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探究学习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
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案例1]《数数》一课中,设计色生动可爱的小动物等作为课件内容,以引起学生们的审美感,用拟人化的手法,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想象。
在教学“比较”时,课件先呈现一片草地,绿草如茵。
画面上出现母鸭和小鸭,“鸭妈妈也带着它的孩子们来了。
”……这样,美丽的画面和学生生活体验融合在一起,然后转入鸡妈妈和鸭妈妈的对话。
鸭妈妈对鸡妈妈说:“我的小鸭比你的小鸡多。
”而鸡妈妈却对鸭妈妈说:“不对,我的小鸡比你的小鸭多。
”怎样知道鸭妈妈的孩子多,还是鸡妈妈的孩子多呢?这就引发了比多比少的问题。
学生经过讨论后,决定让小鸡和小鸭分别排队,然后一个对一个,就把多少比出来了。
这样,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同时又感受到了美的熏陶。
[案例2]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是丰富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如:《时、分,24时记时》教学内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生活经验,教学中,我们运用多媒体的音、形、像等功能,再现生活实际。
如学习24时记时法,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天时间内时针正好走了两圈这一知识点。
给每个画面配有钟面,能看到时针、分针在不停地转动。
教学时,熟悉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真切地体会到一天有24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了两圈。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深度融合的案例分析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深度融合的案例分析引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案例背景某小学四年级数学课程,主题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传统教学方式主要依靠黑板讲解和课本练习,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部分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存在困难。
为了改善教学效果,教师决定引入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交互式电子白板和数学教学软件等手段,进行教学创新。
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和视频直观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面积计算过程。
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完成面积计算的演示和练习。
数学教学软件:如GeoGebra,用于学生自主探究和操作练习。
教学过程:导入阶段:使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它们的特征。
提出问题:“如何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新授课阶段: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演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在电子白板上进行操作,计算不同长宽的长方形和边长不同的正方形的面积,教师实时指导和纠正。
使用数学教学软件GeoGebra,让学生自行探索和验证面积计算方法。
学生可以调整图形的大小,观察面积变化,并记录计算结果。
练习巩固阶段:学生分组使用平板电脑,完成数学教学软件中的面积计算练习。
软件即时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并纠正错误。
组内讨论和分享计算结果,互相学习和借鉴。
总结提升阶段:教师通过电子白板进行总结,强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学生在电子白板上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和鼓励。
效果与反思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高,课堂参与度大大增强。
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英语阅读的教学探究
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英语阅读的教学探究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与应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信息技术能够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包括图书、音频、视频、网页等。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资源更好地接触到英语阅读材料,拓展视野,增强学习兴趣。
2.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和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技能,提高阅读水平。
3. 提供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交互式学习环境,通过互动式的游戏、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英语阅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4. 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进行学习评估等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课堂教学、开展网上英语阅读活动、开设英语阅读电子资源库等。
以下是具体的实践案例:1. 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课堂教学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课堂教学,通过播放英语动画片、英语歌曲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阅读材料。
2. 开展网上英语阅读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网上英语阅读活动,通过在网上阅读英语文章、参与英语阅读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英语阅读习惯。
3. 开设英语阅读电子资源库学校可以建设英语阅读电子资源库,收集整理各类英语阅读资料,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进行英语阅读训练。
以上实践案例充分展示了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这些实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阅读技能,提高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支持下优化学科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研究内容
教学案例研究内容:1. 介绍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模式优化在当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环境下,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未来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来支持教学,并优化教学模式成为了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
2. 信息技术在优化学科教学模式中的角色信息技术的出现使教学模式的创新成为了可能。
在语言教学领域,老师们可以利用在线语言学习评台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在科学教育领域,利用虚拟实验室可以降低实验成本,增加实验机会,提高实验效率。
3. 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案例研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优秀的教学案例。
有一位小学教师利用在线绘本教学评台,为学生呈现了一场生动的语文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们利用在线数学建模工具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直观、丰富的数学学习体验。
4.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优化教学模式的案例研究4.1 在语言教学中,利用在线语音评测系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音语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2 在科学教学中,通过虚拟实验室,学生可以在没有实际实验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更加安全、直观的实验操作,增加实验机会,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4.3 在艺术教育中,利用线上艺术作品展示和交流评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示作品,进行交流和学习。
5. 信息技术支持下优化学科教学模式的未来展望在未来,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模式优化将会更加普遍,更加深入。
从基础教学到高等教育,信息技术都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教学模式的创新和优化提供更多的可能。
6. 总结和回顾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教育领域的面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优化和创新。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学案例的研究将会有更多的可能,教学将会变得更加高效、个性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7.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切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变革。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支持教学,不断地优化教学模式,获取了一定的成效。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探究学习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探究学习教学案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即培养学生具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流畅地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探究学习是针对学生主动性与参与性的缺失而采用的一种有效措施。
