变大气成分与地面状况,释放人为废热等)。
2. 分析方法:(1)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2)大气自身条件(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大气密度)——主要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强弱;(3)下垫面(海陆差异、洋流、地形、地面反射率等)——大气的直接热源,影响热量的吸收和再分配;(4)人类活动——影响大气和下垫面。
二、气温的时间变化:取决于地面储热量的多少,落后于太阳高度的日变化与年变化。
1. 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14:00)左右。
如下图所示:首先,要明确气温日变化取决于地面热量的收支(储热)状况。
其次,明确地面的主要收入项为太阳辐射,支出项为地面辐射。
右图中BD之间,太阳辐射曲线位于地面辐射曲线之上,说明收大于支,热量盈余,此阶段气温升高;D点右侧,太阳辐射曲线在地面辐射曲线之下,说明收小于支,热量亏损,此阶段气温下降。
图中A点为太阳辐射最强时刻,即正午12点;D点为地面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刻,即地面储热量最多时刻,它比A点在时间上滞后约1小时。
然后再经历一段时间将此热量传递给大气,使气温达到最高,因此C点又比D点在时间上滞后约1小时。
气温最高时刻C点,是一天中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最强的时刻。
2.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幅度。
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凹地(山谷)大于高地(山峰);低纬度大于高纬度;晴天大于阴天。
3. 年变化:(注意:回归线之间赤道附近地区为双波型:最高为4、10月,最低为7、1月。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气象气候专题之常见的气象效应(共69张)
B. 抑制绿洲地面的水分蒸发 D. 抑制绿洲地区农作物生长
夏季绿洲、湖泊的最高气温比其毗邻的沙漠戈壁低30C左右,水分的蒸发量 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其原因是由于沙漠戈壁和绿洲、 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 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平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 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 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 岛效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二.城市规划中增强环保意 识,合力规划,尽可能减 少城市建筑物的高度集中。
三.减少大气污染,以减少 城区空气中凝结核。
对点训练 下表为邯郸市郊区和城区汛期降水量表,完成下面小题。
1.由表可知,邯郸市汛期降水特 点是 A. 郊区降水平均值递减 B. 城区降水平均值递增 C. 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 D. 郊区平均值多于城区
三.人造屏障:城市建设影响大气运动, 散热减慢。
四.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浓度大,保温作 用增强。
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
【小题2】空气过山后按干绝热变化,④处气温比①大致高 C.地势低洼的地区,热岛强度较小
——城市风
,达饱和后,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并因发生降水而减少水分。
气旋
D.
城市下垫面粗糙度大,对移动滞缓的降雨系统有阻障效应,使其移速更为缓慢,延长城区降雨时间;
思考:为 什么会出 现热岛效 应?
,讨论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 原因。
居民点集中
城市建设占地多
交通占地多, 交通工具多
城市景观
绿地少
自然水面少
居民点分散
郊区景观
绿地多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导学案大气成分及下垫面差异对受热过程的影响
专题一大气受热过程微专题2 大气成分及下垫面差异对受热过程的影响【典题导入1】大气成分变化对大气受热过程影响(2020年新高考浙江卷)氧化亚氮(N2O)在百年尺度内的增温效应是等量二氧化碳的近300倍。
农田是氧化亚氮的第一大排放源。
完成1、2题。
1.氧化亚氮具有增温效应,主要是因为()A.大气辐射总量增加 B.大气吸收作用增强 C.地面辐射总量增加 D.地面反射作用增强2.农田排放的氧化亚氮,主要来源于()A.作物生长时的排放 B.大气中氮气的转化 C.秸秆燃烧时的产生 D.生产中氮肥的施用【核心归纳】2.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成分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气溶胶、水汽等成分。
3.影响大气成分(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的因素:①重力因素(万有引力)②气象动力因素(风、对流与湍流、降水):风向决定扩散方向;风速决定扩散快慢;对流促进垂直扩散,湍流使大气无规律运动而造成风向的摆动和风速的脉动。
③天气形势(晴或降水):气流下沉,抑制扩散;气流上升,垂直扩散;降水使大气物质沉降;逆温抑制垂直扩散。
④地形地貌:造成局部空气环流(如盆地或谷地、海陆风、山谷风等),导致大气物质扩散或积聚⑤人类活动:破坏地表而改变大气成分(绿地、湿地、地表疏松程度);释放大气物质(CO2、氟氯烃与O3、酸性气体、农作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农业固氮作物与人工合成氮肥、粉尘等);城市效应【知识迁移1】(2022·河北·石家庄二中高三阶段练习)读图“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近地面大气的升温与图中的()直接相关A.①吸收B.②吸收C.④大气逆辐射D.太阳辐射2.下列有关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典题导入2】下垫面差异及变化对大气受热过程影响(2023·湖南岳阳高三一模)地表反照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表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能力。
山东省潍坊市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
山东省潍坊市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1题;共40分)1. (4分)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该洋流环流所处位置和环流方向判断正确的是()A . 南半球顺时针B . 南半球逆时针C . 北半球顺时针D . 北半球逆时针(2)若该洋流环流位于太平洋中,则a洋流为()A . 墨西哥湾暖流B . 千岛寒流C . 日本暖流D . 东澳大利亚暖流2. (4分) (2017高二下·黑龙江期中) 冰楔作用是指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体积时涨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的作用。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冰楔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中的()A . 冰川侵蚀作用B . 流水搬运作用C . 风化作用D . 流水侵蚀作用(2)图示现象在下列哪一地区表现最显著()A . 三峡谷地B . 淮北平原C . 青藏高原D . 皖南丘陵3. (6分)读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下题.(1)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判断正确的是()A . ①﹣a,②﹣b,③﹣cB . ①﹣b,②﹣a,③﹣cC . ①﹣c,②﹣b,③﹣aD . ①﹣c,②﹣a,③﹣b(2)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A . 侵蚀、搬运、沉积B . 侵蚀、沉积、搬运C . 沉积、搬运、侵蚀D . 搬运、沉积、侵蚀4. (2分) (2019高二下·天津期末) 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沙漠遍布,大部分地区为无流区。
