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师《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
教师读书随笔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
![教师读书随笔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71981e3aa00b52acfc7caff.png)
教师读书随笔《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
感
《儿童技能教养法》是指导父母、老师解决孩子成长中的实际问题,将问题转变成有待培养的技能,进而对孩子进行技能教养训练,帮助孩子获得自信,建立亲密良好的亲子或师生关系的指导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作为老师,我习惯了高声讲课,唯恐学生听不清或者听不到,学生学不会时,老师会变急躁、发脾气。
我也要学习一项技能:温和的讲话。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孩子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我们要引导孩子把他们现有的问题转化为他们要学习的技能。
当孩子学会了这种技能时,他们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便还会想学习下一个技能,这是对大人和孩子都很有用的方法。
技能教养训练可以帮助父母及老师面对孩子时更有耐心,更善于与孩子沟通。
而对于孩子来说,对学习新技能的期待,会让它们更有动力去学习现在这项技能。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d75414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9.png)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儿童技能教养法》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育儿指南,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家长们介绍了如何通过培养孩子的技能,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学习生活。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于如何教养孩子的方法和技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作者在书中强调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的重要性。
他指出,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不仅可以让他们更快乐地度过童年,还可以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毅力。
我深有同感,因为我自己在孩提时代就受益于父母的引导,培养了多种兴趣爱好,这些爱好一直伴随着我成长,并成为了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其次,作者还提到了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和社交技巧的重要性。
他认为,现代社会对于人际关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孩子们需要在成长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和合作。
他给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比如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交活动,多和同龄人交流等。
这些建议非常实用,我也会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引导孩子,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最后,作者还强调了培养孩子的学习技能的重要性。
他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家长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我深有同感,因为我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也受益于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习惯一直伴随着我,使我在学业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总的来说,读完《儿童技能教养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不仅让我对于如何教养孩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还让我意识到了自己在育儿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我会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这本书中的建议,更好地教养孩子,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希望更多的家长也能够读这本书,从中受益,让我们的下一代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读书心得 《儿童教养技能法》读后感
![读书心得 《儿童教养技能法》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e667f58b90d6c85ec3ac6e4.png)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或多或少的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随着孩子的成长会自动消失,而有的问题却会持续很长时间。
这个时候,家长们就会想各种办法来需求解决之道。
儿童技能教养法就是来帮助家长,孩子解决问题的。
它是一些主意或是一套方法,教你用积极快乐的方式通过帮助孩子学习新技能来克服问题。
儿童技能教养法的核心理念就是:把问题变成要学习的技能。
