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地关系 国家治理的根本

合集下载

古代中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瑞明讲史

古代中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瑞明讲史

古代中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瑞明讲史五大治理难题——封建时代的央地关系自古以来,央地有那些矛盾?这个话题很大,也很复杂,我先概述下自古以来各个的央地治理关系的概述,夏商的宗法制封建制,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秦朝的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汉朝的“中朝”制和刺史制;隋唐,为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又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北宋,为分散宰相权力设立“参知政事”(副宰相);元朝,行省制度,地方相互制衡;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实行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权分立的三司制。

清朝,设立军机处,皇帝独揽大权。

这个是各个朝代为了处理央地关系的不断摸索的历史为了讨论这么个庞然大物,我们就要分为2个阶段,夏商周的封建制和秦汉以后的郡县制两大阶段。

今天咱们先来谈谈封建时代的央地关系大家觉得,封建时代,在交通工具落后,基础建设落后、通信设施落后的情况下,如何管理天下,让诸侯们服从管理呢?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是假的。

显性的,比较容易看得出来,比如军权、刑罚、税收。

隐形的, 1-天文历法 2-官学 3-礼仪。

我觉得夏商两代,国运这么长,地方和中央沟通那么不顺畅但是却相对比较稳定,最主要靠的是天文历法。

中央军队强大才能有效管控,经济要强大,才能军队强大。

因为只有天子才掌握历法的制定、修正能力,只有历法精准了,百姓跟着他才能过上好日子,所以,夏朝的《夏小正》,也就是现在说的夏历,就是当时的镇国之本。

后来夏朝掌握历法的官学掌管团队投奔了商汤,商汤才掌握了正统的历法。

历法,意味着当时的道统。

围绕着天文历法,以天伦定人伦,以天文定人文,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官学体系。

在古代,诸侯国私自发展历法,观测天象是属于僭越,是要被攻伐的,比如《尚书·甘誓》中记载“威侮五行”和《胤征》载仲康之所以出兵征讨羲和,都是因为地方自己搞一套历法体系,中央就要出兵了。

历法这东西是需要成千上万年的积累修正才能形成的,并不是可以轻松掌握的围绕历法,夏商构建了一套以天文定人伦的天人合一管理体系,建立了神权和王权结合的治理体系。

坚定制度自信书写“中国之治”新篇章

坚定制度自信书写“中国之治”新篇章

坚定制度自信书写“中国之治”新篇章作者:傅锁根来源:《实践·党的教育版》2020年第01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制度这个重大主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第一次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谱写出新时代“中国之治”的宏伟篇章。

一、准确把握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的内涵及其关系2013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这两句话言简意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科学内涵的清晰界定。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样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治理的根本依据。

“中国之治”本质上就是“制度之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内展开,只有这样,国家治理才能确保其正确的前进方向。

其次,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只有构建起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形成高效的国家治理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得到切实践行,我国的制度优势才能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相机授权体制下我国央地关系中的潜规则现象及其矫治

相机授权体制下我国央地关系中的潜规则现象及其矫治

相机授权体制下我国央地关系中的潜规则现象及其矫治2010年12月27日19:58 来源:作者: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04 ——兼谈分税制后“驻京办”问题的实质郭剑鸣【内容提要】文章以相机授权体制与财税分权体制的悖论为框架,剖析了蔓延于我国央地关系中的典型的潜规则形态:中央和地方均存在采取非规范的方式与对方互动的偏好。

文章认为相机授权体制存在授权透明度和规范度不高的弊端,侵蚀了财税分权后的地方利益,加之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的预算软约束的积弊,是央地关系中潜规则现象泛滥的体制原因。

而各级各类的“驻京办”则是其中的重要载体。

要矫治这种“病态”的央地关系,根本一条是实行制度化授权体制,保障中央对国家核心权力的“透明化集中”和地方对国家非核心权力的“固定式分享”。

【关键词】相机授权/财税分权/潜规则/驻京办近年来,各级各类的“驻京办”引发的违规及腐败问题为政、社、学各界所关注。

尤其是随着分税制、转移支付制和区域规划、产业规划的实施,驻京办不仅数量在暴增①,而且职能特殊、能量也不小。

②“驻京办”热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增长速度正好契合了中央与地方权力配置关系的历史演变;二是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周期紧密相关,中央实施规划和调控的力度越强,地方设立驻京办的动力就越足。

这说明驻京办还只是问题的表象,其背后的实质是中央对地方的相机授权体制令央地政府间的权力配置不够透明、不够规范,缺乏刚性。

由此,地方政府选择何种方式参与、影响和执行中央的决策就有较大的弹性,而中央政府及其部门采取何种方式放权、干预和监督地方政府行为也有诸多选项。

质言之,央地关系中的潜规则运作空间及其恶果不容小觑。

一、问题的提出:央地关系中的潜规则形态所谓潜规则就是“不好明说,而又双方认可的行为准则,是彼此心照不宣的期待。

”有学者曾从历史政治的“陋规”中概括出“潜规则”含义:“真正支配历史官僚集团行为的东西,在更大程度上是非常现实的利害计算。

这种利害计算的结果和趋利避害抉择的反复出现和长期稳定性,构成了一套潜在的规矩,形成了许多本集团内部和各集团之间在打交道的时候长期遵循的潜规则。

中国的政治结构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中国的政治结构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中国的政治结构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内容简介:大国是中央集权政治的产物,而中央集权政治又是中国帝王精神意志的产物。

中央集权政治避免了诸侯纷争,减少了地方间的战争,但集权政治不仅集中地方的权力,也集中地方的资源,一旦建立起这种机制,这个国家便具有了“虹吸管”效应,地方的资源便要向上集中。

只有这种制度才可能支持一个大国的统一和存在。

目前的中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非常不平衡。

在这种状况下,如果给予地方过多的权力,将不利于资源在全国间调整,因此还需要借助中央集权的力量来进行地区间的资源配置。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没有中央力量的参与,各地区间会发展得更加不平衡。

但目前我国需要纠正的主要问题似乎是中央权力过于强大,中央资源过多。

这种改革的结果出人意料。

因此,当前真正要解决的是中央占有资源过多的问题。

中国改革的目标虽然是强大的统一大国,但不一定是庞大的中央政府。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关系中国政治体制的大问题,如何规定两者的关系,须根据我国时代的变化制定出正确的法律框架来进行约束,同时又要考虑到历史的传统因素来进行切实可行的变革。

任何盲目的照搬和模仿都可能带来不必要的紊乱,因此,在研究这一问题时,首先要对我国的历史形成进行深入的认识。

只有对这一国家和民族特性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有效地指导今天的变革。

一、为什么中国统一,欧洲分裂?中国中央集权政治的强大根源是什么?中国是一个有数千年历史的大国,文化传统悠久而深厚,任何一个这样的国家在现代进行制度上的变革,都要面对着强大的习惯和传统。

