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具体实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空间美、意境美

合集下载

举例说明中国园林的审美境界。

举例说明中国园林的审美境界。

举例说明中国园林的审美境界。

中国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中国园林的审美境界。

中国园林的审美境界不仅体现在设计理念上,还体现在材料的选择、构造手法、景观布局等方面。

下面举例说明中国园林的审美境界。

首先,中国园林的审美境界体现在设计理念上。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山水合一”的设计理念,追求“山清水秀”的意境,力求达到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

比如苏州的古典园林拙政园、留园等,它们利用山石、水池、花木等元素布局,营造出“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景致,展现出中国园林审美境界的精髓。

其次,中国园林的审美境界体现在材料的选择上。

中国园林注重材料的天然性和人工性结合,通过对材料的巧妙运用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景观。

比如园林中的假山,它们采用自然石材,以其天然纹理、形状和色彩,塑造出层次分明、变化多端的景观效果,展现出中国园林审美境界的独特魅力。

再次,中国园林的审美境界还体现在构造手法上。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构造手法的灵动变化,追求空间的流动与穿透,通过水面反射、拱门相望、回廊相连等手法,创造出虚实结合、通透有致的景观效果。

比如瞻园中的两池亭、迷巷、斜角宜园的曲桥、断桥等构造,它们将建筑、景观、水面融为一体,展现出中国园林审美境界的空间美学。

最后,中国园林的审美境界还体现在景观布局上。

中国园林的景观布局追求层次分明、曲折有致,注重点、线、面、体的有机统一。

比如拙政园中的粉墙黛瓦、青砖白瓦、逶迤回廊等景观布局,它们通过错落有致的空间布局和色彩搭配,展现出中国园林审美境界的美学韵味。

总之,中国园林的审美境界体现在设计理念、材料选择、构造手法、景观布局等方方面面。

通过园林的审美境界,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领略到中国园林的高超艺术水平。

希望中国园林能够得到更多的保护和传承,让其美丽的景观能够永久保存下去,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园林之美

中国园林之美
的寄托
中国园林之美
在现代,中国园林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人们休闲、放 松和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在喧嚣的都市中,园林提供了一个宁静的空间,让人们可以远 离尘嚣,亲近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好 总的来说,中国园林的美是多方面的,它融合了自然美、建筑美、文化美、艺术美等多种 元素,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神韵。它的美不仅仅体现在视觉上,更体现在其深厚的文化底 蕴和历史传承上。对于中国人来说,中国园林不仅仅是一种美的存在,更是一种情感的寄 托和文化的传承。对于世界来说,中国园林的美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为世界园林艺术 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园林之美还在于它的开放性。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园林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例如,唐代时期,中国园林受到波斯、阿拉伯等外来文化的 影响,出现了"西域风格"的园林。这些园林在布局上更为开放、疏朗,色彩也更为明快、 亮丽。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园林又受到欧洲的影响,出现了"江南园林"和"皇家园林"等不 同风格。这些园林在布局上更为精致、细腻,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寄托地
中国园林之美
这种美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 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滋养和
文化的熏陶
让我们在欣赏中国园林的同 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传 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

总的来说,中国园林的美是 一种综合的美,它融合了自 然美、建筑美、文化美、艺 术美、生态美和情感美等多
种元素
对于我们今天来说,欣赏中 国园林的美不仅仅是一种审 美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荣发展
此外,中国园林的植物配置也 是其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 的季节,不同的植物,形成不 同的景观。从春天的桃花、夏 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到冬天 的梅花,每一种植物都有其独 特的韵味和寓意。这些植物的 配置不仅美化了园林的环境,

以具体实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空间美、意境美

以具体实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空间美、意境美

以具体实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空间美、意境美----------------------以无锡寄畅园为例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也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古典园林在造园艺术手法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特别是在与自然的融入、空间的布局、意境的营造上彰显出的自然美、空间美和艺术美,达到了审美的最高境界。

这些都值得我们后人所学习和传承。

关键词:自然美、空间美、艺术美中国古典园林是人类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的境界独到、风范高雅的工艺造物,以其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学风范,成为世界造园艺术宝库中一朵魅力永恒的奇葩。

中国的造园艺术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蕴,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造就的艺术珍品,代表着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品格。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成熟的园林体系,若与世界上的其他园林体系相比较的话,他的个性是鲜明的。

它的主要特点是:一、本与自然、高于自然;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相结合;三、诗画的情趣;四、意境的含蕴。

这四大特点所衍生的四大美学范畴——园林的自然美、建筑美、诗画美、意境美,乃是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主要标志。

从根本上来说,这与中国传统的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以及重整体观照、重直觉感知、重综合推衍的思维方式的启导也有直接的关系。

1、自然美寄畅园在无锡市惠山东麓惠山横街。

园址原为惠山寺沤寓房等二僧舍,明嘉靖初年(约公元1527年前后)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秦金(号凤山)得之,辟为园,名“凤谷山庄”。

秦金殁,园归族侄秦瀚及其子江西布政使秦梁。

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秦瀚修葺园居,凿池、叠山,亦称“凤谷山庄”。

秦梁卒,园改属秦梁之侄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湖广巡抚秦燿。

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秦燿因座师张居正被追论而解职。

回无锡后,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疏浚池塘,改筑园居,构园景二十,每景题诗一首。

取王羲之《答许椽》诗:“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句中的“寄畅”两字名园。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自然美及美育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自然美及美育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自然美及美育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自然美及美育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自然美为基础,以美育思想为指导,创造出种类繁多的艺术精品。

