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基础统计》(第五版)
统计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统计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一章思考题1.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科,它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1.2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描述统计;它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1.3统计学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1.4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答案同1.31.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1.6变量的分类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
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
1.7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性变量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值,取值以整数位断开,比如“企业数”连续型变量,取之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比如“温度”。
3.3 《基础统计》(第五版)
基础统计>>第三章>>第三节
△编制组距数列举例
表3.10 某市居民家庭人均月消费支出分布表
△上表显示了该市居民家庭人均月消费支出分布的特点, 其集中趋势(即平均值)在985元左右。
基础统计>>第三章>>第三节
注意:编制组距数列一定要客观反映现象总体 的分布特征。
基础统计>>第三章>>第三节
△编制组距数列举例
• 例如,我们对某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情况进行抽样 调查,得到54户家庭人均月消费性支出(单位:元)资料 如下:
面对这些杂乱无章的资料你该怎么办?
基础统计>>第三章>>第三节
△编制组距数列举例
社会经济现象的次数分布曲线多种多样,变换多端, 人们通过长期观察和总结,将其归纳为三种类型。
钟形分布
次数分布曲线
U形分布
J形分布
基础统计>>第三章>>第三节
三、次数分布的一般特征
基础统计>>第三章>>第三节
距/组数,计算后取整); • 第三、确定组限,根据最小的变量值和组距逐一
确定(为了计算的方便,组限一般以5或10的倍 数为宜)。
基础统计>>第三章>>第三节
△编制组距数列举例
• 依据某市居民家庭人均月消费支出的排序资料确 定的组数、组距、组限如下
• 组数:根据总体单位数及其分布特征,将组数试 定为7组;
此★ 图说 是明 按: 等
距 数
列 绘
7. 4 《基础统计》(第五版)
• 又因为样本均值为70,所以在原假设为真的前提下标准 化统计量为:
U 70 90 2 50 25
• 由于U=-2落在否定域(-∞,-1.96]内,所以否定原假设。
/ 2 (如
/ 2 0.025 )。这样
(
,
U
]
/2
和[U
/2
,
)
就
是原假设的否定域。
例题
基础统计>>第七章>>第四节
▲总体均值双尾U检验举例
• 例8 设总体服从标准差为50的正态分布,在总体中抽出某 容量为25的随机样本,得出样本平均数 x 70 ,试以α =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假设 H0 : 90 , H1 : 90。
T t /2例题源自基础统计>>第七章>>第四节
▲总体均值双尾t检验举例
• 例9 某糖厂用自动打包机装糖,每包糖的重量均服从正态 分布,其标准重量100千克,某日开工后测得9包重量如下:
• 93.3,98.7,100.5,101.2,98.3,99.7,99.5,102.1,100.5, • 现以95%的把握程度判断该日打包机工作是否正常。 • 假设 H0 : 100 ; H1 : 100 。自正态方差未知的总体取得的
对假设检验判断后要将结果解释为对原始问题的判断。
基础统计>>第七章>>第四节
三、总体平均数的假设检验
(一)双尾假设检验
1.双尾U检验法 双尾U检验是指对服从正态分布的总体,在方差已知
基础统计(第五版)
2014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成书过程
03 教材目录 05 教材特色
目录
02 内容简介 04 教学资源 06 作者简介
基本信息