特别是要清醒地认识各个国家之间的不同。

譬如同样是面积和版图差不多的中国和欧洲,为什么欧洲在历史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国,而中国却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国?国家的统一如何影响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国中央集权政治的强大根源是什么?只有搞清楚了这些问题,才会对东西方国家的异同有所了解,才会对中国今天中央地方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

1,东西方帝王的不同精神意志,许天田先生曾经因为写出了《古代中国与早期现代欧洲的战争与国家形成》一书而获得美国政治学会年度最佳图书奖。

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五个坚持

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五个坚持

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五个坚持作者:邓迎春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02期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重大问题,应当做到五个坚持一、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关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方向问题。

习总书记指出:“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

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

”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原则。

坚持这一原则,体现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立足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立足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最关键最主要的是坚持“四个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习借鉴各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文明成果。

学习借鉴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认真鉴别、合理吸收。

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事情必须按中国特点、中国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

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关乎国家治理主体中的领导核心问题。

习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国家治理体系是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军队,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企事业单位,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央地关系逻辑

央地关系逻辑

央地关系逻辑央地关系逻辑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是中国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

在中国政治制度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是两个并列的权力机构。

央地关系逻辑的理解对于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央地关系逻辑的含义、目的、特点和实践意义。

一、央地关系逻辑的含义央地关系逻辑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和协调关系。

在中国政治制度下,中央政府享有国家最高权力,地方政府则是负责具体的行政管理,而央地关系逻辑则是协调两个机构之间的权力关系,以实现国家治理的目标。

二、央地关系逻辑的目的央地关系逻辑的目的是实现国家治理的目标,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对人民进行有效治理,以确保国家的和谐稳定发展。

中央政府的责任是确保国家整体的稳定和繁荣,地方政府的责任是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负责地方的管理和发展。

三、央地关系逻辑的特点央地关系逻辑具有以下特点:1. 上下级关系央地关系逻辑是上下级关系,即中央政府是最高权力机构,地方政府则是下属机构。

由此,上下级关系带来了中央对地方的指挥与控制,同时也让地方能够从中央获取政治支持及财政投资等资源。

2. 配合与协调关系央地关系逻辑是必要的配合与协调关系,使两者在各自分工领域内发挥作用,实现互补和相辅相成。

中央政府应负责统一领导、协调,而地方政府则需要负责地方的具体治理。

3. 权责分明央地关系逻辑具有权责分明的特点,中央政府负责整体国家治理,具有政治、经济、军事等的最高权力,地方政府则负责区域治理,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4. 护卫国家利益央地关系逻辑也是护卫国家利益的特点,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利益,地方政府则代表地方利益。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协同合作,保护国家和地方的整体利益。

四、央地关系逻辑的实践意义央地关系逻辑在中国政治制度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央地关系逻辑有利于确保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

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

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
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共产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共同构成。

首先,中国共产领导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最本质特征。

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了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作用,确保了国家治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其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最基本政治制度。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代表,代表参与国家重大决策,有效实现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根本地位。

第三,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还充分发挥了民主集中制的特点。

民主集中制是指在的领导下实行集中统一指导和广泛民主的决策方式,以促进的意志与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广泛代表相结合。

此外,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还包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这是我国国家治理的法治基础,通过法律来规范国家行政、司法和立法机关的权力行使,保护公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治安。

总的来说,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有效的政治体系,充分发挥了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和法治的作用,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繁
荣发展。

论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实质内容

论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实质内容

论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实质内容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实质内容包括权力关系、财力关系、行政关系和决策关系等方面:
1. 权力关系:中央与地方政府在权力分配方面存在一定的层级关系,中央拥有国家最高权力,负责制定国家的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地方政府则根据中央的要求执行和实施。

中央与地方之间通过法律、政策和行政命令等途径来协调和规范双方的权力行使。

2. 财力关系:中央与地方政府在财政分配方面存在一定的关系。

中央政府通过税收、国库收入和发行国债等方式获取资金,然后根据地方情况进行分配。

这种财力关系旨在保证中央政府能够调动全国的经济资源,同时也确保地方政府有足够的财政支持来履行自己的职责。

3. 行政关系:中央与地方政府在行政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关系。

中央政府拥有权力来进行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指导和考核,确保地方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行使职责,同时也为地方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行政协助。

地方政府则负责按照中央的要求具体执行各项政策和法规。

4. 决策关系: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决策方面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些重大事项,如国家发展战略、政策框架和重大项目等,需要由中央政府来决策。

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也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决策和实施。

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需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决策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总的来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实质内容是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领导、调配和管理各地方政府,使各级政府之间形成一种合作、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关系。

