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畅园案例分析概述

合集下载

无锡寄畅园调研报告

无锡寄畅园调研报告

无锡寄畅园调研报告学号080222姓名杨哲晗寄畅园地处江南风景名城无锡,又名秦园,始建于l506—1512年,至今已有约500年历史,面积大约l公顷,位于惠山寺北侧,紧靠锡山与惠山,与著名的“天下第二泉”遥相呼应,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寄畅园的历史悠久,原是北宋词人秦观迁锡后裔建于明代中期的山麓别墅。

园主秦氏,是无锡的名门望族,明嘉靖六年,历任两京户、吏、工、兵部尚书的无锡人秦金,构成别墅园林,名“风谷行窝”。

园名的来历是这样的:秦金,号风山,而园子又建在惠山的山谷里,因此“风谷”包含人名、地名两层意思;行窝指区别于皇帝的行宫,也表明这座别墅还处于草创阶段,以山林野趣为主。

所谓“风谷行窝”,就是指凤山先生建在惠山山谷中富有野趣的别墅园林。

明万历年间,传至第三代园主时,又再造园景,并取王羲之“寄畅山水荫”诗句之意,题名“寄畅园”清初又聘请著名画家兼造园家对寄畅园重伤规划改造,一时名噪大江南北。

从1684年到1784年,康、乾二帝下江南,都多次到寄畅园游览。

现在大门西边院墙上立着两块石匾:右面的“山色溪光”为康熙手书,左面的“玉戛金枞”(玉戛指流泉,金枞指假山)为乾隆御笔,是当年秦园接驾的直接证据。

乾隆皇帝因为仰慕寄畅园的灵秀,还在北京万寿山东北麓仿建了“惠山园”,该园在嘉庆十六年(1811年),由乾隆的儿子嘉庆皇帝根据乾隆当年的诗意,改名“谐趣园”。

如今,经过数百年的陆续修建,寄畅园不仅具有了风景绚丽的园林特性、井然有序的传统格局,而且拥有了典雅浓郁的文化品位,成为中国古代园林中风格之大成的代表。

1952年秦氏后人秦亮工将园献给国家,无锡市人民政府进行整修保护,逐渐恢复古园风貌。

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寄畅园西靠惠山,东南是锡山,园的总体布局抓住这个优越的自然条件,以水面为中心,西、北为假山接惠山余脉。

东部以水池、水廊为主,池中有方亭,相互对映。

园的面积虽不大,但近以惠山为背景,远以东南方锡山龙光塔为借景,空间感、秩序感极为强烈。

试论寄畅园的特色

试论寄畅园的特色

往南便是三层的“凌虚阁”高出林梢,可俯瞰全园之景。再折而西,跨润过桥 登假山上的“卧云堂”,旁有小楼“邻梵”,“登之可数(惠山)寺中游人”。 循径往西北为“含贞斋”,阶下一古松。出含贞斋循山径至“鹤景”和“栖元 堂”,“堂前层石为台,种园的总面积为9900平方米,园内的山水骨架构成了园景的核心。水池偏东, 池西聚土石为假山,两者形成了山水骨架的主体。据统计,假山约占全园面积 的23%,水面占17%,两者一共占去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总结:
寄畅园这座山麓别墅类型的园林以其独特的空间布局艺术特征吸引了无数游客 的眼球。从总体布局到山水骨架、建筑格局以及园内景点等方面,寄畅园都展 现出了其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在这里,游客可以享受到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 美丽景观和宁静和谐的氛围。
通过对寄畅园空间布局的艺术特征进行深入了解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和欣赏园林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试论寄畅园的特色
寄畅园:江南水乡的璀璨明珠
当提到寄畅园,许多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幅美丽的江南水墨画。这个位于 无锡市惠山脚下的古典园林,被誉为江南四大名园之一,以其独特的景观和深 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
1、环境特色
寄畅园位于无锡市西郊,依山傍水,环境幽雅。它以自然山水为基础,巧妙地 利用地形,将湖光山色与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园内的建筑布局精巧,亭台楼阁、 廊榭轩馆错落有致,使得整个园林显得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
五、植物配置
寄畅园内的植物配置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园内树木茂盛,绿草如茵,更有 假山、水池等元素相互映衬。植物配置与园内建筑、山水等元素相互融合,形 成了一个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美丽景观。
六、借景艺术
寄畅园在空间布局上巧妙地运用了借景艺术。通过借景,将园外的锡山龙光塔 等景观引入园内,使园内景色更加丰富多彩。这种借景艺术的运用,不仅增强 了园林的空间层次感,也使得园内景色更加多样化和生动化。

