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学案湘教选修5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4.2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教案 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 4.2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教案 湘教版选修5

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了解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坚信发展高新科学技术进行防灾减灾是一条必由之路;.掌握一些阅读卫星图片的简单方法以及高新科学技术防灾减灾工作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用实例说明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设想人类未来的防灾减灾工作;.能多途径地获得资料并通过对众多材料进行选择、归纳、分析,形成观点并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当地防灾减灾活动中高新科学技术的使用情况,初步掌握调查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锻炼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防灾减灾当中的勤劳和智慧,通过对我国古代和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了解,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了解当代高新科学技术对防灾减灾的贡献,感悟科学创造之伟大;.增强学习科学、服务社会的信念,进一步树立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坚定信念。

[教学重点]1.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2.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教学难点]1.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当中应用的原理2.对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应用前景的设想。

[教学媒体与教具]课本图片以及收集的有关资料和图片[课时安排]课时[讲授过程]【新课导入】科学技术是社会历史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类文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很早以来,科学技术就在人类的防灾减灾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防灾减灾的能力逐步提高。

【板书】第二节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播放录像】播放年“”台风登陆前后的卫星云图以及预警标记录像,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起着重要作用。

【板书】一、科学技术在人类防灾减灾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投影】都江堰风光资料图片【教师讲述】在古代社会就有科学技术成功运用于防灾减灾的例子。

都江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最杰出、最经典的伟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本身非常精妙,是世界上现存的年代最久的水利工程。

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学案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学案湘教版选修5

第二节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1.识记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世界定位等技术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理解遥感、计算机、生物工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技术在防灾减灾中将要发挥的重要作用。

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自主学习】1.遥感技术与减灾灾祸先兆监测进行灾祸追踪监测,以便及时发出警报帮助(1) 应用救灾。

决定救灾的轻重缓急成立灾祸模型。

更好地理解和解说灾祸现象对滑坡和泥石流发生的展望对丛林和草原火灾发生的展望(2)举例对农作物和丛林病虫害的预告对洪水灾祸的预告2.全世界卫星定位系统与减灾GPS与减灾作用供给全天候、连续、及时、高精度的三维地点和三维速度及时间数据应用防洪、预告台风、抗震和息灭林火等减灾领域①灾情发生后的通信联系和减灾过程中的灾情追踪、监测等,利用GPS能够提高减灾效率;举例②救灾物质空投,利用GPS能够提高精确度;③救灾人员赶赴发生灾祸现场的导航和通信联系;④洪水抵达的及时监控;⑤丛林火灾发生地址的正确测报( 辅以配套设施)遥感监测技术对洪水灾祸的预告有什么作用?提示:能清楚地域分洪灾地域的居民点与水体范围,能够为救灾和防灾工作供给较为准确的信息。

【中心概括】1.遥感技术 (RS) 与减灾特“广、大、快、好、强”——观察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及时性好和点动向性强灾祸前遥感可及时观察到灾祸前的异样和特别现象,并发出警报兆展望灾祸跟如台风发生后可随时追踪,并向受灾地域发出警报用踪监督途帮助救灾祸发生后,陆地通信常常受到损坏而影响救灾行动。

遥感可帮助辨别重灾灾区和能通往灾区的路线,进而决定救灾的轻重缓急成立灾经过灾祸模型,遥感技术能更好地理解和解说灾祸现象害模型应遥感宽泛应用于洪水等气象灾祸、滑坡和泥石流、丛林和草原火灾及农作物和丛林病用虫害的预告2.地理信息系统 (GIS) 与防灾减灾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并借助于遥感技术,可有效地监测和预告洪涝灾祸、丛林火灾等。