大多数孩子的问题比如恐惧,坏习惯,不听话等,都可以被看作是还没有学会相应的技能而已。
学习了技能,问题自然也就克服了。
在我们的词汇中有这样的词语:“问题学生”“问题孩子”,提到问题二字,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心理压力或心理暗示,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一旦把问题转化成需要学习的技能,情况就会不一样了。
当孩子有很多问题时,也就是说孩子有很多技能需要掌握。
这时候可以从最简单的技能入手,把难学的技能放在后面,这样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使其愿意学下一个技能。
有一部分内容很值得家长和教师学习。
把“不要”变“要”。
我们喜欢在家中对待自己的孩子或者在班上对待学生说“不要大声喊叫”,“不要乱扔东西”。
当你用不要来要求孩子的时候,通常是没有效果的或者说效果不大。
有时候还会刺激到孩子。
这个时候如果告诉孩子,你希望他们做什么。
而不是做什么,孩子就会更容易服从,他没有被指责的感觉,有人就没有抵抗的需要。
和孩子商定好要学习的技能,用尊重的态度向孩子提建议,孩子比较容易接受,但并不代表孩子不会拒绝大人让他们学习新技能的建议,甚至会遭到拒绝。
这里有一些技巧帮助我们在实践中更容易得到积极的响应①跟同伴们一起练习儿童技能教养法。
②推荐技能时,要用“我们”而不是“我”,比如:你说“我们希望你学习……”而不是“我希望你学习……”时候,孩子更容易积极回应。
③跟孩子协商,在和孩子沟通时,你会发现,孩子自己也非常清楚自己需要改善的哪些技能。
④让孩子帮助彼此找到需要学习的技能。
孩子开始学习技能,就必须先制定一个练习的计划,为了让孩子感觉这个计划是他自己的,而不是别人加给他的,最好让孩子给技能起个名字。
小学老师读书随笔读《儿童技能教养法》心得体会
![小学老师读书随笔读《儿童技能教养法》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c10ee208bd63186bdebbcbe.png)
小学老师读书随笔读《儿童技能教养法》心得体会
我曾经参加过两次有关“儿童技能教养法”的学习培训,一次是在经开区二中礼堂,一次是在经开区六一小学。
学习结束后,我深刻地意识到富尔曼和他的团队开创的儿童技能教养法,用信任、尊重、理解、肯定、鼓励、欣赏开启孩子的心灵,陪伴孩子一起寻找学习技能的有趣、有效的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孩子慢慢学会欣赏他人、赞美他人、帮助他人和自主处理矛盾。
为了对儿童技能教养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接着我又抽出时间认真阅读了《在故事中儿童技能教养法》一书,阅读的同时我还不断地进行思考,通过思考我理解的儿童技能教养法就是:富有创意和有趣的与孩子一起寻找解决方案的一个方法。
“芬兰儿童技能教养法”的秘密,是破解了德育和家教存在的最大问题。
《儿童技能教养法》的读后感范文
![《儿童技能教养法》的读后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c36c3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e.png)
《儿童技能教养法》的读后感范文《儿童技能教养法》的读后感范文《儿童技能教养法》的读后感1读《儿童技能教养法》:把问题变为学习的技能,建立动机、练习技能、强化学习,为孩子掌握这些技能时举办一个庆祝活动让他为自己感到骄傲。
文中列举了很多事例,就是对孩子所说的,“不要”改变为“要”――希望孩子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没有被指责的感觉,也就没有抵抗的需要。
从中反思自己在解决孩子问题时应该怎样变为技能。
和孩子讨论商定学习技能得用尊重的态度向孩子提建议,孩子是比较容易接受和响应的。
在群组或者家庭都在学习技能的时候,孩子也是很容易接受技能学习的提议。
孩子们很看重大人能够坐下来讨论他们的事,且能够思考他们需要学习什么技能,愿意信任大人是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的。
使用技能用词,是“我们”而不是“我”。
“技能”教养对于我真的是个神奇的魔法,和孩子一起讨论学习技能的好处,让孩子给技能起个名字,发挥想象力。
此文颇有受益,很有灵活性。
教养孩子就是一门艺术学问,修身于心,付出耐心,让自己再走上一步台阶。
招募支持者:在和孩子讨论决定一项需要学习的技能时则需要支持者。
让孩子选择自己需要的支持者,比如爸爸妈妈,老师,等等。
支持者也是日常生活中对孩子比较亲近的有接触的人。
支持者对孩子来说意义重大,当孩子知道有那么多人关心他们,期待他们成功掌握技能的时候,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去学习这个技能了,支持者可以在很多方面帮助孩子,鼓励孩子,相信孩子,和孩子分享取得进步的喜悦、信心,提前策划学会技能后如何庆祝。
期待成功后的庆祝对孩子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能激发起孩子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也是进一步暗示,大人们对他们的技能学习充满信心。
为技能下个定义――和孩子探讨一下拥有这项技能将会怎样。
让孩子告诉你,并做给你看,当他学会了技能会什么样的表现。
广而告之――告诉大家孩子正在学习什么技能,可以鼓励、帮助他去学习,也可以引导孩子身边的大人用一种对孩子更有利的方式来对待孩子。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孩子需要爱,更需要爱的方法_模板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孩子需要爱,更需要爱的方法_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3daf9a7f705cc1755270966.png)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孩子需要爱,更需要爱的方法_模板孩子需要爱,更需要爱的方法—《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原创:龚为国温馨提示:《儿童技能教养法》为家庭教育读书会第4本读物,本篇约9300字。
笔者系芜湖市翟光军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笔者通过精细阅读,疑惑反思,将书中的理论实践于日常的教学中,初显成效,祝贺他!希望他继续努力,运用儿童技能教养法,改变孩子,改变自己!”好比是一个渡河的筏子,帮你渡到河的对岸,让你在那里重获创造力和乐趣……”真有这样的神奇吗?真的可以将无数在苦难的泥潭里挣扎的老师、家长和尤其是孩子解脱出来吗?对于如此”良药”我抱有极大的兴趣,而有多少”疗效”我又持有谨慎、有待观察的态度。