寄畅园

寄畅园

无锡地理位臵
无锡,位于江苏省南部,长 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太湖流 域的交通中枢,北倚长江, 南濒太湖,东接苏州,西连 常州,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 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就 位于无锡。无锡自古就是我 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中国四 大米市之一。无锡同时也是 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我 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 素有布码头、钱码头、小上 海之称。无锡地处太湖之滨, 风景绝美秀丽,历史千年悠 长,是在江南蒙蒙烟雨中孕 育出的一颗璀璨的太湖明珠, 具有丰富而优越的自然风光 和厚重而悠长的历史文化。
使用者与使用状况
• 明嘉靖初年(约公元1527年前后)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秦金(号凤山) 得之,辟为园,名“凤谷山庄”。秦金殁,园归族侄秦瀚及其子江西布政使 秦梁。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秦瀚修葺园居,凿池、叠山,亦称 “凤谷山庄”。秦梁卒,园改属秦梁之侄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湖广巡抚秦燿。 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秦燿因座师张居正被追论而解职。回无锡后, 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疏浚池塘,改筑园居,构园景二十,每景题诗一首。 取王羲之《答许椽》诗:“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句中的“寄畅”两字 名园。1952年秦氏后人秦亮工将园献给国家,无锡市人民政府进行整修保护, 逐渐恢复古园风貌。寄畅园是中国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1988年1月13日国 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至2000年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 由锡惠名胜区对在太平天国的寄畅园东南部进行了修复,先后修复了凌虚阁、 先月榭、卧云堂等建筑,恢复了其全盛时期的园林景观,使整个古园气机贯 通,充满雅致。 同行的评价 锡惠公园的里的园中园,江南四大名园之一。康熙乾隆这两位生于北方的 皇帝南巡多次驾临此园。而乾隆更是回京后令工匠仿造寄畅园的设计在京城 内仿建了一处园林,乾隆更是留下“江南诸名胜,唯惠山秦园最古”的评价, 由此可见寄畅园在园林建造上精巧别致。院内的小桥流水,碑林怪石,亭台 阁楼中无一不透现出古人巧夺天工的建园造诣。接下来用网上查来的资料向 大家介绍一下这座江南名园。 富江南园林的风味。

论中国古典园林审美寄畅园景观特点分析

论中国古典园林审美寄畅园景观特点分析

论中国古典园林审美寄畅园景观特点分析第一篇:论中国古典园林审美寄畅园景观特点分析论中国古典园林审美——寄畅园景观特点分析摘要:江南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江南气候温和湿润、水网密布、花木生长良好,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园林艺术格调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

寄畅园的成功之处在于她“自然的山,精美的水,凝练的园,古拙的树,巧妙的景”。

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的。

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关键词:古典园林造园艺术自然精神境界山水景观苏州园林寄畅园正文: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涵盖宽泛,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

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

所以,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

中国古典园林的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中国园林的性质决定的。

因为不论是封建帝王还是官僚地主,他们既贪图城市的优厚物质享受,又想不冒劳顿之苦寻求“山水林泉之乐”。

因此,他们的造园,除了满足居住上的享乐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追求幽美的山林景色,以达到身居城市而仍可享受山林之趣的目的。

中国古典园林因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即园林的四周都有围墙,景物藏于园内。

而且,除少数皇家宫苑外,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

要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突破空间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平面图
总平面图
1.大门 2.双孝祠 3.秉礼堂 4含贞斋 5.九狮台 6.锦汇漪 7.鹤步滩 8.知鱼槛 9.郁盘 10.清响 11.七星桥与知鱼槛对峙收束水面
清秀雅致的涵碧亭
鹤步滩
八音涧
知鱼槛
鹤步滩
叠 山
锦汇漪
谢谢观赏
私家园林------无锡寄畅园
主讲人:张园丽
历史简介
寄畅园位于无锡城西的锡山和 惠山间平坦地段。占地约1公顷, 属于中型别墅型私家园林。万 历十九年,秦耀罢官回乡经营 并亲自筹划,改名“寄畅园”, 取王羲之《兰亭序》“一觞一 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因寄所 托,放浪形骸之外”文意。后 经秦氏几代人的经营,寄畅园 更为完美,名声大噪。清咸丰 十年(1860年),园曾毁于兵火。 如今的园林是后来重建的,但 山水格局未做变动,依旧传承 着文人园林简远、雅致的特质。
寄畅园布局
寄畅园总体布局为水池偏东,池西聚土石为假 山,两者构成山水骨架。假山约占全园面积的 23%,水面占17%,山水一共占去全园面积的三分 之一以上。建筑布置疏朗,相对于山水而言数量 较少,故王穉登《寄畅园记》评价:“兹园之 胜……最在泉,其次石,次竹木花药果蔬,又次 堂榭楼台池沼。”
寄畅园区位

中外园林史论文-浅析埃斯特庄园和寄畅园的理水手法

中外园林史论文-浅析埃斯特庄园和寄畅园的理水手法

浅析埃斯特庄园和寄畅园的理水手法姓名:学号:班级:水是园林之血脉,园林无水不活。

以下从理水方面比较同时期的意大利的埃斯特庄园和中国的寄畅园。

埃斯特庄园充分利用台地优势,将各种理水手法运用得堪称绝妙。

分为以下五个方式:1.喷泉。

埃斯特庄园中规划了大小喷泉五百余个,为了增强喷泉的装饰效果,还将水池中的喷泉改造为底座,形成雕塑喷泉。

2.水池。

在庄园中的三个矩形鱼池便是采用这种方式。

开阔的水面不仅给人以凉爽之感,而且倒映在水池中的绿树红花、宫殿廊柱或戏水的水鸟等,都构成了绝美的景色。

3.瀑布。

埃斯特庄园中的瀑布多以叠瀑形式出现。

不仅增加了水的动态美,而且跌水下泄的水花、怒吼、鸣响都会给人以震撼。

4.水剧场。

综合运用喷泉、瀑布、水池的理水方式,是意大利人的一种独创。

埃斯特庄园的水剧场以半圆形壁龛为背景,以成组的喷泉为主,以瀑布为辅,水池为舞台,通过喷射的水流的下跌的水体组合,形成气势恢宏的景象,宛如交响乐一般。

5.水风琴。

以楼房为背景,占地面积大,气势雄伟,从下往上看,宛如一座大自然的水风琴。

这一建筑构思新颖,技艺精湛。

当泉水涌下时,犹如琴声叮咚,委实悦耳动听。

不同于西方国家园林以围绕主轴线依次展开,中国的理水方式和造园手法一样自然犹如天作。

寄畅园的水源自天下第二泉。

寄畅园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水面分割成互相连通的若干小块,集中用水和分散用水相结合,以聚为主,以分为辅,散处多以曲折取胜,聚处多以开阔见长。