《基础统计(第五版)》是由梁前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该教材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高专、应用型本科)、成人高校、民办高校及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 院经济管理类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也可供五年制高职学生使用,并可作为社会从业人士的参考读物。
全书共八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静态分析指标、动态分析方法、统计指数、抽样 推断、相关与回归、附表等。
成书过程
修订情况出版工作Fra bibliotek修订情况
《基础统计(第五版)》修订有部分拓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修改、更新了绝大部分教学案例:把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与学生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具 体案例相结合,案例主要数据均来源于2008年以后;
二、删减了部分专业统计知识:从坚持理论“必需、够用”的基本原则出发,删减了部分数理分析的内容和 在社会经济中应用有限的方法,如“统计资料的再分组”等,将推断统计的两部分内容即“抽样推断”与“假设 检验”融合为一章;
三、突出了变量数列的编制过程:该次修订将其抽象的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的经验操作有机结合,在对总体 进行分析、把握总体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依次确定组数、组距和组限 。
教材目录
教材目录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
《基础统计(第五版)》配有“基础统计(第五版)”数字课程,该数字课程包括习题答案、教学课件等 。
教材特色
教材特色
5. 1 《基础统计》(第五版)
第一节 动态数列的编制
一、动态数列的概念 二、动态数列的种类 三、动态数列的编制原则
按ESC退出
一、动态数列的概念
动态数列
概
动态数列又称为时间数列、时间序列,
念
是将某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
间(如按年、季、月等)先后顺序排列而
成的统计数列。
动态数列是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是现象的所属 时间;二是反映客观现象各个具体指标数值。
基础统计>>第五章>>第一节
三、动态数列的编制原则
(一)
时间长短 应相等
(二)
总体范围 应一致
(三)
经济内容 必相同
(四)
计算方法 应统一
基础统计>>第五章>>第一节
概
相对数动态数列又称为相对指标动态
念
数列,是由一系列同类相对指标数值按时
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统计数列。
由于相对指标表现为两个绝对指标之比,而绝对指标 又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所以,相对数动态数列可由 两个时期数列对比、两个时点数列对比,一个时期数列和 一个时点数列对比而进行编制。
基础统计>>第五章>>第一节
绝对数动态数列
概
绝对数动态数列又称为总量指标动态
念
数列,是由一系列总量指标数值按时间先
后顺序排列而成的统计数列。
基础统计>>第五章>>第一节
二、动态数列的种类 (一)绝对数动态数列
绝对数动 态数列
时期数列 时点数列
基础统计>>第五章>>第一节
二、动态数列的种类 (二)相对数动态数列
1.1 《基础统计》(第五版)
二、统计的特点
数量性 总体性 具体性 社会性
统计活动所研究事物的 数量问题包括三个主要内容: 一是事物数量的多少,二是 各种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 三是事物的质与量互变的数 量界限,统计活动就是通过 事物量的研究去揭示其本质 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基础统计>>第一章>>第一节
准确
衡量统计 工作质量 的重要标准
方便
公正 及时
基础统计>>第一章>>第一节
息进行分析研究,充分利用重要信息,强化企业决策
科学依据的信息法则;将企业的有限资金投入到整个
生产经营中起决定作用的重点项目,不断优化资金结
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融资法则。
基础统计>>第一章>>第一节
一、统计的性质
(三)统计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 • 在社会经济现象的范围内,统计学以现象
总体的数量方面为研究对象,以事物质的 规定性为基础,研究数据搜集、处理的系 统方法,进而认识总体量变的特点和规律, 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 • 统计活动还要依靠相关学科的支撑,同时 对相关学科有促进作用。
基础统计>>第一章>>第一节