”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把问题转化为能够学习的技能……”即”技能认定”.”还要保证身边有很多人能够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给予支持和帮助。
”我想,学校这样的场所,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是再好不过的基地了。
起码,在对孩子的技能训练时能够得到足够多的积极反馈。
在大家的积极反馈中让受训孩子及时得到认同,并为此让自己感到骄傲和产生向上的成就感,再继续向上努力不断提供动力。
”解决孩子现存问题的最好方法,是让孩子学会某种能够帮助自己克服这个问题的技能……”把问题转变为技能。
我的理解是:”问题”和”技能”是正反两面。
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急于(或强调?)指出”问题”本身,而是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抛开反面,即问题本身,引导孩子运用那些”技能”往正面走,那些”技能”如一把把钥匙开启一扇扇门,最终达到目的地,即消散了”问题”.”要对这类大问题做‘技能认定’,先把它分解成一些小问题,再把这些小问题逐个转化为要学习的技能……”它说这是”简单的做法”,我想应该是相对于”大问题”而言,这可能是儿童技能培养最难之处(这有待商榷。
今天看了些后面内容,有了点新的认识,对自己这种判断产生了疑问。
)刚进入技能法学习,认识理解粗浅,望翟老师和各位同仁指正,谢谢!今天学习的是从”商定要学习的技能”开始。
《儿童技能教养法》的读后感
![《儿童技能教养法》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12f563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1f.png)
《儿童技能教养法》的读后感《儿童技能教养法》的读后感如何使用这本书:你可以把此书看成是一本教科书;一本学术文献;一本能够帮助你解决各种孩子问题的锦囊妙计集。
好的方法,就是一把金钥匙。
《儿童技能教养法》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以故事示范与孩子在沟通中提问的技巧,激发孩子的发散性思维,让孩子自己想出很多的方法,同时给予父母和孩子更多交流和沟通。
《儿童技能教养法》共有十五步,我们可以轻松有趣的从中学习很多的方法,用来帮助孩子学习新的技能。
什么是儿童技能教养法:所有的孩子在他们的成长的某个阶段都会经历一些问题,作为家长的都很迫切的希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而儿童技能教养法里就具有这些有趣的一整套方法,教会你运用积极快乐的方式,通过帮助孩子学习新技能来克服出现的问题。
儿童技能教养法需要新的思维方式:通常,在生活中孩子一出现问题,家长们就会互相的责备,其实这也是家长的一种推卸责任的表现,要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思考,是哪里出现了问题,需要家人们一起坐下来去帮助孩子解决出现的问题。
传统的教育方式都是在管孩子,而没有去使用适当的方法在教孩子的时候,让孩子从中可以学到新的技能,让孩子感受和深刻体会到,她也是家中的一份子,更是故事中的主人公。
儿童技能教养法的十五个步骤:1、把问题转变为技能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有一个需要学习的技能。
孩子出现问题是因为尚不具备某种技能,而一旦掌握了这个技能,问题到时候也就消失了。
以前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只知道“不能做什么,不许做什么”,自从看了儿童技能教养法后才知道,把“不要”变成“要”。
技能不是让人不做错事,而是要把事情做对。
发现孩子的问题,把“解决问题”转变为“学习技能”这确实是一个好方法,这样孩子也容易接受,也会愿意去学习这个新的技能,使自己变得优秀。
2、商定要学习的技能找到问题并认定这是需要学习的新技能后,要与孩子协商,首先向孩子表达,“我们”都希望你学习这个新技能的想法。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精选6篇)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8bcfe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5.png)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精选6篇)《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1我刚拿到《儿童技能教养法》这本书的时候,大致看完了一遍竟不知从哪儿下手,当我再次细细阅读时,边读边思考,才有了一些感悟,大概明白了儿童技能教养法就是:在用儿童技能教养法开始解决问题的过程时,要先把问题“转换”成技能,也就是说不把这些事情当成“问题”,而只是有待学习的技能。
说白了也就是:我们可以把大部分的儿童问题,例如恐惧,以及睡眠、饮食、排尿和排便等方面的能力发展不足,都视为是有待学习的技能。
只要学会某些方面的技能,孩子就能克服相关的问题。
今天我想以一位家长的身份谈谈我读这本书的感悟:我的孩子现在有一个令我头疼的毛病就是咬指甲,我尝试了很多方法,比如:打手、讲危害、转移注意力等等,结果都没改掉这个坏毛病。
当我看到这本书中有一个这样的案例:12岁的女孩丽萨想改掉咬指甲的坏毛病。
她首先要学习的是,留意到自己什么时候在“做”,或者最好是能够在没做之前就能有所察觉。
这种察觉能够让她有意识的用一个另外的行为来取代咬指甲的习惯。
丽萨自己有个主意,她一旦注意到自己在咬指甲或者想去咬指甲时,就就去用自己的手指做点儿什么事儿。
她自己提议,要把指甲锉刀一直带在身上,这样就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用锉刀来照顾指甲而不是用牙齿咬了。
为了帮自己记住这么做,她甚至还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指甲锉刀挂在脖子上,这样就能随时取用了。
看完之后我很高兴,我知道该怎样帮我的孩子改正了。
首先在孩子开始学习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之前,我让她学着觉察咬指甲坏习惯出现的时机和次数。
只有当孩子开始能够觉察到自己正在“做”的时候,才有可能用另外的行为来取代坏习惯。
其次,我让她想想再次咬指甲时,用什么方法代替。
她想到的办法是用另外一只手抓住这个手指,挤压它。
