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后作业——8《古诗二首》

合集下载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徐凝《庐山瀑布》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
拓展延伸
黄果树瀑布
壶口瀑布
吊水楼瀑布
随堂练习
一、照样子,写词语。 例:穷尽 山穷水尽
1.山川 2.遥远
__名__山__大__川__ __山__遥__路_远___
随堂练习
二、把古诗补充完整。
1._白__日__依__山__尽__,黄河入海流。 _欲__穷__千__里__目__,更上一层楼。
部首: 火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火”首笔点在横中线,
“因”首笔竖在竖中线左侧,“大” 的横笔在横中线上方,末笔捺改点。
书写指导
挂 ɡuà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 扌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提手旁横笔在横中线上方,
“圭”,两“土”分写横中线上下,竖 笔垂直对齐,上“土”的底部在横中线。
书写指导
川 chuān
课后作业
1. 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 根据诗意,给诗配画,喜欢哪一句就画哪
一句,并以相关的诗句作为标题。
品读诗词
来到瀑布跟前,看那瀑布飞流直下,撞击在 绝壁突起的岩石上,溅起了无数的水花,发 出了震耳欲聋的声响。我出神地看着,听着, 恍恍惚惚间,我似乎觉得,这该不会是那银 河里的水从九天之上直落了下来吧,要不, 怎么会如此磅礴,如此壮观?
书写指导
照 zhào
结构:上下结构
部首:灬
书写指导:“昭”窄、大,“灬”宽、扁,“昭”,
书写指导
层 cénɡ
结构:半包围结构
部首:尸
书写指导:“尸”从上、左包围“云”,全字上
窄下宽,“云”两横上短下长,上横 在横中线上,撇折起笔在竖中线上。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第8课《古诗二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第8课《古诗二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第8课《古诗二首》课后作业及答案一、填空题。

1.用“√”选择正确的读音和字。

瀑布(pò pù)香炉(lú nú)鹤雀楼(lóu lǒu)(遥摇)远山(川州)(尽层)叠(桂挂)念穷(尽层)(烟因)云2.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登鹳雀楼,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

(1)“欲”的意思是()。

A.想要B.需要“穷”的意思是()。

A.贫穷B.尽(2)古诗后两句想告诉我们什么?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

①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②想要取得更大、更好的成绩,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③想要走更多的路,需要登上更高的楼。

()3.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望庐山瀑布日照生紫,遥看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三千尺”是()。

A.虚数,指瀑布很高B.指瀑布有三千尺(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诗人()。

A.看见的B.想象的(3)这首诗可以用来描绘()处的美景。

A. B.二、同步阅读。

登鹤雀楼①[唐]畅当迥临②飞鸟上,高出世尘③间。

天势围平野④,河流入断山⑤。

[注释]①鹤雀楼:唐代河中府名胜,因经常有鹤雀栖息,故得名,后被河水冲没。

②迥临:高高的在上面。

③世尘:尘世。

④平野:平坦开阔的原野。

⑤断山:峻峭的高山。

1.这首诗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是(),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

2.“()”的意思是天空笼罩着平坦的原野,江河流入峻峭的高山。

A.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B.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3.下面哪幅图更符合这首诗的内容?打“√”。

(1)()(2)()(3)()4.对比课文的《登鹤雀楼》,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

(1)王之涣的《登鹤雀楼》没有写到登楼后远望的景色。

()(2)两首诗都集中描写了鹤雀楼的气势和作者登上鹤雀楼后远望的胸襟。

()5.给爸妈读一读这首诗,并试着背一背。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 pù lú lóu 遥川层挂尽烟2.白日依山尽黄河一层楼(1)A B(2)①√②√3.香炉烟挂前川(1)A(2)B(3)B二、同步阅读。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教材分析及相关素材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教材分析及相关素材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教材分析及相关素材一、教材内容简析∶《登鹤雀楼》是部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

诗的前两句写登楼所见,诗的后两句写登楼所思。

这首诗融情于景,寓理于事。

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

前两句写景,诗人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象雄浑的意境。

《望庐山爆布》是"诗仙"李白五十岁左右障居庐山时写下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抓住了瀑布的动态美,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再现了庐山瀑爆布的雄壮与美丽,品读全诗,短短28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主义的风格。

