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三国演义在人物描写上的特色2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中人物的语言特征

三国演义中人物的语言特征

三国演义中人物的语言特征《三国演义》人物的语言风格到底具有哪些情况呢?撮其要则有五个方面:一是简洁精练。

这一特点在《三国演义》的叙述语言中体现得最为充分。

《三国演义》以七十万字的篇幅来陈述百年历史进程,又要重点突出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要在情节发展和矛盾冲突中刻划人物形象,这就决定其叔述语言一定要简明扼要,精练准确。

特别是对一些历史背景的介绍、人物家世以叙述的及来往的文书等,都必须写得言约意丰,一以当十。

如第五回“操大喜于是先发矫诏,驰作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

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骄集。

”只用四十五个字,便把曹操欲讨董卓,发“矫诏”招集义兵的情形写得清清楚楚,用字之简,极为罕见,我们再来看同回中曹操所作讨伐董卓的檄文:“操等谨以大义而布告天下董卓欺天周地,灭国拭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决不仁,罪恶充积今本天子密诏,大集义兵,督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

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抉持王室,函授黎民。

檄文到日,可速奉行,虽然只有八十个字,却把重卓的罪恶、时局的危急、起兵的目的等,写得一目了然,并且义正词严,锋芒犀利,极具号召力和鼓动性。

第一回中,刘备、关羽、张飞和曹操等人的出场也同样写得简洁明了,精练不繁。

且看刘备的出场“榜文行到琢县,引出琢县中一个英雄。

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

”短短的一段话就为刘备立了一个小传,其中既有家世说明,肖像描写,也有性格介绍,写得全面具体,但却精悍简练,几乎不能再增减一个字。

人物语言中简洁精练者亦不乏其例,如刘备曾把自己同曹操作了对比“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橘,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

”,他说第六回二人的不同性格特征其实是很难准确地概括出来的,但是刘备在这番话中只是分别以“急”、“暴”、橘”和“宽”、仁”“忠”六个字字便把人的主要不同性格特征形容殆尽,不唯简洁精练,更显得准确恰当,使读者从中了解了二人性格的对照区别。

西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

西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

第三十五章三国演义一、名词解释1、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形式。

其特点是:分回标目,分章叙事。

首尾完整,故事连接,段落整齐。

2、“七实三虚”:这是关于《三国演义》艺术构思的一种说法。

章学诚在《章氏遗书外编·丙辰札记》中说《三国演义》具有“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构思特点。

正因为《三国演义》的作者能较好的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使作品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

3、“三绝”:《三国演义》在人物描写方面,采用类型化的写法,塑造了许多成功的人物形象,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即最具智慧的诸葛亮、忠义之士关羽以及奸诈的曹操。

二、论述题1、如何看待《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倾向?应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史学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就存在着孰为正统的不同看法;二是三国故事在民间流传中融入了人民希望出现明君仁政的愿望;三是小说创作中主题思想的需要。

(要求举出具体的材料事例加以论析)2、《三国演义》在战争描写方面有什么特色?《三国演义》在战争描写上的成就十分突出。

作者笔下的战争写的丰富多彩、变化无穷。

充分表现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另外,在战争描写中,不仅写出了两军相斗勇者胜,而且,还写出了两勇相斗智者胜。

重点表现统帅人员的运筹帷幄、分析决策,给予读者许多启示。

3、《三国演义》的语言特色是什么?《三国演义》具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色。

它是文言,但又夹杂着白话;是白话,但又有不少文言成分。

可谓雅而不涩,俗而不俚。

第三十六章水浒传一、名词解释1、繁本和简本:指的是《水浒传》的版本可分为两大系统。

繁本文繁事简,均无平王庆、田虎情节。

简本文简事繁,有平王庆、田虎事。

2、金本:指的是明末清初,江苏吴县人金人瑞对《水浒传》进行评改,砍掉七十二回以后的部分,又把第一回改为“楔子”,形成新的版本,即七十回繁本《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

金本流传广泛,成为通行本。

二、论述题1、《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与《三国演义》有哪些不同?《三国演义》主要采用的是类型化的写法,而《水浒传》已经开始注重个性化特征的描写(要求结合作品的实际来论述)。

三国演义中的心理描写技巧

三国演义中的心理描写技巧

三国演义中的心理描写技巧《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以其宏大的叙事背景、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情节吸引了无数读者。

其中,心理描写技巧是令人瞩目的一部分,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展现了各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和魅力。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来探讨《三国演义》中的心理描写技巧。

一、人物内心情感的描绘《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极为丰满,作者通过对于人物内心情感的描绘,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鲜活。

例如,刘备在刘备第一次见到孔明时,孔明故意化石于庭下,刘备心生疑忌,但又将种种疑虑掩饰于笑容之下。

这一描写不仅表达了刘备对于孔明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和复杂。

另外,曹操在宴会上对刘备的称赞和优厚礼遇,激起了曹操内心的嫉妒和羡慕之情,使曹操的形象更加丰满和深刻。

二、人物心理变化的描写《三国演义》中的心理描写还以人物心理变化的描绘为特色。

作者通过描述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变化,揭示了人物的性格和秉性。

例如,关羽在擒拿华雄之后,得知生擒华雄乃是曹操之计,内心先是一阵波动,随即又恢复了冷静和淡定。

这一描写不仅突出了关羽的勇猛和忠诚,同时也表现出关羽善于掌控局势和自我调适的特质。

三、对人物心理动态的观察《三国演义》中的心理描写还非常注重对人物心理动态的观察。

作者通过对人物行为和言谈的描绘,洞察了人物内心的活动,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心理状态。

例如,当刘备失去了荆州之后,他愤怒地责备孔明没有预见到这一局面。

而孔明则以一种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回应刘备,使刘备感到愧疚和惭愧。

这一描写凸显了孔明高尚的胸怀和宽容的品质,同时也展示了刘备内心的羞愧和自责。

四、通过对话展示人物心理《三国演义》中的对话也是展示人物心理的重要途径。

作者通过对话的方式,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

例如,在宴会上,孔明满口谦逊地表示自己的不才,但在刘备的起身后,却以嘲讽和自嘲的口吻说道:“夫君初入荆州,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

