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普法宣传
工会普法知识《劳动法》《劳动教育法》《工会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含答案)
3、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但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数额,应当(C)。
A.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B.按照本单位平均工资支付C.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4、未缴交医疗保险费期间员工发生的医疗费用由(C)支付。
A、10日B、15日C、30日
18、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C)时支付。
A、劳动合同解除B、劳动合同终止C、办理工作交接
19、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B)。
A、劳动合同B、集体合同C、专项集体合同
20、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按照(B)的标准执行。
A、派遣单位所在地B、用工单位所在地C、两地都可以
第二部分《劳动法》题库
1、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B)。
A.3个月B、6个月C.12个月D.24个月
2、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能将(B)列为竞业限制人员。
A、计时工资总额B、计件工资总额
C、基本工资总额D、劳动报酬总额
7、《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的时效为(B)。
A、15天B、一年C、3个月D、二年
8、受《工伤保险条例》保护的职工是指(C)。
A、正式职工B、临时工、农民工
C、各类企业全部职工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的全部雇工以及没有经常性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人员
A、半个月B、一个月C、两个月
4、用人单位自(C)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职工普法活动策划书3篇
职工普法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职工普法活动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增强职工的法制观念,特举办此次职工普法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提高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增强职工的法制观念。
2. 帮助职工了解和掌握与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职工的法律风险防范能力。
3. 促进职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职工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四、活动地点[具体地点]五、参与人员全体职工六、活动内容1. 法律知识讲座邀请专业律师或法律专家,为职工讲解与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2. 法律知识竞赛组织职工参加法律知识竞赛,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职工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法律咨询服务设立法律咨询服务台,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解答职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4. 法律宣传资料发放发放法律宣传资料,如法律手册、宣传海报等,帮助职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法律法规。
七、活动组织与实施1. 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2. 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3. 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通过内部网站、宣传栏、群等渠道,广泛宣传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内容,提高职工的参与度。
4. 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如邀请律师或法律专家、准备竞赛题目、制作宣传资料等。
5. 活动期间,要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八、活动预算1. 讲座费用:[X]元2. 竞赛奖品费用:[X]元3. 法律咨询服务费用:[X]元4. 宣传资料费用:[X]元5. 其他费用:[X]元九、注意事项1. 活动期间要注意安全,确保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 活动要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
3. 活动要注重实效,切实提高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普法宣传活动策划书范文3篇
普法宣传活动策划书范文3篇篇一普法宣传活动策划书范文一、活动主题“普及法律知识,构建和谐社会”二、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律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很多人对法律知识了解甚少,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一次普法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普及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三、活动目的1. 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2. 增强市民的法制观念,让市民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增进市民对法律的了解和认识,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具体活动地点]六、活动对象[具体活动对象]七、活动内容1. 法律知识讲座:邀请专业的法律人士为市民讲解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2. 法律咨询:设立法律咨询台,为市民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解答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3. 法律知识竞赛:组织市民参加法律知识竞赛,通过竞赛的形式,让市民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知识。
4. 发放宣传资料:发放法律知识宣传资料,如法律常识手册、案例分析等,让市民可以随时学习法律知识。
5. 现场互动:设置现场互动环节,如法律知识问答、模拟法庭等,增强市民的参与感和积极性。
八、活动宣传1. 在社区、商场、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张贴活动海报,宣传活动内容。
2. 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扩大活动影响力。
3. 向市民发送活动短信通知,提醒市民参加活动。
九、活动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X]元2. 宣传资料印刷费用:[X]元3. 法律咨询费用:[X]元4. 法律知识讲座费用:[X]元5. 其他费用:[X]元十、注意事项1. 活动现场要安排足够的工作人员,维护现场秩序,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2. 要做好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确保各项活动内容顺利进行。
工会普法工作计划
一、前言为进一步提高广大职工的法律意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和谐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普法工作计划。
二、总体目标1. 提高职工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2. 增强工会干部依法维权能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3. 促进和谐劳动关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三、工作内容1.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1)举办法制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律师等,为职工讲解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提高职工法律素养。
