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

合集下载

ISO10012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ISO10012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ISO10012测量设备管理程序1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保证对测量设备的策划、购置、贮存、使用、调转、较准、确认、调修、封存、报废各环节的来之管理进行全过程控制,测量设备满足规定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职责3定义3.1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要的一组操作。

注1: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校准或验证,必要时调整或检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该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或标签。

注2:直到证明测量设备适合预期使用要求,并有文件证明,才算完成了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

注3:预期用途的要求可能包括诸如测量范围、分辨率、最大允许误差等方面的考虑。

注4:计量确认要求通常不现于产品标,而且在产品要求中没有规定。

3.2测量设备为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须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3.3测量设备的调转因行政机构变化或职工调动,单位或个人借用和保管的测量设备所属关系发生变动,这种变动称为测量设备的调转。

4测量设备管理过程要求4.1过程的输入是:已经识别的测量过程对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

4.2过程的输出是:满足规定计量要求并标识明确的测量设备。

4.3过程的活动有:测量设备的策划;测量设备的购置;测量设备的搬运与储存;测量设备的校准与计量确认;测量设备的编号、标识;测量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封存、启封、调转等);测量设备的调整/维修;不合格测量设备控制;测量设备的报废与撤出计量检测计量体系等。

5测量设备管理过程的实施5.1测量设备的5.1.1在策划和配备测量设备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a)具备预期使用要求的计量特性b)购置新测量设备应尽量考虑具有先进性、质量优、费用低(包括购买价格和安装费等),使用效率高,操作方便、易于维修。

c)选用的测量设备应经计量确认合格,具有有效合格证明或标识。

5.1.2在新产品开始投产提供服务前,从产品要求中识别计量要求并研究测量设备的配置问题,提出测量设备配备计划,编制测量设备配备表,并对关键工作的关键参数进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1. 引言测量设备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工具,用于确保产品质量和过程控制的有效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使用的频繁度增加,测量设备的性能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性。

为了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定期的计量确认。

本文档描述了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旨在确保测量设备的持续性能和有效的质量控制。

2. 目标本文档的目标是确保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能够做到以下几点:•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检查和验证测量设备的性能•记录和跟踪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结果•建立修正措施以纠正发现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质量控制和过程控制3. 管理程序概述3.1 计量确认计划在测量设备投入使用之前,应制定计量确认计划。

计划应明确需要进行计量确认的设备、计量频率、计量方法和责任人。

计划还应包括计量记录的管理和保留要求。

3.2 标准操作程序(SOP)为了确保计量确认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应编制标准操作程序(SOP)。

该程序应详细说明每个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步骤、所需的设备和工具、测试方法和评估准则。

SOP还应包括操作人员的培训要求和记录管理要求。

3.3 计量确认的执行执行计量确认的过程中,应按照SOP的要求进行操作。

测量设备的性能应进行检查和验证,例如进行校准、线性度测试、重现性测试等。

测试结果应记录,并与预期的性能指标进行比较,以确定设备是否满足要求。

3.4 结果分析和修正措施对于不满足预期性能指标的测量设备,应进行结果分析,以确定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修正措施可能包括设备校准、维护和维修,或更换设备。

修正措施的实施应记录,并验证修正措施的有效性。

3.5 记录和跟踪所有计量确认的结果和修正措施应进行记录和跟踪。

记录应包括测量设备的标识、计量确认的日期和结果、以及修正措施的执行日期和结果。

跟踪记录可用于评估测量设备的性能趋势,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3.6 审计和持续改进定期进行计量确认管理程序的审计,以确保其有效性和符合要求。

计量确认过程控制程序(参照模板)

计量确认过程控制程序(参照模板)

计量确认过程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过程的控制,确保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满足测量过程的规定要求,从而使测量设备处于满足测量过程需要状态。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中对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调整、修理、验证、封印、标识、再校准的测量活动。

3职责分配3.1 电试室、热工室等部门,应根据工程需要对本部门的测量设备进行检定、校准、验证、修理、调试等测试工作。

3.2 项目总工办测量管理员、电试室、热试室等负责人对开展的测量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测量设备满足计量要求。

4术语4.1 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4.2 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4.3 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要的一组操作(预期使用要求包括: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等)。

通常包括: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以及所需要的封印和标签。

4.4 验证;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4.5 计量要求: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都有计量要求。

可表示为最大允许误差、量程、标称范围、准确度等级、示值误差、允许测量不确定度、测量范围、稳定度、分辨力、环境条件或操作者技能要求等。

4.6 计量特性: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可区分的特性(测量设备通常有若干个计量特性,计量特性可作为校准的对象)。

可表示为测量范围、重复性、分辨力、误差、死区、稳定性、偏移等4.7 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5要求和过程实施5.1 计量确认过程识别输入是内外顾客的计量要求;输出是有确认状态标识的测量设备;活动是校准、检定、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再校准,与测量设备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资源是所需的测量设备、测量人员、文件资料、环境条件等。