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

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其以《三国志》为蓝本,人物性格是‎在《三国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础上‎,适度结合民‎间思想,再进行改造‎,如夸张、美化、恶搞、丑化等等,并以出色的‎战争场面描‎写和人物刻‎画成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现在我们分‎以下几点浅‎析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

一、真实与虚构‎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是通过适度‎改编后写成‎的小说。

故有《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之‎说。

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华雄‎是被孙坚杀‎的。

又如,三英战吕布‎,历史上公孙‎瓒并没有参‎加讨董联盟‎,刘关张自然‎没有参加。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

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也无法体现‎历史演义小‎说的特色。

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如关羽诛颜‎良一段。

“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直冲彼阵。

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

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

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

”这里是一段‎典型的虚构‎场景,目的是表现‎关羽的神勇‎无敌,但是却提到‎“赤兔马快”、“颜良措手不‎及”等细节,去掉不是更‎能说明关羽‎的神勇吗?这就是作者‎注重情节合‎理性的良好‎体现,前文说到颜‎良二十合败‎徐晃,为一流武将‎之一,被关羽一刀‎秒杀,岂不是说关‎羽能秒杀徐‎晃,夏侯之流了‎吗?这显然与事‎实不符,所以在此特‎别突出关羽‎突袭之一点‎,使得小说虚‎构却又不失‎真实。

试论三国演义在人物描写上的特色2

试论三国演义在人物描写上的特色2

试论三国演义在人物描写上的特色2试述《三国演义》在人物描写上的特色孝感电大应城分校汉语言文学本科2007年春学号0742001200339 白雪峰[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历史小说,它是明清长篇历史小说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一部。

其中,最为成功的就是作品中塑造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

本文就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刻划,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性格冲突;衬托;铺垫;夸张《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历史小说,它是明清长篇历史小说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一部。

作品在人物描写上很高的造诣,它叙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前后直至三国归晋的一系列矛盾和斗争,当中有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矛盾斗争,但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写出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塑造了一大批人物形象。

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不下几十人。

这都完全归功于作者善于把真人真事和传奇故事结合在一起,并根据人物的基本精神加以增删,通过夸张、映衬和隐而豁现、层层铺垫等艺术手法刻划人物性格,同时在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时,善于在性格冲突中刻划人物。

下面就这几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作些阐述。

1、善于在性格冲突中刻划人物无论是戏剧还是小说、叙述性作品,无冲突就没有情节可言。

《三国演义》在创作上如此成功,我认为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在塑造人物时无论是塑造相同或相反的性格都体现了这一鲜明特点。

关羽和曹操是书中的主人公,关羽“义绝”,曹操“奸绝”。

关羽“义绝”,忠于汉室,拥刘反曹;曹操“奸绝”,欲废献帝而自立,灭汉立魏。

此两人本来就有不共戴天的仇恨。

一个“忠”,一个“奸”,性格相反。

关羽是豪杰,曹操则是奸雄。

作者对他们的形象塑造,不只是停留在对人物的单独描划,而是把他们的对立性格放在一起,给予活灵活现的刻划。

关羽是“忠义的化身。

”他与刘备、张飞的“桃园结义”,誓同生共死,共扶汉室。

可以说关羽是一个为了尽“忠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铮铮铁汉。

曹操是一个乱世奸雄,他性格狡诈残酷,“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他的人生哲学。

三国演义第六十九章之人物形象描写

三国演义第六十九章之人物形象描写

三国演义第六十九章之人物形象描写刘备作为《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其形象描写丰富多彩。

他是一个才德兼备、仁义宽厚的人物,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坚定信念、冷静稳重的领导者。

通过对他形象的描写,人们可以深入了解他在历史背景下的种种举动和品格特征。

刘备的外貌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长有堂堂正正的面容,高大挺拔的身姿。

他的面庞深深地凹陷,双眼炯炯有神,透露出一种坚定不移的决心。

此外,刘备还骑着一匹白马,马尾梳成柳叶形状,无论走到哪儿都引人注目。

刘备的性格特点是他形象描写中的重要部分。

他具有宽容仁爱、知书达理的品质,深受手下将领及百姓的敬爱。

他经常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且以其友善、博学的态度与人交流。

刘备在面对困境和对手时,展现出极强的韧性和才智。

他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在危机时刻做出明智而果断的决策。

这使得他赢得了许多战役,并成为了统一天下的重要人物。

刘备的行为举止也是他形象描写中的要点。

他崇尚仁义道德,重视人伦之道,尊重他人,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充满关爱和尊重。

他经常与群众沟通,关注百姓的冷暖,尽力为他们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此外,刘备还非常注重礼仪和仪态,他不仅自身严守礼仪,而且也要求手下有相同的标准。

这种标准使得他在人们心中树立了威信和形象,成为人们仰慕和追随的对象。

刘备的人物形象还展现了他的智谋和胆识。

他成立了蜀国,自称汉中王,并一直坚持不懈地追求统一天下的理想。

他精心策划徐州之战,成功夺取了徐州,展示了他的智谋和决断力。

同时,他能够识人善施,让身边的谋士如刘备和诸葛亮为他效力,为自己争取到关键的军事和政治资源。

在青龙山之战中,他还能够与曹操智斗,展现出自己的胆识和智谋。

总结起来,刘备的人物形象可谓饱含着仁爱、智勇和谦逊等优良品质。

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领导者的典范,也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位耀眼的英雄。

通过对他的人物形象的描写,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从中学习到许多值得借鉴的品质和行为方式。

三国演义人物作文

三国演义人物作文

三国演义人物作文《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曹操、刘备、孙权等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在其中展现了他们的智谋和勇气。

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人物形象。

首先,我们来谈谈曹操。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形象在《三国演义》中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曹操机智过人,善于用兵,有着出色的领导能力。

他在书中的形象是一个有着强烈野心的人,为了自己的野心,他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不惜杀人。

但是,他也有着一颗仁爱之心,对待部下和百姓都是仁慈的。

这种复杂的性格使得曹操成为了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人物形象。

其次,我们来谈谈刘备。

刘备是三国时期的一位仁义之君,他的形象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得十分立体。

刘备有着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他对待部下和百姓都是仁慈的,深受人们的爱戴。

他在书中的形象是一个有着崇高理想的人,他一直在为了天下苍生的安宁而努力奋斗。

尽管他一直处于劣势,但他从不放弃,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君主。

最后,我们来谈谈孙权。

孙权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英明君主,他的形象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得十分生动。