(2)组织法律知识竞赛:通过竞赛形式,激发职工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提高法律知识水平。
(3)开展法制宣传月活动:在每年的“12·4”国家宪法日前后,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普及法律知识。
2. 加强工会干部法律培训(1)举办工会干部法律培训班:邀请专业律师为工会干部授课,提高工会干部依法维权能力。
(2)组织工会干部参加法律知识考试:对工会干部进行法律知识考核,确保工会干部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
3. 强化职工法律援助服务(1)设立法律援助热线: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
(2)开展法律援助活动:针对职工关注的法律问题,开展专项法律援助活动。
4. 推进企业依法治企(1)督促企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2)监督企业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维护职工社会保障权益。
四、实施步骤1. 制定普法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2. 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职工法律意识。
3. 加强工会干部法律培训,提高依法维权能力。
4. 强化职工法律援助服务,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5. 推进企业依法治企,营造和谐劳动关系。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2. 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普法工作顺利开展。
3. 加强宣传报道,扩大普法工作影响力。
4. 加强与政府、企业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普法工作合力。
六、预期效果通过实施本普法工作计划,使广大职工的法律意识得到显著提高,工会干部依法维权能力得到加强,企业依法治企水平得到提升,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劳动法普法宣传资料范文
劳动法普法宣传资料导语:普法是中国人民必须要理解的法律。
这种法是法律中最简便的一种。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欢迎借鉴与阅读!劳动法普法宣传资料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努力提高职工法律素质---- 目录-----. 劳动合同的一般情况-- 2. 关于公资-- 4. 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5. 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规定-- 7. 劳动合同的解解除-- 7. 关于于公伤-- 8. 其其他热点问题-- 111(一)劳动合同的一般般情况1、在用人单位工工作时,是不是一定要订立立劳动合同呢?答:一般般情况下,应当与用人单位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对对于非全日制的用工即“小小时工”则有特殊规定(详详见“非全日制用工”的规规定)。
因为劳动合同是对对你的劳动权益的保障,所所以一定要订立合同,而且且合同还必须约定好劳动期期限、工作内容、工时和休休假、劳动报酬和社保等事事项。
如果单位已经开始始用工了,但仍未与你订立立书面合同的,应当自用工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面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合同可以分为几种类型?答:劳动合同共分为固定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合同。
如果单位自用工之之日起满1年仍不与你订立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单单位与你已建立无固定期限限劳动合同。
3、你知道道“试用期”最新规定期限限吗?答:用人单位和你你建立劳动关系后为了互相相了解,会约定一个考察期期的,但是这个考察期不能能超多6个月。
根据《劳劳动合同法》第19条规定定:(1)劳动合同期限不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试用期;(2)劳动合同期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月;(3)劳动合同期限1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44)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4、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工资标准为多少?答:根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00条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法普法教育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法的普及和实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一名劳动者,我深感劳动法对我们权益的保障至关重要。
近期,我参加了一次劳动法普法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我对劳动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劳动法的意义和作用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学习劳动法,我深刻认识到劳动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1. 维护劳动者权益。
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如工资、工时、休假、社会保险等,保障了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和工作条件。
2. 规范劳动关系。
劳动法明确了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了劳动关系的建立、变更和终止,有利于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3. 促进社会和谐。
劳动法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劳动法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我对劳动法的主要内容有了以下认识:1.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基础,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
2. 工资。
劳动法规定了工资的基本原则,如工资支付标准、支付方式、最低工资标准等,保障了劳动者的基本生活。
3. 工时和休息休假。
劳动法规定了工时制度、加班制度、休息休假制度等,保障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4. 社会保险。
劳动法规定了社会保险的种类、缴费标准、待遇享受等,保障了劳动者的基本生活。
5. 劳动争议处理。
劳动法规定了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如调解、仲裁、诉讼等,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劳动法普法教育的意义劳动法普法教育对于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维护劳动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1. 提高劳动者法律意识。
通过普法教育,劳动者可以了解劳动法的基本内容,提高法律意识,增强维权能力。
2.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劳动者了解劳动法,有利于规范劳动关系,减少劳动争议,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3. 增强用人单位法治观念。
用人单位了解劳动法,有利于规范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权益,提高企业竞争力。
普法宣传工作总结15篇
普法宣传工作总结15篇普法宣传工作总结1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防范能力,淄博市淄川区罗村中心校实施三项措施,对学生进行系列法律知识教育,营造浓厚的校园法制氛围。
一是加强法制宣传。
