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禅师讲参禅

合集下载

方楠-浅评虚云禅师开悟故事

方楠-浅评虚云禅师开悟故事

虚云禅师开悟故事及我思韶院09汉3班方楠百岁老人虚云禅师,是近代禅宗的泰斗,也是粤北禅师中成就最高额禅师之一。

虚云和尚横空出世,十七岁初次出家,十九岁成为僧人,五十六岁得到开悟。

在近代的佛教史上,一生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十五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五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高僧,唯有禅宗泰斗之誉的虚云。

虚云禅师的开悟故事,历来传说奇妙。

本身,他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要讲虚云禅师的开悟故事,那么他的出生和出家的传奇是最不应该混略的。

说到传奇,首先,虚云禅师的出生奇。

传说虚云禅师的父亲萧玉堂公年逾四十无子,他的夫人颜氏在永春州的观音寺祈子,夫妇二人夜间同梦一长须著青袍者,头顶观音跨虎而来,跃卧榻上,二人惊起互告,颜氏遂有娠。

第二年在泉州生下了虚云禅师。

据老和尚的《自述年谱》上说,他初生下来时是一个肉团,颜氏夫人骇恸,气壅而死。

第二天有卖药翁来,剖开肉团,得一男婴,这就是后来的虚云和尚。

我们自小听说《封神演义》中的哪吒便是其母怀胎三年过半载方才生下的,且出生时只是一个肉团。

哪吒横空出世一生传奇,成为武王伐纣的天兵良将,最后更成为传说中的天神。

那么虚云和尚的出生竟有如神人哪吒这般传奇,这个是多么地不可思议,多么地难以置信。

但是,我想,正因为虚云禅师是最著名的禅师,是近代禅宗的一支奇葩,才会有这样神奇的传说,也只有他这样道行高深的禅师,才配得起这样的传说。

我们是否能理解成是天道轮回,到了这个历史时期,上天的旨意要诞生出这样一位划破历史长空的巨星泰斗。

其次,虚云禅师的出家经历奇巧。

虚云十二岁,跟随父亲奉生母祖母灵柩回老家安葬。

葬礼之中,初见三宝法物,有喜欢之心,从此渐弃举子业而嗜佛典。

随之,萌发弃世出俗之愿。

十七岁,曾只身欲往南岳出家,行至半道被截回。

后来又被父亲强徙至福州,并为之娶回田、谭二氏,强禁锢同居于一室,虚云却居内而无染。

久之,出尘之志益坚。

十九岁,终于赋诗留别田、谭氏,再度离家出走,到了福州鼓山的涌泉寺,礼常开老人为师,达到了他剃度出家的愿望。

虚云大师开悟的故事

虚云大师开悟的故事

虚云大师开悟的故事虚云大师,俗姓于,字元智,福建南安人。

他的一生是跨越了清末、民国、抗战、新中国等历史时期的长寿禅师,被誉为“中国近现代著名高僧之一”,有着极高的禅宗地位。

他的开悟经历是其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虚云大师在出家之前的人生非常坎坷。

他曾经迷恋于世俗的名利,曾经俯首称臣,仕途得意,权倾朝野。

可是,在离开官场之后,他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意义。

他学了几年佛经,但始终不得其真谛。

他终于下定决心,亲自赴禅院讨教,在禅师的指导下接受了半年的严格修行,终于在一天晚上放下种种杂念,心灵得到彻底的净空,悟得了生死的真相,彻底开悟。

虚云大师回忆道:“那天晚上,我漫步在花园里,忽然听到一声猛响,如惊雷般大。

接着,我听到了自己内心最深层的声音:‘生死有定,因果不虚。

’那一刻,所有的纷扰、所有的执念、所有的痴迷,在它的面前尽皆化为虚幻。

我当时有如洗礼一般的感觉,浑身畅快,欣喜若狂。

”虚云大师开悟后,寻找教义的经历并没有结束。

他一直担心自己没有完全悟透佛理,所以继续不断地提问诸如“菩提道相究竟如何?”,“何为佛法?”,“佛陀慈悲智慧何时常在?”等问题。

而他所寻的答案恰恰是佛学的根本要义,修行的目的不是为了解脱自己,而是为了利益众生,让他们也能实现自我解脱。

虚云大师的故事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开悟不是一蹴而就的瞬间,而是在长时间的冥思苦想和充满挑战的修行中慢慢地逐渐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经历重重考验,学会战胜自己的贪婪、嫉妒、憎恨等各种执着,也要学会关注其他人的幸福,学会在无私的行为中找到内心真正的快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心灵的解放,成就自己的一生。

祖师语录:虚云禅师说参禅要想成功必先做到八字

祖师语录:虚云禅师说参禅要想成功必先做到八字

祖师语录:虚云禅师说参禅要想成功必先做到八字
《参禅要旨》:“只为你我从无量劫来迷沦生死,染污久了,不能当下顿脱妄想、实见本性,所以要参禅。

所以,参禅的先决条件就是除妄想。

妄想如何除法?释迦牟尼佛说的很多,最简单的莫如‘歇即菩提’一个‘歇’字。

禅宗由达摩祖师传来东土,到六祖后,禅风广播,震烁古今,但达摩祖师和六祖开示学人最紧要的话,莫若‘屏息诸缘,一念不生’。

屏息诸缘,就是万缘放下,所以‘万缘放下,一念不生’这两句话,实在是参禅的先决条件。

这两句话如果不做到,参禅不但是说没有成功,就是入门都不可能。

盖万缘缠绕、念念生灭,你还谈得上参禅吗?”
注:虚云禅师(1840~1959),近代禅门巨擘,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以一身系五宗法脉。

虚云禅师一生极具传奇色彩,经历无数磨难,自云:“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历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虚云禅师弘法一生,随缘开示,引导无数众生皈依三宝,其影响遍及海内外。

今天这段法语,摘自虚云禅师参禅开示。

虚云和尚始终以了生脱死为首要任务

虚云和尚始终以了生脱死为首要任务

《心地观经》所云“若复罪者,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除。”
即便是古代有些慧根甚厚,又得到名师指点的修持者,在修持历程中确实有费时不多而得到一些利益的。但是即便得到这些利益,只表明修持者进入了一定的境界,而并非真正是功德圆满了。“这只是初步功夫,烦恼无明尚未断除,”还须加功前进。由此可以说,佛法修持的历程并不是那样简单的,尤其是到了近现代以后,社会环境不断变化,佛法修持者生活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就是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也还要继续努力。否则的话,稍有松懈,昔日埋没心性的我慢贡高等杂念难免会沉滓泛起,心田中的无明草又将萌生,前路复入茫茫之途。更何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应当说客尘烦恼五欲七情无时无刻不在紧紧缚人。在修持历程中妄想再现,以致过失犯戒等不良行为时有出现的可能。所以,时刻恒持惭愧心与忏悔心,就能使自己的修持持之以恒,最后真正明心见性,了生脱死。
从另一方面来说,每一个发心立志了生脱死的佛法修持者,从降生人世到其发心学佛时,其心所蒙受的客尘染污或多或少,或厚或薄,使自己的心性被妄想、烦恼等种种习气毛病所埋没。而佛法修持则是要把这些埋没心性的妄想、烦恼等习气毛病清扫掉,方能明心见性,看到自己本来面目。这于一般人来说,确非能在一朝一夕内实现的。所以,虚云和尚一贯教导学人要发长远心、坚固心。不过,从佛法修持实践看,仅仅有了长远心、坚固心还不够,因为对自己心性所受染污的清扫并非易事,只有一点一点地除去,有时还会此伏彼起,顽固得很。所以,虚云和尚教导学人还要发勇猛心、惭愧心,要求众人用“宗门下的法子,是如金刚王宝剑,遇物即斩,碰锋者亡”,来清除染污。同时,虚云和尚进一步教导众人,“要勇猛精进,要内外加修。”内修,就是参禅或念佛;外修,即是戒杀、放生,将十恶转为十善。只有这样,持之以恒,时深日久,水滴石穿,方得圆满利益。虚云和尚认为佛法修持者,“要努力精进,不要悠悠忽忽,兀兀度时”,而“总要生死心切,具有长远、坚固向道之心。”矢志不改,“至死不退,今生能不退,虽未悟,来生再努力。”有这样的恒持精进,修持方能成功。