孙权有着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他在书中的形象是一个有着明智决断力的人,他能够冷静分析形势,做出正确的决策。

同时,他也有着仁爱之心,对待部下和百姓都是仁慈的。

他在书中的形象是一个有着领袖魅力的人,他深受部下和百姓的爱戴。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是多姿多彩的,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他们的形象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的风貌,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的形象将会永远地镌刻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之中,成为永恒的经典。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描写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描写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描写
答: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描绘为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以下是对诸葛亮的一些具体描写:
1. 外貌描述:诸葛亮被描绘为一位身材高大,容貌英俊的人物。

他身着长袍,头戴纶巾,形象飘逸。

2. 性格特点:诸葛亮性格沉稳,善于思考,富有智慧。

他对待事情总是深思熟虑,善于分析形势,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

3. 政治才能:诸葛亮在政治上有着极高的才能。

他协助刘备建立蜀汉王朝,制定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策略。

他善于治理国家,关心百姓疾苦,深受人民爱戴。

4. 军事才能:诸葛亮在军事上也有着卓越的才能。

他善于运用兵法,善于分析敌情,从而制定出有效的战略。

他指挥的战役往往能够以少胜多,展现出他的军事智慧。

5. 文化素养:诸葛亮也是一位文化素养很高的学者。

他精通诗词歌赋,善于书法绘画,是一位杰出的文化名人。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描绘为一位智慧、勇敢、忠诚、有远见的英雄人物。

他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

三国演义第七十三章之人物形象描写

三国演义第七十三章之人物形象描写

三国演义第七十三章之人物形象描写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三章中,作者罗贯中通过精彩的人物描写展现了各个人物形象的独特性格和特点。

本文将对文中的关羽、赵云、曹洪等主要人物进行描写,以展示他们在这一章节中的形象特征。

关羽,字云长,是刘备麾下的重要将领之一。

他以身穿绿袍、拖长青带闻名于世。

关羽威武而有威望,身形高大、气宇轩昂,如同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

他浓眉大眼,目光明亮而坚定,仿佛能透射人心。

他的脸庞英俊健硕,堪称石板一般的坚毅,色白而有红晕。

他的五官线条分明,棱角分明,却又彰显出他的豪放不羁。

他的胡须如剑,清晰可见,传达出他刚毅果断的性格。

他的双手握着青龙刀,刀刃上镶嵌着白玉,散发着寒光,如同关羽心中的坚定信念一般,复仇、守护兄弟、平定乱世,他在刀刃上写下了誓言。

关羽的穿着简朴而有品位,绿袍上的金铠闪耀着光芒,体现了他作为将领的威严和高贵。

他行走间的气势如山,让人感受到他的霸气和威仪。

赵云,字子龙,是刘备的得力助手。

赵云身材高挑而匀称,气质沉稳而自信。

他的面容俊秀而英武,脸上带着稚嫩的笑容,让人感受到他纯真的一面。

他那双明亮而锐利的眼睛,藏着聪明和勇气,仿佛随时能看穿敌人的阴谋。

他的头发黑亮如漆,蓬勃而有力,如同他不屈不挠的意志。

赵云的嘴角微微上扬,似乎时刻保持着微笑,体现出他乐观向上的性格。

他的双手握着长枪,凌空舞动,如同一条神龙,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神秘而强大的力量。

他身穿锦袍银甲,彰显出他的高贵和荣耀。

他的步伐轻快而稳定,让人感受到他的灵活和敏捷。

赵云的整体形象展示出他聪明、机智,勇猛果敢的特质。

曹洪,字子廉,是曹操麾下的重要将领。

他威猛而顽强,亦如一块坚不可摧的巨石。

他的面容英俊而凛然,一双眼睛深邃而锐利,宛如一把利剑。

他那浓密而整齐的眉毛显得沉稳,脸上的痕迹传递出他经历过无数战斗的坚强和勇敢。

曹洪高大的身材端庄而挺拔,胸膛宽广有力,全身肌肉线条明显,展示出他的武力和实力。

他双手紧握着单刀,刀锋锋利无比,带着冷光,令人生畏。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形象特点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形象特点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形象特点1. 刘备
- 仁德君主,忠厚老实,待人宽厚
- 有远大理想和抱负,追求统一天下
- 对手下忠心耿耿,视如家人
2. 关羽
- 武勇善战,忠勇无双
- 重情重义,性格耿直
- 对刘备忠心不二,视为兄弟
3. 张飞
- 勇猛直率,好勇斗狠
- 脾气暴躁,说话直白
- 对刘备忠贞不渝,是刘关的好战友
4. 曹操
- 雄才大略,统帅英明
- 善于用人,识才爱才
- 追求霸业,手段高明
5. 诸葛亮
- 智谋过人,兵法精湛
- 为人谦逊,内心坚定
- 协助刘备,一心复兴汉室
6. 赵云
- 武勇无双,骁勇善战
- 忠心耿耿,勇冠三军
- 助刘备多次化解危机
以上是一些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他们个性鲜明,成就卓越,构成了这部史诗的精彩篇章。

三国志演义在塑造人物方面时的方法及特点

三国志演义在塑造人物方面时的方法及特点

简述《三国志演义》在塑造人物方面时的方法及特点。

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使用相貌、神态、语言等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作者通常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多角度、全方位对人物进行相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行为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从而塑造出成功而丰满的人物形象。

作为文学大师的罗贯中当然也不例外,使用白描手法,并借助人物自身的语言、行动,以形传神,做到形神兼备,勾勒出一位位鲜活的人物形象。

先,《三国演义》中人物出场便通过相貌的描写来展现了人物性格,如第一回中张飞的出场,“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可见张飞的威武,再加一句“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便将一个莽撞的张飞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这句话是第二十八回描写诸葛亮出场的,惟妙惟肖,传神的很,与后文关于他智略的描述相互辉映,宛然成章。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短短30个字把关羽的形象完美的呈现到人物面前,透过这些描写,读者可以体会到一团团英雄的气息正慢慢接近你。