就这样我们实验了一段时间,她咬指甲的次数越来越少。
这真是一本教养法是如此之简单,直观有效的好书,我很喜欢。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2今天翻开《儿童技能教养法》,首先就被它的护封吸引住了,真的是太特别了,怎么形容呢,就是它的护封竟然是折叠的,不仅可以打开,而且上面印制的是技能教养法的十五个步骤,可爱的图画,一下子就让我有了心动的感觉,也更让我对书里的内容感兴趣了。
教师读书心得读儿童技能教养法有感
![教师读书心得读儿童技能教养法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3d708341ce2f0066f433220e.png)
教师读书心得读《儿童技能教养法》有感所有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挑战。
这些挑战会使一些孩子产生焦虑、发脾气、学习困难等问题。
这些问题大多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自然消失,但有时候、有些问题却好像留在了孩子身上,关心这个孩子的大人就会开始想找办法来解决问题,这时就是它们需要点子的时候。
——《芬兰式教育》前段时间听了芬兰教养法中国第一推广人李红燕老师的讲座。
听完讲座不禁让我想起叶圣陶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
习惯就是经过反复教育和训练所形成的、相对稳定又在逐渐发展变化的行为方式。
习惯有好习惯和坏习惯之分,如果我们不能在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用好习惯去占领他在各种行为方面的“阵地”,那么他则可能会养成各种各样的坏习惯。
坏习惯一旦养成,要想改正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中国的父母在纠正孩子的坏习惯时,比较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一是不停讲道理,二是惩罚。
这两种方法都不可取,只是不停讲道理,孩子会觉得父母罗嗦、烦人,何况年龄较小的孩子哪会管你什么道理,他根本就不懂什么道理,也不是你反复讲他就会懂的;动辄惩罚更不行,只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爱他,只会让孩子对父母心怀怨恨。
父母愈是行使权威,孩子的反抗就愈大。
而不同的是儿童技能教养法通过十五个步骤,来训练儿童养成一个习惯,从而改变孩子的坏习惯。
现在的教育,像极了工厂的大量制造,但是在芬兰,老师却像是真正在开拓的创业家。
我们身边的孩子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上课说话,不按时完成作业,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这些问题只用讲也不一定全都有效。
举个例子,我所教的一年级的小朋友上课总是不能安静下来,经过我不断的提高声音提醒、训斥依旧没有效果。
于是我利用儿童技能教养法让同学们自己提出学习一个技能,来保证课堂的纪律。
于是经过讨论我们制定了一个“不说话的技能”,我告诉大家上课说话不仅不能听到老师讲的内容还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是不是需要我们改正?经过同学们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奖励课堂上表现最好的同学吉祥物,最终上课说话的行为得到了改善。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f16018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d.png)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儿童技能教养法》的书,这本书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读物。
作者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培养儿童的技能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这些技能包括沟通、解决问题、情绪管理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于儿童成长的关心和对于教育的热爱,同时也对于儿童教养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考。
首先,作者在书中强调了培养儿童的沟通技能的重要性。
他指出,良好的沟通技能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他人。
这对于儿童的社交能力和情商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看来,这也是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因此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这一点,多给予儿童沟通的机会和培训。
其次,作者还强调了培养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认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他们是否能够独立地解决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多给予儿童解决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作者还提到了情绪管理这一重要的技能。
他认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而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从而更好地保持心理健康。
在我看来,这一点对于当代儿童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所面临的竞争和压力都是前所未有的。