读阿拉伯半岛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最不能成为该半岛气候干燥原因的是()A .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B . 东北信风来自内陆,性质干燥C . 西部地势较高(高原),阻挡了海洋水汽进入D . 半岛沿岸寒流流经,减湿明显(2)甲地畜牧业较发达,推测其用水来源主要应为()A . 地下水B . 季节性积雪融水C . 高山冰雪融水D . 海水5. (2分) (2019高三上·武汉月考) 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北部的小柴旦湖,属于咸水湖。
青岛二中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04 热力环流与大气环流的影响
【规律总结】
【考点三】大气环流形成
1.大气环流
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 运动。 作用:大气环流使高低纬度之 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 到交换,促进了地球上的热量 平衡和水平衡;同时对天气和 气候有很大影响。
根本原因:高低纬度间受热不 均。
大气环流的内在联系:
【规律总结】
【考点三】大气环流形成
【点拨】波浪大小受风力影响大,从全球范围来看,风力与气压带、风带、季风密切相 关。受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又称“无风带”(如: 赤道附近的新加坡,因赤道低压带控制,风力微弱,利于发展港口,进而发展转口贸 易);受信风、西风影响的区域,风力强劲,加之海陆轮廓、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风浪 或可增强。
【考点三】大气环流形成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西北季风
东北季风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考点三】大气环流形成
印度低压
亚洲低压
西南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东南季风
夏威夷 高压
东南信风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考点三】大气环流形成
【针对训练】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 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 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A.蒙古高压 B.印度低压 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
利于邻近荒漠植被的生长,形成绿洲外围生 覆盖层可减弱对土壤的侵蚀作用(风蚀、
态保护。
水蚀);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水分
下渗;增大昼夜温差。
【考点二】热力环流原理应用
一个地区的风受局地风与背景风的共同影响,某气象研究团队选取河北崇礼山区2016年 12月至2017年2月、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两个冬季的气象观测资料,探究了山谷风的日 变化特征。在观测到山谷风的时日,山风一般自2时起,至次日7时结束;谷风一般自10 时起,至16时结束。
2024浙江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第二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
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讲大气环流与气候五年高考考点1大气环流(2022广东,9,3分)某研究统计了50°N 以北地区1979 —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
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下题。
频数(次)=20~40 —40~80 —80~120 =120~160 —160~2001.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极地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⑤东北信风带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答案 A(202 1浙江 1 月选考,11—12, 4分)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
完成下面两题。
2.图中( ) 蔬甲垂真气流水平气流乙章jmA.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C.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答案 C3.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A. 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动B.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C. 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D.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答案 B(2020 浙江1月选考,10,2分)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
完成下题。
4.甲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但其南坡1100米以下分布着热带季雨林,原因是( )A.夏季受印度低压控制B.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C.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答案 C(2020浙江1月选考,25,3分)海陆间常常存在气温差异。
T1、T₂分别为亚欧大陆东、西海岸海陆间平均气温差(T1、T2取绝对值)。
下图分别为1月和7月△T 沿经向分布折线图(图中△T 为T₁与T₂差的绝对值)。
完成下题。
1月5.1 月亚欧大陆45°N 以北,△T 较大的主要原因是①亚洲低压与大洋副热带高压形成热力差异②北大西洋暖流增加西部海岸温度③大陆中部高原的存在缩小了东西沿岸温差④季风影响了东部陆地与海洋间温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7月( )(2020 江苏单科,8,2 分)选择大洋航线时,应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 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以地心为圆心过地表两点的圆)航行。
2023年高考地理复习计划
2023年高考地理复习计划2023年高考地理复习计划1为了更好地搞好高三地理学科的第二轮复习,提高学生应考能力,以便在高考中取得更好成绩,经议定:第二轮复习(从4月3日—5月31日)共用8周时间,讲练结合为主,查缺补漏;专题复习为主,共议定8个专题;每周做文综一套,学科综合试题一套,专题复习卷一张;注重解题思路,规范答题;注重思维方法,强调知识的整合,迁移、联想及应用;注重应考能力的训练,注重学科特征,强调解题切入准确,条理清楚,逻辑性强。
表现准确完整。