其次,通过对人物细致的语言与神态描写对人物个性特征加以渲染、突出。

“张飞大怒,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径入馆驿把门人那里阻挡得住,直奔后堂,见督邮正坐厅上,将县吏绑倒在地。

飞大喝:“害民贼!认得我么?”督邮未及开言,早被张飞揪住头发,扯出馆驿,直到县前马桩上缚住;攀下柳条,去督邮两腿上着力鞭打,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

”这段文字是《三国演义》中比较经典的一个切面:鞭打督邮。

通过上述这段文字,读者可以清晰明澈地了解张飞直爽火暴的性格;书中两处对关羽形象的塑造,“云长曰:“吾于千枪万刃之中,矢石交攻之际,匹马纵横,如入无人之境;岂忧江东群鼠乎!”这句话采自《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是关羽单刀赴会前和属下的对话。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生动描写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生动描写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生动描写三国演义是一部描绘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长篇小说,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而备受瞩目。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各个人物的性格、行为和情感,使读者对每个角色都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以下将以关羽、曹操和刘备三位重要人物为例,来探讨他们形象的生动描写。

关羽,字云长,是三国演义中备受推崇的忠义之士,也是刘备的铁血兄弟。

通过作者生动描写关羽的外表和行为,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威严和英勇。

在战场上,关羽高大威猛,骑着一匹红兔马,手持青龙偃月刀,气势如虹,让敌人望风而逃。

同时,关羽心胸宽广,重情义,在与曹操交战时,曾经放过曹操的性命,表现出他的仁义之心。

这样的描写使得关羽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读者的心中。

曹操,字孟德,是三国演义中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作者通过对曹操形象的生动描写,揭示了他的智谋和雄心。

曹操机智过人,具备出色的军事统帅能力,在战场上屡获胜利。

他性格狡猾、阴险,在与刘备、孙权等对手的斗争中,常常使用各种策略和诡计。

尽管曹操被视为坏人,但他也有他的仁义之处,曾多次奖励他的部下,并与关羽、张颌等人有过一定的交情。

这种复杂的形象描写,使得曹操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同时也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

刘备,字玄德,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通过作者对刘备形象的生动描写,展现了他的仁爱、谦虚和为民请命的特质。

刘备举止文雅,待人和善,深受部下和百姓的爱戴。

他乐于助人,曾多次帮助百姓解决困难和纠纷。

刘备有着高尚的品质和远大的抱负,一心想统一山河,使人民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同时,刘备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常常以身作则,给予部下良好的榜样。

这样的描写使得刘备成为一个伟大而令人敬佩的人物形象。

通过以上对关羽、曹操和刘备三位人物形象的生动描写,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他们的性格和特点。

这些生动的描写不仅使小说更具吸引力,也使读者对历史上这些人物有了更加立体的认识。

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既有英雄豪杰,也有复杂多面的人物,这些形象的生动描写丰富了故事情节,也使得整个小说更加引人入胜。

【三国历史】浅谈《三国演义》的人物描写

【三国历史】浅谈《三国演义》的人物描写

【三国历史】浅谈《三国演义》的人物描写《三国演义》一共写了四百多个(亦说是1191)人物,其中有几十个人物都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如张飞嫉恶如仇,粗豪爽直,而又从善入流;刘备仁厚爱民,虚伪做作;关羽神武神勇,讲究忠义却刚愎自用;周瑜才高果敢却心胸狭窄;鲁肃拘谨忠厚,黄盖勇敢沉着,司马懿老奸巨滑等等。

连三个“舌辩之士”也各具特色,他们都恨曹操,但表现形式大不相同。

弥衡是“骂”“至死骂不绝口。

”至今戏曲舞台上还有一出戏叫“击鼓骂曹”;张松是“顶”,顶得曹操“拂袖而起,转入后堂”;杨修是“揭”,他多次揭曹操的老底,揭曹操灵魂深处的秘密,特别是梦中杀人的诡计。

在塑造人物方法上,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通过战争中不同的故事情节加以反复渲染,把人物放在尖锐的斗争中去写。

不同的军事和政治斗争典型环境,写法也不一样。

如曹操攻打濮阳陷入重围,大火之中正碰到吕郁挺戢跃马而来,曹操用手遮住脸,加鞭纵马从对面闯过去,吕布从后面拍马而柴,以方天画戢在曹操头盔上点了一下,问道“曹操何在?”用手指着相反方向“前面骑黄马的就是”,多么狡猾。

吕布听了就纵马向前追赶,放过了眼前这个真曹操。

曹操轻轻一句便骗过了吕布。

在潼关则是另一种情况。

马超认出了曹操后,紧追不放,害得曹操“割须弃袍”,没命逃奔。

这时,背后马超赶来,厉声大叫:“曹操休走!”吓得曹操马鞭掉落在地。

看看即将赶上,马超从后挺枪而剌,曹操绕着一棵大树躲藏,马超一枪刺在树上,用力过猛,刺得很深,等到把枪拔出来,曹操已经跑远了。

在这里,从濮阳之战,使我们看出吕布有勇而无谋;从潼关之战,使我们看出马超精明强悍。

再如张飞在巴郡“义释”了严颜,关羽在长沙“义释”了黄忠,同是“义释”但也有不同。

张飞“义释”严颜,表现了张飞粗中有细;关羽“义释”黄忠,表现了关羽的高傲自负。

同是写一代英雄之“勇”,吕布是勇中带贱,周瑜是以勇显骄,赵云有勇有谋,可见人物的思想性格是不一样的。

曹操的“割须代首”“梦中杀人”;刘备和单福(徐庶)关于的芦马的对话,这些描写显示了曹操、刘备的奸诈和仁厚的不同性格。

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与形象描写

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与形象描写

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与形象描写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以描绘三国时期的政治、战争和英雄人物为主题,塑造了许多深受人们熟知的角色。

本文将从人物塑造和形象描写两个方面来探讨三国演义的魅力。

一、人物塑造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塑造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

作者根据历史事实和虚构的情节,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

其中,刘备被描绘为仁义之主,他以仁爱之心待人,深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曹操则是一个智勇双全、谋略过人的角色,他以多种手段统一北方诸侯,展现了其政治智慧。