尽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通过学习本诗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爱美情趣。

二、学情分析∶1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瀑"的读音,掌握"照"字的写法。

熟读成诵。

根据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句意境。

2学生认知起点分析∶根据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的年龄特点,低年级语文古诗教学要注重趣味性。

三、与课文相关的教学素材1、王之涣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祖籍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

唐朝诗人。

[1]幼年聪颖,弱冠能文。

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

以门荫入仕,授衡水主簿,迎娶衡水县令李涤第三女。

后受人诬谤,拂衣去官。

天宝元年(742),补文安县尉,清白处世,理政公平。

卒于任上,时年五十五岁。

归葬洛阳县北邙山祖坟。

精于文章,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

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等王之涣是盛唐的边塞诗人之一,与岑参、高适、王昌龄一同被世人称为唐代“四大边塞诗人”。

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描绘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领略到古诗的魅力,激发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诗人、创作背景、历史典故等。

2. 诗歌内容解析:逐句解读诗句,理解诗歌意象。

3. 诗歌意境体会:通过朗读、描绘等方式,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4. 诗歌韵律感受:通过朗读、吟诵,体验古诗的韵律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和韵律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诗人、创作背景、历史典故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背景。

3. 诗歌内容解析:逐句解读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意象。

4. 诗歌意境体会:通过朗读、描绘等方式,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5. 诗歌韵律感受:通过朗读、吟诵,体验古诗的韵律美。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韵律,分享彼此的感受。

7. 总结: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的魅力和爱国主义情怀。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2. 诗歌背景介绍3. 诗歌内容解析4. 诗歌意境体会5. 诗歌韵律感受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

2.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描绘和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对古诗的兴趣?2.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能够感受到古诗的意境和韵律美?3. 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和改进?4.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何?是否积极参与,相互交流?5.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有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上是《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的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您的教学提供参考。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望庐山瀑布》。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我们将通过学习这首诗,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诗歌的韵律美。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望庐山瀑布》,我希望同学们能够:1. 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 能够正确朗读诗文,背诵并默写。

3. 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歌的美。

难点在于让同学们能够理解并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视频资料,以直观地展示瀑布的壮观景象。

同时,我也准备了一些诗歌朗诵的音频资料,让同学们能够听到专业人士的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同学们观察和描述瀑布的景象,引发他们对自然景观的兴趣。

2. 朗读与理解:我会带领同学们朗读诗文,指导他们正确停顿和重音,以体会诗歌的韵律。

然后,我会逐句解释诗文内容,帮助同学们理解诗人的描写和情感。

3. 分析与讨论:我会引导同学们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意象对比和夸张手法,让同学们感受诗歌的美。

4. 实践与拓展:我会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和感受,并鼓励他们创作自己的小诗,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书写诗文的《望庐山瀑布》和作者李白的名字。

然后,我会将诗文中的关键句子和意象用关键词的形式板书出来,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以帮助同学们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背诵并默写《望庐山瀑布》。

2.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解释诗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备课素材-8 古诗二首-文字说明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备课素材-8  古诗二首-文字说明

1.专有名词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
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

始建于北周,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

庐山瀑布:位于江西省九江
市的庐山,是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秀峰瀑布、王家坡双瀑和玉帘泉瀑布等组成的庐山瀑布群。

被誉为中国最秀丽的十大瀑布之一。

2.背景资料
作者简介:王之涣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

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作者简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
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 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2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 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2

8 古诗二首【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探究诗歌的丰富意蕴。

3.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其蕴含的哲理,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4.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经验将诗歌描绘的景象变得更为丰富。

【教学难点】深入浅出地理解诗文蕴涵的哲理。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6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探究诗歌的丰富意蕴。

3.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其蕴含的哲理,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

1.小朋友,喜欢背古诗吗?谁来背两首听听。

2.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一首古诗,看老师写课题。

(师板书课题:登鹳雀楼)3.小朋友,课题上哪个字你已经认识了?(结合学生回答教学生写“楼“,并指导书写)4.课题还有不理解的吗?5.结合学生的疑问,教师讲述(课件出示1):鹳雀楼名称由来:鹳雀,是一种鸟,形状像鹤。