南北长向的锦汇漪经过多次分割和收放,通过大小对比和节奏变化,丰富了池水的层次,提升了池水的意趣。

在理水过程中,水的处理不是孤立的,必须加强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处理好水体与地形及周围建筑的关系。

寄畅园的景色,主要是围绕着锦汇漪而展开的,山影、云影、塔影、亭影、榭影、树影、花影、鸟影,尽汇池中。

而郁盘亭廊、知鱼槛、七星桥、涵碧亭及先月榭等则绕水而构,与假山相映成趣。

在立面上,池岸的高低曲折,临水建筑的前后错落,桥面和栏杆的横向划分,花木的婆娑树冠,都起到了组织空间的作用,使锦汇漪一个水面,包含了无数的层次,错落有致,次第展开,形成了意犹未尽,深邃不知穷尽的艺术效果。

寄畅园案例分析

寄畅园案例分析
寄畅园中漏窗的运用也是比较成功的, 漏窗在园林中的功能是漏光、 透气、聚景。漏的是阳光、月光、灯光, 诡谲变幻, 晨昏不一, 昼夜分 明, 四时异调, 那普照大地、四处弥漫的光线, 经由漏窗进入庭园, 就成 了人为之光、艺术之光。漏窗“聚景”, 人们可以通过遮挡物的透空 之处, 隐隐约约地看见探窗的红杏、临风的红枫; 可以嗅到桂花的浓烈、 香樟的幽香; 可以闻听知了的鸣叫、黄莺的啼声。漏窗使景致相互渗 透, 使不同的景区气息交流, 浑然一体。窗框中映出佳景, 成为天然图 画, 这也正是寄畅园在空间布局上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具 体表现。
4
园林设计讲求“寓诗情画意于自然景物
中”。陈从周教授在《说园》中说到: “中国 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 个综合艺术品, 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要造 成‘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境界”, 这话说 得非常贴切。众所周知, 园林历来是人们亲近 自然的一种介质, 对于生活在都市的人来说, 更是大多数人闲暇放松的乐土。寄畅园就是 这样的一个园林, 它的文化含量丰富, 个性特 征鲜明,同时又多彩多姿, 极具艺术魅力, 在中 国古代园林中可算得上是艺术的极品。
后其曾孙秦耀于万历年间大修,改建成“寄畅
园”。
A
2
寄畅园整体上可分为5 个区块:山水区、入口区、卧云堂
区、嘉树堂区和湖石假山区,主园路贯通这5 个区。山水区
占整个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二,是在基址原有地势地貌基础上,
通过“因高堆山,就底挖池”的造园手法塑造而来,是对基
址环境的理性利用和回应,也是寄畅园根据基址环境特征表
A
6
一·崇尚自然、妙造自然
寄畅园的造园思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道法自 然”的思想观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 寄畅园之所以崇尚自然、 追求自然, 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 而在于对潜在自 然之中“道”与“理”的追求。寄畅园为山麓园, 景物皆面山而 构, 纳寄畅园为山麓园, 景物皆面山而构, 纳园外山景于园内。在 营造建筑、山水与植物上遵循追摹自然的原则, 并竭力追求顺应 自然的天成之美。因此,寄畅园在形式上呈现出来的是不规则、 不对称的布局, 植物配置不按直线排列, 姿态自然天成, 不受人工 约束。在寄畅园的设计中虚实关系表现为山为实, 水面为虚; 近景 为实, 远景为虚; 景物为实, 倒影为虚等许多景致的对比, 这是受

文人园林“寄畅园”

文人园林“寄畅园”

⽂⼈园林“寄畅园”寄畅园是位于⽆锡的⼀座明代古园,⾯积约1公顷,经五百年兴衰变迁,兹园⾯貌未变,总体完好。

1988年被列为⽆锡市唯⼀的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

1 从凤⾕⾏窝到寄畅园寄畅园的前⾝名“凤⾕⾏窝”,是由北宋秦观⼗七世孙任南京兵部尚书的秦⾦创建的。

园在⽆锡旧城西郊惠⼭头茅峰下。

它西枕惠⼭,南邻惠⼭寺的中轴甬道,东连惠⼭古镇。

京杭⼤运河由市区向西经宝善桥、惠⼭浜⾄龙头下,上岸前⾏⼏步即⾄寄畅园。

东南⾓有孤峰突起的锡⼭,其⼭巅的龙光寺和七级浮屠是⽆锡城的标志,北⾯原是⽥野村舍。

秦⾦于明正德嘉靖年间(1510~1527年)购得惠⼭寺沤寓房僧舍旧址及屋后案墩、空地,并⽽为园,拟做晚年养⽼居所。

案墩是巡抚周忱于正统⼗年(1445年)视察惠⼭寺时(寺遭⽕灾)以为寺左缺青龙,不利风⽔,因命⽤毁殿⽡⽯聚⼟补之。

⽕烧后的寺庙废墟,疏松⽽有肥⼒,有利于植被的天然更新(借动物间接传播种⼦或风⼒吹送种⼦发育成林),时隔六⼗多年,幼苗已茁壮成长,蔚然成林,为造园难得的有利条件。

⽂⼈秦⾦看中了这些长得不错的松、柏、榉、朴、枫、杨、柳、槭之类,将是造园可⽤之材,并利⽤⼭麓四周的地形、环境挖池疏溪,引泉⼊园,筑台建亭,架桥开路,⼀年光景该园就粗粗建成了,名⽈“凤⾕⾏窝”。