孙权则是一个善于利用机会,保护江东利益的明君,他在与曹操的斗争中表现出坚定的决心和果断的行动。

除了主要角色外,三国演义还刻画了许多次要人物。

如诸葛亮、郭嘉等智谋出众的谋士,张飞、吕布等勇武过人的武将,以及贾诩、荀彧等狡猾奸诈的奸臣。

这些各具特色的人物共同构建了一个庞大的鲜活世界,让读者们流连忘返。

二、形象描写三国演义中的形象描写十分生动传神,通过细腻的笔触,读者可以清楚地想象出每个人物的相貌特征和气质。

以刘备为例,他被描绘为面如美玉,眉清目秀,体态高雅,仪态端庄。

这样的描写使读者对刘备的形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够更好地理解他的性格特点。

另外,三国演义中的形象描写还注意到了人物的言行举止,通过对他们言谈、动作、神态的描写,使人物更加立体逼真。

例如,关羽被描绘为一位威严正直的将领,他战胜敌人时举止自若,但待人亲切和蔼;而张飞则是个蛮横凶狠的武将,他嗓门大、脾气暴,总是喜欢用狂暴的力量打敌人。

这些描写使角色更加饱满,读者能够通过人物的肖像来了解他们的性格、气质和行为方式。

总结三国演义通过精心的人物塑造和形象描写,成功地创造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

他们有着丰富的个性特点,使整个故事更具吸引力。

人物形象描写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他们的相貌、气质以及行为方式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与形象描写不仅丰富了故事情节,也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充满英雄与智慧的世界。

三国演义的人物外貌描写句子

三国演义的人物外貌描写句子

三国演义的人物外貌描写句子
1. 关羽那可是个威风凛凛的大汉!他身高九尺,面如重枣,就像刚从火炉里烤出来似的,红得发亮。

一双丹凤眼,那眼神犀利得能把人看穿,再加上那又长又黑的美髯,随风飘动,简直帅呆了,走在街上,那回头率绝对是百分百!
2. 张飞长得那叫一个粗犷!豹头环眼,满脸的络腮胡子,跟个黑旋风似的。

他那大嗓门一吼,能把胆小的吓得尿裤子,瞪起眼睛来,比铜铃还大,感觉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活脱脱一个猛张飞!
3. 刘备这人看起来就很有亲和力,耳朵大得能当扇子使,胳膊也长,都快到膝盖了。

他总是一脸和善,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让人觉得他特别好相处,就像隔壁的老大哥。

4. 诸葛亮那可是个风度翩翩的大帅哥!他手持羽扇,头戴纶巾,面容白净,眼神睿智,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那羽扇轻轻一挥,就有无数的妙计涌上心头,真是聪明的脑袋不长毛,越看越有范儿!
5. 吕布这家伙,人高马大,英俊非凡。

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

往那一站,那威风劲儿,就像个走T台的超级男模,迷倒了不少大姑娘小媳妇。

6. 曹操这人,目光深邃,一脸精明相。

短胡子修剪得整整齐齐,脑袋转得比风车还快,一看就是个不好惹的主儿。

7. 赵云那可是英姿飒爽!一身银甲,手持长枪,那身板笔直得像根电线杆,脸蛋也俊俏,笑起来还有两个小酒窝,战场上杀敌的时候,那叫一个勇猛,简直就是少女们心中的白马王子。

8. 周瑜长得那叫一个帅气,眉清目秀的,气质非凡。

就是气量有点小,动不动就被诸葛亮气得吹胡子瞪眼,估计是长得太帅,心里容不得别人比他更厉害。

希望这些描写能符合您的要求,让您读起来觉得有趣!。

三国演义的人物动作描写

三国演义的人物动作描写

三国演义的人物动作描写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动作,真的是充满了戏剧性,感觉每一个举手投足都能撼动天地。

要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肯定是那些英雄豪杰的英勇表现了。

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打起仗来,那简直是“风卷残云”,每一招每一式都充满了力量。

要不怎么说他们是万人敬仰的英雄呢,光是那股气势就足够让敌人瑟瑟发抖了。

比如说,张飞那一声怒吼,可真是吓得曹军兵士连马都骑不稳了。

你想啊,一个大男人站在那儿,浑身的肌肉像是铁板一样,怒目圆瞪,手里的大刀一挥,简直像要劈开天一样。

就那一声“张飞怒吼”出来,曹军简直是连战马都不敢前进,害怕得想跑都没机会。

你看,光是一个动作,就把敌人给打懵了。

要不是张飞自己控制得住,不然他的怒气能把周围的树都给震倒了。

再说到关羽,这位武圣,真是“马中赤兔,枪中青龙”。

他的一招一式,简直是太有气势了,刀枪舞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

记得关羽在过五关斩六将的时候,他骑着赤兔马,左手青龙偃月刀,右手稳稳地握住缰绳,每一次挥刀,仿佛连空气都被切割成两半。

那股从容不迫的气质,简直让人看得热血沸腾。

你就想象一下,在那样的激烈战斗中,关羽能一边和敌人激烈拼杀,一边还能不慌不忙地调整步伐,刀刀致命,动作之间带着一种天生的威慑力,连敌人都不敢轻举妄动。

最可怕的不是他单纯的力量,而是那种每一个动作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完全不容许任何人打扰。

那种从容、那种淡定,真的是让人咋舌。

说到刘备呢,虽然他在战场上的表现没有关羽、张飞那么夸张,但他的动作却充满了人性的柔软。

刘备常常是策马急驰,带着一股舍命拼搏的劲头。

他的骑兵动作灵活,身体和马匹配合得天衣无缝,简直就像他和马成了一个整体。

你看他挥舞长枪的样子,手稳眼准,每一次都能在千钧一发之际扭转乾坤。

他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眼里透出的不仅仅是英雄的气概,更有对百姓的责任感和忠诚心。