它从一开始就融合了中国的自然美、审美美学、哲学思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美为基础,以景物的组合、色彩的变化、空间的营造等手法,来表达对审美的理解和追求,展现出自然美的完美无瑕。

园林中的景物经过特殊的构思,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使游客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园林设计者的心思。

此外,中国古典园林中还融入了美育思想,这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大特色。

美育思想强调以自然为灵感,以美学理论为指导,以和谐为核心,以自然为基础,以艺术为手段,以景物为载体,以空间为表达,以抒发情感为最终目的。

美育思想的传播,使得中国古典园林更加贴近自然,更加具有艺术性,也更加富有意义。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美为基础,以美育思想为指导,创造出种类繁多的艺术精品。

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而且也把自然美与美育思想完美结合,使得中国古典园林更加贴近自然,更加具有艺术性,也更加富有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之美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之美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之美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之美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内涵,让人们能够感受到它丰富的文化气息。

这些古典园林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景观设计和雕塑艺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本文旨在从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角度对中国古典园林之美进行研究。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特征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是一种主观的精神感受,它来源于园林的建筑设计、景观布局、艺术装饰以及自然环境。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布局严谨、雅致,在有限的空间内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园林的宏大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景观布局也是独特的,它采用弯曲的道路、精心布局的池塘、树木、院落等元素,以及优美的雕塑,使得园林整体形成一个宁静、雅致、安详的气氛。

此外,中国古典园林还以它天然而优美的风光,如湖泊、小河、山川、树木、花草以及自然形成的山水地形,为整个园林带来了不可思议的意境。

二、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之美体验1. 宁静气氛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整体布局、雕塑装饰以及自然风光都具有一种宁静的气氛。

这种宁静感可以帮助人们忘却世俗的杂念,使人们能够真正地感受到这里的优雅宁静。

2. 安详感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整体布局是以安详为主,在这里不会有任何吵杂的声音。

这里是一个安详而优雅的地方,人们在这里能够找到内心真正想要的宁静。

3. 自然风光中国古典园林中也有各种各样的自然风光,如树木、小河、湖泊、山川以及天然形成的山水地形。

这些风光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宁静、优雅的感受,而且也能够带来一种自然而真实的感受。

三、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之美对人们的影响1. 精神上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能够为人们带来宁静、平和、安详的感受,有助于人们净化心灵,忘却世俗之杂念,使人们能够看到真正想要看到的东西。

2. 生理上的影响在中国古典园林里,除了宁静、优雅之外,还有大量的自然风光,能够使人们得到休闲和舒适。

古典园林之美

古典园林之美
在园林的设计中,山、水、植物、建筑等元素 都来源于自然,却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
了一幅幅生动活泼的自然画卷
要的元素之一。 在园林中,山石不仅作为景观的 一部分,也提供了空间感和立体 感。从北方的皇家园林到南方的 私家园林,都有运用山石堆叠而 成的假山,它们形态各异,有的 峻峭如峰,有的浑然如峦,充满 了自然之趣
诗词之美
人文之美
古典园林中的诗词题刻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在园林中漫步,常常可以看到墙壁、石头 、亭柱上题写的诗词。这些诗词或抒发情感 ,或描绘景物,或表达哲理,让人在欣赏美 景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古人的文化素养和审 美情趣。如杭州西湖的"断桥残雪"景点的题 刻:"断桥残雪望苍茫,古寺钟声入夜堂。 月下梅花添几韵,湖边杨柳映斜阳。"
人文之美
哲学之美
古典园林的设计还融入了大量的哲学思想。无论是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还是道家思想 的"无为而治",都在园林的设计中得到了体现。这些哲学思想不仅给园林带来了深层次的 文化内涵,也表达了古人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和追求。如苏州的网师园就是 一座典型的儒家园林,它的设计体现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园中的建筑和自然景观和 谐相融,给人一种宁静、和谐之感
古典园林之美
xxxxxx
2
-
目录
CONTENTS
1 自然之美 2 人文之美
古典园林之美
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北方 的皇家园林,还是南方的私 家园林,无不展现出一种独 特的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它们是古人对自然和生活的 独特理解和表达,充满了丰 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自然之美
自然之美
中国古典园林的最大特点就是对自然的尊重和 模仿

古典园林分析

古典园林分析

古典园林分析——走进弥勒寺公园昆明弥勒寺公园占地:50亩弥勒寺公园里其实没有寺庙,它的前身是云南省委大院,里面有民国的建筑和古朴的龙柏和紫薇。

弥勒寺公园是昆明市第一个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示范公园。

这是在网上了解到的所韦德弥勒寺公园,但我今天所言,皆是我心中关于弥勒寺之行所感所想,咱们由大见小,从弥勒寺总平面图说起,这个看看就好,了解一下公园大致的景观组合,大致的看图浏览一下。

详细介绍跟着我的见闻来。

弥勒寺公园平面图从呈贡进入市区到弥勒寺公园的时间其实已经到3点了,原因其实真的简单到只是为了到公园好好玩耍一番,走过十字路口远远地就看到了公园的名字,刻在石砌的物体上,周围都是高大的乔木,绿树成荫,清风阵阵,一股凉意油然而生。

瞬间只觉这处青山绿水的模样还真是游玩的好去处,中国古典园林的雅致秀美无一处不凸显。

说到中国古典园林,当中以自然写意山水园林为代表了。

具有本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自然美巧妙的结合起来的特点,从而做到“虽为人作,宛若天开”。