计量确认检定校准控制程序

计量确认检定校准控制程序

计量确认检定校准控制程序1、目的保证计量确认工作的正确实施及由不同人员操作的一致性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计量确认包括计量检定和校准。

2、职责电仪部负责确认工作的监督管理,计量室工作人员按确认程序进行确认工作;各车间及相关部门负责履行测量设备的定期送检,人事培训部负责计量工作人员的培训。

3、适用范围适用于企业在用测量设备及计量标准器具的确认工作。

4、工作程序4.1、开展计量确认(检定)应具有相应的计量标准及配套设备目前企业能够开展计量检定工作的计量标准器有:活塞式压力计、UJ31电子电位差计、ZR25电阻箱、饱和电池。

对所建立的计量标准及配套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4.1.1、计量标准器(装置)配套设备应齐全、合格。

a、计量标准设备配套齐全、符合规定要求,技术状况良好,周期检定应是合格。

b、应有计量标准及配套设备明细表(计量室编制)。

4.1.2计量标准器溯源要正确a、根据测量设备准确度等级,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计量标准,配套设备精度或准确度应与标准相匹配。

b、计量标准和配套设备的测量准确度、稳定度、分度值、测量范围等技术指标应符合计量检定系统表的要求,必须严格根据国家的计量检定系统的规定,从低到高,逐级上溯源,相同精度的测量设备不能进行溯源。

c、计量室编制企业计量标准量值传递系统图(溯源图)4.2、环境和工作条件符合开展检定的要求。

a、温度符合检定规程要求,一般应保持在20±5℃。

b、湿度符合检定规定要求,一般应保持在75%RH以下。

C、室内设备布局合理便于操作,保持清洁、无灰尘。

d、室内不得吸烟,进检定室要换拖鞋。

e、各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加盖防护罩,必要时应涂上防锈油。

f、计量室应无强烈震动,远离磁场。

g、计量室应在上班半小时,填写每天的温度、湿度记录。

4.3、对开展确认(检定)时应具备技术资料和技术档案的要求。

a、在进行确认(检定)工作时,对所用标准、仪器、设备等的操作应按其操作规程或操作说明执行。

计量设备检定(校准)管理程序

计量设备检定(校准)管理程序

修订记录目录1 目的.......................................................................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适用范围................................................................... 错误!未指定书签。

3 职责....................................................................... 错误!未指定书签。

4 相关内容及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定期检定(校准)................................................................................................................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检定(校准)结果的处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5 相关文件和记录............................................................. 错误!未指定书签。

1 目的确保本公司所有在用计量设备量值准确可靠。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在用计量设备。

3 职责3.1计量室负责做好周期检定计划。

3.2专职计量员负责外送检定事宜。

4 相关内容及要求4.1定期检定(校准)4.1.1计量室负责确定溯源机构、确定测量确认间隔和调整确认间隔的审批、监督、管理,并负责外送检定计量器具的确认间隔计划。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量值溯源管理规程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量值溯源管理规程

###########有限公司标准管理规程目的:为了使本公司所有测量设备通过计量确认,确保测量设备都能纳入溯源管理工作,提高量值溯源的可靠性,从而确保测量结果都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

责任者:计量管理部门、质量保证部门规程:1.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各类测量设备,包括辅助设备、监视与记录装置、理化分析与试验设备、显示装置以及测试软件等不同方式的计量确认,使其量值最终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

2. 职责2.1 计量管理部门负责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量值溯源的管理工作,并负责在用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量值溯源状况的监督抽查。

2.2 计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测量设备的送检。

2.3 计量管理部门负责非强制检定测量设备的计量检定和校准。

2.4 计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无法检定或校准的特殊测量设备的比对或重复性测量。

2.5质量保证部门配合计量管理部门进行自校规范的制订。

2.6 质量保证部门的理化分析实验室负责利用标准物质进行理化分析设备的定度或校准。

2.7 计量管理部门负责年度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计划的安排,并编制测量设备周检计划表,经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3. 管理内容和方法3.1 本公司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包括以下方式:3.1.1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医疗卫生以及公司最高计量标准,并列入国家强检目录的测量设备,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和计量检定系统表所规定的检定周期送本市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监测院进行强制检定。

内部检定。

3.1.3无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及无法实施计量检定的测量设备,由计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编制校准操作规程,经质量保证部门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按校准操作规程进行校准。

3.1.4无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而用标准物质进行定度或校准的理化分析设备由质量保证部门的理化实验室负责编制校准操作规程,经计量管理部门、质量保证部门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按校准操作规程进行校准。

3.1.5 玻璃量器等易损易耗测量设备只做一次性检定。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1 目的为使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规范化,测量设备检定、校准和验证等过程受控,防止测量设备计量检定校准失效风险,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公司各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3定义3.1测量设备是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资)和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3.2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包括测量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和验证。

4 职责4.1股份公司计量管理部门职责4.1.1股份公司设备部是公司计量管理部门,负责明确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基本要求,管理计量确认目标和实绩。