这种关系旨在实现国家的统一、发展和稳定。

四位一体的国家治理——制度优势何以转化为治理效能

四位一体的国家治理——制度优势何以转化为治理效能

第57卷 第1期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 o l .57 N o .12021年1月J o u r n a l o f G u a n g x i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 )J a n u a r y ,2021d o i :10.16088/j .i s s n .1001-6597.2021.01.001[收稿日期]2020-12-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第三方评估如何提升组织绩效:中国地方政府的实证研究 (批准号71774164)[作者简介]马亮(1984 ),男,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数字政府与绩效管理㊂四位一体的国家治理 制度优势何以转化为治理效能?马 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 [摘 要]国家治理包括经济㊁社会㊁政治㊁文化㊁外交等许多方面,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其核心构成要素㊂基于已有文献和理论,可以认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构成要素包括导向器㊁探测器㊁控制器和缓冲器,它们决定了国家治理能力的高低和制度优势的大小㊂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将导向器㊁探测器㊁控制器和缓冲器持续不断地优化,并使四者之间能够有机衔接并动态耦合㊂这意味着要在一个充满内外部挑战的环境中保持制度定力㊁推动制度创新,持续不断地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㊂对于制度的生命力和国家治理的效能而言,匹配㊁自洽㊁适应㊁执行等这些因素至关重要㊂如何设计㊁支持并执行各项制度,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就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㊂[关键词]国家治理;制度优势;治理效能;开放系统论;改革与创新;治理现代化[中图分类号]D 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597(2021)01-0001-12一㊁引言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近年国家高度重视的关键议题,也是学术界广泛探讨的热点问题㊂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1]2-3㊂这是中共中央全会第一次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到如此高的战略地位,凸显了国家治理的至关重要意义㊂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十四五 时期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2-5㊂因此,在未来三个五年规划的中长期,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成为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之一㊂1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因此要将制度建设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3]㊂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我们要在党的领导等13个领域建设和完善根本制度㊁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而这些制度之间有着很强的内在关联㊂理解这些制度的内在逻辑,探讨这些制度的优势所在,考察如何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需要研究的关键课题㊂本文尝试提出理解国家治理的一个理论框架,并就如何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提出理论思考㊂基于已有文献和理论,可以认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构成要素包括导向器㊁探测器㊁控制器和缓冲器,它们决定国家治理能力的高低㊂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将导向器㊁探测器㊁控制器和缓冲器持续不断地优化,并使四者之间能够有机衔接并动态耦合㊂因此,国家治理可以理解为上述四个构成要件及其相互关系,其中制度优势是这个国家治理体系所展现出的独特优越性,而治理效能则是国家治理能力和制度优势转化而来的一系列可衡量㊁可比较和可感知的结果㊂由是观之,国家治理㊁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这四个构成要件及其相互关系加以呈现㊂二㊁四位一体:理解国家治理体系的隐喻式框架(一)国家治理体系的构成要件国家治理涉及方方面面,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其内在的根本精髓[4]21㊂这就像我们常说 治大国如烹小鲜 ,治国兹事体大,做饭此等小事,两者之间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有很强的内在统一性㊂在发展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词不达意或力有不逮,需要借助比喻或隐喻,来比拟我们期望刻画和抽象的现象㊂如果将国家治理进行比喻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有许多隐喻㊂比如,国家治理意味着如何设计和驾驭 国家机器 ,而 条条大路通罗马 意味着国家治理的道路选择不同,但是却可以殊途同归㊂简而言之,国家治理就好比是驾驭一辆马车,驾驶一辆汽车,驾驶一艘轮船,驾驶一架飞机,驾驶一艘宇宙飞船,亦或是驾驶一艘航空母舰㊂这并非简单的机械论,而是将国家治理视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并从系统论角度理解国家治理㊂我们可以将国家治理同治理一支军队或一个地区㊁城市等进行比较,尽管它们在规模㊁尺度㊁环境等方面面临较大差别㊂它们之间都有共性与个性,也在历史㊁当下与未来之间发生变迁,因此在帮助我们理解国家治理方面有着启示意义㊂西蒙终其一生,都在发展 官僚主义世界观 ,即所谓 复杂的层级结构系统 ㊂ 西蒙把大脑和机器㊁有机体和组织㊁个人和机构全都定义为层级系统,它们尽管力量有限,但都尽其最大可能,尽可能地高度专业化,然而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都被锁死在为适应环境而不断的奋斗中㊂对他来说,大脑和计算机是典型的官僚体系,官僚体系则是典型的大脑㊂ [5]9-10因此,隐喻或类比看似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实则是大道至简和返璞归真,是对复杂世界的模型化或模式化,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㊂有关国家治理包括哪些方面,过去的相关文献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启示㊂政治学者洪源远提出中国的改革方式是渐进和广泛的,中国改革的道路选择同央地关系密不可分,而其 引导创变 的特征可以解释中国是如何推动国家治理转型的[6]6㊂社会学者周雪光指出,中国国家治理可以从三级组织架构的权力配置和相互关系加以理解,他提出委2托方㊁管理方(承包方)和代理方三者有三种控制权的分配与组合,分别是目标设定㊁检查验收㊁激励分配,它们形塑了国家治理的制度走向[7]102㊂经济学者周黎安则认为, 官场+市场 是理解中国制度转轨的关键,而地方官员围绕晋升锦标赛而形成的激励结构是理解国家治理的关键[8]301㊂上述学者从不同学科视角解读国家治理,让我们可以一窥国家治理的深层次逻辑㊂在公共管理领域,有学者提出管理至关重要(m a n a g e m e n tm a t t e r s),并认为可以从组织内外两个方面去探讨管理要素㊂组织结果或绩效取决于组织维持和适应两个维度,其中维持主要同科层和网络有关,而适应则涉及组织如何应对内外部冲击,既包括环境利用,也包括环境缓冲[9]㊂此外,莫尔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战略管理需要向上㊁向下和向外三个方向的管理[10]35㊂何艳玲提出,国家治理体系表现为政府与市场㊁中央与地方㊁经济与社会㊁政府与社会这四对关系,而理顺关系则包括分开㊁保留与延迟三种路径[11]㊂胡德和玛格特斯提出,政府工具可以从政府资源和系统控制两个角度分析,其中政府资源分为四类:信息(n o d a l i t y)㊁权威(a u t h o r i t y)㊁财务(t r e a s u r e)㊁组织(o r g a n i z a t i o n);系统控制工具包括两个:探测器(d e t e c t o r)㊁影响器(e f f e c t o r)㊂这两个维度交织在一起,可以形成8种组合,并可以构造不同的政府工具[12]21㊂胡德等进而将其拓展和应用到政府监管,认为可以从控制的社会基础和控制系统的分析要素两个维度来考察㊂控制的社会基础包括监督㊁竞争㊁相互牵制㊁人为随机性,控制系统的分析要素包括标准设定(导向器)㊁信息收集(检测器)㊁行为修正(矫正器),二者交织在一起可以形成12种监管模式[13]32㊂基于上述文献,我们可以认为国家治理包括四个核心要件,分别是:(1)导向器(d i r e c t o r)㊁方向盘或船舵,相当于驾驶员(d r i v e r)或飞行员(p i l o t);(2)探测器或检测器(d e t e c t o r),相当于仪表盘(d a s hb o a r d)㊁雷达(r a d a r)㊁传感器(s e n s o r)㊁预警器(a l a r m);(3)影响器(e f f e c t o r)或矫正器,相当于处理器(p r o c e s s o r)或反应器(r e a c t o r)㊁控制器(c o n t r o l l e r)㊁制动器;(4)缓冲器(b u f f e r)㊁容错器与减震器㊂如果将国家治理同驾驶汽车㊁驾驶轮船㊁开飞机等相比,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内在联系(如图1所示)㊂图1四位一体的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的导向器意味着方向指引,是国家治理的价值取向㊂大海航行靠舵手,国家治理要指哪打哪,明确终极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是什么㊂国家治理的价值取向是政治家㊁思想家㊁普通民众㊁利益集团等的互动而产生的结果,而价值观念㊁文化信念面临多元与冲突3的挑战㊂不同于西方民主政治体制下的选举型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使命型政党,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㊁立党为公㊁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而民主集中制和协商民主则有利于形成国家治理的共识㊂但是,国家治理方向可能受到贵族阶层㊁利益集团㊁阶层固化的威胁,而来自民粹主义㊁多数人暴政㊁区域分裂主义的威胁也值得警惕㊂国家治理的探测器意味着信息搜集,即明确哪些信息可以收集并用于国家治理㊂ 测量什么,得到什么㊂ 没有测量就没有管理㊂ 国家治理要明确其差距在哪里㊁进展如何,由此才能优化治理效能㊂国家治理严重依赖统计数据,但是统计数据的滞后㊁粗放㊁失真和误导,则使国家治理面临威胁㊂因此,国家治理的关键是消弭信息不对称的挑战,解决央地信息不对称㊁跨界信息碎片化,避免政府对经济社会和外部环境麻痹大意㊂这意味着要畅通官方与非官方的信息渠道,加强思想自由㊁媒体监督与言路畅通,使国家治理可以全面及时获得其所需要的各种信息㊂国家治理的控制器意味着调整国家治理的方向与节奏,在需要采取行动时可以及时有效地采取行动㊂这涉及触发政策行动的标准设定,即其灵敏度㊁合宜性㊁容忍度可能影响行动的效果和效率㊂人类行为是不完全理性或有限理性的,短视㊁直觉㊁易感㊁情绪化等都可能影响行动的理性程度㊂与此同时,官僚政治与集体领导也会导致行动的迟缓和延宕㊂为此要加强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的培养㊁激励与监督,推动决策科学化㊁跨部门协调㊁跨层级贯彻,通过社会参与和共建共治共享,培育社会资本并推动秩序共识㊂国家治理的缓冲器意味着要适应和利用环境,既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又能够利用环境变化㊂之所以特别提出缓冲器,就在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我们都认识到驾驭和缓冲㊁消除风险的至关重要性,而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也特别提出要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㊂中国有广阔的地理腹地,加之自力更生意识较强,所以适应和利用环境的能力较强㊂但是,国家治理要有长远眼光与未雨绸缪,加强前瞻性的学习与探索㊂与此同时,要守住土地红线㊁粮食红线㊁环境红线等底线,强化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持续提升国家治理的抗压力㊁适应能力与韧性㊂要加强应急管理与组织动员能力,防控金融风险㊁保障数字安全㊁防范重大疫情㊂如果将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13个方面的制度同国家治理体系的四个维度或要素相互交织,可以从 条条 与 块块 或说国家治理的经纬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㊂四个维度在不同制度上的体现不同,也意味着不同制度要探讨不同维度的国家治理㊂各项制度关注的领域不同,但是四个维度却为其提供了共性的基础和相互的联系,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㊂表1国家治理的经纬国家治理维度导向器探测器控制器缓冲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法治体系行政体制基本经济制度先进文化制度民生保障制度4续表社会治理制度生态文明制度军队领导制度一国两制和平外交政策党政监督体系 (二)国家治理体系的决定因素国与国㊁地区与地区在国家治理方面有着鲜明的差别,这些核心区别主要在于如下方面:多大的国家机器?