弥勒寺公园的入口是采用有天然石头堆砌的石碑,写着公园名字,还有后面行路是看到的一隐蔽的假山小胡,十分写意,既体现了人工技术的精湛巧妙,又有材质本身体现了自然纹理的美妙和谐,顺应自然的天成之美。

生活在社会与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与生存环境均受到了极大地破坏,因此在闲暇之余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就成了人们的一种追求与奢望。

一种美好的景致往往可以洗涤心灵泛起的尘埃,感受大自然与生俱来的震撼灵魂的美。

弥勒寺公园的设计遵循的也正是“法天象地”的自然法则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这本身就是对园林的一种始于以人为本的精神追求。

园林是大自然的艺术,从大自然中摘取自然元素是造园的基本要求。

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道法自然”的思想观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这是一种建筑美与人工美的结合。

路边花木深幽,叠翠之间总是小心掩藏起某个清幽去处,不小心的遇见总是别添风情,被假山平湖的景致惊讶了一把。

中国园林艺术空灵与宁静的人间仙境

中国园林艺术空灵与宁静的人间仙境

中国园林艺术空灵与宁静的人间仙境中国园林艺术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这些园林以其空灵与宁静的氛围,成为了人们心灵休憩的乐土。

通过雕刻、布局、植物的选择以及水景的设计,中国园林艺术成功地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本文将以不同的中国园林为例,探讨其空灵与宁静的人间仙境。

1. 苏州园林——留白与流霞的结合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园林设计驰名中外。

留白是苏州园林的一大特色,通过草地、墙壁和建筑空间的合理设计,留下了许多空白的区域。

这些空白不仅增加了园林的开放性和舒适度,还为游客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同时,苏州园林还巧妙地将水景与建筑结合,如明月池、山下亭等,使得园林在景色的反射和倒影中呈现出流霞万顷的美景。

这种留白与流霞的结合使得苏州园林成为了空灵与宁静的代表。

2. 西湖——亭台楼阁的诗意世界作为中国著名的湖泊,西湖以其独特的风景和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西湖周围建有众多的亭台楼阁,如三潭印月、苏堤春晓等,它们以不同的姿态矗立于湖区,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欣赏湖光山色的绝佳位置。

亭子的设计充分融入了诗意和浪漫的元素,游人可以在亭子中沉浸在湖泊的美景中,感受到宁静与放松。

同时,西湖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如雷峰塔、断桥残雪等,这些文化遗迹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使得西湖成为了人们心灵愉悦的人间仙境。

3. 皇家园林——尊严与秩序的完美结合中国皇家园林以其富丽堂皇的建筑和严谨有序的布局而著名。

例如颐和园、圆明园等皇家园林,它们以宏伟的建筑和精细的园林布局,展示了尊严和秩序的完美结合。

这些园林中的建筑多以宫殿、亭台楼阁为主,它们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和文化内涵。

园林中的石桥、长廊以及各种建筑元素都展现出严谨和谐的氛围,使人们在游览时感受到宁静和庄严。

皇家园林的设计注重对称和比例,将整个园林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景观和风格,使得人们在园林中流连忘返。

中国园林艺术的空灵与宁静让人们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韵自然美、艺术美、意境美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韵自然美、艺术美、意境美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韵自然美、艺术美、意境美天空很蓝,偶有云卷云舒。

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流水淙淙。

指尖抚过书香的史书,泛黄的纸张,浓墨重彩的铭记。

自然在吟唱,艺术在诉说,意境在升腾,园林的辉煌成就彪炳史册。

园林把空间折叠在山石遒劲有力的线条上,文学镌刻在这里;园林把时间融化在流水妩媚柔情的漾纹中,画卷舒展在这里。

殷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明清,园林淌过三千余年华夏文明,也古老深沉,也含蓄唯美。

皇家园林气度宏大,“缩天移地在君怀”;私家园林小巧玲珑,“虽有人作,宛自天开”;寺庙园林曲径通幽,“依山就水,取形胜之地”。

中国园林,核心、根本、审美标准是意境,造园格调是最终追求。

一花,一草,一池,一木。

“境生于象为”,有限的物象引来无限意象的空间遐想。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古典园林携带着浓厚的自然风味与艺术气息。

以大自然的山川地貌为蓝本,造园家,抑或称艺术家,将想象与创造熔在一腔热情里,糅合山水、建筑、花木,自然鬼斧神工的精雕与人文能工巧匠的细琢完美契合。

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道家,主张自然主义哲学。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以自然美为核心的美学思想,质朴而空灵的自然美学观是道家的艺术精神。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亭台楼榭,绿荫红花,配以小桥流水,极富浪漫情调,自由不拘,飘逸洒脱,返璞归真,淡泊高雅。

建筑自然,天人合一。

儒家,“君子比德”即美善合一的自然观,与“中庸之道”、“和为贵”的思想,在古典园林生长之际便影响园林艺术创作。

重视筑山理水,维持不偏不倚的平衡,使自然与人文处于和谐状态。

老庄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文人参与,诗情画意。

唐代诗人孟郊言:“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文章得其微,万物由我裁”。

宋代掇石叠山,师其形,写其意,文人园林充满诗情画意。

各艺术门类可突破界域,触类旁通。

中国园林参悟于诗画艺术,形成诗情画意的独特品质。

“山林之趣,田园之乐”,田园诗文的精炼章法,山水画卷的简约笔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园林的气息。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与意境之美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与意境之美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与意境之美摘要:中国古典园林,犹如一幅清幽淡远的水墨画,一首意味深长的山水诗。