3.全世界卫星定位系统(GPS)与防灾减灾【追踪训练】RS(遥感 ) 和 GIS( 地理信息系统) 等现代地理技术在自然灾祸监测的过程中起侧重要的作用。

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4.2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课件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4.2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课件湘教版选修5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2012月25日闽江及其支流洪水洪水的跟踪动态监测遥感评估工作地理信息系统2012月23日长江上游大洪水洪水的跟踪动态监测遥感评估工作地理信息系统2012日受台风苏拉影响湖北暴雨洪灾对暴雨和洪水的监测遥感2012风达维侵袭辽宁渤海黄海辽东半岛辽东湾水位监测遥感综合评估地理信息系统目标导航知识梳理典例透析随堂练习1用于防灾减灾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其中技术是自然灾害空间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
10救灾物资空投,利用GPS主要是为了( )。 A.减少人力劳动,提高劳动效率 B.提高空投精确度,让救灾物资尽快投入使用 C.缩短空投距离 D.减少人员伤亡 解析由于GPS能为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 高精度的三维位置和速度及时间数据,因此在防灾减灾中可用于交 通导航、绘制地图、火灾跟踪、人员救生、地震监测等诸多方面。 答案9.C 10.B
8由图像可知高新技术在台风监测中的优越性有( )。 ①展现台风形成过程 ②发现台风中心 ③预测台风移动方向和 速度 ④估计台风的强度 A.仅①② B.①②③④ C.仅①②③ D.仅②③④ 解析第7题,该图像的信息来源于RS,图像经过GIS处理。第8题,利用 遥感可以展现台风形成过程,发现台风中心位置,估计台风移动路 径、方向和速度。 答案7.D 8.B
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完 成第12~13题。
12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 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 A.遥感(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D.北斗导航系统(BDS)
13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 D.乙>丙>甲>丁 解析第12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 的范围需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确定,然后确定可能会淹没 的居民点,进而确定需要转移人口的区域。故选项B正确。第13题, 考查地势高低的判断。根据图中山体滑坡形成堰塞体的情况,可判 断乙处海拔高于丙处。由于甲在堰塞体堵塞河道形成的堰塞湖湖 面上,故甲海拔低于丙。由于丁在堰塞湖下游,故丁处海拔低于甲 处。据此可判断选项D正确。 答案12.B 13.D

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我国主要减灾工程学案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我国主要减灾工程学案湘教版选修5

我国主要减灾工程一、考点突破1. 掌握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和淮河流域治理工程的相关内容;2. 根据自然灾害成因,确定防灾减灾的措施。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我国防灾减灾的做法;重大减灾项目。

难点:主要减灾项目的分布与防治方向。

一、我国主要重大减灾工程1. 我国防灾减灾的指导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2. 1989年4月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1991年以来,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被确定为“国际减灾日”。

二、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1. 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后,我国政府做出了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建水利等重大决策,治理后长江下游摆脱了“人争水地,水致人灾”的恶性循环局面。

2. 主要措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有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措施;在上游地区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措施,全面地改善了长江源头生态环境的状况。

三、“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1.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大部分地区,涉及我国北方13个省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面积达407万平方千米。

2. “三北”部分地区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有人口增加、农业垦殖、战争以及统治者大兴土木等,从而产生了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干旱灾害等。

3.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1978年,国务院批准在“三北”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

通过采取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飞机播种造林等措施,建设一个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系统稳定的大型防护林体系。

4. “三北”防护林的意义:“三北”防护林重点治理区的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改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淮河流域治理工程1. 淮河治理的目标:通过治理水土流失,对病险水库、河堤采取除险加固和疏通河道等措施,提高淮河流域各地区的防洪标准,改善航运条件,提高供水保证率。

2. 淮河多水灾的原因:一是支流多;二是落差小;三是河道弯曲狭窄;四是湖泊淤积;影响要素概况对洪水的影响水系特征支流多上中游水系呈不对称的扇形分布,支流众多,源短流急每降暴雨,众多支流汇集地表,水流速度快落差小淮河发源于桐柏山,总落差仅200米中下游洪水下泄十分缓慢河道弯曲狭窄中上游的许多河段河道弯曲狭窄,而下游又缺少通直的入海河道当支流洪水迅猛汇集后,极易造成行洪不畅湖泊淤积洪泽湖多年淤积,形成地上湖失去了调节洪峰的能力气候暴雨频繁暴雨多发生在6~8月,其中6、7月份受梅雨影响,8月份受台风影响暴雨使淮河流量增大,水位升高【方法指导】图示法理解洪灾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随堂练习】自然灾害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选修5第4章第2节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学案