因此,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多关注儿童的情绪管理,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阅读《儿童技能教养法》,我对于儿童教养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于培养儿童的技能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相信,只有通过培养儿童的技能,我们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因此,我希望更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能够关注这一点,为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f57792443323968011c92b2.png)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儿童技能教养法》是指导父母、老师解决孩子成长中的实际问题,将问题转变成有待培养的技能,进而对孩子进行技能教养训练,帮孩子获得自信,建立亲密良好亲子或师生关系的指导全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儿童技能教养法通过15个环环相扣的步骤,引导父母走出负面问题的陷阱,轻松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暂时欠缺的技能,这让父母、老师心态更平和、眼界更开放:也帮助孩子们撕掉了问题(包括行为、睡眠、饮食等问题)标签,重新找回了自信,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作为教师,作为家长,我们身边的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上课总是在吃自己的大拇指;初一的孩子和父母讲话时不叫爸妈;吃饭时不能听到别人的吃饭声;喜欢开着灯睡觉&&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会让我们做家长和老师的素手无策,或是反复说教都无济于事。
看了《儿童技能教养法》突然觉得我们的方法不对,总是在强化孩子的问题,而不是帮助他学习解决问题。
儿童技能教养法基于这样的观念:要解决困扰孩子的问题,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学习某种技能(孩子做错事,表示孩子需要学)。
这个观念基于我们的观察:每次孩子遇到问题时,往往是因为缺乏某种技能,因此只要他学会这个技能,问题就会消失。
三年级的一个女生,学习成绩特别好,坐在第一排,每天上课只要右手不写字的时候都看到她在吃自己的右手大拇指。
开始我每次都要说: xxx,不要那样!刚刚停下,一分钟不到就又回归原位了。
后来,我只叫她的名字,提醒她。
可是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容易,一个学期也没能帮助她改变这个坏习惯。
新学期开始了,我准备用儿童教养法帮助这个孩子,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不要在全班公开为好,首先可以和她谈一谈吃大拇指的坏处:不讲卫生;别的同学会悄悄笑话;影响学习和写字&&可以利用她周围几个学生和经常和她在一起玩的小朋友也就是孩子的支持者帮助她。
当她忘了这个技能时,同学们用一个简单的动作友善地提醒她一下,每节课出现的次数减少了,我们会表扬她,鼓励她!相信她会有改变的。
小故事,大智慧—《从故事里学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
![小故事,大智慧—《从故事里学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94fceadda38376baf1fae95.png)
小故事,大智慧—《从故事里学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儿童技能教养法的实际操作在这本书中有了详尽描述。
这些鲜活的案例都是运用儿童技能教养法从儿童的角度看世界,鼓励和帮助孩子们获取他们需要的技能去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
这本书首先再次阐释了儿童技能教养法的十五步,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故事中使用的帮助孩子克服问题的各种方法背后的原理。
通常孩子都很清楚自己的弱点,知道自己需要学习什么技能。
此时需要借助内外力配合的力量去帮助孩子把弱点转化为优点。
我觉得有孩子身边重要的人的支持、帮助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可以集思广益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好方法与建议。
当然,运用儿童技能教养法的时候,要针对每个个例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学习的技能。
同时要考虑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如“暂时的遗忘”等。
所以说十五个步骤环环相扣,要想把这种理念灵活运用于实践中,还需要认真研读。
从今天阅读的五个案例中,我对儿童技能教养法的认识又深刻了一点点,每个小故事都给我一些思考与启发。
三岁的阿里尔德有尿裤子的毛病,对这么小的孩子,如何运用儿童技能教养法来帮助他改掉这个坏毛病呢。
从故事中我们了解到只要能够找到一个相关的技能,孩子通过学习这个技能就能克服相应的问题。
但这个故事也说明了一点可以灵活运用儿童技能教养法,不必严格执行15步。
在具体的实施中,阿里尔德觉得去学习“倾听自己身体”的技能,并且觉得“跟马桶聊一聊”这个主意很新奇很好玩。
所以说只要稍稍加一点点创意和游戏的部分,儿童技能教养法也适用于三岁以下的低龄儿童。
每一个小故事都体现了儿童技能教养法的实效性。
孩子们不仅从中学习了技能克服了困难问题,也收获了快乐,增强了勇气与受挫的心理。
亲子关系,朋友之间的友谊也在合作中更加亲密深厚。
今天又分享了四个有趣的案例,分别是《一个成为消防队长的男孩》、《跟小妹妹做朋友》、《驯服暴力》、《一次愉快的家访》。
来自不同的国度、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身上存在着千奇百怪的问题。
幼儿教师《儿童技能教养法》读书心得
![幼儿教师《儿童技能教养法》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44126d1d65ce050877321310.png)
换个角度看“问题”——读《儿童技能教养法》有感“儿童技能教养法”这一教养概念,以前我不曾接触过,大脑里也未能出现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去界定它。
直到真正静下心来读了此书,才恍然大悟,便不禁被作者全新的思维角度和“问题”视野所折服。
就如封面上讲的那样“儿童技能教养法把问题转化为技能的学习,就像给孩子施了魔法一样,让他们在游戏中快乐地享受成长。