学生通过亲自探索发现事物的关系和规律,能产生兴奋感、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案例《插入超链接》教学过程教案一、准备阶段1、准备课件(学件)提供插入超链接的过程模拟操作展示,设置错误发生类型,引导学生找到纠正错误的方式。
2、准备学生探究的任务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以任务的逐步完成构建该课程完整而系统的学习体系,完成学生只是积累的整体性进程。
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导学习从提出关于链接的基本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思考,建立超链接相关概念:包括链接源和链接目标、链接方式、链接基本特征等。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课件,及时总结归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学生探究学习——文字及图片的链接<任务1> 利用预留的文字及图片作为链接源,链接到网站对应网页。
分层次任务:找出网页原有链接错误并且修改(地址设置错误、目标网页位置错误等)。
分层次任务:探究图片链接的其它方法(利用图片属性等)。
[教师巡视辅导,反馈评价并针对性讲解]3、学生探究学习——书签链接<任务2> 完成预留的指定网页中索引标题与相应文字段落的书签链接。
分层次任务:完成从网页底端返回页面某一位置或网页顶端。
(灵活利用书签功能)分层次任务:思考并试一试不同网页之间能否使用书签链接?什么时候需要使用?等等。
[教师巡视辅导,反馈评价并针对性讲解]此为难点,请学生演示并叙述探究过程,穿插提问并总结。
例说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初探
探 究 过 程 说明 : 拖动a I 区闻[l】 、b使得 ab分别为: 刃|
a b
巨 3 3 _ r 0. 7 .
-
; :
图1
4能积极参与数 学学 习活动, . 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
创造。
( 教 学重 点, 三) 难点
约8 分钟后, 请学生回答 自己的研究结果 , 然后和学生一起 总结对称轴和区间的不同位置关系对函数值域的影响。
静 运用多媒体 ,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恰当地播放配乐 气氛, 创设情境 , 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 充满情感的语言启迪和引导, 学生就会展
活 的美 景 , 欣赏 到 教材 中美 的因素 , 样 这 既能 加深 对课 文 的理解 , 又可 以使 学生 得
程玉芬 河北省迂安市野鸡坨镇 丁庄子 中学 《 语文课程标准 》 提出了要 “ 努力建
设 开 放 而 有 活 力 的语 文 课 程 ”的基 本 理
“ 的一声巨响,一场天翻地覆的大爆 轰” 炸发生 了, 从此恐龙便慢慢地减少, 直至 最后灭绝 ( 多媒体屏幕同时播放恐龙的生 活及灭亡的画面) 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 。 的科普世界去寻求答案吧! 教师富有感情 的语言再配以生动的动画效果, 一下就激
【 案例 】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 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
值域 研 究
/
.
朱睿 江苏省溧阳市埭头中学
/I t _ _ ● l _ ● t ● ●
● 教学过程设计
( ) 一 研究 背景
本课研究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值域问题 , 引导学生利 用几何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动态性来探索 、 研究二次函数的值域与区间和对 称轴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的内容既是二次函数知识的升华 , 也是 对前面所学函数知识的巩 固, 同时这种研究本身也为今后研究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英语探究学习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英语探究学习教学案例英语是语言文字学科,英语探究学习属于认知型探究学习,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描述和认识、理解和记忆、判断与解释、探究其认识规律、学习途径和学习方法,从而加以吸收和掌握的一种学习方式。
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英语有很强的社会性,其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与现实生活也很贴近。
所以英语探究学习具有开放性、交互性、主体性、过程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点。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探究学习,其优越性十分明显。
下面以在高中学生中进行的英语探究学习课《The Great Green Wall》为例,来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探究学习的模式。
一、教学设计思路通过语言讲授和学生操作计算机,以讨论法、谈话法组织整个教学过程。
围绕课堂讨论问题,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件的帮助自主地相互协作、寻找答案、提出见解、展开讨论,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和归纳问题的答案。
教师继续提出相关问题,学生进一步思考并回答。
学生自主进入学习自测,检测自己是否真正达到了意义建构。
二、教学软件设计原则1.课题选择的必要性选择一个恰当的课题作为研究内容,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协作学习和意义建构。
《The Great Green Wall》是目前中国政治、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热点问题。
2.创设学习情境在探究学习中,通过网站《The Great Green Wall》的设计制作,为学生学习“环境保护”提供协作学习环境,使学习者能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通过协作学习,师生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3.优化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教学软件必须具备大信息量的特点。
由于信息技术学习资源极为丰富,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筛选、组织学生的学习资源。
通过教师对资源的筛选,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速度,并能减少使用信息技术的不良影响。
比如:课件中的“What’s the Great Green Wall?”“Why was the Great Green Wall built?”“Where does China build the Great Green Wall?”等材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帮助。
小学科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案例4
小学科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案例4活动背景小学三年级学生研究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物质的状态变化,老师通过学科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固态水变成气态水蒸气,再变回液态水的过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过程,老师计划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一堂融合教学的科学课。
活动过程1. 课前准备:老师将学科视频内容转成GIF动画和图片,放在PPT中作为学生预材料。
并在PPT中嵌入一道Kahoot测试,让学生自主研究并测试自己的掌握程度。
课前准备:老师将学科视频内容转成GIF动画和图片,放在PPT中作为学生预习材料。
并在PPT 中嵌入一道Kahoot测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测试自己的掌握程度。
2. 课堂探究:在课堂上,老师通过实验展示冰变成水,水变成水蒸气,引导学生观察物质状态变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思考如何描述这个过程。
课堂探究:在课堂上,老师通过实验展示冰变成水,水变成水蒸气,引导学生观察物质状态变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思考如何描述这个过程。
3. 信息技术融合:通过PPT中的GIF动画,老师概括性地介绍固态水变成气态水蒸气的过程,并在屏幕上手写液态水变成固态冰的反应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信息技术融合:通过PPT中的GIF动画,老师概括性地介绍固态水变成气态水蒸气的过程,并在屏幕上手写液态水变成固态冰的反应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4. 拓展延伸:老师安排学生使用Scratch编程软件,设计动画模拟水蒸气变成云、云变成雨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物质状态变化的理解,同时也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拓展延伸:老师安排学生使用Scratch编程软件,设计动画模拟水蒸气变成云、云变成雨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物质状态变化的理解,同时也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活动效果本节课以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身份,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兴趣。
智慧课堂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变革。
智慧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理念,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讨智慧课堂教学的实践方法。
二、智慧课堂教学的定义智慧课堂教学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运用智慧教学平台、智能设备等资源,实现个性化、互动性、协作性的教学活动。