三、统计的职能与要求 (一)统计的职能
1 信息
2 咨询
3 监督
指利用已经掌握的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运用 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深入开展综 合分析和专题研究,为经济活动的科学决策和管 理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咨询建议与对策方案。
基础统计>>第一章>>第一节
三、统计的职能与要求 (一)统计的职能
第一章 概 论
4.4 《基础统计》(第五版)
△标准差(加权式)计算举例
例:已知甲组工人平均奖金1767元,标准差92元;乙组工人奖金见表。
乙组平均奖金1767元,其标准差计算如下:
乙
(x x)2 f f
245002 116.7元
18
☆ 计算结果表明,甲组工人平均奖金的代表性好于乙组。
基础统计>>第四章>>第四节
二、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
第四节 标志变异指标
一、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与作用 二、标志变异指标的种类与计算 三、交替标志的标准差
按ESC退出
一、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与作用
标志变异指标
概
标志变异指标又称标志变动度,是反
念
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之间差异大小的综合
指标。标志变异指标是和平均指标相联系
的一种分析指标。
基础统计>>第四章>>第四节
一、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与作用
标志变异指标在统计分析研究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 方面:
1 用于衡量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强弱 2 用于分析现象的稳定性和均衡性
3 用于计算抽样调查中的有关指标
基础统计&g志变异指标的计算 (一)极差
极差又称全距,是总体各单位中最大标志值与最小标 志值之差,一般用R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表4.16 交替标志平均数和标准差计算表
基础统计>>第四章>>第四节
三、交替标志的标准差
交替标志 的平均数
x xf N1 P f N
交替标志 的标准差
(x x)2 f
(1 p)2 N1 p2 N0
f
N
1 p2 N1 p2N0 1 p2 p p2 1 p
N
N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第02章统计设计与统计调查
统计指标体系的种类
基本指标体系和专题指标体系
宏观指标体系和微观指标体系
国民经济指标体系、社会指标体 系和科学技术指标体系
返回12
四、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二)目的性原则 (三)联系性原则 (四)统一性原则 (五)可比性原则
返回2
第三节 统计表及其设计
一、统计表的意义和构成 二、统计表的种类 三、统计表的设计 四、统计图的意义和构成、种类 及设计原则 五、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返回研究设计统计表
(一)统计表的意义 统计表是以纵横交叉的线条所绘制 的表格来表现统计资料的一种形式。
查看Excel统计表
其显著特点: (1)能使统计资料的排列条理化、系统 化、标准化,一目了然; (2)能科学地、合理地组织统计资料, 便于阅读、对照比较和分析。
返回45
查看表2—7
返回45
3.时空数列结合表
它是同时反映上述两方面内容的统 计表。既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空间 的数量分布,又说明它们在不同时间上 的数量变动。
查看表2—8
返回45
1.简单表
它是指统计总体未经任何分 组的统计表(见表2—6 和表2— 7 )。
返回45
2.简单分组表
它是指统计总体按一个标志 进行分组后形成的统计表(见表 2—5 和表2—8 ) 。
2.纵、横栏的排列内容要对应,尽量反 映它们的逻辑关系。
3.根据统计表的内容,全面考虑表的布 局,合理安排主体栏和叙述栏,避免出现统 计表过长、过短、过宽、过窄的现象,使表 的大小适度、比例恰当、醒目美观。
4.统计表中的指标数值,都是有计量单 位的,必须标写清楚。
3. 4 《基础统计》(第五版)
二、统计图
(二)圆形图
圆形图是以圆形或圆内扇形的面积大小来显示统计资料 的一种图形。
10%
12%
33%
总面积
960万
19%
平方公里
26%
山地 高原 盆地 平原 丘陵
图3.6
我国土地状况图
圆形图 主要用于反 映现象的内 部结构及其 变化。
基础统计>>第三章>>第四节
二、统计图 (二)圆形图 △绘制圆形图应注意的问题
一、统计表 (一)统计表的构成
