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烹饪用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烹饪用语
在我们翻阅菜谱书时,总会看到一些比较专业的烹饪用语,比如焯水、汆烫、过油、汽蒸、上浆、勾芡、油温七成热等。而这些相对专业的用语,对于成菜的色泽、口感、营养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在制作菜肴时,也要对这些用语加以了解,从而增加对这些烹调常食方面的认知,并且掌握,以便在制作菜肴时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焯水
焯水,又称出水、冒水、飞水等,是指将经过初步加工的食材,根据用途放入不同的水锅中加热至半熟或全熟,取出以备进一步烹调或调味。它是烹调中特别是凉拌菜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对菜肴的色、香、味,特别是色起着关键作用。
焯水是较常用的一种初步热处理方法。需要焯水的烹饪食材比较广泛,大部分植物性烹饪食材及一些有血污或醒膻气味的动物性食材,在正式烹调前一般都要焯水。根据投料中水温的高低可分为冷水锅焯水和沸水锅焯水两种方法。
1.冷水锅焯水
冷水锅焯水,是将食材与冷水同时下锅加热焯烫,主要用于异味较重的动物性烹饪食材,如牛肉、羊肉、牛肚、牛肠等。
用冷水锅焯水应掌握以下关键:
①锅内的加水量不宜过多,以淹没食材为度。
②在逐渐加热过程中,必须对食材勤翻动,以使食材受热均匀,达到焯水的目的。
2.沸水锅焯水
沸水锅焯水是将锅内的清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将食材下锅,加热至一定程度后捞出。这种方法多用于植物性原料,如:芹菜、菠菜、莴笋等。焯水时要特别注意火候,时间稍长,颜色就会变淡,而且也不脆、嫩。因此放入锅内后,水微开时即可捞出晾凉。
用沸水锅焯水应掌握以下关键:
①叶类蔬菜食材应先焯水再切配,以免营养成分损失过多。
②焯水时应水宽火旺,以使投入食材后能及时开锅;焯制绿叶蔬菜时,应略滚即捞出。
③蔬菜类食材在焯水后应立即投凉控干,以免因余热而使之变黄、熟烂的现象发生。
汆烫
“汆烫”是入水烫的意思。汆烫可视为食材的前处理,是利用高温使食材快速熟成的烹调方法。具体方法为大火滚水,在短时间内使入锅食物达到约八成熟的状态,锁住颜色和美味。
在处理纤维较粗的蔬菜,如青花菜、芥兰菜时,应先汆烫再快速拌炒,这样不仅能保持菜色翠绿,也比较容易炒透。
水中可加入盐、油,让蔬菜类的食材有些许味道,并使蔬菜的外表覆有一层油,保持其翠绿的颜色。
加醋则具有减缓食材氧化的作用,如腰果、马铃薯、莲藕等,加入醋不易氧化而变黑。
烹制海鲜如虾、乌鱼、贝类等时,为使汤汁清澈、去腥味,也常汆烫后再入锅炒。
带有血水的肉类和骨头,在熬汤前通常会先入锅汆烫,去掉腥味和血水,再以清水熬煮。挂糊
是指将经过初加工的烹饪食材,在烹制前用水淀粉或蛋泡糊及面粉等辅助材料挂上一层薄糊,使制成后的菜看达到酥脆可口的一种技术性措施。
挂糊的种类较多,一般有如下几种。
1.蛋黄糊的调制
①将鸡蛋黄放入小碗中搅拌均匀。
②再加入适量的淀粉(或面粉)调匀。
③然后放入少许植物油。
④充分搅拌均匀即可。
2.全蛋糊的调制