”从书里,我了解到儿童技能教养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教养方法,它不是单一的说教,而是把孩子存在的问题转化成教养孩子掌握某些技能来改变,比如有的孩子胆小、恐惧某样东西,那么按照儿童技能教养法的15个步骤,可以这样来解决:首先孩子胆小,需要帮孩子找回勇气,把恐惧变成勇敢;然后跟孩子一起商定如何找回勇气;和孩子一起讨论勇气的好处,给它取一个特别的名字;让孩子选择一个魔法宝贝,支持他找到勇气;可以邀请爸爸妈妈做孩子的支持者,帮助孩子建立信心,然后可以想想庆祝的方式,可以举办一个类似万圣节的派对,那些女巫、僵尸的面具,还有蜘蛛、蛇等道具,和孩子一起准备,邀请小伙伴们来参加,孩子亲自准备这样的活动,一定不会再怕那些黑暗的东西,不怕所谓的传说里的女巫鬼怪了。
孩子的恐惧转化为勇气了。
借此机会,也让他把技能教给别的孩子。
那么良性循环,孩子可能克服了内心的胆小,还结识了更多的好朋友。
下一个技能学习再着手……在理解了儿童技能教养法的核心意义后,我反观自身,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如何能将这样一种对实际教育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的方法运用到我的日常工作中?提到“跷椅子”这一现象,相信每一位幼儿老师都不会陌生。
在我们开展集体活动时,由于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他们活泼爱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总是坐着坐着,四脚着地的椅子就变成了三脚或是两脚,不用多说,这样的情况自然是相当危险的,老师们一旦发现就会马上提醒,纠正孩子的“问题行为”。
我也尝试过很多方式想要将其“根治”,比如:讲道理、说危害、没收小椅子......但成效都不大,过不了多久,同样的行为便会再次发生。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范文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2d037d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f.png)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范文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范文原创:邵云;初次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感觉它像是一本儿童读物。
丰富的颜色,有趣的插图,这不就是现在流行的绘本吗?很难与一本严肃的理论书籍相联系。
书的扉页都是名人大家极力的推荐、不遗余力的捧场,我想这本书的编辑攻关做得很好,我似乎失去了信任的能力(也许这是我以后要学习的一项技能)。
富尔曼先生也许是预见到有人会对他的研究成果产生疑虑,甚至批判。
这在他后面的介绍中提到了如何对待这本书。
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学术文献,那么这样,就允许我带着怀疑和不信任开始这场学习之旅。
也许是太想学到一点方法,当我迫不及待地看完了第一步,却感觉困难像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我只是踢到了一个小石子,好难!看似简单的问题转变成技能的第一步就让人气馁。
如何将平常司空见惯的毛病转化为技能,又如何将这个大的抽象的技能转化为数个小的简单的技能?哦!很迷茫,很苦恼!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让人烦躁、疲乏。
于是我重新将书翻看了一遍。
福尔曼先生的语气是友善而亲和的,他能放低姿态、与读者交谈,这也是润物细无声的智慧。
我又何必那么急切,即使不能掌握本的方法,也可以平心、静气的观摩一番。
这个过程只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学会倾听就很不错。
如果说第一步让我们转变观念,为孩子解决问题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那么接下来的四步就是在和孩子一起策划。
第二步商定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及周围的人对他的关心,在协商中体现孩子的地位,他与成人之间是平等的,是受别人尊重的个体,这拉近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使他们之间关系更加融洽。
当孩子感受到他人的关心和爱时就会放下戒备才会接受我们的建议这也是本一直提倡的。
在集体中学习技能,让孩子更有归属感。
旧的方法是将一个问题孩子区分对待,那么他就被隔离开来,他是个另类,就会受到歧视。
而技能法只是强调孩子要学习或加强某项技能,是在进步,并不是倒退,让孩子没有压力不会感到自卑。
跟孩子一起探索技能也是在培养我们的创造力,让我们的想象带动孩子们的思维,同时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f7a333a168884868762d6a3.png)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以下是关于《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读《儿童技能教养法》有感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或多或少的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随着孩子的成长会自动消失,而有的问题却会持续很长时间。
这个时候,家长们就会想各种办法来解决。
我们都是第一次做家长,孩子几岁我们其实就是几岁,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立刻马上找对正确的解决方案,需要不断摸索成长——有幸最近参加了《儿童技能教养》的线下读书分享会,收获颇多(真的好久没有好好的静下心来读过一本书了,通过热身游戏还发现原来和孩子还可以这样有趣快乐的方式相处),在这里也忍不住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干货——所有的孩子(不管任何年龄)在他们的成长某个阶段都会经历一些问题,作为家长都很迫切的希望短时间内最有效的去解决问题。
然而,你真的解决问题了吗?你是通过say no(不可以干嘛.......)或者下命令(“不要大声喊叫”,“不要乱扔东西”,“不要欺负别人”......)来解决吗?孩子真的能消化吸收并且改变问题吗?孩子真的理解什么是可以做什么是不·对的事情吗?我想答案并不一定——当你用不要来要求孩子的时候,通常是没有效果的或者说效果不大。