“⾏窝”是指随意简朴的居所,秦⾦学宋代邵雍名其居所为“安乐窝”,是当时流⾏的称谓。

“凤”指学者的“儒宫”,“凤⾕”是秦⾦对先祖的敬孝之⼼,因⼏代先祖都设馆授徒,教⼦学业,其⽗秦霖在胡埭家乡筑有凤⼭书屋,秦⾦就读过,即是从这⾥培育的雏凤。

先祖秦观的墓在龙⼭(惠⼭),龙凤呈祥,都是对应的祥灵,龙⼭凤⾕,龙凤相依,龙潜凤飞,胡埭归⼭⼜名凤凰⼭,秦⾦⼜号凤⼭,涵义数层。

园成后作诗《筑凤⾕⾏窝成》:“名⼭投⽼住,⼘筑有⾏窝。

曲涧盘幽⽯,长松罥碧萝。

峰⾼看鸟度,径僻少⼈过。

清梦泉声⾥,何缘听⽟珂。

”得意之情溢于⾔表。

秦⾦⼀⽣忠君爱民,廉洁奉公,敬祖孝亲,简朴⾃律,虽官⾄⼀品,六⼗华诞时,亦不事铺张。

无锡寄畅园赏析

无锡寄畅园赏析

园林史课程论文展开的天然山水画卷——无锡寄畅园赏析学院:班级:姓名:学号:展开的天然山水画卷——无锡寄畅园赏析摘要:寄畅园是江南地区一座保存较完好的明末清初的别墅型私家园林,其巧妙的选址,别具匠心的叠山理水,偏多野趣的景色,无不表现出别墅型私家园林的造园特色,不愧是一座优秀的屮国古典园林。

关键字:寄畅园因借自然叠山理水花水配罝建筑布局正文寄畅园位于无锡城西的锡山和惠山间平坦地段(即锡山风景名胜区内),占地约1公顷,属于中型别墅型私家园林。

元代原为佛寺的一部分,明正德年间兵部尚书秦金辟为别墅;后经秦氏几代人的经营,寄畅园更为完美,名声大噪。

清咸丰十年(1860年),园曾毁于兵火。

如今的园林是后来重建的,但山水格局未做变动,依旧传承着文人园林简远、雅致的特质。

中国古典园林的园名,很多都含有隐喻(象征)的特点。

寄畅园也不例外,其初名为“凤谷行窝”,后取王義之《兰亭序》“一觥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的文意,更名为“寄畅园”。

1寄畅园布局寄畅园总体布局为水池偏东,池西聚土石为假山,两者构成山水骨架。

假山约占全园面积的23%,水面占17%,山水一共占去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建筑布置疏朗,相对于山水而言数量较少,故王穉登《寄畅园记》评价:“兹园之胜……最在泉,其次石,次竹木花药果蔬,又次堂榭楼台池沼。