在山西永济县的黄河边上,有一座楼经常有鹳雀停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给它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鹳雀楼。

大家看,这就是鹳雀楼。

(师贴图)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要求。

(课件出示2)要求: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②看看从这首里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你没有读懂?③数一数这首诗有几句。

1.指名读古诗,检查读的效果。

(教师点评)2.领读、齐读。

三、图文结合,细读品味。

过渡:(师贴上王之涣人物图)有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他看到了什么呢?咱们一起去看看。

(贴上小朋友人物图)1.请小朋友打开书,自由地读读诗,看看图,想一想:诗人王之涣登上楼以后看到了什么?2.交流:你和王之涣在鹳雀楼上看到了什么呢?在交流过程中相机地送一些词语帮助他们积累。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 古诗二首
多音字
jìn
尽 白日依山尽
jǐn
尽管 尽量
8 古诗二首
我会写
lóu



jìn huánɡ cénɡ
尽黄 层
zhào lú yān ɡuà chuān
照炉 烟挂川
8 古诗二首
生字归类
楼 依尽黄 层 照炉 烟挂 川
左右 结构
独体字
上下 结构
上中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8 古诗二首
识字方法
8 古诗二首
词语积累(古代含有“九”的词语)
九天 九重 九霄 九泉 九是数字单数中最大的数字,在中国 传统文化中,以“九” 来表示极多,有 至高无上地位,还有极限的意思。
8 古诗二首
说一说:你能运用夸张的手法也来写个句子吗?
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这个柠檬酸得我的牙都要掉了。
8 古诗二首
小声读一遍这两句诗,再说一说诗意。
表达了诗人的心理活动:面对眼前雄奇壮观的景象,诗人怀疑眼前的瀑布是天上的银河。
造句:奶奶喜欢买各种花布。
8 古诗二首


yān

香炉 炉子 造句:香炉峰的景色非常壮观。
炊烟 烟雾 造句:傍晚袅袅的炊烟在村庄飘荡。
8 古诗二首
yáo

遥远 遥看
造句:奶奶家在遥远的新疆。
chuān
山川

大川
造句:祖国的山川非常秀美。
面吧!
太阳照在香炉峰 上,阳光透过水汽形 成了峰顶云雾,弥漫 缭绕,好像是香炉峰 生成的紫烟。
8 古诗二首
全班齐读这两句诗,举手回答这两句诗的意 思是什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传《8.古诗二首》知识点归纳(后附习题)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传《8.古诗二首》知识点归纳(后附习题)

8.古诗二首夯实基础、知识点精析知识点(一):生字——听说读写 庖丁解牛—解读知识点: 1.认识“楼、依”等 12 个生字,会写“楼、依”等 10 个生字。

庖丁解牛—解读知识点: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引导学 生熟练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汉字、分析汉字的笔顺笔画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喜 欢写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也是课标中 1、2 年级识字写字的教学目标,因此 要让学生主动探究,充分感受汉字的形美。

夯实基础—多想多练 【我会选】 欲穷(qióng qóng) 瀑布(pù bào) 火炉(lú lóu) 【我会写】 gāo lóu yòng jìn shān chuān yān huā zhào kàn huáng sè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庖丁解牛—解读知识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这两首诗 传颂已久,读起来朗朗上口。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悟体验,想象古诗所 描绘的画面,这样就能较好地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词的意境,感受古诗词语 言的优美。

知识点二:阅读训练 【把这首诗读给爸爸妈妈听】【快乐阅读】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夕阳西下,黄河奔流的景象,还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_____________”的道理。

(3)“白日依山尽”中“依”的意思是()a、依靠 b、同意 c、按照【根据不同的语境填写诗句】(1)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看瀑布。

我看到瀑布从山顶飞快地直泻而下,那么壮观,不由地想起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2)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3)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通过古诗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古诗,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3)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生活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题: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2. 课型:新授课3. 教学内容:两首古诗《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2)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3)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部分生字词的理解;(2)古诗中画面的描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已学的古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古诗;(2)出示课题,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 朗读古诗(1)学生自读两首古诗,注意字音、节奏;(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3)指名读,检查学生朗读情况;(4)全班齐读。

3. 理解诗意(1)学生自读两首古诗,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意;(2)教师讲解古诗中的生字词;(3)学生复述诗意,教师点评。