它是将雕栏画栋的楼阁、厅堂、轩榭、人工斧砌的山石、名花异木等与大自然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组合在一路,营造出引人入胜的园林意境。

本文主要介绍空间布局的几种方式和意境美的营造,重点突出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出无穷的意境。

关键字:古典园林,空间布局, 意境美中国古典园林是由建筑、花木、山水、楼阁、厅堂等大体要素组成,并形成一整套的园林符号语言。

山是整个园林的骨架,叠石堆山和精妙绝伦的假山在古典园林中是最多见得,例如,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借助各类石料的色泽、叠砌的形体,加上竹木和光影效果,使游者联想到四季之景。

表现出“片山有致,寸石生情”——扬州个园水是组成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古典园林的灵魂。

它能够成景以供观赏、在必然范围内调节温度和湿度、栽种植物,也可划水行舟。

安静似带的河流、潺潺有声的溪涧、深邃空灵的渊潭、气势雄壮的瀑布、精致细腻的泉水给古典园林给予了浓厚的生命力,有着真实、变形、虚幻的韵律之美。

楼阁是层高型建构,不但极大的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也极大的丰硕了园林。

例如,颐和园的“山色湖光共一楼”超越了园林的局限空间,虚实相生,具有无穷的空间表现力和空间包含量。

——颐和园的“山色湖光共一楼”厅堂是待客集会的场所,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

所以一般是处于阳光中,光影多变,景色显得变幻无穷。

在景区中,通常建于水面开阔处,临水一面多构筑平台,如拙政园的远香堂、留园的涵碧山房、狮子林的荷花厅都采用此法布置厅堂。

——拙政园的远香堂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元素,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的作用;若植物花木配置得宜,更能衬托庭院之妙,表现造园者的崇尚、意趣和个性品质,如竹子象征人品清逸和气节高贵、松柏象征顽强和长寿、莲花象征干净无瑕、兰花象征幽居隐士、玉兰牡丹桂花象征荣华富贵、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等。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时刻的,立体的,流动的空间意识形态,其空间布局造成的悬念和意境都具有极为独特的审美价值。

我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艺术的意境美浅析

我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艺术的意境美浅析

我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艺术的意境美浅析我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深刻的意境美,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本文将从意境的角度,对我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艺术进行浅析。

一、自然意境我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艺术重视自然意境,强调让人们回归自然。

园林格局、植物布置都以模仿自然景观为主题,力求做到以人为本,将园林营造成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理想境界。

在景致构成上,借鉴自然景观的构成特点,追求自然、朴素、生动。

园林中种植的植物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象征着自然世界中的植物,如丹桂、松柏、竹子、菊花、荷花等。

园林中的草木、水岸、山石等元素都表现出自然山水的意蕴,为游人创造了优美的视觉效果,营造了一种朦胧的自然氛围,使人们心旷神怡。

二、情感意境我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艺术还强调情感意境,体现人文关怀,抒发心灵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

园林中的植物,种类繁多,蓝色的冬青、黄色的金银花、绿色的竹叶、桂花香气的散发等,每一种植物都在尽情地表达它的情感寓意。

植物的布局,栽种位置、高低、枝叶茂密程度都配合园林的整体设计,传递出一种“一物一势”的情感意境,留给游人更多的联想和想象空间,触发游人的真情实感。

三、文化意境我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艺术还体现了文化意境,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历史文化底蕴。

古代园林艺术追求与自然相平衡,强调自然与人文的统一,这点也体现在植物的选择上。

许多古典园林中还常常按照神仙传说、神话传说、文学名著的内容进行景观、建筑的布置。

如《红楼梦》中富贵园中种有着重要象征寓意的“大观园”,它象征了荣耀、繁盛和柔情,而篱笆园中则长满着“拂晓花”,意味着重逢、相爱与相思。

这些植物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总之,我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艺术,通过植物的布局、种类的选择、排列的高低、大小、牵引出自然、情感、文化等丰富的意境美,营造出内涵丰富、神韵悠远的空间环境。

它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又是人类探索与自然共生的一种结晶。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之美,真长见识!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之美,真长见识!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之美,真长见识!
中国的古典园林以其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以及独有的风格闻名于世。

中国园林,归根结底,它是一种意境,一种中国人对待自然的态度,甚至连语言都无法描述它的美,从任何角度看,它都是一幅完美的画。

下面,让我们从这几个方面来一起领略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吧!
框景
在园林中,建筑、围墙上常常会有一些风格别致的窗洞、门,或者由山石围合成的景框,由内而外忘去,远处的山水美景或者人文景观皆囊括其中,这便是框景。

借景
不管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它的规模、空间都是有限的,如何在视觉上让观者产生无限的延伸与联想,借景便是最巧妙的办法。

计成的《园冶》中便说过,“园林巧于因借”。

借院外景物补园中不足,妙!
造园特点
中国园林,布局自然灵活,或依山傍水,或人工改造地形,通过山、水、植物、建筑的合理搭配,营造出深远的意境,而西方的园林,热衷于把植物等元素修建为他们想要的几何图形。

中国人崇尚尊重自然,西方人热衷征服、改造自然。

西方园林
文化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崇尚自然天成之趣,在其影
响下中国古代园林形成了以自然为美的美学观
念,人们喜爱大自然,欣赏大自然,崇拜大自
然。

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说:向之所欣,俯
仰之间,已为陈迹。

」又有智者乐水,仁者乐
山。

换句话说就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美学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美学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美学特点
一、引言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其空间美学特点凝聚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审美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是一种建筑景观,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和审美体验。