”寄畅园区位图寄畅同平面图寄畅园西靠惠山,东南是锡山,园的总体布局抓住这个优越的自然条件,以水面为中心,西、北为假山接惠山余脉。

东部以水池、水廊为主,池中有方亭,相互对映。

园的面积虽不大,但近以惠山为背景,远以东南方锡山龙光塔为借景,空间感、秩序感极为强烈。

园内池水、假山是引惠山的泉水和开采山中的黄石做成,所以,寄畅园在借景、选址上都相当成功,处理简洁而效果丰富,水平甚高。

在路线的组织上,寄畅园运用了江南园林常用的疏密相间手法。

从现在西南角的园门入园后,是两个相套的小庭院,走出厅堂,则视线豁然开朗,一片山林景色。

中国古典园林案例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案例分析

1 最高
次高 1
从寄畅园平面可以看的出来,水体是
整个园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有了这块水体, 整个园林的景致在水面映衬之下活了起来, 天光云影和四季变换都融进了园子里,在进 行基地分析的时候,应将水景的应用考虑进 去。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在水面的映衬下,秋色尽收眼底
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 的 水 色 之 美
先月榭和嘉树堂是寄畅园 最佳观景点,即园眼。到 达这两处的路线也是最多 的,我们的设计可以参考 园眼这个思路,设计一个 最佳观景点
寄畅园内不同的空间变化丰富,在这 样有限的空间内能营造出一种山水的意境 来,这点值得学习。
北京运河岸上的院子
当我们的国家实力与日俱增,人们素质相对提升,没落的传统文化等待 我们将其开启。新中式景观设计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它展现了古典景观的魅力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归。
山水区是在基址原有地势地貌基础上,通过“因高堆山,就底 挖池”的造园手法塑造而来,是对基址环境的理性利用和回应,也 是寄畅园根据基址环境特征表达园林主题的集中体现。山水区 处园中心位置,以鹤步滩为中心,构成一个南北向长轴约100m,东 西向短轴约60m的椭圆,控制着其他景点的尺度和布局。
-4-空间变化的丰富
-5-视线变化丰富
知鱼槛视线分析知鱼槛三面通透,向西北方向看,在60° 水平视角内,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景观层次,但虚实变化不是很分 明。
向西,景观由于体量和细节处理上轻重有别,山外有山的视 线设计,使游人产生静坐于山麓之下的错觉。
向东南方向观赏,各景点分布疏密有致,有集中,有留白,使观 赏视线富有远景变化的同时具有节奏感。
静街深巷、古树高墙、门庭赫奕,传统院落建筑文化复兴在“运 河岸上的院子”的设计中,将“院”的围合概念加以纯粹表现。 其庭院设计加大了居住的利用率,使空间能够一直延伸到私家庭 院之中,从而将生活的范围和足迹从室内空间释放出来,室内与 庭院空间相交融,使居住环境变得开发流通。庭院设计也给室内 多个空间带来了丰富的对景景观,是庭院成为了视线的焦点与落 点,人与自然也更加贴近。

无锡-寄畅园解析

无锡-寄畅园解析

是园亭究属游观之地,必
著名的造园名家张涟(字南垣) 须建立家祠,始可永垂不
数建筑毁于兵火,后稍作补葺。 1952年,秦氏后裔将私园献给国

“沤寓”。
嘉靖三十九年(公元 1506年)之夏,“葺园
和他的侄儿张轼精心布置,掇
朽”,将园内嘉树堂改为
山理水,疏泉叠石,园景益胜。 “双孝祠”,寄畅园为祠
家,即作保护性修复。又将原贞 节祠纳入园中,即今“秉礼堂”
瞰 图
东入口
凤谷行窝
九狮台
梅亭

秉礼堂
含贞斋
八音涧
嘉树堂





南入口
邻梵阁 卧云堂 碑亭 美人石
锦汇漪
先月榭
鹤步滩
知鱼槛
凌虚阁
郁盘亭
砖雕门楼
七星桥 涵碧亭
东入口
造 园 总 体 布 局
寄畅园总体布局为水池偏东,池西聚土石为假山, 两者构成山水骨架。
假山约占全园面积的23%,水面占17%,山水一共 占去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建筑布置疏朗,相对于山水而言数量较少.
寄 畅 园 鸟 瞰 图
寄 畅 园 鸟 瞰 图
位于惠山古街横街寄畅园入口对面 清康熙、乾隆两帝,分别六次南巡,七次到无锡,每次抵锡必到惠山,临幸寄畅园。此房为当时地方官员迎候皇帝,提前集中在此恭 候之处。故借用“朝房”名称,称“寄畅园朝房”,实际使用次数只有十余次,因而面积不大。
寄 畅 园 鸟
南入口




在到达开阔的水面前, 又必须经过山间曲折的小

路。这种分割空间和景色
解【
】寄 畅 园 江 南
私 家
造园 园林 析

无锡实习个人报告寄畅园

无锡实习个人报告寄畅园

无锡实习个人报告风景园林(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学院名称:年月日一、实习时间:二、实习地点:浙江无锡三、实习目的:在观察,分析园林工程实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园林构成要素(地形、水景、园路、园桥、假山等的工程规划与设计及施工要点,吸取成功实例之精华.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

四、实习内容:1.园林地形竖向规划设计与施工2.水景工程(含档墙工程)3.园路工程4.园桥5.假山工程五、工程实例分析:无锡寄畅园寄畅园(图1)是江南古典园林之一,位于江苏无锡西郊惠山之麓,园内面积十五亩。

寄畅园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1521 年),原属秦姓私园,初名“凤谷行窝”。

明末清初,秦氏后裔请当代著名造园家张涟之侄张钺重行布置,疏泉立石,园景益胜。

全园风景逶迤宛转,妙造自然,布局巧于因借,浑合自然,风格苍凉廓落,古朴清旷。

寄畅园东西狭窄,南北引长,西枕惠山山麓,地势西高东低。

全园以水池为构图中心,东面一带是临水亭廊,西面是假山,南北两端是原有的两组建筑群(图2)。

图1 图2在中国传统的自然山水园中,水和山相同重要,以各种不同的水型,配合山石、花木和园林建筑来组景,是中国造园的传统手法,也是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是流动的、不定形的,与山的稳重、固定恰成鲜明对比。

水中的天光云影和周围景物的倒影,水中的碧波游鱼、荷花睡莲等,使园景主动活泼,所以有“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之说。

寄畅园的水源自天下第二泉。

二泉在惠山寺的西南,开凿于唐代,是惠山九龙十三泉中位置最高的一脉,其水质清冽,由唐代茶圣陆羽品评为天下第二。

寄畅园从西、南二处引二泉水入园,西面一支引自二泉书院中的香积池,香积池上通金莲、承泽池,再上通二泉,经过八音涧后流入锦汇漪;南面一支引自惠山寺的日月池,其上通金莲池,进入镜池后也注入锦汇漪。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这二支补给水源,使得寄畅园的一池碧水充足丰沛。