有时候还会刺激到孩子,故意继续这么做。
什么是儿童技能教养法儿童技能教养法就是来帮助家长,孩子解决问题的。
它是一些主意或是一套方法,教你用积极快乐的方式通过帮助孩子学习新技能来克服问题,最不像游戏的一种用游戏以及仪式感的来帮助解决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我们要让孩子彻底改变坏毛病,让孩子学到新的技能,让孩子感受和深刻体会到,她也是家中的一份子,更是故事中的主人公。
儿童技能教养法的理念儿童技能教养法的核心理念就是:把问题变成要学习的技能。
大多数孩子的问题比如恐惧,坏习惯,不听话等,都可以被看作是还没有学会相应的技能而已。
学习了技能,问题自然也就克服了。
真正的技能是让你学会做什么(正确的),而不是停止什么(错误的)。
《儿童技能教养法》优秀读后感
![《儿童技能教养法》优秀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f3d8e18aef8941ea66e0519.png)
《儿童技能教养法》优秀读后感学习了家庭心理学,掌握了一部分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的知识,初步认识到家庭成员间的角色扮演、相互配合。
认识了家庭是表现爱的地方,在家里唯有爱能够维持家庭的稳定。
而后读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认识到沟通技巧是多么重要,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虽然理解不够全面,至少还是学会了一些沟通技巧。
通过家庭会议来相互探讨,探讨问题,让家庭成员都有责任感,为家做贡献。
在到读“正面管教”这本书,开始管教孩子,怎样管教才能教出你想要的孩子了?书中通过对情形的分析,通过管教的方法来克服问题。
在到读《儿童技能教养法》这本书,这本书帮助我们用学习新技能的方式解决问题。
问题的出现是某项技能的缺失,或者说某项技能没有被唤醒。
这四本书的学习一步一步的让自己认清家庭教育是需要专业的指导和学习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翟老师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第一步:把问题转变为技能孩子不具备某项技能表现出的问题,当学会技能后问题就会消失。
用技能消灭问题。
技能的认定,发现问题背后的技能,了解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哪项技能的缺失产生的问题。
找到这个技能,当问题多时应该从简单的问题开始,从生活的习惯开始,锻炼基本的生活技能。
技能是要不断的做,是按照技能的要求去做。
让我们在生活、学习中不断寻找我们要学习的技能,找到他,确定目标开始学习,直至拥有这项技能。
第二步:商定要学习的技能和你的支持者或者亲人商定要学习的技能,确定好技能后开始学习,按照书中说的四个技能区选择要开始学习的技能。
第一个技能区:学校技能区;第二个:朋友技能区;第三个成年人技能区(学会和成年人沟通、听大人讲话的能力等)。
第四个:勇敢技能区,有勇气表达自己。
第三步:探索拥有该技能的好处孩子怎样认识拥有技能的好处了?什么样的好处是孩子想要的或者是理解的。
想办法把一件简单的技能让孩子拥有,并详细说明这个技能给孩子、父母和其他人带来什么。
听儿童教养培训的感想
![听儿童教养培训的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c561ad8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f.png)
作为一名关注儿童成长的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儿童技能教养法》的培训课程。
在为期两天的培训中,我受益匪浅,不仅收获了丰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更对儿童成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一些感想。
首先,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教育孩子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品格和能力。
在培训中,刘峰老师强调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让我意识到,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关注他们的需求,引导他们自我成长。
这让我深刻反思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不足,今后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其次,培训中提到的“儿童技能教养法”让我对如何引导孩子解决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在课程中,刘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互动环节,让我们了解到,面对孩子的抱怨和指责,我们应该学会倾听、理解,并引导他们从问题中找到解决方法。
这让我明白了,教育孩子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面对困难,勇敢地迈出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再次,培训中关于亲子沟通技巧的讲解,让我对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刘老师指出,亲子沟通要注重倾听、表达、反馈三个环节,这让我意识到,在与孩子交流时,要善于倾听他们的心声,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关爱,并及时给予反馈。
我相信,通过有效的亲子沟通,我们能够更好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此外,培训中还提到了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刘老师强调,要让孩子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感受到关爱和支持,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树立自信。
同时,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