每一次他冲锋陷阵,都像是在为自己心中的理想拼命,连自己都不怕死,更不用说让周围的士兵看到,他的动作就充满了无形的感染力。

三国演义第十七章之人物形象描写

三国演义第十七章之人物形象描写

三国演义第十七章之人物形象描写(正文开始)曹操,字孟德,颀长而体态健美,神情深邃,眉宇间透着一股威严与智慧。

他的双目如炬,透射出坚毅的光芒,让人一见便知他的统治欲望与野心。

头发黑亮,配上细长的胡须,再加上他身着华贵的锦衣,散发出一种令人敬畏的气势。

曹操的衣衫总是整齐而挺括,永远给人一种英武而坚决的感觉。

他的步履沉稳,各个方面彰显出他作为一个统帅的自信和风度。

身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曹操是一个充满智慧、胆识过人的人物。

他能够层层布局,以狡诈和足智多谋著称。

就像一场棋局中的大师,他可以在千钧一发之际逆转局势,抓住敌人的破绽。

他的战略眼光极其敏锐,能够看透敌人的意图,并迅速做出应对。

他擅长融合各方力量,巧妙地利用别人之长,形成自己的强大势力。

在平时的言谈举止中,曹操也展现出他超凡的才智和见识。

他口齿伶俐,能言善辩,善于运用言辞来操纵他人的情绪和思想。

他的语言简练而有力,每个词语都充满着权威和说服力。

他虽然有时显得粗暴和果断,但他的决策始终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然而,曹操并非一味地追求权力和统治。

他也是一个对人民负责的领袖。

他在治理下的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稳定和发展的措施,受到了人民的欢迎和肯定。

他循循善诱,善于启发士兵和属下的潜力。

他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使得他身边聚集了一群出色的谋士和军事将领。

曹操广种人才的举措,为他的王朝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然而,曹操并非一个完美的人物。

他的权欲和背后的野心使得他在面对敌人时常常显得冷酷和无情。

在为了达到目的时,他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伤害无辜的人。

他在用兵方面也表现出了残忍的一面,对敌人的降兵和平民采取了严厉的手段。

这些都为他的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使得他备受争议。

总的来说,曹操是《三国演义》中具有丰富形象和复杂心理的人物之一。

他既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又是一位枭雄般的战略家。

他的聪明智慧和决策能力让他能够在乱世中立足,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然而,他那种残酷和冷酷的一面也使得他备受争议。

三国演义智勇双全的英雄群像

三国演义智勇双全的英雄群像

三国演义智勇双全的英雄群像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小说。

作为一部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它展现了许多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

本文将介绍三国演义中的几位代表性英雄,并探讨他们在战争和政治方面展现出的智勇双全的特点。

一、刘备——仁者义之英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主要人物之一,被誉为“仁者义之英”。

他身世卑微,但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谋略智慧。

在建立蜀国过程中,刘备善于吸收人才,尤其是他的主要谋士诸葛亮,使其成为他的右膀左臂。

刘备还懂得善待士兵和百姓,并且能够发动广大民众的积极性。

在对抗强敌曹操的过程中,他通过稳定民心和获取外援,最终成功夺取了一片疆土,建立了自己的势力。

二、关羽——忠勇义烈的武将关羽是刘备麾下的武将,也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以忠诚、勇敢和正直而闻名。

关羽在战场上表现出色,勇猛无畏,使得曹操深感压力。

他是刘备的亲密战友,也是蜀国的象征。

尽管在战争中他有时会因为过于信任他人而受到背叛,但他依然保持着忠诚和正直的品质。

关羽对友谊的珍视和忠诚的坚持使得他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英雄形象。

三、赵云——独步当时的骑兵赵云是刘备麾下的一名独具特色的将领。

他擅长骑术,并且勇猛善战。

赵云在战场上一马当先,杀敌如麻,令敌人闻风丧胆。

他不仅在军事方面表现出色,而且在政治智慧上也表现出了过人的才能。

他对刘备的忠诚和对蜀国的贡献使得他成为了后人心中的英雄。

赵云的形象是以智勇双全为特点的英雄形象之一。

四、诸葛亮——智者卓越的谋士诸葛亮是刘备最重要的谋士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才华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他善于策划战略,卓有才智,被尊称为“卧龙先生”。

诸葛亮绘制了许多著名的计谋,如火烧赤壁和借东风等,使得刘备能够在战争中击败敌人。

他的忠诚、才智和对人民的关怀使得他成为了受人景仰的英雄形象。

总结:三国演义中的英雄群像展示了智勇双全的特点。

刘备以仁义之道治国,关羽以忠诚与正直征战,赵云以勇猛无畏驰骋战场,而诸葛亮则以聪明才智制胜敌人。

论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定型化特征

论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定型化特征

【内容提要】作者在创作《三国演义》时有意让人物一出场便确定其基本性格特征,而后则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中,再通过人物自身及他人言行的“显示”加以强化,使其性格特征在叙事形态的外在层面上少有逆向或多重变化,呈线性稳定发展趋势。

定型化表此刻小说主要人物的出场上,具有定形、定性、定行的程式化特点。

这一程式化的运用对小说文本的结构形态产生的辐射功能和在叙事操作中形成调动读者期待效应的审美张力,有着不可轻忽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物形象/定型化模式/定形/定性/定行《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刻画具有定型化模式特点(注:参见笔者主编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下卷第620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

即作者先入为主地在主要人物一出场便肯定其大体性格特征,以后则在故事情节的叙述进程中,再通过人物自身和他人言行的“显示”而不断加以强化,使其性格特征在叙述形态的外在层面上少有逆向或多重转变,呈线性稳定发展趋势。

本文拟就此一特点进行必然的描述和说明。

1定型化表现在小说主要人物的刻画上,具有人物出场即定形、定性、定行的程式化特点。

即作者在人物出场时,刻意从不同视角概括出人物外在的形象特点——形、基本性格特征——(个)性及为前二者服务的行为事迹——行。

这一程式化的运用对小说文本的结构形态产生的辐射功能和在叙事操作中形成调动读者期待效应的审美张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其“三定”的程式化在小说文本中的具体运作有着灵活性。

一是先述其性,随之定形,后述其行——以性定形、定行。

刘备,是作者从主观、客观两方面有意识地塑造成的与曹操完全对立的形象——一个仁慈爱民、宽厚仁义、礼贤下士的贤明仁君。

刘备的出场,由作者站在全知视角先述其性格特征:“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

素有大志。

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随之特特描写其具有龙凤之姿,帝王之相:“生得身长八尺,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并从不同叙事层面强化于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述《三国演义》在人物描写上的特色孝感电大应城分校汉语言文学本科2007年春学号39 白雪峰[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历史小说,它是明清长篇历史小说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一部。