另外,为了补充统计表中未说明的问题,统计表往往 还附有一些说明,包括资料来源、指标计算方法、填报单 位、填表人、填表日期等。
基础统计>>第三章>>第四节
一、统计表 (二)统计表的分类
1.调查表、汇总表和分析表 统计表按作用不同,可以分为调查表、汇总表和分析表。
调查表是在统计调查中用于登记、搜集原始资料的表格。 汇总表是用于统计资料整理及其汇总的表格。 分析表是用于统计分析中计算分析指标的表格。
基础统计>>第三章>>第四节
二、统计图 (四)象形图 △绘制象形图应注意的问题
1.先确定显示统计数据的面积,然后将实物形象与 面积大小相结合;
2.以具体的、生动活泼的、有艺术感染力的形象给 人以深刻的印象。
基础统计>>第三章>>第四节
二、统计图
(五)统计地图
统计地图是以地图为底景,利用点、线、面或形象符号 等标志来比较各区域某种指标值大小的图形。
纵标目
纵标目也称纵栏标题 ,是纵栏内容的名称 ,是用来说明主词情 况的统计指标名称。
统计表 的构成
横标目
新编统计基础第五版教学大纲
《新编统计基础》(第五版)教学大纲主编:刘雅漫2009年8月大连理工出版社《新编统计基础》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新编统计基础》是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类、管理类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也是经济管理工作者和经济研究人员所必备的一门知识。
它研究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论科学,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和数量型的特征。
即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并通过统计所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作用,描述社会经济现象数量之间的联系关系和变动规律,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学习专业统计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
另一方面也为学习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后续课程和进行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提供数量分析方法。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理解并识记统计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和范畴;掌握并能运用统计基本方法和技术进行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一定的统计分析;掌握并应用统计工具为自己所学专业服务,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三、课程教学对象该教学大纲适用于经济类、管理类及其相关专业的高职学生。
四、教学安排及学时分配本课程包括八章教学内容,按照72学时安排教学,其中理论讲解40学时,上机操作和五、教学资料1.教材《新编统计基础》,大连理工出版社,刘雅漫。
2.辅助材料《新编统计基础教参与实战》,大连理工出版社,李侠、刘雅漫主编;《统计学原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黄良文、陈仁恩主编。
六、应用课件应用大连理工出版社的《新编统计会计》教材配套课件。
七、考核方法和成绩评定本课程的总成绩由理论考试成绩、项目实战、上机操作三部分组成,按百分制计。
4. 2 《基础统计》(第五版)
基础统计>>第四章>>第二节
△计划完成提出的,大于100%的为好; • 计划指标以最高限额提出的,小于100%的为好; • 计划指标属于中性的,等于100%的为好。
和统计研究中应用很广。
基础统计>>第四章>>第二节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相对指标 的作用
反映现象之间的相对水平 和联系程度
提供现象之间的比较基础
基础统计>>第四章>>第二节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二)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
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一般用无名数表示。无名数是一 种抽象化的数值,多用倍数或系数、成数、百分数和千分 数来表示。
• 如果按照均衡生产的观点,该企业计划执行进度走在了时 间的前头,即在25%的时间里,完成了27.36%的任务。
基础统计>>第四章>>第二节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与计算
(一)计划完成相对数
3.长期计划执行情况检查
(1)水平法:
计划完成程度
计划期末年实际达到的水平 计划期末年规定达到的水平