4.1.2股份公司设备部计量检定室是计量检定、校准的技术机构,实施总部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和修理业务,并按公司要求和能力实施股份公司其它单位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业务。

4.2股份公司各单位职责4.2.1各单位计量主管部门按公司和本单位管理文件要求管理本单位测量设备计量确认。

各单位通过合同委托计量外供方实施本单位内部无能力进行的计量检定、校准、维修工作。

4.2.2 各单位测量设备使用部门按管理文件规定实施本部门测量设备检校或送检、维护等业务,验证测量设备的适用性。

5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流程见附件。

6管理要求6.1测量设备配备确认6.1.1各单位按《测量过程管理程序》(BGFZ13A02)要求组织开展测量设备配备确认,规定所形成的记录(如: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

记录包括测量要求(工艺要求)和以此要求得到的所配备测量设备的配备(计量)要求。

6.1.2各单位按照配备确认记录(如: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中的配备(计量)要求和其它附加要求委托计量检定校准机构实施计量检定校准或开展自行检校项目,根据检校结果与配备(计量)要求的符合程度验证测量设备的适用性。

6.2计量确认间隔的确定和调整各单位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以配备确认记录(如: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规定,间隔调整方法和标准由本单位计量主管部门规定。

计量检测设备确认间隔管理程序

计量检测设备确认间隔管理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通过合理地划分类别,使在不同条件下使用的测量设备在准确度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之前及时得到再确认,从而保证测量设备特性满足预期的要求。

2.适应范围公司全部测量设备的分类和确认间隔的制订。

3.相关术语3.1测量设备:所有(工作)计量器具、计量标准、以及进行测量所需要的辅助设备和技术规范。

3.2确认间隔:指对测量设备定期确认的时间间隔。

3.3计量确认:为保证测量设备满足预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包括:检定、校准、调试、修理和随后的再校准以及任何必要的标记。

4.测量设备分类4.1强制检定类:(属于A类)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计量器具和公司最高标准器。

4.2 A类测量设备:4.2.1工作标准器。

4.2.3用于最终产品质量检验的测量设备;4.3 B类测量设备4.3.1企业内部用于能源、物资核算的测量设备。

4.3.2用于工艺工序过程参数监测与控制的测量设备。

4.3.3企业内部用于检验、测量和实验用的一般性测量设备。

4.3.4对准确度有一定要求的、用于辅助生产、生活福利方面的测量设备。

4.4 C类测量设备4.4.1对准确度无严格要求的,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技术风险或安全风险的测量设备。

如现场指示用压力表、盘装电表、民用三表、氧压表和乙炔表。

4.4.2计量特性不易改变或低值易耗的测量设备。

5.测量设备的分类管理5.1强检类、A类测量设备要100%按既定的确认间隔完成确认,其中强检类设备可以单列台账或在综合台帐上显示,单列计算确认完成数量。

5.2 B类测量设备要按既定的确认间隔完成95%以上的确认计划。

因故不能完成确认的除要向计量管理员说明原因外,要在后两个月内创造条件予以确认,并要依据初校结果判断其是否为不合格数据。

此项要求按《测量设备管理规定》执行。

5.3 C类测量设备由于变动性大,损坏更新频繁,可以不确定确认时间,但不等于永不确认。

为保证正常使用,采用以下方法实施管理。

05计量确认过程管理程序

05计量确认过程管理程序

1目的确保使用单位明确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状态,正确地使用测量设备。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

3职责3.1动力分厂校验组负责《计量确认及间隔、标识、封缄管理程序》的制定与管理。

3.2测量设备使用单位计量管理负责人,按《监视和测量设备分类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测量设备状态的标识管理。

3.3所有的测量设备均应该进行计量确认,各单位计量确认员建立本单位计量确认管理台账(见本程序附表02监视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台帐),负责本单位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并填写和保存计量确认记录,签发计量确认标识。

计量确认记录见本程序附表01,4管理程序4.1计量确认4.1.1测量设备的使用单位按《测量设备管理程序》将测量设备送检后,由计量管理人员,根据本单位计量要求,对检校结果进行确认,对符合要求的测量设备须粘贴“计量确认标识”。

4.1.2自校测量设备由技术(计量)人员校准后,按计量要求进行确认,符合要求粘贴“计量确认标识”。

4.1.3计量确认间隔a)现有测量设备的间隔按《计量确认间隔管理程序》的规定执行。

b)对需确定确认间隔的新型测量设备或需调整确认间隔的测量设备,由计量管理室根据测量设备的技术说明及其使用要求提出确认或调整检校周期间隔,待报股份公司计量管理部门批准后实施。

4.2确认标识动力分厂校验组负责公司确认标识的管理;公司及其测量设备使用单位计量管理人员负责对所用测量设备的确认标识的及时粘贴与管理。

如确认标识有损坏或脱落时,应及时补贴确认标识。

4.3封缄4.3.1所有校准、比对的测量设备,其封缄由校准人员在完成校准、比对后进行封缄。

4.3.2封缄应牢固,可用不易损落的材料标识,对遭到损坏或脱落的测量设备应停止使用,由计量部门或校准人员重新校准或送法定计量检定部门进行重新检定合格、并粘贴有关标识后才能使用。