本文将围绕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美学特点展开探讨,探寻其独特之处。

二、微缩山水与意境空间
中国古典园林以微缩山水为主要构图手法,以小见大、以远观近的方式打造出别有洞天的意境空间。

通过错落有致的错落、庭院回廊的错落、山石树木的布局等,营造出一种奇妙融合天地之间的神秘感受。

三、水景与拱桥造景
水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元素,水光潋滟、荷叶田田,加之拱桥的点缀,构成一幅美丽的水墨画卷。

水景与拱桥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令园林空间更具诗意。

四、围合与穿越
中国古典园林常常设置围墙、廊亭等围合结构,使得园林空间看似封闭,却又蕴藏着无限穿越之趣。

穿越在园林之中,可以体验到不同的景致和情调,使空间更加丰富多样。

五、景点与景轴相生
中国古典园林常常设置一条或多条景轴,将各个景点串联起来,构成一条生动的“长卷”。

景点和景轴相互呼应、相互照应,使园林空间更富有动态感。

六、意境烘托及应用
园林空间不仅是一种静态的景观,更是一种寓意的烘托和诉说。

中国古典园林通过奇石、假山、植物等元素的巧妙组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人仿若进入仙境。

七、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美学特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审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魅力和独特魅力,希望读者能从中汲取灵感,感受其中的无限魅力。

举例说明中国园林的审美境界。

举例说明中国园林的审美境界。

举例说明中国园林的审美境界。

中国园林的审美境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举例说明:
1. 苏州园林:苏州园林以其精致的设计和巧妙的布局而闻名。

例如,拙政园是一座典型的苏州园林,它以小巧而精美的构筑物、静谧的水池和错落有致的植物为特色。

园中的亭台楼阁巧妙地融入了自然景观中,使人感到与自然融为一体。

2. 圆明园:圆明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杰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它将山水画廊、湖泊、宫殿和建筑物融为一体,制造出恢弘壮观的氛围。

园林中的水景被精心设计,运用了流水、瀑布和湖泊,形成了独特的水景效果。

3. 西湖:西湖位于杭州,是一座千年古城的名片。

西湖的园林景观以其优雅和纯粹而受到广泛赞誉。

例如,苏堤是西湖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堤上的柳树和梅花春夏秋冬各有风情。

雷峰塔则为湖上增添了一种古朴的美感。

总体而言,中国园林的审美境界在于将自然和人工构筑物巧妙地结合起来,以创造一种和谐、平衡和独特的景观。

这些园林通过精心设计的景观元素、精致的建筑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理念和智慧。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①中国古典园林充满了诗情画意。

它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

那么古典园林是如何巧妙地体现它的意境美的呢?②首先,它崇尚自然,(酿造、烘托、注重)意境美。

在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中,优雅的环境具有调节生活、怡情养性的功能。

而环境之美,莫过于自然景色之美。

大自然集中了一切美好的东西,山川江河、日月星辰、奇花异木构成了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诗情画意。

可以说,中国古典园林不仅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且是人类珍视环境、保护环境、善于利用自然环境的典范。

承德避暑山庄展示了我国北方古典园林的自然本色。

③其次,它巧妙置景,(酿造、烘托、注重)意境美。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中,置景取得了最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

置景又称“造景”,是按艺术构思对景物进行巧妙布局,突破空间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

常用的置景手法有借景、分景、隔景、对景等。

④借景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运用最普遍的手法,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湖万里船”,这是古代诗人的“远借”。

中国古典园林借鉴的这种诗情画意,也常常出现在邮票上。

⑤分景是运用廊、园门、假山、墙垣等形式,把园林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景区,形成曲折多变、层层深入的艺术空间。

岭南庭园中的“余荫山房”,以亭桥为界,将园林景色分成东西两区,东区以玲珑水榭(八角亭)为中心,水池绕亭与外界沟通;西区的深柳堂、临池别馆,中间隔以荷花;各建筑又以风雨廊相连,极富岭南特色。

⑥隔景是在园林中另辟相对独立的小空间,也就是大园林中的小园林。

扬州瘦西湖的岛屿、土岗、湖滨等处,因地制宜地建造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小园,以湖水相连,引人入胜。

⑦对景是于景之间,动与静、大与小、曲与直、虚与实相互对应,丰富景观的内蕴。

⑧此外,它还利用建筑风格,(酿造、烘托、注重)意境美。

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轩、榭、廊、桥等,配合山水花木,曲径通幽,组成不同的园景,体现情趣各异的诗情画意。

我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艺术的意境美浅析

我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艺术的意境美浅析

我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艺术的意境美浅析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造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项重要艺术,通过对植物的运用,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意境美,使人们能够在园林中感受到一种无以言表的美。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注重的是自然美的表现。

古人崇尚自然,追求以自然为师,因此在园林植物的选择和布置上,强调的是植物的天然本色。

无论是花卉、树木还是草坪,都力求真实,展现自然的美。

在苏州园林中,就能看到大量的水杉、柳树等植物,它们的枝叶茂密,展现出一种繁荣昌盛的气象,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强调的是意境美的传达。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的是意境的塑造,通过植物的运用,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在园林内常常选择一些花香浓郁、姿态婀娜的花卉,使人们感到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或者选择一些形态奇特、独具特色的树木,给人以一种神秘、幽静的感觉。

这种意境美的传达,使人们在园林中放松身心,超脱尘世。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追求的是情感美的表达。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通过植物的选择和布置,将人的情感与园林融为一体。