选修5第4章第2节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学案

选修5第4章第2节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学案课前温故知新【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2、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学习目标】1、了解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通讯信息技术、减灾工程质量探测技术、先进的防灾建筑技术等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了解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在防灾减灾中将要发挥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1、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2、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

【学习难点】1、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当中应用的原理。

2、对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应用前景的设想。

【学习流程】课前:1、回顾旧知,预习新课2、课前朗读,订正学案课堂:1、新课导入,明确目标(5min)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0min)3、分组展示,相互纠错(10min) 4、相互评价,归纳总结(15min) 5、当堂检测,巩固训练(10min)【自主学习】一、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1、遥感技术与减灾(1)遥感技术在减灾工作中的主要作用有:第一是__________;第二是进行灾害跟踪监视,以便及时发出警报;第三是__________;第四是__________。

(2)我国遥感技术应用:①对__________发生的预测;②对__________发生的预测;③对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预报;④对__________的预报。

2、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减灾: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能为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及__________。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减灾领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二、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 1、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1)应用变化:将更为广泛地应用于灾害监测、__________、预报与灾害信息管理。

最新高中地理 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学案 湘教版选修5(考试必备)

最新高中地理 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学案 湘教版选修5(考试必备)

第四章防灾与减灾[学习目标] 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

一、我国重大减灾工程项目二、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1.遥感技术与减灾:遥感技术在减灾工作中的主要应用有:第一是灾害前兆监测;第二是进行灾害跟踪监视,以便及时发出警报;第三是帮助救灾;第四是建立灾害模型。

我国遥感技术应用:a.对滑坡和泥石流发生的预测;b.对森林和草原火灾发生的预测;c.对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的预报;d.对洪水灾害的预报。

2.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减灾: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能为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和三维速度及时间数据。

在防洪、预报台风、抗震、扑灭林火等减灾领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三、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1.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1)应用变化:将更为广泛地应用于灾害监测、评估、预报与灾害信息管理。

(2)意义:使灾害监测实现综合监测化,并实现监测—评估—预测—预警的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大大提高灾害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的快速反应能力。

2.其他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将对保护资源与环境,有效防治灾害发挥巨大的作用。

探究点长江防洪体系建设的原因读“流域内四个行政区的灾情统计表”和“长江某年份某河段的汛期水位、流量变化过程线图”,回答问题。

1.试分析长江该河段小流量造成高水位的原因。

答案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降低,蓄水滞水能力下降;上游的水土流失造成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围湖造田和不合理的增加建筑用地,使水域变小、湖泊调蓄功能下降。

2.试分析该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答案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气候异常年份南北支流同时来水;流域面积大,水系发达,流量大。

3.为了减轻长江的洪涝灾情,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工程措施?答案修建水库;建设中上游防护林;退耕还湖;疏通河道;裁弯取直。

长江流域洪灾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如下表所示:读“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优化方案】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二节 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课件 湘教选修5

【优化方案】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二节 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课件 湘教选修5

等省区。原因:我国西北地区远离海洋、降 水偏少是长期原因,又由于当年夏季副热带 高压强度偏弱,位置偏东、偏南,使夏季风 影响较弱。
三、教材P88~P89活动 【点拨】 该活动的设计目的在于进一步加 深我们对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作用的理解. 【答案】 1.嫩江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6~9 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80%,嫩江洪水主要 由江桥以上干流及右侧大支流来水造成。右 岸支流属山区性河流,涨水过程快而退水慢, 持续15天左右,嫩江干流富拉尔基站以下进
方法突破 图示记忆减轻自然灾害的高新科学技术
例1 读下列材料后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陷入信 息隔绝状态。国土资源部第一时间紧急启用 航空遥感飞机,从6000米高空拍摄了地震灾 区高精度遥感图片。专家们对图片进行初步 数据处理和解译,对灾区房屋倒塌情况、滑 坡、泥石流规模及分布,具有隐患的滑坡体 、公路及桥梁受损等灾害情况进行标注。把
发生)。即使拥有高新科学技术也不能避免自 然灾害的发生。但是高新科学技术可以为人 类提供准确、及时的监测、预警信息和先进 的防灾建筑技术等防范措施,能极大地减少 灾害的影响。
例2 下列关于新能源技术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利用水能属于新能源技术 B.利用新能源能减少CO2的排放 C.新能源目前尚未商业利用 D.新能源都是可再生的 【解析】 新能源是与常规能源相对而言的, 水能属于常规能源,常见的新能源有太阳能、
C.为救灾提供预案依据 D.控制灾害的发生 (3)从材料2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该地发 生了哪些变化? (4)结合材料分析,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 在抗灾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第4章防灾与减灾学案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4章防灾与减灾学案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4章防灾与减灾学案湘教版选修5请依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忆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构建出明晰的知识网络。