重视文科焦点、热点知识,注重因材施解。
附:专题内容如下:1、地理的空间定位2、等值线的判读与图表分析3、圈层物质运动规律4、气候的形成因子分析5、区位因素分析6、光照图判读与时间计算7、世界热点问题和热点区域8、中国热点问题和热点区域相比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全面扫描基础上的提高和深化。
一方面时间较短,总计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另一方面,复习任务很重,既要巩固还要提高。
因此复习中采用合理的技巧和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须做到、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和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的关系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以课本为本,遵循全面、系统的原则来进行。
其目的是查漏补缺、夯实基础。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则以专题为主,遵循深化、提高的原则,对学科主干知识和学科核心能力进行梳理、概括、综合、强调和训练,构建一个前后联系、主干清晰的知识网络。
其目的是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地理与文科综合的关系贯彻"重单科复习、少跨学科综合"的原则,以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目前,文综卷命题以学科内综合为主,就是政史地知识的拼盘。
因此文综复习必须坚持抓好单科的复习。
当然在适当的时间进行适宜的文综训练,显得很有必要,主要是训练学生做文综试题的感觉。
试卷的长度、难度、时间等要切近高考。
3.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关系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要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骨架,把初中区域地理知识有序地附着在高中地理基本原理上,形成条理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促进理解记忆,加强地理学科自身知识的贯通,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综合意识,增强学科内综合能力。
大气环境(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解析版)
解密04 大气环境A组考点专练考向一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2020·浙江高三月考)一地气压的变化是由于空气运动而引起的空气质量重新分布的结果,下图是北京(39°54′N)、广州(23°08′N)、火奴鲁鲁(檀香山)(20°20′N)三地气压的年变化状况。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A.北京、广州、火奴鲁鲁B.火奴鲁鲁、广州、北京C.火奴鲁鲁、北京、广州D.广州、北京、火奴鲁鲁2.与甲地相比,6~7月丙地的气压状况及影响因素是()A.偏高热力因素B.偏高动力因素C.偏低热力因素D.偏低动力因素【答案】1.B 2.C【分析】试题考查气压的季节变化。
1.由材料“一地气压的变化是由于空气运动而引起的空气质量重新分布的结果”可知,气压变化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一年内气温变化的大地区气压异也大。
火奴鲁鲁纬度低,受海洋影响大,气温的年较差最小,气压差异也最小,甲代表的是火奴鲁鲁。
北京与广州相比,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大于广州,气压差也大于广州,可判断出丙为北京,乙为广州,B正确。
2.根据图中的气压距平值可判断出甲为北京、乙为广州、丙为火奴鲁鲁。
从图中看,6~7月丙地气压距平为负值,甲为正值,说明丙地气压偏低。
原因是北京气候大陆性强,夏季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低,是热力因素,C正确。
【点睛】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垂直方向上,热的地方空气会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而近地面则形成低压;冷的地方空气就会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近地面形成高压。
水平方向上,空气从高压向低压扩散,就形成了热力环流。
北京北部山区与南部平原地区之间往往会形成热力环流。
在天气预报中,常有“白天风向北转南,夜间风向南转北”的语句。
完成下面小题。
3.与“白天风向北转南”现象相关的是()A.山区空气增温快,空气密度小,平原空气增温慢,空气密度大B.山区空气冷却快,空气密度大,平原空气冷却慢,空气密度小C.山区空气增温快,空气密度小,平原上方同高度空气增温慢,空气密度大D.山区空气冷却快,空气密度大,平原上立同高度空气冷却慢,空气密度小4.北部山区天气,南风时有阴雨,北风多为晴朗,原因可能是()A.南风下沉气流,升温干燥B.北风上升气流,降温干燥C.南风上升气流,降温湿润D.北风下沉气流,升温湿润【答案】3.C 4.C【分析】3.由材料可知,北京北部山区与南部平原地区之间由于热力性质的差异往往形成热力环流,白天山区接受的的太阳辐射多,空气增温快,空气密度小,形成低压;平原上方同高度空气增温慢,空气密度大,形成高压;空气从气压较高的南部平原吹向气压较低的北部山区,形成偏南风。
2013年地理二轮复习:环境问题学案
2013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环境保护专题【教学目标】判读图表,分析某一具体环境问题的分布特征、原因、影响、防御措施。
一、自然资源问题1.表现:水资源问题、土地资源问题(尤其是耕地)、矿产资源问题2.以水资源问题为例,请思考问题表现:代表地区:产生原因:应对措施:例1:(2012年新课标)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到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下图)。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
(4分)(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
(6分)二、生态破坏1.主要表现: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与草场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2.以森林破坏为例,请思考产生原因:应对措施:例2:(2010年浙江)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同。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报道,近年来④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你认为主要有哪些负面影响?(6分)例3:(2010年海南)高速公路属于全封闭的带状人工建筑物,当其通过自然保护区时,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很大。
试述高速公路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减少其不利影响的合理建议。
三、环境污染1.主要表现: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
2.以固体废弃物为例,请思考:产生原因:产生危害:应对措施例4:(2012年福建)下图为2000 年中国南北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原因。
(9分)(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
(6分)四、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例5:(2009年浙江)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C,这对地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完成。
