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二物理学史

合集下载

人教版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

人教版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新人教版)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 )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9、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

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

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新人教版)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 )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物理学史总结3篇

物理学史总结3篇

物理学史总结物理学史总结3篇物理学史总结3篇物理学史总结篇一:高中物理学史总结必修1、2:1.亚里士多德:○1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2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伽利略:○1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逻辑推理)○2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理想实验)3.牛顿:○1牛一定律(惯性定律)、牛二定律(F=ma)、牛三定律(相互作用力)○2总结万有引力定律4.胡克:胡克定律(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5.开普勒:开普勒三大定律(行星运行三定律)6.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准确测出了引力常量G(第一个能“称量”地球质量的人)选修3-1:1.富兰克林:把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2.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最早测定了元电荷e的数值3.库仑:库仑定律(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4.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5.欧姆: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I=U/R)6.焦耳: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Q=I2Rt,由实验直接得到)7.霍尔:霍尔效应选修3-2:1.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电生磁,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安培:○1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2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3安培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3.洛仑兹:洛仑兹力(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4.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磁生电)5.纽曼和韦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判断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定律)(不是法拉第)6.楞次: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7.麦克斯韦:“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物理学史总结篇二:高中物理学史总结实用版【高考试题】1.(2011山东卷)16.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高中物理学史(包括经典物理和原子物理)

高中物理学史(包括经典物理和原子物理)

·经典物理★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贡献:①发现摆的等时性②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质量无关③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探究科学真理的方法为物理学的研究开创了新的一页(发现了物体具有惯性,同时也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经典题目伽利略根据实验证实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错)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伽俐略首先将物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对)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对)★胡克(英国物理学家)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牛顿(英国物理学家)贡献:①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惠更斯等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一套普遍适用的力学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也称牛顿力学或古典力学)体系,物理学从此成为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②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经典题目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总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数(对)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对)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对)★卡文迪许贡献: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典型题目牛顿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错)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对)★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观点:①重的物理下落得比轻的物体快②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经典题目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对)★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贡献:开普勒三定律开普勒第一定律,也称椭圆定律;也称轨道定律:每一个行星都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

完整版)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

完整版)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

完整版)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XXX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他还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XXX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XXX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XXX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他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XXX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XXX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XXX对物理学的贡献是XXX定律。

他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6.1638年,XXX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XXX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XXX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

古希腊科学家XXX是代表。

而波兰天文学家XXX提出了“XXX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XXX提出XXX三大定律。

9.XXX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XXX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XXX学生XXX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高二物理学史(最全)

高二物理学史(最全)

高二物理学史2020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2、英国科学家牛顿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3、17世纪,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4、20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6、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7、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

8、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9、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10、1752年,富兰克林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1、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2、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3、1841~1842年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14、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15、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6、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17、1834年,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8、1832年,亨利发现自感现象。

19、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20、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及研究方法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及研究方法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新人教版)专题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 )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高中物理学史(常考精选)

高中物理学史(常考精选)

---- 一、力学(伽利略、开普勒、胡克、牛顿、卡文迪许)伽利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两个错误观点质量大的物体下落的快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开普勒:开普勒三大定律(行星运动)胡克:胡克定律,即弹簧的F=k x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顾名思义万能的)卡文迪许:用扭杆测出了引力常量G,被称为“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人”二、静电(库伦)库伦:利用扭杆发现库伦定律,并测出静电力常量K三、电流 (焦耳、欧姆)焦耳定律:电流的热效应,电现象与热现象的联系,即Q=I 2Rt欧姆定律:即 I=U/R电阻定律:即 R= ρL/S四、磁与电(奥斯特、法拉第、楞次、安培、麦克斯韦、赫兹、劳伦兹)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即电生磁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即磁生电。

(另:第一个提出场的概念,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包括右手定则)。

安培: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和左手定则。

(另:提出分子电流的假说,解释磁现象。

)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

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五、原子物理(汤姆生、卢瑟福、查德威克、波尔、爱因斯坦、伦琴)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指出阴极射线是电子流。

提出原子的枣糕(面包葡萄干)模型。

卢瑟福:α粒子(氦核)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另:用ɑ 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钹发现中子波尔:提出原子结构的量子化轨道模型,最先得出氢原子能级表达式,成功解释了氢原子的电磁波谱。

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伦琴:发现 X 射线(伦琴射线)六、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两假设(原理);四结论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 c 不变。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新人教版)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新人教版)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新人教版)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 )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物理学史 (高中)

物理学史 (高中)

高中物理学史1、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F弹=kx)2、伽利略:意大利的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时代的仪器、设备十分简陋,技术也比较落后,但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S正比于t2 并给以实验检验;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过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如不受外力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

后由牛顿归纳成惯性定律。

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发现,得出牛顿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

4、开普勒:丹麦天文学家;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开普勒三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

5、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巧妙的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6、布朗:英国植物学家;在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时,发现了“布朗运动”。

7、焦耳:英国物理学家;测定了热功当量J=4.2焦/卡,为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的发热,得到了焦耳定律。

8、开尔文:英国科学家;创立了把-273℃作为零度的热力学温标。

9、库仑:法国科学家;巧妙的利用“库仑扭秤”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发现了“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是电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定量规律。

库仑定律阐明,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与电量乘积成正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