虚云老和尚最后遗言

虚云老和尚最后遗言

虛雲老和尚最後遺言人命無常,朝存夕亡,如石火電光。

美女在前,則以為一枝花,其實,迷魂鬼子就是她.善用心者,心田不長無明草,處處常開智慧花。

三界輪回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可見有淫就有生死,斷淫就斷生死。

時光長短,唯心所造。

一切苦樂,隨境所遷。

時間是?那?那的過,?那?那的催人老。

有智不在年高,無智空長百歲。

古人說:「勿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

」禪是靜慮,要在靜中思慮好歹,擇善而從。

精進勇猛,有大願力,難的會變為易。

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變為難。

有憎愛心,就有煩惱;憎心一起,道心就退。

生命可置之度外,因果不可昧於毫釐。

生日又雲母難日,自哀未遑,切不可作壽慶賀。

以智慧明鑒自心,以禪定安樂自心。

以精進堅固自心,以忍辱滌蕩自心。

以持戒清淨自心,以佈施解脫自心。

坐禪要曉得調養身心。

若不善調養,小則害病,大則著魔。

用功的人要善於調和身心,務使心平氣和,無掛無礙,無我無人,行住坐臥,妙合玄機。

平實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貪、戒嗔、戒癡、戒殺、戒盜、戒淫、戒綺語、戒妄語、戒兩舌、戒惡口。

如是十善老生常談,可是果能真實踐履,卻是成佛作祖的礎石,亦為世界太平建立人間淨土之機樞。

中下根人,常被境風所轉。

境風有八: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行人遇著利風,便生貪著;遇著衰風,便生愁懊;遇著毀風,便生嗔恚;遇著譽風,便生歡喜;遇著稱風,居之不疑;遇著譏風,因羞成怒;遇著苦風,喪其所守;遇著樂風,流連忘返。

如是八風飄鼓,心逐境遷,生死到來,如何抵敵?昔明代羅殿撰有醒世詩曰:急急忙忙苦苦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白了頭;是是非非何日了?煩煩惱惱幾時休?明明白白一條路,萬萬千千不肯修。

誰能脫離這詩的窠臼,誰就是大解脫人。

拾得大士傳的彌勒菩薩偈曰: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隨他自幹了;我也省氣力,他也無煩惱。

這樣波羅密,便是妙中寶。

虚云老和尚收弟子的典故

虚云老和尚收弟子的典故

虚云老和尚收弟子的典故
虚云禅师在云游途中收了两个弟子,大徒弟勤快,心胸宽阔坦诚。

相比之下,小徒弟则心眼多,总在虚云禅师面前说师兄的坏话。

一天,师徒三人来到了江边,遇到一位渔夫。

虚云禅师想请渔夫载他们过江,渔夫笑笑说:“你们自己撑船过去吧,我的老丈人就住在江对面,你们过去后把船停好就行了。

”勤快的大徒弟马上就从浅滩上把小船拉了过来,小徒弟却看到船底压死了很多小鱼小虾,认为师兄犯了杀生大过,应该受罚。

虚云禅师却说大徒弟没有过错,小鱼小虾也没有过错,过错只在小徒弟身上。

小徒弟很疑惑,自己什么也没做,为什么会有过错。

虚云禅师解释道:“第一,该做事的时候你什么也没做,这就是过错。

第二,佛教虽然讲六道众生,但以人为本,所以在人本的立场上有些真理和事相都不能说破。

比如渔民造船捕鱼,只不过是为了赚钱生活,这是谁的过错呢?渔民把船借给我们,虾蟹因为藏身船底而被压,这是谁的过错呢?其实谁都没有过错。

所以,罪孽本空由心造,心若亡时罪亦无,无心即无罪,纵有也是无心之过。

而你该做之事不去做,却要无中生有,妄自判断中伤他人,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小徒弟听后,羞愧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转载]密参禅师对“虚云、真空、来果”修法的比较

[转载]密参禅师对“虚云、真空、来果”修法的比较

[转载]密参禅师对“虚云、真空、来果”修法的⽐较上原⽂地址:密参禅师对“虚云、真空、来果”修法的⽐较上作者:了⽣死密参禅师对近代禅宗三⼤师“虚云、真空、来果”三位善知识不同⽅法的修学体会密参云:参禅这个法门,历代祖师说得很多,这件事是⼈⼈本具,个个不⽆,⼜称为是本份事,宗门下称为⽣死门头,专办了⽣脱死的⼤事。

这件⼤事在古⼈份上,是很容易的,不是求他⼈,⽽是求⾃⼰,只要回光返照,如同本得。

但是我们今⼈跟古⼈不同,因为习⽓深厚,⽤功者多,受⽤者少啊。

为什么呢?都是没有找到直接下⼿处;都是⼀天到晚在妄想⾥头打滚,所以⽤功不得⼒,⽤不上功。

原因在哪⾥呢?初发⼼⽤功⼈⽆⾮是这⼆件事。

古⼈说过:参禅不怕妄想多,只看妄想起于何,⽣来死去真是它,看来原是没⼆个。

所以只是这⼀个妄想翻来覆去,所以⽤不上功。

那么我们就借着妄想⽤功,单看这个妄想从哪⾥来的,所以参禅⼜叫思维修。

就是单看当下这⼀念,起从何处起?灭向何处灭?不要单在这个妄想上起分别,否则等于⽔⾥按葫芦,按下去它⼜起来了,那么⽤功怎么会得好处呢?所以说⽤功没有⼀点巧妙,特别是参禅,这叫作本份事,只要⽣死⼼切,反问⾃⼰:我要了⽣死吗?要了⽣死,就要发明这个“打妄想的⼈是谁”,还不是与“念佛是谁”⼀样吗?究竟这个妄想从何处来呢?要全靠⼀个恳切⼼,不要单对除妄想,好象我⼀⽤功,就怕妄想,你这怕妄想的念头就是妄想。

妄想来了,我只要知道它是妄想,识得不为冤。

不管它妄想怎么样,单看我的话头还在不在,那就要直接抓我们的“念佛是谁”。

你要说看“妄想是谁”还要转个弯,你就抓你的“念佛是谁”就是,不管什么境界什么念头来,我就抓我的“念佛是谁”,只要有“念佛是谁”就⾏,其它的妄想也好,境界也好,不要去管它,等于⼀个⼈⾛路⼀样,不管在哪⾥,离家虽远直奔到家就⾏了,你在路上东看看,西看看,那你何时能到家呢?⽤功就是这个道理,这个话头就是我们的路,我们只要有话头在,就在路上⾛,那么境界等于路两边的商店,种种鲜艳的东西不必去理它,我只顾往家⾛啊,你要管两边的事情那还有完吗?那就不能⾛了,就是这个道理。

密参禅师对近代禅宗三大师“虚云、真空、来果”三位善知识不同方法

密参禅师对近代禅宗三大师“虚云、真空、来果”三位善知识不同方法

密参禅师对近代禅宗三大师“虚云、真空、来果”三位善知识不同方法.txt14热情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从心灵内部迸发而出,激励我们发挥出无穷的智慧和活力;热情是一根强大的支柱,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总能催生我们乐观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没有热情,生命的天空就没的色彩。

要想从这个话头入手,以“念佛是谁”入手,那没有别的巧妙,你只要生死心切,时时刻刻不管行住坐卧、吃饭穿衣要抓住这个念头。

早上一起,一睁眼马上把“念佛是谁”提起。

参禅也要有窍门,那个参禅说没有巧妙还有窍门呢,没有别的窍门,就是下手的窍门。

什么窍门呢?就是一起床一睁眼先提话头。

从这个地方开始,一直下床,一直洗脸,一直大小便,一直到止静吧,使它不要断。

你能够在这些地方不断,那你坐下来功夫就不断了。

所以我们在高旻寺住的时候,老参师傅常给我们说:“你养息起来,不要马上去小便,要练出功夫来。

起来‘念佛是谁’一提,跑香,跑香马上就止静,止静就坐,坐下来以后,一坐就算,手一放下来也不要动它,脖子也不要动,象个木桩一样一坐,只顾‘念佛是谁’,你这样正念就会现前。