4.3.3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任意改动测量设备的封缄状态。

5记录附表01: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记录附表02:监视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台帐附表01: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记录表FS/CL-0701-2011附表02:监视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台帐FS/CL-0702-2011单位:制表人:审核:日期:。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量值溯源控制程序》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量值溯源控制程序》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量值溯源控制程序编制:审核:批准:日期:20PP-02-01文件状态:发放号:未经批准不准翻印文件修订记录1范围本程序规定了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过程的方法和要求。

适用于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量值溯源控制管理。

2引用标准和术语《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计量法实施细则》4.7.1检定/校准人员必须按照检定规程/校准规范的要求作好计量确认记录,处理检定/ 校准数据,并对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4.7.2核验人员必须对检定/校准数据的处理进行审核,对计算的正确性和结果的判定负责。

4.7.3记录的管理执行《计量记录管理程序》。

4.7.4对外协校准计量设备,测量过程如存在计量要求,使用者根据需要进行验证,作好外协校准计量设备验证记录,注明是否符合计量要求。

4.8计量确认工作的组织和要求4.8.1计量设备使用单位在公司计量设备管理系统申报计量设备信息,逐级审核后,纳入计量设备台帐管理,根据周期检定计划送检。

4.8.2接收计量设备时,填写“送检计量设备登记表”,送检人、经办人应签名认可。

4.8.3计量设备在交接过程中,交接双方应对数量、外观、名称、规格、证书等进行认真核对。

4.8.4各检定/校准部门依照计划在10个工作日完成检定/校准工作,并根据检定/校准情况在计量设备管理系统反馈检定/校准结果。

4.8.5计量设备检定/校准完成后,使用单位凭“送检计量设备登记表”5日内到检定/校准实验室领取。

4.8.6需现场校准的计量设备,使用单位提前5天与检定/校准部门联系,确定现场检定/ 校准的时间、地点、条件等问题。

4.8.7对新采购的计量设备,由销售公司或生产单位申请计量设备入库检定/校准。

4.8.8确因生产不能停,不能按期送检的计量设备,各单位必须申请延期检定/校准,经本单位领导签名盖章后,经生产技术中心管理中心批准备案,随设备检修时完成计量设备的检定/校准,但应加强维护频次,确保计量设备测量数据的有效性。

055计量确认控制管理程序

055计量确认控制管理程序
5.5.3计量室保存保管计量确认原始记录。
六、相关文件:
6.1计量确认间隔控制管理程序
6.2计量标识控制管理程序
七、计量确认过程图




版次
日期
修订者
核准
审核
部门主管
制定
5.4.2经确认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王府井末求时,计量确认人员斔给出验证确认文件,出具计量确认状态合格标识。
5.4.3不能满足计量要求时,斔对测量设备采取纠正措施,由计量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整,并在*/调整完成以后再进行检定/校准,合格后再验证。
5.4.4再验证合格斔出具计量确认合格状态标识,不符合则斔降级或作报废处理。
5.3.3由生产、设计开发、品管等的技术人员与计量室计量技术人员共同确定将产品技术指标参数、生产控制参数、产品检验/检验标准//指标等转化为测量要求。
5.3.4由计量确认设计人员将测量要求转化为计量要求。
5.4计量验证:
5.4.1由计量确认人员将测量设备特性与计量要求进行比较 ,评定后,确定测量设备是否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
3.2测量设备使用部门配合计量室完成 本部门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
3.3产品企划部。生产部、品管、量测中心等部门按规定导出计量要求。
四、定义:无。
五、过程管理:
计量确认过程的输入是: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和计量要求,输出是: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其活动是: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计量要求的导出、维、调整或维修、再检定/校准。确认状态标识的标注、计量确认记录等过程。
5.4.5经难证不合格,不能/调整,或失去维修价值,斔出具确认不合格标识,并贴上报废的标识,存放在指定的地点,以防不合格设备流入使用现场。
5.4.6具有多量程或多功能的不合格测量设备,经确认在某个量程或某种功能是合格的,可以贴上“限用”标识,并在确认状态标识上注明其限用范围。

设备计量确认和量值溯源控制程序

设备计量确认和量值溯源控制程序

设备计量确认和量值溯源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使本公司所有测量设备通过计量确认,确保其量值能够溯源到省市计量检定所的测量标准直至国家计量研究机构国家计量基准的量值。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本公司各类测量设备,包括辅助设备、监视与记录装置、理化分析与实验设备、转换或显示装置以及测试软件等不同方式的计量确认,使其量值最终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

3.名词解释无4.职责4.1 品工科负责组织属于国家强制检顶目录的测量设备的送检;4.2 计量管理员负责国家无检定规程的测量设备的计量校准;4.3 化验室负责利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理化分析设备的定度或校准;4.4 品工科负责对计量器具的计量确认;4.5 计量管理员负责在用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量值溯源状况的抽查。