二泉水进入园以后,运用各种手法,组成各种有聚有散,有静有动,有大有小,有声无声的水景。

寄畅园案例分析讲述

寄畅园案例分析讲述

寄畅园的空间布局的艺术特征
寄畅园西靠惠山, 东南是锡山, 园的总体布局抓住这个优越的自 然条件, 以水面为中心, 西、北为假山接惠山余脉。东部以水池、 水廊为主, 池中有方亭, 相互对映。园的面积虽不大, 但近以惠山为 背景, 远以东南方锡山龙光塔为借景, 空间感、秩序感极为强烈。 园内池水、假山是引惠山的泉水和开采山中的黄石做成, 所以, 寄 畅园在借景、选址上都相当成功, 处理简洁而效果丰富, 水平甚高。 在路线的组织上, 寄畅园运用了江南园林常用的疏密相间手法。从 现在西南角的园门入园后, 是两个相套的小庭院, 走出厅堂, 则视线 豁然开朗, 一片山林景色。在到达开阔的水面前, 又必须经过山间 曲折的小 路。这种分割空间和景色的处理手法, 造成了对比效果, 使人感到 园内的景色生动和多彩。寄畅园是中国古代园林设计艺术的杰出 代表,
园林设计讲求“寓诗情画意于自然景物 中”。陈从周教授在《说园》中说到: “中国 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 个综合艺术品, 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要造 成‘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境界”, 这话说 得非常贴切。众所周知, 园林历来是人们亲近 自然的一种介质, 对于生活在都市的人来说, 更是大多数人闲暇放松的乐土。寄畅园就是 这样的一个园林, 它的文化含量丰富, 个性特 征鲜明,同时又多彩多姿, 极具艺术魅力, 在中 国古代园林中可算得上是艺术的极品。
江南之秀
组员:汪若男 黄洲 刘林峰 蔡超玥 彭夏春
寄畅园坐落在江苏省无锡市西郊东侧的惠山东 麓,惠山横街的锡惠公园内,毗邻惠山寺。寄畅 园是中国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1988年1月13日国 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至2000 年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锡惠名胜区对在太
平天国战争期间毁坏的寄畅园东南部进行了修复,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寄畅园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寄畅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本科课程作业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园林史》课程江南园林——寄畅园赏析学寄畅园赏析[摘要]寄畅园山水占地面积达全园的三分之一多,该园以山水为主,搭以疏朗的建筑。

形成一座以山水为主,建筑为辅的山麓别墅。

而其又是叠山、造水等方面的佼佼者,同时也极大应用了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园林中借景、障景手法的典范。

[关键词]江南园林;寄畅园;自然。

一、历史背景寄畅园就位于惠山,明嘉靖年间,南京的兵部尚书秦金在此地建了别墅,称“凤谷行窝”。

万历年间,官至湖南巡抚的秦燿因座师张居正被追论而解职。

回无锡后,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疏浚池塘,改筑园居,构园景二十,每景题诗一首。

取王羲之《答许椽》诗:“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句中的“寄畅”两字名园,因在秦氏流传百年也被叫做“秦园”。

二、园林布局寄畅园位于锡山和惠山之中,做假山以借惠山余脉。

园以水为主题,分别引自惠山寺日月池和二泉书院积香池(现已无水),水体整体形状呈葫芦状,鹤步滩和知鱼槛位于中部,把水体分为大小两个空间。

而先月榭和嘉树堂分位于左右,使得两者都获得了最好的观赏位置。

同时水面七星桥的设计,使水达到断而未尽。

寄畅园的山石以土石为主,与惠山余脉融为一体,南部为九狮山,峰回路转。

在北部开凿出一条山谷,建为八音涧。

三、风格特色“相地合宜,构园得体”,良好的地理条件对一个园林由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寄畅园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山地园林的代表,寄畅园东临锡山,西靠惠山,为其打造了独一无二的天然条件。

构造的园林也是清新雅致,具有山林野趣。

总体来说,寄畅园的园林特色具有以下几点特点:1.改造自然,忠于自然。

设计者在园中堆叠假山、营造水体,并不是单纯地挖湖堆山。

而是为了巧借自然,使山水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同时园林以山水为主体,使其尽可能展现自然的风貌。

不同于众多的文人园林,注重的更多是个人情感的表达,秦代后裔追求的是自然。

2.人工与自然的巧妙结合寄畅园建筑主要集中在南部,却没有和园中假山形成明显的界限,而是与自然融合在一起。

无锡-寄畅园解析

无锡-寄畅园解析

锦汇漪
造园设计-理水
乾隆御封为“天下第二泉
锦汇漪在全园中心, 南北长,东西窄,面积 二点五亩,给人的感觉 却是池水弥漫萦回曲折, 深邃莫测。
锦汇漪的水,来自惠 泉,经常是泉水盈盈.在 鹤步滩,池水垂手可掬, 使人倍感亲切。
引泉:也是理水的一 种手法。曲涧的创作就 是范例,现称八音涧, 是黄石堆叠的涧峡,西 高东低,黄石铺面,宽 狭不一。惠山泉水,伏 流入园,自西而东,几 经曲折;忽左忽右,忽 明忽暗,极尽变 化。