三、智慧课堂教学的特点1. 个性化:智慧教学平台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互动性:智慧课堂教学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多媒体、网络等手段,实现实时、高效的信息交流。
3. 协作性:智慧课堂教学鼓励学生之间的协作,通过项目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教学资源丰富:智慧教学平台汇集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视频、音频、案例等,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
四、智慧课堂教学实践案例1. 案例一:小学语文《黄山奇石》教学目标:通过阅读《黄山奇石》,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奇特之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1)教师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有关黄山奇石的资料,并制作成PPT。
(3)各小组展示PPT,分享自己的发现,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学习黄山奇石的成语故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 案例二:初中物理《光的传播》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1)教师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展示光的传播实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利用平板电脑记录实验数据。
(3)各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分享实验心得。
(4)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光的传播规律。
五、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的意义1. 提高教学效果:智慧课堂教学通过个性化、互动性、协作性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究
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究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在教育领域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出发,探讨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并解析其对教学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1.个性化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平台等手段,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料和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同时,通过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收集并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提高语文教育的个性化水平。
2.协同教学模式协同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网络课堂、在线讨论等工具,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和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和合作,互相学习和讨论,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和讨论教学资源,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料和案例,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游戏化教学模式游戏化教学是通过将教学内容和活动变成游戏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和主动性的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可以通过嵌入故事情节、设定游戏关卡、设计竞赛活动等方式,将语文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还可以借助教育类游戏软件、在线竞赛平台等工具,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促进语文学习的全面发展。
游戏化教学模式也可以提供实时反馈和评估,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影响1.提高教学效率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更高效地准备和展示教学内容,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案例。
同学们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自主学习,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料和答疑解惑。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举例
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举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教育领域也逐渐开始应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提升学习效果。
在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和合作探究的整合应用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探讨信息技术与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
案例一:使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历史场景的再现在历史教学中,老师们经常会讲述一些历史事件或者情景,然而仅靠口头描述是很难让学生充分理解和体会到历史场景的真实感。
老师们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来进行历史场景的再现。
在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场景时,老师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通过在课堂上展示一些真实的战争场景,让学生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这段历史事件。
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因此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战争方案、研究战争战术等,通过互动来增进彼此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案例二:利用数字档案馆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在历史教学中,老师们需要提供大量的历史资料来支撑教学内容,然而传统的资料收集和整理方式往往效率低下,并且受限于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而现在,老师们可以利用数字档案馆来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可以获取到更加全面和丰富的历史资料。
在进行一次古代文明的教学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利用数字档案馆来查阅相关资料,然后进行合作探究,围绕文明的兴衰原因进行讨论和研究,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历史思维和合作能力。
案例三: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历史文献的翻译和研究在历史教学中,学生们一般需要阅读大量的历史文献来进行学习和研究。
古代的文献往往语言古奥,难以理解,因此老师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历史文献的翻译和研究。
在进行一次古代文明的学习时,老师可以将一些古代文献发布到网络平台上,然后让学生们通过网络资源来进行翻译和研究,然后进行合作探究,讨论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从而促进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研究能力。
教师教学探究与改进案例分享
教师教学探究与改进案例分享引言:教学是教师的核心职责之一,但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却是一项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过程。
在这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教育理念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们需要不断研究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本文将以具体的案例分享教师们在教学探究和改进方面的经验和实践。
案例一:多元化教学法某中学英语教师李老师在观察学生学习情况时发现,有些学生在听力和口语方面表现较为薄弱。
针对这个问题,李老师通过深入研究多元化教学法,创新了一套教学模式。
她提供了丰富的听力材料,包括音频、视频和讲座录音,并搭配不同的听力任务和练习方法。
在口语训练上,李老师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小组合作以及实地考察等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案例二:个性化辅导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王老师,在观察学生学习情况时发现,有些学生对数学概念掌握不牢固,容易出现迷失和焦虑。
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她采用个性化辅导的方式进行教学。
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数学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个别辅导,王老师帮助学生建立了对数学的自信和兴趣。
案例三:多媒体教学在一所高中的物理教室里,教师杜老师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来呈现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实验过程。
他制作了各种动画和模拟实验的视频,并配上生动有趣的解说和提示。
通过多媒体教学,杜老师成功地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
他还利用互动教学软件,让学生能够实时参与课堂,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案例四:实践教学一位中学地理教师刘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和理论,特意组织了一次实践教学活动。