5.控制程序5.1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方式:5.1.1 有关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检测、医疗卫生以及公司最高测量标准,并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测量设备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和计量检定系统表所规定的检定周期送本市或省级计量检定机构进行计量检定;5.1.2 属非强检的测量设备,由本公司根据《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控制程序》规定的确认间隔实施计量确认;5.1.3 无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计量设备则进行内部校准;5.1.4 一般指示用、无严格数据要求、装在设备上无法拆卸的、仅作工具使用外观完好的测量设备进行一次性确认或验证;5.1.5 移液管、量杯、容量瓶等易损易耗分析设备作一次性确认或校准;由品工科对计量器具进行检定合格后的确认,记录在《测量设备确认记录》上。

5.2 测量设备的外部送检对于强检测量设备,本公司目前的外送检测单位是省、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

5.3 测量设备的量值溯源公司内测量设备必须溯源到高一级以上的计量基准。

品工科绘制公司在用测量设备《量值溯源系统图》并严格执行。

对没有检定规程的专用测量设备,依据本公司编制的校准规范进行校准。

自校所用测量设备向高一级的计量标准溯源。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或有效性确认的实施方法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或有效性确认的实施方法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或有效性确认的实施方法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在总要求中明确提出“测量管理体系内所有的测量设备应经确认”。

那么,作为企业应该如何理解、满足上述要求,达到测量设备都得到确认的目的呢?笔者在工作中发现,虽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计量确认等知识的培训,但到具体实施时又显得茫然。

下面本着实施简单、管理有效的原则,谈谈不同要求的测量设备确认实施方法。

一、企业最高计量标准装置的计量确认1. 企业最高计量标准装置企业中准确度等级最高的、按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的规定用于检定较低等级计量标准或工作测量设备的总体。

2. 计量检定查明和确认测量设备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3. 计量确认实施方法计量标准装置是严格按照检定规程的要求配置的,经过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后,其量值传递覆盖的范围也是有要求的,这个要求就是计量要求。

工作过程中,一定不能超出这个要求。

如某UJ32/1直流电位差计计量标准装置,准确度等级:0,005级,其测量范围:×0.1挡(0~0.2111111)V,×1挡(0~2.111111)V。

该装置量值传递覆盖的测量范围为(0~2.111111)V、0.05级及以下的测量设备。

如果该直流电位差计计量检定的结论为合格,确认员(通常是测量设备使用人员)就直接下计量确认为“合格”的结论,贴“合格”标识,投入量值传递使用。

二、强检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1. 强检测量设备指《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中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监测的测量设备。

2. 计量确认的实施方法对于这类测量设备,使用单位必须按照《强制检定的测量设备强检形式及强检适用范围表》进行强检与非强检正确判断,同时,计量部门有责任指导使用单位正确分类。

对于这类测量设备,根据相关要求在配置正确的前提下,按照计量检定规程对这类测量设备进行计量检定,只要计量检定的结论为合格,确认员(通常是计量检定人员) 就直接下计量确认为“合格”的结论,出具检定证书,贴“合格”标识,直接投入使用就能够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

钢铁厂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

钢铁厂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

钢铁厂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1 目的为使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规范化,测量设备检定、校准和验证等过程受控,防止测量设备计量检定校准失效风险,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各单位。

3 定义3.1测量设备是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资)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3.2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包括测量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和验证。

4 管理职责4.1设备部是股份总部计量管理部门,负责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

4.1.1设备部计量管理室负责股份总部测量设备配备确认、计量确认间隔审核、计量确认计划管理,监督评价计量确认实绩,制定实施过程的规定。

4.1.2设备部计量检定室是计量检定、校准的技术机构,实施对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和修理业务。

4.1.3设备部通过合同委托计量外供方实施股份总部内部无能力进行的计量检定、校准、维修工作。

4.2各直属厂部(以下简称各厂部)、技术中心负责本部门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工作,管理现场检校和测量设备的送检、维护等业务,验证测量设备的适用性。

5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流程见附件。

6 流程要求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对象可以是单体设备或其组合(如测量系统)。

6.1测量设备配备确认是计量确认依据6.1.1各厂部等测量设备使用部门依据《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见管理文件《测量过程管理程序》中的配备(计量)要求规定的技术特性进行计量确认。

6.1.2计量检定校准机构依据《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中的计量要求和用户的委托要求,配备检校资源和实施计量检定校准。

6.2计量确认间隔的确定和调整测量设备定期检校或更换间隔一般与计划确认间隔相同。

6.2.1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以测量设备计量管理信息系统中《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规定。

间隔调整方法和标准由设备部制定的《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计量特性管理标准》规定。

6.2.2分类管理的测量设备间隔调整按《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编制审核流程执行。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1 目的为使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规范化,测量设备检定、校准与验证等过程受控,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有限公司体系各单位。

3 定义测量设备是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资)或者辅助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包含测量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与验证。