[自我校正]①长江防护林体系②〝三北〞③遥感技术④生物工程技术地质灾祸的进攻1.角度思索,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最适宜城市重建的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将四幅图叠加剖析可知,图中丁区域距断裂带较远,地震破坏水平较弱,次生灾祸发作频率较低,最适宜城市重建,应选D。

【答案】 D(2021·天津高考)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题。

上图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继续下沉区。

2.为了减轻未来能够发作剧烈地震形成的损失,断裂带左近的城市制定修建防震规范应主要思索( )A.震级B.震中距C.烈度D.震源深度【解析】烈度是地震发作后修建物的破坏水平,因此在制定修建防震规范时要着重思索。

【答案】 C水文灾祸的进攻3.2~3米。

其东面的通榆运河比里下河地域高1~2米,北面的黄河故道比里下河地域高5米,南面是新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面是挺拔的京杭运河大堤,因此里下河地域易发洪涝灾祸。

以下图表示里下河地域位置和河网散布。

图8提出里下河地域防治洪涝灾祸的措施。

【解析】洪涝灾祸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其中工程措施应〝因河制宜〞。

由标题的图文信息知,里下河地域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这是洪涝灾祸发作的重要缘由,因此防治洪涝灾祸的工程措施应包括开挖入海河道、修建蓄洪工程、退耕还湖等方面,而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增强监测、注重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看法等。

【答案】开挖入海新河,改造河网,分散水流;树立水利枢纽工程,洪涝时期排水;修筑蓄洪工程(水库),增强湖泊对洪水的调理才干;退耕还湖;增强预告监测;增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看法。

4.(2021·浙江高考)农田水分盈亏量指年降水量与农田作物用水量之差,农田作物用水量受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土地性质等影响。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学案湘教版选修5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学案湘教版选修5

第二节 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1.识记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等技术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理解遥感、计算机、生物工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技术在防灾减灾中将要发挥的重要作用。

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自主学习】1.遥感技术与减灾(1)应用⎩⎪⎨⎪⎧灾害前兆监测进行灾害跟踪监测,以便及时发出警报帮助救灾。

决定救灾的轻重缓急建立灾害模型。

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灾害 现象(2)举例⎩⎪⎨⎪⎧对滑坡和泥石流发生的预测对森林和草原火灾发生的预测对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的预报对洪水灾害的预报2.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减灾 GPS 与减灾作用 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和三维速度及时间数据应用防洪、预报台风、抗震和扑灭林火等减灾领域举例①灾情发生后的通信联络和减灾过程中的灾情跟踪、监测等,利用GPS 可以提高减灾效率;②救灾物资空投,利用GPS 可以提高精确度;③救灾人员赶赴发生灾害现场的导航和通信联络;④洪水到达的实时监控;⑤森林火灾发生地点的准确测报(辅以配套设备) 遥感监测技术对洪水灾害的预报有什么作用?提示:能清晰地区分洪灾地区的居民点与水体范围,能够为救灾和防灾工作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

【核心归纳】1.遥感技术(RS)与减灾 特点“广、大、快、好、强”——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用途灾害前兆预测遥感可及时观测到灾害前的异常和特殊现象,并发出警报灾害跟踪监视如台风发生后可随时跟踪,并向受灾地区发出警报帮助救灾灾害发生后,陆地通信往往遭到破坏而影响救灾行动。

遥感可帮助识别重灾区和能通往灾区的路线,从而决定救灾的轻重缓急建立灾害模型通过灾害模型,遥感技术能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灾害现象应用遥感广泛应用于洪水等气象灾害、滑坡和泥石流、森林和草原火灾及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的预报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并借助于遥感技术,可有效地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