他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市区进行地理考察和调查。
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了地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不再把地理知识理解为抽象和无用的理论。
这种实践教学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探究精神。
案例五:多元评估方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张老师,发现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问题。
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案例探究
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案例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高中数学课堂作为学生学习数理知识的重要场所,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已成为教育者和教师们探讨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探究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1.案例背景某高中数学老师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不高,学习成绩起伏不定。
在和同事的交流中,得知了一些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决定尝试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应用。
2.教学目标林老师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参与度。
3.教学方案林老师决定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在课堂上呈现生动有趣的数学知识。
他制作了一些数学题目的动画演示,将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图形、动画等形式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使得学生更易理解和记忆。
林老师引入了互动式教学平台。
他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了一些互动题目和游戏,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
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林老师还利用在线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课后练习。
他建立了一个网络学习群,学生可以在群里互相讨论问题、分享学习心得,老师也会在群里发布一些课外拓展资料和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4.教学效果经过几个月的尝试,林老师发现他的教学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加,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参与度也显著提高。
通过互动式教学平台,林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学生在群里互相交流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期末考试中,学生的数学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5.教学反思通过这次尝试,林老师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有技术支持,需要老师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
教学内容的制作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老师有一定的耐心和毅力。
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和传统教学相结合,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式。
信息化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教学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初中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英语素养。
为了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基于网络平台的信息化教学实践,以下是具体案例。
二、案例设计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网络平台进行英语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善于交流的品质。
2. 教学内容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4 What’s the matter?为例,本单元主要围绕“寻求帮助”这一主题展开。
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阅读。
3. 教学方法(1)网络平台辅助教学:利用网络平台,如英语学习网站、在线阅读平台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
(2)翻转课堂:课前,学生通过网络平台预习课文,了解文章背景;课后,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阅读任务,提高阅读能力。
4. 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课文内容、背景资料等,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课堂活动①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阅读理解: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文章的主题、人物关系、情节发展等。
③拓展阅读: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章,提高阅读能力。
④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写作手法、表达技巧等。
⑤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3)课后巩固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课后作业,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三、案例实施1. 教师培训为了确保信息化教学的有效实施,学校组织教师参加网络平台应用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 网络平台建设学校购置了英语学习网站、在线阅读平台等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
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英语阅读的教学探究
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英语阅读的教学探究【摘要】本研究探讨了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意义。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教学模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信息技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如学生对技术的依赖性过强等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本研究通过分析教学案例,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及作用,结论指出信息技术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带来新机遇,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未来,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将成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为教育教学带来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支持、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探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和价值、英语阅读能力、教学模式、影响、挑战、应对策略、案例分析、新机遇、促进作用、发展趋势。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教育领域开始尝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小学英语阅读作为英语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和支持。
信息技术的引入不仅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工具,还为教师和学生打开了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新模式和策略,对于提升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促进英语教学的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进步,小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的机会越来越多。
他们熟练操作各种数字设备,喜欢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和知识。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需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也是一个充满发展潜力的领域。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究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和影响,以及信息技术对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作用。
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小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方式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具有独特的优势。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策略,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课题研究目的1. 了解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究式学习的特点及优势。