几个人驾驶和控制?是否参与激烈竞争?环境是否复杂和动荡?首先,国家的规模不同,带来的治理挑战不同㊂中国是超大型国家,其国家治理的挑战和难度,都是一般的小国不可同日而语的㊂比如,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凸显,没有任何国家的国民像中国人这样如此担忧食品安全,而这同国家规模较大和监管难度较大有关[14]㊂其次,国家治理同政体和领导体制有关,它们会影响国家治理的整体架构和权力格局,进而决定谁将掌握国家治理的 方向盘 ㊂比如,单一制与联邦制会形塑不同的国家治理体系,并使国家治理能力不同㊂再次,国家之间的竞争关系也会影响国家治理,因为相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会推动国家治理的持续升级,否则国家就可能面临惨遭淘汰出局的威胁㊂最后,国家治理也同其所处的外部环境有关,而后工业化社会的高度复杂性㊁高度不确定性和高度流动性等特征,使国家治理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更显重要[15]4㊂虽然我们将国家治理比喻就像驾驶一辆汽车或一架飞机,但是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国家治理同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㊂ 或许我们从西蒙那里学到的最为有用的东西,是行为中极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它们可能是少数简单㊁寻常的机制与复杂㊁多样的环境互动的结果㊂ [5]435因此,国家治理并非在真空中出现的,而是有其深层次的历史脉络和文化传承,并同地理环境密切相关㊂地理因素对国家治理至关重要,国家治理有着很深的地理意蕴,地理因素一定意义上形塑了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㊂比如,中国今日的单一制与欧洲的碎片化,都同历史大分流有关,而这背后是二者相差甚远的地理特征[16]㊂中国地处北半球的温带,有连片的大陆,而且没有 资源诅咒 ㊂中国农业早慧,农耕文明造就了许多制度遗产㊂与此同时,隋末农民起义㊁黄巢起义等事件使中国古代的大氏族衰微,没有形成贵族社会,而是产生了平民社会,央强地弱(p o l i t i c a l l y c e n t r a l i z e d)的治理架构就此形成㊂相对而言,欧洲则由于河川割裂而出现政治分裂(p o l i t i c a l f r a g m e n t a t i o n),加之多元的文化㊁宗教㊁语言,使其面临诸侯列国的城邦战争,很难形成统一的治理架构[17]80-81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㊁社会性质㊁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㊂ [18]119国家治理的当代实践受益于历史传统,因此我们不应割裂国家治理的历史脉络㊂中国国家治理至少有三个至关重要的思想源泉,因此古今中外的国家治理方式在当代中国相互交织㊂首先,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与执政经验,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最根本的思想源泉㊂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 游击战 ㊁ 运动战 ㊁群众路线等[19],以及5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改革经验,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思想依据㊂其次,古代中国的治国思想深刻说明了中国之为中国,而自古以来延续和传承的治国制度和文化(儒家㊁道家㊁法家)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传承㊂再次,跨国学习与借鉴诠释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自近代以来 师夷长技以制夷 ㊁ 以俄为师 ㊁向西方学习㊁ 新加坡热 等,都使国家治理同国际接轨[20]㊂三股思想交汇,使国家治理充满中国特色,并凸显了中国国家治理的独特性与生命力㊂以古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为例,秦始皇统一中国而留下的国家治理遗产,使我们时至今日还受益良多㊂这包括内聚外御㊁书同文㊁车同轨㊁统一货币和度量衡㊁修筑驿道与长城等,它们在国家治理的信息㊁控制㊁监督㊁激励㊁协调等维度留下了宝贵的制度遗产[21]Ⅰ-Ⅷ㊂再如,古代中国的官员管理与国家治理息息相关,并对当代国家治理影响深远㊂以清代为例,就面临超大国家规模与超小政府规模之间的矛盾㊂‘缙绅录“登载清代全国所有的在编官员(相当于县处级以上),总量不足两万人,但是却要管理上亿国民㊂为此,清代不得不 好钢用在刀刃上 ,根据冲㊁繁㊁疲㊁难四个原则来对郡县分类,并据此选派不同能力和潜力的官员㊂与此同时,郡县制坚持皇权不下县,一定程度上的基层自治也使国家治理的力量不至于过度分散[22]㊂三㊁制度优势如何转化为治理效能?(一)制度与制度优势:如何理解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而我国新型政党的制度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如何将其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就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23]㊂国家治理体系涉及一个国家的体制(r e g i m e)或根本制度,在此之下则是具体的各项制度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㊂ [18]119制度优势反映在制度的生命力㊁先进性和优越性上,而对制度优势的解读则要考虑其是相对优势还是绝对优势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 ,要 长期保持并不断增强这些优势 ,并坚定制度自信[18]121㊂他还指出: 看一个制度好不好㊁优越不优越,要从政治上㊁大的方面去评判和把握㊂ [18]122由此可见,制度优势是在比较之中凸显出来的,因此是相对优势㊂但是,当制度的显著优势长期表现出来以后,制度优势就成为一种绝对优势㊂由此可见,制度优势是相对优势与绝对优势的辩证统一㊂在理解制度优势时,我们要认识到制度的创制至关重要,因为一旦确立了制度优势,那么就可以千秋万代地传承下去,形成巨大的制度惯性,获得人们的信赖和支持㊂秦以降,古代中国的许多基础性制度得以统一㊁固化与沿袭,为大一统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也为当代国家治理提供了丰富的制度养分㊂因此,加强制度创新,不断建立健全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体系,才能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提高国家治理效能;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永葆青春,持续保持和发挥显著的制度优势;才能实现制度创新㊁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提高国家治理的弹性㊁韧性和适应性㊂值得注意的是,制度优势不会一直保持下去,而制度与环境的动态互赖关系至关重6要㊂以中国古代为例,宋代达到了许多方面的历史最高点,但是外族入侵(元㊁清)与农民起义(明)却将其制度优势打回原形[24]7-12㊂因此,要避免制度的 内卷化 ,否则制度优势将可能丧失殆尽㊂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既要坚持好㊁巩固好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又要完善好㊁发展好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㊂ [18]124从前述国家治理的导向器㊁探测器㊁控制器和缓冲器来看,制度优势反映在各个方面㊂首先,就导向器来说,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崇尚贤能政治[25]34-38,在导向器上可以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使我国国家治理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方向错误,凸显出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显著优势㊂一些西方国家的政治往往表现为利益集团及其所代表的政党的 分肥 ,选举压力则使政治极化现象凸显,不利于凝聚共识和集体行动,并使国家治理的走向同民众的共同诉求出现偏差乃至背离㊂相对来说,我国国家治理的导向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能够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宗旨,体现出了鲜明的制度优势㊂其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立了灵敏的探测器,可以及时有效全面地搜集和分析各种信息㊂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 天高皇帝远 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就可能危及执政根基的稳定性[26]㊂因此,我国自上而下地建立和完善了行政督查制度,可以对下级政府部门全面有效地监督[27]㊂与此同时,自下而上的民众诉求也可以通过各种管道(信访㊁政务热线㊁领导留言板㊁社交媒体等)逐级上报,为广开言路和加强监督提供线索和建议[28]㊂此外,日益兴起的技术治理,使政府部门对自身和社会的信息汲取能力进一步增强[29-32]㊂再次,就控制器而言,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而且能够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使国家治理有较强的执行力㊂我国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干部管理制度,能够通过 抓干部 来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并能够使国家治理做到 言行一致 ㊂以五年发展规划为例,世界各国普遍建立了类似的制度,但是真正像中国这样能够 一茬接着一茬干 的不多㊂比如,北京市推行 接诉即办 工作机制,通过 书记抓,抓书记 ,建立了数据驱动和以民为本的绩效问责体系,使政府为民服务的绩效持续优化[33]㊂最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功能较强的缓冲器,可以在面临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充满韧性和生命力㊂如果没有强劲和韧性的缓冲器,那么国家治理在遇到大灾大难时就可能濒临崩溃㊂得益于党的强有力领导和国民的团结㊁支持,中国在遇到 非典 ㊁汶川大地震㊁新冠肺炎疫情等危机时都能够较好地缓冲并恰当应对,并可以较快地恢复㊂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中国地方政府很快就开发出了 健康码 ,并将其在全国推行,为复工复产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基础设施支撑[34]㊂制度优势不仅体现在导向器㊁探测器㊁控制器和缓冲器等各个构件,而且上述不同维度的制度优势会相互强化和综合作用,使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和持续,并为转化为治理效能提供了有利条件㊂如果这四个构件之间是不匹配的,或者存在明显的短板,那么就可能使制度优势难以凸显和持续,并很难转化为治理效能㊂(二)如何理解和衡量治理效能?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需要明确如何理解和衡量治理效能或治理绩效(p e r f o r m a n c e)㊂治理效能涉及治理的过程(合法性)和结果(绩效),而将制度优势转化为7。