因为少许一活动,东一看,西一望,心早就散了。

你再收起来也没有大力量了”。

这一念心是不容易把它收入的,总要用一番,从基本功上来说,总要做到一个认熟,你若不认熟,你三提五提,心火上来,心里会难过,那你怎么提?容易弄出毛病。

用熟以后,你随便怎么都可以。

念佛也如此,你看那个念佛熟了,你随便怎么念都行啊。

你初发心,念一会儿嘴疼了,心里念一会上火了,所以用功没有巧妙,第一要生死心切,我要了生死。

宗门是生死门头专门办这一件事,时时刻刻把这个话头当回事。

你在这个粗话头上用一番心,你才知道会起疑情。

从自己的功夫当中见到这个疑情,你说从外头学来的,不从自己的功夫做出来,但是学来的变不了疑情,还是一句话,总而言之要肯用,熟能生巧。

写字一样,你看会写字的人,人家有功夫的人,随便怎么动,写的就是好看。

我们没有功夫的人,写了多少年弯七弯八的字不好看,还费了好大的力,因为不熟呀,没有巧妙,用功也是如此。

十字街头好参禅

十字街头好参禅

春时不下种,秋到无苗岂有收?可见一粥一饭,来处不易,要花时间,费工夫,劳心力,才有收成。为佛弟子,岂可端然拱手,坐享其成。古人说:“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出家人不能和俗人一样,光为这三个字忙,还要为道求出生死。因为要借假修真,所以免不了衣食住。
但修道这件事,暂时不在,如同死人。古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所以道人行履,一切处、一切事,勿被境转。修道如栽田,谷子变秧,插秧成稻,割稻得米,煮米成饭。佛性如种子,众生本性与佛无异,自心是佛,故曰佛性,这种子和秧稻米饭相隔很远。不要以为很远,就不相信这种子会成饭。
这是一切处都修道,并不限于蒲团上才有道。若只有蒲团上的道,那就要应了四料简的“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人生在世,人与人之间总免不了说好说歹,打破此关就无烦恼。说我好的生欢喜心,就被欢喜魔所惑,三个好,送到老;说我不好的,是我的善知识,他使我知过必改、断恶行善。
衣食住不离道,行住坐卧不离道,八万细行不出四威仪中。古人为道不虚弃光阴,睡觉以圆木作枕,怕睡久不醒误了办道。不独白日遇境随缘要作得主,而且夜间睡觉也要作得主,睡如弓,要把身弯成弓一样,右手作枕,左手作被,这就是吉祥卧。一睡醒就起来用功,不要滚过去滚过来,乱打妄想以至走精。妄想人人有,连念佛也是妄想,除妄想则要做到魔来魔斩、佛来佛斩,这才脚踏实地,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如此用功,久久自然纯熟。忙碌中,是非中,动静中,十字街头,都好参禅,不要只知忙于插秧,就把修行扔到一边为要。
虚云老和尚:十字街头好参禅
图片
?世界上人由少至老,都离不了衣食住三个字,这三个字就把人忙死了。衣服遮身避寒暑,饮食少了就饥渴,若无房子住,风雨一来无处躲避,所以这三个字一样也少它不得。
人道如此,其余五道亦是一样,飞禽走兽虎狼蛇鼠,都要安身住处,要羽毛为衣,也要饮食。衣食住三事本来是苦事情,为佛弟子不要被它转。佛初创教,要比丘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虽减轻了衣食住之累,但还是离不了它。现在时移世易,佛弟子也和世人一样为衣食住而繁忙,耕田插秧一天到晚泡在水里,不泡就没有得食。

参禅方法

参禅方法

参禅方法--------------------------------------------------------------------------------[禅宗简介] 加入时间:2011-5-17 9:43:43 点击:283参禅方法唐、宋以前的禅师们,教导弟子参禅时,并没有固定的方法;宋代以后的禅师,教导弟子开始采用公案和话头,如近看话头时,大都是「看念佛谁?」和「拖死尸的是谁?」乃至看「睡觉的是谁?」来观照自心清净觉体。

虚云老和尚所提倡的修行法门,就是以参究「念佛者是谁?」这一话头为主。

虚云老和尚对禅法有作系统的介绍,在〈禅堂开示〉的「禅七」开示中。

一开始,他提到习禅前的四个必备条件:1.深信因果,2.严持戒律,3.坚固信心,4.决定行门。

而后说明参禅方法中,以「话头与疑情」和「照顾话头与反闻闻自性」,是其禅法之重心。

何谓话头?《法汇》上说:「话头很多,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等等。

但以念佛是谁,为最普遍。

什么叫话头?「话」,就是说话,「头」,就是说话之前。

如念「阿弥陀佛」这句话,未念之前,就是话头。

所谓话头,即一念未生之际。

这一念未生之际,叫做不生。

不掉举、不昏沉、不著静、不落空,叫做不灭。

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回光返照这「不生不灭」,就叫做看话头或顾话头。

」其次「反闻闻自性」是《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所说的法门。

虚云老和尚在「照顾话头与反闻闻自性」一段中说:「……「闻」和「照」没有两样。

若用眼睛来看,或耳朶来听,便是循声逐色,被物所转,叫做顺流。

若单单的的,一念在「不生不灭」中,不去循声逐色,就叫做逆流,叫做照顾话头,也叫做反闻闻自性。

」由此可见,所看、所观察的话头,则是「反闻闻自性」中的「自性」,亦即幻生幻灭的万事万物中,本自不生不灭之心体。

又「疑情」又是什么意思呢?虚云老和尚是如此解释著:「看话头先要发疑情,疑情是看话头的拐杖。

虚云大师开悟的故事

虚云大师开悟的故事

虚云大师开悟的故事引言虚云大师是中国佛教禅宗高僧,活动于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

他以开悟的智慧和卓越的教导能力而闻名。

本文将探讨虚云大师开悟的故事,以及他的教导对人们的影响。

虚云大师的早年生活虚云大师的本名叫杨温,他于1839年生于中国江苏省。

在年幼时,他丧失了双亲,被亲戚扶养长大。

杨温从小聪慧好学,渴望寻找人生的真谛。

他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定投身于修行事业。

初识禅宗杨温在20岁时,遇见一位禅师,他的生命因此发生了转折。

禅师教导他禅宗的基本教义,即通过打破妄念、专注于当下来实现开悟。

虚云大师被禅宗的智慧深深吸引,决定拜禅师为师,投入禅宗的修行。

禅宗的严苛修行禅宗修行注重静坐冥想,以观察自心为主要方法。

虚云大师每天需要进行多个小时的坐禅修行,他坚持不懈地进行观想和反省。

多年来,他经历了许多困境和痛苦,但他从未放弃对真理的追求。

慢慢地,他逐渐领悟到禅宗的核心智慧。

开悟的关键时刻有一天,虚云大师正在坐禅修行,他突然觉悟到自我的空无和人生的无常。

在这个关键时刻,他突破了思维的边界,体验到了无限的宇宙智慧。

这一体验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观和修行方法。

马祖的教诲虚云大师的开悟之后,他前往拜访禅宗祖师马祖。

马祖指导他深化了对禅宗教义的理解,并鼓励他将智慧传授给更多的修行者。

虚云大师回到禅宗寺庙,开始传授禅修法门,并帮助众多修行者在人生中实现开悟。

虚云大师的教导虚云大师以其深刻的智慧和平易近人的方式在禅宗界享有盛名。

他强调人们要通过觉察当下,超越执著和欲望,实现心灵的真正自由。

观念的束缚虚云大师教导人们要觉察到观念的束缚,警惕自我陷入无谓的欲望和执著之中。

他指出,只有超越观念的限制,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心无所住虚云大师提倡“心无所住”的修行方法。

他鼓励修行者时刻注意观察自心,不要陷入过去和未来的思维中。

只有在当下的这一刻,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存在的奇迹和自我解脱。

慈悲与智慧虚云大师强调慈悲和智慧在修行中的重要性。

虚云大师开悟的故事

虚云大师开悟的故事

虚云大师开悟的故事
虚云大师是一位修行多年的道士,他能用心灵洞察一切,有曾经
说他是一位“外史内论”的先生。

他说有两种开悟:一种叫内在开悟,就是从心灵中理解世间存在、消逝和流动;另一种叫外在开悟,就是
不断研习佛法、理解宇宙之灵……这就是虚云大师开悟的故事。

回忆得更久之前,虚云大师便已开始他的求道之路,在深山湖泊
游玩,在乡间小道上行走,他想找到一些答案来解释自己身边的一切,自然界中的生老病死,以及这个世界的真相。

一路走来,他遇到了很
多对事物懂得更多的人,与他们交流切磋,领悟各种智慧,从中收获
良多。

慢慢地,虚云大师发现其实道家思想中有不少和他得心意的内容,他仔细研究这些思想,发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渐深入到佛法
的深处虚云大师也逐渐明白自己的视角变得更加清晰,他开始奋力寻
求真理,学习无穷的道德智慧,感悟太虚大道的真谛,慢慢地,他的
心灵也开始觉醒。

虚云大师将自己的心灵开悟凝练成一种思想,叫做“道心通达”。

他认为,只有将人的意志和宇宙间的真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真
正的道德修行,这样才能彻底把握人生,圆满旷世。

从此,虚云大师把“道心通达”精神传播到了全世界,成为人们
领悟道理的指南,引领人们把握人生,体悟真理的宝贵财富,让人们
生活在宇宙之中,共同谱写人间佛道的美丽乐章。

虚云大师禅语20句

虚云大师禅语20句

虚云大师禅语20句虚云大师,禅宗第十八代传人,被誉为现代佛教大师之一。

他以平实而富有智慧的禅语著称,这些禅语包含了禅宗思想的精髓,对于修行者来说具有深远的启迪。

1.路在脚下。

这句禅语告诉我们应该放下杂念,踏实前行,不要过于纠结于未来或过去的幻想中。

2.藏器不藏烦恼。

禅宗教义强调我们不应该紧抓住烦恼,而是要运用智慧去解脱自己。

3.人生如梦。

这句禅语提醒我们世间万物都是无常的,过去和未来都不重要,只有此刻是真实存在的。

4.无事不扰。

禅宗强调我们应该保持内心宁静,不被外界事物扰乱。

5.枯木逢春。

禅语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境,只要我们持续努力,境况将会有所改变。

6.平安即境界。

禅宗教义告诉我们平静是修行的根本,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应该保持内心的平和。

7.随缘而安。

禅语告诉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过分干涉和追求,安于自己的现状。

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禅宗教义告诉我们佛性本无所在,我们不需要寻找外在,只需要觉醒自己内心的智慧。