在园林内常常选择一些寓意深远、富有哲理的植物,以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愿望。

红豆杉常常被用来象征父母的恩情,榆树则被用来表达友情,紫薇花则被用来象征爱情。

通过这些植物的使用,园林内弥漫着一种温馨、感人的情感氛围。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追求的是审美美的观赏。

古人讲究审美,追求视觉的享受,在园林植物的选择和布置上,力求营造出美轮美奂的景象。

在园林中常常选择一些具有艳丽色彩的花卉,给人们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或者选择一些形态奇特的树木,给人们一种美的感受。

通过这些植物的运用,园林中的每一处都呈现出绚丽多彩的景致,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艺术的意境美是多方面的。

它注重自然美的表现,追求意境美的传达,强调情感美的表达,追求审美美的观赏,使人们在园林中能够领略到一种独特的美。

中式园林案例分析

中式园林案例分析

中式园林案例分析苏州的留园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它在园林空间素质、建筑布局、叠石理水、植物配置等园林构成上的处理都代表了江南园林艺术的精华。

留园紧邻于邸宅之后,分为西、中、东三区。

三区备具特色;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以山、水兼长。

东区以建筑取胜。

如今。

西区已较荒疏,中区和东区则为全园之精华所在。

下面从园林的四个特别分别论述: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如翔如舞,如伏如蹚;秀逾灵璧,巧夺平泉。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

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

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

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一-本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方面表现得出。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主旨,目的在于求得一个概括、精练、典型的而又不失其自然生态的山水环境。

这样的创作又必需合乎自然之理。

方能获致天成之趣。

否则就不免流十矫揉造作,犹如买椟还珠、徒具抽象的躯壳而失却风景园林的灵魂止从假山尤其是山石的堆叠章法和构图经营上,既能看到天然山岳构成规律的概括、提练,也能看到诸如“布山形、取峦向、分石脉”、“主峰最宜高耸,客山须是奔趋”等山水画理的表现,乃至某些笔墨技法和皴法、矾头、点苔等的具体摹拟。

可以说,叠山艺术把借鉴于山水画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写意方法在三度空间的情况下发挥到了极致。

它既是园林里面复现大自然的重要手段,也是造园之因画成景的主要内容。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东区的西部仅占全国面积的二十分之一左右,却是园内建筑物集中、建筑密度最高的地方。

这部分的规划,利用灵活多变的院落空间创造出一个安静恬适、仿佛深邃无穷的园林建筑环境。

满足了园主人以文会友、多样性的园居生活的功能要求。

建筑物一共五幢分别结合游廊、墙垣再分划为三个小区:五峰仙馆、鹤所一区与还我读书处一区采取有中轴线但非对称均齐的布局:揖峰轩、石林小屋一区采取既无中轴线又非对称均齐的自由布局。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以沧浪亭为例中国古典园林充满了诗情画意。

它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中,优雅的环境具有调节生活、怡情养性的功能。

而环境之美,莫过于自然景色之美。

大自然集中了一切美好的东西,山川江河、日月星辰、奇花异木构成了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诗情画意。

《园冶》中提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即讲究自然美,与自然亲近,不留人工痕迹;师法自然,却保证“天人合一”的“意”。

这种“意”表现的是人与园或人与自然的内在哲理。

同时说明中国古典园林崇尚意境,注重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浑然一体,与山水、花草、树木融为一体,创造另具一格的审美境界。

园林累土叠山,象征重峦叠嶂;假山石讲究瘦透漏皱,象征的是真的峰峦沟壑、洞穴山谷、高山纹理起伏;以石土为堤理水,弯曲做自然状。

跌水作瀑布山涧,追求“大池有汪洋之感,小池则有不尽之意”;花草树木,形色配置讲究,追求的是一种自然。

人工的建筑追求与自然和谐。

亭、台、楼、阁、榭、轩、廊,造型多姿、轻盈、优美、俏丽,点缀于山石之上,依山傍水,掩映在花草树木之间;开敞通透,门窗搭配,屋内一景,屋外一景;此窗一景,彼窗又一景。

隔而未断,界而未绝。

景影绰绰,似有似无。

层出不穷,引人入胜。

黑夜白昼,雨雪风吹,廊中游玩,亭阁休憩,堂中或把酒小酌,或走棋弄画、抚琴作赋。

有山水林泉、天光云影、日月星辰助兴,无限情趣绕心头。

中国古典园林移天缩地、以小见大、曲径通幽、间隔借景,表现出山高水阔,山刚水柔,山静水动,相反而相成,想得益彰,山无水不秀,水无山太平,有无相生,从有限中趋于无限,表达一种无穷韵味、审美境界。

同时,它对意境的创造还在借助了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

如附于建筑上的油漆彩画、匾额楹联中的诗文、书法等。

在区域的布景中,彩画诗文点化出了周围景致的意境,在给人感观上愉悦的同时,激发了无限的审美情感。

“化景为情,融情于景”。

“月到风来亭”联对“晚色将秋至,长风送月来”表现的是一种秋高明月,凉风习习的舒畅;“沧浪亭”有“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的感悟,也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体会;阴观水,阳观山,“与谁同坐轩,清风明月我”,这些都给园林意境追求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无限的意味。

中国古典园林之美

中国古典园林之美

中国古典园林之美一、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高度的成就,而且独树一帜,自成体系,与欧洲、阿拉伯园林艺术并称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欧洲的皇家园林等等,都充满了异域的气息,但是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加喜爱中国的古典园林,古老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多彩的文化,而这气质也深深地融入了中国的古典园林中。