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实际上,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一个国家实现有效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基本职能的最主要关系。

影响这种关系的核心是中央与地方权力架构设置,以及由此延伸的利益关系调整。

权力架构及其功能设置,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改革至关重要的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体上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改革调整管理体制为重点,在推进各级政府的职能转变,加快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实施政府机构改革,加强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逐步实现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变。

经过多次的改革与调整,我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不断得以完善,但是目前仍存在着事务混乱、职责不清、上下错位、机构从上到下复制等问题。

具体表现为中央管理微观事务,地方承担宏观职能;微观管理权限和机构上收,地方推脱责任;地方有事务,无钱,中央有钱,地方向中央跑等诸多方面。

因此,如何建立权属清晰、运行规范、高效有序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仍然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的重大课题。

怎样做到权属清晰呢?我们要从我们的基本大法宪法中寻找答案,现行宪法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权力划分的总体原则体现在宪法第3条第3款的规定中,即: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这是典型的“毛式风格”的表述,其实它就是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的语言的翻版。

这种被通常简称为“要发挥两个积极性”的原则,给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政治、法制实践留下了太多的模糊空间,也催生了诸多的难题。

按照宪法第3条的文义解释,这种在国家权力层面的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划分(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利的界分,体现在宪法有关基层民主自治的规定中,这里不做探讨),必须优先保证中央的统一领导,这也是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规律性要求。

但过去关于“中央统一领导”的语义理解似乎是无边无际的,某种程度沿袭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传统思维。

解读国 家结构,洞察中 央地方关系

解读国 家结构,洞察中 央地方关系

解读国家结构,洞察中央地方关系《解读国家结构,洞察中央地方关系》国家,作为一个复杂的政治实体,其结构的设计和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处理,对于国家的稳定、发展和治理效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要深入理解这一主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

国家结构,简单来说,就是指国家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现代国家中,常见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单一制和联邦制。