9.涉水送水,亦庇亦涴。

禅宗强调我们即使在功德行为上也不应该执著,应该保持平等和无私的态度。

10.池塘破了,还赖我吗?禅语告诉我们不能倚赖外界的事物,而是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

11.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禅宗强调我们要通过智慧,观照事物的真实本质,以解脱自己。

12.法身齐眼。

禅宗教义告诉我们佛性与我们的本质是一致的,我们都有能力觉醒自己内心的智慧。

13.一瞬生死,万劫浮沉。

禅语提醒我们生死是一瞬间的事情,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每一刻。

14.一粒尘见佛面,尘瞥金刚舞笑看,见性不见因果。

禅宗强调我们不应该埋首于因果关系中,而是要找寻佛性的直接体验。

15.朽木再生。

禅语告诉我们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也应该坚持努力,相信自己的潜力。

16.知恩报恩。

禅宗教义告诉我们要对别人的恩情心存感激,并通过自己的善行回报。

17.悟性无量。

禅宗强调我们的觉性是没有界限的,我们可以无限扩展自己的智慧和悟性。

虚云大师禅语20句

虚云大师禅语20句

虚云大师禅语20句1、前贤寒山曾问拾得,在人世间如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者,该如何处置乎?拾得说,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2、心中有佛,何须他人唠叨啊。

3、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已忘,心灭罪忘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随缘消旧业,不再造新殃。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4、人生难得,活着能做许多善事。

这些事情能帮助人消除罪业。

5、一切业障源皆从妄想生。

6、心中有佛,佛在眼前;心中无佛,佛在天边。

7、这修行是自己的事情,就好比是吃饭、睡觉一样,别人是代替不了的。

8、不要以为只有诵经拜佛行香坐禅才是修行,修行应该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刻,体现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

9、佛是自己修得的、证得的,仅仅依靠外力是不能使你成佛的。

只有自己勤修善道,拨开自己心头的迷雾,才可以见太阳。

......六祖说过,一念迷是魔,一念悟即佛。

就是说,你放下恶念的那一刻就是佛。

10、其实万物都在变。

事情都在发展。

今天已经和昨天不一样了,明天还要变。

该做的事情要做。

有的时候等也是在做。

11、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12、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3、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14、心中有佛,出世入世没有区别。

15、心中无佛,坐破蒲团读遍佛经也没有用处。

心中有佛,出入聚散无非因果。

16、你做你的,我做我的。

我们各种各的因,各修各的福。

17、置身红尘世间,由不得你不想,由不得你不做。

18、不苦就不是人生。

19、初次见到山和水的人,他会说,噢,这就是山这就是水。

后来见多了他就不这么认为了。

原来山有千变万化,水有万种风情。

这时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了。

这山山水水都是人的思想。

等走遍了万水千山,看透了这些才发现,其实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没有分别。

20、吃饭还是吃饭,睡觉还是睡觉。

住茅棚和住大厦都是住。

虚云禅师 - 禅语

虚云禅师 - 禅语
2 禅法
禅语
“凡学佛贵真实不虚。尽除浮奢。志愿坚固。莫贪神通巧妙。深信因果。懔戒如霜。力行不犯。成佛有日。别无奇特。本来心佛众生原无差别。自心是佛。自心作佛。有何修证。今言修者。盖因迷悟之异。情习之浓。谬成十界区分。倘能了十界即一心。便名曰佛。故不得不尽力行持。消除惑业。习病若除。自然药不需要。古云。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喻水遭尘染。一经放入白矾。清水现前。故修学亦如是。情习如尘。水如自心。矾投浊水。浊水澄清。凡夫修行。故转凡成圣也。”
贵在用心“世俗人每每不知恭敬三宝。实在可怜。他们有的用什么烧猪。鸡鱼供养观音菩萨。既然犯了杀戒。又不恭敬。有一次。我在上海时。正遇梅兰芳在上海演戏。有某居士包一个厢位。花数百元请我看戏。我告诉他说。八关斋戒弟子。尚且不可看戏。何况我出家的僧人。你请我看戏。无异烧猪供菩萨。那个人叩头悔过说。我今天花了几百元得到开示。知道敬僧的道理了。佛法无上,贵在用心。一句珍重。揖别而去。此时各人不敢起身送别。而虚云老和尚也不回头看看。”
“每叹学道之士。难增进胜益。多由偷心不歇。喜贪便宜。今日参禅。明日念佛。或持密咒。广及多门。不审正助。刻刻转换门庭。妄希成佛。毫无佛行。造诸魔业。共为魔眷。待至皓首无成。反为讪谤正法。古云。‘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今逢大士胜会。同心庆祝。各各须识自家观自在。大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孔子《论语》二十篇,第一句说:‘子曰学而时习之。’子者,孔夫子;曰者,说也。孔子教人将学过的东西,时常温习,语默动静,念念不忘;若所学仿佛大意,功夫就不相应,不究竟了。世法佛法都是一样,要学而时习之。”
“更须自己勤奋。不可依赖他人。阿难尊者以王子佛弟。舍其富贵。出家从佛。希望佛一援手。即得超登果位。讵知仍须自己悟修。不能假借。”

道高龙虎伏

道高龙虎伏

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当代佛门泰斗虚云老和尚惜福的故事当时,已是一百一十七岁高龄的老和尚,每天都要到建筑场所和开荒的地方巡看,并亲自指导,还要接待来自各方的人士。