其中,最为成功的就是作品中塑造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

本文就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刻划,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性格冲突;衬托;铺垫;夸张《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历史小说,它是明清长篇历史小说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一部。

作品在人物描写上很高的造诣,它叙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前后直至三国归晋的一系列矛盾和斗争,当中有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矛盾斗争,但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写出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塑造了一大批人物形象。

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不下几十人。

这都完全归功于作者善于把真人真事和传奇故事结合在一起,并根据人物的基本精神加以增删,通过夸张、映衬和隐而豁现、层层铺垫等艺术手法刻划人物性格,同时在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时,善于在性格冲突中刻划人物。

下面就这几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作些阐述。

1、善于在性格冲突中刻划人物无论是戏剧还是小说、叙述性作品,无冲突就没有情节可言。

《三国演义》在创作上如此成功,我认为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在塑造人物时无论是塑造相同或相反的性格都体现了这一鲜明特点。

关羽和曹操是书中的主人公,关羽“义绝”,曹操“奸绝”。

关羽“义绝”,忠于汉室,拥刘反曹;曹操“奸绝”,欲废献帝而自立,灭汉立魏。

此两人本来就有不共戴天的仇恨。

一个“忠”,一个“奸”,性格相反。

关羽是豪杰,曹操则是奸雄。

作者对他们的形象塑造,不只是停留在对人物的单独描划,而是把他们的对立性格放在一起,给予活灵活现的刻划。

关羽是“忠义的化身。

”他与刘备、张飞的“桃园结义”,誓同生共死,共扶汉室。

可以说关羽是一个为了尽“忠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铮铮铁汉。

曹操是一个乱世奸雄,他性格狡诈残酷,“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他的人生哲学。

他恩将仇报,杀害吕伯奢一家,他为报父仇进攻徐州,“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

”他军中缺粮,先命令仓官用小斛分发军粮,然生又借仓官的头以压军心,平息众怒。

他为了追查在许都纵火的耿纪余党,竟用讹诈的手段,把站在红旗下的三百余人全部斩杀。

他为了防范行刺,假装“梦中杀人”。

就是这样的一个杀人如麻的暴君,还是被关羽的“义”折服了。

第二十五回写关羽落到曹操的手里,关羽被抓获,曹操本应杀害他,后来却很敬重他。

这是关羽的“豪杰”性格与曹操“奸雄”性格的冲突。

作品所刻划的性格冲突,不仅停留在表面上,更重要的,把它放在纷繁复杂的人物冲突中,让人奇中见奇。

在屯土山,关羽被曹操所围,关羽落到曹操的手中后,曹操对关羽一反平时残酷狠毒的性格,对关羽关怀备至,曹操企图用施厚恩以结其心。

但曹操使用的美女名马、高官厚遇、推心置腹,都没有动摇关羽对刘备的耿耿忠心。

关羽为了不负桃园结义,为了保护二嫂,负却使君依托之重,共刘备匡扶汉室,这足够使奸诈的曹操敬服。

再说,屯土山关羽入见曹操,他班师回许昌时,相乱关羽的君臣之礼,让他与二嫂共处一室,关羽秉烛立于门外,自夜达旦,曹操看见如此,更加敬服。

到了许昌,曹操以礼待他,并送予金银首饰,关公都一一赠与二嫂收藏,不为女色和小恩小惠所动,忠于刘备。

尽管曹操极尽拉拢之能事,关羽始终想着的是刘备。

按照曹操平时的为人,会将关公千刀万剐,但当他再次怀着一线希望,派张辽去了解关公为何不肯随他而“常怀去心”,懂得了关公的决心时,曹操完全被关羽的那种“忠臣不事二主”的“忠”和“义”征服了。

他不得不由衷地感叹道:“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最后,尽管给关羽封金挂印,却拴不住关羽忠于刘备之心,毅然辞曹操而去,而杀人成性的曹操,对关羽的不辞而别,不但不愤怒,反而加袍相送行。

关羽的大忠大义完全把曹操征服了。

这并不是曹操有宽容的气量,而是关羽的豪杰义气感染了他,关羽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折服了他。

正如毛宗岗评论说:“以豪杰折服豪杰不算奇,以豪杰折服奸雄则奇,以豪杰敬爱奸雄不奇,以奸雄敬爱豪杰则奇,豪杰而折服奸雄,则是豪杰中有数之豪杰,奸雄中有数之奸雄。

”可见(三国演义)描画相反人物的性格冲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同样,作品在刻划相同性格中的人物也是栩栩如生,不留半点瑕疵。

孔明三气周瑜,这是一种性格相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

同样具有英雄才略的智慧人物孔明和周瑜,周瑜富有斗争经验,善于应变,赤壁之战,周瑜和曹操斗智,曹操两次派蒋干过江的所作所为,以及蔡中葵的诈降,都被周瑜识被,并被他巧妙地加以利用,但周瑜的这些妙计,每次都不出孔明的意料。

周瑜忌妒孔明,想用断粮道、造箭为难杀孔明,又想设美人计谋杀刘备;想夺回荆州又用“假途灭虢”之计。

周瑜所有这些计谋,都被孔明看破。

周瑜斗智斗不过孔明,这显示了孔明的英雄才略,使得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最后大叫一声,金疮迸裂,竟至气绝。

《三国演义》善于在性格冲突中刻划人物,对这一手法的运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纯熟高度,它使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具体生动,使作品结构紧密,情节曲折动人。

它和唐人小说、宋话本比较,唐人小说的某些篇目,如《霍小玉传》,虽然也有通过性格冲突来刻划人物,推动情节的发展,但“叙述婉转,文辞华艳”,人物性格不够鲜明、具体。

就是宋话本《三国志平话》,虽也有从人物性格冲突去刻划人物,注意故事情节的曲折动人,但大多根据史书敷衍成篇,结构散乱,情节不连贯,人物性格模糊,语言文白夹杂。

在塑造人物方法上,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通过战争中不同的故事情节加以反复渲染,把人物放在尖锐的斗争中去写。