4 管理职责4.1设备部是公司计量管理部门,负责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

4.1.1设备部计量管理室负责公司测量设备配备确认、计量确认间隔审核、计量确认计划管理,监督评价计量确认实绩,制定实施过程的规定。

4.1.2设备部计量检定室是计量检定、校准的技术机构,实施对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与修理业务。

4.1.3设备部通过合同委托计量外供方实施股份总部内部无能力进行的计量检定、校准、维修工作。

4.2各直属厂部(下列简称各厂部)、技术中心负责本部门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工作,管理现场检校与测量设备的送检、保护等业务,验证测量设备的适用性。

5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流程见附件。

6 流程要求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对象能够是单体设备或者其组合(如测量系统)。

6.1测量设备配备确认是计量确认根据6.1.1各厂部等测量设备使用部门根据《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见管理文件《测量过程管理程序》,表格编号:××)中的配备(计量)要求规定的技术特性进行计量确认。

6.1.2计量检定校准机构根据《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中的计量要求与用户的委托要求,配备检校资源与实施计量检定校准。

6.2计量确认间隔的确定与调整测量设备定期检校或者更换间隔通常与计划确认间隔相同。

6.2.1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以测量设备计量管理信息系统中《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规定。

间隔调整方法与标准由设备部制定的《测量过程与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计量特性管理标准》(编号)规定。

6.2.2分类管理的测量设备间隔调整按《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编制审核流程执行。

检测设备校验计量和操作规程

检测设备校验计量和操作规程

检测设备计量和校验的操作程序1、目的为了对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进行管理,确保所有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正常、稳定的工作,以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有效,制定本操作规程;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3、职责3.1技术质量科:负责公司所有仪器校准工作,包括送外校准、检查及对不合格器具的处理与保存校验的相关记录;3.2仪器使用部门:负责保管和维护本部门使用的仪器、试验设备;3.3仪器使用者:每次使用前,必须检查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是否损坏或是否符合产品检测要求,一旦发现不良情况必须停止使用该仪器设备,并通知技术质量科设备员处理4、程序4.1仪器量具的登记4.1.1建立公司仪器量具的登记系统:对所有需要校验及检查的仪器量具,登记注册于计量仪器统计表中予以追溯;4.1.2这些登记,由技术质量科设备员保存和更新;4.1.3公司新购仪器或量具时,应先交到技术质量科登记和安排送外校验;4.1.4所有用来做测量和测试仪器都必须被标识和校准;仪器上必须标识校验状况和有效期;4.2仪器送校4.2.1技术质量科设备员需在仪器、量具、试验设备未过有效期前,安排送校事宜,应送往有国家认可资格的计量所进行校验; 4.2.2仪器量具送校合格后,将检定证书并将校验结果填写在设备台账表格内,将仪器量具、试验设备贴上合格证送回使用部门;处理,决定该仪器的处理方法并将处理方法记录于设备台账表格内4.2.4若送校结果合格,但实测值与标准值有偏差时,由设备员根据该仪器的实际使用情况结合产品的检测要求,决定该仪器是否继续使用,若能继续使用则连同证书复印件一齐交回使用部门,使用者参照校验结果使用;若不能继续使用,则贴停用标识 ,并将校验结果报技术质量科处理,决定该仪器的处理方法并将处理方法记录于设备台账表格内;4.2.5由于长期使用或自然原因造成的设备精度下降的,技术质量科联系检定机构检定校准,并出具相应精度等级证书,随设备保管使用4.2.6由于长期停用而重新启用的检测设备在使用前一律进行校准后方可启用;4.3仪器内校4.3.1非强检的检测设备或无标准可依的设备,可由技术质量科到扬子质检站进行校核;并保存校正记录于设备台账表格; 4.3.2内校仪器校正后应提供校正合格标识将仪器的使用状态清晰标识;4.4仪器量具的校验周期;4.4.4技术质量科设备员根据设备台账表格,安排定期送校各类仪器量具和试验设备,一般校验周期为一年/一次;4.5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管4.5.1.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 4.5.2未经计量检定合格或已超过有效期的仪器设备不得正式投入检测活动;4.5.3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经自校、检定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报告技术质量科设备员进行检定或校准,待合格后方能再次使用;4.5.4 操作员应熟练掌握所使用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正确使用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杜绝误操作,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或数据失效;妥善保管,确保仪器、量具不被损坏和校验合格证不被丢失;同时要将无任何标签的或已过期未校验的仪器、量具送往技术质量科,技术质量科设备员收到后,追查记录重新进行校验、登记4.6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维修及报废对检定或校准不合格或使用中损坏的计量检验仪器设备,仪器使用人员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设备部进行维修,修好后再次进行检定或校准;如不能维修,则由设备管理员按照设备更新改造与报废调拨管理规程执行;4.7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搬运、防护和贮存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领取、送检和使用,应遵照生产厂家规定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杜绝野蛮装卸和运输;贮存要满足计量检测设备存放的环境条件要求;4.8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的控制4.8.1发现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应停止检测工作,及时报告;技术质量科组织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维修并重新校准,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4.8.2当发现检测设备不符合要求时,技术质量科应立即对以往产品的测量结果进行复查和追溯并进行有效性评价;对于在公司产品,逐一进行重新检测,如发现问题依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并作出记录;4.8.3对无法修复的设备,技术质量科负责人确认后,由总经理批准报废或作相应处理5、附表5.1设备台账5.2检测设备周期检定计划表5.3计量器具管理台帐仪器保养校验记录表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台账检测设备使用记录表。