学期初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坚持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制作法制手抄报、开展有奖征文、法制主题演讲等活动,有效整合学校资源,立体化、多角度渗透法制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和守法自律意识。
二是营造法制环境。
通过召开校会、班会、家长会,组织国旗下讲话、宣誓等形式,反复宣传发动,形成人人皆知、家喻户晓的`局面。
充分利用学校橱窗、黑板报、班级园地、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宣传阵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宣传活动,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营造浓郁的法制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得到法治熏陶教育。
三是形成共建机制。
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QQ群推送等形式,向家长介绍《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家长的监护意识和教育管理责任。
组织“法律相伴,健康成长”普法巡展进校园活动,邀请聘请的法制校长、派出所民警等,为学生定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讲授法律知识,增强学生法制观念,逐步形成多方联动机制,稳步推进警校共建活动。
普法宣传工作总结2按照市局转发省厅《关于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开展文化市场普法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凤城市文广局结合文化市场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实际,通过多种形式,围绕执法工作、社会热点、安全生产三个方面,开展普法宣传月活动,情况如下:一、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工作计划为做好宣传工作,达到宣传效果,在局分管领导的安排下,市场科和执法队执法人员认真学习文件精神,集思广益,确定宣传重点、宣传形式、宣传内容,制定宣传计划,并将每项任务分解到人,逐项进行落实。
普法宣传常识50条
《普法宣传常识50条》前言:在法治社会中,法律知识的普及是提高公民法律素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普法宣传旨在让每个公民都能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以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并有效预防和解决法律问题。
以下是精心整理的普法宣传常识50条,希望能为公民提供有益的法律指导。
一、宪法与基本权利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 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 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非法拘禁和逮捕是禁止的。
4.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非法搜查是被禁止的。
5. 公民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非法侵犯他人通信秘密是违法行为。
6. 公民有权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二、民法常识7. 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三种。
8. 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9. 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10. 继承权是指依法继承被继承人财产的权利。
三、刑法常识11. 犯罪是指违反刑法规定,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12. 刑法规定的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等。
13. 盗窃、抢劫、诈骗等都属于侵犯财产罪。
14.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四、婚姻家庭法常识15. 男女双方自愿结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16. 夫妻双方有相互忠诚的义务,禁止重婚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17.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18.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平等分割。
五、劳动法常识19.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20. 用人单位不得无故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赔偿。
21. 劳动者有权获得与其劳动相适应的报酬。
22. 劳动者有权享受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和带薪年假。
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常识23. 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单位普法宣传职责制度范本
单位普法宣传职责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法治意识,促进单位和谐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普法宣传的组织领导1. 单位应当设立普法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普法宣传工作的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和统筹协调。
2. 单位应当设立普法宣传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普法宣传的日常工作。
办公室设在单位法制部门或者宣传教育部门。
第三条普法宣传的内容1. 宣传宪法、民法典、刑法、劳动法、合同法、安全生产法等与单位运营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2. 宣传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工作规程、操作流程等,提高员工对单位规章制度的认知和遵守程度。
3. 宣传与员工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
4. 宣传与党风廉政建设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反腐败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
第五条普法宣传的方式和方法1. 组织定期普法讲座,邀请法学专家、律师等进行授课,提高员工的法治意识。
2. 利用单位内部网络平台、宣传栏、广播等宣传媒体,普及法律法规知识。
3. 发放法律法规宣传材料,方便员工随时查阅学习。
4. 开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法治文化活动,激发员工学习法律法规的兴趣。
5. 结合单位实际,组织员工参观法治教育基地,强化法治观念。
第六条普法宣传的职责分工1. 普法宣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普法宣传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组织实施,监督普法宣传工作的开展情况。
2. 普法宣传工作办公室负责制定普法宣传计划,组织实施普法宣传活动,收集和整理普法宣传资料,评估普法宣传效果。
3. 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普法宣传工作,结合部门、单位的工作实际,组织开展本部门的普法宣传活动。
4. 全体员工应当积极参与普法宣传活动,提高自身的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
普法策划书宣传方案3篇
普法策划书宣传方案3篇篇一《普法策划书宣传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意识的提高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许多人对于法律的了解仍然有限,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来普及法律知识,提高人们的法律素养。
本次普法活动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向广大市民普及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公众对法律的认知和理解,增强法律意识。