完成2-3题.。
(1)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2)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五、可持续发展例6:甲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等高线单位:米)。
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三 大气环境共52页PPT
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三 大气环境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
2023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项思维导图:植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思维导图:植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思维导图】[典题精研][典例1]“沙漠玫瑰”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喜高温干燥,耐酷暑,不耐寒。
在索科特拉岛(1 800万年以前,从非洲大陆分离)的悬崖上,直接嵌进石头里,完全不需要土壤,树皮像橡胶一样闪闪发亮,枝干顶端长出漂亮的粉红色花朵。
读图,完成(1)~(2)题。
(1)索科特拉岛地带性植被类型为()A.热带雨林B.热带季雨林C.热带草原D.热带荒漠(2)“沙漠玫瑰”粗大的树干可有利于()A.储水B.散热C.耐寒D.防沙[图解思路][答案](1)__D__(2)__A__[感悟核心素养]区域认知根据索科特拉岛的经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从区域认知上可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进而判断植被类型综合思维根据材料和图示信息运用综合思维综合分析气候类型的特点(特别是降水特点),判断植被形态的成因及作用1.不同地区森林(绿地)的作用分析地区主要作用丘陵、山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较干旱的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城市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道路两侧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热带雨林维持全球碳氧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大气成分、促进水循环3.植被对环境的影响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以森林植被为例,其群落结构复杂,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非常活跃,因此形成了以下功能,如表所示:固碳释氧,净化空气森林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且能吸收有害气体,释放负离子涵养水源,保育土壤森林对降水的截留、吸收和贮存,可以增加可用水量,净化水质,调节径流。
植物根系可以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积累营养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在生长中积累了大量营养物质,为人类及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环境防风固沙,减轻灾害森林可以降低风速,减轻风沙、台风、霜冻等灾害影响因素植物形态或分布指示作用热量水平分布: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苔原不同温度带垂直分布:热带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山地针叶林→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荒漠等不同海拔水分湿生植物叶子硕大柔嫩,根系退化,茎内有孔,如莲藕、芦苇等水湿环境旱生植物叶子退化为刺,根系发达,叶面有蜡质,茎粗大,如仙人掌、骆驼刺等干旱环境光照喜光植物对光照需求量大,分布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如树林上层的马尾松等光照充足喜阴植物对光照要求低,分布在阴暗处,如树林下部的冷杉、地衣、苔藓等光照不足土壤有机质包括腐殖质、生物残体等,大多以有机碳的形式存在。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三 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 微专题8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专题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微专题8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微专题8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节次考试内容必考要求大气环境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垂直分层(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4)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abbb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地球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是太阳辐射能在地面、大气间的转换过程,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如下图所示:b级方法技巧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技巧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等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b级拓展延伸逆温的形成及影响(1)逆温的形成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会出现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逆温.从形成原因上看,常见的逆温类型主要有:①辐射逆温。
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强烈,近地面大气迅速冷却,而上层大气降温较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夏季较弱,冬季较强.②平流逆温。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层上,由于暖空气的下层受到冷地面或气层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受影响较小,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现象。
这种逆温主要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
③锋面逆温。
在锋面上,暖空气位于锋面之上,冷空气位于锋面之下,如果冷暖空气的温度差异比较显著,会产生明显的逆温现象。
④地形逆温.在盆地或山谷地形区,夜间由于山坡上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导致盆地或山谷底部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形成上暖下冷的空气结构,即出现逆温现象。
2015届高三地理(全国卷地区)二轮复习限时集训15份