单一制国家,具有统一的宪法和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中央的授权。

以中国为例,我国就是典型的单一制国家。

在这种结构下,中央政府拥有较高的权威和统筹协调能力,能够有效地集中资源办大事。

比如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中央政府可以迅速做出决策,调配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高效地应对危机和推动发展。

这种统一指挥、集中力量的优势在很多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

联邦制国家则是由若干成员单位(如州、省等)组成,联邦政府和各成员单位政府之间有着明确的权力划分。

比如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行使职权。

这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地方的自主性和多样性,但也可能在政策协调和资源整合方面面临挑战。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国家治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一个健康的国家治理体系中,中央和地方应当形成一种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

中央政府通常承担着制定宏观政策、维护国家安全、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等全局性职责。

它需要从整体利益出发,统筹规划国家的发展方向,确保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例如,在经济领域,中央政府要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经济运行,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在社会领域,要推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

地方政府则更贴近基层,更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民众需求。

因此,地方政府在具体的政策执行和公共服务提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本地的特点和优势,制定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政策,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在教育、医疗等领域,可以根据本地的人口结构和需求,合理配置资源,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公共服务。

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经济虽然高速发展,但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多,腐败领域也越来越广,这些都是影响中国科学发展、民族复兴的决定因素,如何彻底根除这些不良现象,这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我觉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制度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解决中央和地方责权关系,统筹兼顾,平衡发展。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包括: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即中央集权的程度问题;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问题,包括控制能力和控制手段等,其中包括中央对地方的监督问题。

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的“单一制”特征。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权,地方政府在法律上根据中央授予的权限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政治上完全从属于中央,政治领导由中央任命。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呈现着不同的态势。

目前,我国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实质上形成了党统帅下的政治集权结构,各级地方政治权力结构实际上是中国政治中枢各基本要素的放射。

中央通过对国家纵向与横向的政府机构在政治、思想和组织方面进行领导,同时,通过各级国家机构中的党组,通过上下对口机构设置,使党的组织在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公共决策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治、经济、社会三位一体,党作为领导力量和执政力量,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将整个社会整合在党的组织网络之中,形成一个执政党高度集权的权能共同体。

党的权力的过度膨胀使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政权机关不能形成实质上的政府权能结构,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体系有其名而无其实。

党的中央及地方各级党组织代替了国家机构的中央与地方国家机关,陷入了繁杂的行政事务中,即无法有效容纳不断膨胀的领导事务,也无法集中精力调查研究做好党的决策。

一、中央和地方在政权管理的矛盾分析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政府职能部门是实行地方政府和上级部门“双重领导”,也就是主管部门负责工作业务的“事权”,而地方政府管“人、财、物”。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龙源期刊网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作者:
来源:《上海人大月刊》2016年第10期
全面依法治国,本质上是为了在党的领导下,落实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依照法律规定,有效治理国家和社会,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治国理政的主体。

这就决定了依法治国不是为了限制人民权益,而是为了借助法律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人民是党治国理政的力量源泉;决定了党治理国家必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保障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各方面,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内在要求,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本质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也保证了人民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

这是我们的制度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

我国央地关系的发展进程及改革路径

我国央地关系的发展进程及改革路径

我国央地关系的发展进程及改革路径央地关系是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国家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对国家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我国央地关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并在不断改革中逐步完善。

本文将从我国央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央地关系的发展历程我国央地关系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封建时期的地方割据,中央集权的建立,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分权管理。

在封建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地方割据,地方官员往往以自己的利益为重,对中央政府的领导不够重视,导致国家割据,王朝更迭频繁。

直到秦朝嬴政的统一中国,废除了分封制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这一时期的央地关系相对明确,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较强,地方政府的地位相对次要,行政权、财政权和司法权都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逐步分权管理,逐渐建立了一套现代政府管理体制,实行分权管理的体制改革。

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地方分权管理的政策,通过实行税收分送和地方政府负责地方经济发展计划,逐步弱化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实现了地方政府的相对独立和自治。

中央政府也开始根据地方政府的发展需要,对地方政府进行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这一时期我国的央地关系开始朝着相互合作和互利共赢的方向发展。

二、我国央地关系的现状及问题目前我国央地关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权责不清。

由于地方政府承担了大量的政府职能和事务处理,导致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的权责关系不够清晰,出现应当由中央政府负责的事宜被地方政府长期操办、应当由地方政府负责的事项又长期被中央政府包揽的问题。

2.财政分配不公。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是依靠税收和中央转移支付,但是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并不合理,导致部分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出现贫富差距。

地方政府之间也存在财政分配不公的情况。

3.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央地关系

央地关系

摘要从建国到现在,中央与地方关系在不断改革变化中,从最初到高度集中到逐步的放权,又到分税制的实行。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并且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依法治国。

同样,中国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也应该有新的发展,使中央与地方关系逐步走向成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中央与地方关系集权与分权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国家结构中最基本关系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我国从建国到现在就如何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央与地方关系作为一种国家结构的设置必然植根于一个国家的社会体制之中,尤其是一个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状况直接决定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形态特征。

1 历史上,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三个阶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集权是国家的本质,是国家的生命基础。

”在建国之初,中国共产党也想把革命中的成功经验应用于国内的建设,同时也受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影响。

中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同时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也实行高度的集权。

地方无条件的服从党中央国务院,同时地方政府受同级党委的领导。

在政治优先、政治为重的气氛中,中央与地方关系也完全服务于政治需要,当时的政治需要就是维护政权的统一,保证中央对地方的绝对领导。

借助于高度的集中和计划,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维护和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对内维护统一,对外对抗封锁。

这一时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基本服从于这种需要。

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经济形势进一步发展,集权的弊端也开始出现了,为了使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设置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于是中央开始向地方放权,从此就一直没有摆脱“一收就死,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循环。

于是“放权——收权——再放权——再收权”主导了这一时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

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

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宪法为根本的法治国家,加强和改造政治体系、政治制度及政治文化。

国家正在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行依法治国,确立和完善有效的政治治理体系,打造政治建设的新局面。

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要从把宪法确立为国家根本法律载体和管理国家社会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入手,实施宪法,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实施力。

宪法是国家组织形式、行政管理体制和政治秩序的根本性法律规范。

政治制度是基于宪法,落实当前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等法律法规,来维护宪法权威性和实施力的一种措施。

国家正在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健全各级党的领导体系和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民主政治制度改革,搭建以公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结构,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体系。

要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深化政党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公民社会组织治理体系,推动社会自治和积极有效的治理机制建构,以期实现和谐社会基本秩序的稳定。