4. 描述画面(1)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2)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描绘画面。

5. 小组合作(1)学生分小组,讨论两首古诗的异同;(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3)教师点评,总结两首古诗的特点。

6. 课堂小结(1)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教师点评,强调重点内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二首》2. 两首古诗的题目、作者、背景简介3. 古诗中的生字词及词义4. 两首古诗的异同点七、作业设计1. 背诵两首古诗;2. 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3. 搜集其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分享。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登鹳雀楼教学要求1.学会6个生字。

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

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提示课题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

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

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的高楼,叫鹳雀楼。

(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

齐读课题。

注意读准“登”字。

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毁,但是这首诗,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范读课文三、自学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要求: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本课要求掌握和要求认识的字,读准每个字音。

四、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

楼入穷目更层登鹳雀依2.朗读课文。

(指名朗读,齐读)五、了解课文大意,指导朗读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

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读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教师示范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

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三、四行。

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己说,我应该再上一层楼。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指名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朗读课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8 古诗二首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8 古诗二首

想要 夸张的说法,指看到很远的地方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意: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登上更高的
楼层。
诗中理 ◎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根据诗意,展开想象,你看到了一幅什么 样的画面?
一轮红日正依山傍岭慢慢地沉没,火红的 晚霞烧红了半边天;滚滚黄河水汹涌奔腾着流 入大海,气势磅礴。看到这样的景象,我强烈 地感觉到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诗意: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 使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从哪些字词可以感受到瀑布流速之快?
飞流

从哪些字词可以感受到瀑布之长?
三千尺
哪个字表达了诗人面对三千尺瀑布的心理
活动?

写山高水急
夸张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流直泻
瀑布 比喻 银河
“疑”字用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飞流直下_三__千__尺__,疑是河_落__九__天___。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白日依山尽( ① ) ①依靠 ②同意
③按照
2.欲穷千里目( ③ ) ①需要 ②将要
③想要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读的时候,要边读边想象诗 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 感。《登鹳雀楼》应用高昂有力的语调朗读。 第一、三句读时语势是上升的,第二、四句 应该慢慢降落。其中,“尽”字应提高声量 并拖长读,“流”字仅拖长读即可。
《望庐山瀑布》则应用高昂、豪迈的语气 来读。读“飞流直下”,吐字要强劲、响亮; 而读“三千尺”,可拖长读,以增强气势。最 后一句语速放慢,读出无限遐想的感觉。读时 注意停顿和重音。
背诵指导:背诵课文建立在熟读课文之上, 边想象边背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预习及课后题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预习及课后题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预习及课后练习题预习4,认真书写。

注意笔顺。

楼依尽黄层照炉烟挂川课后练习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lóu céng huǒlúshān chuān guàzài jìn tóu二、填空。

1、“烟”字用音序查字,查()字母,用部首查字查()部。

2、“照”用音序查字,查()字母,用部首查字查()部。

除部首外还有()画。

3.“楼”共()笔,第十一笔是(),部首是()。

三、选择带点字正确的解释。

1.疑.是银河落九天()①不相信②以为③猜忌2.白日依.山尽()①依靠②同意③按照3.欲.穷千里目()①需要②将要③想要四、课文整体梳理。

1.《望庐山瀑布》是()朝诗人()写的,这首诗是作者看到()时写的。

我还知道《》也是他写的。

2.《登鹳雀楼》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著名诗人()。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登楼看到的(),后两句抒发诗人登楼时的()。

五、重点段落品析。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1.把诗句补充完整,写在横线上。

2.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诗句: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诗句:3.这首诗中最后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六、根据不同的环境运用诗句。

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看瀑布。

当我看到长长的瀑布从山顶飞快地直泻下来,那么壮观,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一、楼层火炉山川挂在尽头二、1.y 火 2.z 灬 9 3. 13 ㄑ木三、1.② 2.① 3.③四、1.唐李白庐山瀑布静夜思2.唐王之涣景物情感五、1.疑是银河落九天。

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3.运用了比喻与夸张的手法,表现作者对大自然惊心动魄之美的惊叹。

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登鹳雀楼》,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描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古诗的基本知识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登鹳雀楼》,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诗人登上鹳雀楼所见的壮阔景象。