2015届高三地理(全国卷地区)二轮复习限时集训专题限时集训(一)[专题一地球运动规律] (2)专题限时集训(二)[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 (6)专题限时集训(三)[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 (12)专题限时集训(四)[专题四地质作用、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貌] (17)专题限时集训(五)[专题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3)专题限时集训(六)[专题六人口与城市] (34)专题限时集训(七)[专题七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 (40)专题限时集训(八)[专题八人文地理事象区位分析] (45)专题限时集训(九)[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 (55)专题限时集训(十)[专题十区域地理] (60)专题限时集训(十一)[专题十一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65)专题限时集训(十二)[专题十二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 (70)专题限时集训(十三)[专题十三地理图表分析] (76)专题限时集训(十四)[专题十四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81)专题限时集训(十五)[专题十五地理信息的提取和应用] (87)阶段限时集训(十六)[地理学科技能] (91)专题限时集训(一)[专题一地球运动规律](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图Z1-1是美国宇航局2012年7月4日拍摄到的太阳活动剧烈爆发时的图像,大量速度达800千米/秒的带电粒子被喷射到太空中。
读图回答1~2题。
图Z1-11.图示太阳活动发生的太阳大气层是()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大气层之外2.图示太阳活动()A.没有活动周期,但可能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B.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先受其影响的行星C.爆发后8分钟左右引起两极极光产生D.高峰年极端天气现象的频率增加图Z1-2为某日地球半球示意图,a为晨线。
读图回答3~5 题。
图Z1-23.此日,我国的节气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4.此时,下列即将日出的城市是()A.兰州B.北京C.上海D.广州5.图中表示地球绕日公转方向箭头是()A.①B.②C.③D.④6.2013年6月20日10时04分至10时55分(北京时间),“神州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第二讲大气环境1课件-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在亚洲东部,有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和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比其他任何地区都要显著。所以,由海 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季风,在东亚最为典型,范围大致包括我国 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区。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对比
分布地区
东亚季风
南亚、东南亚季风
分布纬度
温带、亚热带
热带
季节 冬季(1月) 夏季(7月) 冬季(1月)
运动
线,有利于高
升 但其根本热源是来自太阳。
在山谷,因夜间吹山风,迫使谷底的暖空气抬升,形成逆温,阻碍空气的对流运动,污染物难以扩散。
空飞行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对比
高压与低压都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 高山阻挡冷空气侵入(地形封闭,不易散热)
低纬地区:17~18千米; 大气逆辐射的强弱直接影响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果。 对流 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气温日较差大。 中纬地区:10~12千米;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3.热力环流 (1)形成原因:地表冷热不均。 (2)形成过程 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大气水平运动。
(3)热力环流的相关规律 高压与低压都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 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 受热不均产生垂直运动: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冷却 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 水平气压差异促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风。
冬这季种风 在如单果位(2是距从离)大海间洋的吹气地来压也差暖多叫雨作大。气压梯气度。: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形
同纬度夏季陆地的气温高于海洋。
成大气辐射。 形成季风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地球表面的性质不同,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4.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由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季节移动,引起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因在不同季节分别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
高考地理 第二章 大气环境(三)复习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江苏省海门市高考地理第二章大气环境(三)复习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海门市高考地理第二章大气环境(三)复习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海门市高考地理第二章大气环境(三)复习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大气环境(三)【复习目标】1。
能绘制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3.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知识梳理】活动一:思考: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规律、气候成因、气候特点分别是什么?建构: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规律、气候成因、气候特点1。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天气的平均状况,描述气候的两个重要指标是气温和降水。
2。
影响气温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影响降水多少的决定性因素是大气环流。
3。
气流与降水:⑴降水较多:①上升气流,如,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锋面;②从低纬吹向高纬、海洋吹向陆地的风,如,盛行西风、夏季风。