100
%
(2)累计法:
• 计算结果表明,该汽车厂超30%完成五年计划。 • 如果90万辆汽车不是在2010年全年完成,而是在
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即在12个月内)就达
到了,则说明提前半年时间完成了五年计划。
基础统计>>第四章>>第二节
△长期计划执行情况检查——累计法(举例)
• 例6 某地2005—2010年间,计划规定的基本建设 投资额为9 800万元,五年内实际完成13 000万元, 则:
2. 4 《基础统计》(第五版)
基础统计>>第二章>>第四节
一、定期统计报表
(二)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的基本内容
3、填表说明
填 表 说
是指填写报表时应遵守的各种规定和应注意 的问题
明
报表的实施范围,谁填报、谁汇总
统计目录,如工业产品目录、主要技 术经济指标目录
指标解释,即指标的概念、计算方法、 包括范围和有关事项的具体说明
填表 说明 主要 内容
基础统计>>第二章>>第四节
第四节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一、定期统计报表制度 二、普查 三、抽样调查 四、重点调查 五、典型调查 六、统计调查体系
按ESC退出
基础统计>>第二章
一、定期统计报表
(一)定期统计报表的意义
定
是依据国家有关法规,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
期 统 计
以一定的原始记录为依据,按照统一的项目、统 一的指标、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报送时间和报送
基础统计>>第二章>>第四节
二、普查 (二)普查的组织
普查的组织方 式,按资料来
源不同分类
通过专门组织的普查机构,配备 一定数量的普查人员,对调查单 位直接进行登记
利用调查单位的原始记录和核算 资料,下发一定的调查表格,由 被调查单位进行核实填报来进行
如我国建国以来历次物资库存普查都属于这种普查形式。
基础统计>>第二章>>第四节
二、普查 (一)普查的意义
有组织、有计划、有准备、有步骤地根据需要与可能, 进行重大的全国性的国情、国力普查有如下好处:
1 领导重视,声势浩大,调查经费较容易解决 2 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协作 3 能够较快的制定出各种分类标准、目录等 4 统一行动、限期完成 5 为普查后经常性统计报表和抽样调查打下较好基础
《基础统计》(第五版) 课后习题答案 项目8 时间序列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序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B
C
B
D
C
序号
7
8
9
10
11
——
答案
A
A
B
D
B
——
(二)多项选择题
序号
1
2
3
4
答案
BDE
BD
ACD
ABD
序号
5
6
7
8
答案
ACE
AE
ABC
ABC
(三)判断题
序号
1
2
3
4
5
答案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
序号
6
7
8
9
10
答案
错误
错误
正确
V
正确
(三)简答题(略)
二、模拟实训
1、
该公司职工平均在岗人数
(结果略)
2、
(1)该数列属于间断型时点数列
(2)第一季度平均库存
(结果略)
其余略
3、平均人数
第一季度平均人数 (结果略)
其余略
4、
设单位成本为x,产量为f
平均成本 (结果略)
5、参照教材相关内容(结果略)
6、参照教材相关内容(结果略)
三、拓展训练
(结果略)
(结果略)
该企业2019年利润额预测值为: (结果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结果无法汇总
4 列入的调查项目之间尽可能相互联系,便于相互核 对和分析
基础统计>>第二章>>第二节
三、拟定调查提纲和调查表
调 查
是将调查项目按照一定的顺序编制而成 的统计表格
表
它主要用于统计调查阶段,是搜集原始资料的基本工具, 且便于填写或汇总整理。
单一表
调查表
一览表
基础统计>>第二章>>第二节
三、拟定调查提纲和调查表
单 一
是指一张调查表上只登记一个调查单位 的表格,它可以容纳较多的调查项目
表
一 览
是指一张调查表上登记若干个调查单位 的表格,但它容纳的调查项目有限
表
基础统计>>第二章>>第二节
三、拟定调查提纲和调查表
当调查项目较多时,宜使用单一表;当调查项目较少 时,宜使用一览表。我国人口普查的调查表采用的是一览 表,统计报表的基层表(即调查表)多采用单一表的形式。另 外,当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不一致时,采用单一表为宜,否 则,采用一览表为好。
基础统计>>第二章>>第二节
三、拟定调查提纲和调查表
调查提纲由调查项目构成。调查项目就是调查中所要登 记的调查单位的特征,这些特征即为前述的标志。
确定调查提纲所要解决的问题
向调查单位调查什么?
调查单位有哪些特征?
用什么标志反映调查单位的特征?
在调查中涉及哪些调查项目?