①鸡蛋磕入碗中,打散成全蛋液。
②再加入淀粉、面粉调拌均匀。
③然后放入植物油搅匀即可。
3.发粉糊的调制
①发酵粉用清水调匀。
②面粉、发酵粉水放入碗中搅匀。
③再加入冷水,静置20分钟即可。
4.蛋泡糊的调制
①将鸡蛋清放入大碗中。
②用打蛋器顺着一个方向连续抽打。
⑧至均匀呈泡沫状。
④再拌入淀粉,轻轻搅匀即可。
上浆
上浆就是在经过刀工处理的食材上挂上一层薄浆,使菜肴达到滑嫩的一种技术措施。通过上浆食材可以保持嫩度,美化形态,保持和增加菜肴的营养成分,还可以保留菜看的鲜美滋味。
在此要说明的是上浆和挂糊是有区别的,在烹调的具体过程中,浆是浆,糊是糊,上浆和挂糊是一个操作范畴的两个概念。上浆的种类较多,依上浆用料组配形式的不同,可把浆分成如下几种。
1.鸡蛋清粉浆的处理
①食材洗净、搌干,放入碗中。
②加入适量的鸡蛋清。
③再放入少讦浞粉,充分抓拌均匀即可
2.水粉浆的处理
①将淀粉和适量清水放入碗中调成水粉浆。
②再将食材(鸡肉)洗净,切成细丝,放入小碗中。
③加入适量的水粉浆拌匀上浆即可。
3.全蛋粉浆的处理
①食材(里脊片)洗净,放入碗中,磕入整个鸡蛋。
②先用手(或筷子)轻轻抓拌均匀。
③再放入适量的淀粉搅匀。
④然后加入少许植物油拌匀即可。
油温
1.低油温
即是三四成热:温油锅,油温在120℃~140℃。表现为无青烟、无响声、油面平静,手放在油面上方能感到微微的热气。筷子放入油锅中,周围基本上不起油泡。
2.中油温
即是五六成热:热油锅,油温在150℃~l60℃。表现为微有青烟,油从四周往中间翻动,手放在油面上方能感到明显的热气。筷子放入油锅中,周围开始冒起少许油泡。
3.高油温
即是七八成热:旺油锅,油温在160℃~180℃。表现为有大量青烟上升,油面较平静。筷子放入油锅中,周围会快速冒起很多的油泡。
过油
过油,是将备用的食材放入油锅进行初步热处理的过程。过油能使菜肴口味滑嫩软润,保持和增加原料的鲜艳色泽,而且富有菜肴的风味特色,还能去除原料的异味。过油时要根据油锅的大小、原料的性质以及投料多少等方面正确地掌握油的温度。
过油主要分为滑油和炸油两种。
1.滑油
又称拉油,是将细嫩无骨或质地脆韧的食材改切成较小的丁、丝、条、片等,上浆后放入四五成热油中滑散,断生后捞出。滑油要求操作速度快,尽量使食材少失水分。成品菜肴有滑嫩柔软的特点。
2.炸油
炸油又称走油,是将改刀的食材挂糊后放入七八成热的油锅中炸至一定程度的过程。炸油操作速度的快慢、使用的油温高低要根据食材或品种而定。一般来说,若食材形状较小,多数要炸至熟透:若食材形状较大,多数不用炸熟,只要表面炸上颜色即可。
三、刀工
刀工是根据烹调和食用需要,将各种烹饪原料加工成特定形状的操作过程。刀工是烹饪技术的重要部分,也是烹饪过程的重要工序。刀工不仅在于改变原料的形态,更要求美化原料的形状。使烹制出的菜肴更加绚丽,增加花色品种。我国菜肴讲究色、香、味、形、质、器,而菜肴的形、色与刀工有着密切关系。刀工具有高度的技术性与艺术性,如制作一个角形盘,如果刀工运用得好,可把各种原料雕成鸟兽花草,堆砌成美丽的图案,配成鲜艳调和的色彩,引起人们的食欲,并可得到艺术享受。
对刀工人基本要求是必须配合烹饪需要,如氽、爆类菜肴都是旺火短时速成,原料要切得薄、小;焖、炖类菜肴用小火长时间烹制,原料就要厚大一些;而叉烧、烧鸡等则是整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