2. 诗歌内容:诗句内容丰富,描绘了夕阳、河流、山川等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登鹳雀楼》,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

2.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进行诗句描述,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鹳雀楼,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教师示范朗读《登鹳雀楼》,学生跟读,注意语气、节奏、韵律等。

3. 讲解: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背诵:学生分组背诵诗句,提高记忆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5. 讨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分享自己的感受。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的韵律美和自然景观的欣赏。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登鹳雀楼》2. 诗句:夕阳、河流、山川等自然景观的描绘。

3. 诗人:王之涣4. 情感: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之情七、作业设计1. 背诵《登鹳雀楼》。

2. 用自己的话进行诗句描述,写一篇小作文。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自我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内容,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 学生反馈: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参与度,对诗句的理解和背诵情况,对作业的完成情况等。

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后作业B-《古诗二首》

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后作业B-《古诗二首》

课后作业 B-《古诗二首》一、填空题(共 4 题,共 35 分)第 1 题 (9 分): 我的书写最漂亮。

w ē i xi ǎ n ()gǎn yú(() yīn tiān()) j ī ng xi àsì hū(()) ti á n y ě ( cāng máng() c ā ng sh ā n )第 2 题 (8 分): 给加横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夜宿(A.sù B.xiǔ) (2)似乎(A.sì B.shì) (3)庐山(A.hù B.lú) (4)笼盖(A.lǒng B.lóng )第 3 题 (9 分): 比一比,再组词。

似()阳()京()茫()以()阴()惊()忙()第 4 题 (9 分): 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1)“野”字用部首查字法,查查画,组词。

部,除部首再(2)“敢”字用部首查字法,查查画,组词。

部,除部首再二、阅读(共 8 题,共 65 分)课内阅读。

夜寺楼高,摘星辰。

高。

恐。

敕勒歌敕勒川,,穹庐,笼盖。

,。

草。

5. (8 分) 把古诗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6. (8 分) 第一首诗的作者是 _____________ 代诗人 _____________ 。

7. (9 分) 《敕勒歌》是一首 _____________ 朝时的民歌。

8. (8 分) “穹庐”是指 _____________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二首
一、填空题。

1.用“√”选择正确的读音和字。

瀑布(pò pù)香炉(lú nú)鹤雀楼(lóu lǒu)
(遥摇)远山(川州)(尽层)叠
(桂挂)念穷(尽层)(烟因)云
2.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登鹳雀楼
,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

(1)“欲”的意思是()。

A.想要B.需要
“穷”的意思是()。

A.贫穷B.尽
(2)古诗后两句想告诉我们什么?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

①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
②想要取得更大、更好的成绩,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
③想要走更多的路,需要登上更高的楼。

()
3.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望庐山瀑布
日照生紫,遥看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三千尺”是()。

A.虚数,指瀑布很高
B.指瀑布有三千尺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诗人()。

A.看见的
B.想象的
(3)这首诗可以用来描绘()处的美景。

A. B.
二、同步阅读。

登鹤雀楼①
畅当
迥临②飞鸟上,
高出世尘③间。

天势围平野④,
河流入断山⑤。

①鹤雀楼:唐代河中府名胜,因经常有鹤雀栖息,故得名,后被河水冲没。

②迥临:高高的在上面。

③世尘:尘世。

④平野:平坦开阔的原野。

⑤断山:峻峭的高山。

1.这首诗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是(),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

2.“()”的意思是天空笼罩着平坦的原野,江河流入峻峭的高山。

A.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B.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3.下面哪幅图更符合这首诗的内容?打“√”。

(1)()(2)()(3)()
4.对比课文的《登鹤雀楼》,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

(1)王之涣的《登鹤雀楼》没有写到登楼后远望的景色。

()
(2)两首诗都集中描写了鹤雀楼的气势和作者登上鹤雀楼后远望的胸襟。

()5.给爸妈读一读这首诗,并试着背一背。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pùlúlóu遥川层挂尽烟
2.白日依山尽黄河一层楼
(1)A B
(2)①√②√
3.香炉烟挂前川
(1)A
(2)B
(3)B
二、同步阅读。

1.鹳雀楼高
2.B
3.(3)√
4.(2)√
5.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