晚上六点到禅堂里讲开示,八点以后,开始翻阅来自各地的信件,信件有时一天多达百多封,他老人家都要一一过目。

若是重要的函件,他便亲笔回复;若是一般书信,他说明意思,就由我们代覆。

平常都要深夜十二点左右才休息,翌日凌晨两点又起床打坐,直至打四板,即大约三点半,才起床洗脸。

他不用牙刷牙膏,只用温水漱一口水,然后吐在毛巾上,先洗双眼,再洗整个面部。

他说这样洗,可防止眼疾,且能增加视力。

洗过脸后,就到佛前礼拜,之后又回到床上打坐。

那时,我们就开始上早殿了。

早殿后稍为休息一会,闻打梆声大众就往斋堂过早堂了。

当时,山上的生活很艰苦,开发的田地不多,收成的谷子也很少。

因为红薯粗生,收成较多,每年七月份开始,直到第二年的三月,都是吃红薯的季节。

而红薯的叶子和枝干,就是我们的小菜了,有时连蕃薯根和叶也没有,就只有炒咸盐,加进稀饭里吃。

每天过早堂吃的稀饭,只是一点点的米,混了多多的红薯一起煮的。

中午吃饭呢?虽然当时师傅们吃饭吃得很多,也只是随便弄一点小菜,有青菜已算是很好的了。

晚上,是没有饭或面的,只有煮一些蕃薯或是马铃薯,放在斋堂里面,要吃药石的就自己去弄一点,但是吃的人很少。

老和尚吃的稀饭和菜,都是由我们从大寮里打的,跟大众师傅们吃的一样。

如果没有客人的话,他从不多加一道菜。

他老人家那种节俭简朴的生活,我们现在想起,还记忆犹新。

云居山地势很高,海拔一千一百多米。

冬天气候很冷,低至零下十七、八度。

收藏在地窖里的红薯,经不起寒冷的空气,皮都发黑了,煮熟后吃起来很苦的。

有一次,我和齐贤师一起在老和尚那里吃稀饭,吃到了那种又苦又涩的红薯皮,便拣出来放在桌边上。

老和尚看到时默不作声,待吃过稀饭后,他老人家却一声不响地把那些红薯皮捡起来都吃掉了。

当时我们俩目睹那情景,心里感到很惭愧、很难过。

虚云老和尚及其禅法——读《虚云老和尚年谱、法汇》

虚云老和尚及其禅法——读《虚云老和尚年谱、法汇》

虚云老和尚及其禅法——读《虚云老和尚年谱、法汇》冯学成内容提要虚云老和尚是近代禅宗地一面旗帜,是汉传大乘佛教在近现代地典范和代表,其学问僧格、禅法理论、修行境界,向来为四众所推崇尊仰.本文从四个方面体会虚云禅法:一、汉传大乘佛教——禅宗地杰出实践者.虚云身祧曹洞临济二宗,用功方法也能将二宗心法融为一体.二、人天楷模,法海灯塔.清末和民国时期,中国佛教步履难艰.虚云以身作则,立足丛林,为日后中国佛教地振兴培养了一大批能操持丛林地弟子.如今南华、云门、云居、柏林诸寺之盛,亦是虚云老和尚德化地必然.三、虚云老和尚对禅法地提持不遗余力.对参话头地道理、基本地用功原则和方法、下手功夫均有揭示.四、参禅地基本功行.虚云指出,参禅地先决条件是“万缘放下,一念不生”,并把“生死心”、“长远心”作为基本功中地基本功而反复强调.关键词虚云老和尚禅宗禅法参话头用功基本功近些年来,中国佛教界出现了一些奇怪地现象,令诸山长老们深为担忧:有些佛教徒认为,如今中国地汉传大乘佛教没有理论,没有传承,没有修证,所以学修佛法应到海外.如到东南亚去学修南传佛教,到日本去学修汉传佛教,或去尼泊尔学修藏传佛教.甚至连念佛修净士法门,都应到海外去学修.理由是因为那里才行解相应,传承有据,故修证有望.笔者以为,南传佛教、日本佛教和藏传佛教等,自有他们地优势和时节因缘.但如果断言中国汉传大乘佛教没有理论,没有传承,没有修证,那真是数典忘祖了.作为佛教三大系统之一地汉传大乘佛教无须为自己证明,因为自南北朝以来,或自隋唐以来地一千多年地历史,本身就是一道丰碑,足以让后人去观瞻,也足以让后人去学修.这是无尽地宝藏,有缘者自然得人,且可满载而归.虚云老和尚,就是汉传大乘佛教在近现代地典范和代表,其学问僧格、禅法理论、修行境界,向来为四众所推崇尊仰.下面谨就《虚云老和尚年谱、法汇》(后面简称《年谱、法汇》)内有关禅宗禅法地功行部分谈谈自己地体会.一、汉传大乘佛教——禅宗地杰出实践者“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顿悟成佛”,这四句既是禅宗立宗地依据,也是其接引学人人门地方法.由唐及宋,禅宗地教化和学修方法,由六祖《坛经》地平实契人,演化为机锋、棒喝、话头、默照等种种方法,并形成五家七宗地宗风.宗风所及,证悟者数以千计,翻开《景德传灯录》等“五灯”,即可看到其中地盛况. 元明清三代,因种种原因,禅宗虽逐渐衰微,但仍然代有禅杰出世.元有高峰、中峰等;明有楚石、憨山等;清代禅宗人物,汉月、破山、费隐、木陈、箬庵、玉林、松际这七大临济宗支系,和无异、晦台、为霖这三大曹洞宗支系,也可谓续焰传灯,极一时之盛.虚云老和尚(—)讳古岩,字德清,又名演彻,六十余岁时方自号虚云.他俗家姓萧,湖南湘乡人,父玉堂,咸丰时补泉州知府.十七岁时即萌出家之志,十九岁依鼓山涌泉寺常开法师披剃,次年依鼓山妙莲和尚受具足戒,后又接传曹洞,兼嗣临济.从此精勤不怠,力行不倦.坐茅棚、住山洞、涧饮木食;又遍访尊宿,行脚万里,于禅于教于制,皆能虚怀请益.五十六岁时赴高曼寺禅七.《年谱》中记述云:在禅堂中昼夜精勤,澄清一念,不知身是何物.经二十余日,众病顿息……从此万念顿息,工夫落堂,昼夜如一,行动如飞.一夕夜放晚香时,开目一看,忽见大地光明如白昼,内外洞彻;隔垣见香灯师小解,又见西单师在圊中;远及河中行船,两岸树木,种种色色,悉皆了见;是时才鸣三板耳.翌日询问香灯师及西单,果然.余知是境,不以为异.至腊月八七,第三晚,六支香开静时,护七例冲开水,溅予手上,茶杯落地,一声破碎,顿断疑根.庆快平生,如从梦醒.……因述偈日:杯子扑落地,响声明历历.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又偈:烫着手,打碎杯,家破人忘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从出家到开悟,虚云老和尚花了三十六七年地辛劳.住茅棚山洞苦修,立志刚猛地修行者多有这一层经历.行脚参访,是磨炼身心,增强见地地必须途径.如赵州八十犹行脚,这是脍炙人口地禅门佳话.雪峰三到投子,九上洞山,行脚于吴楚梁宋燕秦,“巡名山,扣诸禅宗,突兀飘摇,云翔鸟逝”;云门自述云:“爰自韶龄,切慕空门.洁诚誓屏于他缘,锐志唯探于内典.其或忘餐待问,立雪求知,困风霜于十七年间,涉南北于数千里外”.于此三例,可见一般.而虚云老和尚行脚更是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华东、西蜀,终南、峨嵋,都留下了他地参访足迹.他还历西藏,经不丹,人印度,下南洋,归云南礼鸡足,这番阅历,除唐以前西行求法地少数高僧外,在禅门内可谓绝无仅有地了.对虚云老和尚开悟地过程,应先留意“万念顿息,功夫落堂”这两句.如果说“杯子落地”地刹那是悟人,“万念顿息,功夫落堂”则是悟人地前奏.学禅者追求悟人,但往往却忽视了这一前奏.也就是说,参禅参禅,必先进入“参”地状态,而这个状态,是“离心意识”,又不“离心意识”地.三祖《信心铭》说:“莫逐有缘,勿住空忍”,“绝言绝虑,无处不通”,“一心不生,万法无咎”;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都是让学禅者进入“参”地状态.离开了这个“参”而欲人,在禅宗看来,无异南辕北辙.“万念顿息”较易为学禅人理解,而“落堂”,则一般人不知所云.“落堂”是参话头地专用语,在虚云老和尚地开示法语里常能见到.如:故凡教禅堂,都贴着“照顾话头”四字.照者反照,顾者顾盼,即反照自性…但把六根门头收摄起来,万念放下,单单地照顾话头,不要忘了话头.不要粗,粗了则浮起,不能落堂;不要细,细了则昏沉,就堕空亡,都不待受用.虚云老和尚对此还有更详细地说明:行人都摄六根,从一念始生处看去,照顾此一话头,看到离念地清净自心.再绵绵密密,恬恬淡淡,寂而照之,直下五蕴皆空,身心俱寂,了无一事.从此昼夜六时,行住坐卧,如如不动.日久功深,见性成佛,苦厄度尽.昔高峰祖师云:“学者能看个话头,如投一片瓦块在万丈深潭,直下落底.若七日不得开悟,当截取老僧头去.”虚云老和尚有深切地体验,故在其开示法语中常常如是示人.虚云老和尚身祧曹洞临济二宗,故其用功方法也能将二宗心法融为一体.从上面引文可以看到,这种参话头地禅法原是临济宗地,但却又与曹洞宗地默照禅法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参话头自宋代五祖法演和和大慧宗杲提唱以来,元代高峰原妙和中峰明本更是毕生提倡,并使之成为元明清三代禅法地核心,大慧宗呆就是参“有句无句,如藤倚树”地话头,直参得如“狗看热油铛,欲舐舐不得,欲舍舍不得”地时候,而得悟人.高峰原妙先参“生从何来,死从何去”话头,再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话头,最后参“主人公毕竟在甚么处安身立命?”话头而彻悟.这两则参话头地经典公案,历来为参禅者看重并效仿.知道参话头地历史和功用.