计量检定(校准)管理规程

计量检定(校准)管理规程

计量检定(校准)管理规程1.目的:确保关键计量设备达到规定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稳定度并符合预期要求。

2.范围:计量器具流转的全过程。

3.责任人:计量管理人员、计量检定人员、计量设备使用人员。

4.内容:4.1 计量设备的分类管理:4.1.1企业应根据计量检测管理的要求和实际使用情况,实行“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区别管理,全面监督”的管理办法。

计量设备由计量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编写计量设备管理目录,对计量设备进行统一编号,按编号将计量设备登记,编制“计量设备管理台帐”。

4.1.2计量设备均须按A、B、C三类管理方法进行分类管理。

4.1.2.1 A类计量设备:企业用于量值传递的最高标准(标准器及标准物质),<<计量法>>规定的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医疗卫生方面的,并列入强制检定计量设备管理目录的计量设备列入A类管理。

4.1.2.1 B类计量设备:用于产品质量检测、工艺控制检测中有准确度要求的计量设备,企业内部核算的能源、经营管理等方面所使用的计量设备,以及其它对数据有准确度要求的计量检测设备、器具等列入B类管理。

4.1.2.3 C类计量设备:固定安装与设备配套难以拆装的计量设备,对计量数据无严格准确度要求的指示用计量设备,性能稳定不易变化的、低值易耗损的计量设备,国家明令允许一次性使用的或实行有效期管理的计量设备列入C类管理。

4.2.计量设备性能的确认:4.2.1企业可以根据计量设备管理目录及具体使用情况,对不同管理类别的计量检测设备,分别采用检定、校准、验证的方法进行管理,以确定计量检测设备的性能是否符合预期使用要求。

4.2.2对有强制检定要求的计量检测设备,必须由上级计量部门定时、定点检定;其它计量检测设备可根据计量设备管理目录、技术指标或是否处于满足预期要求的状态进行确认和评定。

检定、校准和验证的比较表4.3.检定、校准与验证的分类:4.3.1入库验收检定:应检查计量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及标志是否正确,产品合格证、说明书及有关技术资料等是否齐全,合格证是否在有效期内,检查计量设备的外观(无撞击,无破损)等,必要时还需对检测误差等项目进行检定或全项目检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使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规范化,测量设备检定、校准和验证等过程受控,防止测量设备计量检定校准失效风险,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单位。

3定义
3.1测量设备是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资)和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3.2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包括测量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和验证。

4 职责
4.1股份公司计量管理部门职责
4.1.1股份公司设备部是公司计量管理部门,负责明确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基本要求,管理计量确认目标和实绩。

4.1.2股份公司设备部计量检定室是计量检定、校准的技术机构,实施总部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和修理业务,并按公司要求和能力实施股份公司其它单位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业务。

4.2股份公司各单位职责
4.2.1各单位计量主管部门按公司和本单位管理文件要求管理本单位测量设备计量确认。

各单位通过合同委托计量外供方实施本单位内部无能力进行的计量检定、校准、维修工作。

4.2.2 各单位测量设备使用部门按管理文件规定实施本部门测量设备检校或送检、维护等业务,验证测量设备的适用性。

5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流程见附件。

6管理要求
6.1测量设备配备确认
6.1.1各单位按《测量过程管理程序》要求组织开展测量设备配备确认,规定所形成的记录(如: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

记录包括测
量要求(工艺要求)和以此要求得到的所配备测量设备的配备(计量)要求。

6.1.2各单位按照配备确认记录(如: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中的配备(计量)要求和其它附加要求委托计量检定校准机构实施计量检定校准或开展自行检校项目,根据检校结果与配备(计量)要求的符合程度验证测量设备的适用性。

6.2计量确认间隔的确定和调整
各单位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以配备确认记录(如:测量设备配备一览表)规定,间隔调整方法和标准由本单位计量主管部门规定。

测量设备定期检校或更换间隔一般与计量确认间隔相同。

6.3计量检定校准计划和实施
各单位测量设备使用部门按规定的间隔提出检定、校准计划,计量主管部门规定计划申请、审批和实施流程。

使用过程中不能进行检定校准的测量设备按规定的检查、核查等方法维护,规定的检查、核查方法和计划应受控。

6.4测量设备验证
6.4.1各单位计量主管部门规定测量设备验证的专业要求和管理流程,各单位测量设备使用部门按规定验证测量设备的适用性。

6.4.2验证检校给出的结论或测量设备计量特性是否满足预期使用要求,预期使用要求源于测量要求及相应的计量要求。

6.4.3经过配备确认的测量设备,配备确认记录中的配备要求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一般可直接按配备要求验证。