在到达开阔的水面前, 又必须经过山间曲折的小

路。这种分割空间和景色

的处理手法,造成了对比 效果,使人感到园内的景

色生动和多彩。

从现在西南角的园门入
园后,是两个相套的小庭 院,走出厅堂,则视线豁 然开朗,一片山林景色。







园内池水、假山是引惠山的泉水和开
以水面为中心,西、北为假山接惠山

采山中的黄石做成。
余脉。
东部以水池、水廊为主,池中有方亭,
寄畅园在借景、选址上都相当成功,
相互对映。
处理简洁而山龙光
在路线的组织上,运用了江南园林常
塔为借景,空间感、秩序感极为强烈。
用的疏密相间手法。
1借景:外借 仰借、远借、 园外有 景妙在“借知鱼槛透过锦汇漪水 面,欣赏案墩假山与惠山“以形写形,以色 貌色”,形成“借景”的理想视角。”景外 有景在于“情”,历来为造园家所重视,所 谓“借景有因,触情俱是”。 案墩假山是按园外惠的余脉来堆叠的它作 为中间介质,即丰富了山的层次,又是将惠 山联系入园的过渡点。但假山最高处不过4.5 米,置于300多米高的真山之前,不觉孤立矮 小,是因为从知鱼槛眺望,正好使假山与真 山自然错落,浑然一体,达到了“山在园中、 园在山中”的艺术效果。 2对景,是指此处的建筑与“一丘藏曲折, 缓步百跻攀”的假山相对而又互相更换的一 种法则。游人眼里,建筑与假山之间包含着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结合,灵活 的将游人融入山水,臻于呼吸相通的忘我境 界。

无锡寄畅园赏析

无锡寄畅园赏析

园林史课程论文展开的天然山水画卷——无锡寄畅园赏析学院:班级:姓名:学号:展开的天然山水画卷——无锡寄畅园赏析摘要:寄畅园是江南地区一座保存较完好的明末清初的别墅型私家园林,其巧妙的选址,别具匠心的叠山理水,偏多野趣的景色,无不表现出别墅型私家园林的造园特色,不愧是一座优秀的屮国古典园林。

关键字:寄畅园因借自然叠山理水花水配罝建筑布局正文寄畅园位于无锡城西的锡山和惠山间平坦地段(即锡山风景名胜区内),占地约1公顷,属于中型别墅型私家园林。

元代原为佛寺的一部分,明正德年间兵部尚书秦金辟为别墅;后经秦氏几代人的经营,寄畅园更为完美,名声大噪。

清咸丰十年(1860年),园曾毁于兵火。

如今的园林是后来重建的,但山水格局未做变动,依旧传承着文人园林简远、雅致的特质。

中国古典园林的园名,很多都含有隐喻(象征)的特点。

寄畅园也不例外,其初名为“凤谷行窝”,后取王義之《兰亭序》“一觥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的文意,更名为“寄畅园”。

1寄畅园布局寄畅园总体布局为水池偏东,池西聚土石为假山,两者构成山水骨架。

假山约占全园面积的23%,水面占17%,山水一共占去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建筑布置疏朗,相对于山水而言数量较少,故王穉登《寄畅园记》评价:“兹园之胜……最在泉,其次石,次竹木花药果蔬,又次堂榭楼台池沼。