2. 分析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究式学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策略,为教师提供实践指导。
4.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内容1. 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究式学习的特点及优势(1)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究式学习的特点①自主性: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合作性: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③开放性: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学习资源丰富,学生可以广泛涉猎,拓宽视野。
④个性化: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2)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究式学习的优势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学会如何获取、处理、运用信息,提高信息素养。
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思考、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通过丰富的学习资源、互动式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究式学习的现状及问题(1)现状①教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认识不足,教学方式仍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
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自主探究的能力。
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资源不足,缺乏有效的整合与利用。
(2)问题①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不足,无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探究式学习。
②学生学习能力较弱,难以适应探究式学习的要求。
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案例探究
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案例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积极探索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教学效果。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已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将以一个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案例进行探究,分析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
1.案例介绍这是一堂高中数学课,教师要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通常会用黑板进行讲解,学生则在笔记本上做笔记。
但在这堂课上,老师决定采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
他使用了投影仪将课件投影到大屏幕上,使用了电子白板进行讲解,并利用数学软件对一些实例进行演示和解析。
老师还让学生使用电子设备进行互动学习,通过在线答题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3.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这种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效果:- 提高了教学效率:信息技术的应用加速了教学进度,老师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讲解更多的知识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 提升了教学质量:多媒体展示和数学软件的应用带来了更直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 拓展了学生知识视野:通过互动学习,学生能够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学习数学知识,而不仅仅是老师的讲解和课本的内容。
4.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启示通过对这个案例的探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信息技术能够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数学软件和在线互动学习等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吸引力。
- 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学生通常对电子设备和多媒体呈现更感兴趣,因此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信息技术需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结合。
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应用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教学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技术融入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旨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以一个具体的案例,探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二、案例概述本案例以某中学八年级语文课堂为例,探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该课堂以《庐山谣》一文为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和在线平台,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互动性和趣味性。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庐山风光图片和音乐,激发学生对庐山美景的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庐山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用文字描绘庐山之美?2.自主学习环节教师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庐山相关资料,如庐山历史、文化、传说等。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庐山的背景知识,为深入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3.合作探究环节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利用在线平台进行合作探究。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度,如庐山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变迁等,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总结。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课堂展示环节各小组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探究成果以PPT、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5.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庐山之美融入自己的写作中?学生通过在线平台,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互相学习、交流。
6.总结评价环节教师对课堂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
同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素养。
四、案例分析1.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的多元化通过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和在线平台,教师可以将庐山的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引入课堂,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庐山的背景知识,为深入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探究学习案例分析
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探究学习案例分析吴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华山中学,新疆铁门关841000)信息技术是一场新的伟大的革命,在当今世界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渗透力最强。
随着信息技术蓬勃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引发了教育信息化的新浪潮,使得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探究学习,正是响应了教育信息化的挑战。
在信息环境下,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从而使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新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接受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
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探究学习是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确定课堂探究学习的类型,以丰富的课堂探究学习策略来促进课堂学习的效果。