假山、奇石、小桥、流水、曲径……往往能在一个不大的地方将大自然的各种美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幽静、神秘的让人身心放松的花园。

相比起外国的园林,我个人觉得这个的古典园林更加精致自然,人工雕琢的痕迹不明显,置身其中,就如同来到的幽深的森林中,对于如今的钢铁森林更能够让人放松。

即使森林让人感到一种无法反抗的恐惧,但不能否认的是,对于森林和大自然人类有着天生的亲近之情,进入其中就如同回到母亲的怀抱!毕竟人类最初也是来自其中的。

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

人工的山,石纹、石洞、石阶、石峰等都显示自然的美色。

人工的水,岸边曲折自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也都显示自然的风光。

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全得与一个顺应自然。

不过,对于园林我所知道的还很少,短短几周的时间并不足以让我读懂其中的皮毛。

中国古典园林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可是,这确实来自于很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总体来看,中国古典园林很规整,至少在外观来说整体的轮廓多数都是对称的,就如同故宫就是这样,总体来看是个四方形,正中有着中轴线。

说起来,中国古典的建筑似乎都是如此。

另一方面,在园林的内部确实有错落有致,假山奇石、湖水溪流、树木百花看似胡乱摆放,可却不会让人觉得凌乱不堪。

就如同大自然一般,在凌乱中自有一股神秘的规律在其中指挥。

想必这其中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道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具体实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空间美、意境美----------------------以无锡寄畅园为例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也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古典园林在造园艺术手法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特别是在与自然的融入、空间的布局、意境的营造上彰显出的自然美、空间美和艺术美,达到了审美的最高境界。

这些都值得我们后人所学习和传承。

关键词:自然美、空间美、艺术美中国古典园林是人类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的境界独到、风范高雅的工艺造物,以其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学风范,成为世界造园艺术宝库中一朵魅力永恒的奇葩。

中国的造园艺术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蕴,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造就的艺术珍品,代表着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品格。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成熟的园林体系,若与世界上的其他园林体系相比较的话,他的个性是鲜明的。

它的主要特点是:一、本与自然、高于自然;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相结合;三、诗画的情趣;四、意境的含蕴。

这四大特点所衍生的四大美学范畴——园林的自然美、建筑美、诗画美、意境美,乃是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主要标志。

从根本上来说,这与中国传统的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以及重整体观照、重直觉感知、重综合推衍的思维方式的启导也有直接的关系。

1、自然美寄畅园在无锡市惠山东麓惠山横街。

园址原为惠山寺沤寓房等二僧舍,明嘉靖初年(约公元1527年前后)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秦金(号凤山)得之,辟为园,名“凤谷山庄”。

秦金殁,园归族侄秦瀚及其子江西布政使秦梁。

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秦瀚修葺园居,凿池、叠山,亦称“凤谷山庄”。

秦梁卒,园改属秦梁之侄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湖广巡抚秦燿。

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秦燿因座师张居正被追论而解职。

回无锡后,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疏浚池塘,改筑园居,构园景二十,每景题诗一首。

取王羲之《答许椽》诗:“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句中的“寄畅”两字名园。

众所周知,中国的园林是以自然写意山水园的风格著称的。

寄畅园之所以能这样吸引无数中外游人百看不厌,要从人性的本原来寻找原因。

在社会与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类的生活节奏与生存环境均受到了极大地破坏,因此在闲暇之余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就成了人们的一种追求与奢望。

中国园林设计遵循的也正是“法天象地”的自然法则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园林是大自然的艺术,从大自然中摘取自然元素是造园的基本要求。

寄畅园的造园思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道法自然”的思想观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寄畅园之所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而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道”与“理”的追求。

寄畅园为山麓园,景物皆面山而构,纳园外山景于园内。

在营造建筑、山水与植物上遵循追摹自然的原则,并竭力追求顺应自然的天成之美。

因此,寄畅园在形式上呈现出来的是不规则、不对称的布局。

植物配置不按直线排列,姿态自然天成,不受人工约束。

在寄畅园的设计中虚实关系表现为山为实,水面为虚;近景为实,远景为虚;景物为实,倒影为虚等许多景致的对比,这是受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及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

在山水、植物等自然景物之外,园林又引进了建筑、文学等各门艺术,把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它也是受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及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所以创造出了“崇尚自然而妙造自然”的自然山水式园林。

郭熙说过:“水,活物也。

”造园必须有水,无水难以成园。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在造园过程中总是不会忘记设计水系。

在现代社会,人们整日呆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玻璃空间里,面对着现代科技产物,在思想上与精神上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因此,人们渴望亲近自然,亲近水,因为水能给人带来清新、舒畅的感受。

亲水区的设置与设计也是现在设计师在进行景观或环境设计时所普遍重视与运用的一种元素。

寄畅园的水的处理也很成功,锦汇漪就是一个较好利用水环境的例子,锦汇漪位于寄畅园的中心,因为汇集着园内绚丽的绵绣景点而得名。

锦汇漪水面南北纵深,池岸中部突出鹤步滩,与鹤步滩相对处突出了知鱼槛,二者把水面划分为两部分,若断若连。

池北又有七星桥连接陆地,似隔还通,层次丰富。

寄畅园的景色,也主要是围绕着锦汇漪而展开,山影、塔影、亭影、榭影、树影、花影、鸟影,尽汇池中。

从池北的嘉树堂向东看,又见“山池塔影”,将锡山龙光塔借人园中,空间层次丰富多姿,使之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借景的楷模。