”寄畅园区位图寄畅同平面图寄畅园西靠惠山,东南是锡山,园的总体布局抓住这个优越的自然条件,以水面为中心,西、北为假山接惠山余脉。

东部以水池、水廊为主,池中有方亭,相互对映。

园的面积虽不大,但近以惠山为背景,远以东南方锡山龙光塔为借景,空间感、秩序感极为强烈。

园内池水、假山是引惠山的泉水和开采山中的黄石做成,所以,寄畅园在借景、选址上都相当成功,处理简洁而效果丰富,水平甚高。

在路线的组织上,寄畅园运用了江南园林常用的疏密相间手法。

从现在西南角的园门入园后,是两个相套的小庭院,走出厅堂,则视线豁然开朗,一片山林景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
寄畅园整体上可分为5 个区块:山水区、入口区、卧云堂 区、嘉树堂区和湖石假山区,主园路贯通这5 个区。山水区 占整个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二,是在基址原有地势地貌基础上, 通过“因高堆山,就底挖池”的造园手法塑造而来,是对基 址环境的理性利用和回应,也是寄畅园根据基址环境特征表 达园林主题的集中体现。山水区处园中心位置,以鹤步滩为 中心,构成一个南北向长轴约100 m,东西向短轴约60 m的 椭圆,控制着其他景点的尺度和布局。东部以水池、水廊为 主,池中有方亭;西部以假山树木为主。大门正对着惠山寺 的香花桥,其门匾为乾隆皇帝亲笔所题。穿过门厅后,是一 个大天井,尽头一间敞厅,四壁挂满了名家字画。从敞厅左 转,又是一组造型别致的庭院。西侧一个小天井,一株老藤, 一段曲廊,颇富江南园林的风味。东部的“锦汇漪”,宽仅 三亩,南北狭长,波光潋滟,形成园中开朗明净的空间。池 中有一座九脊飞檐的方亭,名“知鱼槛”,游人可倚栏观赏 鱼藻。池的周围山石嶙峋,建筑林立,各种景物点缀配置, 勾勒出了曲折窈窕的水面轮廓。
锦汇漪( 见图2) 就是一个较好利用水环境的例子, 锦汇漪位于寄畅园的中 心, 因为汇集着园内绚丽的绵绣景点而得名。锦汇漪水面南北纵深, 池岸中部 突出鹤步滩, 与鹤步滩相对处突出了知鱼槛, 二者把水面划分为两部分, 若断 若连。池北又有七星桥连接陆地, 似隔还通, 层次丰富。寄畅园的景色, 也主 要是围绕着锦汇漪而展开, 山影、塔影、亭影、榭影、树影、花影、鸟影, 尽 汇池中。从池北的嘉树堂向东看, 又见“山池塔影”, 将锡山龙光塔借入园中, 空间层次丰富多姿, 使之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借景的楷模。横跨锦汇漪的“七星 桥”, 不用江南水乡常见的拱桥, 而是平桥, 缩短了桥与水面的距离,表现出池 水的溢漫丰盈。七星桥后面的廊桥, 又遮挡了锦汇漪尾水的去向, 让人产生无 穷的意境。
寄畅园的空间布局的艺术特征
寄畅园西靠惠山, 东南是锡山, 园的总体布局抓住这个优越的自 然条件, 以水面为中心, 西、北为假山接惠山余脉。东部以水池、 水廊为主, 池中有方亭, 相互对映。园的面积虽不大, 但近以惠山为 背景, 远以东南方锡山龙光塔为借景, 空间感、秩序感极为强烈。 园内池水、假山是引惠山的泉水和开采山中的黄石做成, 所以, 寄 畅园在借景、选址上都相当成功, 处理简洁而效果丰富, 水平甚高。 在路线的组织上, 寄畅园运用了江南园林常用的疏密相间手法。从 现在西南角的园门入园后, 是两个相套的小庭院, 走出厅堂, 则视线 豁然开朗, 一片山林景色。在到达开阔的水面前, 又必须经过山间 曲折的小 路。这种分割空间和景色的处理手法, 造成了对比效果, 使人感到 园内的景色生动和多彩。寄畅园是中国古代园林设计艺术的杰出 代表,
二· 建筑与环境的巧妙结合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寄畅园就 具有这种灵性,它的灵性是通过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合一的空 灵绝配而造成的。通常, 山石、水体、植物、建筑是构成园 林的基本元素, 他们的组成与结合反映了园林的外观形象。 一般来说, 建筑作为人工景观, 其造型、色彩、体量都是非常 考究的, 尤其是园林建筑, 因为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所以, 首 先必须根据园林规模、空间尺度来安排其体量、造型等。风 景绚美固然是园林建筑建设的重要标准, 但还有个重要因素, 那就是要注重整体的协调性, 无论建筑多寡, 都要与山、水、 花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寄畅园就是一个较好的范例, 它将 浓郁的自然美、建筑美和人文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无论在 规模上、布局上还是规划经营上, 都具有精美的气派。同时, 寄畅园围绕南北长、东西短的锦汇漪, 布置北堂、东廊、南 树、山, 曲折自由, 而且使用假山、小院、漏窗作屏障, 适当 阻隔游客视线, 使人有曲径通幽之感, 意境也更加含蓄深远, 从造园艺术上应该说是苦心经营的结果。寄畅园建筑物所占 的比重较少, 而是以山水为主。下面, 从园中有代表性的建 筑———秉礼堂入手分析其呈现出的意蕴。
先后修复了凌虚阁、先月榭、卧云堂等建筑,恢 复了其全盛时期的园林景观,使整个古园气机贯
通,充满雅致。
寄畅园,初名凤谷行窝,又名秦园,位于惠山寺北 侧。元时为僧舍。明正德间,历任两京户、吏、工、 兵部尚书的秦金(秦金,自号凤山,又作诗云: “名山投老住,卜筑有行窝”之句,乃名凤谷行 窝),买元代僧舍构建别墅园林,名“凤谷行窝”。 后其曾孙秦耀于万历年间大修,改建成“寄畅
江南之秀
组员:汪若男 黄洲 刘林峰 蔡超玥 彭夏春
寄畅园坐落在江苏省无锡市西郊东侧的惠山东 麓,惠山横街的锡惠公园内,毗邻惠山寺。寄畅 园是中国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1988年1月13日国 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至2000 年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锡惠名胜区对在太
平天国战争期间尚自然、妙造自然
寄畅园的造园思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道法自 然”的思想观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 寄畅园之所以崇尚自然、 追求自然, 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 而在于对潜在自 然之中“道”与“理”的追求。寄畅园为山麓园, 景物皆面山而 构, 纳寄畅园为山麓园, 景物皆面山而构, 纳园外山景于园内。在 营造建筑、山水与植物上遵循追摹自然的原则, 并竭力追求顺应 自然的天成之美。因此,寄畅园在形式上呈现出来的是不规则、 不对称的布局, 植物配置不按直线排列, 姿态自然天成, 不受人工 约束。在寄畅园的设计中虚实关系表现为山为实, 水面为虚; 近景 为实, 远景为虚; 景物为实, 倒影为虚等许多景致的对比, 这是受 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及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在山水、 植物等自然景物之外, 园林又引进了建筑、文学等各门艺术,把人 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 它也是受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 想以及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所以创造出了“崇尚自然而妙造 自然”的自然山水式园林。
园林设计讲求“寓诗情画意于自然景物 中”。陈从周教授在《说园》中说到: “中国 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 个综合艺术品, 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要造 成‘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境界”, 这话说 得非常贴切。众所周知, 园林历来是人们亲近 自然的一种介质, 对于生活在都市的人来说, 更是大多数人闲暇放松的乐土。寄畅园就是 这样的一个园林, 它的文化含量丰富, 个性特 征鲜明,同时又多彩多姿, 极具艺术魅力, 在中 国古代园林中可算得上是艺术的极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