方能明白虚云老和尚“万念顿息,工(功)夫落堂”这种临悟状态来之不易.一旦进入了这种状态,能否悟人就看机缘了.而“杯子落地”这一助缘,使他“顿断疑根”、“如从梦醒”而悟人,并述两偈来表达.八年之后,虚云老和尚第二次万里行脚归来,在昆明因官绅僧俗之请人住金马山兴福寺,人院时作一偈,最能体现大师悟后地现量境界:击碎金刚圈,一条笔直路.此处太分明,有甚迷与悟!人大殿礼佛拈香时又有一偈:浑然一物,穆穆仡仡.见得分明,阿谁是佛?倒身三拜,自起自屈.若非悟得实在真切,怎能显现这样地境界,写出这样地语句.自此以后,虚云老和尚以“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地殊胜功行,无论在鸡足、云栖、鼓山、南华、云门、云居,所到之处,皆能含辛茹苦,宠辱不惊,兴灭继绝,革故鼎新,使沉寂两百年地中国禅宗气象一新.虚云老和尚在中国禅宗史上地地位,后人给予地评价历来是积极地、崇高地.早在年,江味农先生就有感而赞:“山林中潜修密契,不求人知,人亦不易知之者,无论矣.其以宗匠自命者,往往是墨守偏空,杂糅异见.虽广修徒众,名喧一时,亦不足重.就是吾所知,能真参实悟、行解相应,不愧为人天眼目者,唯虚云禅师足以当之.”《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评说道:老和尚是中国近代禅宗地代表人物,他一身兼祧禅宗五家法脉——他于鼓山接传曹洞宗,兼嗣临济宗,中兴云门宗,扶持法眼宗,延续沩仰宗,他解行相应,宗通说通,定慧圆融.各界对虚云老和尚地推重,由此可见一斑.二、人天楷模法海灯塔清朝末年和整个民国时期,中国佛教与中华民族,都处在艰难困苦地命运之中.在救国救亡、求变图强地各种运动中,佛教因其宗教地性质和僧侣地积弱,更受到种种难堪地冲击.要扭转这种颓局,就必须有一批戒定慧三学俱优地僧人应世,厘清积弊,优化僧团,积极应世,以树立起令人耳目一新、健康振奋地新地佛教形象.在这方面,太虚大师致力佛教改革,倡导人间佛教,大办僧伽教育,将民国时期地佛教事业搞得轰轰烈烈. 虚云老和尚不同于太虚大师,他地救弊方或是内向地,循序渐进地.他以身作则,立足丛林,化导一方,恰与太虚大师地作为相辅相成,并为日后佛教地振兴预建了若干地阵地和一大批能操持丛林地弟子.从今天中国佛教新地气象中,更可以看见虚云老和尚地深谋远虑和积极成果.这些努力,在老和尚地《年谱、法汇》中是清晰可见地.人因法立,法因人兴,人法不二,老和尚历来注重实效和践履,故牢牢针对丛林和丛林里僧人,展开他地教化活动.当时教内思想纷呈,禅净教密界域不清,学法者惑于取舍,多有诤讼,实不利于佛教地生存与发展.虚云老和尚以其卓绝地见地和崇高地威望,在法上正本清源,有不少地契机开示,如:法门虽多,总不出宗、教、律、净.宗是禅宗,教是讲经,律是持戒,净是念佛,这四法最当机.禅宗虽是直下明心见性,动静一如,头头是道,就禅来说,差别也多,还有邪正大小种种不一.讲经也一样,要到大开圆解,一念三千,性相融通,事理无碍.念佛亦要念到一心不乱,当下亲证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入萨婆若诲,一切法门,都离不开了持戒……,所以宗教净三家,及一切法门,都以戒为先.但戒定慧三法不能偏废,要三法圆融,才得无碍……种种法门,皆不出一心,所以一法通则万法通,头头物物尽圆融;一法不通则一切不通,头头物物黑洞洞.一心不生,万法俱悉.如能如是降伏其心,则参禅也好,念佛也好,讲经也好,世出世间,头头是道.在这段开示中,虚云老和尚用禅宗地方法一以贯之,将教、净、律三家都囊括在其中.佛法是不二法门,万法乃一心之作用,无论禅、教、净、律,也还有密,若不能回归一心,总属路途之事相.虚云老和尚还进一步说:佛世制戒,为除习气.法流东土,因时制宜.百丈创清规,用以辅助戒律而设.……世道不古,借清规舞弊,所以有人起来反对,另创新规矩.究竟是规矩不好,还是人不好呢?若是人不好,有再好地规矩也无用.若人好,何用更立什么新规矩.可见规矩本无好丑,只是人有好丑罢了.禅和子参禅,禅是净虑,要在静中思虑好歹,择善而从.一切在我,我若好,法法皆善.我若不好,什么法都会成弊.在这里,虚云老和尚是抓住了清代以来丛林弊病地根源——僧人地素质,并因病施药,故在数十年地传法活动中抓住戒、禅二个重点.有戒佛教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受世间敬仰;有禅才能开启智慧,动用无碍.上两则法语,清楚地表明了虚云老和尚地见地和契机方便.戒律不在本文地范围内,且看老和尚对禅宗地有关提持:宗门这一法,是正法眼藏,是如来心法,是了生脱死地根本.如讲经等法门,虽然是起人信解,但大都是枝叶上地文章,不容易大开圆解地.若要想以讲经地法子来了生脱死者,还须要经过行证.(这)是很难地,故从来听到讲经等其他法门中显现神通与立地证悟者,比宗门下少.—以佛教内地评判看,净土宗重点在信,但不离行;唯识宗重点在解,所说信、行、证亦不离解;天台、华严二宗讲行解相应,止观双运,定慧等持,但也因人而异,重点仍在于解而兼顾于行;唯有禅宗信、行、证一体,更偏重于证.故唐以来修行得力者,多出于禅门.但信解行证俱在当人,唯在一心,虚云老和尚于此亦有所提持:凡讲行持,离不了信解行证四字,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信者,信心也,《华严经》上菩萨位次,由初信到十信,信个什么呢?信如来妙法,一言半句,都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地语言……解者,举止动念,二谛圆融,自己会变化说法,尽自己心中流出,放大光明,照见一切,这就是解.虽然明白了,不行也不成功……行有内行外行,要内外相应,内断我法二执,外行万善细行.证者,实证真常.有信有解,没有行就不能证……虽然注了什么经,而行持反不如一个俗人,说食不饱.虚云老和尚在这里所讲地信解行证,虽出自于自己在禅宗上地体验和见地,但付诸佛教其他宗派地修行上,同样无二无别.这是因为只有实修实证之人,才能去掉有相地执着而明白无相地殊胜.若能无相,即人不二法门,哪里还有禅净教戒密地分别呢!不仅于教内如此,于世法与佛法,虚云老和尚也能循循善诱,指示出“不二”,令闻者因信而人,如:讲到佛法两字,实与世间一切善法等无差别.豪杰之士,由于学问、修养地成就,识见超常,先知先觉.出其所学安定世间.诸佛祖师,由于历劫修行地成就,正知正觉,发大慈悲,普度三界.世出世间圣贤,因行果位,一道齐平.善知识,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总要步步立稳脚根,远离妄想执着,便是无上菩提.古德所谓“平常心是道”,只如孔子之道不外中庸.约理边说,不偏是谓中,不易之谓庸.约事边说,中者中道,凡事无过无不及;庸者庸常,远离怪力乱神.循分做人,别无奇特.佛教也是一样,吾人须是从平实处见得亲切,从平实处行得亲切,才有少分相应,才不至徒托空言.于此,虚云老和尚婆口苦心,对往来请益地僧俗反复启迪,以期收正心、果行、育德之效.虽未用“人间佛教”之名,而行“人间佛教”之实.虚云老和尚地教化是成功地,为僧百年,他地身体力行更扩大了成功地局面,投其门下,闻法归依者竟有数十百万之众.再联系到鸡足、云栖、鼓山、南华、云门、云居这几大由他复兴地丛林,近现代佛门法席之盛,无过其右者了.如今南华、云门、云居、柏林诸寺之盛,亦是虚云老和尚德化地必然.三、虚云老和尚对禅法地提持’虚云老和尚平生行持地得力处和教化地着力点主要是禅宗,故数十年来对禅宗地提持不遗余力.自从住持寺庙以来,虚云老和尚几乎年年都举办禅七,从初七到结七都亲往开示,毫不懈怠.平时说法或被外边迎请说法,亦不离禅修二字,这些在其《年谱、法汇》中都清晰可见.如其在答陶冶公十二问,简捷有力地对禅宗及其方法作了提持和表率:问:“经云理可顿悟,若人信得自心之理,可称悟否?抑属知解,不名为悟?”答:“顿悟断惑亲见,名正见.由闻入信,惑业未脱,名知解.”问:“所谓实悟,果别有一番境界,刹那真性流露耶?”答:“喻比二人,一人亲到缙云山,一目了然;一人未到,依图表说,疑惑不无.”问:“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其界说如何?亦同三关否?”答:“由习有厚薄,权有关辨之说.若本见自性,但有言说,都无实义.”问:“祖云:‘若人一念顿了自己,是名为心.’作何解说?”答:“果真明白心,如伶人登台,一任悲喜;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问:“参话头,看起看落,执着为当,真参实学下手功夫如何?”答:“若真用功人,法法皆圆.若初心人,返观能参看者是谁.”问:“欲塞意根,除着看话头,尚有其他方便否?”答:“放下一着.”问:“吾人日常见色闻声,是真性起用否?抑系识用事耶?”答:“是则总是,非则总非.”问:“欲在一念未生前着力,有何方便?”答:“早生了他.”