国家还正在探索政治生态建设新路径,推进政治发展畅通、开放、规范、和谐的方向。

要实施政治生态化管理,把奉行和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政策作为公民和行政机关的基本义务和行为准则,以政治规制来实现政治与社会的和谐运行,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要树立正确的
政治观念,坚持全民参与、平等协商、和谐发展和普遍利益的理念,完善和落实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政治制度体系,加强政治教育,推动中国的政治制度持续完善和发展。

高中政 治国 家治理体系考点解析

高中政 治国 家治理体系考点解析

高中政治国家治理体系考点解析在高中政治的学习中,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对于我们把握政治运行的规律、了解国家发展的方向以及培养公民意识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概念。

简单来说,它是指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从经济领域来看,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市场经济中,通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例如,政府会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的运行,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

在政治领域,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人民通过选举代表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则让广大群众在基层事务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

文化领域的国家治理体系致力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同时,鼓励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社会领域的治理体系关注民生福祉,致力于构建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

包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民生问题,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生态文明领域的治理体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简述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原则

简述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原则

简述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原则
与地方关系是社会和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近代以来,为了促进和地方的更有效的合作和服务,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确定了处理与地方关系的基本原则。

首先,与地方分权、协同,以解决与地方压力不平衡问题。

通过划定地方领导重点服务职能和领导职能,使地方领导可以更加重视地方利益,而领导也可以更加重视国家的大局性利益。

其次,与地方互相尊重,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

领导应当尊重地方领导的权能,合理安排确定领导的主要职责,避免对地方领导的干预和冲突;地方领导则要尊重领导的统一领导,力求在执行中与协调一致,从而使领导有效开展改革和统一领导,发挥引导作用。

最后,与地方互利共赢,充分发挥各方优势。

领导可以补足地方领导的不足,对地方领导提供支持和金融补贴等援助支持,组织设立各级财政分配机制,加强经济统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地方领导可以更好的组织实施的,争取更大的财政收入,进而有效完善领导的工作。

总之,处理与地方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分权协同、互相尊重和互利共赢,只有把这些原则落实到位,才能够加强及地方的合作,使改革奏效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增进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

国家治理体系应包括五大基本内容国家治理的内容

国家治理体系应包括五大基本内容国家治理的内容

国家治理体系应包括五大基本内容文章来源:学习时报发布时间:2014-01-03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是“治理”思想首次进入国家高层文件,成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总方针与行动纲领,意义十分重大。

需要指出的就是,这一总目标就是由“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两部分构成,明确与理顺两者的内在逻辑关系,就是推进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

“治理体系”就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与基础,“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治理体系”的目的与结果,要想实现真正的治理能力现代化,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健全一套完整、合法、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

一般认为,国家治理体系由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治理五大体系构成,但这种纵向治理体系的观点,实际上就是一种各自为政、部门化的思路,无法从根本上建构起系统、整体、协同的治理格局。

根据全球“治理”思想精髓、世界发达国家治理实践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视角来瞧,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应该包括五大基本内容。

治理结构体系:“党、政、企、社、民、媒”六位一体。

治理结构解决的就是“治理主体就是谁”“治理主体之间就是什么关系”两大问题。

首先,要有多元化、负责任的治理主体。

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结构应该包括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国务院及各级地方政府、混合型市场企业(国有、私有;内资企业、外资企业;跨国企业、本土企业等)、各类社会组织(科技型、公益型、服务型等;全球型、本土型等)、广大人民群众、各类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六大主体,缺一不可。

其次,要有边界清晰、分工合作、平衡互动的多主体与谐关系。

其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是多元化治理主体之间的两大核心关系,关键在于厘清各自的权限边界,把本应该属于市场、社会的职能,完全交给市场与社会处理,政府重点履行好宏观调控、公共服务、维护社会规则等职能。

地方治理法治化困境与路径探究论文

地方治理法治化困境与路径探究论文

地方治理法治化困境与路径探究论文地方治理法治化,是将地方治理各方主体的地位职能、行动规那么、相互关系逐步标准化,并在治理过程中予以严格贯彻实施的动态过程。

就我国目前的地方治理情况来看,地方治理法治化仍存在诸多困境,如央地关系法治化程度缺乏、府际关系法治化程度缺乏、地方治理的公众参与缺乏等。

假设要进一步推进地方治理法治化,就必须在治理过程中坚持责任政府、人性尊严保障、地方自治、协商民主等根本原那么,努力促成地方治理地位法治化、府际关系法治化和社会力量治理法治化。

以下是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地方治理法治化困境与路径探究相关论文。

内容,欢送阅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与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一脉相承,两次全会高瞻远瞩,系统诠释了法治与国家治理的内在关系,法治与国家治理具有天然的共生性和统一性。

从价值理念看,法治是现代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是现代国家理念的凝聚和反映。

首先,作为一种现代国家理念,法治本身蕴含的良法之治、法律至上、分权制衡、司法独立等思想,构成现代国家治理理念和规那么体系;法治本身承载的人类对理性、民主、平等、权利以及平安等价值的期待,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追求。

其次,法治对国家治理和社会整合的权威引导、鼓励裁判、标准约束、共识凝聚等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治理内在地与法治关联在一起,二者“本质上是兼容的,内容上是互补的,形式上是共生的。

”①从规那么体系看,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多主体、多中心、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有机系统。

”②作为一种制度化的治理架构,国家治理体系既要有科学的制度安排,又要形成保证制度和组织体系灵活运行的机制,这都离不开法治的保障。

概括来讲,法治体系是治理体系的核心,在一定意义上,国家治理体系本质就是法治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央地关系国家治理的根本
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课题。

寻求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模式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采取何种中央与地方制度模式对于地方政府的治理具有决定性作用,它将决定着治理权限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如何分配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互动方式。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模式在三个方面决定着地方治理的实现。

首先,中央与地方的不同制度模式决定着地方政治权威的来源。

在不同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地方的权威来源也具有明显的不同。

在单一制国家中,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本地事务的管理,地方政府的权威来源于中央的授权,地方政府的治理活动则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中央政府的规定。

而在联邦制国家,由于中央与地方之间各自的政治权威相互独立,地方政府拥有独立的权威基础。

因此,中央与地方关系决定着地方政府的权威来源,进而影响到其权力的运行和治理的实践。

其次,中央与地方关系决定着双方的博弈规则和互动特征。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不同制度模式也导致了上述的政治活动中采取不同的行为特征。

从制度主义的视角来看,不同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为二者的互动提供了不同的激励机制和制度约束。

在单一制的条件下,中央政府是双方制度规范的制定者,地方作为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在规则的制定上具有有限的制度空间。

而在联邦制的条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有着法律上或约定俗成的划分,双方的制度规则来
源于其长期的互动之中。

从这个意义上讲,采取何种中央与地方制度安排将对于地方治理产生决定性影响。

最后,中央与地方关系将决定着治理权限在不同层级之间的分配方式,这对于地方政府的治理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现代国家,随着治理事务的复杂化,国家所面临的治理任务也越来越艰巨。