6.5计量确认记录和标识
各单位由计量主管部门规定检校和验证相关的记录格式(或证书)、标识等的管理方法,计量检校机构和测量设备使用部门按要求管理。

6.6测量设备不合格处理
各单位计量主管部门规定测量设备不合格处理的管理要求,使用部门对不合格测量设备应及时处理。

6.6.1凡是检校不合格、已损坏、显示不正常、误动作、功能可疑、超间隔或封印被损坏的测量设备都属于不合格设备。

对不合格测量设备应停止使用,做出禁用标记,可能时撤离或隔离存放。

6.6.2检校不合格后,要及时评审原定的确认间隔是否合理,必要时调整确认间隔。

6.6.3出现不合格测量设备立即纠正,按照风险程度采取预防与追溯行动。

6.6.4发现用于检校的测量标准设备不合格,已用于检定校准且可能导致失效的要重新进行检定校准。

6.6.5不合格的测量设备,修理后应重新检校,委托外部修理的需有修理许可证或是设备原生产厂,接收的检校证书要规定有效间隔。

6.7(关键控制活动)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的过程控制
6.7.1检定校准机构
6.7.1.1各单位计量主管部门要审核实施检校的机构的检定校准范围,并依范围委托检定校准。

特殊情况(超出范围的)要规定替代检校方法及经过审核批准。

6.7.1.2各单位计量主管部门委托外部机构实施本单位计量检校/修理时,必须审核其计量资质和能力。

并在合同中规定供方的质量/环境/安全要求。

并符合以下基本要求:实施检定的机构必须得到政府规定的授权;实施校准/测试的机构必须得到机构认可;计量器具修理机构必须得到许可。

合格的原设备制造方可对其产品开展校准/修理。

6.7.1.3各单位计量主管部门组织计量检校供方审核,结果有规范的记录,经主管领导批准。

各测量设备使用部门计量人员能获取相应信息。

6.7.2计量检定、校准人员
6.7.2.1使用最高计量标准对股份公司进行量传检定和对授权强检项目检定的计量人员,按政府行政部门规定进行培训、取证。

各单位计量主管部门组织对本单位最高计量标准进行量传检定和授权强检项目检定的计量人员按政府行政部门规定进行培训、取证。

6.7.2.2企业自主开展检校的计量检校人员,按各单位培训流程培训,由各单位计量主管部门规定发证、复证管理方式。

6.7.2.3各单位计量主管部门规定开展计量检校人员的能力与资质管理要求。

6.7.3计量标准
6.7.3.1公司检定室由设备部组织建标考核,用于标准传标准的最高计量标准装置(设备)和授权强检项目的计量标准设备,及通过认可校准项目的计量标准设备,需按政府计量部门要求考核。

用于标准直接检定工作测量设备的计量标准装置(设备),参照国家《计量标准考核规范》(JJF1033-2008)的技术要求,组织建标考核。

6.7.3.2各单位因需要建立的计量检校机构,计量标准自行申请外部机构考核,自行组织内部标准考核。

6.7.3.3公司检定室根据实际情况按实验室管理相关标准,组织与各单位计量实验室之间的能力比对,以提高计量检校质量保证能力;公司推荐各单位的计量检校机构按国家标准《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管理,以提高质量保证能力。

6.7.3.4工作标准
各单位使用计量标准装置(设备)的部门建立标准设备表;使用标准物质检定、校准测量设备的人员需确认标准物质是经国家或计量机构认可,且有制造许可证标志和有效合格凭证,并进行有效期管理。

使用外部标准装置开展校准的,需事前登记,标准装置必须在有效期内,且有可追溯的量值传递记录。

6.7.4计量检校规程的使用
各单位计量主管部门按《测量过程管理程序》规定,组织建立计量检校规程,规定无检校规程时的替代规程及管理方法。

计量检校人员按规程进行检校。

6.7.5计量检定校准记录、证书与标志
6.7.4.1计量检定校准记录
各单位计量主管部门规范计量检定校准记录的专业要求、明确不同
介质记录的适用性,检定校准人员对检定校准结果和记录负责。

6.7.4.2计量检定校准证书与标志
各单位计量主管部门制定本单位计量检定校准证书与标志的格式、内容等专业规定和证书与标志的管理要求。

6.7.5环境控制要求
计量检定校准操作必须在符合所有检定校准过程所使用的装置、物质等使用要求的环境下进行,在测量设备使用场所进行的计量检定校准过程必须确认测量设备使用环境的符合性,不符合时应给出检校和使用的修正建议或停用建议。

6.8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实绩管理
6.8.1股份公司设备部设定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的管理目标和指标,明确目标指标统计和记录方式。

6.8.2各单位按目标指标统计和记录方式汇总本单位实绩,按要求上报。

6.8.3为保证计量确认过程得到监控,各单位计量主管部门需协调解决测量设备检定校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本单位计量确认的实绩状况,作为本单位测量管理体系运行实绩的一部分。

附件: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管理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