横跨锦汇漪的“七星桥”,不用江南水乡常见的拱桥,而是平桥,缩短了桥与水面的距离,表现出池水的溢漫丰盈。

七星桥后面的廊桥,又遮挡了锦汇漪尾水的去向,让人产生无穷的意境。

2、空间美建筑与环境的巧妙结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寄畅园就具有这种灵性,它的灵性是通过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合一的空灵绝配而造成的。

通常,山石、水体、植物、建筑是构成园林的基本元素,他们的组成与结合反映了园林的外观形象。

一般来说,建筑作为人工景观,其造型、色彩、体量都是非常考究的,尤其是园林建筑,因为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所以,首先必须根据园林规模、空间尺度来安排其体量、造型等。

风景绚美固然是园林建筑建设的重要标准,但还有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要注重整体的协调性,无论建筑多寡,都要与山、水、花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寄畅园就是一个较好的范例,它将浓郁的自然美、建筑美和人文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无论在规模上、布局上还是规划经营上,都具有精美的气派。

同时,寄畅园围绕南北长、东西短的锦汇漪,布置北堂、东廊、南树、西山,曲折自由,而且使用假山、小院、漏窗作屏障,适当阻隔游客视线,使人有曲径通幽之感,意境也更加含蓄深远,从造园艺术上应该说是苦心经营的结果。

寄畅园建筑物所占的比重较少,而是以山水为主。

下面,从园中有代表性的建筑——秉礼堂人手分析其呈现出的意蕴。

寄畅园是无锡锡惠公园的“园中园”,而秉礼堂又被看做是寄畅园的“园中园”。

这种把园林的大空间分隔为若干小空间,在每一个小空间中作精心布置,造成主次分明又互相流通的手法,在古代造园中被经常采用,如苏州的拙政园、北京的圆明园等,使得在有限的面积中求得了无限的美感。

秉礼堂这组庭园,面积不到一亩,却非常整洁精雅,庭院内的水池、石峰和花木显得生动活泼。

向着庭院的一排漏窗关起来使厅堂静缢安详,开开来鸟语花香。

室内布局秩序井然,室外别有洞天。

倚坐在窗边低头看池中的游鱼嬉戏、抬眼望盛开的花草争齐斗艳,那真是再惬意不过的了。

更为巧妙的是山水相映、人在画中的那种意境,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都能够尽情领略到艺术的神韵。

秉礼堂对面有一排碑廊,碑刻很丰富,共有217方,统称《寄畅园法帖》。

法帖的原碑,刻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现在展示的是根据原碑拓片重刻的,从这些碑刻上,我们仿佛可以触摸到寄畅园深远的历史与文化脉搏,可以聆听到寄畅园悠长的清音。

这些稀世珍宝是寄畅园景色的绝妙点缀,它使寄畅园于自然美中更增添了人文美、历史美与艺术美。

这排碑廊与整个庭院在一起孕育了寄畅园的品味与生命,体现了建筑与人文、自然环境的高度和谐。

如今,它已成为寄畅园中一道光彩夺目的人文风景线。

3、意境美意境深远。

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它追求的是“象外之象”,即所谓的“意境”。

寄畅园的空间艺术创作中“意境”的产生与中国的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古代哲学讲究“实中见虚、虚中见实”的虚实相生的思想意境。

在寄畅园的空间布局上,有许多地方运用了这种手法。

例如,穿过含贞斋,来到九狮台,始有山穷水尽之感,然而从九狮台处一折而变的豁然开朗,锦汇漪由此映入眼帘,从而造成“虚中见实”之效。

而且。

还有些地方处理为开门于不通之处,映于竹石,有“实中见虚”之意。

“形神兼备”也是寄畅园造园的宗旨,寄畅园的山石景观并非是对自然物的简单模拟或翻版,而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它追求的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标准。

寄畅园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意境美,同时也包含了与天地亲和的理想美、与环境互动的生活美以及与情感共鸣的融合美。

以水体为纽带的山、水、建筑组合关系不仅大大丰富了园林艺术手段,而且促进了山、水、建筑及植物景观间更复杂的穿插、渗透与映衬。

寄畅园中漏窗的运用也是比较成功的,漏窗在园林中的功能是漏光、透气、聚景。

漏的是阳光、月光、灯光,诡谲变幻,晨昏不一,昼夜分明,四时异调,那普照大地、四处弥漫的光线,经由漏窗进入庭园,就成了人为之光、艺术之光。

漏窗“聚景”,人们可以通过遮挡物的透空之处,隐隐约约地看见探窗的红杏、临风的红枫;可以嗅到桂花的浓烈、香樟的幽香;可以闻听知了的呜叫、黄莺的啼声。

漏窗使景致相互渗透,使不同的景区气息交流,浑然一体。

窗框中映出佳景,成为天然图画,这也正是寄畅园在空间布局上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具体表现。

寄畅园是一个注入了历代造园者太多智慧和心血的巅峰之作,一个完全可以传之百代永远被人阅读的精品。

而更重要的是,寄畅园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一个有灵性、有情感的生命体,我们必须用心去体会、去感悟它。

综观寄畅园的空间布局,不难发现,其特点鲜明,个性化强,充满了文人趣味与意境,同时也达到了空间美、意境美与自然美的完美结合,给现今的园林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今天的许多园林,只是一味地模仿或追求西方现代派的园林样式,从而失去了其作为传承地域文化与艺术载体的作用。

如何把人文、历史、环境因素更好地融入现今园林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