2. 传播法律知识,引导公众正确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三、宣传内容1. 宪法及其他重要法律法规。
2. 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民法、商法、劳动法、婚姻法等。
3. 法律实践案例,通过实际案例解析,让公众更好地理解法律。
4. 法律维权途径和方法,指导公众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四、宣传方式1. 制作普法宣传资料,包括手册、海报、传单等。
2.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公众号等进行线上宣传。
3. 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培训和咨询活动。
4. 开展法律知识竞赛、互动游戏等活动,增加公众参与度。
五、宣传时间和地点1. 时间:选择在法律法规宣传月、重要节日等时间节点进行宣传。
2. 地点:选择在社区、学校、企业、公共场所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进行宣传。
六、执行计划1.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确定宣传内容和形式。
制作宣传资料。
联系宣传渠道和合作伙伴。
2.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按照宣传计划,在指定地点和时间开展宣传活动。
组织法律知识讲座、培训和咨询活动。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线上宣传。
收集公众反馈意见,改进宣传方式和内容。
七、预算安排1. 宣传资料制作费用:[X]元。
2. 宣传活动场地租赁费用:[X]元。
3. 法律专家讲座费用:[X]元。
4. 宣传人员费用:[X]元。
5. 其他费用:[X]元。
总预算:[X]元。
八、注意事项1. 宣传内容要准确、易懂,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法律术语。
2. 宣传活动要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吸引公众参与。
3. 宣传人员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沟通能力,能够解答公众的疑问。
法制宣传日宣传标语
法制宣传日宣传标语法制宣传日宣传标语11.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2.百行德为首,万事法为先。
3.播下法治的种子,收获和谐的果实!4.诚是做人之道,法乃治国之本。
5.传播法律知识,培养法制观念,弘扬法治精神。
6.促成依法治国,构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7.打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
8.大力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9.大力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创建诚信守法示范企业。
10.大力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加快社会组织建设步伐。
11.大力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
12.大力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营造良好校园法治氛围。
13.大事小事依法办事,大节小节守廉为节。
14.读书明理,普法医愚,守法律己,和谐添彩!1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1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7.法律红绿灯,心中亮晶晶,时刻牢记它,幸福乐陶陶。
法制宣传日宣传标语2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
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
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
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
法制宣传日宣传标语31、12月4日是第x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__个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的主题是:__x。
2、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3、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
4、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
5、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6、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宕昌。
7、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县。
8、深入开展全民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关于贯彻实施《劳动法》的情况汇报
关于贯彻实施《劳动法》的情况汇报关于贯彻实施《劳动法》的情况汇报县人民政府(今年月日)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劳动法〉执法检查的通知》要求,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迎接执法检查专题动员会议,制定了实施方案,对贯彻实施《劳动法》情况进行全面部署,各有关部门认真开展了自查自纠。
现就我县《劳动法》贯彻实施情况汇报如下:一、《劳动法》贯彻实施的主要情况《劳动法》自年月日颁布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县劳动保障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全面推进了《劳动法》的贯彻实施。
总的看,我县在贯彻实施《劳动法》过程中,领导重视,机构落实,制度健全,人员到位,工作扎实,效果明显。
《劳动法》的贯彻实施,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用工制度,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⒈切实加强对《劳动法》贯彻执行的领导。
一是劳动法颁布实施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贯彻实施《劳动法》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常议常抓。
二是成立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主任,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落实。
为更好地执行劳动法律法规,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劳动关系矛盾的预测、预警、预报机制,及时有效地处理和调解劳动争议,我们成立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工会组织和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劳动争议三方协调机制,共建立健全企业争议调解组织家。
各企业普遍成立了“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工会”组织,及时处理单位内部与劳动者之间的各种劳动争议和纠纷。
三是强化《劳动法》贯彻执行和劳动保障体系建设。
每年都对落实“两个确保”、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工作与各相关机构签订目标责任状,年底进行检查验收奖惩兑现,确保了重点任务的完成,推动了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
⒉广泛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宣传。
《劳动法》颁布后,我们每年都开展一系列的法律宣传活动。
关于劳动法的普法宣传文案1000字
关于劳动法的普法宣传文案1000字1、加强宣传,引导全社会树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观念。
要提高认识,齐抓共管,营造和谐劳动关系的社会合力。
要加大《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力度,结合依法治县、“五五”普法、法律“六进”(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工地、进媒体)活动,利用电视专题、报刊杂志、法规培训、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面向广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宣传劳动保障政策法津法规。