⑵降水较少:①下沉气流,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②从高纬吹向低纬、陆地吹向海洋的风,如信风、极地东风。
4.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及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关系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及对应的自然带。
①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于南北纬0º—10º之间,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
②热带草原气候:分布于南北纬10º-20º之间,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③热带沙漠气候:分布于南北纬20º—30º的大陆西岸和内部,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全年炎热干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等压线与风 、
(1)根据等压线图判断风速 )
②不同等压线图上的点:先计算各 不同等压线图上的点: 点附近气压梯度( 点附近气压梯度(单位实际距离的气压 的大小,然后比较。 差)的大小,然后比较。气压梯度大的 风力(风速) 点,风力(风速)大。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4、大气环流与天气: 、大气环流与天气: 两个多雨带: 两个多雨带: 赤道低压带(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赤道低压带(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副极地低压带(两支气流相遇, 副极地低压带(两支气流相遇,多锋面 气旋雨) 雨、气旋雨) 两个少雨带: 两个少雨带: 副热带高压带(偏转下沉)、 )、极地高压 副热带高压带(偏转下沉)、极地高压 受冷下沉) 带(受冷下沉) 5、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具体移动 规律与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一致。 规律与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一致。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B. 高温多雨 D. 温和湿润
海 陆 分 布 对 大 气 环 流 的 影 响
一月份,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冷高压( 一月份,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冷高压(亚洲 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60° ),形 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60°N),形 成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 成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
2、等压线与风
(3)在等压线图上,确定任一地点的风向 在等压线图上,
①高空的风:不考虑摩擦力,风向 高空的风:不考虑摩擦力, 平行于等压线;面向风吹去的方向, 平行于等压线;面向风吹去的方向,北 半球高压在右侧,南半球高压在左侧。 半球高压在右侧,南半球高压在左侧。
②近地面的风。 近地面的风。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响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四、季风环流
亚洲1 亚洲1月、7月的季风图 冬季风 夏季风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气压带、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季风环流 成因
亚 洲 东 部 亚 洲 南 部
海陆热 力性质 的差异。 的差异。
冬季风 成因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例题1、下图是“ 例题 、下图是“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 读图回答13~14题。 图”,读图回答 题 13、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图中 处的盛行风向是 ( B ) A. 东北风 C. 东南风 B. 西北风 D. 西南风 ( A )
14、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 、图中 处的气候特征是 A. 炎热干燥 C. 温和干燥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五、天气系统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1、锋面系统 、
(1)冷锋 )
①降水多发生在锋后; 降水多发生在锋后; ②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 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 ③实例: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季的 实例: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 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尘暴、寒潮。 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尘暴、寒潮。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例题2.(2009 全国文综 全国文综Ⅱ 下图中, 例题2.(2009·全国文综Ⅱ)下图中,H地恰与 2. 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相吻合, 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相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 天为20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1 2 200千米的速度东移 天为20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1—2题。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2)、根据气候成因判读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成因判读气候类型 ◇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 类型有: 类型有: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 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 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 风带交替控制) 风带交替控制)
六、气候类型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 大气环流:调节全球水热分布( 大气环流:调节全球水热分布(特别是中 纬度大陆东西两岸) 纬度大陆东西两岸) 下垫面状况: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下垫面状况: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使 气候变得更为复杂) 气候变得更为复杂) 注:下垫面状况主要包括地面的海陆分布、 下垫面状况主要包括地面的海陆分布、 地势起伏、 地势起伏、物质组成等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2)暖锋 )
