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期末测验重点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期末测验重点及答案
————————————————————————————————作者:————————————————————————————————日期:
一、填空题
1.宗教崇拜阶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远祖崇拜—后
世圣贤崇拜的源头;近祖崇拜—后世宗法文化的先导。
2.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
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三宝:佛、法、僧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并称三法印。
3.先秦诸子:儒道法墨阴阳兵农纵横家杂家小说家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4.先秦六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
西汉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东汉七经:
五经加上《论语》《孝经》合称七经
唐代十二经:
“明经”科以“三礼”、“三传”合《易》《诗》《书》为九经;合《论语》《孝经》《尔雅》为十二经;
宋十三经:
合《孟子》为十三经。
南宋四书五经:
朱熹从《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篇,合《论语》《孟子》为四书;与汉代五经合称。
5.程颢说:“学也者,使人求之于内也;不求于内而求于外,非圣人之学也。”
程颐说:“学者不必远求,近取诸身,只明天理,敬而已矣”
“格物致知”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
朱熹:理气论,“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
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存天理,灭人欲”。
6.陆九渊:“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
宇宙”
7.科举考试:乡试、会试、殿试。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
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榜眼、探花。
二、大题
1、如何理解老子的“反者,道之动也”,中国“反向性”文化(中国文化中的
“反”)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老子把事物都包含有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规律,概括为“反者道之动”。
1)道动于!反!,是指!道"从!无"到!有"的生成运动&,!道"从!无"到!有"的生成运
动,就是从无规定到有规定的否定运动&
2)道动于!反",是指对立面的!互相依存"与!物极必反"&相互依存是!我"与!他"’!
显"与!隐"’!阴"与!阳"’!虚"与!实",!动"与!静"的暂时平衡&如老子所言:!有无之相物极必反是对待双方的平衡被打破,当一方获得过度发展而导致向另一方的转化&!阴盛阳衰"!否极泰来
老子的!反也者,道之动也"就可译为!道所启动的是反向转化"
3)道动于!反",是指!道"的运动是使万物!回归"于道&回归是从有入无,是文明
的归藏’归潜’归化,是与道俱化
①在第一层次上,!反"的回归义是指死亡"&
②!反"的回归义是指!人性自然"的回返因此,在人性回归主题上,反是归潜,
是对有死速朽和归因空无的超越,是生存意义上的文明智慧通化&
③反"的回归义是指!始卒若环"的大化& !反"的回环式的回归义,就不再是线性
的生成’逆反’对反’反转’平衡,!反"不再是逻辑的单行道运作,而是大道圆通,是圆观宏照和化感通变
老子’庄子的!反"道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反向性"思维方法的体现与运用&
美国学者郝大维指出:!中国文化传统是由反向性概念奠定的&"
老子“反者道之动”的命题对中国哲学中辩证思想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等先秦诸子是这种!反向性"文化的典型体现,秦汉以后的经学’玄学’佛学’理学’心学’朴学等同样是这种!反向性"文化的精神传承&
然而,人们却大多将这种!反向性"文化简单片面地解释为!复古"’!倒退"’!
回返",从而遮蔽了!反向性"文化的丰富意蕴,
2、恒、常、庸
①《庄子》的关键词“庸”和《老子》的概念“恒”“常”,都是指向和描述“道”
之特性的重要线索。某种程度上,“恒”“常”是指向“庸”,而“庸”又含藏“恒”“常”。
“恒”“常”“庸”,它们就是对“道”的非限定之限定的强名,就是寓短暂于恒久、寓非常于日常、寓无用于有用、寓变易于不易。
②“恒”“常”约有三层含义:一是形容词性,即“恒常的”,如“道可道,非
常道”;二是副词,即“经常”“恒常”,“道恒无名”(帛书本三十七章);
三是名词义,即“恒常之道”,如“有无之相生也···恒也”。
③庸”约有三层含义:一是“日常”“恒常”,二是“有用”“用处”,如谓“庸
也者,用也”三是作反问语气词,相当于“哪里”,
庄子“庸”的思想在《齐物论》中首次提出:“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姚志华认为,得、适、通、用、不用和以明(庄子在另一句话中谈到它)共同阐明了一个重要概念:庸。表达一种生存状态的隐蔽和澄明的双重运作,即正/反、损/益相辅相成、无过无不及的智慧的生存哲学。
“庸”即作为此在的人将自己的本真存在寓托在日常生活世界里。而庄子的阐释还更深一层:“庸也者,用也”,即大道的“无所可用”“不可知”“不可说”又寄寓在日常生活的“现世之用”“可知”“可说”中。
“庸”的思想就是寻求非现成标准的本末体用之贯通,“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里的“庸”就不仅是工具论的,也是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起源与终极的统一,是在自我的否定中不断达到肯定的圆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