要将落实《劳动合同法》列为企业评先树优的重要内容。
各级党政和工会组织授予企业荣誉称号时,应将企业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的情况作为评价内容之一,《劳动合同法》执行不好的企业,不能授予荣誉称号。
用正确舆论引导公众,促进用人单位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规,主动配合执法维权。
要大力宣传、引导企业正确对待职工合法利益,表扬表现优秀的企业,曝光表现不好的企业,让全社会共同关心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形成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氛围。
2、用人单位和职工要互信互利,共建和谐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要以人为本,凝聚人心,加强人性化管理。
要依法办企业,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使法律规定的劳动者享有的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和就自身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它权利得以实现。
职工个人要善于维护劳动关系。
一是用表现获得权益。
要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努力完成劳动生产任务,用自己的出色表现实现人生价值和获得合法权益。
二是依法维权。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通过正当途径据理力争,必要时应拿起法律武器通过诉讼方式解决。
三是依法参加工会。
通过工会组织诉求自己的合法权益,变个人维权为组织、集体维权,以降低维权成本,增加胜诉几率。
3、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力度。
法律法规普法宣传案例范文(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A小区是一处新建的住宅区,入住居民以年轻人和中年人为主。
由于小区内配套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吸引了大量家庭入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邻里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显现。
其中,一户居民因噪音扰民问题,与邻居产生了严重的纠纷。
二、案例经过1. 纠纷起因:张先生(化名)家位于小区15楼,由于房屋装修后,家中音响设备音量较大,经常在晚上播放音乐,影响了楼下邻居李女士(化名)家的休息。
2. 邻里协商:李女士多次与张先生沟通,要求降低音量,但张先生以“自己在家有权享受音乐”为由,拒绝降低音量。
3. 矛盾升级: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先生家的噪音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反而愈演愈烈。
李女士不堪其扰,遂向物业投诉。
4. 物业调解:物业工作人员对双方进行了调解,但张先生仍然我行我素,李女士感到无奈。
5. 法律咨询:李女士在物业调解无效后,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咨询,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决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6. 法律诉讼:李女士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张先生停止噪音扰民行为,并赔偿其精神损失。
7. 法院判决:法院审理后,认为张先生的行为已构成噪音扰民,判决其停止噪音扰民行为,并赔偿李女士一定的精神损失费。
8. 纠纷解决:张先生在判决生效后,主动降低了音量,邻里关系得到改善。
三、法律法规普及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该法规定,禁止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使用高音广播喇叭,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该法规定,业主对其建筑物专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业主行使权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该法规定,对于噪音扰民行为,公安机关可以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
四、案例分析本案例中,张先生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侵犯了李女士的合法权益。
【法律】普法宣传知识,让你法律意识大增!
【法律】普法宣传知识,让你法律意识大增!引言: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重要的法律知识,帮助我们提高法律意识。
无论我们是社会的一员、企业的雇员,还是一个普通的公民,了解法律并遵守法律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
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它保护我们的权益,并确保社会的正常运行。
因此,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普法宣传知识,增强我们的法律意识!第一节:什么是法律意识?H2:法律意识的定义法律意识是指每个人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遵守法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法律意识不仅是了解和理解法律的概念和规定,更是在行为和决策中将法律纳入考量范围的能力和素养。
H2:为什么需要法律意识?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对于个人和社会都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个重要原因:1.保护个人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了解法律可以帮助我们保护自己的权益,避免受到伤害和不公平的待遇。
同时,法律的实施可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平等的待遇。
2.预防和解决纠纷:法律是解决纠纷的重要工具。
通过了解法律规定和程序,我们可以避免和减少纠纷的发生,并且在纠纷发生后能够知晓如何寻求合法维权。
3.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
只有当每个人都遵守法律,社会才能保持稳定和有序。
法律意识的提高可以帮助我们遵守法律,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第二节:如何提高法律意识?H2: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是提高法律意识的第一步。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相关书籍、咨询法律专家、参加法律培训等途径来积累法律知识。
此外,现在互联网非常发达,我们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和法律网站获取法律知识。
H2:关注法律新闻和相关案例法律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了解最新的法律动态和相关案例对于我们提高法律意识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关注新闻媒体、法律杂志、社交媒体等渠道,及时了解法律的最新动态。
H2:参与法律教育活动参与法律教育活动是提高法律意识的有效方式。
我们可以参加法律宣传活动、法治讲座和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互动学习增加对法律的了解,并与他人讨论和分享法律相关经验。
普法对外宣传方案
普法对外宣传方案随着我国法治建设加速推进,普法工作已成为当前重要任务之一。
普法宣传工作涉及面广、覆盖范围广,是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旨在针对普法对外宣传方案进行讨论。
一、问题分析当前,普法宣传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如宣传内容单一、方式简单、覆盖范围狭窄等。
宣传内容单一是因为当前普法宣传重点放在《宪法》和《法律》等基础法律上,对于其他领域的法律知识的宣传不足;方式简单是指目前大多采用张贴、发传单、宣讲等传统方式进行宣传,缺乏互动交流;覆盖范围狭窄是指宣传对象较窄,只针对特定人群进行宣传,很难覆盖到广大人民。
二、方案设计针对普法宣传工作的问题,制定以下对外宣传方案:1. 多元化内容增加普法宣传内容,将重点扩展至各领域的法律知识,涵盖经济法、劳动法、合同法等多个方面。
同时,以案例分析等方式加强法律知识的深度宣传,提高普及度与互动性。