3.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与防灾减灾【跟踪训练】RS(遥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地理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017高中地理第4章防灾与减灾第2节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课件湘教版选修5

2017高中地理第4章防灾与减灾第2节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课件湘教版选修5

(2)遥感技术和 GIS 二者优势的结合,可以实现(
)
①灾前圈定危险区, 指导防灾 ②灾中实况监测并做出评价, 指导抗灾 ③ 灾后能对灾害损失做出快速评价 ④二者结合可实现动态地获取信息、处理信
息,达到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等功效 A.①②③④ C.①③④ B.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 每隔 9 天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具有获取资料速度快的 优势。遥感可以快速获取资料,GIS 对资料进行处理整合,从而作出灾情评价, 指导防灾减灾。
【答案】 (1)D (2)A
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
[合作探讨] 2013 年 2 月 20 日 10 时 46 分,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附近发生里氏 4.9 级地 震。 6 秒钟后, “成都造”地震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就发出了预警信息。 并显示“云 南巧家 10 时 46 分 59 秒发生 5.0 级地震……”该地震预警信息通过手机、计算 机、专用接收终端、微博等进行了同步发布。这是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云南 昭通市防震减灾局联合建设的地震预警系统对该次地震的成功预警,也是国内 地震预警系统首次实现对破坏性地震成功预警。
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合作探讨]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陷入信息隔绝状态。国土资源部第一时间紧急 启用航空遥感飞机,从 6 000m 高空拍摄了地震灾区高精度遥感图片。专家们对 照片进行初步数据处理和解译,对灾区房屋倒塌情况、滑坡、泥石流规模及分 布,具有隐患的滑坡体、公路及桥梁受损等灾害情况进行标注。把这些图像传 递到抗灾一线,作为指挥人员制定抗震救灾方案的参考依据。之后,航空遥感 飞机还成为监测堰塞湖次生灾害威胁的“天眼” 。
(2)下列叙述,属于 GIS 系统的是( A.需要航天传感器
)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 第二节 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 湘教版选修5(1)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 第二节 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 湘教版选修5(1)
间分析
灾前:圈定危险区, 出评价,指导防灾活 况监测并作出评价,
迁移应用 利用气象卫星对台风进行实时监测是预报台风和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 施。该现代化技术手段属于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雷达技术 解析 利用气象卫星对台风进行实时监测的技术手段是遥感技术。
解析 答案
课堂小结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自主学习区
一、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1.遥感技术与减灾:遥感技术在减灾工作中的主要作用有:第一是①_灾__害__
前兆监测 ;第二是进行灾害跟踪监视,以便及时发出警报;第三是帮助 救灾;第四是② 建立灾害模型 。 我国遥感技术应用:a.对滑坡和泥石流发生的预测;b.对③_森__林__和__草__原__火__灾_ 发生的预测;c.对农作物和④ 森林病虫害 预报;d.对洪水灾害的预报。 2.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减灾: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能为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 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⑤ 三维位置和三维速度及⑥ 时间数据。 在⑦ 防洪、预报台风、抗震、⑧ 扑灭林火等减灾领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思考】 2.在防灾减灾中还有哪些现代化技术? 答案 现代高科技不断地应用于防灾救灾中,其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通讯信息技术、减灾 工程质量探测技术、先进的防灾建筑技术等,在防灾救灾中都起着重大 的作用。
答案
互动探究区
探究点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探究活动
12345
材料二 火灾是造成森林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森林发生火灾时,着火 树木的温度比没有着火树木的温度高,在电磁波的热红外波段会辐射出 比未着火树木更多的能量,卫星拍摄到的影像上,着火的森林比没有着 火的森林显示更亮的浅色调。据此原理,森林管理部门就建立森林火灾 实时监测预报系统,全天候对森林进行监控。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可以监测林火蔓延速度、范围和火场内各点温度变化的趋势以及预报灾 后苗木的恢复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了解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坚信发展高新科学技术进行防灾减灾是一条必由之路。

3.掌握一些阅读卫星图片的简单方法以及高新科学技术防灾减灾工作原理。

一、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1.遥感技术与减灾:遥感技术在减灾工作中的主要作用有:第一是①灾害前兆监测;第二是进行灾害跟踪监视,以便及时发出警报;第三是帮助救灾;第四是②建立灾害模型。