这些都应根据调查目的和调查单位的特点而定,并贯彻 “少而精”的原则进行处理。
基础统计>>第二章
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
一、确定调查目的 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三、拟定调查提纲和调查表 四、确定调查的时间和方法 五、制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按ESC退出
一、确定调查目的
调查总是为一定的研究目的服务的,制定调查方案的首 要问题是明确调查目的。不同的研究目的和任务,决定着不 同的调查内容和范围。目的不明、任务不清,就无法确定向 谁调查、调查什么、怎样调查,整个调查工作就会陷入盲目 混乱状态,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结果是调查搜集 到的资料并不都是需要的,许多应当搜集的资料却没有得到。 调查目的和任务,主要是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并 结合调查对象本身特点来确定。
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是为了回答向谁调查、由谁 来具体提供统计资料的问题。
调
就是在某项调查中需要进行调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究的
查
社会现象总体,它是由性质相同的许多个别
对
单位组成的
象
基础统计>>第二章>>第二节
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1
根据调查目的,科学规定调查对象的含义
根据确定的调查对象的内涵,明确规定相适
基础统计>>第二章>>第二节
一、确定调查目的
具体来说,一般要考虑以下几点: 1. 有关国情国力的基本情况 2. 党的方针、政策和当前的政治 经济任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 制定和检查计划的需要 4. 国民经济综合分析研究的需要 5. 包装企业经营的需要 6. 需要与可能的结合
基础统计>>第二章>>第二节
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
统计调查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一项全国性调查往往 涉及到亿万人民群众,通常要动员成千上万的人协同工作, 才能完成。即使是一项小型调查,有时也需要多人合作,其 内容也涉及到许多方面。为了在调查工作过程中统一认识、 统一内容、统一方法、统一步调,顺利完成任务,从我国的 统计工作的实践经验来看,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式方法 搜集资料,都要事先根据需要和可能,对被研究对象进行调 查研究,制定出周密的调查方案。统计调查方案是统计设计 在调查阶段的具体化,是统计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正 确制定统计调查方案,才能保证统计调查有计划、有组织地 进行,同时也是准确、及时、完整取得调查资料的必要条件。 一份完整的调查方案,应包括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基础统计>>第二章>>第二节
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明确调查单位还需要把它与报告单位相区别。
报
也称填报单位,它是负责向上级报告和
告
提交统计资料的单位
单
位
报告单位一般在行政上、经济上具有一定独立性,而调查单位 可以是人、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物。根据调查目的,调查单位与 报告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如工业企业普查,每个工业企业 既是调查单位又是报告单位;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的普查,调 查单位是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而报告单位则是每个工业企业。 一般说来,在统计调查中,要明确规定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这是 为了说明向谁调查登记资料,由谁提交统计资料,以避免在调查单 位和报告单位不一致时产生矛盾。
在统计调查中,为了了解被调查者对某些事物的意识、 看法和观点,了解民情、民意,常常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搜 集原始资料。随着统计调查体系的改革,这种调查工具将得 到更广泛的应用。
基础统计>>第二章>>第二节
四、确定调查的时间和方法
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调查任务完成期限
调查时 间包括 两个方 面含义
如果所调查的是时期现象,就要明确规定反映的调查 对象从何年何月何日起到何年何月何日止的资料;如果所 要调查的是时点现象,就要明确规定统一的标准时点。
基础统计>>第二章>>第二节
三、拟定调查提纲和调查表
△拟定调查提纲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只列出调查目的所必需的项目,登记与问题本质有 关的标志,以免内容庞杂,增加调查工作量
2 从实际出发,只列出能够取得资料的项目,不可能 取得资料的项目就不应列入提纲
3
列入调查提纲的内容含义要明确、具体,不能有两种以上的 解释,以免调查人员按照各自不同的理解进行填写,使调查
2
应的范围,划清与其他社会经济现象的界限
只有调查对象的含义确切、界限清楚,才能避免登记的 重复或遗漏,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
基础统计>>第二章>>第二节
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调
就是在某项调查中登记其具体特征的单
查
位,即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单
位
调查单位的确定取决于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例如,在 工业普查中,如果调查目的是为了解各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 状况,调查单位就是每一个工业企业。
基础统计>>第二章>>第二节
四、确定调查的时间和方法
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调查任务完成期限
调查时 间包括 两个方 面含义
即整个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调查期限包括搜集资料 及报送资料等全部工作所需要的时间。为了保证资料的时 效性,对调查期限的规定不宜过长。