.问:“宗云何离心意识参?意识当离,心性亦应离乎?离之云者,殆即无住心之谓欤?”答:“是离离者.”,问:“欲做反闻闻自性工夫,但耳不能如眼之可以闭而不见,有何方便?”答:“心不逐境,境不碍人,返是何物?”问:“独头意识从何而来,起时如何对治?”答:“来亦是幻,对治什么.”问:“若人信得及即心即佛,平时但作保任工夫,不令走作攀缘,不参话头可乎?’’答:“知即休去,参与不参,妄想作么!”这一番问答,面对地是“豪富”、“博学”地居士陶冶公,故有相当地代表性.禅宗自唐宋以来,有相当多地士人出入佛禅,知见涵养不可小觑,若非明眼老禅,决难接引.虚云老和尚对其“十二问”,一一用“杀活纵夺”地禅宗本分手段加以接引,从中透出其禅法地锋刃.陶冶公也因之服膺,并归依虚云老和尚座下.明清以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多人程朱理学,走八股人仕之途,人佛门者远较唐宋时少,故僧人地文化素养大不如唐宋之时,加之机锋棒喝一套行久成弊,唯参话头一法,将临济宗“逼拶”之法与曹洞宗“默照”之法融为一体,为各大丛林所袭用,至近代亦是禅僧们主要地用功方法,如虚云老和尚在一次禅七上所说:此乃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下承当之无上法门,后人笼统,目之为禅……在唐宋之时,禅风遍天下,何等昌盛.现在衰微已极,唯有金山、高曼、宝光等处撑持门面而已,所以现在宗门下地人材甚少,就是打七,大都名不符实……现在你我根器劣弱,诸大祖师不得不假方便,教参一句话头.什么是话头?又怎样去参呢?虚云老和尚结合自己地参禅体验和见地,有如下之说:话头者,(如)念佛是谁就是一句话,这句话在未说地时候叫话头,既说出来就成话尾了.我们参话头,就是参这个“谁”字,未起时究竟是怎样地……看这话到底由那里而来,是甚么样子,微微细细地去反照,去审察……心里平平静静,不要东顾西盼,一心照顾话头……随其自然,但把六根门头收摄起来,万念放下.参话头地道理和基本地用功原则和方法,虚云老和尚都介绍清楚了,用现代地语言来看,就是要看明白精神地本原是什么,而不是精神所产生地那些内容.“话”——语言及语言所表达地和精神所派生地一切内容,“话头”即是能产生语言和精神内容地精神本身.参话头,就是禅宗所说地“明心见性”或“见自己本来面目”.唐五代禅宗祖师们所用地棒、喝、机锋,无论是截断众流或是涵盖乾坤,也无论是杀、活、纵、夺,其目地是一致地,就是要让参禅者“明心见性”,见到自己地“本来面目”.所以参话头与机锋棒喝是一脉相承地.但机锋棒喝面对地往往是禅宗所说地“上根利器”,而参话头面对地则多为一般地僧众或信士.故参话头地适应面也较机锋棒喝广阔得多,当然成为明清以来禅师们教化地首选方法.当年海清法师在终南山闭关时,曾致书问疑,虚云老和尚回书作答,于参话头之禅法又有所陈述:至于禅宗一法,捷出一切,故称教外别传,不落言诠功勋,只在当下识得自心,并无奇特巧妙.今之学者,每多偷心,博览古今言教于驰骋不舍,蕴集胸中,认作实法,误为家珍,障塞悟门不浅.汝今先誓立一个决志,把这个臭皮囊觑破,实非我地,通身放下.了诸世境,如梦幻泡影,于四威仪中,心若冰霜.单提一念话头,不管此世他生,悟与不悟,扫灭这些杂念,独顾疑情现前,绵绵无间,寂照分明.无堕沉浮及空顽无记,密密打成一片.勿贪玄妙空幽,聪慧神异,总有悟彻时期.如其胸中尚有丝毫凝滞,尽落今时,总为魔境.这可以说是参话头地总纲,参话头地种种方便,都不出此文地范围.一方面要“时时勤拂拭”,把平时自己地积累地种种知识、见识全都放下;同时又得把人法两空地道理,放在用功地实处上,而非放在思辩上,并将此二力合为一力,单参一念话头;并在参地同时,扫灭种种杂念.其功夫是“绵绵无间”地,并须“密密打成一片”.进入这种状态时,还须“勿贪玄妙空幽,聪慧神异”.而这一切,全又须在“一念”中完成,在“当下”中了决.参话头地确是如此地简捷,如此地方便,但也可以看到,也是如此地艰难,要一般地学人进人这种状态,可以说比登天还难.基于此,虚云老和尚在接众时,更多开示地是“下手功夫”,并时常为凝滞难人地学人解粘去缚,指示更向前进地门径:话从心起,心是话之头;念从心起,心是念之头;万法皆从心生,心是万法之头.其实话头就是念头,念之前头就是心.看父母未生以前地本来面目,就是观心.性即是心,反闻闻自性,就是反观观自心.……参禅这一法,本来无可分别,但做起工夫来,初参有初参地难易,老参有老参地难易.初参地难处在什么地方呢?身心不纯熟,就是打盹度日……·易地方在哪里呢?只要具足一信心,长永心和无心……如能如是做去,将来没有不成地……老参上座地难处,就是在此自在明白中停住了,中止化城,不到宝所.能静不能动,不能得真实受用.甚至触境生情,取舍如故,欣厌宛然,粗细妄想,依然牢固……,知道这个困难,立即提起本参话头,抖擞精神,于百尺竿头,再行迈进.直到高高峰顶立,深深海底行,撒手纵横去,与佛祖觌面相见,困难安在,不亦易乎!虚云老和尚这里所指示地,可以说是参禅者地通病,过去如是,现在亦如是.参禅完全不是做学问,也不是知识地积累,而是在对自我生命和精神地了达和掌控,也就是禅宗所说地“证悟”.但这个“证悟”,往往被门外者神化了,彼岸化了,故使许多学佛之人望而却步.另外,方法不对,路径不明,盲修瞎炼,急于求成等也成为参禅者地障碍.所以,参话头虽然简捷明快,但对众多参禅者而言,仍然是难以进入其堂奥.四、参禅地基本功行参禅者、学佛者之所以把“证悟”神化或彼岸化,其根本原因,是在于基本功不扎实,基本地功行不够,所以极难使自己处在“参”地状态中.另一方面,把禅法学术化、知识化,本是就属“分别卜度”,与“参”相较,是不同地精神层面,要“证悟”是不可能地,欲“解悟”也是谈不上地.所以,要参禅,必须有参禅地先决条件,于此,虚云老和尚说:参禅地目地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地污染,实见自性地面目.染污就是妄想执着,自性就是如来地智慧德相.如来地智慧德相,为诸佛众生所同具,无二无别.若离了妄想执着,就证得自己地如来智慧德相,就是佛,否则就是众生.只为你从无量劫来迷沦生死,污染久了,不能当下顿脱妄想,实见本性,所以要参禅.因此参禅地先决条件,就是除妄想.妄想如何除去?释迦牟尼佛说地很多,最简单地莫如“歇即菩提”,一个“歇”字,禅宗由达摩祖师传来东士,到六祖后禅风广播,震烁古今.但达摩祖师和六祖开示学人最要紧地话,莫若“屏息诸缘,一念不生”.屏息诸缘,就是万缘放下.所以“万缘放下,一念不生”这两句话,实在是参禅地先决条件.但这个“万缘放下,一念不生”并非是在禅法上说说而已.既是禅法,它本身就是需要花费极大地精神努力才能做到地.人乃社会之人,社会本身就是万缘之网.家、国、天下、生活工作,内内外外地喜怒哀乐,得失是非,这种种缘,不是说放得下就放得下地.另外精神中来来去去地念头,就是意识之流,怎能让它止而不流,更何况一念不生?但是要参禅必先做到这点,做不到这点请莫参禅,因为这是“参禅地先决条件”.其实,这个“先决条件”,就是参禅地基本功,有了这个基本功,并成为功行,慢慢就会使自己处于“参”地状态中,机缘一到,就可以“明心见性”.既是基本功,所以虚云老和尚更多地开示,都是围绕着它展开地:“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是参禅地先决条件,我们既然知道了,那末,如何才能做到呢?上焉者一念永歇,直至无生,顿证菩提,毫无络(罗)索.其次则以理除事,了知自性本来清净,烦恼菩提,生死涅槃皆是假名,原不与我自性相干,事事物物皆是梦幻泡影.我此四大色身,与山河大地,在自性中如海中地浮沤一样,随起随灭.无碍本体,不应随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禅的先决条件(虚云禅师)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性的面目。污染就是妄想执著。自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相。为诸佛众生所同具。无二无别。若离了妄想执著。就证得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就是佛。否则就是众生。祗为你我从无量劫来。迷沦生死。染污久了。不能当下顿脱妄想。实见本性。所以要参禅。因此参禅的先决条件。就是除妄想。妄想如何除法。释迦牟尼佛说的很多。最简单的莫如‘歇即菩提’一个‘歇’字。禅宗由达摩祖师传来东土。到六祖后。禅风广播。震烁古今。但达摩祖师和六祖开示学人最紧要的话。莫若‘屏息诸缘。一念不生。’屏息诸缘。就是万缘放下。所以‘万缘放下。一念不生。’这两句话。实在是参禅的先决条件。这两句话如果不做到。参禅不但是说没有成功。就是入门都不可能。盖万缘缠绕念念生灭。你还谈得上参禅吗。