)10、密立根:美国科学家;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得到了基本电荷e 。

11、欧姆:德国物理学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欧姆把电流与水流等比较,从而引入了电流强度、电动势、电阻等概念,并确定了它们的关系。

12、奥斯特:丹麦科学家;通过试验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

(电流磁效应)13、安培:法国科学家;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

(安培最主要的成就是1820~1827年对电磁作用的研究。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新人教版)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 )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11、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完整版)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

(完整版)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

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物理学史必修二

物理学史必修二

物理学史必修二基尔霍夫:提出基尔霍夫定律。

德:开普勒在研究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后,发现如果假设行星的运行匀速圆周运动,计算所得的数据与外观不符,只有假设行星与太阳运动的不是圆而是椭圆,才能解释这种差别。

提出开普勒三定律。

其观念是日心说。

托勒密:解释行星的逆行,提出“本轮”的概念哥白尼:提出行星和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只有月亮绕地球运行。

在17世纪初伽利略发明望远镜后,地心宇宙论棺木上敲下最后一颗钉子。

第谷·布拉赫:行星位置测量为哥白尼的学说提供了关键性支持。

胡克等人认为:行星绕太阳运动是因为它受到了太阳队它的引力。

甚至证明了如果学校轨道是圆形的,它所受引力的大小跟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是二次方成反比。

牛顿:在前人对惯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任何反复试改变速度(包括改变速度的方向)都需要力。

这种引力存在于各种物体之间,阐述了普遍意义下的万有引力定律。

英: 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通过几个铅球之间万有引力的测量,比较准确地得出来G的数值,引力常量的普适性,成了万有引力定律正确性的最早证据。

德:伽勒:在法勒维耶预言的位置附近观测到了海王星。

爱因斯坦:20世纪初,爱因斯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

1951年,爱因斯坦创立了广义相对论。

伽利略:斜面实验室使人们认识到了引入能量的重要性,说明能量在山球运动过程中是不变的。

后来的物理学家从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提出能量或能的概念。

法:科里奥利:明确地把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和受力点洛伦兹力的方向的位移的乘积叫做“力的功”。

牛顿没有给出能量的观点。

迈尔:表述了能量守恒定律,找出力与热的关系。

高中最全的物理学史总结整理

高中最全的物理学史总结整理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汇总I.必考部分:(必修1、必修2、选修3-1、3-2)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

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

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 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11.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

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

高二物理学史知识点

高二物理学史知识点

高二物理学史知识点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能量与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和原理。

它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高二阶段的物理学习中,我们会学习到一些基础的物理学史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我们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脉络的关键。

1. 伽利略和牛顿的运动定律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伽利略和牛顿对运动定律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伽利略提出的惯性定律认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而牛顿在伽利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运动定律,提出了著名的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第二定律给出了力学方程F=ma,第三定律则是行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

2. 热力学的发展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学科,它的发展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的转变。

热力学的重要里程碑有开尔文提出的绝对温标和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克劳修斯和开尔文提出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增加原理),以及卡诺循环等。

这些定律和原理为我们理解能量转化和热力学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3. 电磁学的兴起电磁学是研究电荷和电流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的发展带动了现代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安培、法拉第等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

电磁学的重要定律有安培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此外,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提出使得电磁学和光学有了更加统一的描述,为电磁波的研究提供了关键的理论工具。

4. 相对论的革命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20世纪物理学的一大突破,它对时空观念进行了颠覆性的变革。

狭义相对论提出了光速不变原理和时空相对性原理,解决了以太的存在问题。

广义相对论进一步将引力看作是时空弯曲引起的,为我们理解宇宙和黑洞等提供了新的视角。

5. 粒子物理学的发展粒子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构成和相互作用的学科,也被称为高能物理学。

粒子物理学的发展突破了原子核结构的认识,并提出了夸克模型和标准模型等理论框架。

同时,粒子对撞机的建设使得人们能够研究更高能量的粒子相互作用,从而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高中物理学史(最全)

高中物理学史(最全)

新课程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必修部分: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3、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6、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7、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8、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9、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10、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11、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整理第谷的观测数据,提出开普勒三定律;
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几个铅球)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7世纪,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
胡克等人认为,行星绕太阳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太阳对它的引力,甚至证明了如果行星的轨道是圆形的,他所受的引力大小跟行星到太阳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牛顿利用他的运动定律把行星的向心加速度与太阳对它的引力联系起来了。

他还认为这种引力存在于所有物体间,从而阐述了普遍意义下的万有引力。

拉普拉斯,米切尔指出黑洞。

牛顿吸收了欧几里得的数学,阿基米德的静力学,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伽利略的运动理论和实验结果,还包括惯性概念,笛卡尔的动量守恒,惠更斯的向心力,等等。

在科学方法上,他以培根的实验归纳方法为基础,又吸收了笛卡尔的数学演绎体系,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科学方法。

伽利略和笛卡尔、惠更斯等已经用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等一系列科学概念代替了古希腊人模糊不清的自然哲学概念;牛顿的功绩是,再把他们系统化的同时贡献出两个相关概念,“力”和“质量”。

他把质量与重量区别开,并把质量分别与惯性和引力相联系。

牛顿综合了天体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形成了深刻反映事物本质的科学体系。

法国科学家科里奥利扩展了这一基本思想,明确的把作用与物体上的力和受力点沿力的方向的位移的乘积叫做:力的功
对能量守恒定律的贡献:迈尔,焦耳,赫姆霍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