这让我明白了,教育孩子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具备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
最后,这次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努力学习新知识、新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a6b9a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6.png)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1这本书真的很实用,前面我们学习的三本书都是理论为主,这本书写的正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实践方法!《儿童技能教养法》的十五个步骤通俗易懂,可要是想要把完全掌握也不是那么简单,还必须用心学习。
把问题变为要学习的技能,这句话真是值得点赞,以前我们发现孩子有什么问题时,我们首先做的就是查找原因,然后就是如何解决问题。
现在要是碰到问题就把它转换成孩子所需要学会的技能,那样不仅我们容易操作,孩子也更容易接受,对自己更有信心。
如何找到问题背后所要学习的技能是这个方法的重点,也是最难把握的。
技能是你要学会做什么,而不是需要停止做什么。
就比如我家孩子喜欢咬手指,现在我想到的就是他需要学习如何用指甲钳剪指甲的技能,我相信孩子只要学会了这个技能,一定会有所改善。
至于孩子如何学会这项技能,就正是我们后面的步骤所要学习到的了,期待着后面的步骤。
商定要学习的技能,我发现孩子有问题时,一般会找下原因然后就要求孩子怎么去改正,而且是必须改正,这样做的结果基本都不是很理想,看了本节后我是茅塞顿开,把问题变为学习技能后,和孩子一起商定学习哪些技能,并和他一起商定学习技能的方法,让他了解学习此项技能给家人和自己带来的好处,这样孩子会觉得被尊重会更容易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让孩子给技能取个名字,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好的感觉到这是他自己决定的学习技能,并且是自己想办法学会的技能。
而找一个魔法宝贝是鼓励孩子在学习技能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自己所喜欢的偶像是如何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这样更便于孩子坚持下去。
今天我就试用了一下这个方法,就是让孩子学习如何在做作业时坐正和坐的住,并告诉他坐正的好处是字写得好看,对眼睛好不会近视,而坐的住好处就是可以快速做好作业,做完作业他就可以去玩他所喜欢的东西了,同时我让他给这项技能起个名字,他告诉我说叫“超级技能”,如此之后直到做完作业前他都没有离开过位置,偶尔坐的不好时我就提醒他“超级技能”他马上就能坐好,比我之前的提醒他坐好(提醒三次就要罚站十分钟)的效果好多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教师《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俗话说:正确的方法,就是一把金钥匙。
《儿童技能教养法》就是一本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孩子各种问题的锦囊妙计集。
它以故事指引与孩子在沟通中提问的技巧,激发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帮助父母和孩子更好的交流和沟通。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总是迫切的希望短时间内最有效的解决问题。
儿童技能教养法就是通过十五个步骤,用“唤醒”的方式,帮助孩子习得技能克服问题。
一、问题转换技能
我们要把孩子身上显现出的问题转变成技能,孩子犯错了,究其原因,要让他们明白“需要学习什么?”而非“不准做什么?”
比如:班里个别孩子写作业时总是习惯弯腰驼背的,我就告诉他,坐姿端正可以把字写得很标准,可以保护好眼睛,还可以快速的完成作业,我觉得你应该学习这项“超级技能”,一下激起了他的好奇心。
我看到了教育的时机,趁机施行第二步,你可以给这项技能起个名字,就叫“挺胸直背”超级技能!我们当即开始行动,在这一过程中,他稍一松懈,我便悄悄地念叨“超级技能”“超级技能”……
为了更好地记忆这项技能,我们可以商定一个“魔法宝贝”来守护这项技能,当“魔法宝贝”来到我们身边时,就会赋予我们魔法!
想要坚持下去还需要一些“支持者”,书中提到的,可以写邀请函,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还让生活有了“仪式感”,得到亲人、朋友的鼓励和支持,就会加满油、充满电,更努力的去坚持!
二、鼓励增强信心
学习的过程很漫长,改变又是很艰难的,有时甚至看不到成功的路,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给孩子建立信心,通过周围“支持者”的鼓励和帮助获得“魔法能量”。
比如:我儿子最近在家里背宋词,有一天,他背了好久都没有背会,有点泄气,这时,我走过去拍拍他的头使用“一公里管教法”说到:“不是你不够聪明,而是它本身就生涩难懂,你可以结合课后释义,帮助你理解记忆。
”教授了方法之后,我又告诉他:“你平时记忆力时很强的,背诵课文总是在班里遥遥领先,你要对自己有信心。
”
就像书中说的,对于孩子的评价不宜太笼统的“你最棒了”“我相信你”,要说明相信的理由,可以从“惊叹、承认难度、请求分享”来表示肯定,更要一起商榷庆祝的方式,让它感觉自己时参与其中的。
“庆祝”其实就是对成功的一种暗示,也是增强学习技能的信心。
三、重复巩固技能
俗话说“孰能生巧”。
技能的修炼离不开日复一日的练习,时间长了才能成为一种好的习惯,不论是学习中还是玩耍时,我们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些练习的场景。
“最好把有时的退步看成一时的忘记,而不是问题的重复”,每当懈怠时,要让孩子告诉你,该怎样提醒他,这样,会让孩子感受的我们在帮助他,而不是指责,当孩子真正的掌握这项技能之后,一定要传递给他人,孩子天生就有为人表率的渴望,这不仅帮助了别人,还巩固了自己的本领,同时也为学习下一个技能做好准备。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不再认为自己是个只会犯错的“坏小孩”,而是学习了新技能的孩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行为的问题用技能来解决,这是教育的捷径,家长作为坚定的支持者,多站在孩子的视角来陪伴,和孩子一起搭乘这趟通往快乐、幸福的时光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