在大国范围之内,只有对于治理事务进行必要的划分,治理的任务才能够实现。

考虑到现代国家通常都采取多层的政府层级,在不同的层级之间如何进行治理事务的划分将是影响地方治理的重要制度条件。

这意味着,治理事务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如何划分的问题同样是我们理解地方治理不可或缺的条件。

纵观中国历史,央地关系始终是关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大命题。

自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其后汉承秦制,其制未变,“百代都行秦法政”,奠定了2 000多年来中国传统社会的央地组织结构的基本格局。

在此基础之上,历代统治者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试图找到一种更为合适的央地格局,其中汉初的《推恩令》、元代行省制度的建立,都较为成功地处置了央地关系,也为这些朝代的兴盛奠定了重要基础。

然而这样的和谐治世往往并不长久,在大部分中国历史时间里,央地之间总是充满了矛盾与冲突,若奉行守外虚内,地方势力过于强盛,中央控制力削弱,如汉唐藩镇之乱为祸深远。

若中央过度集权,强干弱枝,则地方积极性受挫,宋之积贫积弱殷鉴不远。

这一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大一统体制下存在的优势
和劣势。

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历史长达2000多年,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治国制度安排,也适应并反映了中国所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变迁的选择。

中国作为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的农业国家,两千多年的国家史就是一部防范水旱灾害和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历史。

正是提供跨地域性的超大规模的国家公共产品的客观需要,诸如兴修水利、抵御外敌、防灾救灾等,使得中国形成了一套十分独特的、相当成型的、连续一贯的大一统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以举国之力应对各类危机和挑战。

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漫长的文明史中,国家统一始终是最重要的主题。

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元国家。

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大陆型国家,地处中纬度和大陆东岸,各地气候风俗各异,发展极不平衡,在同一个国家内形成了多个经济单元。

正如中国古人所说“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不同地区在统一的政治体制下,仍然有着不同的治理和发展需求。

这些需求由于大一统体制带来的高昂的治理成本和组织成本等劣势,使得央地关系之间存在诸多矛盾甚至冲突对峙的可能性。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屡屡出现地方割据与国家分裂的根源。

不过总的来看,从秦始皇之后的两千多年历史来看,统一的时间超过2/3,分裂的时间不足1/3,中央集权体制以及国家统一构成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两大特征。

这集中反映在人口增长这一农业社会标志之上,统一时期人口增长,分裂时期人口减少,增长过程超过了减少过程,尽管国土面积不超过世界总数的7%,但是总人口占世界比重一直在1/4——1/3之间。

因此,我们依据中国的历史经验,将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时期的央地关系概括为一个框架——“多元一体”与“一体多元”之间的反复变动。

从中国的历史发展逻辑来看,是从多元走向一体,在一体的框架下又促进了多元。

中国自古不仅是大一统下的多民族国家,而且是大一统下的多地区国家。

这是中国特有的自成一体的农业经济体系以及大一统制度和“一体多元”的中华文化。

中国特殊的历史现实和文明传统要求中国建立并维持一个强有
力的中央政府,以利于中国文明有效应对各类大规模挑战。

但与此同时,在政令统一的前提下,中国的治理必须兼顾各地现实,因地因时制宜,降低治理成本,以利于各地的经济发展与文化繁盛。

这就要求中国历代统治者,在充分利用大一统的优势的同时,尽量消除大一统的劣势,在央地关系的两极之间寻求一种平衡状态,协调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与矛盾,以使得中国这种“一体多元”体制下的“一体”和“多元”能够并行不悖、相容相生。

近代以来,中国逐步开始由庞大而统一的传统农业社会王朝向世界最大的统一的现代国家过渡。

不过这一过渡过程并不是自发进行的,而是在来自工业文明和西方列强的连续挑战下被迫进行的。

当西方国家开始工业革命,创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时,中国却因大一统制度的历史局限仍维持着传统农业社会。

到了清朝后期,大一统制度已经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中。

在这一过渡的前100多年的过程中,中国屡战屡败,传统央地秩序逐步解体,中央权威涣散,地方诸侯兴起,汪洋大海般的传统小农社会变得十分松散。

晚清政府因洋务运动未能
自强,因甲午战争而溃败,又因辛亥革命而轰然倒下,意味着中国进入四分五裂的时代。

民国北洋政府,本身就是各自为政、各据山头,军阀争战,战火不断。

国民党政府虽然名义上在全国实行了政治、军事统一,但也是你争我夺的诸侯政治、诸侯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随着政权的逐步稳固,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把战争时期的运动方式嵌入国家治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全国一片红,地方的权力在高度意识形态化上只唯上,虽说保持了国家的一统,但也把中国的国民经济拖入死潭。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国家治理随着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地方政府的权力逐步扩大,并带来了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地方的话语权逐步加大。

1992年中国实行的分税制改革被视为自宋朝王安石变法以来的
中国又一次重大经济改革,央地利益进行了大调整。

这次以朱镕基为首的共产党人变法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中央集权的重大变革。

但是,这次变革,仅仅是把财权集中于中央,而未进行央地事权的划分,从而在未来的二十多年地方逐步形成了土地财政,房地产经济绑架了中国,给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埋下了深刻的隐患。

2016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做出总体部署。

《意见》明确,一是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划分。

适度加强中央的财政事权,保障地方
履行财政事权,减少并规范中央与地方共同的财政事权,建立财政事权划分动态调整机制。

二是完善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划分。

中央的财政事权由中央承担支出责任,地方的财政事权由地方承担支出责任,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根据基本公共服务的属性,区分情况划分支出责任。

三是加快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将部分适宜由更高一级政府承担的保持区域内经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等基本公共服务职能上移,将适宜由基层政府发挥信息、管理优势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下移,并根据省以下财政事权划分、财政体制及基层政府财力状况,合理确定省以下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

分析人士指出:国务院文件的出台,仅仅是在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格局中撕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没有事权之说,仅是表述为“财政事权”,其中的深意值得玩味。

况且,在有中央深改组的背景下,涉及到如此之大之事,以国务院的名义出台,是否能够得到践行,值得观察。

每个人有脊柱,国家也有脊柱,这个脊柱就是央地关系。

它把中央首脑和身体各个部位,胳膊、腿啊、心脏啊都连在一起。

如果一个人的脊柱出了毛病,他问题就大了;如果国家的脊柱出了问题,那么国家肯定是治理不好的。

人类的政治发展总是遵循着从人治走向法治,从专制走向民主,从神秘走向透明,从集权走向分权,从管制走向服务,从统治走向治理的规律。

中国的央地关系也应该遵循这个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