不同的军事和政治斗争典型环境,写法也不一样。

如曹操攻打濮阳陷入重围,大火之中正碰到吕郁挺戢跃马而来,曹操用手遮住脸,加鞭纵马从对面闯过去,吕布从后面拍马而柴,以方天画戢在曹操头盔上点了一下,问道“曹操何在?”用手指着相反方向“前面骑黄马的就是”,多么狡猾。

吕布听了就纵马向前追赶,放过了眼前这个真曹操。

曹操轻轻一句便骗过了吕布。

在潼关则是另一种情况。

马超认出了曹操后,紧追不放,害得曹操“割须弃袍”,没命逃奔。

这时,背后马超赶来,厉声大叫:“曹操休走!”吓得曹操马鞭掉落在地。

看看即将赶上,马超从后挺枪而剌,曹操绕着一棵大树躲藏,马超一枪刺在树上,用力过猛,刺得很深,等到把枪拔出来,曹操已经跑远了。

在这里,从濮阳之战,使我们看出吕布有勇而无谋;从潼关之战,使我们看出马超精明强悍。

再如张飞在巴郡“义释”了严颜,关羽在长沙“义释”了黄忠,同是“义释”但也有不同。

张飞“义释”严颜,表现了张飞粗中有细;关羽“义释”黄忠,表现了关羽的高傲自负。

同是写一代英雄之“勇”,吕布是勇中带贱,周瑜是以勇显骄,赵云有勇有谋,可见人物的思想性格是不一样的。

曹操的“割须代首”“梦中杀人”;刘备和单福(徐庶)关于的芦马的对话,这些描写显示了曹操、刘备的奸诈和仁厚的不同性格。

诸葛亮“带病巡营”的描写,突出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后主刘禅的“乐不思蜀”的描写,简直把他的昏庸写活了。

2、用衬托的手法刻划人物衬托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分为反衬和旁衬。

这种手法在《三国演义》里运用得十分巧妙,自然。

2.1反衬手法的运用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说:“《三国》一书,有奇峰对插,锦屏对峙之妙。

”这就是修辞学上所说的反衬。

《三国演义》采用反衬手法刻划人物并不在少数,如曹操的阴险狡诈衬托了刘备的宽厚仁和。

曹操是一个团结战将如云的能者,但刘备在政治上压倒了他。

在对待关羽上,曹操拉拢他,讨好他的办法只不过是上马金,下马银,金钱美女,高官厚爵罢了;而刘备和关羽的关系,则是生同生,死同死,共患难,以兄弟义气和国家大事为重.在对待徐庶上,曹操欲使徐庶归附自己,采用的是囚禁他老母亲的办法,招致徐庶母亲的咒骂;而刘备虽然喜欢徐庶,却因为其母亲有难而不忍挽留。

在对待张松上,曹操看见他面貌丑陋,身长不过五尺,便摆出一副得意扬扬,傲视一切,恣肆蛮横的大丞相架子,而刘备对待张松却谦虚谨慎,以礼相见,待为上宾,使他在“义”的感召下,献出了西川地图,书中此类例子还有许多。

从这些鲜明的对比衬托中,作者是在用曹操的残酷奸诈来反衬刘备的仁爱善良的美好品质的。

作者有意把曹操塑造成一个奸诈、残酷的“暴君”,把刘备塑造成一个仁慈、厚爱的“仁君”。

在这里也体现了作者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表现了人民群众拥护“仁君”,反对“暴君”的愿望。

2.2旁衬手法的运用《三国演义》在塑造主要人物时,不可忽视的另一种表现手法,就是用其他相类似的人物性格加以衬托或映射,同样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周瑜的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才华横溢,就是连深谋远虑、雄心勃勃的奸雄曹操也被他算计。

他的才智算计,不但骗过了曹操,瞒过了其手下的将领,就是和他日夜相处、交情笃深的鲁肃也被蒙在鼓里。

然而,凡此种种都隐瞒不过远在荆州的诸葛亮,这就衬托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神机妙算。

诸葛亮“草船借箭”,他把常人一个月也不能制造出来的十万支箭,只用三天,就把这十余万之箭全部交纳给周瑜,鲁肃对这件事,当初也为诸葛亮感到惊恐。

作者在这里就有意用鲁肃的惊惧衬托了孔明的胆量过人。

作品又以刘备的三顾茅庐,用张飞的粗暴、急躁映衬了刘备对诸葛亮的真诚与谦恭以及礼贤下士的高贵品质。

这些都是作者恰当地运用衬托法达到的效果。

3、隐而豁现、层层铺垫手法的运用《三国演义》对人物形象的刻划,不仅不是静止的,更重要的是通过旁人的观察,旁人的反映和上下回的人物活动影响,一层一层地显示,加重渲染,让人物在动态中显现,使读者引起想象,从而产生美感。

诸葛亮是一个智慧的人物。

他的出场非同凡响,作者采用由远及近,层层铺垫的手法进行刻划,达到了娴熟的程度。

建安六年,刘备兴兵讨伐曹操,接连受挫,败走荆州,依附刘表,这时又遭到了刘琮的妒忌,刘琮几次想次谋害他,刘备实在没有立身之地。

从这个角度上说,如果没有诸葛亮辅助刘备,就不可能有三国出现。

因此,作品为诸葛亮的出场作了必要的铺垫和渲染。

刘备惶惶奔走,不可终日,正象水镜先生所说:“左右不得其人”,“关、张、赵之流,虽有万人之敌,而非权变之才,孔乾、靡竺、简雍之辈,乃白面书生,寻章摘句小儒,非经纶济世之土,岂成霸业之人也。

”这是远的铺垫。

水镜先生和徐庶的举荐,为诸葛亮的出场作了进一步的铺垫。

这是近的铺垫。

刘备跃马过檀溪,刘备追问时,水镜先生不肯说,只道:“好!好”此后又引出徐庶,写了许多文字,都写出徐庶的真姓名,徐庶就是单福,单福就是元直,元直——单福——徐庶,隐隐约约,好象美人,只露半眼,使人看了神路思迷。

毛宗岗评论说:“这是绝世妙文”。

作者特意制造了神异的好奇心,让人欲想见,不能见,使人产生联想,引发美感。

通过这个隐现,可以想见,诸葛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