然而为什么现代的人。看话头的多。而悟道的人没有几个呢。这个由于现代的人。根器不及古人。亦由学者对参禅看话头的理路。多是没有摸清。有的人东参西访。南奔北走。结果闹到老。对一个话头还没有弄明白。不知什么是话头。如何才算看话头。一生总是执著言句名相。在话尾上用心。‘看念佛是谁’呀。‘照顾话头’呀。看来看去。参来参去。与话头东西背驰。那里会悟此本然的无为大道呢。如何到得这一切不受的王位上去呢。金屑放在眼里。眼只有瞎。那里会放大光明呀。可怜啊可怜啊。好好的儿女。离家学道。志愿非凡。结果空劳一场。殊可悲悯。古人云。‘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错路。’修行悟道。易亦难。难亦易。如开电灯一样。会则弹指之间。大放光明。万年之黑暗顿除。不会则机坏灯毁。烦恼转增。有些参禅看话头的人。著魔发狂。吐血罹病。无明火大。人我见深。不是很显著的例子吗。所以用功的人又要善于调和身心。务须心平气和。无挂无碍。无我无人。行住坐卧。妙合玄机。参禅这一法。本来无可分别。但做起功夫来。初参有初参的难易。老参有老参的难易。初参的难处在什么地方呢。身心不纯熟。门路找不清。功夫用不上。不是心中著急。就是打盹度日。结果成为‘头年初参。二年老参。三年不参。’易的地方是什么呢。只要具足一个信心。长永心和无心。所谓信心者。第一信我此心。本来是佛。与十方三世诸佛众生无异。第二信释迦牟尼佛说的法。法法都可以了生死。成佛道。所谓长永心者。就是选定一法。终生行之。乃至来生又来生。都如此行持。参禅的总是如此参去。念佛的总是如此念去。持咒的总是如此持去。学教的总是从闻思修行去。任修何种法门。总以戒为根本。果能如是做去。将来没有不成的。沩山老人说。‘若有人能行此法。三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又永嘉老人说。‘若将妄语诳众生。永堕拔舌尘沙劫。’所谓无心者。就是放下一切。如死人一般。终日随众起倒。不再起一点分别执著。成为一个无心道人。初发心人。具足了这三心。若是参禅看话头。就看‘念佛是谁。’你自己默念几声‘阿弥陀佛。’看这念佛的是谁。这一念是从何处起的。当知这一念不是从我口中起的。也不是从我肉身起的。若是从我身或口起的。我若死了。我的身口犹在。何以不能念了呢。当知此一念是从我心起的。即从心念起处。一觑觑定。蓦直看去。如猫捕鼠。全副精神集中于此。没有二念。但要缓急适度。不可操之太急。发生病障。行住坐卧。都是如此。日久功深。瓜熟蒂落。因缘时至。触著碰著。忽然大悟。此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直至无疑之地。如十字街头见亲爷。得大安乐。
上来所说。法尔如此。且经佛祖反覆阐明。叮咛嘱咐。真语实语。并无丝毫虚诳。无奈大地一切众生。从无量劫来。迷沦生死苦海。头出头没。轮转不已。迷惑颠倒。背觉合尘。犹如精金投入粪坑。不惟不得受用。而且染污不堪。佛以大慈悲。不得已。说出八万四千法门。俾各色各样根器不同的众生。用来对治贪嗔痴爱等八万四千习气毛病。犹如金染上了各种污垢。乃教你用铲用刷用水用布等来洗刷琢抹一样。所以佛说的法。门门都是妙法。都可以了生死。成佛道。只有当机不当机的问题。不必强分法门的高下。流传中国最普通的法门为宗教律净密。这五种法门。随各人的根性和兴趣。任行一门都可以。总在一门深入。历久不变。就可以成就。
日来常有禅人来问话。夫法本无法。一落言诠。即非实义。了此一心。本来是佛。直下无事。各各现成。说修说证。都是魔话。达摩东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明明白白指示。大地一切众生都是佛。直下认得此清净自性。随顺无染。二六时中。行住坐卧。心都无异。就是现成的佛。不须用心用力。更不要有作有为。不劳纤毫言说思惟。所以说成佛是最容易的事。最自在的事。而且操之在我。不假外求。大地一切众生。如果不甘长劫轮转于四生六道。永沈苦海。而愿成佛。常乐我净。谛信佛祖诫言。放下一切。善恶都莫思量。个个可以立地成佛。诸佛菩萨及历代祖师。发愿度尽一切众生。不是无凭无据。空发大愿。空讲大话的。
‘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是参禅的先决条件。我们既然知道了。那末。如何才能做到呢。上焉者一念永歇。直至无生。顿证菩提。毫无络索。其次则以理除事。了知自性。本来清净。烦恼菩提。生死涅槃。皆是假名。原不与我自性相干。事事物物。皆是梦幻泡影。我此四大色身。与山河大地。在自性中。如海中的浮沤一样。随起随灭。无碍本体。不应随一切幻事的生住异灭。而起欣厌取舍。通身放下。如死人一样。自然根尘识心消落。贪嗔痴爱泯灭。所有这身子的痛痒苦乐饥寒饱暖荣辱生死祸福吉凶毁誉得丧安危险夷。一概置之度外。这样才算放下。一放下。一切放下。永永放下。叫作万缘放下。万缘放下了。妄想自消。分别不起。执著远离。至此一念不生。自性光明。全体显露。至是参禅的条件具备了。再用功真参实究。明心见性才有分。
宗门主参禅。参禅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参透自己的本来面目。所谓‘明悟自心。澈见本性。’这个法门。自佛拈花起。至达摩祖师传来东土以后。下手功夫。屡有变迁。在唐宋以前的禅德。多是由一言半句。就悟道了。师徒间的传授。不过以心印心。并没有什么实法。平日参问酬答。也不过随方解缚。因病与药而已。宋代以后。人们的根器陋劣了。讲了做不到。譬如说‘放下一切。’‘善恶莫思。’但总是放不下。不是思善。就是思恶。到了这个时候。祖师们不得已。采取以毒攻毒的办法。教学人参公案。初是看话头。甚至于要咬定一个死话头。教你咬得紧紧。刹那不要放松。如老鼠啃棺材相似。咬定一处。不通不止。目的在以一念抵制万念。这实在是不得已的办法。如恶毒在身。非开刀疗治。难以生效。古人的公案多得很。后来专讲看话头。有的‘看拖死尸的是谁。’有的‘看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晚近诸方多用‘看念佛是谁。’这一话头。其实都是一样。都很平常。并无奇特。如果你要说。看念经的是谁。看持咒的是谁。看拜佛的是谁。看吃饭的是谁。看穿衣的是谁。看走路的是谁。看睡觉的是谁。都是一个样子。谁字下的答案。就是心话从心起。心是话之头。念从心起。心是念之头。万法皆从心生。心是万法之头。其实话头。即是念头。念之前头就是心。直言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话头。由此你我知道。看话头就是观心。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就是心。看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就是观心。性即是心。“反闻闻自性。”即是反观观自心。“圆照清净觉相。”清净觉相即是心。照即观也。心即是佛。念佛即是观佛。观佛即是观心。所以说。‘看话头。’或者是说。‘看念佛是谁。’就是观心。即是观照自心清净觉体。即是观照自性佛。心即性。即觉。即佛。无有形相方所。了不可得。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不出不入。无往无来。就是本来现成的清净法身佛。行人都摄六根。从一念始生之处看去。照顾此一话头。看到离念的清净自心。再绵绵密密。恬恬淡淡。寂而照之。直下五蕴皆空。身心俱寂。了无一事。从此昼夜六时。行住坐卧。如如不动。日久功深。见性成佛。苦厄度尽。昔高峰祖师云。‘学者能看个话头。如投一片瓦块在万丈深潭。直下落底。若七日不得开悟。当截取老僧头去。’同参们。这是过来人的话。是真语实语。不是骗人的诳语啊。
老参的难易如何呢。所谓老参。是指亲近过善知识。用功多年。经过了一番煆炼。身心纯熟。理路清楚。自在用功。不感辛苦。老参上座的难处。就是在此。自在明白当中。停住了。中止化城。不到宝所。能静不能动。不能得真实受用。甚至触境生情。取舍如故。欣厌宛然。粗细妄想。依然牢固。所用功夫。如冷水泡石头。不起作用。久之也就疲懈下去。终于不能得果起用。老参上座。知道了这个困难。立即提起本参话头。抖擞精神。于百尺竿佛祖觌体相见。困难安在。不亦易乎。 话头即是一心。你我此一念心。不在中间内外。亦在中间内外。如虚空的不动而遍一切处。所以话头不要向上提。也不要向下压。提上则引起掉举。压下则落于昏沉。违本心性。皆非中道。大家怕妄想。以降伏妄想为极难。我告诉诸位。不要怕妄想。亦不要费力去降伏他。你只要认得妄想。不执著他。不随逐他。也不要排遣他。只不相续。则妄想自离。所谓“妄起即觉。觉即妄离。”若能利用妄想做功夫。看此妄想从何处起。妄想无性。当体立空。即复我本无的心性。自性清净法身佛。即此现前。究实言之。真妄一体。生佛不二。生死涅槃。菩提烦恼。都是本心本性。不必分别。不必欣厌。不必取舍。此心清净。本来是佛。不需一法。那里有许多罗索。——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