我国遥感技术应用:a.对滑坡和泥石流发生的预测;b.对③森林和草原火灾发生的预测;c.对农作物和④森林病虫害预报;d.对洪水灾害的预报。

2.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减灾: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能为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⑤三维位置和三维速度及⑥时间数据。

在⑦防洪、预报台风、抗震、⑧扑灭林火等减灾领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思考1.遥感在防灾减灾方面有哪些优点?答案遥感的主要优点有:①探索空间范围大;②获取资料速度快;③受地面限制较少;④获取信息量较大。

二、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1.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1)应用变化:将更为广泛地应用于灾害监测、⑨评估、预报与灾害信息管理。

(2)意义:使灾害监测实现⑩综合监测化,并实现监测—评估—预测—预警的智能化、自动化、⑪网络化,大大提高灾害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的快速反应能力。

2.其他技术:⑫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将对⑬保护资源与环境,有效防治灾害发挥巨大的作用。

思考2.在防灾减灾中还有哪些现代化技术?答案现代高科技不断地应用于防灾救灾中,其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通讯信息技术、减灾工程质量探测技术、先进的防灾建筑技术等,在防灾救灾中都起着重大的作用。

探究点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探究活动2008年5月14日,中国科学院遥感所所属北京国遥万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14日接收到四川汶川地区最新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以及5米雷达数据。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遥感技术的特点。

(2)人们通过对该遥感图片的分析可以得到哪些信息?(3)根据上述材料,请你用地理信息技术对此次地震后灾情进行监测设计方案。

答案(1)遥感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等特点。

(2)①地震的准确位置;②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可以知道哪个哪个城市、县、哪个镇的破坏程度大,使人们救援有目的性;③公路的破坏程度,可以知道哪条路是通的,不通的路段有多长,使人们对救援物资的运输、公路的疏通有方向性;④大型建筑的破坏程度,可以知道水库大坝、大桥、高楼、大型工厂的破坏程度,使人们能预测它有没有潜在的威胁,需不需要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⑤震区内地形状况,哪里是高山、深谷、陡坡;⑥植被的破坏情况。

(3)获得汶川地震灾区的遥感影像资料,然后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对灾区的遥感图片进行整理、查询和分析,从而确定灾害影响范围、救灾物资调配的最佳路径,以及为受灾人员、财产的安全有效转移提供决策依据,同时进行灾情统计与评估,提出抗灾、救灾方案。

反思归纳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类别主要功能优点作用遥感(RS) 提供高分辨率的实时准确的信息资源,及时了解环境及灾害探索空间范围大;获取资料速度快;受地面限制较少;获取信息量较大①除能看到电视屏幕上的常规大气云图外,还可看到沙尘暴、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②利用遥感影像可以迅速地发现一些初发时肉眼难以觉察的突发性灾害,如森林火灾、赤潮等;③在交通不便、人迹变化,为环境保护与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罕至的地区可展现遥感作为灾害监测“千里眼”的优越性;④在灾害发生过程中和消除后,对灾害发生的规模、速度以及是否复发进行监测全球定位系统(GPS)提供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主要应用于灾后的通信联络、灾情跟踪和监测;物资空投位置的精确定位、导航;灾情(如洪水)的实时监控;灾害(如森林火灾)发生地点的准确预报等地理信息系统(GIS)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独特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快速的空间定位搜索和复杂的查询功能、强大的图形处理和表达、空间模拟和空间决策支持等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原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RS和GIS结合信息获取和空间分析结合灾前:圈定危险区,对危害程度作出评价,指导防灾活动;灾中:实况监测并作出评价,指导抗灾活动;灾后:评估损失,指导救灾活动迁移应用利用气象卫星对台风进行实时监测是预报台风和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该现代化技术手段属于(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雷达技术答案 A解析利用气象卫星对台风进行实时监测的技术手段是遥感技术。

1.运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火灾,与人工监测相比的优点是( )①获取资料快,能及时进行动态分析②受地面的限制小,可避免人员伤亡③获取的信息量大④探测的范围广,可在客观上进行监测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 D解析基于遥感技术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可知其优点:观察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动态性强。