①降水多发生在锋前; 降水多发生在锋前; ②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 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3)准静止锋 )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江淮准静止锋(梅雨) 江淮准静止锋(梅雨) 锋面遇地形阻挡: 锋面遇地形阻挡: 昆明准静止锋(冬半年) 昆明准静止锋(冬半年)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海 陆 分 布 对 大 气 环 流 的 影
七月份,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热低压( 七月份,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热低压(亚洲 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30° ),形 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30°N),形 成夏威夷高压和亚速尔高压。 成夏威夷高压和亚速尔高压。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三、大气环流
1、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划分: 2、划分: 低纬环流( 30° 低纬环流(0°—30°)、 30 中纬环流(30°—60°)、 中纬环流(30° 60° 60 高纬环流(60° 90 90° 高纬环流(60°—90°) 地面表现: 3、地面表现: 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以赤道低压带 为轴南北对称, 低压相间分布, 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中 间为风带。 间为风带。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3)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判读 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 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 候和苔原气候 只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热带季 只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 风气候、 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 候 只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 只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热带沙 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漠气候、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2、气旋 (低气压 和反气旋 (高气压 、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 东南沿海的台风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长江流域七、 长江流域七、八月份的伏 冬季爆发的寒潮, 旱,冬季爆发的寒潮,北 秋高气爽” 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3、锋面气旋 、
专题三
大气环境
永州市三中高三地理备课组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一、热力环流
冷
热
冷
B
A
C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一、热力环流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一、热力环流
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 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形成:冷热不均→垂直运动→ 2.形成:冷热不均→垂直运动→气压差 异→水平运动 3.常见的几种热力环流 海陆风) (1)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海陆风) 盆地(谷地)内的热力环流(山谷风) (2)盆地(谷地)内的热力环流(山谷风) (3)城市热岛环流
地 球 上 的 气 压 带 和 风 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中 东
纬 北 信
西 风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东 中
南 纬 西
信 风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 地 东 风
极地高气压带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注意:赤道低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 注意:赤道低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副 热带高压带与极地高压带的形成原因是 不同的(如下图) 不同的(如下图)
2、等压线与风
(1)根据等压线图判断风速
①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 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上, 线的疏密程度不同。等压线密集的地方, 线的疏密程度不同。等压线密集的地方, 单位距离水平气压梯度( 单位距离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 风速)就大;反之, (风速)就大;反之,等压线稀疏的地 水平气压梯度( 风力( 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风 就小。 速)就小。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海陆风) (1)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海陆风)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2)盆地(谷地)内的热力环流(山谷风) 盆地(谷地)内的热力环流(山谷风)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3)城市热岛环流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二、风
1、风的形成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受亚洲高 压控制, 压控制, 盛行偏北 季风。 季风。 盛行来自 高纬大陆 的东北季 风。
夏季风 成因
受夏威夷高 压控制, 压控制,盛 行来自海洋 的东南季风。 的东南季风。
性质
寒冷 干燥
性质
温暖 湿润
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和气 压带、 压带、风带 的季节移动。 的季节移动。
温暖 干燥
赤道低压带北移, 赤道低压带北移, 南半球的 东南信风受吸 温暖 收越过赤道, 收越过赤道, 湿润 向右偏转而成 西南季风。 西南季风。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1.上午10时,H地气温为12℃,甲聚落气温为 上午10时 地气温为12℃, 10 12℃ 17℃。 15时甲聚落的气温最接近 时甲聚落的气温最接近( 17℃。到15时甲聚落的气温最接近( ) C. D. A.15℃ B.18℃ C.21℃ D.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