一、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探究学习的内涵和特点什么是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探究学习?信息化环境下的探究学习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两个问题是弄清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探究学习区别于其他课堂学习类型的关键。
(一)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探究学习的内涵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探究学习,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及环境创设工具,有效的融入探究学习的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地或合作地在课堂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以学生为中心,能够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以问题为主题,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究的学习能力;以自主或合作为过程,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探究学习的特点信息化的环境为课堂探究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创造了轻松愉快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独立性,激发创造性思维。
因此,信息化环境的趣味性、探究主体的主动性、探究过程的问题导向性、探究主体思维的创造性,是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探究学习的最大特点。
二、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探究学习的类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者并不是对立的学习方式,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
自主学习是前提,不管是合作学习还是探究学习都需要学生独立的进行思考;合作学习是促进,以合作的方式来促进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而探究学习是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案例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案例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普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逐渐受到重视。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往往以课堂讲授、背诵诗文为主,学生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机会,无法真正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
而信息技术的介入,则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活力。
通过数字化手段,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通过多媒体、互动软件等工具,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信息技术还可以为老师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和辅助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课题,对于提升语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实践研究,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案例,旨在探讨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总结,以期在信息化时代更好地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旨在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和改革,推动教学模式向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其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本研究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效果评估,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可行和有效的参考,推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更加紧密地融合,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动力。
通过开展这项研究,我们旨在找到有效的实践策略,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探究学习教学案例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即培养学生具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流畅地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探究学习是针对学生主动性与参与性的缺失而采用的一种有效措施。
学生通过亲自探索发现事物的关系和规律,能产生兴奋感、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案例
《插入超链接》教学过程教案
一、准备阶段
1、准备课件(学件)
提供插入超链接的过程模拟操作展示,设置错误发生类型,引导学生找到纠正错误的方式。
2、准备学生探究的任务
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以任务的逐步完成构建该课程完整而系统的学习体系,完成学生只是积累的整体性进程。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引导学习
从提出关于链接的基本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思考,建立超链接相关概念:包括链接源和链接目标、链接方式、链接基本特征等。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课件,及时总结归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学生探究学习——文字及图片的链接
<任务1> 利用预留的文字及图片作为链接源,链接到网站对应网页。
分层次任务:找出网页原有链接错误并且修改(地址设置错误、目标网页位置错误等)。
分层次任务:探究图片链接的其它方法(利用图片属性等)。
[教师巡视辅导,反馈评价并针对性讲解]
3、学生探究学习——书签链接
<任务2> 完成预留的指定网页中索引标题与相应文字段落的书签链接。
分层次任务:完成从网页底端返回页面某一位置或网页顶端。
(灵活利用书签功能)
分层次任务:思考并试一试不同网页之间能否使用书签链接?什么时候需要使用?等等。
[教师巡视辅导,反馈评价并针对性讲解]
此为难点,请学生演示并叙述探究过程,穿插提问并总结。
[板书归纳]
关于书签(略)。
4、学生探究学习--—外部链接
<任务3> 链接到外部网站:将“友情链接”网页中的预留的网标与外部网站地址建立链接。
链接到电子邮箱:在index页面完成与你的电子信箱的链接。
[本课小结] (略)。
5、扩展作业
题目为:充分展现你的创意建立一个主题不限的网站,灵活运用链接将多张网页有机组织起来。
(素材可在FTP教师提供的材料中选取或自由通过所给网络资源获取)
扩展作业小结:
作业的过程实际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自我总结、提高运用的过程,而作品“主题不限”为学生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创造空间。
学生所有认知探究学习都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工具在“网站范例”这一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完成的,效率高,印象深。
在解决一系列真实的任务和预设的问题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点由“不知”到“知”,在完成基本任务后继续在真实情境中去探求“新知”——分层次任务,继而完成研究性扩展练习。
我的反思:
在“学生探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数得到了有效训练,对教师所给任务,能独立发现并确定探究的主题,能自主开展探究活动,提出解决问题
的合理对策并获得探究的结论并适当表达演绎出来。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还处于起步阶段,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仍是重点。
教师要考虑如下几点内容:
1、在学生完成任务、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阶段,学生可能尚未适应按照任务自主探究进行学习的方式,这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这种学习方式。
在学生探究学习的同时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景(最好是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以后,学习活动对他来讲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如上述案例中要求学生进行网页链接的练习,便是充分给了学生个性的自主权,兴趣自然就提升了。
2、要擅于引导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探究、整合,架构知识整体。
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宏观调控下的学习,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和方法。
在探究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知识点的链条,以便学生踏着阶梯去建构知识。
3、注重评价,让学生学会总结与分享。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
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实际的技术操作过程及
活动过程,分析学生的典型作品,全面考察学生信息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评价中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教师通过网络有选择地转发学生作品,让同学们一起来评价他们学习成果。
学生做出与众不同的东西并且有人赏识,就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很乐于与同伴分享他的创意和成果。
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学生既能独立思考,也能在互相启发中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