2.利用GPS可以( )A.进行自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B.监测地球板块运动状态和地壳变形C.预报自然灾害,对农作物估产D.处理和管理地理数据,方便用户查询检索答案 B解析进行自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及预报自然灾害,对农作物估产主要用遥感技术。

监测地球板块运动状态和地壳变形主要用全球定位系统。

处理和管理地理数据,方便用户查询检索主要是用地理信息系统。

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A.遥感(RS)B.地理信息系统(GIS)C.全球定位系统(GPS)D.北斗导航系统(BDS)4.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乙>丁>丙>甲D.乙>丙>甲>丁答案 3.B 4.D解析第3题,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需要对影像图进行分析,需要模拟堰塞湖决口可能会淹没的范围。

遥感的主要功能是获取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系统和北斗导航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定位和导航;只有地理信息系统能对地理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第4题,图中乙处位于堰塞体滑坡的源头处,其海拔应最高;丙在堰塞体上,海拔高于湖面上的甲,丁在堰塞湖下游河道上,海拔最低。

5.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是有规律的,它所出现的特征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在遥感图像上判读的,通过遥感监测可以预报其发生,报告危害严重程度与危害面积及发展趋势,世界上有60个国家受蝗虫危害,世界粮农组织利用气象图像监测蝗虫繁殖区,并结合现场抽样调查验证,作出灾情预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蝗虫灾情。

材料二火灾是造成森林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森林发生火灾时,着火树木的温度比没有着火树木的温度高,在电磁波的热红外波段会辐射出比未着火树木更多的能量,卫星拍摄到的影像上,着火的森林比没有着火的森林显示更亮的浅色调。

据此原理,森林管理部门就建立森林火灾实时监测预报系统,全天候对森林进行监控。

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监测林火蔓延速度、范围和火场内各点温度变化的趋势以及预报灾后苗木的恢复状况。

(1)材料一中提到利用遥感技术可对病虫害进行监测,其原因是不同地物__________不同,同一地物的不同部位__________不同;遥感技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动态性强等特点。

(2)材料二中提到,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监测森林火灾的范围,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防御中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遥感技术可以发现森林火灾的成因B.遥感技术可以直接分析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C.可以显示地震灾情的大小D.可以监测洪水的水位变化(4)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方面,我国利用最广泛的是( )A.预测地震灾害B.监测洪水灾害C.天气预报D.分析沙尘暴的成因答案(1)反射率反射波长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2)着火林木和未着火林木的辐射波长不同(3)CD(4)C课时作业[基础过关]1.减轻自然灾害的高新科学技术主要包括( )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技术③全球定位技术④通讯技术⑤减灾工程质量探测技术⑥先进的防灾建筑技术A.①②③⑤⑥B.①②③④⑥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 D解析以上选项均为高新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2.中央电视台每天天气预报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定位系统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答案 A解析卫星云图制作的过程是先利用卫星在高空获取大气中云层的分布状况图,然后将其作为信息源输入地理信息系统。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将来的24小时或48小时云系的移动和发展作出预测,最后根据其影响的地区作出天气预报。

3.GPS技术在减灾防灾领域应用广泛,下列不是其应用领域的是( )A.绘制地图B.人员救生C.地震监测D.淹没分析答案 D解析淹没分析主要是借助RS技术和GIS技术。

4.重大自然灾害空间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计算机系统答案 B解析空间监测的核心技术是遥感技术。

5.在下列自然灾害中,利用遥感技术无法做到的是( )A.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B.监测病虫害的扩散情况C.收集洪水受灾区的面积D.监测沙尘暴的动态趋势答案 A解析通过遥感可以看到沙尘暴、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并监测其动态,还可以利用它对洪灾进行跟踪监测。

6.如果将GIS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B.预测森林火灾后所造成的后果C.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D.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答案 C解析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

7.2012年,嘉兴市国土资源局对外公布了全市地面沉降的监测数据。

数据显示该市地面沉降有减缓的趋势。

对地面沉降监测适用的先进技术是( )A.RS技术B.GIS技术C.GPS技术D.“3S”技术答案 C解析利用GPS定位功能可以精确观测不同地点的沉降幅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