2. 多渠道方式拓宽宣传方式,除了传统宣传方式外,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如短视频、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进行宣传,增加多元化的宣传方式和渠道,提高信息传播的速度与覆盖面。
3. 多层次群体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宣传策略,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和老年人群体宣传策略要更为抓紧。
同时与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合作,共同实现普法宣传的全覆盖。
4. 番外篇宣传在普法宣传的基础上,可以增加番外篇的宣传,例如有关公安部门的法律知识,个人财产保护法律知识等专题宣传。
在实际生活中,大众更需要实际操作性较强,实际意义更强的知识宣传,如交通法规、消防法规等。
三、宣传效果评估在实施宣传方案后,可以对宣传效果进行评估,定期开展效果考核。
可通过网络问卷、电话、现场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宣传效果数据,为下一步普法宣传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四、结论普法宣传是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必须持续深入推进。
本文提出了多元化内容、多渠道方式、多层次群体的对外宣传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不断探索创新,提高普法宣传的有效性,让更多的民众了解法律、尊重法律、爱护法律。
劳动法ppt课件
无过失性辞退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在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 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 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 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 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 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 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知全体职工;④劳动行政部门和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核准。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过失性辞退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 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 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 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 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 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 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在校学生勤工俭学不是就业。根据原劳动部《关于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
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理
由
• 非全日制用工中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是专门针对为养活自己及家人的劳动者制定的,不适
用学生;
• 非全日制用工还规定了缴纳社会保险、档案保管、保险代理、公共职介等不适用学生
毕业眼浮云,求职路艰辛。签字把身许,合同多陷阱。加班又加点,过劳成阴影。 减薪扣奖金,老板最上心。岗位无性别,离职职业禁。生产有风险,福祸谁在心? 翻然讨说法,争议鸣不平,维权路漫漫,捧典上法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法》普法宣传资料
1、《劳动法》适用范围是什么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
2、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中有哪些禁止行为
禁止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中有下列行为:
(1)?提供虚假招聘信息;
(2)?违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和无合法证件的人员;
(3)?向求职者收取报名费等费用;
(4)?向被录用人员收取培训费、保证金、抵押金等费用或者扣押被录用人中的居民身份证、学历证明等证件。
3、用人单位如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劳动合同文本提倡使用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的规范文本。
劳动合同应当由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与劳动者本人签订,双方签字,盖章(用人单位加盖公章)。
劳动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劳动者不愿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得录用。
用人单位不予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有权投诉。
4、哪些劳动合同无效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⑴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劳动合同;(2)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之日起,即没有法律约束力。
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确认。
5、什么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提供与录用相关的虚假的证书或者劳动关系情况证明的;
(3)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公示的工作制度的;
(4)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
(5)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劳动教养的。
6、在什么情形下,劳动者有权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有权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其应得的劳动报酬,并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险费:
(1)在试用期内;
(2)用人单位不按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的;
(3)用人单位以暴力,胁迫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手段强迫劳动的;
(4)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5)拒不支付延长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的;
(6)扣押劳动者身份、资质、资历等证件的;
(7)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者集体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工资的;
(8)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7、企业工资支付有哪些规定
(1)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形式支付。
(2)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并应当向劳动者提供个人的工资清单。
(3)企业支付工资应当制发工资支付表。
工资支付表应当载明发放单位、发放时间、发放对象的姓名、工作天数、加班加点时间、应发和减发的项目、金额等事项,并依法保存。
(4)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5)企业与劳动者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企业应当自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之日起5?日内一次性结请劳动者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